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刚看完的热乎劲胡扯几句。
1.嘴炮太多,浅显的道理也要解释一遍……太不装深沉了。
就像电影自己说的,不懂的解释了也不懂,懂得不需要解释!
(不好意思改了一下)2.最搞笑的是那个算卦的老头,卜卦一生最后三天大成,都是下下签还预言了自己的死亡,这可不就是韭菜的辛酸一生吗?
最后为了集体主义光荣献身,脑子里还循环着正义的光辉,这就叫"有意义的事"!
3.就那个恶性循环,村民为了挣钱捞了玉卖结果得寒病,为了寒病买蝉壳自己身子养好继续扶持家里人,蝉少了恶之花又绽放了,我滴乖乖这不就是程序员的996吗!
这不就是加班文化的起因吗!
这不就是内卷吗……4.动画结尾才是最辛酸,主角一句过关斩将最后死在洞底心里还想着我终于把我身上担负的责任完成了!
你告诉我俺们邪恶势力又偷偷把恶之花种下去辣等它们开花我们就再叫醒你哦!
(???
邪恶势力你干啥呢是准备拍续集吗这么割韭菜真的大丈夫)以上均为胡扯。
我爱我的祖国。
周深唱的真好听……妙啊。
而电影中外在的,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彼岸花是生长寄宿在善良的人心中,只有杀死善良的人,取出彼岸花,只有牺牲好人才可以救坏人这是一个矛盾而有趣的设定,对于生死各种复杂的选择让影片中对于人性的挖掘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只有牺牲善良的人,只有他们心中的彼岸花可以救身边的人,可以救村庄这个设定的意思是在拷问,甚至是在影射我们现实生活中,在问我们每一个人——在险恶的世界里,善良真的是一无是处的品质吗?
善良的人注定是要被牺牲的吗?
在尔虞我诈的世界里善良就是一种自杀的行为吗?
cr:银谷
久违的大银幕,久违的国产动画。
疫情过后,我们终于等到了这部《妙先生》,它作为院线复工后的首批国产动画,勇气和诚意都可鉴,值得我们以实际行动支持和鼓励。
《妙先生》以不思凡的短片原作改编,画风上,电影亦延续了原作的传统水墨风,从千佛窟到彼岸花花海这些场景都极具东方文化韵味。
配乐也是其中的华章,尤其喜欢其中一段苏州评弹的运用。
电影整体都渗透着不思凡作品独特的暗黑气质,以及宏大且富有哲学思辨的‘’生死‘’主题探讨,这在如今的2D国产动画作品中,挺难得。
电影的前半部分借以三位彼岸花的宿主——同时也是三个极具中国传统元素的故事,直面痛揭了复杂、贪婪的人性阴暗面。
比如第一个故事中的父子,孝顺的儿子孝文作为彼岸花的宿主,终于鼓起勇气愿意牺牲自己拯救整个村子的人后,父亲却难抵彼岸花的诱惑,露出贪婪本色。
这前后的人性转变,太过于真实了,人性真的经不起考验和诱惑。
再如那对夫妻,丈夫嗜赌成性,用妻子云香卖身的钱拿去赌钱,甚至背着她将其卖掉,而善良的芸香却一直蒙在鼓里,还深受着身体之痛试图挽救这个家。
电影中这些残酷人性的种种表达,其实就是对现实的真实投射,回想一下近期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不觉得讽刺吗?
而电影可能相对美好的是,导演还有得选择去传递出可贵的善良信念:孝文是,云香是,救孤儿的萧笃也是。
以给当下的我们一丝温暖和慰藉。
其实“杀好人,救坏人”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意思,电影从一开始就点到了,人性堕落变坏,需要好人的牺牲才能拯救这个世界。
‘’这是什么奇怪的道理?
‘’再结合当下,这不就是对疫情时期最真实的现实投射吗?
好人永远在付出,在牺牲,在为一些恶人种下的果买单。
又不免联想到电影中的那句台词。
“我们缺少的不是信仰,而是善良。
”。
说得多好,也真的希望所有善良都不被辜负。
若要问这几年最喜欢的国漫影片是哪部,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大护法》。
从四年前横空出世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说国漫要复兴了。
这几年也确实涌现出一批不错的国漫作品。
今年暑期,光线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又一次引发了空前热烈的讨论。
我们的动画制作水平越来越高,叙事能力越来越强,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也在日趋成熟,但我们太缺乏原创的、有深度的、有时空想象力的故事。
在买票去看《妙先生》之前,网上已经有一批路演观众的评价,部分观众提到 “比较意识流”、“有些地方没看懂”、“不如《大护法》”,这些评价更加勾起了我对影片的好奇。
看完之后非但不觉得晦涩难懂,反倒觉得有不少惊喜。
《妙先生》延续了《大护法》的2D水彩画风,整个故事也是在不思凡宇宙的同一世界观内发生,不过《妙先生》在时空维度上更加广阔。
故事不再局限于一个闭塞村庄,而是依靠村落、山野、河流、洞窟、奇怪的人类和奇异的生物组成一个奇幻新世界。
视觉元素更加多样化,并有意识地凸显了东方文化的地域特征。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点是,在国产二维动画受到日漫深刻影响的大环境中,作者想到了融入中国传统曲艺元素。
不论是中间一小段幻想场景的昆曲化设计还是苏州评弹作为配乐的使用,都非常贴合故事的表达并赋予了影片在故事和视觉层面之外的独特气质。
和《大护法》一样,《妙先生》也是一部成人向动画,片头明确标注“建议十三岁以上观众观看”。
《大护法》中大量的血腥暴力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几场枪战戏更是国产动画中难得的高水准动作戏。
《妙先生》要比《大护法》温柔很多,打斗的方式也是更接近于武侠,而非枪战。
与《大护法》用花生人世界来隐喻现实社会不同,《妙先生》更直接地展现人性的阴暗面,在个人选择的两难性问题上做出探讨,同时也依然包含了社会阶级和权利结构的议题。
我们可以在这个依靠想象力搭建起来的新世界中看到现实世界的缩影和人与自然的博弈。
在我的理解中,《妙先生》的价值观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恶的循环,谎言与控制,选择和意义。
恶的循环这部分是相对浅显易懂的,它直接指向人性的贪婪。
在故事中,贪婪的源头还是跟阶级相关:上层社会的喜好决定了底层人的命运。
冰纨玉,作为一种阶级品味的象征,带动了一整条新兴产业链。
底层人受到高额回报的诱惑,脱离传统农耕生活,加入到采集冰纨玉的行列,结果却是纷纷染上了职业病,也就是苦寒症。
医治苦寒症的特效药是火蝉蜕,病患需求的急速增长导致火蝉蜕的市场需求急速增长,于是又滋生新的高回报职业——捕捉火蝉和采集火蝉蜕。
影片一开场就是两个人为了一只火蝉蜕而兄弟相残,引出“人心坏了”的结论,在这个看似武断的结论其实背后包含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链和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链。
看到影片的后半段我们会发现,火蝉这种生物以彼岸花的孢子为食,人们大量捕捉火蝉导致彼岸花爆发式地繁殖,而彼岸花对人类的作用又正好是刺激人的贪念。
越贪婪越逐利,越要不顾一切采集冰纨玉,就越多人患上苦寒症,火蝉蜕的需求量就越大,彼岸花就繁衍得越快,回过头来再继续刺激人类的贪婪——这就是恶的循环——想想我们的现实世界,是不是正处在同样的漩涡之中?
再来说谎言与控制。
影片叙事大致是一个三段式结构:在村庄里搜集金色彼岸花是第一个段落,由三个小故事构成;从村庄到千佛窟是第二个段落,大致上是一个公路片类型;最后到达千佛窟,谜底解开并和反派进行终极一战,这是第三个段落。
我们在第一个段落中得到一个关键的信息是人们都认为金色彼岸花吃下去就能实现所有愿望,然而实际上凡是吃掉金色彼岸花的人最后都变成了一只肥嘟嘟的鸭子。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影片最后出现的大反派——笑人,一个因为身世凄苦、命运多艰而最终形成反社会人格的人。
是他释放出彼岸花,也是他四处散播“吃了金色彼岸花就能实现所有愿望”的谎言。
他利用人性的弱点对社会大众实施了“恶的控制”,从而引导人类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影片最深层的探讨还是“选择和意义”这个点,我们在主角反复出现的台词里就能领会一二。
杀好人,救坏人——这真是一个毫无逻辑的选择。
那么,如果杀一个“好人”就可以救无数“坏人”,这样的选择又是否合理呢?
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选择,比如那些为了金钱潜入深水中采集冰纨玉的人,他们“用一个人病痛换全家人富足”,这又是否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呢?
在这样的人身上,我们除了贪婪是否也看到了一种无私和奉献呢?
有一些网友在评价《妙先生》的时候说影片在价值观上呈现的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这一点我并不同意。
为什么丁果和殷凤会选择杀掉好人来拯救坏人?
因为好与坏、善与恶从来就不是绝对的。
在没有了金色彼岸花的村庄里,人们都恢复了正常——他们可能依然有自己的贪念和欲望,但他们是正常的人,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
而金色彼岸花选择的宿主,一个理论上的纯好人,是一种圣人般的存在。
什么样的人会被我们称作圣人?
不就是那些牺牲自我成全大家的人吗?
在结尾处的最后一战中,丁果问:我们拯救世界,那谁来拯救我们?
这一段中出现了全片唯一一次“妙先生”直接发声,TA说“救与不救只是一种选择”。
这句话与此前出现过的另一句重要台词形成呼应,那句话说的是:有些事比生死更有意义。
选择和意义,二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人的生死在历史长河中终究指向虚无,我们无法赋予它任何意义,而当我们在面对其他生命的时候,一个救与不救的选择却可能意味着全部。
《妙先生》在价值观骨架的搭建上并不输给《大护法》,但有些网友更喜欢《大护法》。
我个人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其一,影片整体信息量过大,创作者试图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多地表达“思想”,叙事和动作节奏都比较快,这可能是部分观众反应“过于意识流”和“看不懂”的原因。
另外是制作方面,看了之前路演的部分问答,主创也不否认在时间和资金方面受到了一些限制,导致没能呈现出更高的完成度,这也是许多国产动画人共同面临的客观困境。
国漫已经出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高票房大片,但依然需要更多人的支持、更大规模的市场,才能够支撑像《妙先生》这样的小众实验性影片。
我愿意毫不吝啬对《妙先生》的称赞,它在国产动画日渐蓬勃的今日或许算不上最完美最精致的作品,但它在原创性和创新性上做出的努力是应该被看到并且被肯定的。
#电影妙先生##妙先生# 画面非常精美奇幻,片尾曲周深能解答一切的答案和苏州评弹青梅逝也很婉约动听但剧情着实不大看得懂,看了好多影评依然似懂非懂[允悲]剧情发展上:寻迹者笑人和师傅梁衍在千佛窟遇到大地的怒气被师傅抛弃黑化,丁果去千佛窟探迹遇到梁衍后拜师学艺追逐笑人被杀,死后遇妙先生(大地的管理者,寻迹者的信仰)点化,收集金色彼岸花和昆仑剑去千佛窟底寻找真相,重生后和梁衍一起杀好人救坏人,收集金色曼陀罗。
同时殷凤也在杀好人(曼陀罗花的宿主),在追杀萧笃时遇到丁果,两人因处理方式不同起争执萧笃趁机逃跑,最终在处理云香时殷凤被说服。
集齐金色曼陀罗后去雨雾镇去昆仑剑,也意识到了冰纨玉—苦寒症—火蝉蜕的恶性循环,路上还遇到一个算卦先生无生,时灵时不灵,但是给丁果算的几个下下签都灵验了,最后也是死而无憾。
丁果进入千佛窟后彻底发现彼岸花的秘密:权贵喜欢冰纨玉→穷人潜入极寒的水里打捞冰纨玉赚钱→极寒环境作业,打捞者患病→火蝉蜕可缓解寒病→另一批穷人采集火蝉蜕卖钱→火蝉数量减少,缺少天敌的彼岸花疯狂增值→越来越多的人受彼岸花影响便堕落→人们更加痴迷于用火蝉蜕、冰纨玉赚钱,不愿再务实地生产→社会不断走向无序状态。
萧笃在最后牺牲自己变成金色彼岸花帮助丁果解决笑人,丁果自己也牺牲了,殷凤和梁衍将秘密带出去告诉世人,丁果在千佛窟底,妙先生告诉他人类太健忘了,下一次彼岸花出现再叫醒他。
[并不简单]为什么笑人在危险时被师傅抛弃就要黑化呢,虽然自己被抛弃,但是至少师傅安全了啊,也许这就是坏人吧。
为什么妙先生可以随随便便的复活人,又为什么选中丁果?
为什么要加上昆仑剑?
是觉得只有曼陀罗花太无趣了嘛[允悲]殷凤为啥要在脸前挂块布啊,不影响视线嘛?
还是说她其实看不见[笑cry]前面报答养父、抚养孤儿的善我能理解,云香包容忍让纵然丈夫也算是善吗?
不过是一个傻女人吧。
丁果处理的方式未免也太残忍了,几乎把云香逼疯逼黑化,好在最后云香自愿去死,丁果拿到了最后一朵金色曼陀罗。
无人死的时候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的解释为儒家的仁义之道,所以和算卦灵验有什么关系呢[允悲]笑人说丁果不分善恶,并没有吧,丁果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任务“杀好人,救坏人”萧笃最后要求牺牲自己解决笑人,丁果为了目的对云香那么残忍,为什么最后面对萧笃的要求那么纠结。
或许丁果之前说服自己集齐金色曼陀罗花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吧。
最后秘密带出去又有什么用呢,能阻止权贵交易冰纨玉吗?
丁果真惨一工具人,为了保护真相再一次牺牲,而妙先生要等下一次曼陀罗花开再复活他。
然后呢,让他继续杀好人救坏人吗?
第一次看这种黑暗风的动画,理解能力有限,下次继续补上《大护法》吧
陪我同学去看的。
看完 妙先生 想写一些东西首先故事进度把握得还行 有三四个小冲突点和两个高潮,层次比较丰富(不像有些电影情节似单峰 就感觉比较单一)主要是想说受众定位的问题,对于儿童来说这部电影有些黑暗 而且价值观和情节等等不如同工作室的哪吒好懂,对于成人来说这种童话又有些幼稚。
就觉得他可能是想让受众多一点,但是两头迎逢却两头都没有做到最好。
动漫电影本来就很小众,我个人觉得打通一个点就好了。
当然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并知道小孩子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以上仅为个人推断,也不排除现在孩子比较早熟。
故事叙述不像宫崎骏系列轻快治愈,但是视角确实独特,可能导演想做的是一种“非标品动漫(?
)”,而且这种黑暗动漫不会让观众一味沉浸在感动中,也许会更理性地反思主题。
感觉开头对个人的冲击比较大,但是这一种冷峻没有贯穿始终,这也许也是考虑到低龄受众的问题。
结尾放的歌也没有那么催泪啊 为什么看别人都说这里很感动?
(倒是中间的一首方言戏曲让我耳目一新)如果要和最近的一部国漫哪吒比较的话,我觉得妙先生在冲突上的设计要好于哪吒,但是整体可观性会略输一筹。
差点错过这部电影,如果不报太多期望,抱着看梦入幻的心态,看的居然还挺开心的。
神经病啊,最讨厌你这种到处演讲的人!
哈哈哈哈哈,这可能是我看这部电影时,笑得最开心的一句台词。
因为这不就是它对自己的吐槽么?
毕竟通篇似乎都在煞有介事地讲心灵毒鸡汤,偶尔还要做一点姿态,为了讲而讲的那种。
我本以为是群体英雄小组凑齐宝物各路人员积极奋进拯救世界映射种种黑暗现实的戏码,结果发现自己只猜对一半。
影片内容过了大半时发现,这是个环保片哎!
不过话说环保倒也挺符合当下风向的。
接着突然变成了煽情片,武力值最低的小兵在三个大输出之下狂喊让我来,牺牲自己(果然又是大中华这种特有套路)偷塔成功!
最大的反派赶鸭人居然是和灭霸一样真心希望世界更美好,才会不自觉地成为反派!
话说反派面具特别像呆滞版本的格鲁特!
最后决战时刻又成了黑白大花脸!
打斗场面比较碎,但是可以自行脑补想象啊…显然此片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
看完突然有点庆幸,自己未曾错过。
画面确实不够流畅,可是仍然很美。
片尾曲算得上扣人心弦的动听。
个人最喜欢那些奇幻的森林动物,呆萌吐泡泡的那个傻傻黑毛团,哼哼唧唧地跳着躲开了。
像蒲公英一样的鸟类?
简直符合人类审美的极致,纤细的大长腿,毛绒绒的球状身体还有看上去智商不怎么高的亮晶晶小眼睛。
还有起卦人以及梁师傅带的黑色大眼睛毛团。
池塘里荷叶上鱼型青蛙?
就算是吃了彼岸花后贪心人变成的鸭子也有可达鸭的造型。
总之,色调造型都够魅力。
相对而言,人物造型尤其面部简直潦草,尤其梁师傅的脸简直像个笑话,是我随手画的那种水平哎。
也难怪那么多人吐槽,可是凡事何必纠结这些细节?
片中泯灭的兄弟情,亲情,爱情,也算是勾勒了出来。
可能也会有人吐槽不够严谨,可是这不过就是一部动画,把它当成一场奇异的梦境来看不是更好么?
原本牵手一起寻蝉蜕的兄弟瞬间反目,我有点反应不过来。
突然发狂的老父亲,其实若不是他的悉心教导,又怎么会养出善良的孩子?
还有最终被侮辱抛弃的云香,更像是一方坚守,而对面早已放弃。
恶人的恶似乎都起于瞬间,或者早已麻木了罢。
这样的剧情有点不够真实(所以才说是梦境吧),但是仍会人心痛不已。
然而并不是算是噩梦,毕竟大结局我正方全盘胜利。
第一男主没有死于反派之后,而是天崩地裂掉沟里了(对不起我剧透了)。
但是他本来不就是自然特意复活出来干活的小工么?
照最后的说法,丁果搞不好会复活拍续集哟!
最后还想吐槽一句,英雄三人组的反追踪能力值可能是负值吧,被两组两个人跟踪都没有发现!
也太剧情需要了吧,一个强行入组送来杀器,一个强行加戏负责推动剧情!
但是做梦嘛,有时候逻辑这种东西就是存在感不太强的。
本来是当成日记写的,但是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不适,在开头再说两句。
虽然我打了低分,但是如果你愿意去影院认认真真地看电影,而不是走马观花,那么我还是推荐你去看这部电影。
里面有些细节自己琢磨琢磨会相当有趣。
我打了低分是因为导演表达主题的方式有些让我感到不快,并非电影主旨本身的问题。
最近两年的国产动画电影真的令我大开眼界,我突然发现动画竟然能够这么直接且方便地展现我中华之美。
nice.这样的作品请多来点。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希望中国动画能在褒奖与批判中砥砺前行。
以下初观有感。
1.音乐很棒。
2.画风很对我的胃口。
3.剧情乍看中二,一旦接受了也觉得还行。
探讨人性的善恶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半小时的作品也不指望它能把这个主题探讨得多么通透。
个人对于列车难题并没有什么太多高深的想法,毕竟人命是不能以数量权衡的。
当然了,也不能说纯粹地按照“善恶”权衡。
对他人灵魂的独断是一种傲慢,我不喜也不敢做这种自私又冷漠的事情。
4.战斗场面拉胯,每次战斗的动画演出十分混乱,分镜与分镜之间没有逻辑牵连,看的人云里雾里,不知道在打什么(个人非常喜欢MTJJ的作画风格,战斗场面虽简洁却毫不含糊,流畅爽快)。
5.说教意味明显,丁果的台词太过生硬,使其与红嫣的互动显得前言不搭后语(写到这里才发现我连主角的名字都没记住,还特意去查了一下,说明空有宏大的主题,连最基本的赋予角色以灵魂都没有做到啊)。
6.想说说结局。
结局妙先生的话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当时看到这儿直接被恶心到,感觉前面看的一个半小时白看了,整部电影的立意瞬间崩溃。
人家耶和华降灾于世消灭的好歹还是异教徒与为非作歹之辈。
你倒好,创造彼岸花把善良之人杀了,把忍得住诱惑的人杀了,把以你为信仰的人牺牲了,最后还“好好休息吧,等到彼岸花再次现世我再唤醒你”。
真就一邪教教主妙先生呗。
7.人性是复杂的,我不认为它能够纯粹地按照“善恶”来划分。
昨天买完肉夹馍走在巷子里,前面一个妈妈骑着电动车,前面放着一个小型婴儿椅,因为拐弯过猛摔倒了。
我当时出于本能地把手里的手机耳机还有肉夹馍扔在地上然后上前帮扶。
除了车侧有些漆被蹭掉,其他完好无损。
母亲一边道谢一边安抚哭闹的孩子。
确认母子平安后,我捡起扔在地上的东西走了。
我后来走在路上想,我为什么会去那么做。
但是始终找不到答案。
“从小就有人教育我要懂得帮助别人”,这个说法是无法说服我的。
但是,这次的帮助并没有使我付出什么代价——手机耳机耐摔,何况我还是轻拿轻放的;肉夹馍外面套着袋子,捡起以后照样吃。
作者可能想表达出“想要施行悬壶济世这样的大善,必须要付出响应的代价”这样一个立意。
但是在剧中的表现就仿佛在说“想要善良,必须付出代价”。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我在私下里也会萌生所谓的“恶”的想法,会诅咒一些人、一些事,也会做出不齿于人的事情。
可这也是“我”的一部分。
那个出于本能去帮助别人的我,那个在私下里只有自己知道的肮脏的我,都是自我。
如果往深里探讨,这部作品的主题实在是幼稚到站不住脚,因为它单纯地考“彼岸花”这个设定把人性擅自且武断地划分成了善和恶。
把人划分成为“好人”和“坏人”。
并且还有一个性格顽劣、喜好考验人性名为的“妙先生”的神。
冒着凛冽的寒风,揣着捡漏的思想,在最后一刻我裹着笨重的羽绒服冲向了电影院,这部电影说实话看完之后有一点点无话可说的感觉,但是我还是想说说,我也理不出个头绪,想到哪说到哪吧。
首先,这个画质和画风确实很美,很有中国山水画的那种意境,但是也明显看出了确实制作的资金有限而且团队有些懒工,有些人物说话走动的时候,感觉像假肢在动一样,朋友告诉我这叫掉帧。
而转到一些山水花草的场景时,部分画面呈现的状态好像是一张画图截取的一部分,在屏幕上看起来觉得有点局促。
到了最后打斗的场景,有点敷衍。
其次,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叙述也很表面。
就像一个人想考清华,天天在喊口号,我要上清华,我要上清华,而没有看到他具体的行动或者制定的计划。
《妙先生》整篇都在说“杀好人,救坏人”或者“善良是一种牺牲”而通篇就在反复渲染这句话,而没有逐步的完善或者深化这个主题,挖据更多的涵义。
整个故事就是一种流水账的叙述方式,找到彼岸花宿主,发生一些情况,说服他取出彼岸花。
我比较喜欢第三个故事,可以将一和三故事的糅合,具体的挖掘更多的信息,使“善良是一种牺牲”变的更有说服力,而不是草草的描绘彼岸花是如何得到的,这个不应该成为故事的重点。
整篇故事不是暗喻什么了,是直接明喻了,可是感觉很混乱,元素太多,而讲解的又不够深入,“彼岸花”“火蝉蜕”“冷什么玉”,前面一半的篇幅在寻找彼岸花,后面四份之一的长度交代了那几个东西的重要性和它们的关系,完全没给人太多的时间去反应和消化,就莫名其妙的知道要消灭那个大boss,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义,尤其是后面如何消灭大boss的时候,完全没弄懂。
为什么大boss不能触碰到彼岸花,咔就死了。
整个故事的节奏把握也不是很好,没有给观众一种很友好的体验。
通篇都是一种很压抑的状态,到最后的大boss死亡以及丁果选择自我牺牲,看这个故事的感觉一直很沉重,直到最后萧笃说了一句“最讨厌你这种到处做演讲的人了”的时候,电影院有一点点的笑声。
这点远远不如《大护法》,太子的形象以及偶尔几句乱码的话语,到最后真诚的留下眼泪,整个的观影节奏是很适当的,适度的轻松,但把一个相对比较阴暗沉重的故事交代圆满了。
最后,亮点还是有的,除了画风很美,中间穿插的一段用京剧快速回顾男女那种青梅竹马的故事,这个方式很新颖,而且配乐也很带感,看的时候眼前一亮。
“《妙先生》继续此传统,成人向的动画院线片国内比较少见,等于是自愿放弃合家欢市场,确实有种。
——发条张”1 以上即决定去院线支持的理由,不得不说确实有种!
支持!!
2 国漫艰难,如今我才真正看到了曙光。
之前的《哪吒》《大圣归来》《白蛇传》虽然都很好,我也喜欢。
但我一直在期待原创故事,而不总是改编经典。
终于等到了!!
《大护法》当时不太喜欢画风,于是没有看下去。
而妙先生的画风很武侠很国风,好喜欢!!
我要补上《大护法》了3 看到一些评论说故事七零八碎,一直在讲道理。
个人表示完全看得懂,这价值观很正阿!
我并不觉得是在生硬的讲道理,而是电影的创作者们在透过这部国漫来讨论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只能救一个或救多个,以数量取胜就是正义的选择吗?
”“牺牲好人去救坏人,值得吗?
”“世界是理所应当应该以人类为中心存在吗?
”“人类为何总是贪婪的不断索取?
不惜破坏生态,不惜伤害别人”
4 看到有吐槽画风的评论,我不太懂。
这个画风已经很好了,非要去跟日漫比的,没有必要。
日漫确实牛逼,但也没必要贬低国漫。
且并不是国漫跟日漫的画风一样才叫做好,这部的武侠风/国风个人觉得已做到很好,我非常喜欢。
《妙先生》里对于大自然的想象也是非常丰富,很喜欢奇幻动物!
5 电影结束,却久久没有观众离席。
看完心里就是震撼,感动,泪流不止。
不知道同场的其他观众心里是什么感受,但确实灯亮了大家也都没有立刻站起来,没有人要早早离开。
可能大家经历不同,对于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东西接收程度不同。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不好吧。
值得一看! 还没看的可以补上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