从电视剧的角度还是挺好看的,一直只看这一版的封神,然而作为一个看原著的人有时候对这部片有些又爱又恨:一代妖后苏妲己批阅奏章成了女强人,托塔天王李靖先是直男癌而后变成靠女人的窝囊废,武成王黄飞虎庸俗且是非不分丝毫无忠肝义胆,美人邓婵玉变成了脑袋缺筋的女矮子,真矮子土行孙反而比邓婵玉还高点儿而且他俩还是师兄妹,最后我心中英俊威武的二郎真君变成了个傻小子,简直是要哭了……不过抛开原著,综合各方面这都是一部经典之作,反观现在的作品,能与之相媲美的寥寥无几
故事改编的自成一家,确实能圆过去。
但是里面主要的女性形象真个个是女德榜样。
妲己,看过的人应该都觉得她极具人格魅力,其身上的反叛精神这片子里的哪吒都要自愧不如。
出于对纣王昏庸无能的厌恶,妲己一步步执掌朝政,进而取而代之。
她错在听信谗言暴虐无道,没有执政能力。
此时若群臣积极觐见,提供良策,商的运行也许还有生机。
但是姬昌抓住机会面见妲己时,不是建言献策,而是直接斥责妲己不应该牝鸡司晨,断绝了任何沟通的机会。
巧的是,妲己治理水平差的祸根也是姬昌埋下的,小时候姬昌的占卜直接导致了妲己父亲不让妲己接受教育,接触社会。
姬昌处处宣扬牝鸡司晨是妲己的根本错误,朝廷上下都笼罩在这种认识之下,妲己的政治愿望当然就成了毁灭式的幻想,她也一步步迈入越做越错的深渊。
以姜子牙为首的男性角色告诉我们,女人就应该干女人份内的事,一旦有任何“越轨”行为,就应该人人得而诛之。
殷十娘,典型的家庭妇女榜样。
无论李靖对她有何种误解,无论李靖怎样出轨、侮辱、打骂殷十娘,她仍然坚守内心两人相爱的信念,一次次无条件选择原谅。
即使被李靖赶出家门也要处处维护丈夫名誉,李靖有困难了更是随叫随到。
李靖要遗弃儿子,殷十娘虽然心有不舍,但还是言听计从,甚至没有任何和李靖商量的意愿。
后期哪咤重生后更是持续对儿子进行洗脑式灌输:这一切都是你哪咤自己的任性导致的,你以后还是要孝顺你爹。
吊诡的是,哪咤最后也被洗脑成功了,这里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改编之处。
黄颜,杨戬老婆,完美践行了寡妇之道。
杨戬出征后渺无音信,黄颜一边艰难维持潦倒生活一边挂念丈夫,给不知道在何处的杨戬写信最后还能送到。
但是杨戬明知道自己家在哪,一封家书也没写过,一点钱也没寄过。
后期哪吒有了风火轮可以各地来去自如,他可以和哪吒用风火轮到处玩,却丝毫没有回家看看哪怕是报个信的念头。
最后,两人见面前,一向单纯的杨戬竟然还懂得利用女部下去试探结发妻子对自己还是否忠心。
说实话,看到这段有点想吐。
杨戬一行人都走到门口了,杨戬不是急着和老婆相见,反而派女部下先进去试探,等试探结果出来了再回家。
当然黄颜不负众望,在不知杨戬死活的情况下为他守了多年活寡,独自抚养大儿子。
剧情到这儿就差姜子牙赐她一个贞节牌坊了。
莲花更不用说了,为哪咤赴汤蹈火,宁愿化身为蝶。
明明是才德兼备的女神,为了自己的男人放弃了自我,牺牲了事业,和家庭切断了联系。
为避免让哪吒分心,她更是选择让自己的牺牲成为一个秘密。
在好婆婆殷十娘的教导下,莲花和哪咤的相处中有任何委屈误解都一个人默默抗下。
家里老爹死了也不管不顾,继续跟着哪咤和她的的洗脑婆婆去私奔。
爱情故事可以理解,但是能不能不要把莲花塑造成一个放弃一切世俗的欲望,只为当哪咤身边的尘土这么卑微的角色。
其实编剧也只是为了收视率,不得不这样做,实际上他们已经被自己恶心到了。
殷十娘在琵琶精闯祸后向云中子求情时,云中子说了句,你们这些女人贱不贱呐。
为了证明尚未忘记之前学过的“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我准备先说说不足好了。
编剧之没常识简直不忍直视,试问您敢告诉我《孝经》的成书时间吗?
敢问您造啥时候才有铁器做铠甲吗(不过真的很帅啊星星眼2333),还有最重要!!!
杨戬身为阐教三代弟子中名副其实的武力第一(这个我也不强求),还有颜!
值!
第!
一!
啊!
喂!!!
你当谁都可以不用变化之术打扮打扮就去色诱土行孙啊摔!
好了,吐槽完毕。
虽然有种种种种的槽点甚至是雷点,但不可否认,如果抛却之前对封神榜的全部认知,只当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这是个亮点很多的好片子啊(不只是颜啦嘤嘤嘤)。
虽然这部剧的其他形象都难免单薄,奈何着墨最多的十娘和哪吒线是真的相当不错,所以也算瑕不掩瑜。。
本片几乎所有泪点都集中于这对母子。
从一开始渣爹因怀胎三年方产子是不祥之兆,将亲子遗弃荒庵,十娘常常赶去相伴,母子间的每次相见和离别都让人鼻酸;到李靖因愚忠,将欲杀子时的母亲的心碎;十娘出走李府,西岐终见爱子时的狂喜;因心存芥蒂又年轻气盛,作了大将军的中二少年将母亲军法从事;抽龙筋被关入玲珑宝塔,十娘将儿子放出后,滂沱大雨中的“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削骨幻父削肉还母,那个一直张扬跋扈意气风发的混小子眼中不忍卒睹的黯淡和绝望;受人间三年香火时母子之间从剑拔弩张,到可以插科打诨撒娇;尚未修得人身的哪吒为护母亲不惜魂飞魄散;为求云中子救哪吒一命十娘的苦苦哀求;母子从莲藕人到封神战场的一路相伴;父子避无可避的的兵戎相见时,母亲故作的欢颜和欢颜下的泪眼;策反千里眼顺风耳时,哪吒平静却波涛汹涌的故事,有关他,有关母亲。
终于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目中无人、乖戾跋扈、惹是生非的混小子,那个惹了祸总要自己娘亲背锅的中二少年,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样子,而一直提供庇护的母亲,终于也可以撒娇可以依靠了。
哪吒从小受了太多苦楚,但幸在虽成长过程无人约束,却赤子之心未失,故忠剑欲杀之而义剑救之。
可毕竟种种困顿郁积于心,而乖戾跋扈宣之于外,他趾高气昂又怒气冲冲,自傲却又自卑,看整个世界连带着看自己都不爽,过得拧巴得不得了。
所幸尚有一人,以心头之血哺之,以炙热之心待之,不计付出不辞劳苦,终究那个不懂事的孩子,长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哪吒不幸却又何其有幸,毕竟不是每个曾遭受巨大伤害的人都能遇到一人,使你心甘情愿,与世界和解。
一直觉得哪吒在同千里眼顺风耳兄弟讲到母亲时,是他真正长大的重要标志,当能勇敢不逃避地直面年少时的中二乖戾。
不矫饰不掩盖,恍若隔世却深入骨血,拧巴的孩子终于舒展开来。
敢于面对最不堪时的自己,是人一生的最大勇敢。
不过抛开亲情不谈,在感情方面哪吒绝对是直男癌又不解风情狼心狗肺的渣男代表来着。。。
放假以来一直在看湖南卫视早上8点的电视剧场,从之前的《寻秦记》到现在的《爱子情深》。
我不见得有多喜欢看,只是Kill time,起太早了,太无聊了。
看着殷大婶的悲惨经历,想到一点:她,都是小三给害的!守则一:不能让小三进门。
怎么着都不能让小三进来了,哪有男人看着小的不动心的?李靖也不例外,他是男人,他是正常男人,名正言顺的小妾不享用也太SB了。
守则二:不能对小三仁厚小三刚进门,殷大婶彰显了她作为一名中国传统女性的宽宏大量。
但是,对象错了,对谁彰显都不要对小三彰显,指望小三感恩颂德乖乖听话?
她是来抢你男人的,对了,就是来抢的,你的仁厚刚好是空子,不抢白不抢守则三:小三是一种比小强更坚韧的昆虫,消灭要彻底今天这一集,就是殷十娘狠狠教训小三,那耳光甩的响亮啊,甩的我心里那个爽啊。
但殷大婶是付出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代价才能继续进李家的大门,才能有机会教训小三的。
大婶以为小三会就此罢手,OMG,大妈她又错了。
哪有轻易就罢手的小三?
大婶可以付出代价,小三是死了心要跟你家糊涂靖哥混的,小三可以忍可以反扑。
大婶,你又仁厚了,接下来……守则四:诛三不彻底,孩子也遭殃 做哪吒她娘确实也蛮辛苦的,但,哎,十娘啊十娘,你若真爱你孩子,你就先要诛三。
你的孩子,又不是小三的孩子,小三不会疼的,甚至因为与大奶争斗累及孩子。
因为小三知道,孩子是每个母亲致命的弱点(不负责任母亲例外)。
所以,柳琵琶,这个妖精小三在今天这一集里处心积虑的要加害哪吒,结果又是十娘受苦。
爱子情深的话,就要先诛三。
守则五:凡是斗争,最好结成统一战线李靖他娘他妹都是些三姑六婆,不知所谓的妇女,很好利用的。
你看那小三统一的多好啊,三姑六婆们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可小视啊。
哎,大婶,你没统战力量,诛三个P啊,差点被小三给反诛了。
所以,诛三,要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明天继续看,如果仍然起的还是那么早的话。
继续观看大婶的诛三道路,看柳琵琶最后怎么被诛
里面最虐的就是十娘 十娘这个人设也是让人又爱又恨 恨她太过懦弱善良 也爱她的性格 她可以为了所有人 除了她自己 雨中暴打哪吒那里是我看这部剧哭的第一个地方 虐心 哪吒削骨还夫 削肉还母那里也是哭得我里面的官配黄颜杨戬 虐就虐在 这两个的生活条件艰辛 使得杨戬不得不从军 留的黄颜一人在家 生孩子养孩子 看的时候弹幕就有人说 要是有这样的妻子 也不枉在这世上走一圈接下来不得不说的就是哪吒和莲花 里面最喜欢的cp没有之一 糖少得要命还全是玻璃渣 可以在剧中看出 莲花很早就对哪吒有了情根 在这之后 对哪吒默默付出 以至于后面化蝶换来哪吒的莲藕身 连死也是为了哪吒 试问这种女子怎会有人不爱呢 哪吒 前期狂妄自大 但也不得不说很帅气配上乖巧的莲花 整个一霸道总裁与小娇妻的感觉!
看到很多人都在问哪吒到底有没有喜欢过莲花我想回答 一定喜欢 当哪吒打败犬戎巨人回朝的时候 哪吒问莲花想要什么赏赐 莲花说糖葫芦 当时哪吒还笑她幼稚 可是后来给莲花买糖葫芦的人也就是她 哪吒爱莲花 当他听到龙王三太子与莲花拜过堂是 那个醋坛子打翻的样子加上在饭馆挑衅三太子的样子简直帅的不要不要的 再有人说哪吒不爱莲花 可以直接回一句 哪吒也是为了莲花屠过龙的人
接下来就是哪吒自杀的时候了 当时他抱着棺材走前面 莲花蹑手蹑脚的跟在后面 哪吒找了一个地方躺下 莲花也跟着睡着了 哪吒那时候转身望着莲花的眼神也让我哭了 眼里有爱 有不舍 试问削骨还夫削肉还母这有多痛 可以想象得出来 哪吒忍着痛没有吵醒莲花 自己默默地承受一切 也符合了前期大男子主义的人设
到了后期哪吒成了大将军 虽然还是经常凶莲花 但是也可以看出哪吒对莲花也很温柔
如果这两个人是一对普通人 可能他们就会如哪吒说的一般 成亲生子哪吒打了胜仗 也会当着众人的面 单独对莲花说一遍 有没有一种相公出门打仗 回来像媳妇报平安的感觉 对视超甜
这对cp大多数的糖都免不了老娘的一番助攻
当我看到这一幕 瞬间姨母笑了有没有 只可惜千金难买一回头 到最后这两个也没有在一起接下来妲己 妲己也是一个可怜人物 一个天资聪慧 国色天香的人 本来善良 却被那些圣人的满嘴道德害了 试问 要是让她正常的生活学习 她又怎会变成后面害人的妖姬 从始至终我觉得妲己唯一的错就是对老百姓太过残酷 其他人顶多活该 有因就有果 没有他们 妲己可能依旧如初的心地善良
李靖夫妇扔下小哪吒,他跟在后面一直追,并自我安慰说是在玩游戏。
小哪吒就像是无心落在了水源外的种子,只能努力求存,吸取每一滴水份以供成长所需,而这些水份里的杂质,就像哪吒接触的多彩世界一样,使他成为一个复杂的人。
削骨还父,削肉还母。
当他打定主意要这样做的时候,甚至去当铺换了五百钱。
莲花一直跟在他后面,在上山的路上他摔了一跤,莲花想要上千帮忙,他恶狠狠的回头。
眼神倔强。
在莲花睡着了以后,他借着月光深情的看着他,虽然只看了一会。
他并不擅长表露自己的深情,也无法对别人展示自己的内心。
可能如他,把身后事托付给莲花,就是一种沉重的深情了。
记得他被圈禁10日,快要出来的时候大家说为他接风,于是半夜也很开心的在圈里面跳来跳去自言自语。
记得他变成莲藕人之后,假装断了手臂,让十娘狠狠收拾了柳琵琶一顿那调皮的样子。
也记得他当了将军以后的意气风发,桀骜不驯... ... 甚至他用风火轮送爹娘去团聚,开始学会成长。
经历过种种,他开始懂得珍惜一切,珍惜朋友与父母,开始试着去理解和敞开心扉。
十娘走了以后,哪吒在帐篷内对顺风耳千里眼刨白内心,表达了无限悔恨。
情到深处落下泪来,一众将士们也在帐篷外沉默。
十娘是慈母,她在雨中抽打身受重伤的哪吒的时候,在面对李家人的咄咄逼人,在知道哪吒的鬼魂不肯见他的时候,在战场上像是母鸡护着小鸡般护着雷震子和哪吒还有杨戬的时候..……她很啰嗦,很特别,很慈爱,甚至有点圣母。
大概母亲的爱就像是贴身穿着的柔软衣物一样,低调温暖,在多次穿着之后无比贴身。
李靖也有父亲慈爱的一面,在哪吒为他送寿桃之后的那段日子,他在城墙上发誓,小哪吒也在一旁发誓。
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一边爱着自己的孩子,一边却又误会他,伤害他,和他对立。
幸而,他们最后还是一家美满。
那个有些残忍,很冲动,很马虎大意霸道凶残,却寂寞孤单,有着那个年纪该有的张狂的哪吒,是无法再有了。
你也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在某一天的某个时刻,脑子里突如其来地就反复上演一幕场景,这便是我重看TVB版封神榜的起由,01年初看时便记忆尤深。
《封神榜》也算一部神话大戏了,有《封神演义》作深厚的剧作功底。
而TVB拍的多部古装戏,也是不错,所以这版成了大爱。
请恕我先聊一代妖妃苏妲己,温碧霞演的确是妖冶绝伦,仅是海市蜃楼的出场就令我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学女生痴神叹服,一路颠簸浮沉直至最后的妃位,戏服一套套出彩,单在温碧霞身上才是华裳佳人,美目遐思,宠妃无数的纣王难怪也要妲己独受专宠,其他的妃子,演员也是相当到位,哪怕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也泼灭不得观众对妲己的慷慨怜惜。
若是论孽,纣王该是亡国当之无愧的功臣,是他的好色残酷寡决,令妲己倾之,弃之,误之,若真是一个未历诗书,聪明绝伦而通于音律的美女子又会成何祸害。
可怕的是美在尖刻的流言蜚语下碾压作弄,受垂涎者、妒忌者、阿谀承奉者刻意的诋毁抹杀,定要美沾上血污泥淖污浊不堪看方可罢休。
亦人性之恶也。
所谓红颜祸水,从来都是亡国后到红香闺阁处拉来的轻薄的牺牲品。
生前遭君王戏,死后为万人薄,悲则悲矣。
再说十娘,好像前面的篇幅都献给女角了,但是这几位却是心中灭之不去的人物。
看完《封神榜》的人,大都会为十娘流一把辛酸泪,夫妻之义尽矣,婆媳之敬尽矣,母子之情头尽矣,甚至大小房的尴尬琐事,都被处理得滴水不漏。
可是这样一个代际头的人,却上不为安人所容,下不为亲儿所孝,连原配夫君也屡次背弃,真令明白事理的一干观众操透了心。
折服于这个万事干戈化小为和乐的女人,她经历的恨事与一般弃妇难母没什么两样,但她呈现给他人的却始终是没有太大逻辑却诚心实意的笑以及盛怒与隐忍之悲相融的不干之泪。
豪杰盖世,情义坚贞,在她身上竟难挑一个错处。
如果掏过度的心肺给至亲、仇敌、陌者也算一种缺点的话,那么给她的批判和痛心该是多么奢侈。
还有柳琵琶其人,她的奸诈讨媚怕是每个人都深恶痛绝的,其恨,比起苏妲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变作怀孕妇人一招,用一次便被观众痛骂千万次,最恨博善人之同情心,还正当是明道明抢不是对手的时候。
不浪费笔墨提,本人在剧中最不齿的女人。
再谈谈我们的小蝴蝶,莲花小同志,对她的爱和怜惜是从小生根的。
为她对男主的痴心和无怨悔的相守相伴,也为她遇难时不言独自摇头急死人和喜欢埋藏情义的脆弱却真实得无可保留的心灵。
当她拉着哪吒的棺材穿过风雨泥泞的深林,当她跌下山坡但依旧坚强地抓住枝干口中喊着所爱的生辰不致使他魂飞魄散,当她被不解之人所斥依旧深深埋下为她当了三年蝴蝶的过往,心中不禁为这个女子洒下了泪。
最后说说我们的哪吒,陈浩民的这一角是我儿时引之为英雄的偶像。
由不孝到烈日军法其母的逆子到孝儿,他的转变令人欣喜,也正是这一转变,和那“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豪言才让前半部《爱子情深》时他的种种逆行找到被父母所弃,奸邪所迫的伤事理由。
哪吒的真本性使他逃脱了商周官场的明暗周旋,妖邪精怪的为伍猖獗,只一句“我要当天兵天将”便可作全部的动力和喜乐求梦的源泉。
他最爱母,敬父本人分析下来也是母亲的缘故,他不同意的母亲的屈曲妥协,为“没心肺之人”屡次求安让步,但他心底里,必是深深爱护与敬重这一位良亲的。
所以才会在母亲毒深而亡的时候,对哼哈二将说出令全家动容的感念之语。
世上唯一的亲人,唯一在所有亲缘断绝之际没有背离哪吒的人。
此为一痛惜其子所在,二为所有观众都惋惜的与莲花的不了之缘,所有人都默默祈祷,当哪吒站在莲花离去的林下,会了解,那无数次飞过他身旁的蝴蝶,无数次停过他指尖的蝴蝶是莲花,他最后的眼神,我们解之为惜和悔。
也许哪吒是个不知情爱为何的孩子,即使后来做了将军,在回答莲花打完仗之后有什么计划时也只说出“也许像三只眼一样,成亲生个小哪吒。
”他始终不明白目前之人的盈盈秋水中是怎样深而不言的情意。
他保护莲花的周全,始终是自发的甚至是不带任何考虑的,也是为莲花惹出了扒龙抽筋至于要“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下场,虽是终成了幸事。
不尽知所爱,是观众的伤感,默默相守确是莲花的夙愿和真实真切的后半生的日子,虽是在天上,虽然他也许仍然不知。
我们希冀,当终有一天,哪吒在念着娘教的“千金难买一回头”的话,在一个有蝴蝶栖停的时刻,他豁然开朗。
但不可否认,天下多了相爱却无法相守,不想走却偏要离开,不能走却只能带着未尽的凄楚悲伤匆促上途的人。
停留原地,一生一世,难得幸事,此生唯愿。
童年看过的电视剧,每一年电视台都会重播,每次重看都看得津津有味。
长大了还是重看,可惜很难找到全集资源。
说一说这部封神榜。
最近几年也有很多对于封神榜的翻拍,电影跟电视剧都有。
但是对于那些翻拍我个人感觉索然无味。
因为都是用特效还有华丽服装堆叠起来的画面,看了也不会让人想看第二遍。
TVB这一版封神榜相比近几年的翻拍,特效看起来很劣质,服装也不华丽,但是故事却是最引人入胜的。
的确编剧对于封神榜故事加了很多自己的改编,例如哪吒莲花这条感情线,二郎神杨戬跟他妻子的感情线。
但是封神榜严格来说就是个神话故事,故事细节其实也没什么可以考究的,所以要如何写这个故事反而给了编剧很大的空间。
TVB编剧最厉害的是对于故事节奏的把控,把多个人物的故事压缩在40集里面说完。
很难想象在现在随随便便一部言情剧都要30-40集的时代,以前的编剧是如何把那么精彩的剧情压缩在40集里的。
说一说我个人最喜欢的剧情,就是哪吒跟殷二娘的这一条母子感情线。
二娘严格来说是有点圣母一样的角色。
她对于李靖还有狐狸精的容忍有时候真的让人气得牙痒痒。
后期对于李靖的原谅也让人觉得怒其不争。
但是二娘是我觉得这部戏里最有记忆点的人物之一。
她前期对于小儿子的溺爱,导致了哪吒不知天高地厚的性格。
儿子最后闯出逆天大祸,削骨还父削肉还母。
李靖已经放弃哪吒了,只有她,不曾放弃自己的儿子。
让人直呼母爱伟大。
她痛骂哪吒的那段戏,每一次看我都会哭。
演的太好了。
每次看都能感觉到二娘的痛心,怒其不争,但是又很自责。
后面哪吒以莲藕身重生的时候,也因为母亲始终不曾放弃自己而终于浪子回头大彻大悟。
这段母子情的故事真的写的很好。
与这段母子情的深刻对比,哪吒跟李靖的父子情这段我就没什么记忆点了。
主要是李靖前期对哪吒也太过于偏见,后面的和解也比较像是编剧为了大团圆结局而强行和解。
可以说拯救哪吒的是二娘伟大的母爱,李靖的父爱根本不足为道。
现在的电视剧都过度着重于不重要的东西,反而忽视了故事的重要性。
从前的电视剧没什么经费一样可以说好故事,现在的电视剧动辄几亿制作,可是却连故事都说不好。
如果有人没看过这部电视剧,强烈建议大家去看。
真的很好看。
《封神榜》的版本有许多,1990年傅艺伟主演,大陆和香港合拍的《封神榜》,这版后来因画面尺度过大而被禁播,以前看过一些片段,总觉得自己不是在看神话剧,而是看恐怖片,整个气氛烘托的犹如《聊斋》。
但傅艺伟这一版也被人津津乐道,无外乎它是第一部合拍的神话剧,也是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直到2001年TVB出品的《封神榜》播出,才算是“童年经历”,一直还记得每一晚和全家人一起看DVD追剧。
TVB在改编上一直有自己的特色,这在之前的许多剧集的评价中都提到过。
这一版由陈浩民,温碧霞,苑丹琼,叶璇,元华等主演,将整部《封神演义》中的主要情节一一展现,剧情还原度还是很高的。
剧中以陈浩民饰演的哪吒的成长轨迹为主线,讲述了自商纣王在登基前直至商朝灭亡的全过程。
整部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爱子情深》,第二部《忠义乾坤》《爱子情深》:哪怕孩子被天地所不容,母亲永远会为孩子付出一切TVB在情感处理上以细腻著称,剧中开篇便具有深深地宿命感。
李靖外出打猎,失手射死了火德星君,致使火德星君投胎转世为李靖第三子哪吒,父子俩水火不容。
帝乙梦到商汤亡国,多番教导商纣王勤政爱民;梦到哪吒将会是覆灭商汤之人,就命李靖处死哪吒;李靖身为商朝子民,深绝君命不可违,把自己刚满十岁的孩子哪吒送往飞虎涧自生自灭。
可是天命难违,许多事情在一开始便埋下伏笔。
纣王好色,在作为太子时已经初现端倪;哪吒倔强,为了让父亲认可自己,在一炷香内风雨无阻的带来了寿礼。
当哪吒被丢在飞虎涧自生自灭,天生天养,认识了飞天娃(雷震子),三眼娃(杨戬)三人相互扶持,磕磕绊绊的长大。
后到朝歌被姬昌带回学习礼仪知识。
哪吒对父母的怨恨与日俱增,他自认自己是无父无母,天生天养,加上一身法力,更是叛逆成性,不可一世。
被纣王赏识,初次打仗便大获全胜,更骄傲自持,当李靖终于意识到这个少年将军是自己的儿子时,哪吒却桀骜不驯的说:我哪吒天生天养,无父无母。
当哪吒冲动且暴虐的杀了龙王三太子时,李靖并没有生出一丝愧疚,反观母亲殷十娘为了儿子,想尽办法,面对哪吒的倔强,唯有当众教子。
“我这个做娘的没好好管教你,我难辞其咎!
”“你是我娘?
你凭什么!
你不过是丢下了五百钱就不理我了,这样也算是我娘吗?
我不欠你的!
”“我怀了你三年零六个月,你的骨是我的,你的肉是我的!
”母没有尽到教养的责任,子也不曾孝顺过一天,究竟是谁的错?
所以哪吒用决绝且残忍的方式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甚至连最初的五百钱都一同还给他们,与这个世界两不相欠!
哪吒死后,十娘为他呕心沥血,重塑金身,儿子可以不认母,母亲却无法抛弃儿子。
最终,哪吒终于变成那个孝义两全的元帅,是十娘付出所有换来的。
《忠义乾坤》:既是天定,妲己何辜?
剧中苏妲己由温碧霞饰演,其美貌风情不用赘述。
苏妲己本是苏护之女,因为出生时被姬昌算到此女将来狐媚惑主,会有祸国殃民之难。
苏护自小对女儿十分苛刻,也不教她诗书礼仪,不准她踏出家门。
平安度过十几年,苏妲己第一次出门游玩便被好色的纣王看上,初到皇宫也是受尽排挤,后来心生妒忌,才会被九尾狐迷惑,成为替身。
原本是温柔贤淑的单纯少女,最后变成祸国殃民的妖妃,其中苏护会不会有一丝内疚?
明知女儿将来的命数,却采用避让严苛的方式,希望事情不要发生。
纣王在看到下人带来的姜皇后的眼珠时,是否有过一丝后悔,他明知是自己沉迷美色,听信妲己颠倒是非的话,才致使发妻剜目明志,可最终他依然下令追杀亲子。
当真糊涂至此?
或许长久以来天下满目疮痍,怨声载道已经不是他能够左右的,只好一天天的醉生梦死,以为自己还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李靖一生为国尽忠,却落得国破家亡,在女娲庙中自尽,回首自己一生,抛妻弃子,贪恋美色,轻信谗言,懦弱求安……那一刻的死志和无尽悔恨的泪水,是不是一种罪有应得?
莲花单纯温柔,处处迁就哪吒,处处为哪吒着想,最终为了哪吒付出生命,也算求仁得仁。
整部剧中,因果循环,无人不冤。
TVB版能够成功,除了童年滤镜外,更多的是它的故事流畅细腻,每个人物性格饱满,无论正派反派,无一例外有自己特有的性格故事。
十娘与哪吒的母子情,哪吒与莲花细水长流的爱情;杨戬与黄颜(黄飞虎女儿,为嫁给杨戬与家里断绝关系)不离不弃一生相守;纣王与姜后的相濡以沫,虽然蒙尘,但姜后可谓尽心尽责;比干与夫人生死相随的知己之情……统统是打动观众的经典片段,人物塑造的也极其丰满,每一个人,每一段情都有自己该坚守的信念。
在演员方面,陈浩民版哪吒前期鲜衣怒马,飞扬跋扈,后期善良懂事驰骋沙场,每一个阶段都表现的十分到位。
作为一个演员,陈浩民算是十分独特的一位,他演得了武将如哪吒的驰骋疆场,演得了文人如叶希温润如玉;也演得了侠客如胡铁花粗犷洒脱,演得了段誉软萌纯真;更有如纳兰容若的清冷忧愁,如独孤仲平的沉稳孤独……戏路十分宽广,求慎重接剧本。
苑丹琼当时演殷十娘时,才三十几岁,只比陈浩民大四五岁,而她饰演的母亲和妻子,无论是上阵杀敌的女将军,还是痛心疾首的母亲,都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当年的叶璇还是很清纯很有灵气的,莲花本身就是一个单纯懂事,温柔善良的女孩,对哪吒从青梅竹马到一路追随,生死相伴,既有小女儿的矜持娇羞,又有女性的温柔坚韧。
除此之外,剧中还包含了风趣幽默的部分,是可以让人一再回顾却不感到乏味的好剧。
所谓经典,不过如是。
天生天赐千七百戒杀相,父子情,欲裂欲伤.他本是一世无双,太子位沉檀凝香,东海之畔捉龙回浪,他合眼一世悲伤.乾元山描尽风霜,风火轮又沸乱血浆. 他本是一世无双,踏着风混天绫响.红莲重生脉血相向,他肩扛紫焰尖枪.浓眉上写着沧桑,乾坤圈藏一滴泪光.逛这豆瓣的时候正好在听河图的歌<哪吒>,又一次与记忆中的那首<封神>重叠了.剧情的开头是李靖射伤灵珠子,我想是想要深入诠释那句"无仇不成父子"吧.但看着哪咤一步步的前进,成长,受伤,却是无法不心中偏爱了.自小顽皮捣蛋,不服管教,李靖你可曾教过?见父不拜见母不敬,当初的抛弃你又何曾回想过?虐杀龙子罪犯天条,其中缘由你有可曾问过?韩剧
请告诉我,哪个角色人设是讨人喜欢的?而且40集,头重脚轻,赶着下班咩?
我想起来这是一部TVB最浓厚的历史玄幻剧,但是不得不说,实在是经典啊~
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那里又怕又难过,还有妲己真的演的太好了
前面好无聊,光在讲母子情深了,可又把小孩刻画得很不懂事,就算是野孩子,可在书院读书,那么莽撞无理,不合逻辑,强行把小孩整灾难,无语。
TVB的古装剧总是很小气,且喜欢用现成的人设写一个自己的故事。这部剧人设崩塌,情节混乱,连逻辑都改出问题了~P.S:出现最多的词居然是“话分两头”~
豆瓣还有权威和参考性?配吗?打分的全是无脑情怀和老版为神党永乐版封神把这垃圾吊起来打,TVB古装一贯的小家子气,假山假水nmd也有脸到处碰瓷,各种毒瘤思想,演员还一个个土的要命,服装比人还丑,真是马不知脸长,TVB版的SB粉丝还倒反天罡说永乐版各种不好不好,真TM气人特效模型实在雷人,陈浩民扮相确实堪称世无双,这个真人哪吒形象在我心中仅次于冼色丽,雷震子就还好吧,但钱嘉乐的智障杨戬是在搞笑吗?这个纣王太刻板印象太减分,黄飞虎比干闻太师这些角色也全无亮点,而且没觉得温的妲己有多好。整体完全和封神不沾边,就是TVB一向的家庭伦理剧发挥水准,家长里短,战争场面和神仙斗法给一星都嫌多,格局太小家子气,挂羊头卖狗肉,这是封神?我从小就不喜欢殷十娘,李靖这种精神太监,十足的废物更是让人恶心🤢
-500/10,可以说是我最厌恶的一部剧,喜欢封神的去看别的,看了前三集以为好的请不要看,整部剧把每个人都魔改,剧情就最后一集后半集几句话带过。前面49集,剧情就是魔幻版鸡毛蒜皮没小事之十娘和李靖作为男人和女人的耻辱这件能气死你烦死你的事情。说好看的,建议你下辈子别投胎做人了,给别人机会吧。省略一万字骂人的话给这部剧。这部剧让我对整个人生都产生了怀疑,真的不能浪费时间看了。多好的东西拍成这样。
拖拉婆媽的狗血家庭鬧劇還重播了一遍又一遍。。話說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按著網上那些陰謀論拍的黑暗版?
虽然场面和道具都很不够规格,里面的爱子之情和忠义、主要演员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
最喜欢这版的妲己了 真的是妖精级别啊 美!以前天天追着看 哪吒重塑人身的那段尤其记忆深刻
小时候特别爱看,一遍又一遍地刷,现在想想剧情什么鬼……封神榜是传奇剧,这个完全是家长里短伦理剧,差别还是蛮大的,人物各种OOC,最冤的要属李靖和云中子
温碧霞的妲己!
我当时是有多喜欢叶璇……
果然世道变了,这部与封神演义的书相差好大,姜子牙都不是主角了不知道还叫什么封神榜,分居然有8点几?看不懂。另外,哪吒那么多戏份,叫哪吒不好吗?非打着封神榜的旗号……
实在是太烂了!!!烂到一定要找回几年不用的豆瓣账号来打个1分 这么狗血这么烂的剧情怎么值得8分啊?!里面没一个正常的,不是坏得极其脸谱,就是圣母至极 殷十娘一点都不可怜,只让人觉得活该 李靖也是个大奇葩 这么乱七八糟的怎么值得8分啊?!?!
我喜欢善良而伟力的殷十娘撑起整个李氏故事线与哪吒的涅槃重生。且看她求神问佛,以身殉道,而神佛的祝祷都寄托于她,给予她至上的幸福、丰饶的生命。我喜欢妲己这个命运般的“恶种”身上,拥有的无限野心与欲望。在无法脱离封建窠臼的剧作中,她竟展现出睥睨一切、攫取权力的女性的锋利。是“坏”的好角色!相比之下许多主流(男性)角色都显得无聊。莲花与黄颜则太过苦痛,是传统意味下的美好女性,温柔、隐忍而坚韧,假如她们的故事并不依附某一个男人而展开,会不会有所不同?//不喜欢将哪吒的反叛改编为顽劣不羁,也不喜欢过于浓烈的君臣父子道统之说,剧作的核心仍然是封神演义里极守旧的那一套。//最后拉踩一下封神第二部,剧作还是更有层次和人物立体度的。
温碧霞的妲己才是真的妲己,就是想不通,陈浩民好好拍点好电视剧不是挺好么,为毛儿现在老爱拍雷剧,想当年他的段誉多么丰神俊朗
最美苏坦己,那个年代的TVB古装剧真是用心满满
用烂的套路了,编剧一点心思没花···看几分钟猜出后面几集···
经典,但李家的戏太过浓重,殷十娘的善良和隐忍过度煽情反而引人不适,过度喧宾夺主,尤其起兵伐纣后大段的十娘的苦情戏哭多了视觉疲劳,与其叫封神榜,不如叫“十娘悲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