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爱
Amour fou,丧恋(港)
导演:杰茜卡·豪斯纳
主演:克里斯蒂安·富里道尔,Birte Schnoeink,卡塔琳娜·舒特勒,Sebastian Hülk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卢森堡,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4
简介: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柏林,海因里希(克里斯蒂安·弗里德尔 Christian Friedel 饰)是一名充满了浪漫情怀的,年轻而又忧郁的诗人。海因里希深深的相信,爱情能够战胜死亡,在真正的爱情面前,任何的阻碍都是无能为力的。海因里希希望能够和深爱的表妹玛丽(桑德拉·惠勒 Sandra Hüller 饰)一起自杀,..详细 >
差点被无聊死,作的女主,猥琐的男主,和他们之间可笑愚蠢文艺而又无意义的“爱情”。
确实很美很古典,连字幕出的时候都没有音乐。可是看完之后都是疑问,就是对于人物的行为动机理解无能
-你得了重病?-也可以这么说,是我的灵魂 它已病入膏肓 疲惫孤独。
男主更像是个猎手,不断捕食愿意一起自杀的异性。与其说他在用死亡来检验爱情,追求终极的崇高的浪漫,不如说他是在实现自己的自负和虚无。男主女主分别来自贵族和资阶,身处激进思想带来制度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又都对世界的虚无有足够的认知,以至于两人并不关心自己的阶级话语,仅因自己的境遇、理想而自杀。可是电影对追求自杀的交待合理性始终不够,对世界虚无的铺垫始终欠缺。爱情、社会变革与死亡,都穿不透虚无的内核。挺好的话题探索,弄成像文艺青年的掉书袋。
直到死前才明白你真正想要的是死亡还是存活
故事讲述跟冰山一样巨大留白。一个本来惊涛骇浪似的事件,采取的却是表面看来最波澜不惊的平淡流水账,结果就是蕴藏其中的深深的惊奇。细节布景和对话都令人回味,记忆深刻。
剧情不行,但镜头浪漫的古典风格是极美的
碌碌无为极度懦弱的诗人 用爱来包装自己无法生存的真相 整片的无病呻吟 女主丑丑丑 身材辣么差还穿辣么大的低胸 没看完 除了画面比较清新 无可圈可点之处
文人的自私
看似静如止水的镜头下,竟然还连成了完整的叙事线索。
青年诗人十分自恋,可能还患有精神疾患,寻找女性陪他自杀,遭表妹拒绝,又看上商人妇。后者被误诊患绝症后,同意与诗人赴死,悲剧由此产生。故事进展缓慢,人物刻画较浅淡。服饰、画面都美,户外景色赏心悦目。有人欣赏歌词译得有诗经味道,而我却觉得这样翻译挺别扭。
还挺有趣的,全片有着非常端庄的静物感,镜头与人物两项运动几乎都不存在,所有强戏剧时刻也全被剪在镜头之外。在此之外却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运动镜头,一是丈夫与Henriette讨论去巴黎治病,由全景推至中景,摄影机之动;一是赴死前的舞会,Henriette与诗人跳华尔兹,两组舞伴在画框里不断进出,人之动。悲剧性并非在于现有的悲剧结局,而是两人的自由意识并不同步。
人家侯麦是冰冷下的火焰,这活脱脱就死水一滩。
“疾病的罗曼蒂克看法是:它激活了意识。以前是结核病充当着这一角色,现在轮到精神错乱了。据认为,它能把人的意识带入一种阵发性的悟彻状态中。把疯狂浪漫化,以最激烈的方式反映出当代对非理性的或粗野的(所谓率性而为的)行为(发泄)的膜拜,以及对激情的膜拜。而对激情的压抑,当初被认为是结核病的诱因,现在又被认为是癌症的诱因了。”——苏珊·桑塔格
十九世纪初的柏林,家中装潢是完美的理性主义风格,静谧如维米尔的理想世界,其中的人却唱着浪漫的艺术歌曲,开始讨论自由是福还是祸。
四星给分镜,剧情倒扣两星 男女主都有些抑郁症,男主想和个纯粹理解他、深爱他的女人赴死;女主则是认为没人爱她、只有男主理解她,想在疾病前有人陪着一起死…剧情有点迷,两人不相爱,各有所求吧…感觉有一种对浪漫的讽刺(其实感觉情节上蛮适合拍成喜剧的)
剧情就这样 但每一帧都很美很美
except唐宋C人,其他C人好可怕
诗人想自杀,害怕一个人孤单,找前女友陪死,被果断拒绝;有夫之妇被庸医诊断为肿瘤,余日不多,忧郁成精神疾病;诗人和病人一投两合,约定共赴黄泉。结果有夫之妇并没有得病,诗人倒是真的是精神有问题。第四部自译电影。
腾讯付费2016.1.22 我觉得,以后也不会看很多这样慢节奏的文艺片了,我又改变了,想摆脱文艺青年,慢慢进军学识青年(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