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隔离下的博物馆

Museums in Quarantine

主演:Alastair Sooke,Simon Schama,James Fox,Janina Ramirez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隔离下的博物馆》剧照

《隔离下的博物馆》长篇影评

《隔离下的博物馆》短评

补标

4分钟前
  • -Hyperion-
  • 推荐

非常喜欢~第一集关于沃霍尔《一个女人的自杀》的分析切入点好棒,完全赞同解说讲的他是在探讨大众传媒为了满足人们扭曲的快感不断将悲剧一遍遍呈现,而这种重复最终导致了人们对于悲痛时的麻木(突然又想到另外一句话“过剩信息剥夺了人类面对空白时的想象力”)。第二集关于伦勃朗对真实裸体的描绘呈现出人类躯体的各种缺陷,或许是赘肉,或许是捆痕,都是人类本身无法摆脱的脆弱。第三集最喜欢的是保罗•纳什的《死海》和尼克尔森的静物,正好是生命的两种极端,还有那副风景画,关于罗马古城的黄昏,曾经最伟大的帝国如今只是画家笔下的澄澈和平静。第四集Ain Sakhri的爱侣!看过很多关于描述爱情的作品,但都没有这个小小的石头打动我,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激情、交缠和温存。

6分钟前
  • 虾饺杀手
  • 力荐

特殊時期,關於藝術、博物館最優秀的紀錄片,無出其右。它不僅是展現泰特現代、阿什莫爾、泰特美術館及大英四個博物館被關閉的展覽,更有一條Pop-People-Beauty -Death&Life(Love)的暗線,以致能穿越宇宙、直指人心

10分钟前
  • stevencheung
  • 力荐

第二集关于伦勃朗的诠释,第三集对于一些细节和感触的解读,非常touching。突然明白了制作者的用心,是在疫情期间用艺术来治愈人类,我们其实并不孤独,所看所听皆是温暖。

11分钟前
  • hibernate
  • 力荐

疫情期间的英国博物馆展览和艺术品的解读,涉及安迪·沃霍尔、伦勃朗、斯塔布斯,还有围绕爱、死亡、梦想的主题合奏。

16分钟前
  • Covfefe
  • 推荐

在B站看完。全片共四集,结合当下的疫情主题分别介绍了Tate Modern、Ashmolean Museum、Tate Britain和The British Museum四家博物馆的展品。E1和E2主要介绍刚刚开幕却不得不闭馆的Andy Warhol展与Young Rembrandt展;E3通过一组英国画家的作品概览重申百折不挠的英国精神;E4的视角则更具人文关怀的温度,从永恒的爱与死出发提点人性共通。记录几个个人眼中比较有意思的知识点:AW怕死,遭极端女权主义分子枪击成为了他艺术方向的转折点,Silver Clouds;Rembrandt既渴望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也无法摆脱与平凡人的质朴共情;William Hogarth的狗叫Trump;现代电视机与古代篝火拥有类似的家庭社交功能。

21分钟前
  • 莫歌
  • 推荐

片名應該叫做“visiting museum online in quarantine”

23分钟前
  • 蠹甫
  • 推荐

制作挺好,可惜跟博物馆没什么关系,更扯不上疫情,被整成了单个艺术家的profile

27分钟前
  • 火蜥蜴
  • 推荐

以疫情为背景,每一集的格局都在升华,格外治愈和温暖。不是以鼓励人们必须积极乐观起来为方式,而是充分承认和肯定了这种困难。纪录片展示了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战争,疾病,死亡,以及不同的人群应对这些社会大变革时的反应。他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或追随召唤主动承担起关怀一切的责任,或想要冲破了肉体凡胎留下遗世的痕迹,或远离喧嚣投入自然与爱人的怀抱。来到世间过完这一生果然本身已经是个奇迹。

31分钟前
  • Zoe
  • 力荐

疫情之下的特殊看展方式。旁白写得真好,专业的导览和深度分析,升华疫情之下人类、未来与艺术的关系,似乎比自己去博物馆收获更多。(安迪沃霍展、伦勃朗展、泰特英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

34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UK做为博物馆始祖这次把疫情前被迫关闭的与毕加索齐名的20世纪最伟大现代艺术家Warhol的展览以纪录片的形式分享给我们,隔空了解他的创作灵感与风格的由来,他看世界的视角及WHY...

38分钟前
  • 声声慢
  • 力荐

好看。寻着《艺术爱好者胜地》二位很棒的主持人来的,艺术门外汉,看完就感觉艺术永存吧,就和爱一样。无论什么境遇下,人类总是会找到那条路。就是好短,一集二十多分钟,不够看!

42分钟前
  • moontreesun
  • 力荐

不够看

43分钟前
  • 一只白熊
  • 推荐

看了很多遍,一段时间全靠这组纪录片云看展,云吸氧。疫情之下,BBC带观众偷偷溜进美术馆,看看重要作家的重要展览,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全面,也不是艺术家的回顾展,而是角度特别,是对众所周知的艺术家作品和思想的补充。赶在展览关闭前,BBC艺术记者真是开了好头,艺术不要停,没有其他的宁静之美可以与博物馆相提并论,艺术在疫情中给观众安慰。

47分钟前
  • 祝羽捷
  • 力荐

前两部分是安迪沃尔霍展与青年时期的伦勃朗展;第三部分是一组英国画家的作品;第四部分是大英博物馆的艺术藏品。2020年1月,广博有个展:从伦勃朗到莫奈,谁能想到疫情突如其来,只好退了机票。直到今天,现在,疫情还在延续,困在反反复复fc的地方,仿佛再也无法动弹。纪录片拍得安安静静的,我戴着耳机认真的看了两个小时,跟随着摄像机看一件件作品,然后被细节感动,被故事感动。想起昨天再看了《肖申克的救赎》,Andy偷偷进入监狱广播室里,播放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咏叹调今宵微风吹拂,瑞德说,这些声音直插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敢想的梦还要遥远。糟糕的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艺术。

52分钟前
  • 懵五秒
  • 力荐

伦勃朗那集最好看

57分钟前
  • 皮皮牙子
  • 还行

Everyone would be famous for 15 minutes.

1小时前
  • 夏小咸
  • 力荐

好是好就是鄙人太肤浅了不懂得欣赏困到不行

1小时前
  • 天达
  • 推荐

最后一集升华了。

1小时前
  • senpo
  • 推荐

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观影。4个小短片,2020年3月前后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安迪·沃霍尔展(唯一解说出镜的)、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伦勃朗早期展、泰特英国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只去过大英,镜头中的展厅展柜展品似乎还是2014年去看时的样子,只是如此空旷。其实这片子和我想的不太一样,除了空旷无人和片头片尾一些点题的话外,并没有太体现出疫情/隔离下的独特性,仅是介绍作品。人家的隔离已经结束开放了,而这个518的北京,我们的博物馆全都关着。今天我走遍了国博、故宫、五四运动北大红楼、中国美术馆、嘉德艺术中心和恭王府的大门,看这些全部关闭的地方(然后进了北海公园)。越是疫情之下,我们越需要艺术的力量,也是越特殊的经历,越能激发出独特的艺术,也许这就是今天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的力量。b站APP。

1小时前
  • 西瓜大侠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