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这部电影的开篇是这样的:男主角穿着睡衣,叼着雪茄,在落地窗前俯瞰香港。
他并不掩饰自己的富豪身份。
紧接着,镜头回拉, 他的房间躺满了各种只穿内衣的美妞儿。
更加紧接着,打回现实。
土豪身份只是意淫。
这个32岁的年轻人和老爸老妈以及哥哥嫂子住在一个狭小的公屋。
老爸老妈整天都在打架,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哥哥又在上铺哼哼哈嘿,可是嫂子明明回了娘家,上面那女的到底是谁?
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没有惹到自己就好。
他依旧看着电视,吃着面。
享受着乏味无聊的人生。
他想要逃离这个家,可也只是想想,如果能做到,也不至于等了三十多年。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穿着自己唯一的一件名牌上衣上街瞎晃。
如果不是溅上了跳楼女的鲜血的话,他那件名牌或许可以穿很久。
是的,这就是命。
不会因为你很衰而对你仁慈一些。
他选择了到便利店打工。
却遇到了神经兮兮的女同事和奇葩的刻薄老板,以及到便利店借厕所的古怪警察,刚出狱的反社会人格老人,还有兑换公仔的小朋友,大亨和性感女伴等人。
本来互不相干的一众人,却因为一个小摩擦而产生了交集,并且激发了各自心中的恶,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人们在便利店完成了各自变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
杀戮相继发生,反转不断上演。
之后的一幕幕真实又戏剧。
人性到底有几种可能?
每个人都在压抑自己?
只是缺少适当的时间点?
来自社会,还是家庭?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病?
问题就一定需要答案吗?
好吧,我承认自己也凌乱了。
答案在风中飘啊飘,地上人儿在地上追。
电影中的老者有段话:刘德华这么多年依旧是主角,依旧被人们称之为华仔。
可是你,已经从当年的小孩子变成了小孩口中的叔叔。
社会也是娱乐圈,有些人可以永立风头,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上位,就是临时演员的命。
老者无情地揭示了一个现实,这段话也命中了他的内心。
换个角度想想,照这样下去,老者何尝不是多年后的自己。
当你习惯了一种惰性模式,以后只会越来越习惯,也就意味着难以改变。
你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人生的十线演员。
但人生是很奇妙的事情,也许你听过很多道理,都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当有一天,一个瞬间或一个事件,让你有所感触的时候,你就会有新的想法。
就像电影最后,灵魂出窍的年轻人看着自己的尸体,所有鬼魂都不愿意附他的体,因为觉得他是废青(废掉的青年)。
被人嫌弃已经很丢脸了,没想到连鬼都这么想。
这是多么重的打击,多么痛的领悟。
所以,32岁的他终于被唤醒了。
致三十多岁的我们:找到自己,认识自己,一切都来得及。
最后,推荐《老笠》这部香港电影。
更多文章、电影资源,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燚见——一个新乡八零后的生活态度。
关于电影、书籍、美食、音乐。
香港电影这几年可谓是烂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但是每年总有几部片还会让人觉得香港电影有救的,这部片甚至让人觉得香港电影不需要别人救了。
其实香港本身就经历了比现在环境可怕的多的事情 香港却一直挺了下来 也一直不断的有人坚持着 发出声音 做出前进的步伐 英国 日本的轮番操弄 97回归 98金融风暴 03非典(ps 还有梅艳芳 张国荣逝世) 包括最近的一些事件 香港都在这样的好像妥协着 却也坚持着 又在妥协中永远有泛生出各种色彩的美丽浪花 这部电影无论构思 拍摄手法 和 流程衔接上 又新奇又保持了当年盛世的认真 仿佛这部电影不是在香港电影是这样的状态下产出的 而是一直是黄金时代所进化来的作品 让人看完后无限的欣喜 顽皮的调光 饕餮的色彩 各种经典构图 简直完美到爆表 加油香港 加油香港电影 ~things get better~
有几个微信大号推荐这个电影,于是来看了,但是表示失望:观影体验,很差。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有意思的。
画面好,bgm带感。
看着看着,各种突兀感。
警察要上厕所时,竟然让他的人质之一,来看着其他的人质,还自作聪明的给他一把只有一颗子弹的枪。
生死攸关的时候,一个小孩子进来,居然都摆出笑脸,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其他类似的,不少。
看到最后,竟然都他妈是鬼。
有人说,这是魔幻现实诶。
好吧。
《毒枭》是魔幻现实吧,看起来并不觉得突兀。
并不是突兀的现实就叫做魔幻现实吧。
魔幻现实,是作者本来在讲现实,而另一个生存环境下的人会觉得,这现实,好魔幻。
还有人说,这是昆汀风格。
拜托,有血浆巨乳就是昆汀风了?
昆汀讲故事,引人入胜;火火讲故事,一头雾水。
至于影片抨击香港社会的主题,我的看法是,出发点很好啊,但表现手法实在是没劲。
画群像,结果没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
反而感觉个个莫名其妙。
至于分析各种象征意味的,我只能说,这玩意儿,就像猜笨谜。
可能鲁迅就随便一写,你非得要猜他的象征意味。
最后,这电影就是一锅乱炖。
什么都想干,就什么都干不好,这是真理。
一直拖着《老笠》没看,怕会有惊喜,也怕会有惊吓。
昨晚看完,果然是一部小众而又荒诞的电影,影片多层次的反转,让人看到吐血,而情节的刻意大胆和乖张使得整部影片过于慌乱,让人反而无法理解影片中所设定的人物的动机和分场景中人物情绪的调换。
转折生硬而又密集,不断一次次刷新着观众的脑洞和心理承受力。
《老笠》的含蓄与诡秘只是表达出了,没错,这部影片很香港,至少比《澳门风云》之类的港片有诚意。
《老笠》讲的是一个发生在24小时营业便利商店连环杀人故事。
主人公是一名来自香港社会底层的废青,颓废而又无所事事。
一直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得心理道德观,不上进也对社会无所求。
他可以挤在几平米的房间里吃泡面,也可以黑夜独身一人穿过奇异的隧道,他可以看到有人在他面前自杀脸上溅满鲜血,反而大骂鲜血毁掉他唯一的一身名牌衣服。
作为一名彻彻底底的废青,刘建平身上的所有点都透露着废青的悲观。
这种隐忍慵懒的心态使他将自己做人的底线不断地被放低。
他忍受残败不堪的家庭,忍受社会所带给的不公,忍受着一切使他心烦意乱的人和事,他的微不足道使他看起来是那么可怜。
这也是他的悲哀之处也是社会的现实所在。
故事应该是从刘建平(曾国祥饰)在隧道撞到挡住他去路的纸人开始,其他人都是带有罪恶的鬼魂,想打劫一个身体上身,而刘建平也因身无分文而又无处可去进入便利店中,一切看似是巧合,但却也透露出巧妙地安排。
便利店的老板(林雪饰)是一位因妻子出轨而杀掉妻子和女儿的人格分裂者。
同样在影片结尾也有看出老板的不甘,将妻子在便利店中再次杀害。
他在影片开始所表现出来的轻松与幽默与他真实人格形成鲜的对比,影片中发生在他身上情节的不断跳动,与刻意间的反转,虽使情节显得略为饱满,但更多的是将影片的荒诞不断放大,过度的荒诞反而没有加深我对老板这个人物的印象,反而夸张到让人有些慌乱。
片中不断地出现老板说的“要加五元换购爆炸糖吗?
”从语气中听到更多的是一份和气与自然,但恰巧是这份平和才会聚集成一种残忍的力量,使他将忍受多年的气爆发,同样也使他走上不归路。
影片的最大转折点应该是阿仁(姜皓文饰),他因借厕所而进入便利店中,但真实身份却是一个卧底警察其实阿仁身上的疑点很多,他可以因老板不断地刁难而不伤和气的沉稳应对,也没有过早曝光自己身份,而是选择观看,看上去如此理智的一个人,所以在反转时才会出人意料到令人惊讶。
阿仁患思觉失调症,和看似多重人格症。
他的很多行为都难以让人理解,他拥有作为一名警察的正直,所以会在大亨欺负女伴时挺身而出但是在伪装面具下也同样隐藏着一个丑陋不堪的灵魂。
当他被赶来救援的同事发现自己杀过警察时,阿仁病态的表现使得在场的所有人为之一惊,原来人性的丑恶面是这么的残破不堪。
印象较深是阿仁与自己镜中的一段对话,对话中的臆想与挣扎使得阿仁终于打破心底的底线。
而彻底杀死那个过去的自己,情绪暴躁又怪异,使众众人变成他手中玩弄的棋子。
同样阿仁的死也将故事推向高潮。
美图(雷琛瑜饰)是一个乐观而又大大咧咧的便利店收银员,总是一个人在傻笑,相貌平平,但因为有爱的人所以格外在乎自己的外表,她因救阿平而被阿仁射出的子弹穿过脸颊以致毁容。
所以当她看到自己的脸上,她的恐惧与愤怒使她穿过冰箱而杀死阿仁,之后她首先想到发短信给自己的未婚夫,问他自己变成这样他是否还会娶她,将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完全激发出来。
美图是可怜的,她最后看清了男友不过是欺骗自己利用自己的Gay。
影片的另一大亮点是老嘢(冯淬帆饰),看似平凡却心狠手辣。
因被便利店老板讽刺废物,而一怒之下将剪刀插入老板脖子,他生前受人欺凌,所以在死后想做主动的那一方。
他因重视前途而误入歧途,他对自己眼中的社会感到绝望,因为他认为社会并没有给他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才会变得这么麻木不仁。
整部影片不只是想表达一个废青的自救过程,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底层小人物的不上进与颓废,作为一个警察所受的社会压力和权利的滥用,老板和断手男对金钱的喜爱和重视,美图得到的自私而又不真实的爱情,大亨所处的地位与权利。
这些都是社会中的黑暗,还好导演在最后安排废青逆袭,应该并不仅仅是阿平的彻悟,最后他们面对阿平尸体的对话,看似不屑与嫌弃,但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认可吧。
影片在衔接上有点投机,在片首阿平遇到的自杀事件和片尾美图与未婚夫的死去多少显得有点慌乱。
而在结尾处阿平的重生虽然是象征一种希望,但是超现实主义的表达,使结局变得生硬。
看似是一种重生,但更多的是来矫正整部电影中情节的癫狂。
疯癫的人物设置和密集的转折点使观众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会失去耐心,但还好老戏骨们的演技都没有令人失望。
为什么结尾像在看《行尸走肉》啊喂,片中唯一喜欢他们用阿平捡来的打火机点烟时色调的变幻。
K先生提醒我说千万不要错过影片最后十分钟。
果不其然,最后鬼附身的桥段为前面几十分钟荒诞鬼马的剧情续上了差强人意的解释,废青阿平重新做回自己的选择也为充满负能量和解构主义的影片基调抹上了一丝丝鸡汤的甘味。
看的香港电影不多,对香港的了解也甚少,在这里,只想聊聊影片关于生活和人性的呈现。
逼仄的空间大概是舞台剧改编的缘故,影片在单一物理空间里呈现出了不同场景,人物站位和道具取材的灵活自如,画面感虽有杂乱,却不妨看作是混乱生存空间的投射。
影片一开头,废青阿平呆滞地坐在上下铺的床上,一帘之隔是爸妈的打斗争吵,头顶是大哥与陌生女人的鱼水之欢,狭小压抑却又多功能的空间,却承载了一家人的日与夜。
后来的主场,一间24小时便利店,密排的货物架让原本就不大的场地显得更加逼仄,几十方的场地先后上演了买卖、抢劫、黑警、爆炸、打斗、强暴、热舞甚至爱情等各种戏码,故事密度非常紧凑。
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与阿平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许交集,比如老头的打火机、跳楼的阿图和男友,日常交往空间的重合部分在这个便利店被放大,让本就不宽敞的物理空间因为这份重叠显得更加逼仄。
这样的场景设计是对人的生存空间的某种隐喻,阿平三十二岁一事无成,便利店老板打打杀杀的婚姻,十几米开外的破产小店主,被捕入狱几十年的老头,贪图钱财杀了同事的警察,被逼交媾的性感女医生,交了gay男友的阿图,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被逼的走投无路,于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上演了一幕幕谁比谁残的剧情。
人到绝望之时,不就像是困在这便利店的人们一样,身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over的惶恐之中,左逃右窜,却又难以解脱。
最后的爆炸,不过是路边的一座小房子在一夜间变成废墟,对这个城市并没有什么影响。
那些死去的人,抑或说再次死去的鬼,烟消云散后,又有谁真正care它们的曾经存在呢?
持枪者的荣耀与卑微为剧情的鬼马荒诞增光添彩的,是每个人夸张的喜怒反转。
从老头将剪刀插进便利店老板的颈脖子开始,陆续走进便利店的客人基本都呈现出了唯唯诺诺和凶神恶煞的两面,这个反转基本是以拿到枪为界限的(当然还有剪刀)。
在此,谁持有枪,谁就有话语权。
有趣的是,持枪者的威风暴戾之中,又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命运的不公,仿佛只是借着这仅有的难得的机会,他们才终于可以呛声说话、发泄不满。
最后的镜头闪回至他们死前的凄凉画面,对比之下更是唏嘘。
持枪者与被袭击者之间,又有潜在的合作关系。
比如,对规则的玩味。
在小朋友突然闯入的时候,大家可以相约和平共处、其乐融融;但在成人的世界里,偷几秒破坏规则成为赢家,却可以让敌方缴械投降。
比如,在更强大的暴力面前的妥协。
前一秒还在互相对峙,下一秒就因为面临着还剩十分钟就要爆炸的炸弹而结成同盟,甚至还绕有兴致做起实验(紧张时刻的严肃搞笑,反差带来的喜剧效果很出彩),炸弹拆除那一刻所有人欢呼相拥,但并不影响他们继续成为敌人。
成人世界,偶尔也讲规则,更多只讲利益。
<图片3>直面惨淡人生血浆、暴力、色情带来感官的刺激,却也让人滋生一种无望和无力之感。
不管是逼仄的生存空间压得让人透不过气,还是看似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丑陋和凄惨,直到最后一刻我们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一群鬼魂的怨气。
不可否认的是,在每个角色身上都能找到现实生活对应的影子。
正如老头所说,生活依然继续,阶层依然存在,并不会因为你照顾了小朋友、拆了炸弹、见义勇为而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相比之下,阿平的无所事事、一事无成,这种不如意,对于那几个经历了起起伏伏精彩人生的鬼魂来说,似乎都太平庸了,以至于谁也不愿替他过完接下来的人生。
最后废青继续选择做了废青,未来会怎样呢,不知道。
这种选择是很中立的,也许是一种期许,也许是一种无奈,更也许是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虚妄。
他选择继续过下去,直面人生,是一种姿态,但也仅仅只是一种姿态而已。
整部影片充满了对城市、对体制、对操蛋生活、对脆弱感情的当头棒喝,但依然不忘在一片对生殖器的问候声中加以些许温暖的缓冲,比如集体向小朋友挥手时的萌萌哒表情,比如阿平在手忙脚乱中给花脸MM修了个图,还有便利店老板要挟GAY男友开枪的千钧一发的时刻,老头在一旁兀自抽烟、悠闲自得的神情,都是影片在传达f**king the world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留下些许聊以自慰的片段。
这样,在人生行至艰难之处,还有闪光点能给予些直面下去的勇气吧。
虽有些突兀,却也是在面对百无聊赖甚至痛苦绝望之时,所会也应该选择的态度。
老笠,在港语里,是打劫(Robbery)的意思。
废青阿平是典型的香港高压环境下无力改变现状的青年一代的缩影,经济无法独立,与父母哥哥挤在狭小的公屋里,哥哥与情妇在上铺做爱,父母在一旁干架,阿平盯着电视屏幕中的李小龙,喃喃自语,“李小龙死的时候是32岁,是神话。
我今年32岁,还有很长时间不会死,是笑话。
”阿平代表的这一类青年,既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也缺乏改变现状的欲望,对社会外界的一切讯息趋于麻木。
他们活着,又好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生命。
这一晚,阿平因为上班第一天就请假被炒了鱿鱼,又因为付不出酒钱而被朋友抛弃,继而游荡到一家24小时便利店打算打工挣点钱,荒诞的一夜就这样开始了。
精明奸诈又大腹便便的便利店老板,对外貌格外在意的女店员,上了年纪却雄心依旧的前强盗犯,目中无人的企业大亨,身材火辣却性格软弱的外科医生,脾气火爆的在逃杀人犯警察,生无可恋的个体经营户。
这一伙人在便利店中上演了一幕幕黑色荒诞短剧,浓烈鲜明的电影画面,黑暗的人物性格走向,强烈的反差与冲击感充斥着整部电影。
每一个人物,都在属于自己的个人命运中抗争着,都想做天亮前最后活下来的那个人。
废青阿平在这一夜,做足了这辈子不可能实现的英雄梦,摆脱了懦弱犹豫和冷漠,又重新拥有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活下去的动力。
但英雄梦总归是梦,阿平燃起的斗志最终被子弹击穿,死去。
死去的阿平,看到了真相,每一个鬼魂都卸下面具,露出真我。
那些狰狞扭曲的表象底下,是小人物被命运枷锁禁锢的呐喊,对生活血腥暴力的还击。
看到这些人连死去了都还在对抗着命运,感受生活的痛感,阿平这才真正的活了过来。
活着的时候个个都觉得自己没得选,生活太苦太累,只剩下去死。
死了之后却没命了也要拼命,大费周章,折腾得天翻地覆,只为了一副谁也看不上的躯壳。
所以,做人会痛好过没感觉,会哭好过哭不出,活着永远比死了有得选。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DING(DING0612_),谢绝转载]
《老笠》,略略有那么点《Kill Bill》的影子,我以为我会报复,是的,我真的在花样报复。
The city is stuck, 生活就像一座牢笼,我就像那头一脸错愕的“红彼得”,半蹲着蜷缩在笼子里,站不能站,坐不能坐,钢筋铁条卡进了皮肉,除了呼吸,动弹不得,唯一需要的,就是一条出路!
卡夫卡说,唔,你有;老笠说,超,你没有。
一个囊空如洗的废青,一个唯利是图的店主,一个老无所依的劫匪,一个错嫁基佬的女工,一个精神爆裂的黑警,一个不甘凌辱的雪梨,一个吃软惧内的大亨,一个穷不离衰的卢瑟,一个癖好龙阳的渣少,所有人的人生,都被一个莫名的错误扭转,于是怒从心头起,于是恶向胆边生,at尼度moment,要爆了。
一如当年那句流行,你有压力,我有压力,未解决!
这里没什么隐喻,这里都是明喻,做人的时候往往没得选,做鬼的时候何妨过把瘾呢?
现在就开始reset,群魔乱舞,拿捏一下那副六神无主的躯壳,将鬼不理的风味戏谑到癫狂,让密不透风的活死人墓里也能间或传出几度笑声。
可惜怨懑犹如跗骨之疽,爆头爆衫也挥之不去,终究还是人鬼殊途,各行各路。
因为人,甭管有没有用吧,总得要有个人样儿,check一下。
《老笠》由火力执导,曾国祥、林雪、冯淬帆、姜皓文等主演的惊悚喜剧片。
讲述了一个在众人眼中和他自己眼中都是一个废柴青年的男主刘建平生活在一个蜗居的家里,这一天晚上本想和朋友一起去酒吧,结果没钱被抛弃,捡到了了一个打火机之后去一家便利店打工,遇到了刻薄的老板、智商堪忧的女同事、看上去不好惹但是卧底的警察、刚出狱的老头、黑社会老大以及性感美女医生,这几个人在便利店荒诞的一夜。
看上去刘建平的这一夜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一夜,但实际上这一切都发生在他周围。
这些人的故事随着电影时长逐步展开,你能看到每个人死亡的伏笔。
有的人是自身致死;有的人是自身问题;有的人是生活所迫,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因为出生和成长轨迹问题而过得不如人意,只有一小部分人生活安逸。
可我们没办法自主决定自己是那一波人,所以只能好好活着,不断奋斗,等待好运来临。
很认同老者在电影中说得,普通人终究是普通人,你即使能在人生中做出一些正确的决定,可人生轨迹既定,做不了什么大亨和明星,只能继续浑浑噩噩。
但我更认同刘建平的理论和做法。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或多或少会因为这个无法对抗这个世界而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
但你如果率先向这个世界那些不合理的规则妥协,和价值观不同的老者同流合污,那你只会被这些老者拉下水。
所以又觉得觉得主角重生是必然的,有着故事本身逻辑。
男主看上去是一个废青,其实他心底还算善良,能够为男孩换得想要的礼物;想要对抗卧底警察以及到最后也不放弃自己,想为自己拼搏。
即使自己的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被一群想要复活的鬼筹划,即使计谋成功之后这群鬼依旧讨厌自己这个屌丝,但他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放弃自己,依旧在鬼群中争取重新活一次的机会。
存在的价值必须先好好活着,才能不浪费即使你只有着万分之一分的机会,这样才能逆袭。
因此但从结局来看,刘建平这个废青赢了一大帮贪心的人或鬼!火力这部电影处处充斥着暴力美学、无厘头的故事情节和黑色幽默的镜头设计。
故事一直在平静中起伏,在意想不到中让故事一步步走到最高潮。
一鼓作气看下来很抓住人心,处处反转看点不断,笑点也不断。
演员演技高超,看上去眼熟但不会串戏,让人沉浸其中。
这部电影看上去是个喜剧电影,深入挖掘发现是个惊悚恐怖电影,结果实际上是一个带着启迪教育的荒诞电影。
用荒诞喜剧去讲述了一个人生的悲剧,一开始就解释了主旨“李小龙三十二岁死去是个传奇,而他三十二岁还有很长时间去活着,仍然是个笑话。
”里面的种种人物隐含着各种人物缩影,可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你可以反抗,但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没办法成为超级英雄,只能活下去并期待明天也许更好!
文 / 为虾米呀 最近一部纯正的港片在影迷圈火了起来,它又给那些唱衰香港电影的人一记温柔的耳光。
如今我们应该要适应香港电影的这种间歇性“抽疯”,这座巨型电影制造工厂虽然有些老旧,虽然已经在内地成立了“分厂”进行代加工业务,但它的精气神还不会消失,年轻一代的创作者正在靠自己的信念和执著,艰难而缓慢的重建这座电影之都。
<图片1>美国94年的超低成本黑白片《疯狂的店员》被许多影迷追捧,奉为经典,而大陆09年拍摄的《夜店》则是《疯狂的石头》余温未散的产物,勉强及格,他们都是以便利店作为故事发生地。
那么这次同样将便利店作为主战场的《老笠》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
与之前让人忆起港片往日荣光的《打擂台》、《僵尸》等作品不同,《老笠》并没有走一条怀旧复古之路,而是向“鬼马”前辈彭浩翔靠拢,在传统的功夫、僵尸、警匪题材外另辟蹊径,杂糅了各色剧情元素,整个故事天马行空,放浪不羁,极为丰富的人物组合(商业大亨、性感女医生、失败的士多店个体户、便利店老板、废青、警察外加一个Gay)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大胆而亮眼的CULT之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片和2014年陈果导演的那部《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更加接近。
《老笠》由导演火火自己创作的话剧改编,因此在观影中我们会感受到一些话剧的影子。
<图片2>血浆、大波妹与粗口说起基本的CULT元素,首先就得有“爆点”,在《老笠》里,从影片一开始便进入了“爆浆”模式,废青曾国祥没有一丝丝防备的被直接糊一身新鲜出炉的血。
昆汀式的爆头当然也不会少,警察间的枪战,枪枪入魂,干脆利落,子弹从头部穿过时附带的血浆,和观影者的心一样滚烫,充满热情。
士多店小老板说“爆口”就“爆口”,决不拖泥带水,然后给你几秒面部特写,口腔被轰开后,里面还冒着热气腾腾的烟子呢;黑警姜皓文出场便处于“内爆(憋屎)”状态,片中两次畅快的拉屎,在听觉和视觉上给予我们CULT片特有的冲击;从便利店老板林雪脖子上终于(咦?
为什么我这里要用“终于”)拔出的剪刀,他终于喷血而亡,实践了怪老头冯淬帆的“开香槟”理论;然后让人看着都疼的马志威被“爆蛋”;哦,大亨郭伟亮和“叶子楣二世”崔碧珈的“口爆”肯定也算啦……最后,整个便利店内总是充斥着那句魔性的台词:“要不要加五元换一包爆炸糖呀”。
光有血浆的片子还不能称之为CLUT,还得有点“颜色”,崔碧珈在片中就充当“情色”元素,除了那对大波,本片并没有特别照顾广大男性同胞的感受,这方面的设置并不太多:口爆、捆绑、艳舞和2处心不在焉的情趣画面。
而粗口比起昆汀,甚至彭浩翔来说那就更加的稀少,便利店老板林雪偶尔喷两句,剩下的都是日常和谐用语,那些在CULT片里常见的关于人体器官的口头禅这里相当少。
反倒是剧中的人物时常说几句英文,显得优雅礼貌……仔细想想,在一部血浆横飞的电影里,用英文礼貌的问答,好像本身也挺CULT的….. 你得会玩之前说的一些元素是构成CULT片的基础,但真正让一部影片被标记上这个标签的还是故事的形式——总的来说,就是没有模式,没有套路……在CULT片里,传统的类型电影形式不再发挥作用,因为可以随意切换,喜剧/悬疑/惊悚/爱情/警匪,甚至是鬼片都可以信手拈来,组合嫁接。
昆汀的那部《杀出个黎明》,以及西蒙佩吉主演的《僵尸肖恩》这种不严肃的打僵尸电影都开了一个“好”头。
换句话说,忘记那些条条框框,你得会折腾!
在《老笠》中,谁是主角?
你很难说清楚,因为随着电影的推进,主要角色会根据自身地位的改变而进行变幻。
电影以曾国祥作为开端和结尾,理所当然以他所代表的废青形象作为主题或者内涵上的主角,但实际剧情里,根据手枪这一重要道具的归属,林雪、冯淬帆、姜皓文都曾一度掌控局面,成为那一阶段的“临时主角”,但很快导演又打破这种控制关系,重新洗牌。
甚至看似最弱的角色,也可以忽然爆发,瞬间干掉“临时主角”……<图片6>黑色幽默、无厘头与致敬纯真的小男孩站在一堆血淋淋的尸体旁边,和店员换心爱的玩偶娃娃;前一秒还杀得头破血流,要致对方与死地的一群人忽然切换到和平模式,曾国祥、姜皓文、冯淬帆、林雪四人围在桌边谈论香烟,谈论人生;大家围在士多店老板的尸体旁做实验,拿着利器在尸体上插来插去;各种躺枪的大亨郭伟亮,这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可不少见。
导演火火甚至直接在影片中让警察姜皓文演了一遍《无间道》里经典的天台戏,然后对着镜中的自己来了一枪,这很难让你不联想到杜琪峰《暗花》和《神探》里的桥段。
<图片5>会说话的色彩本片中除了结尾的电影类型切换赢得喝彩外,在整体画面色彩的呈现上有一番心思,甚至用画面颜色来交待故事的发展。
最初曾国祥点烟刹那画面呈现黑白,随后恢复,你以为屏幕出了点问题;后来,冯淬帆这个老戏骨潇洒的滑开打火机,点燃香烟,浅吸一口,随后吐烟,这一连贯的过程中导演呈现出了明显的色调变化,画面从彩色渐到黑白再到彩色,然后在吐完第一口烟时颜色达到最浓。
我想这将会是本部电影的一个标志性画面,在日后我们谈论《老笠》时,你很难不提起这次兼顾了画面美感和艺术表达技巧的色彩变幻。
<图片3>
豆瓣上从最初的6.7分现在已经缓缓上升到7.2分(截止6月17日),《老笠》的热度继续在圈子里发酵,因为人们对于优秀港片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止,它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港片的无限可能,这座曾经以电影闻名的国际都市,即使没有再次苏醒,但它在沉静中的力量和创造性依然值得尊敬。
我们在习惯了内地与香港的各类合拍大片后,你愿不愿意花五元钱换一袋充满惊喜的爆炸糖呢?
抵制性侵犯曾志伟!
麻烦以后拍电影不要找性侵犯之子曾国祥,脏了大众的眼睛!
我没有能力送曾志伟下监狱,只能无条件抵制曾家全员导演、主演、参演的作品,祝全部票房暴跌。
请你们回归底层,为人民服务,别在银幕前蹦跶了。
看到你们会生理性不适。
希望蓝洁瑛泉下保佑你们家族。
r.i.p.《 迷奸女星玩多人运动、强暴戏假戏真做、且看曾志伟的风流韵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566658/answer/1346328874————————其它人演技在线,曾国祥演技太垃圾
just cult……
呵呵 这种纯形式主义的垃圾 完全不照顾剧情 臭傻逼
傻逼片来的 毫无逻辑 不用浪费时间看了 只有中二装逼男喜欢吧
Cult的一塌糊涂,稀有的风格电影!!!!
行尸走肉的救赎
5/10。发挥空间还有很大。
什么鬼:打·家·劫·舍——抢男人,勾·魂·夺·魄——玩女人。 p.s.:1.不能自洽。便利店怎么在现实爆炸的?2.说曾国祥不能勾男的,那前面你是怎么硬的?2.5
马志威长得真好看
cult的港片,不一样的暴力美学,埋没的港片佳作,画面构图,对比明显的色系,台词和映射比较,反思才能一直进步。
没看下去,弃了。很无聊哎。
废青也好,文青也好,太小众。
有几个地方逻辑不清,不过为了这么带劲的过程值得忍。现在的港产片可能因为投资少了,伸手来管的也少了,所以拍起来反而有种歇斯底里的快感。要是开头走隧道的时候暗示意向做得明显点,人物与男主关系做紧密点,最后结尾让男主在隧道里醒来,这片就能封神了
胸很大,三星半
荒诞黑色的cult片在近些年的香港电影里脱颖而出,能否配得上盛赞也是仁者见仁了,不过这赞誉不知是对当今港片的讽刺还是一些欣慰…影片本身bug挺多,尤其是故事衔接和反转,生硬甚至无逻辑,而作为小成本cult片,从整体上能看出创作团队的诚意,算是值得品鉴吧。
反正我还活着啊!!!
swing的音乐也拯救不了没完没了的烂俗反转
香港較少見的擺明車馬的cult片,可惜是畫面雖然有 cult味,但骨子裡依然太保守,而且扭橋位突兀了一些;本片一眾老戲骨演出倒是可觀的。
重口味
★★★☆
愿意给这没有希望的世界多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