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看到14集了,从齐拉拉这个角色一出场我就开始讨厌这角色,一个正面人物演的比反派还让人讨厌,我不知道是演员的演技好,还是编剧的功底高,总之只要有齐拉拉的剧情我就全部跳过了,一眼都不想看,本来看老三背后给他一枪以为这货终于领盒饭了,眼睛和耳朵终于清静了,大脑也可以放松一下不用再受这精神污染了,可是人家又活过来了,我心中是1万个神兽奔过啊。
说实话,本来是冲着张译的演技去的,发现里面还有很多老戏骨,演技都没得说!
整体的故事架构很好,两边的正反派人物设置和联系都很棒,但是有些情节实在让人看不下去,接下来就全是吐槽了,对于导演和编剧等的离谱操作进行一番问候,举几个例子吧: 1.最后全市的灭鼠行动抓杨凤刚,让他们从暗道进来,这本来是瓮中捉鳖,但是非要自己人冲出来正面对刚,更离谱的是,段飞鹏都从暗道进来了,结果还能给跑了,全市行动都没人看守暗道,这不侮辱智商吗?
2.杨教授来公安局举报郑朝山,白玲本来就怀疑杨教授可能有线索,结果在杨教授举报完之后就让他回家了,这么重要的证人就这么让他回去了?
新中国再缺人手也知道保护证人吗?
况且还是个举报大特务的人,是导演说了他不会被暗杀吗?
3.刚进城的特务,他们的目标是郑朝阳,然后公安有了这特务在哪的线索,找齐了人去抓,结果所有人在外面呆着,非得让郝平川跟特务来一场单挑,这是导演觉得动作戏不够所以强行来一段?
4.每次一有点线索就去找郑朝山当面试探,不是白玲就是郑朝阳,刚说不要打草惊蛇,立马就拿来了割草机,这是知道导演不会放他跑路所以这么肆意妄为吗?
是个人应该都有点常识吧?
5.这什么有枪不用、反派话多、哪都一刀必死啥的常规操作屡见不鲜就算了,为了制造就要接近真相又突然迷茫的现象,应是从三十集的剧情拖到了四十六集,让我想起了火影。
至于其他离谱剧情,还请剧中细品,当你看到一串相同的弹幕飞过,那就是我说的这些情况。
不可否认,里面大部分人的演技远超在线的评价,故事线也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违反常理的剧情,这部剧一定能成为神剧,而不是比抗日神剧好些的剧。
仅代表个人观点,赞同与否可见剧中。
看的时候,经常一切换到郑朝山的镜头,就感觉人物背景非常假,而且整部戏只有郑朝山一个人的戏份有背景抠图,不太理解,如果说背景是大山大河或者危险场景,绿布抠图无可厚非,但是人物只是在那站着对话也用绿布抠图就过分了啊!
这不是按脚啦大宝贝附体嘛?
今天看了一些分析帖子才明白怎么回事,原来黄志忠演这个角色属于“救火”,是被AI换脸来演的,原本郑朝山这个角色不是他的,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原本已经杀青的戏码,原本的演员不能露脸,只能找黄志忠来江湖救急了。
有人能猜到被换掉的演员是谁吗?
第二集中有一个战士们唱红歌的场面
红歌金曲这首歌是1943年写的,刚写的时候歌词里没有“新”字。
“新”字是毛爷爷1950年加的,所以这个剧里的时间点唱这首歌应该没有“新”字。
小bug,无伤大雅。
另:歌词里有一句“坚持抗战八年多”,其实刚写歌的时候抗战还没结束,当时歌词里是六年,转到第二年变成了七年,到了第三年1945年抗战结束了,歌词就定型成了八年多。
(这里面都是正经小知识没啥其他内容,审核大大高抬贵手orz)
只能当一般剧刷刷打发打发时间,估计评分会越来越低。
朝山朝阳演技正常发挥,倒是多爷演的挺出彩,有特点有韵味有内涵。
但我就不理解,四个编剧几个导演,这剧咋寻思编的导的,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但凡抓特务,总有漏网的。
齐拉拉抓段飞鹏,本就自不量力,但作为公安必须去抓,可以,能不能稍稍动点脑筋,非得表现的像个笨蛋吗?
段飞鹏杀人不眨眼,竟然对齐拉拉手下留情,不开枪打死,不一刀毙命,就等拉拉杀死自己,合理吗?
完全不符合段飞鹏的人设。
拉拉开枪能打到段飞鹏的腿,为什么不打身上,不多开两枪,直接打死。
非要自己临死前杀了他呢?
这么多的不合理,编剧是用啥编的呢!
这大概是近几年我最最最最喜欢的红剧了。
这个本格局挺大的。
46集的剧情,前面超过三分之二部分的主基调都是快乐的,本来嘛,抗战胜利了,新中国建立了,百废待兴但终归是一切希望的起点,人民要幸福起来了,那种观众也可以感受到的轻松快乐是与那个“光荣时代”下的人民相通的。
大概三十五集之后,徐小山和王忠两个刚满十八岁踌躇满志正准备一展拳脚施展抱负的新警察,生命仓促的结束在巡夜时制止特务策划的扰乱治安的行动中。
那是我第一次在这部剧里感到揪心,仓促,他们俩为了改变命运决心当警察而且刚从警察学院毕业;仓促,上一秒哥哥还和弟弟说“未来我们一定能破大案”;仓促,连他们的死因都有一条因为战斗经验不足。
可是再没有时间给他们积累了。
在这之后的那三分之一部分里,剧情就像刚磨好的短刀,时不时扎你一下,不致命,但是疼,但是残忍。
宗向方和段飞鹏为了活着却选择了死路,一个重情重义却想既要又要,一个无恶不作却也会刀下留人。
甚至没给一条感情线he。
齐拉拉和小东西两个人的双向成长和救赎明明很治愈,齐拉拉每次危急关头几乎没抱过“我要活着”的念头,胆大命大大难不死那么多次让我已经深信电视剧嘛,总会让他必有后福,可他和段飞鹏决一死战身中数刀时还是不记得他当初笃定答应小东西以后无论什么都会陪着她这件事,可他满嘴是血说着“小东西对不起”,我才意识到他没忘,只是他顾不得了。
郑朝山和秦招娣两个以试探欺骗利用为起点的结合却走向了互相保护互相牺牲的结束,整部剧我只看过郑朝山两次“明目张胆”的“失控”,一次在知道招娣怀孕,他把招娣抱在怀里,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大笑”,不是为了掩饰,不是为了迎合,不是为了假装,只是为了高兴,为了他可能都已经忘了自己还可以拥有的幸福;另一次就是看到招娣尸体,他关上门,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大哭”,虽然他还在隐忍,可是他忍不住了。
郑朝阳和白玲两个革命同志在数次并肩作战中暗生的双方都略知一二的情愫明明应该是起码保底的happy ending,可因为工作安排问题不得不各处异地,没人知道他们会不会再见,会不会再也不见。
这也是“光荣时代”,这份光荣背后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感情带来的个人牺牲,是舍小家为大国的信仰,是齐拉拉小东西郑朝阳白玲徐小山王忠无数人的牺牲,也是郑朝山秦招娣宗向方段飞鹏等人的代价。
这才是“光荣时代”。
(不过后面几集的剪辑感觉不如前几集有逻辑,像赶进度一样,不够丝滑,扣鸡腿)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部《光荣时代》,质量超出我的预期,有点小惊喜。
由于郑朝阳和郝平川要被调往上海,其他同志也将奔赴祖国各地,公安局的同志们在一起吃了顿散伙饭。
看到这一幕,我泪目了,因为我自然联想到了我的散伙饭。
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在学校对面的某高档饭店吃了一顿散伙饭。
从刚入学的时候就说一定要去那家饭店吃顿饭,念叨了四年,最后一刻终于实现了。
一开始氛围还可以,也没有什么离别的忧伤,转折点在于CZ,他站起来说非常有幸能跟大家同学四年,要特别感谢一下THC,要没有THC他可能根本没办法顺利毕业,他说的时候,明显带着哭腔。
当我听到他说这么一段话后,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
因为小GJ和小TZ将要去深圳(估计这会儿他们可能才下班),ZH要出国,能够陪着我在学校读研的只有XZ和PD了。
我趴在小TZ的背上哭了好一会儿。
小GJ、小TZ,希望你们在深圳一切都好,等我毕业后去投奔你们。
ZH,希望你在美国一切平安,尽量别出门,保护好自己,等你回国我们再聚。
XZ、PD、TP,希望我们三个都能顺利毕业,都能有一个好未来。
希望四十年后,等我们都退休了,我们都能在同一个城市,时不时打打剧本杀,时不时出来喝喝茶,时不时一起浪,到那时,再追忆似水年华。
齐拉拉这个角色挺好,只要是有上进心的国家都会接收吸纳,体现了我党的包容性。
但是演员太拉跨,演技平平,矫揉造作,浮夸的一批。
特别最后牺牲那段,不知道是编剧傻逼还是演员自己加的戏,死的真是具有戏剧性。
真是为了牺牲而牺牲,为了体现英勇无畏而牺牲,求援需要去仨人,留一个跟踪,咋那么想的呢?
和一个会武术的亡命之徒居然这么近距离拿枪顶着人家,还弯腰捡枪,这不是明着说这时候可以攻击我了,傻逼的不能在傻逼了。
这段看的我尴尬至极。
剧情的每一个人物都很突出,很简明郑朝阳、郝平川和白玲这三个人变得越来越有默契,一起犯错,一起努力抓犯人,一起挨骂,有时会互相嫌弃,有时会为对方着想,有时又会发生好多好笑的事情。
彼此成了离不开的伙伴。
最后分离前的一次聚餐,他们的分离也意味着电视剧的结束,郑朝阳和白玲的哭戏,有着说不出的遗憾和无奈。
多爷却是最暖心的角色,他对身边每一个人的感情都很深,虽然话语总是剪短又仓促,但却都将更多的语言藏在了心里结尾的齐拉拉,成了全剧的遗憾,也许有的人不喜欢他,也许有人会被他感动到。
这个结局是你用屁股想的么,又不是历史正剧,又不是悲情城市,你玩你*的深沉呢****************************************************************************************** ************************************** ************************************** ************************************** ************************************** **************************************
此片的鬼畜莫名其妙
女主一套一套的“心理学”常识,不就是多读了几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吗,好像后面还要借鉴东方快车的经典桥段?水管里藏东西,我怎么闻到了一股畅销君的臭味…两星全给张译,溜了溜了…
还没开播,冲这阵容5星奉上,尤其喜欢张译,希望这剧能“鸡毛飞上天”!
谁能想到,有一天我会看一部谍战片下饭,剧本德云社写的吧,主要就看嘻嘻哈哈的部分了
每集都有三人小分队的名场面。虽然不足以作为破案片来仔细推敲,但是也算是够得上国产及格线了。——2021-02-05
陪我妈看
虽然黄志忠演的很好也一直很喜欢他,但还是想看赵立新的版本。没事找事的XX网友,愣是把个好演员给害了。里面的幽默并不讨厌,可该深沉的地方却感觉不够深,像是为了给国家70周年献礼仓促赶出来的作业,应该不是换演员的问题,感觉还是剧本不够扎实,毕竟《风筝》那样的剧又能有几部呢。不过在最近的剧里也足够鹤立鸡群了——张译;黄志忠,薛佳凝(他俩人物的故事是全剧最喜欢的点);刚知道的潘之琳小姐姐加上一众优秀演员,看就对了。
不想评论儿戏的垃圾
什么玩意
可惜了这阵容...
前两集很棒啊
剧情确实不太严谨,但是太喜欢张译的演技了。
好看耶,挺喜欢的,演技都在线,期待第二部~
本来给一星,冲张译给二星吧
这么说吧,我不太喜欢谍战剧。喜欢的只有潜伏、风筝。
非常好的谍战电视剧。 强烈推荐观看
刚刚我婆突发奇想调到四川卫视,正在演《光荣时代》,我一看居然是张译哎,还有王骁、张隽溢,就有点兴趣看下去,但是看了一点抓袁硕,一系列巧合着实有些扯……所以暂时给三星吧,也不确定会不会继续看、专门看。
演员班子不错,有些情节还蛮好笑的。
剧情拖沓的一笔 那个拜大神那段戏到底有什么必要吗?
张译演“神剧”,谁能想象到我是怎么一个爆笑,剧情笑不活了~看了幕后,这些段子居然都是张译设计的,瑞思拜~~https://weibo.com/1741010740/443498513572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