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知道这部戏是因为钟先生要参演此剧,7月8日听到消息此剧名为《烽火常德》,两天后看到此剧更名为《勇士之城》。
剧名一定随即引发我很多联想,我在猜想本剧的主题和可能的剧情。
尽管是为了纪念“常德会战”胜利七十周年,但从常规看,这类红色战争题材要么平铺直叙历史事件,要么通过一个或几个平凡的小人物侧面反映历史潮流和时代变迁,此剧主线无疑从后者着手。
但是,现在从仅有的片花和宣传画册看,此剧有别于常规的是,避免了当今霸蛮荧屏的各类战争神剧“神话”或“脸谱化”还原历史只为变态的吸引观众眼球,而是呈现了一群小人物在战争和死亡面前有血有肉的真挚情感,彰显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有被战争践踏、侮辱、伤害的人的人性光辉!
所以,此文我不评价班底、演技、画面、剪辑,更不探讨历史和真相、正义和真理。
我只能看到总长7分40秒的片花,任何剧集未认真投入的完整看完是不适合做过多评论的。
我只是单纯从“人”的角度出发,浅谈何为“勇士”。
一、有坚守之勇气,谓之为勇士“为人民而奋战,为人民而牺牲,这是我作为共产党人的信念!
何平安,现在我要把信念传递给你”。
这句台词配以日军飞机疯狂轰炸和坦克长驱直入的画面,为整个片花开篇点题,一个个壮烈恢弘的战争场面给了我非常直观的视听刺激。
接下来的几个人物出场和画面剪辑,大部分都在交代何平安的各个侧面:他有坚定如初的信仰,他忠肝义胆侠骨柔肠,他身手矫捷勇猛果敢,他少年英雄百步穿杨……此剧以何平安为主线渐渐拉开序幕一角。
何平安,默默守护烈士的遗孀幼子九年。
在哪个风云诡辩动乱不安的年代,有多少人能选择一直坚守自己的本分和原则?
又有多少人能选择一直坚守自己的本真的信仰?
何平安,他,选择了默默守护!
“这么多年我想尽办法就想让你变成一个普通人,看来我还是没能做到。
”是的,柳芬没能做到,谁也没能做到。
何平安没有忘记他的使命和信仰,他在坚守,这种坚守是种责任更是种勇气。
“就算死,我也只能为了守城而死!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此坚守之勇气,何平安如是,此坚守之勇气,余师长如是。
有此坚守之勇气,谓之为勇士!
二、有决绝之勇气,谓之为勇士“多少次了,我觉得我可以死了,可以牺牲了,可是还是不甘心,就因为我想再看你一眼。
城外的日本人,随时可能要了我们的命,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你愿意嫁给我吗?
”之于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有情有爱的何平安才更加有血有肉丰满立体。
爱情温暖缱绻,对他们来说却是奢侈的。
在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环境中,只有爱,像是黑暗里永不熄灭的火种,虽微弱但足以温暖心底。
“哪怕只有一天,你也要比我活得更长久”“我要和你再一起,哪怕只有一分钟!
”何平安没有经历选择的痛苦和挣扎,虽满眼依依不舍流泪温柔抚脸,但他毫不犹豫的舍弃了自己。
“男人打仗,就是为了要女人和孩子好好的活下去!
”枯井边那决绝的转身,是慷慨赴死的勇气!
此决绝之勇气,于握枪求死的魏县长如是;此决绝之勇气,于舍生取义高喊“我是中国人”的刘世铭如是;此决绝之勇气,于众敌合围身中数十枪仍引爆手榴弹的柴志新如是;此决绝之勇气,于为了民族大义用生命完成人性救赎的海东升如是!
有此决绝之勇气,谓之为勇士!
三、有守望之勇气,谓之为勇士“留下十个人,与敌人同归于尽……谁愿意?
”为了确保虎贲师长能够成功突围,为了牵制敌人为援军到来争取时间,所有将士均挥动手臂高喊“我愿意我愿意……”这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这是信念永存精神不泯的诠释。
如果说军人之天职即效命沙场、报效国家。
那么余师长、何平安和所有为了守卫常德而牺牲的六万将士一样,都是抱着与常德共存亡的决心,为了中国军民寸土必争、寸土不让的家国情怀,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气对抗敌寇。
“我想再这面红旗下冲锋,最后一次冲锋”那面鲜红的党旗依然在飘扬,而将士们已阵亡牺牲。
这面红旗,早已超越生死的界限,成为他们的精神坐标。
国难当头危亡之际,何平安和所有人无所畏惧挺身而出,以必死之志开必生之路。
这面红旗飞升为一杆大旗,引领着一座孤城,引领着一群忠义将士,引领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说何平安和所有保卫常德的将士是这精神坐标的坐标轴,那么,你会问我这精神坐标的坐标原点是什么?
片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何平安满脸血污举手敬礼的一瞬,眼神里有不舍,亦有希冀。
那眼神,我只能用守望形容。
何平安的眼神就是这坐标原点————守望。
所有鏖战卫国的将士,都有一种精神和勇气贯穿始终,那是人性最光辉的一面————守望的勇气。
守的是家,守的是城,守的是祖国,守的是忠诚!
望的————是和平,是安宁,是幸福!
多么猛烈地炮火,也打不退这守望的勇气!
有此守望之勇气,谓之为勇士!
一城热血激荡,一座勇士之城!
以此渣文,纪念杂感。
因为和平安稳,无上感恩。
双手合十,愿所有勇士安好!
2014年3月10日深夜
(文转自编剧贾东岩老师)人往往在刀横脖项的一刻才真正了解的自己的性格。
七十年前,中华民族的脖子上就横着一把刀。
是生是死,是战是降?
考验民族性格的时刻到了。
1943年冬,日军精锐第十一军在湘西土匪引路下攻袭常德。
薛岳意图请君入瓮,重演天炉战术的辉煌,然而意图却被日军提前识破。
国民党第五十七师困守孤城迎战。
风寒如刀,空气里凝着湿冷。
火药点燃了那个冬天。
调阅描述那段往事的史卷,顿时炮火声怒吼声厮杀声充斥在整个时空。
我的手指开始无意识的敲击着,那一时间,似乎不是我来写常德保卫战的故事,而是被裹在历史之棺里的无数灵魂试图寄宿于我,想要张口呐喊。
可是不行,我把书本合上了。
一瞬间,耳边的喧嚣停止了。
我回归冷静,告诉制片人,这样是写不了的。
政治门槛、历史门槛、戏剧门槛,一个个门槛横在眼前。
众所周知,国民党五十七师的八千虎贲子弟用生命成就了常德一战的辉煌。
而由于蒋介石在湖南地区绝佳的排共政策,光明正确的共产党人在这场大战里遗憾的缺席了。
再说历史,常德之战的动机因果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连战果都有不同说法。
这到底是场胜仗还是败仗?
日军主动撤出常德,是被迫之举,还是早有预谋?
身临此战的预十师参谋长葛先才有个大胆的推测:日军的真实意图并非是打开西南门户,夺取洞庭粮仓,而是要以常德为饵,将国军的机动力量消灭在平原上!
最难的还是戏剧门槛。
将观众早知结局且不足二十天的沙场血战变成一个几十集的曲折故事,谈何容易?
我们要表达什么?
难道只是告诉人,这段历史值得纪念吗?
更何况常德地区已经有大量饱含感情的讴歌之作。
放眼望去,山重水复。
艺术总监李洋老师决定披荆斩棘:“我们从小人物写起,写小人物在战争时代的人物状态。
”因为他这一句话,历史终于对我们打开了后门。
出版于民国四十年的《常德抗日血战史》中,我读到了戴九峰的故事。
戴九峰,安徽绩溪人,时任常德县长。
在常德保卫战时,坚持不退,率二百余名警察协助守城。
如果说虎贲们是最无愧天职的民国好军人,那戴九峰就是百姓最理想的民国好县长。
一个画面浮现了:余程万写下《保卫常德文告》,通告全军“我们要有最大牺牲的精神,和日寇战至最后的一个人,最后的一颗子弹。
即使我们虎贲全体将士为这个神圣的使命而牺牲了,常德也是要存在的。
”他向全军昭示必死的决心。
戴九峰沉吟着,拿起毛笔,在告示上加了一句:“把握时机,争取前途吧——”他搁下笔,向着余程万说:“还是给兄弟们留个生的希望吧。
”这是历史上真实出现的文告,字里行间却透出执笔者内心的矛盾。
我宁可相信这文告是两人合写,最后一笔是由戴九峰加上去的。
就因为戴九峰的这一笔,历史变得不再遥远,故事中的人物变得有了烟火味,终于伸手可触。
那么主人公是戴九峰吗?
不,他文气,浮沉宦海老于世故,主人公不会是他,而是一个更年轻,更灵动,更有鲜活血液的人。
宰相起于州牧,将军起于行伍。
落实了戴九峰,我把目光投向了他的身后。
这时,就隐约看见了一个人。
那是在二百名警察中间,他不特别高,也不特别壮,隐藏在黑衣的丛林里,毫不显眼,是最普通警察的一员。
更真切的感觉是,他在隐藏着他的光芒。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索性先叫他何平安。
一个乱世里随处可见毫不显眼的名字,又隐藏着一份愿望。
所有英雄的故事,都是和他自身命运对抗的故事。
在此必须感激恩师刘和平先生对我的告诫:“戏不是编剧想出来的,戏是编剧找出来的。
”我开始翻阅常德的地方史志,在每一寸乡土里寻找这个英雄的命运。
常德保卫战的九年前,即1934年,贺龙曾经率工农红军兵困常德。
那也是一次围城!
这就是那个黑衣小警察何平安的命运:曾经的攻城者,如今必须守住这座城!
他的信息一点点的涌现:他是个受伤而被迫留下的共产党人。
他九年来无时无刻不想着战友们重夺常德。
他照顾着不属于他的妻儿。
他有着小警察的标准特征,三分世故,三分干练,三分调皮,还有一分天真。
有点像我心目中的南霁云。
在睢阳城外满身创痕,满衣沧桑,却还能大笑的南八。
他该是个满怀心酸,蒙着尘垢,却从没放弃希望,笑起来像个太阳的男人。
禅宗无门关有句:“若是个汉,不顾危亡,单刀直入,八臂哪吒拦他不住。
”“剑刃上行,冰棱上走,不涉阶梯,悬崖放手。
”追着藏在警察群中何平安的身影,不知不觉间,三道“门槛”竟已在身后了。
纪伯伦在《沙与沫》中写道:“一位妇人说:这当然是场正义的战争,可是我的儿子在战争中死了。
”这句话是高一时读到的,十几年过去,仍旧萦绕不散。
受此影响,我始终无法歌颂一场战争,哪怕是一场拥有正义之名的战争。
我充满困惑,向李洋老师求教。
曾经操刀多部经典抗战剧的李洋老师感慨:“世界上最好的战争片,内涵都是反战的。
但是抗战剧这个名词,让我们的战争剧更多在关注战争的正当性,缺少了对战争的反思。
如果将我们的抗战剧视角提升为二战剧,或者就能注入更多对战争本身的思考。
”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灾难。
日军挑起的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最惨重的灾难。
它的伤害范围之广,伤害时间之长,远超洪水,远超火山,远超地震。
这是人祸,人心之祸会像瘟疫一样蔓延,至今不绝。
处于战争汪洋中的常德,就像是载满形形色色人群的铁达尼克号。
它注定要沉没在那个苦难的时代。
我终于知道我该描写什么了。
写出常德沉没的时刻里,那些生命所发出的声音。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声音。
战争无法毁灭爱情,即使生命消逝,爱情依然不会消失。
正如铁达尼克沉没,杰克永眠海底,但海洋之心依然闪耀。
正如,再汹涌的浪涛也吞噬不了月亮的照影。
海豚跃出海面,身形就像是一弯弦月。
或许海豚真的在模仿月亮。
所以《勇士之城》的真实定位,是灾难爱情片。
于是何平安的对面,出现了皎如明月,冷如新月的沈湘菱。
爱情的天敌似乎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太少,难以酝酿发酵,时间太长,又容易稀释淡忘。
空间太近,呼吸会困难;空间太远,交流会困难。
剧作的难题也是时间和空间的控制。
《勇士之城》决定采用封闭的时间和封闭的空间。
时间是战争的短暂20天,掐头去尾;空间是常德地区,绝不越界。
规范严格的创作边界就像是密封的坛子,有助于故事和人物的酿造。
黑云压城城欲摧。
石破天惊逗秋雨。
战争已迫在眉睫,故事却因一场意外的寒雨而开始……大半年的时光,我和我的团队与虎贲将士们一起开始了这场战争,写下了这个另类的战争片。
何平安是个可悲的角色。
他不是超人,他只是卷入虎贲激流里的一滴水。
他试图和虎贲一起对抗这场灭顶之灾,但到头来,他没能拯救德山,没能拯救战友,也没能拯救危城,甚至不能拯救自己。
他也没能过瘾的杀死敌酋或逼降对手。
真实参与常德会战的酋首里,主将横山勇1952年卒于狱中,而参谋三笠宫崇仁亲王则已届百岁,身体康健。
他作为原型人物在影视剧中死了很多次,但事实上却成为侵华战争的活化石,曾数次为侵华战争做公开道歉。
余程万将军在常德会战后即被逮捕,为了把这点写进戏里,我们不细在结尾用了倒笔。
何平安所完成的小小奇迹,仅是让一个女人和两个孩子性命平安,活着捱过城破的四天。
他仅仅证明:男人用生命创造历史,女人用生命延续历史。
所幸,路途再崎岖,我们依然把这个信念带到了故事的终点。
影视创作无疑是一场博弈,弃子争先的时候不少。
角色们的命运就在这博弈间波涛起伏,他们在纸外的命运比纸上更凶险。
有些初衷像何平安,坚守到最后一刻;有些念头像雷大虎,半路上壮烈牺牲。
死了又何妨?
纵死犹闻侠骨香。
疏、失和伤、肿,是到达终点的代价。
故事最终定名为《勇士之城》。
编剧是弓,剧本是箭。
瞄准的靶心是观众的心。
箭射出去了,弓已经没法再改变它的方向。
《勇士之城》开机发布会时,我曾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是勇士”。
这句话里,首先是指国民革命军57师的将士们。
对于虎贲的荣耀,我们没有歪曲一笔。
剧中他们个个是英雄好汉,没有一个懦夫。
其实,这句话里也赠给我们的剧作团队。
感谢他们。
感谢李文强、张帆等战友为勇士之城所付出的每个昼夜。
孟子认为勇有三重境界。
北宫黝之勇是锻炼自己的勇力,磨练身体,不受任何屈辱,即使面对君王,也敢于反击。
孟施舍之勇是保持自己的勇气,不求必胜,但求无所畏惧。
曾子之勇则是锻炼勇志,恪守义理。
违背义理时,面对稚弱也退让;遵从义理时,纵千万人吾往矣。
一箪食,一豆羹,何平安就这样渡过了漫长的九年,不改其乐,亦不改其志,直至生命最灿烂的一刻。
希望我们能恪守义理,怀着勇志,面对漫长人生和纷杂喧嚷,守住“梦想”这方寸孤城。
感觉剧本还是不够严密,德岭失守前的剧情都还蛮紧凑精彩的。
仅觉得男主外挂开得蛮厉害,柳芬脸实在太干净皮肤太细致妆容太整齐。。。
某人还是很帅啊。。。
他只要脸上有肉,怎么弄都还是帅啊,涂这么黑有什么影响。。。
沈湘菱至少演员挺大气。
德岭失守后就变的很缓慢,就当是为了给男主一些表现心理状态的戏吧。
放灾民进城,明知有奸细混入,还不紧惕,屡屡放任灾民被煽动,为什么不把煽动的几个人揪出来,就算不是奸细,这种煽动的人也应该好好查处一下吧。
而且弹药库这种重要地方,居然也没重兵把守。
关系生死存亡的沈家粮仓,也没提高紧惕防人抢粮。
沈湘菱看似霸气胸有成竹掌控大局,但就22集来说,我实在没看出她对抢粮的灾民那般说辞能有啥震慑力和说服力,还有让灾民练枪才能吃饭是什么逻辑,就不怕这些刁民练好了本事更容易来抢你吗。
然后发泄一下,狗汉奸最可恶!!!!!!
23集,刘世铭这种人,就是只会说我为她做了这么多。
实际上他到底做过啥?
一个只说不做,一个只做不说,他有啥可愤愤不平沈湘菱不选他的,呵呵。
28集,就想说,折腾半天去找到疫苗,结果还是没能带回去嘛?
其他人都死了,何平安身上却是恰好没疫苗配方,后来那些中毒的人咋办的?
这不白折腾这么多吗。。。。
好吧,我不能用上帝视角看剧。。。
不过我也真够迟钝的,看到现在,才发现,其实何平安是个圣父属性啊。。。。
圣父里面又自带天煞孤星体质,又还开着逆天的外挂……这神奇的属性,都不知道该说好还是不好了。。。
乔榛拿假城防图去救小猴子,是怎么想的。。。
当时何平安已经投诚了日本人,靠的就是脑中的城防图啊,你现在又拿个城防图去,不是告诉日本人何平安已经没用了可以杀了吗。。。
虽然日本人本来也打算杀他了。。。
---全部看完,觉得剧本结构上还是有点松散不够紧凑,有些回忆部分穿插有点多。
悲壮有,但觉得导演还是有点流于表面。。。
汗虎贲的将士都很帅,因为浩然正气。
虎贲各个将领塑造的都挺好,刘世铭海东升到了最后也算有了转变自我升华了一把。
倒是主角何平安,外挂开太大,其实不是特别好塑造,把握不好可能会英雄主义脸谱化,觉得某人还算是不错。
还有,想说这剧男女主的感情戏部分也不算少,不算少是指比我想象中的革命戏多一点,不过也不算多太多,就想说,某人谈情说爱已经太驾轻就熟了,以至于,我对感情戏部分不是很有激情啊。。。。
没有激情是说这个部分对他挑战不大。。。
看来看去,私心说,我还是更爱看他演武侠!!
(喂
8.1分的剧就这样?
漏洞百出啊,随便说几处让大家也呵呵一下!
日本人在国统区要刺杀国军将领,为了让主角听到行动计划,不用日语而用中国话,呵呵。
何平安用筷子抵住陈花皮为人质,明明陈花皮腰间就挎着枪,难道筷子比枪好使?
可惜局长不信,呵呵。
警察的队长都出不去的监狱,日本人随随便便就混进去了?
杀死日本杀手应该缴获一把手枪,还跑去沈府借枪,难道王八盒子不会用?
呵呵。
本来只是个共产党,国共合作期间抓住又不杀,县长说过会被送回延安,结果自己承认杀了一个人,成了杀人犯,沈大小姐为了救他,把杀她爹的罪名又给他安上了,两项杀人罪名了,呵呵。
何平安慷慨赴刑场,是为了抓住日本潜入者,结果多了一个余同志配合,县长依然被刺,日本人一个也没抓住,呵呵。
众目睽睽之下枪决杀人犯,身上又不出血,就没人验看?
预先找好的尸体没看出有替换的可能。
去法场特赦人犯还迟到了,呵呵。
怪不得日本人要让吹笛子的艺人当土匪大当家的,因为他是个天才,如此短时间,就能听懂摩尔斯电码,牛逼啊,呵呵。
踢死土匪老当家的最起码是9年前,1934年老土匪说共产党都在延安窑洞里,呵呵。
余子扬还有重要任务,何平安就把他打晕,准备送他们一家三口出城跑路,呵呵。
这个电视剧是我小时候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结局,何平安好像是为了保护妻子和孩子一个人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最后支援军到了却找不到和平了,大家都说他死了,那个人好像是县长,他说何平安不可能死,因为他是何和平,还有一段是在一个医院,一个男人要何平安将自己杀死,诬陷给向和平那段,剧情也是特别好看啊。
上映两年以后才看这部剧,结果正好遇上炒得沸沸扬扬的王宝强离婚事件。
故事跟当时的历史事实差了十万八千里,不割。
历史上的常德会战根本就不是这么打的,不知道的自行百度脑补。
抗日剧的通病。
随时都是一副只有我党才是好人的样子。
而且就剧情而言,不仅那几个让我恨的牙痒痒的反面角色(尤其是前流浪艺人海东升,我每看一集就希望他在那一集死)无论如何都打不死以外,几个男主角又是相互戴绿帽子。
两个女主不是出轨就是精神出轨。
这部剧是这样的:该死的人再怎么打都不死(比如海东升和那个日本奸细),不该死的人又死了(柳芬),该在一起的没在一起,不该在一起的又在一起了。
爱上自己的女人,和自己在一起的女人,结果都是别人的女人。
最后搞得猪脚们都跟在做小三似的。
心疼这部戏里钟汉良也是那种宝宝心里苦的人哦,都快赶上王宝强了。
或许这部戏要说的其实道理是: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总得戴点绿。
《勇士之城》5年前的剧了,但一直有卫视在重播,经典之作,也是为数不多的描述常德细菌战的抗日剧,可惜当时水花不大,那时候好像就是精日们开始大量制作并散播“抗日神剧”段子的时候吧,精日们可真是埋葬了许多抗日佳作啊,《勇士之城》就是其中一部,不得不承认,舆论战真是我们的短板啊。
这剧我直接打了满分,我承认,这满分是有点虚高了,只因为一部好剧得不到他应有的对待。
爱国的片有很多,最近看了这部电视,是纪念反法西斯70周年时看到的,所以印像特别深。
题材是最又意思,让我更加认识家仇国恨,日本人的所作所为要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不择手段,阴险独辣。
杀害我们同胞。
我国也有汗奸委曲求全,处卖人格。
时势造英雄,爱国的人大有所在。
他们为了国家付出了生命,付出了他们本来可以拥有的东西。
营造了我们现在美好生活,我们要珍惜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将这使命延续下去。
以后我也要看多一点关于我们国家的英雄事迹。
了解更多力史。
对比了一触即发,十月围城,勇士之城三部小哇男主的民国抗战正剧:一触即发最好看,情节紧凑,人物双生,设定和表演都佳。
32集也不拖沓。
其次是十月围城,剧本视角好,民国浮生绘,对小哇个人角色丰富度来说是非常大的突破,但60集太拖沓了,而且后20集很憋屈看的。
最后是勇士之城,只有最后一集最好看,能让人感受到了时代的热血。
但这部剧最大的问题是,爱情线非常不好,男女主的感情递进全靠大段台词,啰嗦刻意,就连在墙上画画的桥段也刻意,如果不是小哇和王力可演技好,这条线简直灾难。
而且女主反复跳反,一会信任男主,一会不信任,然后一会又告诉观众是在布局,编剧解说加说教的味儿太重。
客观来说,拍的好战争场景不代表会拍爱情。
我看了编剧初心的那篇文章,编剧想拍出战火与爱情的凄美,想法很好,但这种全怼脸拍和脱离了战争线的剪辑法,实在太直男了,完全没有情绪的留白。
所以弹幕很多人说一看到爱情线就跳过,相比真实的烽火常德保卫战,里面每一个牺牲的血性军人,这爱情来的突兀,存在且多余,而且对主人公的成长和精神崛起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同样的爱情线处理,血色湘西可以说是典范了,穗穗和石三怒,爱情,家族仇恨到国家大义,从个人小我到家国大我,这种伴随着人物的成长和精神意识的觉醒,这才是观众想看的烽火与爱情。
同样这部剧讲的也是湖南的事儿。
综上,勇士之城8分实在是过誉了,7到7.5才是客观分数。
很久不看抗日题材,之前最喜欢的是亮剑,狼毒花,雪豹,看这部完全是为演员看的,演员值一颗星,杨烁,演过生死线,最近的刀客家族也不错,于荣光,黄俊鹏演过狼毒花,还有林永健,颜丹晨等演技实力派,还有压轴的钟汉良。
看第一二集觉得剧情很乱,镜头切换太快,搞不懂在演什么,沈小姐太作,很讨厌,后来继续看,百度了一下常德保卫战的历史,这才懂得。
以前的抗战剧都是讲共产党如何抗日,一直没有一部描写国军如何作战的,虎贲军精锐八千人,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壮烈,题材很好,值两颗星。
还有就是演员台词,武器,战争场面什么的了,看了何平安说的那句一开始只是自己想吃饱饭,后来就想让所有人吃饱饭很打动我,沈小姐后来越演我越懂得她不能大喜大悲,她的淡定,她与何平安的默契,她好像宁静!
喜欢马潇和雷大虎,很萌。。。
讨厌刘世铭,他还是适合演刀客那种混蛋样,演文人看着五大三粗的,五官没有文人气息,声音太有磁性,剧情给两颗星,情节紧扣,不管是真是假,都拍得很真实,值得看!
这部剧没有"你这样说话就没意思了",所以没有灵魂。
我爸是战争片的脑残粉,假期为了以示孝心,陪着我爸看了这部片子,就是一下午看了好几集,然后竟然看进去剧情了,记得黑乎乎的男主角,眼神很有那个年代的清澈和坚定,直到第五集我才一个惊讶的和我爸说,这个人不是钟汉良吗?天,原来他也可以演的了这样的片子,并且演的还不错!👍
竟然和我老婆看完了,故事情节有点弱,现在想不起来了。
这部戏真的好看,以前不喜欢战争剧,这部居然看进去了,男主真的不错,没想到钟汉良演这种剧也如此带感,战争场面简直太赞了,老戏骨们都给力,总之感动的一塌糊涂。
水军真多,如此烂片评分8.2!真想吐!
hehe
只说一个片段,在亮剑里演骑兵连长那个鬼子,放弃了兵力的优势,钻到水里去和何平安单挑。单挑就单挑吧,还潜在水里搞偷袭!偷袭就偷袭吧,在重伤了何平安后,又脱个光膀子喊着要和他公平决斗!鬼子脑袋被驴踢了还是编剧脑袋被驴踢了?你自己先想清楚到底要干嘛行不?
这个,情节和逻辑略显夸张……
只看前8集吧
看到那么高的评分,结果越来越失望。这种战争场面还叫好?主角开挂也太神勇了吧?国共在战场上的作用只是没有明显偏颇,但是关键时刻都需要红星引导……
为什么非得让男主角牺牲?只有牺牲才能表现战争残酷吗?差评!
当年工作需要看过 前几集节奏还可以 后面纯碎的套路 气的是我分明评价过竟然给删了!必须再来评!
前几集还有那么点意思,越到后来越烂!总的来说还是有点进步的,比起向着炮火前进,加颗星,另外一颗星加给在常德战死的英雄们!
烂片啊,简直看不下去了,才刚看就果断关了,大家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看到这么多五星我都怀疑我和他们看的是不是统一部剧了。
是打仗,也是政治。
爱国志士给力!
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无疑。王力可和杨烁都演的什么鬼?二人阴郁低沉的声音和他们所要诠释的角色简直就是天敌。最关键的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方式简直就是弱智
常德保卫战都tm是我党带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