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零点定理

The Zero Theorem,明日定律(台)

主演: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梅兰尼·蒂埃里,大卫·休里斯,卢卡斯·赫奇斯,马特·达蒙,蒂尔达·斯文顿,本·卫肖,桑吉夫·巴哈斯卡,鲁伯特·弗兰德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罗马尼亚,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零点定理》剧照

零点定理 剧照 NO.1零点定理 剧照 NO.2零点定理 剧照 NO.3零点定理 剧照 NO.4零点定理 剧照 NO.5零点定理 剧照 NO.6零点定理 剧照 NO.13零点定理 剧照 NO.14零点定理 剧照 NO.15零点定理 剧照 NO.16零点定理 剧照 NO.17零点定理 剧照 NO.18零点定理 剧照 NO.19零点定理 剧照 NO.20

《零点定理》剧情介绍

零点定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个“奥威尔式”(Orwellian)的受严格统治而失去人性的社会,国家的上层建筑为了监视人民控制思想,将眼线散布在生活、工作场所,甚至网络上。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饰演一名性格古怪的计算机天才Qohen Leth,然而生活本来按部就班的他注意力却渐渐为一系列“虚拟性骚扰”所分散,并且“领导人”叛逆的儿子也让他头疼不已。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智慧超群的他开始实施一个神秘的计划……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文森特要看海婚姻历险记世界奇妙物语2024冬季特别篇暮光大电影美丽的他第二季如我之狼第一季Reset~寻找真正的幸福的方法~假面骑士时王4B青年之4楼B座海豹突击队第六季一代匠师铁塔油花浪漫曲江户盗贼团·双雄2奇异贤伴黑色天使第二季太空舱旅行日志富江之恶魔再生但愿人长久覆流年守信少年我喜欢上了给我橡皮的女生。热海的搜查官南茅北马母语心智游戏好好说话OneRoom这一家人什么鬼?!44号孩子越王勾践够了!

《零点定理》长篇影评

 1 ) 影评简介都太不靠谱了,关于打方块,黑洞漩涡,零跟100%,结局

先说说打方块:首先,男主角基本上是个数学家,他的工作领域是纯数学领域的理论证明。

一个一个方块就好比一个一个定理,等式。

一坨一坨的方块就好比一系列的方程式,只不过用计算机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出来,就好比你用matlab一样,这是完全可行的。

今年就有一个数学家Vladimir Voevodsky提出了Homotopy Type Theory (HoTT),把数学证明转换成计算机语言描述,这样每个数学证明都可以用计算机来验证是否正确,跟电影里说的一个意思,大家可以google一下相关背景。

所以打方块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工作(不是黑镜子里面那个骑自行车),可以看做是用计算机方法研究数学理论。

再说一下黑洞漩涡的意义。

大家都看过生活大爆炸吧,现在大家认知比较多的宇宙起源的说法是,我们的宇宙是从一个奇点爆炸开始,产生了宇宙物质空间时间,而在爆炸之前,所有“物质”(也就是能量)是混沌在一起的,温度无穷高,能量无穷大(也有学说认为宇宙总能量不是无穷大,这里不讨论) 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能力不断降低,物质开始形成,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星系万物,万物不断吸引产生黑洞,黑洞不断膨胀又将万物能量吸回奇点。

宇宙就好像巨大的弹簧一样,弹道最大尺度然后后收缩回去,如此往复。

影片里管理人儿子讲得就是让男主角去证明这个过程,假设证明成立,管理人公司相当于掌握了宇宙的奥秘,可以利用这个技术去牟利,比如改进那个戏服一样的虚拟现实套装。

还有很多评论说是证明0=100% 这是不靠谱的。

原话是说要证明方程式(也就是那一坨坨方块代表的)等于0的概率是100% 。

男主把这个概率证明从93%提高到了97%, 似乎影片最后结局也没说是不是达到了100%。

另外结局似乎是讲管理人儿子给男主造的衣服故障了,男主接入了公司的神经网络以后出不来了(类似黑客帝国、源代码等电影的桥段) ,最后男主放弃探索“意义的意义”这样的命题,淡然享受虚拟现实了?

 2 ) 混乱中的纯净

电影没有特别好的地方,但是也没有什么短板,三分正合适。

豆瓣的介绍就是瞎扯。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电脑天才在无法忍受的工作中等待一通告知他人生意义的电话,最后主角将这个世界在他心中的印象打碎而获得重生的故事。

世界的设定不太明确,类似于银翼杀手。

主角受雇于一家科技公司,干一件不断把他逼疯的工作,而他继续这份工作的理由只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主角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自我的独特性,总是以我们自称。

这我们在主角看来是指所有干着那份工作的人,他们都失去了独特性,成为不可分别的个体,只好用我们自称。

转机开始于一个应召女郎,她先救了主角的命,后来又被主角所属的公司派来给他安慰。

两人之间的互动逐渐产生了爱情的反应,于是遭到了公司的阻挠。

应召女郎率先反抗,要主角和她一起逃离这个疯狂的世界,去他们在网络上约会时使用的虚拟空间的真实地点,但是主角还未觉醒,依然苟安于公司的控制,等待那通不会有的电话。

工作继续,等待继续,公司主管的儿子却任性闯入了主角的生活,明明白白告诉主角,那通电话不回来,他现在只是一个工具。

又是一番波折后,主角幡然醒悟,纵向零点漩涡,来到虚拟空间中的那片海滩,看夕阳西下。

END故事场景多半是在教堂,不在教堂的都很混乱的,密集恐惧症患者看了受不了的。

唯一纯粹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和片名零点定理对应的一个时空漩涡,色调相当灰暗,也在电影里代表主角的精神世界,一无所有,最后主角突破了这片漩涡;另外一个是傍晚的海滩,是主角和女主角约会的地方,夕阳永不下沉,浪漫而且永恒,也是作者最后突破自己的世界之后来到的地方,把夕阳像水球一样玩,最后夕阳落下海平面,故事结束。

两个场景的交集是在整个故事的转折。

电影看完就删掉了。

场景实在不能忍受,看的时候都只恶心。

 3 ) 零点定理:有些赛博颜色的“油渍车库”未来中的混沌哲学思考

特瑞·吉列姆的“奥威尔三部曲”最后一部,继“妙想天开”“12猴子”之后的最终章就是零点定理。

它延续了“妙想天开”的反乌托邦世界:受监控的 生活,机械的工作,无处不在的人群意识控制。

主角Qohen就是那么一个小棋子式的人物,等着一个电话,追求无法追求的真理。

在这个世界里有遥不可及却四处潜伏的“管理”,用电光纤就能做情色生意的女郎,虚无又反叛的电子神童。

虽然依旧延续着反乌托邦世界的老生常谈,但却不乏一些播撒在片中的各种新哲学思考,并由一种依旧充满吉列姆情调但却崭新的美学尝试--吉列姆式美学新的火花虽然继承了“妙想天开”的精神,但零点定理中描写的世界已经从妙想天开描绘的20世纪近未来移步到了21世纪的近未来。

霓虹色彩的狭窄杂乱街头,奇异的工作装置和主人公所住的古旧却又未来的废弃教堂。

比起刻意做出未来感的新异建筑和太空感的服饰与电子用品,零点定理的世界更像是染上赛博未来色的“油渍+车库”摇滚。

近未来的世界混合着被抛弃的上世纪过去和颇有信服力的未来预想。

那些破旧涂鸦的墙上装满的显示屏广告版,流动着股市情报跟垃圾广告,那异样的好似游戏厅但充满闭塞感的工作空间和派对上老旧被抛售的旧房子。

人们用ipad一般的电子用具照耀着自己的脸,公园的巨幅赞助商及繁多的禁止事项提示板。

反乌托邦的概念非常的明显,却使用了崭新的美学方式来进行表达。

也许是电影受限的成本和短暂的37天拍摄时间,反而造就出了这么一个特别的未来空间。

零点定理虽然在资金上远不如12猴子,但在视觉空间跟科幻新概念上都丝毫不逊色,谁说科幻美学只能存在于大片的前提呢?就像吉列姆自己提到过的,现在的电影跟真实的社会一样,贫富差距悬殊,只有商业市场和极度低成本的草根电影。

对于打破这种现有状况来说,零点定理也迈出了相当的一步。

--奥威尔、人生的意义,爱是否能胜过一切零点定理像一只半熟的鸡蛋,混沌不确定的内核散播满了各种不同的思考,就如电影中尝试证明的混沌世界一样。

其中作为奥威尔三部曲最后一部,反乌托邦的题材自然是 片中不可缺的元素,然而比起主题,反乌托邦只是以自然的生活背景中体现,或有时似有似无的从主人公Qohen的嘴中吐露出。

“理论上说我们都是孤独的,就算是在充满人的环境里”片中也讨论着人类思考的永久话题:我们为什么存在?

我们从哪里来又去到哪里?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让人不禁想起吉列姆的巨蟒时代,“布莱恩的一生”“人生七部曲”,尤其在片子的前半,诙谐幽默的对话种掺杂的人生探讨有着巨蟒曾经的影子,而整部片子主角不停尝试证明的“零点定理”就是为了证明一切皆无意义,但电影本身并不全是虚无主义的论调。

还有就是描绘社会中人只痛苦的电影经常会讨论的主题“虽然人生像屎,但有了爱就能活着”。

不无例外的,主角Qohen的苦闷生活中的一丝光明就是与金发女郎的虚拟约会,甚至让他想放弃对一切的执着和忧虑。

爱是否能战胜生活,片中也并没有答案,只是相比"妙想天开"的彻底绝望,零点定理的结局给了个模糊的希望而已,好比宇宙和生命只是黑暗和虚无的一个小错误所产生的一样,爱仿佛也只是规条世界中的一个小误差。

--规列混沌产生利益/混沌的代价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几句引人思考的话之中,最记忆尤深的就是马特达蒙饰演的“管理层”所说的话。

Qohen一直在做得程序并非为了证明“一切皆无”,而恰恰相反,是“无中生有”。

就像管理层说的,将无序排列出有序有很大的利益。

在人人追求“多余价值的利益”“事实结果”的世界里,将“无”变成“有”是最大效益方式。

而一直在用系统性的方法去证明混沌的东西本来自身就产生了悖论。

事实上“0”与“1”就是对混沌规列的最大例子。

无法用定理描述的宇宙,才能达到真正的混沌。

最相似的哲学理论恐怕就是道家的“阴阳”,阴与阳就像无和有,有中带无,无而生有,循环相合就是混沌的世界。

虽则喜欢明确答案的人会无法接受“零点定理”不深挖也不下定论的半熟状态,将电影看成一种半成品也不为过,然而这种半成品状态又反而是零点定理的特色,这种无法自理的发散性思考又何尝不像混沌世界的实态。

“人们总顾着追求人生的意义,死后的世界,却忘了过现在的人生”--虽则没有明确的声音,但这句话恐怕是整部片子最意图性的提醒,就如同结尾一样,Qohen毁灭了规律机器,不论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他“灵魂”内部的,在茫茫黑洞中,寻找“爱”这个小失误,也许才能找到当下的快乐。

 4 ) 导演已经用很简单的方式告诉我们他的梦

很好看啊 干嘛给这么低的分 我相信以后会有像靠想象实现满足的设备 而且也会因此放弃实体性交 我很喜欢电影的结尾 女主真的爱上了男主 男主知道真相该是怎样 他知道自己是个可怜的老男人 可是当他看到真相 哪怕不舍得也要回到他阴冷潮湿的角落 那里才是他适应待的地方他不是没有过幸福的生活 曾经他的生活过得很美好 甚至比一般人美好 少年时期交了个女朋友 彼此相爱 到结婚 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可以跟真正爱的人结婚最后一个人独自回味之前跟女主短暂的快乐 一辈子只为了那一通电话 然而这一次等到 他还是没有接

 5 ) 摆脱红尘,遁入虚无

特里•吉列姆“奥威尔三部曲”的前两部《妙想天开》和《十二猴子》,均以深刻的寓意、个人化的表现手法著称,在叙述上把握住了大众的兴趣,不会太通俗,也不至于太艰涩,刚刚好叩动心扉。

到了收官篇《零点定理》,他却一反常态推出了一通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自说自话,而且不像硬科幻,多看几遍也无法豁然开朗或若有所悟,对于提升逼格无丝毫益处,更辜负了大批粉丝对吉列姆的期盼。

在认真欣赏了一遍《零点定理》后,我几乎放弃了追索其涵义的努力。

在对量子力学、哲学和混沌理论一窍不通的前提下,试图进入主创的思维层次只能是一种不自量力。

而且,互联网上的一些评论已经基本涵盖了影片的表达企图,足够令人获益匪浅。

这并不意味着作为门外汉,观看本片就是浪费时间,至少吉列姆招牌的视觉美学没有令人失望。

他以一种崭新的风格呈现了他历来热衷描写的反乌托邦世界。

《零点定理》不是注重视觉享受的特效大片,但毫无疑问是一部适合用来“看”的电影。

如果人人都抱着这样的期待,而不被那些没头没脑的情节、云遮雾罩的对白所困扰,这部影片在社交媒体上的口碑一定会大有提高。

曾经有影评人将吉列姆电影归为“脏科幻”,我觉得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廉价科幻”。

就是说,不管花了多少钱,片中那些场景、道具、衣着服饰,总透着一股子地摊货的味道,当然,这正是吉列姆想达到的效果。

不像《妙想天开》《12猴子》的暗色调,《零点定理》一眼看去五光十色,但精心营造的庸俗廉价的品味仍闪烁在每一个场景。

游戏厅一样的工作房凌乱而闭塞,主角居住的旧教堂仿佛随时会漏雨而散架;街景也是一样迷幻,天空蓝的不真实,街道像是舞台搭景,走到哪里都会被广告和涂鸦包围;到了虚拟实境越发显出人工痕迹,水底景观犹如巨大水族箱,远景像是古旧的科幻片采用的风景画,海浪几近CGI,阳光灿烂到无法直视(后来果然能拿在手中玩),而云朵仿佛油画家的手笔;男人披着材质反光的风衣,套着透明雨衣般的工作服,女人身着丑陋的裙子,头顶艳俗的假发,打扮的像三流应召女郎。

一切都很廉价,太廉价了,而这种廉价与缤纷斑斓的色彩并置,显得越加突出。

另一对被并置的是来自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科技产物,互相杂拌制造出一种强烈的不协调感,兼具蒸汽朋克和赛博朋克的美学特征。

片中处处充满了跨时代的对比,老掉牙的教堂,无处不暗藏摄像头;电脑机箱外观简陋臃肿但工作起来又挺酷;电话的提醒功能挺前卫,但没有来电显示,连铃声都那么传统,还需要拨动古老的操作杆;最显著的莫过于虚拟实境功能,不亚于《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的逼真梦境,但进入时却必须穿着一件可笑的戏服,一下了格调大滑坡,制造出令人发噱的效果。

通过种种比对,吉列姆手法轻灵地揭开反乌托邦世界的面纱,其在美学上的造诣,不但没有廉颇老矣之叹,反而比早年更鲜明纯熟。

反乌托邦电影为了打造可信的世界面貌,通常耗资不菲,《零点定理》的成本并不高,但由于场景非常局限(其中三分之一都在教堂里打转),因而能把每一处细节都打造得精益求精。

我读过的几篇影评中,有一篇指出片中最点题的台词,“理论上说我们都是孤独的,就算是在充满人的环境里”,这句台词让我想起另一部科幻悬疑片《地铁迷宫》“我们生活在一个无人肯聆听的时代”,两部非主流的高智商电影,分享了同一个“摆脱红尘,遁入虚无”的主题,甚至结尾也不无相似,作为一个影迷,能见证这样从主题到趣味的握手,也是难得而幸福的体验。

(文/方聿南)

 6 ) 自负的悲剧

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虽然我没怎么看懂电影,但是莫名的感觉有点像是《黑客帝国》的前传呀对我来说这个电影就是一个自负的人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被耍的团团转,然后知道真相之后承受不住打击,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寓意丰厚!

电影最开始男主大叔玩得那个游戏出现了两次我都没看明白这是玩什么呢!!!

好好奇呀!!

之后发现男主玩得游戏或者其实根本不是游戏,而是智商的训练方法?!

但是智商高得人有自负,男主大叔绝对是为了秀智商优越,所以玩游戏的过程中,因为一直没能通关,所以整个人都感觉有点崩溃了!

这样不好虽然男主大叔很聪明,但是感觉有点单纯呀···遇见的小女孩和管理者的儿子都能让他相信然后他和管理者的儿子发生了一段复杂的奸情,bob帮助男主看到了前途的方向,然后就是一些快乐的看不懂的东西啦反正整个电影我都没看懂····电影里出现的所谓的宗教寓意对我来说主要目的就是让我觉得有点阴森的吓人,有点像是丹布朗的风格的样子也不知道导演想讨论的是哲学还是数学,反正都不是我等凡人可以理解的

 7 ) 这片看起来是舒适的

整体没有刻意故弄玄虚,没藏着掖着什么东西,置景和服饰也挺蒸汽,对话内容简单易懂,很合适打发时间。

音乐...,没啥音乐,没啥也挺好的,那种一到高潮瞎瘠薄放配乐的还不如这一直说话来的好。

3星吧,第一观感蛮ok,二刷就不了。

这为啥要凑够140颗字才行?

唉,是我没第一时间找到短评的锅。

话说豆瓣是没有短评么?

少来这里不太懂唉

 8 ) 特瑞吉列姆,超乎你想象。阿门

特瑞吉列姆一位我从来没有看懂过的导演。

又一次成功捍卫了鄙人观影排行榜完全看不懂榜榜首地位的最高荣耀。

《零点定理》,一部经典的和简介完全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绝世之作!

(Fucking off !)导演完全没有将“奥威尔式”极权主义社会的白色恐怖极度压抑毁灭自我表现出来一丝一毫!

私以为这只是在打着《1984》的噱头。

全片似乎仅仅是在描述一个中年离异自闭严重且缺乏雌性激素刺激调和的所谓“宅”男的孤独世界。

导演对这个中年“宅”男和青年应召女郎之间离奇梦幻跨越年龄跨越阶层的剧本式所谓爱情进行了大幅度片段式渲染。

单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还算尚可,但鄙人纵观全片,和主题貌似没有什么联系。

全片除了演员演技各个在线,人物刻画非常生动,表现全都可圈可点以外,管理员之子鲍勃简直是观影者唯一的救赎。

在此不对这个管理员之子的随意身份进行过多吐槽。

鲍勃就是男主人生中最美的小甜饼啊!

靠近结尾部分,鲍勃生病,男主照顾小甜饼,随后突然自我觉醒,接着被误会的剧情,恍惚有种异世界图灵的尴尬感。

然后,鲍勃到底怎么了,被寥寥几笔带过,就没了???

全片突然高潮???

至于这个片尾所谓高潮的反抗,那个被称之为“本体”的小锤子简直“神”来之笔!

神TM“叮”!

有毒!

不过全片的设计布局,配乐等倒也相当不错。

Creepy恰到好处。

Shit!

这绝对是近年来我看过的故事背景交代的最不清楚,主题最模糊的电影,没有之一。

不过我相信导演本人会再次刷新我的认识的,阿门。

打三颗星。

一颗给全片众人出色演技,一颗给p3小甜饼,一颗给p1女主美好的胸。

 9 ) 妙想天开的哲理

我看到一半的时候联想到一个词“妙想天开”,后来在我检索影片信息的时候,1984年导演曾拍摄过一部叫做《妙想天开》的影片。

总体来说还是能看完坚持到结局的片子,结尾看似突兀,实则说明了科恩的可悲,正如一生都在等一个电话,没有追求,放弃了女神的表白,孤独的活在自己的空虚里,“比今生更重要的目的,都会使今生变得没有意义。

”以我的理解,这似乎告诉我们,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0 ) 依然觉得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神作。

原来是在映射电影外世界里,“真理”与“人”也存在无法和解矛盾。

人的深度是真理还触及不到的。

其实剧情(总有一种反佛教的意思)和故事线不难看懂,在此也不做太多剧透。

如果你把故事背景当成电影的主旨,当然觉得不好看。

关于资本主义洗脑画饼,压榨民脂民膏,阶级分化。

本身就是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啊!

兄弟们。

如果你看完了觉得就是在揭露资本主义的嘴脸,那就再看一遍。

现在可能就进入了存在主义的阶段了。

带入到那个世界观之中,在思考那个世界和电影外的世界人们情感的共通之处。

面对零点定理这个终极问题,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世界的终结还是个体的终结,我们到底在最求什么。

那些追求是对的,那些追求可能使我们迷失方向被人利用。

哪些欲望超出了界限,让我们为了一张永生的门票,而活在“去往永生的中转站”中。

然后再看一遍,就会发现,其实电影里世界是十分多元且开放的,只不过我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主角和他身边的环境当中。

大部分人的性格和远处的城市都和主角形成了对比,时刻提醒我们我们是在那个世界的子世界里。

所有的感官和思想都是被主角所吸引干扰的。

————————突然就会感受到,如果主角与他所理解和最求的“真理”(沟通无用,工作即生活)无法和解,那映射到我们身上,我们是不是也与我们所信奉的理论哲学有无法和解之处。

哪怕是抽象出来最最本质的哲理也不能诠释生命的深度。

————————关于主角,剧中顾问乔比的一段话提醒了我。

主角虽然一直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但是其实他从未真正的寻找过,他没有踏出过哪怕一步,他知道内心有一种他无法理解无法控制的本能给了他生活的目的,所以他臆想出了永远等不到的电话。

而他对生活的意义一无所知,他在等待别人的定义,哪怕是真正的意义就在他的面前他也没有认出。

他似乎狭隘的佐证了“过渡追寻意义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而最后他自所有陷入了幻境之中看似通透,苦修圆满。

其实是他始终只是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从未真正打开心门出去探寻。

一些存在于背景里的细节真的很有意思。

一,街上的“广告” 幸福公司:帮你找回幸福(说明街上的人大部分不幸福。

) 蝙蝠侠救世主:如果你不相信佛教,那至少相信科学吧。

加入教会吧。

(说明科学已经被宗教化) 低至一折的商场促销:(加上远处背景高度发达的城市,阶级分化严重) 教你赚大钱:别人都富有了,和我一起学成功学吧。

(像极了某地推营销公司打鸡血的广告也说明了当地人的生活和经济压力)二,街道 单一的车型,单调的车队,和不知道存不存在的交通灯和斑马线。

三.神奇的party 喧闹之下的冷漠:如果没有利益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很冷漠,看到主角快憋死了,也只是拿出手机拍个照片。

每个人都拿着手机pad听自己的音乐却都很嗨。

没有语言的沟通。

(正如boss说的:人本孤独,何必沟通)四.教堂的故事 破败的教堂是主角的住所,隔壁就是妓院。

住在这里暗示着主角的命运和曾经住在这里的苦修者们相似。

苦修者们发誓忠诚于教会,清苦,而又低调,甚至连教堂着火了都没有救火。

反映了主角对情感感知的麻木与迟钝,比如对不满的迟钝,对酒精药品甚至是性的迟钝。

五.MANCOM 一家同时声明“everything under control”和“致力提供美好生活”的公司。

生产的计算机可以同时提供多种选择让人超线程的操作系统,一方面是压榨员工提高效率的利器,一方面是感受各种生活的神器。

而且交流时不可以提到boss六.零点定理 概念:0=100%。

虚无等于一切,一切等于虚无。

本身无意义,主要用途,应该是用于制造和贩卖焦虑。

本人浅显的理解为,是对某宗教智慧的讽刺。

发几个彩蛋,蝙蝠侠是救世主的广告上的二维码可以扫。

心理医生盒子里的说明书是中文的.道具可能来自某锁厂

老鼠和曼科的盒子感觉像是在强烈的隐喻着什么。

公交车上也有二维码。

剧情中岛的广告和一些剧照

《零点定理》短评

有点不知所云,大概讲人生的无意义和虚无吧@_@

10分钟前
  • Mona
  • 推荐

如果0=1,他就是独一无二的。可是他没有证明0=1,所以他也就不是。既然不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在茫茫宇宙中,大家都是0。只有当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0的时候,所有才是1。

15分钟前
  • 隐没。
  • 还行

看的我想敲导演的脑袋!3星其实多了,可是我还是喜欢导演的

16分钟前
  • Cathay
  • 还行

这么大的卡司阵容到底在给我讲什么?

20分钟前
  • 弋江超人
  • 较差

这部也是把当年的我看傻了。

25分钟前
  • 前后目的地
  • 较差

至少看过十次 十次都以昏睡过去中断 断断续续终于今天看完了 我想这要么是弱智拍的 要么是拍给天才看的 看不懂因此可以界定为正常人

29分钟前
  • rain
  • 很差

据说是对《妙想天开》的再创作,但我看得懂《妙想天开》,看不懂这部

32分钟前
  • 唔想郁本郁
  • 还行

电影的场景塑造的很成功,古典的建筑+色彩斑斓的电子屏幕+有些癫狂的人物,塑造出一个有点怪异的近未来世界。对于不熟悉基督教的中国观众,可能不了解监管者、监管者的儿子、教堂、零点定理、call(英语有召唤和电话双关含义)所代表的意义。对西方观众,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人艰难地寻求着存在的意义,却发现实际上存在并没有实际意义,最后只能选择活在当下”的隐喻故事。

37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想讲一个关于生死,信仰,秩序的反思的故事,却像一个结结巴巴的患者一样,空留下一些有趣的细节却不知所云

39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还行

世界是混乱的,信仰是虚无的,灵魂是自己的。概念有些抽象,内容有些简单。

44分钟前
  • Wednesday
  • 还行

我都很佩服自己看完了竟然,简直浪费生命,又是存在主义理论辩驳,不知道外国人多爱纠结这个,存在本身到底有没有意义这么深奥的话题不能好好拍么,用了一堆自以为是的隐喻和夸张的表现手法,让人完全摸不到头脑,最后两话完事,这才不叫烧脑,这就是导演矫情,反正没什么天赋就对了。

46分钟前
  • 憧憬
  • 较差

为了莫须有的东西,殚精竭虑

51分钟前
  • 空羽
  • 推荐

I don't know what's happened ...

52分钟前
  • enel
  • 还行

散了吧你们讨论啥人性宗教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导演是布景师客串的

54分钟前
  • ᴟoi&ioᴇ
  • 还行

没!有!看!懂!拜拜

59分钟前
  • 金色面包机
  • 还行

我只能猜测他想表达什么,但是我看不出他在表达什么。

1小时前
  • Grey
  • 还行

神叨片,风格替代逻辑,看完也混沌莫名,想不起来扯了啥

1小时前
  • boks
  • 还行

7.5分

1小时前
  • 念敏
  • 推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1小时前
  • Edwin
  • 力荐

拍的太深奥了,很难懂

1小时前
  • Terry|特特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