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橡树酒馆
The Old Oak,老橡树,让我们酒在一起(港)
导演:肯·洛奇
主演:戴夫·特纳,厄布拉·玛丽,克莱尔·罗德格森,特雷弗·福克斯,克里斯·麦克格莱德,科尔·泰特,乔丹·路易斯,克里斯茜·罗宾逊,克里斯·戈兹,简·帕特森,亚瑟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法国,比利时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23
简介:英格兰东北部煤矿工业区的小村庄里,汤米·乔·巴兰坦经营的老橡树酒馆是村里的最后一家酒馆。一天,一辆满载难民的大巴车驶入村庄,这些难民即将在村里安家。即便自己收入微薄,巴兰坦还是热心帮助难民女孩亚拉,两人之间发展出了坚固的友谊,村民也在两人的感召下逐渐放下成见,走向团结。详细 >
虽然未曾看过肯洛奇的电影,但还是从这一部窥探出一些和网友们一致评价的“太温柔了”。这部电影在情绪的释放方面是不够好的,整个镇子的当地人群像和本地人住的房屋一样伸手不见,寥寥几笔让整个地域的建构只存在在公共区域的老橡树酒馆和叙利亚难民一家实在是太失真和漂浮了。狗狗没了和后厨沦陷两个转折点的描述实在是有点敷衍,主角的心态转变也不够让人信服,其实最不理解的还是父亲死了为什么突然小镇的人都团结了?幻想?细节有待补充📽️
快土死我了,人物+剧情都是粗暴片面刻画,不过其现实代表性还是准确的。总结下来就是:大英帝国迟早完蛋,右派就是转移仇恨重点,这样还不如让位变成穆斯林国家
肯·洛奇最擅长拍英国北部小镇的底层人士,而转向难民题材就力有不逮了,和另一位专拍现实主义题材的金棕榈得主达内兄弟何其相似。单独抽出来看,男主角和街坊、家庭的关系,以及心理抑郁都维持了过往的水准。而难民线就处理得黯然失色,过于简单与理想化,除了用视频引出霸凌难民学生的一幕能看出贴近时代的尝试外,其余的描写充满了传统上对难民的刻板印象。消除偏见和种族融合要靠同桌吃饭和死亡为契机才能实现,怎么看都有一种天真与讽刺的味道。
肯洛奇是有价值观的,按麦基的话来说,是一边倒的说教了,而雷诺阿根本不在二元价值观的范畴里,所以他肯定不会找那么表意的演员,也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故事,然而人道主义的肯洛奇是十分令人敬佩的…虽不知英国环境,但在特朗普时代去思考底层白人与难民的可能出路,借助社区,甚至摄影观(选择希望),真是践行了老白左坚定的政治追求啊。似乎为了达到这个纯粹的政治理念,他可以放弃塑造每个个体的复杂性,扩大台词的理念性,譬如以小狗的逝去替代男主家庭事业败局(小狗是多么纯粹而情感效果惊人)。结局真好,中段上扬,接着反扑,解决的葬礼真是又有希望又不虚伪(虽然来得可能有点多,而私觉得后面的活动不必)。虽未看过他很多电影,但这里矿工失业(好像国企下岗潮)、青年问题、难民,都融在一起,这个小镇的足球和教堂,好像另一个英国啊…
不是好看的电影 但是是这个社会的需要的题材
肯洛奇这部失控了
“爱的里面没有愧疚,我们知道失去的痛苦。”“有时无需语言,食物就够了。”豆瓣6.8实在太低!难民题材近年欧洲拍了不少,但这部依然极其有人情味!“当生活不如意时人们习惯找替罪羊,但我们总往下看而非往上,怪罪于那些比我们更弱小的。”一起吃饭一起承受一起抵抗。这个发生在英格兰北部曾经的矿区小镇的故事。每个家庭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与伤痛,对发生在身上的一切,他们只能接受、彼此温暖,却实在无法抵抗。当地居民和难民都没有错,出问题的是什么、归罪于谁,我们都知道,却无能为力。哭了两次,一次小狗玛拉、一次雅拉家最后,有些失真但煽情。补上去年BC金鸡错过那一次。好几天忙得没进影院,再回资料馆。看电影还是比看戏惬意轻松呀!今天终于见到了D叔。正好道别,两个月后再见了。内嵌中字。数梦版权。资料馆1厅约三四成。
一部善良的电影,仅此而已了。
第5。我有病吧,非得周四大晚上耗费路程来回100分钟来看这2小时完全不符合实际又贼拉无聊的电影。女主长得太像研究生同学了说话声音也很像accent一模一样。我真的服了!对阿真的喜欢不起来,试过了完全做不了本中国人的朋友,所以看的更煎熬了。翻进导演主页发现看过两部,印象都还不错的,为什么这部这么尴尬啊,所以我说老白男不要轻易触碰难民话题,会变得不幸。讲不出来一点的。
好漫长的113分钟
没想到小狗最有效 Snoop狗狗金棕榈有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Marra!
手术刀导演肯·洛奇完整展现了小镇难民议题的发生、发展,每一场谈话,每一次冲突爆发,都遵守着议论的规范。难民问题已被讲述了很多次,这次他呈现了一份“解决方案”,让本片看起来有点主旋律的意思,过去电影里的残酷没有了,倒是多了些温情。
最后也太突兀了
老爷子手软了,全方位地顺拐。结构性的问题都藏在对话里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驱使故事发展的是简单的人情冷暖。在极端的情境下,难民们始终保持完美的心态和强大的人格魅力,电影于是没有冲突,只有一方对另一方的感召,最终几乎是全员向善,成为左翼嘉年华。
英格兰好人。这个时代需要肯洛奇这样的创作者,始终将镜头聚焦底层工人阶级,这次是难民问题结合本地人生活困境,达到一种互助上的共鸣,确实平淡如水,但肯洛奇的坚守值得更多关注,结尾也突破他习惯性的“丧”式收尾,更加用力地上扬一些。
三星半,还是那个肯洛奇,难民、种族问题,欧洲落寞等等的社会问题,但依然那么扎实沉稳,每个角落的苦痛都可以用善良来抵御,保持希望与爱,治愈并坚强前行。#金鸡影展 2023
一部简单善良之作,善良的甚至有点童话,当然这种简单建立在导演功力之上,文本和生活细节称得上教科书级别,美好不等于虚假,更不是罪过,这杯白水我喝醉了。
故事讲述老道,情绪整合完整,看老导演片子还是那么舒服。老生常谈的主题,过于关怀的视角也让本片显得童话了几分,并且缺乏深度,在肯洛奇序列里算中规中矩
剧本太偷懒了,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突兀啊,结尾简直是硬拗,但也或许是肯洛奇也意识到这个时代人与人的距离太远了,远到不开金手指,无法有个温情结局。
这片就像人越大越了解到所有事物都是多面的,温情可能是带着粗糙的,“因为带着希望,所以痛苦”,但是活着又无法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