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片子是朋友推荐的,一直一直催着我看。
终于有一天下载下来开始静静欣赏。
首先说下我并不是很喜欢这部片子,除了情节毫无意外地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的预料中以外,最后回归理性的结局也让我稍感费解。
但回到现实中来,Rafi无疑是给了正确的选择。
从两人相遇开始导演便开始在细节上向我们揭示一个23岁的男孩和一个37岁的女人的差别,一直到最后他带朋友回家吃吃喝喝两人争吵便到了高潮。
可是,我在想,或许Rafi在刚开始接受的时候就应该能够想到的,一个事业有成的37岁的女人用膝盖也可以想象到两人之间差异。
她也有过推却有过迟疑,可是,他能给她她从来就没有享受到的东西,她,是自己要的。
或许这就是爱情的悲哀,得到了,太近了,满足了,原本我选择不在乎的却怎么也不能再也不在乎。
David呆着的传统犹太人家庭倒没有让我觉着如何压抑。
Meryl Streep饰演的有点神经质的母亲,其中有很多的小动作让人忍俊不禁,让人倍加喜爱她的演绎。
如果说稍微有一点看浪漫剧的心情还是这位大姐给的。
David的母亲从一开始的反对到后来对Rafi不是犹太人身份的接受但心存对她年龄的芥蒂再到最后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或者小行动并没有给David和Rafi的爱情带来什么太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说Rafi选择分手也许是导演向我们折射的现实就是现实的思想。
另外稍感结尾故事发展有点“太过跳跃式”,让人觉得有仓促感 。
不过,影片最后的场景处理得很好,融合一切浪漫因素,另外加上Uma thurman温情的回眸一笑以及经典老歌《I wish you love》,总算是给了我感动的理由。
[影] Failure to launch (发射失败) & Prime (青春无敌)星期六的晚上,选了两部片子来打发,一部是Failure to launch (发射失败),另一部是 Prime (青春无敌),这后一部了得,看看演员表就知道了,Meryl Streep (梅丽尔•斯特里普),Uma Thurman(乌玛•瑟曼)。
这两天的上海,还不算是很热,在能称得上凉爽的夏夜看上这两部轻松的爱情片,算得上是明智的选择,相比之下,《发射失败》稍微逊色一些。
一个35岁的钻石王老五,还不肯搬出父母家,享受着父母为他打理的一切。
这可怎么行,这么大的人了,也没有个固定女朋友,把父母给急的,于是想了办法给他找了个女朋友——雇佣女朋友,目的只要让他搬出家开始独立生活。
但是,一贯有着不与客户做爱原则的受雇佣者最后却爱上了这个客户,当然,这个男人也爱上了这个女人。
只是当这个男人知道这场爱情不过是父母安排的一出戏时,他选择了自尊,选择了转身离开。
这应该不是好莱巫片子的风格罢,最后在朋友们父母们的帮助之下,两个相爱的人还是选择了彼此,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基本上是一个轻喜剧的片子,里面还是有一些令人发笑的镜头。
看完也不觉得累。
我想,我幸亏第一部看的是《发射失败》。
如果先看《青春无敌》再看《发射失败》,可能《发》在我心中地位会低很多。
第一眼看到《青》里的乌玛•瑟曼,觉得她可真美,美得让人眩目。
可以说,我之前没有看过她任何片子,包括她那部非常有名的《Kill Bill》。
第一次见到她,就惊为天人了。
《青春无敌》讲述的是一个曼哈顿37岁事业有成的离婚女子遇到23岁的天才画家,于是来自年龄巨大的悬殊,让这段爱情充满了曲折,当然,甜蜜也是必然的。
想想看一个活力四射的小伙子和一个充满了成熟魅力的女人之间,该会有许多遐想空间的,还好,电影还是提供了一些肉欲场面。
不知道是片子的缘故还是电影本身的缘故,《青》片色彩很饱和,场景也都选择得好。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是不能接受年纪比我小的男人的。
这样的观念也是全球化的罢,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片子。
她领他进入她的社交圈子,见识大世面,甚至帮他介绍艺术品收藏家,使得他的事业得以开始;他也带他去那些充斥着年轻味道的场所,那些以她身份不可能去的地方;他们彼此进入各自的生活,有矛盾,也有化解。
象上部片子一样,我以为最后他们一定会在一起。
但是,导演是残酷的。
影片没有交代他们是否分手,只一下子转到一年后的冬天,他去小酒吧喝酒,当他出去后突然想到有东西拉在酒吧里了,回去取的时候,他发现乌玛•瑟曼也在那里喝酒,他快步离开,走到酒吧外,又回头,那手套擦着玻璃,看着里面谈笑欢声的人们,这个时候, 乌玛•瑟曼也回头看到他了,迷人地微笑着……影片结尾拍得很美,美得让我心颤抖了一下,眼泪掉了下来,那种无法道明的爱的伤痛。
爱情是很简单的。
维系是很复杂的。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丽莎最后说了一句非常意味深长的话:光有爱情是不够的,尤其是当你们考虑到婚姻和孩子的时候,或者一起付账单的时候。
婚姻关系对两人的感情是有用的,孩子也会对两人的感情有用。
我并不是说爱情不重要,它非常重要。
但是,有时候你在爱一个人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这样就好。
大卫对拉菲说,我想和你一起努力走下去。
已经走过婚姻这一过程的拉菲说:你是为了证明你真的很爱我,所以说要和我结婚生子,但是这对你不公平,你愿意这样做,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了。
一年后,逐渐成熟的大卫又偶遇了拉菲,他看着她回眸的一笑,骤然明白她为何那样做,不是不够爱,而是在婚姻中,光靠爱情和努力是不够的,他们的人生一个在起点,一个即将到达终点。
谢谢你给我你的爱情,让我体会到最初的美好,纯粹的爱情。
谢谢你给我你的爱情,让我学会成熟,学会承担,学会做自己。
我们曾经努力过,爱过。
这样就够了。
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实不能说忘年恋是个错误...但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大学生爱上一个离婚少妇的话..结局很难圆满..就算给出了个圆满的结局..续集的结局也很难圆满。
自己是个享受过程的人..他们曾经很快乐--他们也理智的定格了这些快乐--从电影院的相识到相爱..一切都让人觉得很幸福..幸福到就算只能永远这些回忆就可以一个人生活。
他们没有用力的去争取所谓的未来..因为很多时候..坚持恰恰破坏了美好--那些坚持的初衷热烈的相爱..静静的离开..多年在白雪中的咖啡馆相遇时候的回眸微笑--他们都知道自己拥有了什么..
23岁的天才画家Dave和刚离婚不久37岁的成功职业女性Rafi通过朋友偶然认识,年轻,朝气蓬勃的Dave被Rafi成熟的女性气质所吸引,终于鼓起勇气约会Rafi.通过两人的相处,年轻的Dave给Rafi带来从未有过的快乐,Dave在Rafi的鼓励下,逐渐找到自信,明确了人生的方向,并在Rafi的引荐下,卖出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开始了职业生涯.但是年龄的差距本身就是一个焦点问题,两人的相处的过程中矛盾也随之而来,Rafi拥有自己的公寓,生活稳定,有的都是事业有成的朋友,而Dave一开始没有工作和人生方向,朋友也大多是不断更换着女友的毛头小伙.他们之间一直存在的死穴就是:37岁的Rafi想要一个baby,她的时间也不多了,但是年轻的Dave却无力承担这样沉重的责任,就连Rafi自己都对Dave说:"You're in no place to give me what I need."虽然两人的焦点是年龄问题,但也包含着其他的因素,宗教信仰,种族.......放到中国,可能就是籍贯,家庭背景了.来自家庭的阻力,也使得两人压力重重.出于对我们的爱,我们的父母总是试图根据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做出的决定,而他们往往也是正确的.但年轻的我们关注的却常是自己的感觉,因为我们自己不去经历,不去尝试,又怎知其中的欢乐和痛苦呢?一年之后,Dave和Rafi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在一家餐厅偶遇,来年工人默默无语,隔着玻璃互相微笑,笑容里带着伤感和无奈,更多的是感激,可以想象,在那一年里,棉队种种困难 ,两人最终还是分手了.这就是影片<青春荡漾>的剧情,英文译文是:PrimePrime做名词时有两个含义:1.佛晓,春天,青春2.盛年,壮年这个词汇语义双关,暗示男女主角的特征,一个朝气蓬勃,一个成熟稳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为爱情所困,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往往无法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有时候爱我们的佳人反对我们的爱情,有时候我们爱的人离我们而去......但当我们告别爱情的时候,我们并非一无所获.也许我们应该放下一颗执着的心,像影片中说的那样:We love,we learn,and we move on ,and that's okay.
看過《隔著阿媽說愛你》,心底浮現疑問與唏噓,年齡差異較大,而女的比男的大,真的談不了戀愛?!
電影讓觀眾享受逾越主流價值觀的愉悅,卻再一次強化了主流論述,為主流論述鳴鑼開道。
好久没看过这么无聊的片子了,乌玛·瑟曼的号召力忒强了,虽然我压根就没见过那男主角,还是一拿到手就开看了。
忘年交浪漫故事,女大男小,主要是剧情无聊,有点喜剧因素,但是不可笑。
梅丽尔·斯特里普演出了重要的角色,不过再一次证明她在喜剧上毫无天分可言,多年前的《拙妻不可欺》和《永生》(和布鲁斯威利斯合演的)也是一样的下场,我非常抱歉,虽然她盛名远播,但是我一直都不喜欢她,不是因为她不漂亮,爱玛汤普森也不漂亮,我真的觉得她演技一流。
可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不论大家把她捧得多高,我看她的电影就是打不起精神来,我也不知道她演得哪里好?
从《苏菲的选择》开始,甚至在还没看到她的电影的时候,我们就被《大众电影》这样的杂志教育说她是美国最伟大的女演员,可见我还是没有被成功洗脑。
乌玛·瑟曼也没什么光亮,不拿刀看着很不习惯。
男主角我们就把他忘记吧,唤不起任何人的关心。
导演Ben Younger,数年前有一部《锅炉房/沸腾的房间》Boiler Room 我看过,讲金融界的,也是无聊的要死,在无聊的领域他还真厉害啊。
只有结尾不错,没有落到美国文艺片一贯的窠臼里去,我一路睡着看就这里醒了一小会儿,带着满腔“终于快要完了”的那种喜悦。
男主出场时太帅,年轻又阳光。
罗妃刚出场时并不惊艳,情场失意的老女人就应该是面色蜡黄,没什么精神的样子。
然后认识了大卫,一切都水到渠成,两人自然而然被吸引,罗妃时有挣扎,但终是难敌大卫的活力。
罗妃的打扮越来越精致,恋爱中的女人本就会花费心力收拾自己。
或许,在离婚前,她本就是个美丽的女人。
大卫妈妈为了儿子和病人的幸福压抑自己做母亲的天性,细细想来觉得她特别伟大。
两人住在一起后矛盾愈发明显,罗妃需要的是看过世界,为她停下脚步回归家庭的人,而不是陪他还去追寻梦想。
每个人都有看世界的权利,但不是她要的那种生活。
大卫爱玩游戏,青年人本就会被游戏吸引。
莫里斯的侵入使得矛盾爆发。
大卫搬了出去,有了一个人住的经历,他才会知道对于成熟而孤单的人,被侵入生活空间是件多可怕的事。
ps:一大笑点大卫的奶奶用平底锅敲自己实在太可爱,好搞笑!
另一大笑点是摩里斯摔派。
酷!
虽然不对,但就是觉得这样很酷。
看吧,不爱我就要收到这种惩罚。
如此自信的男孩值得被爱。
说实话,我是冲着梅丽尔•斯特里普(饰心理医生,达夫的母亲)和乌玛•瑟曼(饰拉菲)才买这张碟的。
这是一个关于姐弟恋的故事,拉菲37岁,达夫23岁,偶然邂逅,一见倾心,虽然相爱,终无结果。
比较有看头的是斯特里普扮演的心理医生,从起初的耐心倾听热情鼓励,到得知真相后的矛盾重重理智应对,丝丝入扣,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尤其那些神经质的细微动作,令人叫绝。
在两位大明星的光彩映照下,饰演达夫的男演员显然青涩了许多,几乎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
影片的结尾,两人分手一年后的某天,达夫无意间看见了和朋友聚会的拉菲,隔着餐厅玻璃,四目对视,拉菲回眸一笑,达夫转身离开。
双方没有一句言语,眼里又分明写满了关爱与祝福。
不知道是编剧的狡猾,故意留下悬念,还是过于现实,或者难以设计两人若真的喜结连理后的剧情走向。
如果细究起来,故事的发生发展似乎总有太多的巧合,但转念一想,大千世界,又有多少奇迹就是这样来得毫无预计。
影片的名字叫《青春无敌(Prime)》,副题是“A Therapeutic New Comedy”。
我喜欢这种带有淡淡忧伤和温馨色彩的喜剧,仿佛镜头前拉菲最后那抹恬静的笑容,其中,有曾经沧海的激情,更有云淡风轻的从容。
拿得起,亦放得下,大概也只有故事里的人物才有可能做到这般的理性和平静。
关于“姐弟恋”的题材,似乎总能成为影视作品的偏爱,是易于结构起伏的剧情,还是引发世人对此想象的思考,不得而知。
远的不说,倘若“八卦”一点的话,近年来影视圈里不就爆出好几桩类似的新闻。
明星总是惹人关注,明星的私生活更易引起大众好奇心的窥探。
情义两心知,故事背后的真实细节,旁人无法了解,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作为看戏的观众,本就不该干扰别人的抉择,只消送上美好的祝福足矣,实在不必太多的聒噪。
中国老话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但要是女方比男方大上不止三岁的话,就会遭人侧目。
不像老夫少妻的结合,最多一句“老牛吃嫩草”的揶谕,潜台词里似乎还有几分嫉妒和艳羡的成分。
男女择偶的标准,身份地位职业资产,样样不能少,所谓门当户对,看似平等,实则功利,说它滑稽却又暗藏玄机。
虽说“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体重不是障碍”,可一旦即将成为现实,则难免身不由己地顾虑重重,忧思忡忡。
当男人爱上女人,丘比特之箭射中彼此心田,爱情的火焰如火山喷发,谁还能在瞬间做出理性的抉断。
鞋子合不合脚,婚姻幸不幸福,都是只有亲身试过后才能下的结论。
所以,适与不适,在没有足够的时间权衡比较之前,是根本不可能一语道破的,那么,情浓时的山盟海誓,也就并不存在对与错的划分。
《Prime》中有处小细节,不知是不是编剧的有意提醒:夜深了,达夫还坐在地板上入迷地玩着电动游戏,拉菲站在旁边停顿片刻,终于无奈地转身进了卧室。
达夫回头看了她一眼,转而继续奋战。
37与23,姑且不论是否编剧的夸张,十几岁的年龄差距,已然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跨度,无论是学识、背景、环境、兴趣还是阅历、际遇,都会有不小的差异。
或许,这差异不光体现在生理上,更多的大概还是体现在心理上。
仅仅有爱,显然是不够的。
没事还好,卿卿我我恩恩爱爱,一旦有事发生,可就不是轻易能够消弭的了。
而矛盾一经产生,就算最终得以化解,那道裂痕仿佛植入皮下的硬物,时不时地便会磕着碰着,逢到阴天返潮,更是会隐隐作痛却又无处逃遁。
这样看来,影片安排这样有因无果的结尾还是明智的。
起码不要复现彼此的口角纷争,痛不欲生,那样就真成了人间悲剧而不是现在的效果了。
爱过,醉过,就好;醒了,分了,也好。
尽管现世中比这残忍酷烈的例子还有很多,幸亏电影里没有出现这样的不堪。
女人易老,不止是容颜的衰颓,最怕是心灵的疲惫。
但愿现实中那些“姐弟恋”故事的女主角,能够真的幸福长久。
即便不能,也要学会像拉菲那样回眸的一笑,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
事先看了故事简介,是个"老牛吃嫩草"的故事.关于"老"和"嫩"的矛盾,无非就是年龄问题.37岁的离婚女子,23岁的毛头小伙,然后......然后说什么都是多余.导演虽然年轻,却着实有几把刷子.导演也是编剧,他花了八年写的本子,自己冒着风险,拒绝了一个大牌的垂青,执意要选他认为最对的女主角.看完,不住地笑.到位,够味.说简短,该有的精髓一样都不少;说冗长,该点到为止的统统用了兰花抚穴手.情节,不,不谈情节.没这几位新秀、老手,什么情节都没意思。
两位女演员,也不多说。
她们二位的各路FANS,随便找一位问问,就有了三五七分的了解。
那个帅哥,面熟。
一般来说,姐弟恋的片子,女子自可以邋遢些、平凡些,男子却一定要帅的。
比如这位,在看到10分钟的时候,慢慢控制不住振奋:他是
是他,那时的他还有未褪尽的孩子气味,用提篮抱着宝贝女儿,到聚会告诉大家自己有一个女儿,再用吉他弹一句。
Sweet.然后,莫名就有了男子气。
不知道,还是年轻;气味却发生化学反应,也许是抬头纹里的俏皮,也许是微笑中的腼腆,也许是年轻的不顾一切的率性,可以从那种独有的帅气中认出他,但是又为那帅气中让人退避不及的锐利惊讶。
然后是音乐,无论是Jazz还是Hiphop,都棒地无话可说。
再然后,结尾的旋律,居然是。
开始还以为自己混淆,可是真的是《青涩恋情》里的那首。
不过,在《青》里的有着韩国人清淡宜人的味道,在
一段姐弟恋引发的故事。。平淡开始平淡结束。。对两位女演员印象深刻。。MerylStreep真够纠结的又当MAMA要保护孩子又当心理医生为病人担当。。第一次看UmaThurman电影感觉很另类不能说是美的类型只能说有种独特气质吸引人蛮想看看她其他作品的。。
最失败的地方在于不断地提醒你,分开后的爱情是值得期待的。
老牛吃嫩草
爱情真的可以没有任何界线。
不管双方多么互相吸引,23岁是真的当不了爸的。
我承认我没心情把它看完
这种chick flick 没有大牌明星帅哥美女真的会逊色很多。好吧。虽然37岁的中年妇女遇到23岁的年轻帅哥,确实很值得YY。
结构、剪辑拖后腿
太长了.太长了.很多重复的地方.老女人和小男孩最后还是会掰.我喜欢老太太用锅敲脑袋。
欢快姐弟恋 年龄不一定是问题 但差距太大是万万不能的
sometimes you love and you learn...and you move on.
Not cool.
即使有俩人物也是无聊
梅姨好棒…没有为了happy ending而非要追求大团圆,好评~
我喜欢
没有很好看!!!!!!
如此年龄差距的姐弟恋 即使真的在一起 也会两天一小吵 五天一大吵 主要还是冲着梅丽尔看的
真悲剧 乌玛瑟曼也老了
shit!这明明应是喜剧结尾!
斯特里普,老有老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