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卿,是我目前覺得最完美的惡役角色黎明卿的目的和來到深淵裡的所有探窟者一樣,想知道阿比斯最深層的秘密,然而他並不懷有莉可所說的“浪漫”,這種浪漫約等於享受冒險的旅程,以無謂的勇氣向未知世界發出挑戰,黎明卿則以科學的計畫周密的邏輯部署對阿比斯的探險,而這種探險看上去更像是“試驗“黎明卿是愛所有孩子的,而這種”愛“並不是出於主觀上的情感,是在看到娜娜琪和米蒂之間無條件犧牲的愛,從而分割了詛咒和祝福,在這個有效的試驗中,黎明卿找到的答案愛是能對抗深淵詛咒的最佳武器,如果這個答案是恐懼或者殘暴,那麼黎明卿也將選擇相應的做法西尾寫過一句話,大意是”偽物是比真物更接近真物的存在“,如果一個人從出生有意識開始直到死亡都被謊言精心善待著,那麼對這個人來說所生活的謊言即是真實,對普魯修特來說爸爸是愛著她的區別於其他惡役角色,一般是依靠自己的絕對力量來壓制殘忍施暴,某種程度來說是把自己放在了安全的位置,當莉可憤怒地說,這麼喜歡做盒子的話把你自己做成盒子啊,黎明卿表示我已經試過了,黎明卿不在乎自己的身體,也不僅是因為他可以不斷更換身體,即使莉可她們把每一個祈手都殺死了,她們也無法感受到勝利的喜悅,黎明卿已經超越了人類的價值觀,他並不是為這個“我”而行動的,即使他輸了也只說明他現在選擇祭品的方法是失敗的,但是他的目的並沒有失敗,想要探詢阿比斯最深層的秘密,這條路莉可她們也會一樣走下去也許黎明卿是沒有感情建立感情的,如同程序被設定應該如此運行,又或者真實的懷有愛的感情,但愛的感情服務於一個最高的意識和目的,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可以使用任何方法,這些作為累贅的隱形不存在的孩子,在黎明卿這裡得到了作為獨立個體的尊重,這是在只認可輸出價值的社會中,和很多“正常”的家長中都無法得到的。
黎明卿讓人覺得最可怕的是他記得每個孩子並能分辨每個肉塊,這個世界上的歧視紛爭大多建立在異化上,什麼人種是不同的什麼民族是邪惡的,儘管中立來看完全是荒謬站不住腳的言論,但人類需要這種心理暗示,即使是對身邊友好無辜的人施暴,只要找到受害者的錯誤就能順理成章的做出懲罰,而黎明卿不需要這些謊言,他追求的是絕對的真實,肉塊和孩子只是在物理型態上的轉換,所有都是獻給阿比斯的,每個人都是一部分工具如同看第一季動畫的感受一樣,在看漫畫的時候會感覺更深沉令人顫慄的黑暗,動畫製作組總能朝著明亮希望的方向前進
黎明啊……不愧是黎明……见过的所有站反派位的老哥们里面,这位也算是特立独行了,相比jojo的boss败前/后丑态尽出,不甘愤怒的那些人,黎明卿……从始至终都是那一句“真是太棒了”他已经不是人了,孩子们爱着他,却被他做成了弹药包(弹药包起效就说明孩子们爱着他……毋庸置疑),他却依然记得所有孩子们的名字甚至梦想,他能够为了普鲁修卡付出,甚至相信着她能恢复(在普鲁修卡第一次爬楼梯的时候……如果他真的把她当做单纯的一个实验,就该换一个实验品了),他无疑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回报但他不是人,他已经没有了人的伦理道德,没有人的常识,没有人的思考,他知道一切该有的感情是指什么,但是他其实没有那些感情,他只是一个……模仿人类行动的怪物而已他不是爱着自己的实验品,而是知道自己应该要爱着他们,并且做出了爱的行为和爱的思考愿你们的旅途充满了诅咒与祝福,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在败得如此凄惨后说出……因为他只是个探求深渊的意识,模拟着人类行为的怪物
如果最后一幕没有看到黎明卿出现的话,我是会打五星的。
剧场版的节奏远不如tv版,普鲁修卡感觉是套上可爱小女孩的模板写出来的一个纯粹工具人(虽然她真的很可爱),中间的战斗戏码也没啥逻辑,黎明卿这种没脑子的纯变态战力角色更是无聊透顶。
相比于之前的半透膜和各种深渊生物的惊艳设定,这次的弹药包设定也更像是为了满足作者的恶趣味而特意这么设计的。
不过我看到白笛出现的那一刻还是惊到了,无论过程如何艰难,无论剧情如何跌宕,希望你们带着祝福,好好活下去,享受自己的last dive吧——我本来是这么想的。
但三人很快就吹响白笛进入了第六层,我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黎明卿就这么和气地站在身后,友好地祝福他们。
娜娜奇甚至还戏谑地吐槽了一句,本该把那具面具毁掉的。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画面,这样的场景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
想了想,作为一部本来就充满了猎奇元素的作品,能在恶心人方面做到极致本来就是作者独一无二的本领。
一部优秀的作品也不是说就一定要塑造一个高尚的主角团——不过既然作者恶心我,那我给你的作品一星也没啥关系吧。
是啊,写得挺好的,不配受到祝福的人被祝福了,这样的剧情确实够讽刺啊。
就让我姑且收回自己曾经的感动,以完全中立的视角来期待你们在第二季动画中的绝界行吧。
你们将会遭受怎样的痛苦与折磨呢,真令人兴奋啊。
黎明卿,他的目的就是研究深渊的秘密,帮助人类探索深渊,为此能做到真正的不择手段深渊第五层的前哨基地,是人类探索深渊的最前线战场,难以想象是用了多少探险者的血肉筑起的堡垒,代表着探险家们顽强的意志与牺牲精神黎明卿,强大的白笛拥有者,这里是他的主场他让主角一伙进来,让普路修卡接触莉可,为的只是拆掉雷格,招安娜娜奇,阻止莉可前进?
怎么可能如果他的目的单纯如此,那他不可能失手那他在做什么?
能够想到的就是他是在考验主角们,就像不动卿一样“如果他们输了,只能证明他们就是不过如此的水平了”当然他非常想拆掉雷格,招安娜娜奇,因为这对他的研究有帮助不过她也看到了莉可的可能性,因为她是白笛的女儿,她克服万难走到了第五层深处,或许她能走的更远?
所以他给了主角们跟自己战斗的机会、让普路修卡接触莉可,让她有成为莉可白笛的可能性只不过黎明卿绝没打算手下留情他可不想成为这一帮毛头小子的垫脚石出乎预料的是主角团们的确打出了许多“斯巴拉西”的配合,甚至正面击败了自己于是残缺的他跟娜娜奇袒露了心声,祝福她们、希望她们能向着旅途的终点进发--黎明卿的目的非常单纯,手段极富争议不过文艺作品最需要的就是争议这不是一部给小孩子看的单纯美好的动画片主角能欢闹的剧情,是影视作品的娱乐意义让观众看到矛盾,有所思考这才是作品的深层意义
《来自深渊》这个番听人提起过很多次,以致郁、题材难以归类著称,然后就分次把几个剧场版看完了。
看完后觉得,致郁可能只是这部剧的色彩之一,番中对深渊的隐喻和通过人物行为不同揭示的对“your worth”的解释可能更值得关注,或者说,这部番是对尼采意义上“虚无主义”的一个正向诠释,理解了这一点,反而会觉得这部剧是很有力量而非致郁了。
写篇剧评的时候,只看完了《来自深渊:启程的黎明》、《来自深渊:流浪的黄昏》、《来自深渊:深魂的黎明》三个剧场版,后面应该会看漫画,所以这篇的对番的认知和讨论范围仅限于这三个剧场版。
《来自深渊》中人们于很久前缔造了深渊,并生活在更宜居的深渊之上,而深渊中有具备各种诱惑的遗物、思念的人、成为强者的象征,这些都成为一些不甘日常生活的地面居民想要下潜深渊的理由。
对进取的欲望并不只是带来以上的这些福报,每下潜一层都会遭遇深渊的诅咒,代价可能是身体受伤、丧失人性、丧命、或者变成不成人形但仍有自己意识的一种状态;当然相应的也会有来自深渊的祝福,当心爱和羁绊相连的人死去,ta就可以变成你的“作响生命之石(your worth)”,帮助你下潜到更深的地方。
《来自深渊:深魂的黎明》结尾当莉可、雷格、娜娜奇三人战胜黎明卿去往下一层时,背景音中响起“向着黑暗也无法企及的深渊,献身挑战的人,无论奈落的黑暗有多深,都不要怕,你就是光明。
”而这种向前进、自身是自己的能量的强意志就是尼采一直所倡导的,他反对两种意志,一种是平等主义者,是没有自由的奴隶、羊群和普遍幸福,即他“超人哲学”里的“动物”,这里应该代指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们,另一种是人,即“末人”,是个性被泯灭的人,按习惯的、传统的思想方式和道德规范来思想和行动,千人一面,这里代指可以用头套简单完成转换的祈手。
尼采所倡导的超人是最能体现生命意志的人,是最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他曾做过简单的比喻,“超人高于人犹如人高于动物,人只是超人与动物之间的一条过渡的绳索。
人或者走过这条绳索成为超人,或者掉下深渊摔死归于毁灭,或者留在此岸退回动物界,成为超人是光荣的,掉下深渊摔死是可敬的,退回动物界是可耻的。
”在番剧中,莉可、雷格正是靠着这样“只能一路下潜”的意志向深渊走去。
不过,在这里,《来自深渊》有对尼采的这套“强人哲学”稍作修改或更人性化的诠释:超人不只有向往深渊的诅咒,也有来自深渊的祝福,即一些羁绊、心爱,能带他们走更远,虽然往往是以这些羁绊为牺牲或为诱惑,人会由这些羁绊所牵动内心踏上探坑之旅,也会由这些心爱所支撑,继续前进,它让人即强大又弱小。
所以黎明卿死前对莉可和雷格说的话是:“愿前进道路上充满了无尽诅咒与祝福”。
同样,娜娜奇的存在也是对这些看似独断专行的强人哲学的软化处理:娜娜奇起先和莉可、雷格一样,是带有自己的期待来的深渊,虽然后者分别是找寻妈妈和找寻自己身份,而娜娜奇只是为了吃饱饭,在她经历和米蒂的友谊之后,她之前支撑的意志就变成了照顾米蒂、不然就圆了她的愿望,想办法杀了她,后来遇到莉可、雷格后,她的意志又变成了帮助二人达到深渊底部。
这样没有自己“意志”的娜娜奇能说她是绵羊或者末人么,很显然不是,我认为她的存在就是番剧对尼采的强人哲学的一个小修改:当人勇敢地走出自己现有处境,并没有到达彼岸或者持续走下去变成强人,也没有掉下深渊成为烈士,而是处于悬置状态,等待或者审视自己现有的处境,也称得上是一种强者。
深渊——隐喻深渊这个意象是个极好的隐喻,目前所看到的番剧中所有人物都在讨论深渊底部,但没有真的镜头给到深渊底部到底是怎么样的,它存在在莉可妈妈的笔记中,不动卿不想回忆的回忆中,黎明卿的实验中等等。
这个深渊代表我们每个人面临的外界世界——永远未知,永远有吸引力,也代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层层深入,变化莫测。
第四层时会遇到的五感消失,和深渊底部会遇到的人性消失都是对人或进入社会,或独处时面对自己会遇到的境况的隐喻。
同时,深渊又是不可挣脱的,如在第四层时雷格问这充满了恶意的轻柔物体到底是什么,娜娜奇回答是这样轻飘飘的物体,一层又一层的包裹着我们。
“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说的就是在这样轻飘飘又不可逃脱的东西中,人的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主观反映,反映内容受个人固有思维、经验的影响。
深渊究竟是不是深渊,一部分取决于深渊本身,一部分取决于我们自己。
这不就是生活和必须面对的自我么。
赤裸生命——反战、反绝对科学主义如果说深渊作为一个大的设定背景、讲述一个作者认为的通用的世界逻辑,那么黎明卿、莉可、娜娜奇、祈手等人的不同意志就反应了作者所倡导的价值选择。
娜娜奇和祈手前面都已讲到过,而黎明卿的设定十分亮眼,同时也是番剧中十分致郁的大部分情节(目前我看到的)来自生骇这个设定,它是由到过深渊底部的人演变而成的,不具有人的形态,但有些具备人的意识。
而在《来自深渊:流浪的黄昏》中,完整讲述了米蒂是如何变成生骇的:和所有孩子一样,米蒂还在地面上生活的时候对深渊充满向往,想探索奈落的遗物,想成为英雄,所以在白笛的选拔下,她和很多孩子到达了黎明卿的实验基地,每夜入睡后都会有一些孩子被叫去光荣潜入深渊,实际则是被当做实验对象,看不同孩童潜入深渊会不会有不同的生物出现,如果没有,那些生骇将会由白笛控制,有些用后即弃,有些将成为他们的“武器”。
这些是隐喻那些战争中、灾难中没有选择、被随意支配的人,类似阿甘本说的“赤裸生命”,最开始是用来描述二战集中营中那些通过以维持他们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之名,剥夺他们的权利(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甚至是埋葬死者的权利),把人贬低成为的“赤裸生命”。
相比于生骇的震撼场景,更应该关注的是把他们制造成生骇的动机和人,黎明卿是想这些孩子中有一些“天赋异禀”可以成为能下潜深渊、帮助他的人,番剧用大量可怕的镜头、和米蒂在自己处于绝望但试图唤醒昏迷的莉可时就表现了强烈的控诉立场:人不该被视为工具。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番剧是反战的。
黎明卿除了工具化儿童的外在设定外,他自己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科学主义的象征。
在下潜到深渊时,深渊会保留人最强的诉求或意志,而黎明卿希望自己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所以在成为白笛后,他这一特征也得到加强。
在《来自深渊:深魂的黎明》中,黎明卿看似是一个很诡异的人设,胸前的白笛才是自己(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他就是一个U盘),他永远只带着画成一道光的头套,他的脑海中只有完成更多深渊遗物探索,所有的小孩子在他面前只有有用、无用之分,他用最科学的系统计算下降速度和时间,完成他的实验,同时也最面无表情地说话,所以在雷格不断施展招式和他打斗时,哪怕自己快被打死了,他仍处于对雷格武力值的赞叹,说“斯巴拉西,斯巴拉西”,声音和往常一样平静且空洞,而他收获的诅咒/祝福也是,拥有很多祈手,只替换头套就可以“再生”,重复执行他实验的命令。
不过,依然,番剧给这个白笛开了个口子,在娜娜奇遇险的时候,他是有那么一点在乎的。
存在的意义在于自在之物而番剧更创新的一点是,娜娜奇非人类,莉可其实是生骇,雷格是机器人,三个实际意义上的非人类作为年轻的探坑者,做的一点不比人类差,他们有探索的欲望,但更珍惜和伙伴的友谊,番剧似乎想在这里传达:意志是衡量一个人最重要的体现,而这个人不一定是“人类”,即意志并不依附人类肉体而存在。
番剧中是否能下潜到底部最重要的依靠是白笛,即作响生命之石(your worth),而就像前面说的,它的形成要么是像黎明卿一样自己成为自己的白笛,要么是像普鲁修卡一样变成白笛守护自己的朋友,在作者看来,肉体的存续并不是最重要的,意志是否能够达成才重要,更重要的是,以何种方式达成。
莉可找寻母亲、看母亲留下的笔记、听和母亲相关的事情可以看做是人对外界的探索,雷格作为一个失忆的机器人,想要找寻自己失去的记忆、了解自己是谁可以看做是人对自己的探索,而娜娜奇,像前面说的一样,她作为一个帮朋友实现遗愿后不知做什么的悬置的人,和朋友一起探坑,帮他们实现愿望也不免是一种价值。
重要的在于,这存在的意义是自发的,而不是单纯的如黎明卿的肉体一样,单纯只是行为,而是需要加上价值,才是有意义的存在。
不过目前看来,番剧中还没有涉及到这些具有意义的价值在产生碰撞或者矛盾时会发生什么。
期待今年和明年的续作!
针对于那些讨论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议题,我就说一句,能做出731事件的民族,毁灭了算了。
人类什么时候能正确认识自己,作为宇宙中的微尘,地球上的一份子,人性的思维不是勇敢探索前路,然后也安然接受自己的结局吗?
动画里的lt和性暗示我就不说了,甚至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ltp更擅长塑造孩童形象,因为小主角确实挺可爱的,细思极恐……
我是不赞同黎明的所作所为的,可是关于他行为的正当性的叙事是熟悉并且长久存在的。
弹药包,让我想起市场上没有议价能力的社畜,为了“伟大”的事业,前进的速度而献身。
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叙述里,在各个红色的节日里高潮。
我们都是时代进程的一部分。
其次,我不认为他的爱是爱。
这是不平等的爱,我创造了你,也爱自己的作品。
历朝历代,统治者总是掌握着叙事能力,告诉他人,你是谁,你有什么性格,你的希望和恐惧来源何处,什么是天堂与乌托邦,最后的审判带来什么,年薪百万的人如何生活。
然后控制你,怜悯你,用资本市场剥削你,最后你成为弹药包,沉浸在美好的祝福里。
我也听到熟悉的叙事,关于科技发展的永恒正确性,这当然也是最大的谎言与最大的希望之一。
你的信息 隐私 羊毛 一切的一切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吗?
所谓科技的力量,最后到底被谁掌握?
又被如何利用?
数据库是否公开?
处理数据的能力是否毫无门槛?
剖开阶级性谈进步,好像所有进步可以公平惠及所有人似的。
美好的话语,崇高的叙事,于是你相信这是爱,你相信这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
对他人的牺牲和苦难充耳不闻了吗,这合理呀,这是这个世界永恒发生的事情。
看完以后我认为普鲁西卡是比米蒂还要复杂的人。
得到祝福需要爱你的人为你承担双份诅咒,即使结尾普鲁西卡被肢解,被利用,被折磨,她还是愿意祝福那个亲手把她送入陷阱里黎明君。
爱“爸爸”是真,希望同三人小队一起探险的愿望也真。
普鲁西卡似乎对这个世界没有仇恨,但我认为这来源于她本身就没有立场产生仇恨,从一个残缺不全的实验体到有头有脸的白笛继承者,普鲁西卡的身体和认识很大程度是欧鲁或多给的,所以当身体被拆解时,她也没有被侵犯的屈辱和被欺骗的愤恨。
这本身就是一段不平等的爱,但同样这份爱是真是存在的,是黎明卿花心血培养出的畸形但真实的爱。
如果说淡然接受被利用并祝福“爸爸”是她不可逆转的命运,那普鲁西卡最伟大的一点就是她对探索未知的渴望,这就是为什么她选择将自己的执念化为属于莉可的白笛,跟随他们继续前行。
这是唯一普鲁西卡存在过的证明,也是她为自己迈出最勇敢的一步。
故事到这里,恐怕最重要的角色不是莉可雷格而是人见人爱的黎明卿了这个角色身上很难去应对人类的普遍道德,因为他自己就没有把自己当人类来看,把自己的本体做成了笛子,到底能不能算人呢你如果用反(故事中的)人类去定义他,故事也安排了很多旁白来交代他对于人类所做出的贡献,对于人类整体来计算,他所作出的贡献可能是大于代价的。
但转到微观层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在他这里也根本不适用,因为探窟就是他的最高目的,为此他都放弃了自己的人类形式形式对于道德必然是重要的,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到更高的高度的话,这种形式也必然会带来道德范式的转移,只是不知道,谁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黎明卿了
剧场版的制作水品维持了tv的高水准,剧情却是比tv要高出一个水平,无论从故事上,人物塑造上,情感爆发上,给我的冲击都比tv要多。
在我看来剧场版才算是他们“有来无回冒险”的开始,tv里发生的故事都只能算是前传。
在故事上可以说是来自深渊这部作品第一次发生了强烈的戏剧冲突,tv里带过了很多下潜的剧情,只留下了其中几个片段,原因也是在五层以前他们的下潜因为雷格的存在都太过顺利,即便是在四层断手也只是有惊无险,虽说因为雷格的能力,他们下潜的如此顺利而又迅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与之相伴的也就是戏剧冲突的缺乏,这导致了故事稍显平淡。
而剧场版出现了黎明卿这个boss和下去六层需要的白笛作为达成目的的强大阻碍,最开始观众不知道白笛该如何获取,我认为只能让黎明卿放他们下去,再加上黎明卿的行动更是自然而然的把所有的矛盾都转移到了打败黎明卿之上,让观众暂时忘却了需要白笛这件事。
毫无疑问这是相当高明的手法,而在经历几番波折成功击败黎明卿也得知了白笛的制作方法后,白笛却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剧情顺理成章且完全出人意料,毫无疑问是精彩的剧情,其中穿插的黎明卿与莉可一行人的信念斗争更是为精彩的剧情锦上添花——“为什么科学必须要被道德束缚呢”以及“人类对于未知的好奇心能有多强”我从中感受到的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其次是在人物塑造上,这是这部作品第一次花费大量的笔墨去塑造几个角色,也就是黎明卿与普鲁修卡这两个角色,甚至对主角的塑造都比不上黎明卿这个矛盾角色的塑造,在tv中着重塑造的是雷格的神秘重重与他的天真无邪,在tv最后的篇章中借娜娜奇之口塑造了莉可虽然弱小,虽然不够冷静,虽然经验不足,但其同样具有身为探窟家的强大的精神与信念。
而在剧场版中则塑造了天真可爱,到死都想帮助莉可的小天使普鲁修卡,以及剧场版中表现最突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黎明卿波多尔多。
他能够记得所有试验品的名字,他像父亲一样对待普鲁修卡,他礼貌而冷静,但他却能在冷静中做出最疯狂的事,毫无疑问他不是好人,但也不能简单定义为恶人,这是最为经典的反派角色塑造方式,也正因为其有效所以经久不衰。
整部剧场版中最动人的话语也正是来自于被打败后的黎明卿之口,这样一个科学家的角色最后活下来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窟家和大多数人来说也许都是好事,但在我看来死亡才是这样一个角色最好的结局。
可以说黎明卿没死不仅让观众遗憾甚至剧情上也称不上好。
当然也可能是在后面的剧情中作者还安排了他的位置也有可能,但那就是后面的故事了。
然而黎明卿这个角色的塑造却也不尽完美,这样一个矛盾角色,他疯狂行为的对立面只体现在了他的彬彬有礼、从头至尾的平静语气和能说出所有人的名字这几点是不够的,可以想象的,这样一个疯狂的探窟家,疯狂的科学家他能为世界带来多少贡献,而这些贡献背后有多少黑暗,如果能把这些描绘出来这个角色的塑造会更为深入人心。
可以说人物塑造目前为止都是来自深渊这部作品较为薄弱的地方。
从主角一行人在剧场版中甚至有些工具人化也能感受到这点。
(不管怎么说刚拿到白笛就抱着娜娜奇笑开了还是有点不太好。
)最后是情感,在这点上我很难说出什么,我也很难说在这方面剧场版表现的一定比tv更好。
我的语言能说出的就是,当我以为普鲁修卡这个角色生命的停止以及她的回忆就是情感的高潮并沉浸于这份悲伤时,下一个场景普鲁修卡化作白笛出现,深渊也许确实实现了她想要和莉可一起冒险的愿望,以一种极其残忍的方式。
对我来说这样不尽是悲伤的感情反而是最为令我心痛的刀。
但我不能说这就一定比娜娜奇终于让米蒂解脱时所爆发的情感更动人,只能说这份情感的表现为剧场版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句号。
在最后有个疑问我不吐不快,到底是怎么在这部作品中看出儿童色情擦边球的?
确实作者好像是个恋童癖,角色设定成小孩可能也是因为个人兴趣,甚至种种残酷的剧情都可能是因为作者的个人兴趣才让剧情如此发展的,我虽然没看过原作,但至少动画制作组没有把这些作者的个人兴趣表现的很下流,那怎么能称为色情呢?
痛苦着、前进着、向深渊、向未知踏上旅途。
(7/10)剧情位于TV版第一季和第二季之间。因为声优声线缘故,总觉得黎明卿面具下是吉良吉影………………(发现参与本片制作的欧美人挺多的,不会触碰ZZZQ的吗?)
盒子引起强烈不适扣一星。年纪小看了绝逼童年阴影。
4.2 虐铜 好恶心 画面和想象力这两大优点也没了 为什么非得说虐铜和炼铜这事 因为他把人物塑造成那种。。。呃 就是有种特殊的感觉 把儿童形象设置为“应该被惩罚”的感觉 这太恐怖了
过誉。恶心。
阿比斯的逻辑真的不能深究,剧场版基本就是图个爽和图个惨,打得够爽虐得够惨。实话说角色塑造真的太次了,男女主毫无魅力的动画还是第一次见,nanachi这种兼具了多面性格和沉重过往的角色完全盖过了男女主角。有意想把黎明卿塑造为超脱常理的强人哲学的化身,但是无法自洽的逻辑和粗糙的文本却无法支撑这个形象,残念。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哪一部作品会把绝世的大爱和绝世的罪恶放到同一个角色身上,黎明卿这样一个角色已经无法用一个词语甚至一句话来概括了。我们恨了他两集剧场版,是那种深恶痛绝的恨,但最终居然因为他真心的爱和祈祷又感动了,这种对角色的复杂情感从未体验过。《来自深渊》绝对是一部神作
普鲁修卡被做成弹药包那里太生硬了
无聊
浅薄但要故作高深,拼凑学舌但要假装自创,日本人能不能来几个不这么装逼的,至少真的理解且认同了再装有必要的逼,为什么要装成自己不是的人,说出本不想说出的话呢?哦,当然是因为没了这些就要么空无一物,要么只剩恶心的垃圾了吧。其实残忍重口的程度都一般,只是总有一股莫名的恶心感从第一个镜头一直贯穿到最后一个。
给1星不是觉得不好看,恰恰相反,《来自深渊》是近些年来我坚持追的少数漫画,剧场版改得相当不错。但不管如何分析、挖掘、吹捧“冒险精神”“伙伴羁绊”等等正能量,都无法掩盖《来自深渊》过于猎奇、黑暗的剧情,包括但不限于“人体实验”“食人苟且”,可谓是越往下越黑,越往下越抛弃人性,更勿论持续打“儿童涩情”的擦边球。这种动画对于相对受众群体较为年轻、且没有分级制度的国内,还是不那么合适。当然,人的本质就是猎奇,所以应该还会继续追下去吧。
啊啊啊啊啊!!爆哭!我明天眼睛一定肿得只剩一条缝了,作者真不是人!黎明卿真不是人!!!!啊啊啊啊啊!!!绝对无法回头的旅程!啊啊啊啊啊!!!!(只找到了盗录的版本,想在电影院看啊啊啊)||碰上高清资源,又看了一遍,加漫画至少看了4遍了,还是心绪难平,看自己的影评都觉得情绪起伏。
只可惜作者是个变态,这部作品本应有着更高的高度的。所谓内核深度并不一定强行要与残酷丑恶的事情挂钩,黎明的角色虽然塑造精彩,但让觉得更像是作者有意满足心里一些黑恶之处揉捏而来,如此看来最后黎明依然被赋予了“伟大”“深爱”之处,就是作者对自己内心不正之处的粉饰。属实是没必要
掐人咽喉
感觉新人物都没塑造好
黎明卿——斯巴拉西——断断续续哭了小半场,电影做得太好,就算看过原作也忍不住一边哭一边觉得恶心一边骂作者变态。地狱图景。斯巴拉西
看了两遍也还是这个感想:土笔差不多得了吧😅
不死光环➕强运光环
啊……?地铁老人手机这篇更难评了。随便牺牲别人做实验就是屑啊讲啥祝福呢😅这祝福斯德哥尔摩来的良心不痛吗,,,讨论所谓的绝对理性根本没意义只是满足人的简单粗暴中二病幻想罢了。
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