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黄石第三季

Yellowstone Season 3,黄石公园,黄石之争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卢克·葛莱姆斯,凯利·蕾莉,韦斯·本特利,科尔·豪瑟,凯尔西·周,伊恩·鲍汉,伊登·布洛林,凯蒂·科克雷尔,乔什·哈洛威,考莉安卡·基尔彻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黄石第三季》剧照

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2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3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4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5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6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3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4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5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6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7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8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9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20

《黄石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黄石 第三季 1-10集

第一集 You’re the Indian Now分集标题来自莫尼卡与约翰的一段对话,当年白人抢走印第安人的土地时,就是抢他们的孩子,杀他们的牲畜,正如约翰-达顿如今所经历的一样。

这场戏两人之间的彼此谅解和宽容让人感动,约翰道歉说不应该让Tate在夜晚独自一人去喂马,莫尼卡并不介意,反而真诚感谢约翰带回了自己的孩子。

(但是莫尼卡在房子里转来转去找不到楼梯很让人担心啊,联想到之前脑部受创后短期记忆有过问题)第二季结尾死了好多人,Kayce杀死了Teal Beck,而约翰则送Malcolm Beck上了西天。

而本季开场却相当宁静。

黄石牧场依旧美丽、宽广、静谧。

前三集感觉黄石才是这部剧的主角,其他人只是生活在其中的配角。

因为第二集的大混乱,约翰决定在政治上重新洗牌。

因为Kayce不愿涉足政坛,在Beth(脸上还是被暴打的痕迹)的建议下Jamie接了约翰的职位,倒是方便,办公室门上的J. Dutton都不用换。

而约翰嘱咐Jamie不要再背叛自己,结合这季的结尾看真是感慨万千。

黄石宁静的外表下暗流涌动,丹去世后他的土地被大公司买走,新敌人出现。

带来新角色Roarke,是由《迷失》的Josh Holloway扮演的。

在他与贝丝的第一场戏完成后画面转黑有一个声效叫“thud sound”,隐约致敬了“Lost”。

And you line up for it like sheep. They will kill your brother, steal your child, and pollute everything you love. And you’ll never notice because you’re so hypnotized by a world that doesn’t exist.——虽然莫尼卡没有给自己的学生们一个辩解的机会,这番话可能偏激了些,也能警醒世人。

第二集 Freight Trains and Monsters放牧的夏季营地不就是《断背山》的故事背景?

本剧没有基情,倒是莫尼卡和Kayce奉献了野外床戏,还是一只狼在观摩。

这是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简单、纯粹、坦诚。

所以为什么不能天天都这样生活?

贝丝和新来的Roarke在激烈的争吵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钱太多,而钱又忍不住不买,不仅仅是这块土地,所有一切都要被掠夺,一买一卖之间就有了利润。

约翰也被Tate问及了同样的问题,在内心深处,约翰知道这种生活方式是不被允许的。

而他的回答里则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如果能由自己决定,他会远离那些不断扩张的农场,远离自己的车和自己的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把营地搬到了高处,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

Kayce与狼的对话多少也有这种心绪:森林属于你而山谷是我的,如果越界我就就杀了你。

谢里丹亲自写了第三季的前两集,他本人从小生长在怀俄明的农场,剧中有些马就是从自家农场带来的,真实性可以依赖。

而这两集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主义也是相当自信,有沉思,甚至有些悲壮,这些男性不再强硬,只是不想被打扰罢了。

与此同时,新官上任的Jamie遇到了麻烦,他手下的警官Hendon被捕,本集留下了悬念。

Jamie这个人一直不像牛仔,倒像风险资本家Roarke,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雄性气质,可以很精明但有时也相当愚蠢。

第三集 An Acceptable Surrender达顿家的大部分还在营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凯文-科斯特纳与小演员同框时总让人想到早年的经典电影《完美世界》。

黄石不去打扰世界,世界来找他们,世界特指州长。

州长与约翰之间可以做到公事公办然后一边谈恋爱,可以。

接下来又是政治洗牌,Jamie升任州检察官,Kayce不得不接下牲畜管理委员会主席一职。

其实这个职位并不是他想的那样全是手腕,Kayce完全可以继续做自己。

在这季将要结束时,Kayce对莫尼卡说喜欢上了这个工作,为一些人去战斗比为某件东西战斗更有吸引力,因为物品不在意你的付出。

Jamie对自己手下弄出的乱子总体处理方式还是很有效,得体不得体另说。

先是帮涉事警官编出了故事,接着拜访受害女孩一家,让女孩的父亲亲手清理犯罪现场。

把别人拖进圈子是黄石一贯的风格。

成功做到了这一点的Jamie长长松了一口气。

Jamie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像约翰-达顿。

牧场大多数人在营地,贝丝和Rip享受二人世界。

但大财团依旧对黄石虎视眈眈,提出了30年的土地租赁意向。

贝丝在州长办公室有自己的眼线,很快得到消息,于是有了她与Roarke的第二次交手。

这一次敌人与以往不太一样。

结尾的马术大会很好看,贝丝甚至牵到了Rip的手,Rip本来在约翰面前还有些拘谨,得到同意后的贝丝那句“Thank you Daddy”真的是太甜了,小女儿情态。

Jimmy也遇到了心仪的女孩,却因此分了心,导致事故。

又一个悬念。

第四集 Going Back to CaliJimmy虽然伤重,但好赖是活了下来。

问题太多了以至于约翰必须记到小本本上,除了这里那里的骨折,还有脑震荡,“I asked if there’s another symptom since nauseous and confused is your natural state of being.”约翰开起了玩笑。

心仪的女孩也来看望Jimmy,看起来这小子要拥抱新生活了。

甚至在病床上失去处子之身,这个真没预料到。

在漆马赌场,Rainwater准备迎来一位律师,大财团并不是要赢了与保留地的官司,只是要在时间上拖垮他们。

财团也并不想要印第安人的土地,只是不希望旁边有另一个印第安人的赌场。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而Rainwater的梦想是回到过去,所有的牧场消失,此地人们与土地生活在一起。

否则的话这片土地会混凝土化,沦为另一个城市。

贝丝用自己的方法阻止城市化,做空Market Equities股票的计划让上司鲍勃有疑虑,但贝丝总有办法得到他的背书。

甜蜜恋爱也没耽误,只是贝丝明确了自己不能生育,”Being with me is the end of you.“而Rip并不介意,”This world doesn't need another generation of me“。

让人落泪的美。

州长也不想要城市化,她只是想“keep what it is that makes Montana Montana”,但她不能明确拒绝,否则选民会选一个能说“yes”的人,所以此时她需要Jamie来出任检察长,代表蒙大拿说不。

州长向Kayce解释说Commisioner这个工作只是保护牧场,保护像Kayce一样的人。

Kayce不太情愿地接下工作,但表示要以自己的方式来做,而州长对他的期望正是如此。

黄石、印第安人和州政府目标一致,抵御资本,让大财团们回去他们应该在的地方。

而分集标题还指侵入了黄石领地的摩托帮。

像第三季一样的动作戏终于再次出现。

”My summer's over.“赶走摩托帮后约翰说。

第五集 Cowboys and DreamersI’ve made two decisions in my life based on fear and they cost me everything.——两季半后终于解释了贝丝对Jamie的仇恨,还有不孕的原因。

果然是Jamie应得的。

只是,在保留地人流就必须做绝育手术,听上去像是针对某个种族的绝灭政策。

不寒而栗。

Jamie宣誓就职,约翰让他重复最后一句誓言,“I will discharge the duties of my office with fidelity, so help me God.”这集的大事件是牧场主之一的Nelson自杀,Kayce想要卖掉他的马但因为抵押可能会在银行那边引起麻烦。

而约翰打消了他的顾虑,“The bank’s not your problem. Your problem’s the people. Do what’s best for them – that’s the job.”与上一集州长对这个工作的描述一样,所以两个人能够那么甜蜜,总是有些共通之处的,人生观也好价值观她好。

接着就是“管它如何”的圈马计划,永远看不够他们驰骋的样子,太帅了。

只是没想到后来只卖了一万多刀,可能独立卖价钱会高过打包,可惜Kayce没有这个时间。

约翰对Nelson的评价,“他是个梦想家(dreamer),只是后来变得愤怒”,点了题。

自家股票被做空,Roarke大发雷霆。

这个狼狈的样子我似乎在生活里见到过,有些人看上去云淡风清的,稍有挫折就暴跳如雷,以至于你开始质疑他的所谓超脱。

而黄石的人们就是见识过风雨的样子,问题来了就处理,没来就享受片刻宁静。

两种生活方式的碰撞。

总觉得黄石的人早上醒来都会淡然地想一想,“今天又会有什么乱子”,这集就要面对野牛的威胁。

在酒吧里Roarke对贝丝说“做空就像恐怖袭击,不会阻止事情进展,只会伤害一些人,然后这些人反过来伤害另外一些人”,他也用了“poking a grizzly”,就象上集有疑虑的鲍勃。

贝丝自然不会退缩,“Right back atcha. You are the trailer park; I am the tornado.”。

Jimmy出院,牧工宿舍如今女人太多了。

隐隐约约觉得不详。

第六集 All for Nothing很肯定《天空市凶案》(Big Sky)是在蹭本剧热度了,那部探案剧主要讲蒙大拿州的女性失踪,也涉及到卡车司机,只是动机不同:Big Sky里是有组织的人口贩卖,剧出来后还遭到原住民团体的批评,根本没有提印第安女性受害者。

本剧就悲悯得多。

谢里丹的电影《猎凶风河谷》就是从一个年轻印第安女性的意外死亡开始,不过最终死因并不是谋杀,而是低温下奔跑吸入大量冷空气导致肺泡破裂。

本集Sila失踪,Kayce伸出援手,莫尼卡也带来志愿者。

结果仍然惨烈。

黄石这边约翰带领众人去处理野牛问题,“Cool heads, understood? This bastard will try and test you.”结果到了现场他第一个发飙,Kayce在提出疑问后自己也没有保持“cool head”,他警告对方保证野牛在围栏的那一边,否则的话Kayce自己会做,而对方绝对不会喜欢自己的行事方式(definitely won’t like his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Jimmy带来的女人又带来了其他女人,总感觉这个走向不会好。

贝丝和Jamie又有了一次对峙;约翰真正做到了淡定,而贝丝对此很奇怪,因为其他人并不觉得约翰的生活方式很宝贵,“The world doesn’t value your way of life anymore, dad”,就在这个场景里约翰知道了Jamie对贝丝所做的事,接下来与Jamie冲突,约翰指出Tate将来可能要为黄石孤军作战了。

John Dutton: It’s all for nothing. Everything I’ve done is all for nothing.

Sid Steiner第七集 The Beating大事件多的一集。

先是有人偷牛。

Kayce的任务就是找到贼和牛。

喜欢这段的一定要去看《猎凶风河谷》(Wind River),偷袭拖车那段太像了,尤其是嫌疑人从里面向外射击的一幕。

《猎凶风河谷》里“鹰眼”Jeremy Renner的角色打电话警告FBI探员会遭遇袭击,本剧是Kayce让Ryan面向拖车的门,用防弹衣挡住射击,否则手臂受伤。

很好看的动作戏。

贝丝在约翰的建议下不再等待,决定主动向Rip求婚。

符合人设。

Jamie发现了自己的身世。

“You can look into his black f**king heart. You can look into his eyes, Jamie, and you get to choose. You can choose who you call father.”即便这么推心置腹地说了。。。

叹息。

这集还有很棒的客串,Sid Steiner是德克萨斯州一位真正的牛仔,出身牛仔世家。

他出现在Rip试图卖马的场景里,对黄石来说难以驯服的马,对Sid来说却不够烈。

第八集 I Killed a Man Today莫尼卡闪亮的一集。

开场Kayce与莫尼卡谈论约翰的状态,莫尼卡认为约翰已经退休,他现在“walks with Tate, baseball with Tate, fishing with Tate…he’s definitely retired”,Kayce听了这番话也不得不同意。

而莫尼卡调侃说幸好约翰现在没有跟25岁的年轻女人约会、买跑车和公寓时,Kayce则苦笑着说“那恐怕还便宜些”。

一方面是农场支出的昂贵,同时也嘲讽了城里人的生活方式。

讽刺得够劲。

Kayce上集杀死了偷牛贼,还没有让莫尼卡知道。

但Kayce因此赢得了大批牧场主的爱戴。

Jamie目睹了这个场面,“He had their respect. He had their loyalty, but that…I don’t even know what you call that”,Kayce思考片刻之后认为那是感激(gratitude)。

仍然纠结身世的Jamie问Kayce还能不能叫他兄弟,而Kayce回答:“To the day you die you better never call me anything else.”Jamie带来了Market Equities那边的收购意向,五亿美元,谁都不敢做主,最后正式的意向书由贝丝传给了约翰。

当然不会卖的,卖了就没剧可看了。

贝丝还在做空对手股票,对家Willa是《早间新闻》的Mia演的,“After we get this b*tch fired, we should hire her”。

莫尼卡精心打扮了以后出门执行自己的任务。

过程惊心动魄,幸好有神枪手。

觉得那是莫但之前莫说他更习惯自己的手枪。

莫的演员就叫Mo Brings Plenty(这分明是个句子)。

沃克这倒霉小子,与Rip和Lloyd不期而遇。

第九集 Meaner Than Evil上集Teeter和科比被野牛二人组袭击,好在没有性命之危。

随后的反击战术相当不错,以沃克为诱饵,诱敌深入,到自己的地盘就好说了。

没想到二人组里的老头也有黄石的烙印。

复仇行动结束后,黄石又多了四个有烙印的人。

熟悉的火车站再次出现,前两次分别是S1E4和S2E6。

成为火车站的标准:No one within 100 miles lives there,a county with no people, sheriff, or, a jury of 12 peers,附近三个州所有人的秘密都躺在那里,西部拓荒的答案就是谷底的累累白骨。

Tate不会去上学了,而是在家里接受教育,毕竟他的妈妈是全州最好的老师。

贝丝在与Willa的金融战中暂时落了下风,“When all this is over, I’m going to hang your diploma above my toilet in my guest house. You have my word.”。

就算离开也要昂首挺胸啊。

Jamie与生父见面,很不喜欢这条故事线的走向。

第十集 The World is Purple结局实在是没料到,怎么不可能立刻去看第四季!

(所以越写越潦草)不过对付大财团这次倒是使对了劲。

一个自家后院砍棵树都要被罚巨款的地界,动这么大的工程不惊动环保局是不可能的。

环保局上次出镜还是Rip杀熊。

还有Roarke的名字,贝丝居然一直没有告诉老爹。

最后约翰通过一种戏剧方式认识了对手。

Roarke: Once you put a name to this f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it.John Dutton: I don’t believe I will.

 2 ) 《黄石》总算憋了个教父式的大招

《黄石》第一季中,老约翰在车祸中忍痛“安乐”了一匹受重伤的马。

在第三季的结尾处,瑞普CALL BACK了这个传统。

从第一季的老大遇害,到第三季全家被“团灭”,《黄石》的剧情脉络和戏剧冲突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动。

野心蓬勃的编导把当代西部史诗的调子起得高高的,同时又经常用小剧场的温吞模式慢条斯理地铺陈故事版图,这给观众的体验带来了颇为割裂的反差萌。

第三季开播伊始,老麦还觉得新意不够,爱情来凑。

等到了季终集,尤其是最后五分钟的高能结尾,老麦还是忍不住大呼过瘾的。

S3E10这集,编导四线并举,用1条隐喻线+3条迷惑线把前戏做足。

再用教父式蒙太奇炸出高潮,吊足观众对第四季的胃口,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叙事模板。

三条迷惑线分别是检察官吉米的救赎——KilltheKing

印第安酋长的规则——Break the slaverules

大财团的手段——Dowhatever it takes

这三条意有所指的迷惑线索其实都是编导的小花招,让观众在面对本季结局时,总能想到相对应的可能性。

尤其是女领导发飙后镜头马上切到老约翰开车,定时炸弹的滴答声就在观众脑中响起来了。

老麦看到爆胎母子的出现,心里着实咯噔了一下:呸,居然又用女人小孩做诱饵?!

当然事后证明爆胎母子更可能是个意外事件。

不过编导这骨子坏劲儿,老麦是领教到了。

当老约翰走向后备箱时,老麦都害怕蹦出条毒蛇或暗器啥的。

虚惊一场的套路过后,恶趣味的编导搬出了令人乍舌的“活死人”——瑞普的妈咪。

然后再用工具人吉米坠马这条隐喻线做了高能BGM警报。

吉米这么个牛仔盲的工具人角色,总被编导格外关照,戏份超多。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愣头青,不自知地挑战自己驾驭不了的野马,导致旧伤加重,坠马昏迷。

不自知的吉米代表了什么,难以掌控的野马代表了什么,坠马生死未卜的命运又代表了什么?

老麦并没有很好的答案,但这些问题还是颇值得玩味滴吉米二度瘫痪or坠亡的不详之兆后,紧接着就是一连串高能团灭现场。

之后再让检察官吉米虾仁诛心般撒点背叛的盐

而唯一确定活着的瑞普重现忍痛杀马桥段,并吐槽了句观众也深有同感的话:整个山谷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最后,老约翰极其讽刺地被现代化的智能手机救了半条命,把观众对下一季的期待又撩了起来。

可以说,本季结尾虽有给第四季做预告片的重大嫌疑,但呈现效果的确是非常行云流水的。

老麦已深深入坑,只能被逼无奈地继续追下去了。

 3 ) 《黄石》与美国保守主义

《黄石》与美国保守主义好的文艺作品既让人沉醉,还引人深思。

《西部世界》就是通过讲述一个科幻故事,来探讨“什么是人”、“人何以为人”的哲学问题。

在这方面,《黄石》毫不逊色。

这部剧不只是农场主与各方势力周旋这么简单,从更深层次看,它是一部美国保守主义小传。

保守主义的两张面孔历史上,千千万万个大小农场主是美国的立国之基。

他们建立殖民地、开拓荒原,把北美大陆纳入人类文明版图;他们维护社区,主导地方政治,起草美国宪法,自下而上发展出一套与旧大陆截然不同的秩序。

可以说,他们缔造了美国。

时过境迁,随着现代化的脚步,他们逐渐被边缘化,那些依然坚守过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人们,被称为保守主义者。

约翰达顿作为仅剩的大农场主,是一个典型的保守主义者,剧中表现了他的很多优秀品质:信仰虔诚、重视家庭、爱护邻里、诚实守信、热心公益……柯克这段话应该非常符合他的自我认知:他重视荣誉,不会撒谎或偷窃;他勇敢顽强,不会在敌人面前逃跑;他尽忠职守,会以治安法官或代表机构成员的身份为国王和国家效力;他有善心,讲求实际,对于他所继承或获得的财富,他是心系公共利益的上帝管家。

他是勤勉的大学生;他学习掌握法律知识;他善于骑马;他接受托付给他的公职;他严厉却不失公正;他裁断事端时深思熟虑,一旦是非曲直显明,他便迅速采取行动。

他在和平时期装备自己,以待战时。

他对邻居彬彬有礼,和蔼可亲。

正如淬炼得最好的金属制成的宝剑最为柔软,真正慷慨大方之人对比他们地位低的人也最为谦恭有礼。

然而,与这些优秀品质共生的是他身上背离现代文明的一面:信仰虔诚,但固守旧时代的行为准则;重视家庭,但把子女当棋子,肆意操纵他们的命运,稍有违抗就大棒威吓,对待孙子与其说是疼爱不如说是把他当成接班人来训练;诚实守信,但实行等级制和人身依附,与手下牛仔不是雇主—雇员的关系,而是扭曲的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像对待牲畜一样给牛仔们上烙印;爱护邻里,但对敌人是“冬天般的严寒”,动辄暴力胁迫、施加私刑;热心公益,但在州里大搞裙带关系,拉拢州长、插手人事安排、把持政务,为自己政商勾结、谋取利益大开方便之门。

这就是保守主义,它并不像柯克、伯克等人描绘得那样美好,也不是我们固有认知里的那样十恶不赦,它在继承了旧时代高尚品格的同时,也保留了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陈腐习气。

可以说,《黄石》这部剧不偏不倚地描绘了保守主义的画像。

保守主义的对手剧中达顿家在外要面对两个劲敌:一是开发商和州长的政商同盟,二是试图扩大保留地的印第安碎岩部落联盟。

(第二季中的赌场兄弟算不上是对手,达顿家从来不怕纯粹的暴力,怕的是难以阻挡的时代浪潮。

)内部还面临着家庭不睦,子女各怀异心的隐忧。

这三方其实喻示着与保守主义存在紧张关系的三种政治思想。

一是进步主义。

保守主义本身是一种反对剧烈变革的合理态度,保守主义态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惧怕变化,对新事物本身就胆小怕事不信任。

进步主义恰恰相反,是一种主动拥抱变化,努力促成变革的态度。

进步主义相信科学技术和市场机制的力量,运用它们实现了生产力的超增长,在一次次的“破坏性创新”中塑造了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

这与固守传统、拒斥变化的保守主义针锋相对,二者间的矛盾是《黄石》的主线,冲突与斗争在剧中俯拾皆是。

二是绿色主义。

印第安碎岩部落联盟的诉求是扩大保留地面积,重新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

在第三季中,部落主席有段台词,大意是:现代社会已经走上绝路,你们把这个世界弄的一团糟,唯一的出路是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不是生活在土地上,向土地索取,而是与土地共生,同呼吸共命运。

这就是绿色主义的政治宣言。

绿色主义认为,世界正面临着人类自身造成的危机,危机的根源在于非常危险的“人类至上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这种思维方式把人当成万物的主宰,其他一切只不过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而已,对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漠不关心。

绿色主义坚持生态中心主义主张,即生物共同体的健康和平衡优先于其中的任何个体成员,人类并不高高在上,只不过是众多物种当中的一员。

保守主义属于前现代,进步主义属于现代,绿色主义诞生于对现代性的批判之中,是一种后现代的政治思想。

剧中碎岩部落联盟主席上过哈佛,混过华尔街,并非那种没出过保留地的印第安遗老,而是一个现代社会培养的精英人物,就是这样深刻理解现代社会的人,才能够深刻地批判现代性。

三是自由主义。

老达顿与子女的关系,就是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

老达顿养育了子女,保护他们,教育他们,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一有机会子女就争相逃离黄石农场,不想步老达顿后尘,可当老达顿有难时,子女又回来帮忙。

保守主义孕育了自由主义,为自由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社会基础,在自由主义弱小时为它遮风挡雨。

但当自由主义成长后,保守主义中对权威和等级制的推崇,对变革的消极态度又对自由主义形成了阻碍。

于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分道扬镳。

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20世纪左翼运动造成的人道灾难后,自由主义又回想起保守主义的审慎,离开了这个“压仓石”,狂飙突进的社会变革往往会把人类带向深渊。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再度携手,重新提出“为自由而保守”的口号。

美国保守主义的未来达顿家注定保不住黄石。

农场利润每况愈下,属于十九世纪的散养放牧收益率肯定远低于现代大规模养殖场;盯上蒙大拿广袤土地的开发商动作不断,越来越多的小农场主出售土地;达顿家在州里的影响力不断下降,逐渐被排挤出权力格局。

黄石将和其他大农场一样,或被财团瓜分,开发成度假村、商业区;或收归国有,用于公共事业。

这是时代的趋势,无可违逆。

第一季第一集大儿子的死就暗示了这个结局,达顿家后继无人,黄石后继无人。

同样后继无人的还有美国的保守主义者。

很多像老达顿这样生活在中西部的白人、基督徒、男性,他们可能是农场主,可能是产业工人,可能是卡车司机,可能是退伍兵,在全球化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被颠覆,社区逐渐瓦解,价值观被解构,无法像父辈那样体面地、有尊严有荣誉感地活着。

过去他们是国家的主人,现在这个国家的主人是金融精英,是官僚政客,是少数族裔、女性、和同性恋——第二季中越南裔阮姓女记者的设定可以说是恶意满满了。

他们则沦为了弃子。

在表现美国保守主义没落这一点上,《黄石》与《故土的陌生人》、《乡下人的悲歌》、《独自打保龄球》是一类作品。

保守主义思想是美国秩序的根基,保守主义者是美国的立国之本。

可他们已经沉寂太久了,久到世界几乎遗忘了他们。

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让我们看到了沉默的保守主义者的力量,他们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抓住机会,否则他们将在自己缔造的国家中彻底沦为边缘人。

达顿家注定保不住黄石,保守主义者们能保住他们心中的美国吗?

只有天知道了。

参考资料:哈耶克,我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陈伟,西方政治思想史柯克,美国秩序的根基刘军宁,保守主义

 4 ) 期待第四季

或许是因为有了第二季的大失所望,在不抱什么期待的情况下看到第三季完成到这个程度,竟然还颇为惊喜。

不只是因为最后一集,前面的节奏能慢下来就已经是一种回归了。

作为新的矛盾冲突的对立面而加入的新势力和几个角色相比上一季都更加让人信服,从商业的纬度去争夺黄石也更符合这一剧集的创作初衷——传统和现代的矛盾。

可喜的是增加的商业部分并没有过多牵扯专业领域,点到为止,该真刀真枪硬干的时候还是不含糊,这才是达顿家族的一贯作风。

不满意的有二,一是杰米这条线的走向真的被我之前说中了,虽然勉强算是填了前两季的坑,但还是感觉多少有些狗血,寻父和背叛也总感觉缺少足够的铺垫。

二是里普和贝丝的感情戏增加的有些多,或许是想借此让节奏慢下来,其实前半部分大量的西部风光的壮美呈现,以及在其背景下家族成员的关系弥合已经逐渐拉缓了叙事节奏,这才是《黄石》真正的迷人之处,在此小火慢炖一般的铺陈之下,最后一集的高潮来得就更觉汹涌澎湃。

这集一开始那些张力十足的平行蒙太奇的剪辑,中间部分的精彩纷呈的人物群像演出,结尾异峰陡起一般的高潮营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节奏把控一流,堪比第一季第一集的开篇惊艳!

所以,怎么能忍得住不紧接着就刷下一季,至于结果嘛……你也猜到了!

 5 ) 为了看懂《黄石》,我翻了一下《美国民主历程》

为了看懂《黄石》,我翻了一下《美国民主历程》很喜欢《黄石》这部剧,正好手边有这套《美国人:从殖民到民主的历程》就在其中查找了一下,本以为西部、牛仔等内容会在《建国的历程》或者《殖民地历程》里,结果却是在《民主的历程》中找到。

我简单将其摘编整理,供同好参考,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神剧。

斜体字为书中原文或概括。

一、经营农场如果你懂得放牧,又能拢来一批牛仔,那么你就可以在花费不大的情况下,获得可观的利润……每月只破费三十至四十美元雇几个牛仔,这就是所需要的全部劳力了。

十九世纪农场是赚钱的。

二、西部的规矩杀害同伴者将受到众人的审判,如果被定罪,便当场绞死。

逃避旧日法网的流亡者在西部找到了归宿,但即使在这里,他们也不可能摆脱周围社会群体而独立生存……人们必须消除嫌隙,耐住性子,遵循赶牛小道上的严格规矩,否则便会被抛弃或吊死或孤零零地哄到一处荒凉的地方。

火车站警告。

三、强势领袖有时,在小道上跋涉几个星期后,人会和牛群一样神经过敏,此刻就需要有一位强人来防止出乱子。

头领和牛群的主人要对手下人的生命安全负责,不仅要尽量防止印第安人的侵袭,还要防止在各种情况下的自相残杀。

看来只有李普这样的人才能胜任这个职位啊。

四、信守诺言涉及成千上万美元的交易单凭口头一句话便可敲定,并且得到严格的信守。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会陷入极度的困境难以进行商业往来,也难以驱赶他们的牲口穿州过府。

老达顿:“all a man have is his word”五、牧场主协会的由来查尔斯古德奈特,1877年,同爱尔兰人约翰乔治阿戴尔一道,建立了ja牧场,很快便拥有十万头牛和一百万英亩土地。

他创立了第一个牧场主协会,以对付得克萨斯盗牛贼。

怀俄明的牧场主们主要依靠是怀俄明牧主协会。

这是美国社会团体先于政府成立的又一个典型例子,该协会成立于1873年,不过十余年时间扩展到了临近的科罗拉多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以及蒙大拿准州和达科塔准州……在面积将近整个西欧那样大的美国西部辽阔土地上,由于不存在有效的政府管理机构这个协会便制订和实施自己的法律……在大的集市和铁路枢纽都驻有监督员,以巡查被人偷走的带有协会会员注册烙印的牛。

怪不得协会有执法权,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六、咱们牧主有力量1892年4月6日,为打击约翰逊县不服从协会法令的小牧主,怀俄明牧主协会秘密组织了一支50人左右的武装,突袭了布法罗镇,但被当地200余居民包围,怀俄明代理州长是牧主协会的好朋友,请求时任总统哈里森派出联盟部队干预。

牧主协会46人向联邦军队投降,其中半数左右是外来的得克萨斯枪手,其余都是怀俄明有头有脸的公民,包括一名牧主协会的前主席、一名畜牧事业督导专员、一名州水利局专员、一名联邦法院的副执法官、至少一名哈佛大学毕业生,以及其他差不多的体面人物。

第一季第一集动用武力抢牛是有渊源的啊,过去一百多年都是这么解决问题的。

民风彪悍大西部,体面人都得能文能武。

七、赶畜大会赶畜大会的第一个名字为“rodeo”,源出自西班牙文的“rodear”,意为“围拢”;牛仔们的目的在于包围并聚拢放牧区上所有的牛群。

只在很久之后,开放性的牧区消失殆尽了,“赶拢畜群”的技巧才转成为专为演练而演练,而”rodeo”也转而成为专门去约观众的牛仔骑术表演。

从此,这种集会只是为了炫耀,让城里人观赏在开放性牧区全盛时期只有牛仔们自己才能看到的力量、风采和技巧。

八、关于烙印烙印原为牧场主表示对牲畜所有权的标记,像盾形纹章,笼罩着神秘的气息,能够传递很多信息。

老练的牛仔凭借烙印登记册,不需向任何人询问任何问题,就可以知道牛的许多事情。

牧场主和牛仔之间普遍尊崇烙印,一如人们之尊崇图腾、建安印记和家族纹饰。

牧场大都沿用牛只烙印的名字;而牛仔之表明身份也会同牧场的烙印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我是圆栅g的人”。

原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

九、老达顿的自我认知他重视荣誉,不会撒谎或偷窃;他勇敢顽强,不会在敌人面前逃跑;他尽忠职守,会以治安法官或代表机构成员的身份为国王和国家效力;他有善心,讲求实际,对于他所继承或获得的财富,他是心系公共利益的上帝管家。

富勒说,绅士不会因他继承的遗产而趾高气扬;他是勤勉的大学生;他学习掌握法律知识;他善于骑马他接受托付给他的公职;他严厉却不失公正;他裁断事端时深思熟虑,一旦是非曲直显明,他便迅速采取行动。

“他在和平时期装备自己,以待战时。

”他以豪爽大方、衣着、友朋玩伴闻名。

“他对邻居彬彬有礼,和蔼可亲。

正如淬炼得最好的金属制成的宝剑最为柔软,真正慷慨大方之人对比他们地位低的人也最为谦恭有礼。

”摘自《美国秩序的根基》。

PS:居然没有人从保守主义思想的角度写《黄石》?

这两天有空写一篇。

 6 ) 时代落幕,英雄垂暮

《黄石》是一个关于固执的人们如何想按自己的意志建立过去和未来的连接的故事:故事中任何一方都拼了命地想守住自己认为的美好世界,不惜一切代价想换取自己想要的愿景,为了恢复旧世界的秩序,他们甚至对新世界假意逢迎,与对手亦真亦假地合作。

他们一面对抗,一面妥协,气质中充满了英雄主义。

他们为了一直信仰和守护的事物不惜奋力一搏的样子,带着一种末路英雄的悲壮,旁人看了会难过,但更多会致以敬意。

他们未尝不知道他们的时代已去,负隅顽抗甚至无法全身而退,但他们还会选择在“变天”前为自己信仰并守护的一切顽强战斗,像是执意要完成一场体面的谢幕。

他们的命运虽早已写好,但他们并不对此妥协半分。

他们的不妥协确也换来过短暂的胜利,抵住了一部分先导势力的蚕食,但他们终究无法避免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的鲸吞。

可是,他们在被时代潮流吞没之前的姿态是好看的,是值得尊敬的。

历史或许一直在隐隐告诉后人,那些曾为信仰和价值而战的人们,某种程度上可以免于道德评价:在变革势力到来之前面不改色、誓死捍卫的姿态,是本能也是必然,后人看到当时的他们,何妨置换成同样情境下的自己。

倘若后人能以悲悯的情怀看待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物,或许就可以抛弃“以成败论英雄”的单一标准,有感情地重新审视历史洪流中那些失败的人们的价值。

或许在这种审视中,我们甚至可以发现惯于被忽视的历史动人的一面,找到与过去,与当下的共鸣。

 7 ) 一份个人的观影感受

国庆和感恩节长周末,把三季《黄石》看完了。

收获达到了预期,但感觉也没到网上吹嘘的神剧那个程度。

在好的文艺作品中,一个具体意象背后往往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直击本质的诘问。

这部剧里,有这么几个点是很有意思的。

一是黄石农场,故事的背景/核心。

纵然对它有很多浪漫化的描述,纵然对西部风情进行了田园诗般的怀想、对忠于家庭和捍卫家庭的勇气(其实就是美国精神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赞美,《黄石》这部剧还是客观反映了农场作为封建残余的特征,也隐隐约约触及了美国精神背后的矛盾,或者说困境(我弱弱地有这种感觉)。

是的,黄石农场就是封建残余。

就算21世纪的第七代经营者开着直升机放牧、在资本市场融资,这也是一个有强烈封建色彩的组织。

它对东西海岸的金融、地产资本的抵制,本质上与工业革命时代的封建地主对产业资本的抵制没有任何不同。

观众轻易就能够看出来的反动本质,和整个剧对它的讴歌,正是这个剧背后最吊诡也最值得玩味之处。

让我们回溯到一百多年前,当达顿家的第一代拓荒者在西进运动的号角下,从东部十三州来到蒙大拿的荒原,从印第安人手中抢来了这片美丽丰饶的山谷之时,美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严格来说,是在英帝国/英联邦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的国家。

建立和发展北美殖民地的内在驱动力,就是资本主义不断自我增殖的内在逻辑)。

也正是资本主义对原料和市场的饥渴,驱使着无数新移民向西开拓。

而此时,殖民者在西部建立起的,却不是一个又一个资本主义的城市,而是一个又一个本应被埋葬在旧时代的封建农庄;让殖民者在北美荒原立足并扎根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的逻辑和治理结构,而是基于家庭、基于宗教、基于封建伦理和封建规则的庄园经济。

这种过时的组织,又这么岁月静好地在蒙大拿的荒原延续了七代人,等资本消化完东西海岸,才真正把触角延伸到这片土地。

电视剧中的吊诡,真正的源头,正是这一百多年前的错位。

于是,真正要深究的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一百多年前会出现这种错位?

为什么一个资本主义孕育的美国,在它的广袤边疆,仍有无数封建残余?

为什么美利坚要以一种先进和守旧混杂的形式存在?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不同方面给出很多回答,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资本主义本身,应是无国界、无民族的,它本身有拓展世界市场的冲动,却没有固守疆域的内在必然要求。

于是乎,资本主义催生的美国,却需要用种种带有封建主义、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的制度和道德来将其自身塑造为一个实体。

于是乎,美利坚在其历史的源头,本身就是一种混合——资本主义的新世界与封建的旧世界的混合。

黄石农场的故事,就是这一百多年前的混合的回响。

今天美国社会的种种撕裂,也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石》抛出了一个问题,美国要如何对待它的历史(如何继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如何清算过往的罪恶),要如何塑造它的未来。

第二个点,是原住民的保留地。

开始看这个剧,也是冲着保留地的元素来的。

原住民在保留地的生产生活,他们面临的社会问题,保留地与各州(省)和联邦在经济发展中的斗争,是我在加拿大最看不懂的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的陌生,恰恰如同有一次某个原住民酋长因为看我是中国人就问我要不要去投资他们保留地的矿,充满了无知和刻板印象带来的困惑。

这个剧塑造的保留地、黄石农场(封建的美国)和外来资本(资本主义的美国)的冲突,与加西因为管道建设出现的冲突,在表现形式上,充满了让人拍案称奇的神似。

通过表现这组冲突,《黄石》首先写实地描绘了原住民社会表面上的问题:原有生产生活方式被彻底破坏,留给他们的选择,要么就是尝试彻底融入白人社会,在自己的故土上成为一个无根的、被歧视的异乡人,要么就得留在保留地,忍受破败的基础设施,时刻担忧被强奸被贩卖,需要用烟酒毒品麻痹自己才能度过这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编剧然后从理性的层面和诗意的层面对原住民的未来进行了思考。

理性的层面,就是剧里展现的冲突:已经被同化的原住民精英(被收养、毕业于哈佛、深谙商业社会规则的原住民酋长),试图用白人世界的游戏规则(美国的法律和商业规则)和白人出于愧疚作出的让步(保留地开办赌场的特权)为原住民社区赢得未来。

这个剧已经清晰地展现了这条路线的终局——当与白人利益尖锐冲突时,只有学习白人的肮脏手段才有获胜的希望,而这肮脏的手段,与当年白人对付原住民的手段一脉相承,是这些原住民在道义上永远不能接受的(如果接受了,就意味着当年白人与原住民之间的区别被抹平了,意味着原住民被同化,意味着接受比物理上被殖民被屠杀更为痛苦的精神殖民,这将是更彻底的失败)。

诗意的层面,编剧讲了一个童话故事。

达顿家的小儿子凯西出于对美好爱情的想象和对压抑家庭的反抗,同原住民女主莫妮卡生活在一起。

故事的一开始,他彻底反叛出了达顿家族,与莫妮卡生活在保留地。

但白人在保留地一样无所适从,平日里能够按照原住民的方式生活,但保留地与农场起了冲突时,当自己的兄长被女主的兄长枪杀时,他毫不犹豫地杀掉了女主的兄长——这个矛盾是精神层面的,原住民的价值体系,相较于美国的价值观,并没有吸引力(不能见容于现代社会)。

随后二人出现了矛盾,莫妮卡无法接受回归农场(回归白人精神世界)的凯西,想要通过出轨原住民帅小伙来结束他们的感情,但却在最后时刻停下——这是原住民的精神世界被白人贱淫后,再也无法回归传统的象征。

再然后莫妮卡回到凯西身边,搬到农场居住,通过老达顿的关系,得到了蒙大拿大学的教职,讲授原住民版本的美国历史——这是原住民的现状,事实上已经被彻底征服,最后的倔强,也不过就是白人留在他们精神博物馆里的标本——弹幕对莫妮卡和凯西的感情戏有很多吐槽,好多人骂莫妮卡bitch,明显是就事论事了。

其实这两人的感情戏讲的是原住民的命运,连台词都有双重意义。

编剧事实上给原住民的未来画上了一个表面上像童话故事的happy ending,细看却能看到血迹和泪痕的开放式结局。

保留地和原住民的故事是《黄石》的第二个看点。

如果编剧的野心和思考深度只是我写的这些,那么,这是让人遗憾的——因为这从头到尾都是异质的文化背景的观众在现实生活的表面所能看到的故事,充斥着白人主流舆论的narrative,压根没有原住民视角,对原住民思想和传统的刻画,仍停留在格言和猎奇的层面。。

可以说,这个剧得出的不过是一个粗暴的、本质上充满了白人本位色彩的结论。

第三个看点,是达顿家的家庭关系。

隐约能感觉家庭关系背后影射的民族性格,但我也吃不准。

大儿子,小儿子和大女儿是亲生的,是美国精神的真正继承者。

小儿子这条线叙述的是美国精神中的淳朴漂善良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包括与原住民世界的纠葛等),这条线是带有时代色彩的。

大女儿,我看不懂。。

我有点怀疑这条线影射的是女权等工业社会产物所面临的困境(终结了上一辈人,内心一直在面对冲突等等)。

但我了解不多,没法讲。

大儿子挂了,本身也是一个隐喻吧。

而二儿子,一个文明的、生活于法治社会规则之下的政客,一个不具备老达顿家族的精神、不见容于整个家族的利己主义者——到最后,居然是领养的!

——刚开始编剧只是隐晦的暗示,所谓法治,不过是新时代捍卫自己利益的利剑,所谓文明,不过是覆盖在丛林社会表面的遮羞布。

到后面就直接借原住民的嘴开始批判起来了,甚至干脆宣布,法治压根就不是美国的儿子,只是可利用的工具!

——真特娘嘲讽全开啊。

 8 ) 黄石

因为里面像jimmy这样的小人物描写真的很贴近现实生活,凯西的老婆在看到一帮学生在玩手机的时候那段话,还有她内心看到厮杀的折磨,每次凯西为了牧场打打杀杀的时候我都觉得这个女人影响了拔枪的速度;john每次面对凯西说的就是一个父亲希望我不再以后继续我们的生活方式保护家人保护牧场,每次看他们聊完都意味深长。

至于为什么beth那么憎恨jammy,我是后来才从剧情回顾得知,怎么说呢,开始我觉得她太扭曲了后来发现不是的,他剥夺了她当妈妈的权利,活jb该。

说说john,作为父亲和牧场的继承者,他做的只有不停的消灭想夺走牧场的人,而且做得很好,但他有时候又很抱歉,我很喜欢john这个角色,够硬,也很聪明。

狂野的西部不仅仅只是有牛仔和牛仔浪妹,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升级,还有无数的厮杀要流血的,你确定你们很向往?

真的吗?

我不信;-),最后,就是狠人rip,太他么硬了,相信john部分底气就是来自rip,忠实而且话不多的朋友,关键时刻还能救命,脏活累活包圆。

编剧说实话对塑造人物形象很有见解,拿捏得很好

 9 ) 私人观剧记录(两遍)

2020.08.31呜我前面的忘了太多了E02.Rip为Beth做饭那一幕太暖了,Beth捂嘴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不好意思在Rip面前吃,结果却是掩饰要哭的表情,演的真太好了。

前两季是实实切切的爽剧,这一季虽然节奏慢但我还是好喜欢,就算给我放PPT我也喜欢,镜头太美了。

生活在这里看黄昏真的幸福。

原本我以为这是一个政治交锋剧,现在,这也太温情了吧,是不是因为换导演了。

前两季因为时间太久了印象不全,隐约记得没有这么多的温情线。

剧情确实是划水,严重吊观众胃口,大招全在最后一集,有点疲劳了。

扣一星。

2024.08.07第二遍不愧是女导演,没有让女演员露。

就不改分了。

看到Tate一家三口就觉得烦。

完全不喜欢Dutton家族了,虽然他们快破产了,但是他们依然有权力。

真想给以前的自己一个巴掌。

 10 ) 本季就是强行给Jamie降智啊

他爹已经把道理讲的很清楚了,丧偶式育儿中的父亲其实跟种牛没什么区别,重要的是谁来养。

如果只是他还好奇,想挖掘自己的身世,那么也该从多个方向,找找当年的警察,居委会大妈,不能只听杀人犯父亲说的吧,尤其是还杀了他妈,总得找找证据,试着从他妈(受害者)的角度看看这桩暴行,哪有杀人犯说什么就要信什么的道理。

他爸说他们那时都吸毒,他就信了。

吸毒还能生孩子,还能生出来律师州检查长这么优秀的孩子(这点其实也存疑,哪有自己妹妹要打胎结果带着去绝育的哥哥,纯脑残,这也许是编剧暗示当时他妈确实吸毒),她妈吸的是五号化合物吧。

说是为了他好,然后杀了他妈,谁能买这个帐,他妈好歹怀了他十个月,他爸做了什么,就很难讲了。

另外说他爸杀他妈,是因为找了野男人,那他查一查他爸当时杀了几个人不就有了,如果只是一个,那他爸为什么要放过野男人只杀他妈也很是问题啊,这是真相的可能性很小啊。

看着Jamie去找他的基因提供者,就感觉他好像有意要去给自己找个说法,无论是什么,分明是找着去上当,感觉这不像哈佛毕业而且做了这么多年律师的。

另外横向对比下教父里的汤姆黑根,同样都是被收养而且做了多年律师的,汤姆黑根有这么软弱这么好骗吗。

感觉剧本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坏了,这显得西部教父不如东部教父。

《黄石第三季》短评

生活就是一个接着一个麻烦,而且一个比一个更大,直至付出生命。

4分钟前
  • solo
  • 推荐

就这???我发誓我这辈子再也不看没完结的美剧了

8分钟前
  • MADAO
  • 还行

完全是承上启下的一季,既解释了为什么杰米会与整个家庭如此疏离,也将后面的冲突引向了恐怖事件般的级别。

13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垃圾

14分钟前
  • 不知无畏
  • 很差

第三季彻底矮化所有之前苦心塑造的丰富、有力量的女性角色,告诉观众你意志再坚韧强大身体上也只能被暴揍,永远说着一些刻板的、无意义的台词,提出一些背德要求,从女性男性群像变为纯男性群像,女角色塑造孤立、片面、扁平,永远只是男角色的背景板,接着逐个被从权利地位剔除,替代,直到完全边缘化。第三季编剧是换人了吗还是没钱买剧本了🙄

18分钟前
  • 渡眠
  • 较差

没想这一整季原来都是铺垫和过渡,前九集保持牛仔生活风情画的节奏,温馨幽默下的风平浪静却埋下几大祸根,内忧外患在最后一集直接引爆出来,炸得我既心疼又不知所措,牛仔们刚硬点小儿子一把手,就给人家仚家铲了?我对达顿家族随意送人去火车站的异议也彻底变成了一致对外的同仇敌忾,“帝国得靠抢夺才能得到”,某种意义上,他们这个级别的斗争可不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联想一下我国斗争落败大鳄们毒杀枪杀等事迹,还真是一样的凶险和残酷。老达顿估计难保了,只希望大姐能活下来,和rip这对苦命鸳鸯白头偕老。编剧下手也算够狠的,轻松“划水”了一整季结尾来个黑虎掏心。

23分钟前
  • 局外人
  • 力荐

看完不看了

24分钟前
  • conwei
  • 较差

不声不响开播,无意中汇聚的有意,最近看的大多是,凯文斯科特纳。。律师儿子 饥饿游戏的主持人 标志性胡子 眼熟~

25分钟前
  • 至尊宝
  • 力荐

第一二季拍得那么好,第三季看得老子想睡

30分钟前
  • 荣爷
  • 很差

胡乱看了一点,没看进去,算了

32分钟前
  • 璀璨
  • 较差

这结尾,震惊了!谁干的?

33分钟前
  • 倪娜
  • 力荐

太精彩了,女人绝对是黄石的灵魂!

38分钟前
  • pinkmark
  • 力荐

一部只看风光和装修就至少有七分的美剧。其内核更像西方的古装剧,国王和他的的两儿一女,因为家庭关系的分量远超所谓农村与城市化价值观、生活方式(或言之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冲突,后者也许只不过是个背景外衣。

39分钟前
  • 尘目
  • 力荐

整个第三季就像火影忍者的tv原创 结局的悬念是唯一亮点

41分钟前
  • 塔利班班长
  • 很差

什么玩意儿,最后出一帮杀手把人全杀了,无语。

45分钟前
  • 贝爷的晚餐
  • 很差

终于等来了,第一集,凯文和孙子谈心,不由得想起了《完美的世界》,凯文,你也到了当年东木的年纪了吧

47分钟前
  • 卡齐
  • 力荐

水平直线下降。 写电影和写神剧的区别有点像短篇和长篇,不是随随便便都可以织出三部曲的。以后没完结的剧还是要甚看...GOT之后要记得断崖式下降是无所不在的

49分钟前
  • Luna
  • 还行

支线情节已经全崩,主线也快编不下去了,可惜了绝佳的风景和漂亮的马。

50分钟前
  • 别拿逃课不当回事
  • 还行

老派农场主的糟心事再多成年熊孩子再闹腾都ok,只要Beth和Rip在无人的旷地听个小歌、当老父亲的面偷牵个小手就能喂上一把甜。

53分钟前
  • 纳荻
  • 还行

6/10,黄石第三季是极其失败的故事,由于黄石在国内豆瓣受众群体非常少,导致第三季的分数失去参考性,如果换成纸牌屋,西部世界类似的热门IP,恐怕豆瓣分数早就跌到7分以下,理由如下:1.前两季快节奏的杀戮野性美荡然无存,在第三季成了美国农村版的乡村爱情,没错,编剧给每个人都配了个女朋友谈恋爱,然后让恋爱的男性犯错。2.第三季的反派是一个塑造失败的角色,如果我想看搞金融股市商业大战,我会直接去看华尔街之狼,谁会无聊的在牛仔剧看这些?看了一下三季的演员表,前两季的编剧导演几乎大换血,难怪质量如此不稳定,第三季换成了克里斯提娜女性导演,我只能说她不懂观众想看什么,她也不懂牛仔剧灵魂是什么。

54分钟前
  • adakennd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