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算是一个谎言引发的血案吧!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禁止的事!
我想不出会是什么事!
有人说吸毒在德国、瑞士、荷兰等地是合法的,只能这样说,这个活动需要一个场地,而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合法,会让没有生存意念的老数学家参加,会让一个年轻女人着迷,那么根据前三个条件,可以猜想这应该是一种以杀人或者残害他人以取乐的活动,类似犬人丹尼里面的生死搏击,或者是参加者直接进行残害以获得精神上的刺激,但是这种想法似乎不太符合第四条,除非,她也有特殊癖好。
一个人总会为自己所相信的东西疯狂!
当自己一生的梦想受到威胁时很多人都愿意不顾一切,然而一个人所重视的像生命一样宝贵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不过是废纸一堆。
即使这个东西不存在了,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变化。
不知道把书摆整齐了,多放基层能不能抵挡这个压力。
总觉得不论是什么都应该有那么一点压缩极限吧,书应该很难被压缩吧,也许先把房子的墙壁压碎了,也不一定真的能把书压缩了。
是在人人看到有关高智商数学电影的日志,惊现此文位列榜首(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巧合)几个互不相识但其实充满着关系的人聚在一起,解一些小学生做的脑筋急转弯,居然还有人把此电影译成费马的房间,费马要是泉下有知非得气的活过来再死过去吧。
情节是老套的,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关系一点点浮出水面。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一些细节和伏笔做的还是可以的,例如之前boss和医生下棋所说的三位数学家的关系、打电话离去的一个人、加油站小伙对于耶稣45岁的暗喻等等。
但这只是符合最基本的逻辑,没有亮点。
尤其是最后看到boss向年轻人说出此行的真正目的,要是这种智商的人也能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那么哥老恐怕要把之前所说费马的行为重复n遍吧。
当然,这部影片漏斗也照样百出,例如没有解释清楚中年男子为什么破解谜题,是巧合还是精心安排?
加油站那费马是怎么应付过去的?
boss到底想不想死?
若是那为什么标出了逃生通道?
若不是那么年龄上的问题则不契合。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差,愿哥德巴赫猜想能早日解出。
影片最后中年男子虽说一切照旧,但我们还是要往前进的方向发展。
密闭空间内的悬疑,是小成本影片最容易成功的模式。
如果你看过《心慌方》系列,那么《费马的房间》真的连《心慌方》的皮毛都没能达到。
一样的密闭空间,各怀鬼胎有着不同秘密的参与者,被死亡威胁的压缩空间。
《费马的房间》几乎将这些元素一把抓,只可惜有《心慌方》在前,经典的高度已经不可企及,无论是人物的秘密,空间的恐怖性还是情节的紧凑,都不及《心》片。
而安排的那些只能被称为“脑筋急转弯”的所谓数学题,实在让人觉得编剧在剧本上的粗劣。
人物内部的所谓关联,看似很有故事,仔细推敲下却很牵强。
而费马先生后来遭遇警察到坠崖的桥段,似乎已经完全脱离了房间里的那些人,他在一开始就死去或者回来碰到警察坠崖,有什么区别呢?
另外,这个费马的外套显然也不是他故意留下的,那么和这个64岁老头布的局也有矛盾。
而且最后那些主人公莫名其妙就逃掉了,也没等到被压成肉饼的前一刻。
总体来说,实在乏善可陈。
登场人物1.青年才俊伽罗瓦。
宣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却在即将发表成果前被毁掉演讲稿。
2.妹子撒布科。
伽罗瓦前女友,因为自己出轨,导致二人分手。
3.长得有点像诺顿的帕斯卡。
是这里最有脑子的人,行动力也最强偏偏设定上还不是数学家。
之前撞倒了不守交通规则的姑娘。
姑娘是费马女儿。
4.老头子希尔伯特。
撒布科的出轨对象。
确切地说可能是出轨对象之一。
将撒布科诱骗到公海的船上去参加“内容违反任何国家法律的派对”。
不过打开了撒布科脑内的开关,后来撒布科也继续去过好几次。
5.老头子费马。
在晚餐后,聚会正要开始之前被电话叫去医院看望自己的女儿。
从他的种种表现来看就是个缺心眼儿的二货。
TRICK值三星,挺严密的,还算不错。
线索也都给齐了。
设定值一星。
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规定时限内解一道题,不然房间就不断缩小。
”这个。
问题是所谓顶尖数学难题太蠢了。
各种出现在青少年智力测试上的问题。
虽然说面向大众考虑没什么不对,但你也要考虑到所谓“知名数学家”的面子啊。
诚然如果是太复杂太专业化的题目会导致观众看不懂,但你如果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设定大家不是所谓的“数学家”。
就一般人不就挺好吗。
题目例如——外面三个开关里面三个灯泡,只可进入房间一次,请分辨出开关对应的灯泡。
例如——说真话的守卫和说谎话的守卫各看守一个门只有一个通向外面只问一次得出这个通向外面的门。
总之诸如此类。
这不都脑筋急转弯嘛……………………还有个很重大的BUG。
导演想到了这点,但还不如没想到。
因为这相当于他把这BUG翻出来给观众看,然后又不去解释。
给几人的邀请函是一道题目。
间中帕斯卡问,如果我没解出题,不就来不了了吗。
是啊不就来不了了吗。
伽罗瓦问他,当时没人对你进行提示什么的吗?
帕斯卡想了半天。
哦,有的!
在前面的剧情里,一个又像他老婆又像图书管理员的妹子(但是具体没透露身份)确实曾经提示过。
我想这是很大一步棋啊。
这个妹子是怎样,与幕后黑手串通的吗。
结果到最后她也没再被提起了……很难说是个好片,有点小亮点罢了。
三星的trick,一星的创意,负一星的人物设定。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太神奇了。
开局就让我绷不住了,给四个数学家出了一道题,通过了这道题就可以参加这世界上最难解的数学题,听起来挺有挑战性的,然而,这题的答案居然是英文字母顺序,????
认真的?
还是我字幕翻译错了?
给数学家出的题,猜这几个数字是什么规律顺序,我脑子还在猜加减乘除,根号奇书偶数等等等,最后给我整个字母?
好吧先不管这个,这剧情为了这四个人能在这个房间一起猜题逃生,也是费了洪荒之力去圆这个逻辑,但实在是圆的不怎么样啊,尽管角色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旁观者真的看的漏洞百出啊,太多不符合常理的设定了,虽然剧情走的通,但这种几率无异于彩票一等奖,也就是拿运气在赌这些人会按照反派boos的想法去实现这个阴谋,只能说剧本痕迹严重。
以至于我对他们猜的题都不感兴趣,虽然大部分我都听不懂,悬疑戏份也没有很打动我,虽然这幕后的一切出发点竟是如此的荒唐,仅仅是因为嫉妒,就弄出这么大手笔,还要搭上自己的命,最后逃生的三人在船上讨论劫后余生的感想,更是连看的欲望都没有。
But. 我要说但是了,开头我说了这部电影很神奇,神奇之处就在于,不管这逻辑剧情有多么狗屎,但这种与死神赛跑的紧张感却是紧紧围绕着全片的,从“费马”登场的那一刻,悬疑就开始了,之前一直在等主线剧情什么时候开始,是直接锁门出题,还是先投屏来段自我介绍,然后当“费马”登场的时候,我还是楞了一下,但他要走的时候,我又明白了,游戏要开始了。
当死亡不再一瞬间降临的时候,而是慢慢的向你靠近,还给了你自救的希望,这种深陷泥潭拼命向外逃的样子,给足了压迫感和紧张感,你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生命倒计时,无助和绝望也会慢慢放大,情绪也在慢慢高涨,最后迸发。
但,从头到尾也只是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密室殺人推理劇的數理版。
以數理電影來說,這部電影的題材比較少見,但推理小說迷可能會覺得了無新意,而且漏洞不少。
比如說既然都想到把書櫃扳倒了,一群理工高手為什麼就沒想到從天花板突破?
一開始的邀請函也很離譜:附上小謎題無傷大雅,但既沒有註明主辦單位,也沒有主辦人資料,任何學術會議都不會以這樣的形式發出邀請,開會如喝水的理工師生不可能就這樣傻傻赴會。
衝著費馬大名而來的人多少會失望,儘管片中的小猜謎不乏趣味,但費馬這個名字應該值得更偉大而且有意義的故事和謎團。
節奏不慢,不按暫停鍵一路看到尾的人很難跟上解謎的速度,那樣的話這部電影會剩下兩顆星。
西班牙电影总给人一种很别样的感受,包括他们出产的恐怖片也是如此。
虽说《极限空间》的故事结构与那些一味追求血腥刺激的好莱坞惊悚片大同小异,但电影最终成型却是一部没有血腥、没有特效,只有谜团环环相扣的悬疑片。
《极限空间》没有成为西班牙版的《电锯惊魂》,反倒有点《名侦探柯南》味道。
故事讲述了几位数学家被邀请到一间密室。
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解答谜题,否则会被不断收缩的密室墙壁挤压而死。
单单看电影的故事,也许观众大脑中会出现很多似曾相识的电影,包括之前提过的《电锯惊魂》、还有《立方体》、《玩命记忆》、甚至还有《绝命铃声》。
不过与前几部电影不同的是,本片没有卖弄种种巧妙机关,也没有血腥酷刑的展示,电影之间的共性在于,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几个素不相识人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隐藏在故事背后的谜团,这才是电影最大的看点。
不得不承认,只是一部你始终在猜测的电影,而观影过程也有点像坐“激流勇进”的游戏,从最高点飞流直下,可惜到了最后来了一个急刹车,没有太多的惊讶,只有溅到身上的点点水花。
如果看过《名侦探柯南》的朋友,看欣赏本片的时候一定会有类似的感觉。
电影的走势和悬念设置很有日本侦探动画片的感觉,只不过片子里少了那个戴眼镜的工藤新一和整天混饭吃的小五郎同学。
电影的前半部分做足了包袱,包括神秘的聚会,几个应邀而来数学界人士,还有主人费马的身份,电影的前15分钟给我留足了悬念,而到了中部的解密过程,重点不是在几道“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上,而是通过在封闭的空间中解密问题时那种对电影之前的谜团进行逐步推理。
而到了结尾当事件的真相一点一点的被剥离之后,整个电影的框架也就完全的摆在我们面前。
但是此时新的谜团也出现了,为什么费马会忘掉他的夹克?
如果那个发明家邀请函上的问题没有被提示,他是否还会来到这里?
他被邀请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假如费马没有忘掉自己的夹克,故事是不是会像另外一个方向去的发展?
所以说《极限空间》的故事基础是建立在一系列偶然事件上,这在以推理为重点的故事中算是一个小小的诟病。
故事虽然可以自圆其说,但最终结果也只能差强人意。
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电影重复观赏的价值,使得观众第一次观影过程紧张而又刺激,但第二次便索然无味。
当然,喜欢看《名侦探柯南》的朋友,也不会对电影的格局产生疑问,毕竟这是一个被复刻了无数次的模板。
而电影中所出现的各种脑筋急转弯,相信也难不倒经历过中国奥赛式教育的中国观众。
总而言之,《极限空间》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精彩悬念片,种种的小毛病也不能掩盖电影的紧张刺激的过程,这恐怕是一个《名侦探柯南》式的故事里最重要的环节,具备了能抓住观众心的过程和能自圆其说的结尾
这部电影如一道家常小炒,虽然没有稀奇的材料、高超的烹调手艺、先进的厨具,但自有它独特、温情、美味的一面。
首先有趣的一点就是那几道关于数学的谜题、哥德巴赫猜想、几位历史著名数学家、数学家的生活状况,算是科普了一点数学界的知识。
其次,是剧情合情合理,放到现实生活中也让人不觉得奇怪。
幕后黑手是老数学家,他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奋斗了35年,却在成功前夕功亏一篑。
由于女数学家的存在,让他和年轻男数学家能实际产生交集,有了解和接触的媒介。
随着他愈发嫉妒、愤恨、不甘,抑郁症愈严重,有了轻生的念头,最终化为他设了一场密室杀人的阴谋。
年轻男数学家有青年恋爱的自以为是、懵懂、天真,为了吸引女科学家的注意力吹了一个牛,恋爱倒成了,却在事业上有了巨大的负担、麻烦,不得不用一个个谎去圆最初的谎。
“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他撒谎的代价则是狼的窥伺。
女科学家知性、慕强、意志力不强。
他由于在网上一次次下棋输给老年数学家,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
她放纵了自己的感情,有一就有二,彻底背叛了男友,和男友分手了,毁了两人的天作之合。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中年科学家被卷入极限空间事件的起因是因脚踩狗屎而致使开车疏忽撞到人,被老年科学家借这件事当替罪羊。
真是踩狗屎,倒霉到家了,有点搞笑意味。
这警醒我们开车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小问题而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必须专心致志、小心敬慎。
剧情平淡却又贴合现实生活,合情合理。
既符合人心人性,又合乎逻辑,这点不错。
结局实在是没有说服力。
要么都没事,包括出去医院的那个老头,因为没有使用安全带的习惯,或者有警察在场,所以没有中毒翻车,最后安全到达。
要么就都死了。
开车的老头中毒死了。
从黑板后逃出去的几个人,下去之后才发现,进入的是真正的杀人密室,都死了。
而留下来,才是真正的生路---电扇化解了压力,保留了一个人的生存空间。
但因为老头事先被打死了。。
所以都死了。
要么就除了策划者本人,其他人都死了。
他完美的执行了杀人计划。
他被打晕留在了房间,这是他本来就策划好的,电扇也是他安排的。
其他“逃出去”的人,都死在了后手。
迷两个: 一个是分隔的独立的数学迷题,答不出或者延时答出的代价就是增添你死亡的危险。
(求生的直接方法) 另一个是杀人者是谁,杀人者动机是?
目标是?
过程是?
(求生的根本方法)欲望与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陈冠希有相机的秘密,乔布斯有苹果的秘密,萨科齐有法国的秘密。
这些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绝大部分是因为其罪恶而不可告人。
正如此片中所述:你是愿意当一个隐身人还是一个飞翔人?
选择隐身的多半是从事不法不合理勾当,毕竟正常人都希望自己做好事的时候被人发现,被人表演。
(被表扬不是动机,但是绝对是很好的副产品)在费马的房间,每个人都有秘密。
他们四个游戏的参与者,开始见面像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
待到生命命悬一线时,才承认了以往的关系。
那些千丝万缕的过去在他们集合在这个房间浮现出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们的欲望,罪恶浮出水面。
人性迷失与回归:莫让浮云遮望只缘身在最高层 可怜的老教授竭尽毕生所破解的数学巅峰—哥德巴赫猜想,却因为一个少年的谎言而丧失理智,为了一个自己付出心血的东西,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心理扭曲,失望悲愤急躁气馁的痛苦,从一个学术派成了一个高智商犯罪者。
努力了但没有回报,希望变成失望,然后演变成绝望:这是多么一件痛苦的事情。
女孩子被老教授诱惑,为了欢愉而迷失自我。
少年在最后逃跑的时候都不忘抓出证明文件,足见其悲哀。
围绕着数学巅峰。
少年,女孩子。
老教授。
人性迷失。
第四人则一直很理智,他最先开始怀疑房子的构造,质疑凶手是谁,构想如何逃脱,尤其是在逃脱成功时:少年表示要以自己名义发表老教授的文章(依旧利欲熏心),第四人以一句非常漂亮的话:世界又会怎么样?
潇洒的把证明文件抛向水里。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某人以2元购得彩票,中了200w,遂用其够的豪车一部,不想车被盗。
友人皆替其惜。
此人却爽朗大笑,毫不在意。
友人诧之,此人道:你要是丢了2元,你会在乎么?
大彻大悟!
大彻大悟!
大彻大悟!
我们有多少人没有理清这层关系,在人际,社会,生活上苦苦挣扎,寻觅,明枪暗夺属于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经济学让我们会算账,却又让我们迷失在账上。
最后来一点轻松的:把里面出现的第一种迷罗列一下,分割线后面附解法 1、一个糖果小贩,收到三个不透明的盒子。
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薄荷糖,一个里面是茴香糖,还有一个里面装的是混合的茴香糖和薄荷糖。
盒子上的标签分别写着“薄荷”“茴香”“混合”。
但糖果小贩被告之所有的标签都是错误的,他至少要取出多少糖果,才能确定每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2、11000011001111100011……一连串的排列,找出排列下暗藏的密码。
如果用时超过,房间将会缩小。
3、在一间密封的房间,有一个灯泡,房间外面有三个开关,只有一个能让灯亮起来。
当门关闭的时候,无论按多少次开关都可以,但当你打开门的时候,必须说出三个开关中的哪一个是控制灯泡的。
4、一个四分钟的沙漏,一个七分钟的沙漏,如何用这两个沙漏测试出九分钟的时间?
5、学生问老师三个女儿的年纪,老师回答,如果你把她们三个的年龄相乘等于36,相加就得到你的门牌号,其中最大的女儿会弹钢琴。
那么这三个女儿几岁?
6、一个陌生人被困在一个有两扇门的房间内,其中只有一扇门通往自由。
两扇门分别有一个来自谎言国的门卫和真实国的门卫把守,你只能问对其中一个门卫提一个问题,你要如何问?
7、母亲比儿子大21岁,六年后,儿子就会比母亲年轻5倍,那他父亲现在在做什么?
以下是解法——————————————————————————————1,只打开一个盒子就可以。
比如打开标着“混合”的盒子,发现里面是薄荷糖,那么显然标“薄荷”的盒子里装茴香糖,标“茴香”的盒子里装混合糖。
原因很简单,因为“所有的标签都是错误的”。
把这个题目扩展一下,有100种糖果(分别叫1号糖,2号糖,...100号糖),装在100个盒子里,盒子的标签分别是1到100,但每个盒子的标签都和糖不符,请问,至少打开多少个盒子,才知道每个盒子装了什么糖?
2 这个只有看了电影才知道,因为是用麻将正反表示01,凑出一个骷髅脸的图案,故答案是 骷髅头3 相隔一段时间按下前2个开关,进屋看灯泡发热比较久的就是第一次按的开关 不烫的就是第二次 不亮的话,就是第3个开关 4 先两个同时一起漏,当4分钟沙漏漏完了,7分钟沙漏里还剩下三分钟,同时马上把四分钟沙漏翻转过来,一起漏。
则当7的三分钟漏玩的时候,4分钟沙漏还剩一分钟,开始计时。
4分钟沙漏再转两次就是九分钟了。
5 【她们3个年龄相乘等于36】把36分解质因数36=1*2*2*3*3这样一来所有的可能性就是1*1*36=361*4*9=361*6*6=362*2*9=362*3*6=363*3*4=36【 如果你把他们的年龄相加,便能得到你家的门牌号】相加看看1+1+36=381+4+9=141+6+6=132+2+9=132+3+6=113+3+4=10学生当然知道自己家的门牌号但是他还没有答案说明他家的门牌号是13(有两个13)这样有两个可能性2,2,9 和 1,6,6【老师说:对,我最大的女儿会弹钢琴。
】这句话暗指老师只有一个比较大的女儿所以是2,2,96,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另一个守卫会告诉我哪扇门会通往自由?
” 如果你问的恰好是来自诚实之地的守卫,则他会指向那扇封死的门;如果你问的是来自谎言之地的守卫,他也会指向那扇封死的门,那么另一扇门就通往自由。
7,这个是前些时候勾搭界热炒的一个荤段子,没想到居然出自此处。
大家都懂的,就不解释了。
构思不错,剧情有点乱
更喜欢本色的译名:费马的房间
坑爹呢……
年轻真好
浪费时间的电影,谁看谁后悔
还不错。
想法不错,题目太弱,漏洞颇多,后半失色
可以去吃屎了。。就男猪脚还可以点。。-
什么鬼东西啊!一堆数学题看得我直恶心
看在我花了钱的份上多给一颗星!!!
尽管我承认题目很简单甚至有些幼稚,但我真的好喜欢啊。
cctv6 2.10 真心蹩脚
除了几个脑筋急转弯,其他都是浮云~~~~~~~·
看的时候还挺带劲的,但那些题完全不是什么给数学家预备的好不好,都是很贱很冷的脑筋急转弯,尤其是沙漏那道题,全是雷顿水平,冷外最后逃生出口的设定跟谜题一样冷,当娱乐片还不错~
评分低是有原因的,这智商还科学家,来我大天朝,小学生就分分钟完爆你
本来以为能很有趣,不过是换水土的商业小制作。
我觉得数学家看这个片子大概是会骂人的。
可以更好的
问题确实都低幼了点,奥数竞赛的水平。整体布局有点小,感觉没看到什么新鲜的就完了。
哎,遇到危机,咋都这么傻b,不处理主要问题,就算逃出来也侥幸。整个设计太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