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把三达里看完了。
发现我真的是一个对情节很钝感的人,不论是音乐剧还是电视剧大家吐槽的情节我都觉得可以接受,所有真的能触动我的作品的氛围和情感远远比剧情重要。
能看进去的韩剧真的很少,泡泡糖,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和三达里,感觉三部剧都是淡淡的像白开水一样,但每部都有很明显的特点,泡泡糖就像味道淡淡的泡泡糖,都市男女像薰衣草。
感觉我的喜好特征还是很明显的,现实主义永远是最能打动我触动我的。
感觉三达里整部剧都带有海风的气味。
前几集在首尔的剧情没啥意思,到了三达里之后才慢慢变得有意思。
济州的海真的很漂亮,人也很美,而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导演没有刻意追求拍美景,但所有的背景都是美的,且符合当时的氛围和情感。
喜欢五鹰之间的友情,喜欢积怨的释怀与和解,喜欢“三达里是赵三达的领地”,喜欢海女们的热情和袒护。
故事的结局给了所有人美满的结局,现实肯定不会这么如意,可它是电视剧呀。
虽然它比童话平淡,比现实理想,可是真的很温暖。
希望有机会可以去济州岛呆一段时间
了解韩国的都知道,韩国社会对待霸凌就跟我国对待那些偷税漏税的明星一样,一旦涉嫌霸凌,基本星途无望了。
之前有一个女团成员被爆出学生时代霸凌同学,直接退团,所以这个剧情还是比较符合韩国国情的。
评论的人不要拿我国国情说事,国情不一样,我国霸凌的也不少,但基本很少上新闻,韩国霸凌已成常态,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冤枉,也不是解释就能讲清的,所以大家轻松看剧就行了。
这部剧可以算是最近新更几部剧中比较好看的,剧情轻松搞笑,男主女主颜值高,演技也都不错,池昌旭以前的男神,看过好多他的剧,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么帅,年轻。
申惠善近几年越来越火,才看完她的电影《目标》和《勇敢的市民》,演技不错的一位小姐姐。
第一次看她的剧还是《蓝色大海的传说》里面演女二,后来主演了好多剧,反正心情不好时看看,还是不错的。
目前看到第六集,观感是非常标准、模式化的返乡剧,具备我们所说的返乡剧所必须具备的一切要素:在大城市失落的女主,人情淳朴美丽的乡村,男主代表家乡召唤女主归来,批判大城市所代表的虚无物欲。
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表达感觉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情绪,大城市和乡村都有自己的问题,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两个极端。
韩剧的表达往往超前于国产剧,但是这部剧在剧作技巧和表达上,感觉真是比较陈旧的。
喜剧桥段都很无聊,女主有那么好的一个爽文底子,干的净是些窝囊事,看得人一口气上不来。
看到12集,好不容易感觉有点泪点了,结果又被一口窝囊气憋住。
哭没哭出来,爽又没爽到位。
反派女助理都跑到三达里来招摇找打了,多好的复仇机会,开始还恨不得全村都来帮女主呢,最后又是巴掌高高扬起轻轻落下,每个人留下几句口头威胁就完了,韩国人的骂人语言又是如此重复和苍白,爽感是一点也没出来。
问题应该是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控,感觉还不如咱于妈。
女主整天不是躺在床上打滚喝酒,就是在村里乱晃无所事事。
你又不是刘亦菲,即使无所事事,仅凭一张脸也有千万观众买单。
这个女演员的戏我之前没看过,但小池的剧我是狠狠追过好几部的,这是我见过跟他最没cp感的女演员。
14集,爱情关键阻碍的消除,感觉也没处理好。
本来俩四十岁的人了,因为父亲的反对而不能在一起就挺离谱的,而且父亲反对他俩还不是在他俩刚在一起的时候反对,是在两人已经浓情蜜意好多年的时候才提出来。
而在这一集,两个人终于决定在一起,打算一起反抗他爸的时候,他爸前面一直突然坚定不移的反对突然就瓦解了,仅仅因为女主的一席话,莫名其妙地让他想起亡妻,莫名其妙地就好了。
这个处理真的不太有说服力,毕竟你俩从一开始就很相爱,那这些话早为什么不说呢?
个人感受,也许在爱情剧中要做“相爱难”,阻碍如果从人物关系的内部出发,确实很难写,因为丰富立体的人本来就是剧作中的最大挑战。
所以在实操中,其实有很多方法来规避这个难题,比如《鬼怪》,两人相爱的阻碍是神的旨意:男主不死,女主就不能活,但是女主不爱上男主,又没法杀死他。
通过这样的强设定,把两个人死死地扭在一起,不爱不行,爱了也不行。
再比如《来自星星的你》,男主是外星人,马上就得回外星,不回就得死,结果就在这个时候爱上了女主,那是要爱还是要活?
这两个经典案例,都是巧妙地用外部设定,而不是用自然人,来给男女主的相爱制造阻碍。
或者要从男女主内部去做文章,也可以。
今年看的一部觉得很好看的,是《都市男女爱情法则》。
两人相爱难,是因为女主本身性格使然,再加上种种阴差阳错的误会。
女主成长了,能面对自己了,两人自然也就相爱了。
这样在做爱情的时候,同时也在做人物成长。
归根结底,恶公公和恶婆婆一样,不仅难写,而且容易流俗。
但是《三达里》这部剧整体的剧作水平,本来在韩剧中就属于很平庸,所以也不是说把这个问题改了就能解决。
手里有女二和男友劈腿的照片不反击,身为名人面对舆论啥也不做直接跑回老家?
那她之前都是怎么走到成功这一步的?
靠纯情??
只靠实力?
拿观众当傻白甜啊!
就为了写老家初恋的纯爱,那又何必剧的开头拍她畅快的报复男友劈腿,塑造大女主人设呢?
看到现在六集了,没有纯爱的感动只有窝囊,遇到这么被诬陷的事是个人都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
看完第六集气得肺疼,浅分析一下女主的人设。
人物形象上最矛盾的就是赵恩惠的果断利落和赵三达的敏感脆弱实际上是无法共存在一个人身上的,我能理解编剧想塑造一个外强中干、为了实现摄影理想坚韧不拔但实则细腻而敏感的人物,但现实是敏感、细腻、有着极高共情能力、时刻体贴他人情绪的赵三达是绝对没有办法走到赵恩惠今天的位置的,她可能成为一个技术优秀的摄影助理,但这样的性格带来的过度内耗是不可能让她成为一位独挡一面、开设自己工作室的业界顶尖摄影师的,甚至你把她推到工作室室长的位置她也会主动请辞,因为担任领导者会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继而影响到本就艰苦的创作过程。
如果女主具备赵三达的体贴和细腻的话,她怎么会察觉不到下属的轻蔑和不服气?
一个自己一步步摸爬滚打、在大摄影师手下卖命八年的人怎么可能感觉不到助理想出头的心思?
编剧一边把女主打造的极富共情力,不断回想自己那番狗屎发言有没有对下属造成致命一击,一边让她完全无法体察下属和当年做学生的自己一样,憋屈、不甘、忍气吞声、郁郁不得志,下属固然是个傻x,但是女主自始至终都没在事端爆发前想过和下属积极沟通,反倒在出事之后说什么“我从来不觉得你做不出比我更好的作品”这种话,更别提下属还是自己带教时间最长的学生,这样迟钝的人能走到顶级摄影师的位置并且自己开工作室在我看来绝对是天方夜谭。
那如果女主是自信飒爽的赵恩惠呢?
那我坚信作品反映人品,一个对自己的概念和审美都有着极高自信的赵恩惠是不可能因为“你究竟是不是因为我才自鲨的”而陷入深度自我怀疑的,她一定有“我没做过就是没做过”的笃定,这种“我无论做什么都从来问心无愧、堂堂正正”的坚定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对于要求对自己的专业极为自信甚至自傲的艺术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她的解决方式绝不会是向内自问自省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向外寻求澄清和沟通。
综上,女主的人设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她既不是赵三达,也不是赵恩惠,她只是编剧为满足自己的回乡情节捏出来的一个平面而干瘪的角色,既不能让人心疼,更难以令人共情。
这是从2023底开始追到2024年初的剧,完美😍。
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完美融合在这部剧的故事中,乡情,邻里情和善良感动的共情都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细小的细节中展露,让你满心的柔情,动不动就会被某句话,某个片段,某个表情被触动到心软软之处,三达里,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我的人。
“只在呼吸能承受的范围里努力💪,不要贪心”,好好留意身边的爱意和善意,生活如是。
五鹰的友情让我感怀青春,乡里乡亲的海女大妈太可爱了,一地鸡毛的日子像是孔雀开屏般灿烂。
男女主的人设太赞,没想到池昌旭的魅力依旧,想起当年他的《K2》和《治愈者》,岁月让他有了更多细腻的柔情,申惠善真是太会演了,她不能算是大美女,但就是美得有性格,美得很独特。
记得当初看她和李钟硕演的《死的赞美》,阿呦,真是哭S我了。
太喜欢她在这部剧中塑造的三达的人物,疯魔又感性,倔强又单纯,一位活灵活现的摄影艺术家。
治愈系韩剧又多了一部高分剧。
推荐👍。
我打豆分的话8.0。
新的一年以这部剧开头特别好。
很温暖,剧里的那种气息好像也能渗透到我的生活中,让我的心里很亮堂。
看了三部这种聚焦小地方的韩剧了——海岸村、山茶花、三达里,是那种节奏不太快的,有些剧的节奏则是对我而言太慢了,其实这部也有很多地方处理得比较磨叽,但很少让我不耐烦,总体上吸引着人慢慢地跟着故事情节走,好处就是前期的铺垫一点点推动着使情感在后期达到了真正的爆发,让我忍不住掉眼泪的就是后几集三达得知在长长的岁月里、在看似只有她一个人的成长中赵容弼出席了她的每一场展览,他一直在光后面守护着她,然后她就跑过去,从后面抱住他,那个情节让我眼泪直流。
让人真的觉得很悲伤。
跟着看下来觉得三达和容弼是be美学的,很详细地描述了两人分手的原因(外力因素),所以比很多为了be美学而刻意营造那种氛围的剧好很多。
实话说倒序手法,一开始还觉得两人有种欢喜冤家的感觉,避了和没避一样的嫌,还挺搞笑😂没想到中间有这么多无奈。
再就是剧里的爱情观。
后几集他们的对话好深刻呀,而且都很有道理,说完我就能理解那个人(虽然也有些点太小了觉得有点没必要😂)。
包括分手原因、梦想这些,他们真的在认真考虑这些,我才知道为什么他们能谈那么久的恋爱、以及分别九年依然心里只有对方。
有那么一个场面两人相视坐着,拉着对方的手,我觉得赵三达赵容弼是天生一对的、是两个名字一个整体。
这样的荧幕情侣才能打动我。
对比看过的很多欧美剧,讲究的是化学反应,能感受到两人之间的荷尔蒙在流动,眼神,几句话,有可能两人才认识不久,也让我觉得他们之间注定要发生什么。
入乡随俗,各有特色,我不觉得欧美的节奏过快,反倒我也很相信“一见钟情”的说法。
看过的很多韩剧(我觉得好的才算能算在里面)主人公都不是直接在一起的,要么就是中间会有点坎坷,但这些情节我不觉得没必要,磨合总是好的,是利于关系的健康的。
韩剧是“日久生情”型,两种爱情我各有各的喜欢,在我心中不分上下!
我们不能单拎出两种剧就比比比,别忘了文化氛围这回事,两种剧是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当然要看它们背后的制度、社会的差异啦。
比如欧美文化里,本来就有及时享乐主义,老外讲究活在当下,包括刷社交媒体也能看出,他们对待生活多是体验,弱化了我们亚洲文化里动不动就要“学习”、“成长”,他们对很多“大道理”没有那么在意,也不会凡事都要理清前因后果再做。
那放到电视剧里不就是,喜欢我就和ta滚床单,就和ta在一起,遇到问题再说,分了也是到时候再说,起码当下很快乐。
我很认同他们的这种理念,但实话实说,我生活在东亚文化里,从小到现在置身于的是我们国家的社会环境,会被束缚到,一些东亚人的内耗我也能感同身受。
就比如在韩剧里,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把感情问题一放大再放大,步入感情前,要看两人三观合不合等等,初衷无非是我们害怕受伤害罢了,可是害怕受伤使我们认真对待感情,这也没毛病吧?
山茶花开时里,东柏先是努力让自己不喜欢上龙植,后面喜欢上了又犹豫很久才踏入恋爱,确实小心的过头了,但如果你站在东柏的立场上,也能理解。
再加上万一有人就是伤痕体质,爱过又分开会承受不起,那这种人当然要看过看过再看过才能在一起吧,难道还不让人这样了?
所以当我看山茶花开时的时候,我也没有不耐烦,跟着看了就能理解东柏的处境了,慢慢的,最后那么甜蜜,我觉得很美好很美好🥰总结,每部剧都有各自的节奏,要正好和你同频,那就是好剧,那就好好品味剧里的小幸福吧!
三达里很温暖,我的记忆库中又多了很多帧可爱的画面!
🥰
这部电视剧在剧情的编排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首尔的故事线上。
女主的特点性格在首尔的故事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让人看的有点憋屈,济州岛的家庭和朋友之间的故事很感人,四个人在那个记者偷拍为三达出头的时候,真的把我感动哭了。
让人忍不住想要一直看下去。
如果编剧能够在女主的形象和首尔的故事线上多下一些功夫,我相信这部电视剧会更加出色。
总的来说,这部电视剧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虽然首尔的故事线有些糟糕,但济州岛的剧情却让人眼前一亮。
女主前期为了回乡各种犯蠢的剧情让我暂时弃剧了,等后期剧情发展起来再看情况吧。
毕竟我还挺爱看各种海岛宣传片的,各路主配角合眼缘,演技也都够用~但是开头这段实在是不懂。
看上去她混得是真的很好,全方位的好。
那么凭借她在职场摸爬滚打10来年的阅历,以及手握对方亲手传给自己的知三当三的证据,面对媒体会做的居然只是哀求小三出来澄清事实?
这么大个工作室,总要有个公关。
深耕媒体行业这么多年,也不可能没有几个相熟记者。
不赶紧找人公关,也不推认可你的后辈们出来接受采访解释误会,这种新手行为放在一个成功的职场人身上实在太bug了。
虽说我理解导演是为了体现她有不善交际的一面,但是从拍出来的聚餐场面看,她又很社牛啊,和模特、下属关系都很友爱。
虽说这部分符合一个开得了独立工作室的职场成功人士的魄力,但这明显又和她完全没朋友这点前后矛盾了。。。
说什么人都只会落井下石没人帮忙,根本说不通。
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职场可真不是只有内心阴暗的变态,正常人肯定还是大多数。
哪怕你说其他竞品摄影师同行是冤家,希望减少竞争对自己有好处,还算勉强过得去。
但是一些相关职业的合作伙伴,很多时候彼此都有利益相关。
爆出个特种报道记者自己也有面子,为正义出头演员也有流量,跟着你混的后辈更是要仰仗着你养家糊口的。
大多数人并不会拒绝双赢的事。
(她要是平时为人刻薄把人都得罪光了也算可以,但是这说回来了,剧情上她又挺有情义懂交际的。。。
)这种情况下任何和工作室打交道的人,但凡有眼睛,肯定也都能看出来助理小三的人品如何。
有人品有实力有人格魅力的女主,怎么说也不至于因为这种人品的助理搞出这么一点小插曲,就被所有人背刺直接走到破产这步。
如果真这么扛不住事她也没能力靠自己成为业界一枝花把~再退一步说,就算你自己没有记者朋友,那人家小三可都贴心得连记者会都给你准备好了。
你完全可以直接对着记者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大家小三多么忘恩负义倒打一耙,不但不感激你的提携教导,而且背后勾引你的男朋友,为了刺激你甚至舞到你正牌女友面前了,作为证据把她亲自发给你的照片当众展示。
最后总结陈辞,录音中的辱骂是指他们生活中这对狗男女,和职场没半毛钱关系。
那就完全可以接机赚一波受害者热度,事业更上一层楼。
那继续在首尔风光就好啦,根本就不用回济州岛啊。。。
无数条路都不至于束手无策到求小三的地步。
虽然最后借女主之口解释不说是因为自尊心和善良,但这么玻璃心爱面子还走到这么成功的位置果真是可能的吗?
更何况这个坑还是女主自己亲手挖的。。。
自己创业好多年了,面对这样一个丑恶都写到脸上的人,居然都不知道防范,还让她继续帮忙布展,这是嫌对方不继续坑自己难受哈。。。
就这心智还开得了独立工作室哈。。。
虽然我也理解,这样一会女精英一会蠢到家,是为把她打回原籍找个借口,前后形成对比,但总觉得这个借口实在有点牵强。。。
还不如让女主在首尔干个表面光鲜实际没钱没势没自由也没人认可的活呢,那我觉得她被同事们抛弃还多少有点道理。。
可能类似的剧多了新理由也越来越不好编了,那就希望编剧虽然没写好职场部分,但最起码认真对待后续的主线剧情吧~
看之前就看到很多人在吐槽女主这个角色有问题,说看着很憋屈。
但是当我看了几集我发现这些都无关紧要了,我最初喜欢看的韩剧就是这样的。
友情、亲情、爱情,主角、配角,每一条线都足够让人动容。
先说友情吧,这是我哭最多的一条线。
“五鹰”就是友情的意义,无论失败成功都有那么一群人愿意在你身边,帮你应援也好,帮你擦干眼泪也好。
我觉得回到三达里,赵三达明白了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也不是自己以为的那样,朋友不是想看到她失败的模样,只是心疼她。
然后亲情线,也是超级好哭。
妈妈们真的是人世间的神,因为有孩子所以她们开始变得无所不能。
高美子是,夫美子是,三达里每一个海女都是……选择女儿放弃游泳的小女儿赵海达也是……当然三姐妹也超级好哭,她们虽然一直吵吵闹闹,但是始终会陪伴着彼此为彼此应援。
最后爱情,我想这部剧就是对“爱抵万难”最好的表达。
赵容弼和赵三达,姐姐和姐夫,妹妹和海豚中心代表,容弼爸爸和夫美子,小助理和王景泰,老爷爷和老奶奶……啊,原来爱一个人能有这么坚定啊,愿意陪伴他/她,甚至不愿意去忘记他/她!
原来爱能有这么大能量啊,让胆小鬼变得勇敢,让人知道这个世界不是自己一个人,总会有一个人无条件在自己这里。
然后我最意难平的是夫尚道,他的爱总是无声的,他会在赵三达成功时一次不落的送去花篮,会在打伞时偏向赵三达而淋湿自己半边身体,会熬一个通宵帮找到诬陷赵三达的根源。
但是啊,爱情好像时机更重要,赵容弼总是快他一步,在他想帮三达系鞋带时却看见容弼已经蹲下来了,在他鼓起勇气去首尔找三达表白时却看到了两人的情侣对戒,在他到处找三达时却只有容弼能知道她会在济州爱之银行,在他想和三达共用一把伞鼓起勇气搂着三达时容弼却突然出现……唯一一次他抢先是三达哭时他比容弼先递上了纸巾……他爱的太小心翼翼,甚至连告白都没有,但我觉得赵三达应该清楚了……我最喜欢剧结束时的一句话,“能有个归属是多么令人欣慰”,是的,那个归属会在我们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告诉我们,啊,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一个人,原来有那么多人在爱着我,在陪伴着我……就这样再重拾勇气再次出发……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24北影节 缓缓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父女关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影那一刻,竟然有点感动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3.5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3.5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3.5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