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评论这个影片,可能觉得她太老套,麻雀变凤凰。
不过当你真的有空,又很失意的时候看看也不错,至少给了自己做梦的模板,也许有天也有这么个外婆,外公,奶奶,爷爷的,来找我们当一个小国家的小公主。
别笑,至少刚看过这片时,我真的很认真这样想过。
当时我只是相信如此一来,我就不用再为考试担心了。
不是吗?
:P
………………………………………………………………………………………………………………………………………………………………………………………………………………………………………………………………………………………………………………………………………………………………………………………………………………………………………………我觉得一般,米娅从一个十五岁天真烂漫抗拒成为公主的小女孩到想要承担责任这个心理转变的铺垫太少,厚度不够。
忽然有一天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被告知自己是一位公主unbelievable这位主角叫米亚,本来她自己的生活都是一团糟,她自卑,不敢向自己喜欢的男生表白,不敢站在讲台上演讲,哪怕说一句话。
她和她最好的朋友Lily就像是学校的异类,没有人和她们玩。
米亚知晓自己是公主的时候,她是拒绝的,她觉得这个身份打破了自己生活的宁静,她的奶奶每天教她公主礼仪,这样不准,那样不对,反正所有一切都糟糕透了。
可最后米亚成长了,她担起了作为公主的责任,她的父亲母亲奶奶改变了她。
在成为公主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但米亚都一一克服了,还收获了最美好的爱情,找到了能让她在亲吻对方时不由自主的踮起脚的那Mr. right。
米亚真的好美,男主也好帅啊人生就是一次成长啊!
这只猫也超可爱,有公主的气质哦
第一次看电影是在高中的英语的听力时间,大家抓紧每天十五分钟的时间看电影。
麻雀变凤凰,明明就很老套却还是很喜欢。
每个女孩子都是公主,有什么不好的呢?
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公主的样子,傻傻的,会犯很多夸张的错误,可也是因为这点才更喜欢她。
才15岁嘛,还不懂得什么是珍惜,像那时候的我一样。
后来长大了,还是会在宿舍里和朋友一起看这部片子。
只是这次注意的是那个在角落里吹着口琴的男孩子。
那么害羞,像beatles一样用刘海盖住眼睛。
是内心敏感的男孩子,明明就有很多的爱却不知道要怎么说出来。
真的是喜欢他,看他弹琴时的样子,还有很多的m&m。
再比如他受伤害时把自己隐藏起来的样子。
就是这样一个害羞的男孩子也总有一天会变成白马王子来亲吻公主的,多么美好的故事。
why me?
整部片子看下来宛如一个真人版的动画长片,安妮海瑟薇简直就是直接从童话书中走出来的一样,如果要选一个白雪公主的真人版,那么一定非她莫属,肌肤胜雪,浓眉大眼,红唇娇艳欲滴,眼神清澈无辜......当然,那时她还是如此的青涩,但是真是完美。
很少有人有如此纯真动人,完全没有一点阴暗面,a totally angel ,我们每个人大都会有evil的一面,而十五岁的安妮海瑟薇没有。
无论当她是一个无人问津,受人嘲笑的卷发少女,还是当她已完成完美转身变身惊艳四方的公主,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她的美,就在于那种绝对的纯和真,单纯,直率,但是并不幼稚,大概因为她有一个不流于俗的艺术家妈妈,还有那个愤世嫉俗的好朋友莉莉。
尤其是莉莉,简直是个小愤青,热爱环保事业,喜欢与众不同,抨击大众价值观。
当所有人都为米亚的新造型而惊叹时,她居然有本事把米亚说哭,原因是米亚背弃了她们从前的理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了,接受了并改造成了大多数人喜爱的主流形象。
或许你会说她是出于某种不自知的嫉妒心理,但是这种对自我信仰的坚持和执着真的很令人欣赏和敬佩,她或许不出众,因怪癖而受人冷眼和嘲笑,但是她相信自己才是真正做着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努力的维护和米亚的珍贵友情,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所有感受,甚至坦诚相告,是的,米亚,我害怕会有巨大的绿色的嫉妒怪兽出现在我心里,破坏我们的友谊,但是也正是她用自己的失意去劝告米亚:当一位公主并不是仅仅意味着对自己生活的改变与否,而是意味着当你拥有这样的权利时,你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和聆听你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奇迹——拥有同龄人所无法企及的话语权和关注度,并且可以利用这种话语权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挽救自己的国家,改变这个世界。
虽然最后米亚还是在舞会当天逃跑了,而且她的醒悟并不是因为好朋友的肺腑之言,而是什么爸爸留下的信件,告诉16岁的她要勇敢面对一切之类。
随后米亚突然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在雨中驾车驶向舞会。
但是我始终觉得这种遗书式的教导未免过于流俗,而莉莉的话才道出了成为公主的真正意义。
什么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无畏内心的恐惧一类的话语太具有普世性了,无法对鲜活独特的个体产生真正深刻的影响,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具体的,一个公式无论怎么正确也不可能解答所有的问题。
米亚的恐惧是因为她害怕自己无法承担那么大的压力去统治一个国家,毕竟之前她只是一个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份的普通高中生。
她害怕自己的能力有限会让亲人失望,让自己陷入内疚和自卑的魔沼,所以最后她在舞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我不该只想到自己而无视地球上其他人口。
这就意味着米亚终于从自我的小世界中走出了,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明白了承担责任的必要性。
很多时候沉迷自我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它会让人陷入死胡同,失去转弯的余地。
凡事只想一个“我”字,当然事事不顺心,地球还得围着太阳转呢,谁会天天照顾你的情绪?
而米亚的成长正在于她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她的成长和普通高中女生可不一样,套用那句著名的台词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就是莉莉所说的话语权的奇迹力量。
所以我很难认同米亚的觉醒是因为她爸爸的陈词滥调,当然大概编剧不这么认为,而且亲情啊,死去但是心心念念着女儿的亡父和一本日记传承家族力量之类的话语更具有煽动性和感染力,毕竟如前所述,这根本上就是迪士尼出品的又一动画长片,基调是完美的,战胜邪恶的过程有点小挫折但最终会圆满结局,核心的价值观是亲情爱情大过天,有爱就有一切,全不管这爱在现实世界有多复杂多变。
虽然片中总会出现类似情节:米亚带着女王奶奶去玩游戏,一派天真自然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又在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但是女王沉着应对,还编了个所谓的玫瑰奖授予找麻烦的警察来解围。
这种桥段让我们看到皇室也有人性的一面,也有疲惫的时候,也是普通人,在游戏厅大玩掰手腕游戏的不再是尊贵的女王和公主,而是重寻家庭温暖的一对祖孙而已。
但你我都知道这只是个自欺欺人的把戏,最后解救她们逃离去警察局厄运的不是一个普通奶奶的真诚告白而只能是拿腔拿调的奖项授予,甚至一开始像普通人一样说话的女王,在出口的片刻就意识到了这样做根本无济于事,转而开始了女王腔调,那口音,那声调,实在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语气,谁要天天那么说话非得累死不可,当然女王不会,因为她是女王,一方面要维持自己的皇室威仪和尊贵典范,另一方面也得满足大众对概念化皇室的刻板印象,如果女王开始说普通话,恐怕第一个受不了的就是我等平民百姓,这种尊卑观念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了,形成的过程也并非一两句话可概括,在此我无意也无力去探讨这一点。
我想说的是,无论怎么出跳的情节也还是无法改变这部电影的模式化,或许它讨人喜欢的地方也正在于此,我们想看到的也仅仅是这样一个简单而温暖的童话故事,它不是纯古典的王子公主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而是有着相对新鲜的故事框架,和当下的时代背景并不脱节。
平凡的灰姑娘不是活在继母的阴影下,而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学生,最后获得幸福的瞬间虽然为了满足我们对于完美的想象而过于煽情,但是并不突兀,也确实让人心头一热,差点泪水奔流。
喷泉前,灯光下,宛若伊甸园的后花园里,舞会上逃出的两个人,华丽丽的礼服,青春俊美的面庞,终于有了结果的一段暗恋,如果此时没有一个跳起脚来的长吻,观众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满意的。
但是这个吻并不是不动人的,虽然情节的华丽和布景的庸常让人并无太多惊喜,但是米亚和迈克(差点忘了那男孩叫什么了,或许是因为对他的塑造只是为了给公主一个不那么完美的情人来让我们相信这故事的真实性吧)的那段对话让我很是感动,迈克问 ,为什么选择了我,米亚答,因为在我被人忽视的时候,只有你看到了我,because you saw me when i was unvisible ,当别人都在忽视自己,当连自己也看不出自己有多好,究竟是怎样的人时, 是你从芸芸众生中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小小的我,看到了那个不受人欢迎的有着蓬蓬卷发女孩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体谅和心疼那个因为紧张和不自信而在演讲时跑出去呕吐的自卑女生,你知道我所有不完美的坏习惯,你总是看到我出丑的样子,然而你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忽视我,而是始终把我当成你心中的公主,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就算我没有那个万众瞩目的头衔,也会成为一个真正熠熠生辉的公主,因为你赋予了我那爱情的光环,正所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你让我先于拥有公主地位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女孩所渴望的全部骄矜和尊贵,那是公主般的尊贵,是金钱和权力也无法换来的真情意,为了这真情意,我怎么会忘掉你,不要再问我“why me”,当你总是穿过人群把目光看向我,当你愿意牺牲自己的工钱免费为老板打工只为能让我拥有十六岁的第一辆车子,当你在我爽约后依然愿意原谅我的草率轻浮时,是了,就是你了。
这是我所向往的那一种爱情,那种在对方心中永远是最美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很短暂,并且最终会慢慢消褪,变淡,但是至少在我们庸常的人生中有过那么一个瞬间,因着那男孩的赏识和爱慕,你突然有种公主的感觉,被宠爱的,被呵护的,被娇惯的,仿佛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他心碎,而一个笑容又可以使他重生,那种全部的投入,那种炽热的情感,所有的女孩都应该拥有一次,以便为今后长长的人生画上一笔鲜艳的底色,来让这画作不至于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苍白。
这种爱情看上去太过古典和理想化,事实上永远不会有这样纯粹的情感。
往往这样的倾慕在得不到时是理想的化身而分外完美,但是也此而虚幻浮华,而当得到后又会因着情感期待的巨大落差而归于平淡,就像滚烫的热水从锅里倒出,倒出的一瞬间会因锅体受热的不均而水花飞溅,滋滋作响,最后因为倾倒的落差而降低温度,最终变成温凉的白开水,无一例外。
除非你永远煮着这锅水,不让它有倾倒的机会,可是柴火会有熄灭的一天,就像人心也总会枯竭,再多的沸水也会煮干,蒸发成水汽,融化在我们的空气中一点点消失不见...所以这荧屏上凝固的一瞬间才会焕发出如此动人的魅力,happy ending是对完美的一种最好凝固。
这让我想到了《敢爱就来》中那对浪漫到极致的恋人,宁愿在重逢后一同淹没在水泥中也不愿让世俗和时间消磨他们的爱情,相拥着沉入泥浆时两人的脸上没有半点恐慌的神色,鲜亮的眼睛反而透露出渴望与满足,这一刻水泥凝固的不仅仅是肉体,更是永世长存的鲜活爱情。
可是这种对爱情的绝对痴迷和疯狂,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时光无法倒流,地球无法停转,爱情难免走向幻灭,大多数人只要能拥有一回真正投入的爱情,能得到一个让我们闭上双眼跳起脚来享受的吻,或许也就足够了。
所以当看着屏幕上的年轻脸庞和沉醉神情,我不是不感动的,这种童话就应该有一个这样的结尾,不是很隆重,但是很亲切很感人,彷佛一本成人童话,封面华丽,装帧精美,内容有爱情,有友谊,有亲情,有成长中的彷徨也有成熟后的收获,长长的历险终于有了结果,麻雀成功变了凤凰,一切很好,只欠烦恼,看过之后长出一口气,抚胸叹上一句:finally然后合上书本,会心一笑,带着较为愉悦的心情又开始自己的烦恼人生。
本片里公主的另一个素养,就是勇敢地承认失败,并且积极地改正,而不是回避。
挽回自己的闺蜜,踢开表里不一的梦中情人,努力练习自己并不擅长的体育,不再一味自卑地羡慕那些安琪儿。
到这里,一个少女迎来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往后的日子,我们有各自的成长日记。
然而,还远远没有达到公主的境界。
不仅有美貌,有气质,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
电影用一个继承国家的两难境地描述出了责任的高大,所以让我一度以为这个电影不过是一个现代童话。
但是,做不了一个国家的公主,我可以做自己的公主。
最难的不是对别人负责,而是对自己负责。
做自己的公主,从今天起的必修课!
起先看到Anne两条眉毛的时候也被吓了一条,不过我喜欢她的一头卷毛很可爱。
做公主是每个女孩都曾有过的梦想,然后嫁给心仪的王子,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样童话式的结尾。
剧中爸爸的那番话记忆很深刻“勇气不是不再恐惧,而毋宁说是发现有比恐惧更重要的东西,勇气也许不能所向披靡,但是胆怯却根本无济于事,从现在开始你就要踏上征程,在你所认为的自己,你能成为的自己中间抉择,关键是要让你自己踏上这个征程”。
所以,我有用不完的勇气。
麻雀变凤凰固然老套,但是很多时候他的确是激励人意志的很好途径。
况且是有Anne演的。
最后Mia终于把脚翘了起来,同样她找到了真爱,“Because you saw me when I was invisible”舞会上,那段音乐盒式的舞蹈很出彩,接下来就要听原声大碟啦
在看过这个影片多年后的今天,走在路上,突然想起来好象还没写过她的影评。
怎么可能啊?!
这时我当时最爱的影片啊,爱做梦的那个时期...那句让我感动许久的话:-why me?-Because you saw me when I was invisible.当别人都忽视我的时候你的眼里只有我PS.那张音乐大碟是我的最爱
courage is not the abansence of fear. from now on you'll be travelling the world between who you think you are and who you can be.
只到最近我才明白,“ Because you saw me when I was invisible”这句台词到底有多难得。此外喜欢那个个子小小的帅哥,曾经给我勇气。
挺经典的,安妮海瑟薇也美
刚看了安妮·海瑟薇的《魔法灰姑娘》豆瓣片单上发现没有这部来补记。应该看的是DVD,合家欢的那种,按照当时的感觉和眼光应该是给了5分。这可算她成名作了吧,还不满20岁,非常清新自然美好的故事,还有老牌演技派朱莉·安德鲁斯坐镇。当年也是非常红的片子了!还记得那女王教的优雅的招手姿势。2021-8-3: 上映20周年,再标记下。豆瓣日历上有提醒的。想不到现在安妮·海瑟薇人设成这样了。应该留着今天补标记的,不过当时谁又能知道呢,疫情又反弹了。
Garry Marshall / Julie Andrews / Anne Hathaway / Hector Elizondo
青涩的Hathaway已经非常迷人了
穿普拉达的女王里的女主小时候的
安妮海瑟薇变身的时候确实惊艳,但片子实在不敢恭维,好无聊,差点睡着,老套的剧情,做作的表演,想要表达的概念也很牵强
虽然是一眼看到底的流水式剧本,但还是讨人喜欢的。安妮•海瑟薇在里面演丑小鸭没啥说服力,但对于想看美女的观众就是养眼。各种旧金山街景一次性看个爽,铛铛车戏份也是出乎意料的重要,其他旧金山电影少见它影响剧情。当时旅行前还打算先看这片,可惜没看,要不然可以找打卡点拍照了。70
完全搞不懂这片好看在哪?安妮的成名作吗???
安妮海瑟薇真的很漂亮,剧情也很有趣
喜剧片总是令人心情愉悦
当年第一次看Anne Hathaway的片子哟,惊叹朗个可以从冷个呆变冷个乖。。。。
从布拉达开始就讨厌这个大嘴女
我以为,所有对皇家奢侈生活的向往和对公主亲近的欲望,无非都是虚荣心作祟,灰姑娘或者屌丝逆袭,归根结底都是“待我走上人生巅峰定要让那些当初看不起我的人高攀不起”的故事。电影是帮领导的女儿下载的,刚上初中的小姑娘应该很喜欢这样的情节吧。
不喜欢。色调好舒服啊那时候的电影……然后我只是想看一部正常的麻雀变凤凰的电影可是都没有很满足……安妮海瑟薇是瞎了才喜欢那个金发的屌丝么……
看好电影是需要占用脑力的,所以在了解自己的大脑带宽已经很少的时候,就是专门找一个看个乐的电影。不过,奶奶真的很有气质。
这剧情真是要看吐我了 大嘴女神也挽不了狂澜啊 二星再见
这么烂也有人喜欢啊
如果我是15岁时看这部戏,一定会觉得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