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看得无比压抑无比沉闷,我少得可怜的正能量轻易就被耗光。
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于是翻了翻影评,然后才继续。
我想,这种死了的生活,或许是电影唯一想要表达的主题吧。
开头,撞上人之前,木岛开着车自顾自说着话,没人搭理。
而说的话题,是“原来蛋蛋也会动”。
五年后的木岛,刚露脸就在殴打星叔,之后抢钱包,大概也做了交易。
最后,建一拿着笔记本,说:“你的生活,你的一切全在这里”。
一本小小的笔记本。
星叔,被殴打之后居然和木岛混到一起了,因为“最近的电视节目很无聊,也没有想做的事”。
妓女,“你为什么想做这种事”“因为,无聊啊”。
她对kiss一脸漠然,只是自顾自说着电视节目。
保安妹,被抢钱包时,说自己想买黄色沙发,在街角那家新开的家具店。
在雨天,看着木岛推门出去一脸落寞,又因为星叔的搭话而感到安慰。
这些人,只是孤独,只是无聊。
只是浑浑噩噩活着,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去见木岛之前,建一找了个应召女郎,却硬不起来。
也许,是连性欲也一并死了吧。
在雨夜里,在泥泞中,两个人的厮打,哀嚎,与其说是复仇,更不如说只是内心无助、彷徨的发泄罢了。
看建一双手锤着木岛的背,掐着他脖子又轻易被挣脱,然后,倒在泥泞之中喘着气。
一开始,就没什么杀意吧。
只是,在这一天,通过这样一个复仇的仪式,他终于将自己,从静止的时间里解脱出来。
最后的最后,脸上涂满布丁的大叔,表情终于不再呆滞。
他,终于活了过来。
我看了《生活之死》《我想买个黄色沙发》,然后才在电影中找出了自己的视角。
记得在围脖上聊到堺桑,有人说堺桑比较弱鸡,往好了说就是修长文艺,绝对不是性感的那一挂。
Legal High是卖萌耍贱恣意嚣张,半泽直树里以牙还牙的热血,我也喜欢这么痛快的堺桑。
可能是携带粉丝滤镜的缘故,我也很喜欢他比较弱鸡的角色,比如说:那夜的武士。
妻子车祸过世五年,他还沉浸在悲痛里。
让最后一通未接到的留言做背景音乐;有糖尿病还不停的吃布丁慢性自杀;妻弟安排的相亲,穿的邋里邋遢,竟然从裤兜里掏出妻子的旧Bra;漫长的复仇预告,要杀了肇事逃逸的司机;复仇前嫖妓,竟然无法人道;最后的复仇,在瓢泼大雨里,两人纠缠在烂泥地里——弹幕不停飘过:纳尼?
这是什么武士?
黄药师坐着花船,吹着碧海潮生曲的一往情深,要过多年才识破其中的矫情和自恋;而堺桑如此细腻的把充斥人间烟火的消沉颓废深情摆到面前,也许只有带着粉丝滤镜,才能不介意他油腻的头发,不介意他抱着衣服深吸的时候的弱鸡,不介意家里脏乱一团,不介意身材和内裤款式,不介意扯不开薯条袋子恼羞成怒的尴尬,觉得不能快意恩仇才是真正的人生——和心灵迟钝立刻就能没羞没臊开始痛快人生的人相比,堺桑的男主角太过敏感的为人着想,所以才会一直牵挂往事无法解脱吧。
嫖妓那段,妹子唱的绚香的三日月:一直二人在一起 走过的一条路 分成两条 走向各自的方向背负着充溢着寂寞的这颗心 仰望着似乎就要哭泣的天空 思念你 即使是没有你的夜晚 是的no more cry 已经不哭了哦 因为在努力着对吧 因为要变坚强对吧 你也在看着吧 这个即将要消失的新月 因为我们牵连着对吧 因为爱着对吧·真是催泪为什么这片子叫那夜的武士?
我们所知的武士都是高战斗值,快意恩仇的勇士;这样报仇最后变成在泥地里翻滚的人也可以叫武士吗?
有一种人温柔内敛,考虑别人的感受,可能永远也做不到伤害别人吧,但是他握着刀,愿意一死解脱自己同时完成复仇的时候,自有让人动容的勇气。
而在怀着必死决心的片刻,他真正从悲痛消沉中解脱了。
这种怀着温柔勇气的武士,难道不性感吗?
ps:好多时候,看这堺桑温柔无比小狗一样的眼睛,都想拍拍他的头
六月的最后一天我看了一部下着漂泊大雨的电影。
山田孝之与堺雅人在这样戏剧醒的电影里相遇。
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被这些城市里无处安放的灵魂不停点燃熄灭。
现代社会哪有武士,文明的枷锁不断浇灭本身躁动的烈火。
似乎所有的客气也映射着所有的无聊,在电影里这些算是,徒劳,每一个人珍视的情感逗太难以拥有。
隔壁的家具城在打折,这钱我是想去买个黄色的沙发。
虽然我的家并不是可以放下黄色沙发的地方。
但是黄色的沙发真的很可爱…………能问一下你为什么做这个吗?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好奇。
噢,因为无聊,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做,有人的感觉太好了……这是一部能看出来的舞台感非常强的电影,堺雅人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而通过电影传达出来的信息还源源不够。
其实现在很多日本的创作者都在传达一个大时代下无处安放的灵魂。
我们似乎什么都有了,但是每一天却看不到明天得意义和希望。
堺雅人在雨后对山田孝之说:我跟踪你那么久,你真是个毫无意义的人啊。
这部影片是最近看的片子里相当灰暗的一部。
日本人拍的片子时不时的就会很墨迹的说话,没几个字的几句话可能要几分钟才能说完,有时候还会有大段沉默,好吧我就是随便吐槽一下,烘托气氛还是不错的o(╯□╰)o正经的在这里: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部片子烂尾?
最后的打斗拍的很毁?
我觉得结尾处理的很棒,没有落入俗套,可以说很精彩,两个人带着刀相见,又扔掉刀,打斗中又拿起刀,两个人当时的心境应该都很复杂,这么多年,过着这么无聊的生活,内心这么空虚寂寞,想死,又不想死,互相仇恨着对方,也恐惧对方,同时可能又有那么点儿同为“可怜之人”的惺惺相惜之情,在泥泞的大雨中滚打的姿态,和他们平常的生活状态也很相似,彼此一直在内心深处纠缠搏斗,持续了很久很久,甚至早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习惯了这种寂寞和恐慌。
每个人其实都有这样的时候,发觉自己活的很麻木,很不像样,所以很痛苦,又无法改变现状,慢慢走向绝望。
导演通过剧中各种各样的人物,把这种难以启齿的寂寞彻底放大,因为寂寞而去伤害别人,因为寂寞而和伤害自己的家伙混在一起......大家都因为寂寞而去干了很多不该干的事情。
结局倒还不是太悲剧,木岛身边的两位“被害人”成了一对儿,木岛和健一叔的两个好基友也应该能在那夜两名男主的打斗之后得到了解脱,最后木岛一个人走入黑暗之中,健一叔没有上妹纸的车,不过至少他知道把烟收起来了,至少他不再疯狂的吞食布丁了(哦!
那一脸的布丁比痛苦更让人难受...),虽然删掉录音也不能使他脱离这种持久的痛苦,不过,我总觉得他可能将要好起来了。
作品并不单只是想讲一个故事,而主要在表达上。
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用常理分析作品有时候会很乏味。
在作品打造的环境中:你理解了寂寞……你就理解保全妹、被浇煤油的中年社员、援交妹、男主角、逃逸驾驶员等的心理,就像结尾时男主角念出肇事者的一天:这五年,你真是活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啊……;肇事者最后的台词:卡拉OK最近的歌都不熟啊……;保全妹:有(其他)人在家真好啊……(不要用冷冰冰的斯X哥X摩综合症去定义活生生的人)。
压抑……肇事者由于受到威胁一直拉不出大大,男主角满是汗渍的衣服,同伙埋人时的爆发及渴望平凡日子的叹息。
停滞……男主角与肇事者的生活状态。
坚持……男主角在相亲上说的前妻做东西并不好吃比如咖喱但还是连续吃了一个礼拜直到吐了,小舅子在安排尴尬无比的相亲后的继续努力,钣金工在对待后进员工的做法上(虽有抱怨但没有放弃)。
有很多个体的独立因素组成的这部电影,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个在沉寂环境下鲜活的个体,在别人眼里怪人、不起眼的个体也有丰富的内容:就像保全妹想买的黄色沙发。
在心浮气躁的时候不适合看这部电影,这是否部丰富的电影取决于观者的内涵。
嗯看完了,怎么说呢,可能每个人的感受会不一样,因为经历不一样,这类经历可能并没有发生过只是想象过…片子越往后看越是能感受到一种疼痛,只属于一个人的感同身受。
像是自己揪自己的头发连着头皮一起往下拉的那种痛…像是自己咬一口自己的胳膊,想看看用尽全力一直咬下去要咬到什么程度才会出血,就这样狠着揪着狠着揪着…毫无意义
一直要写这篇影评的,但是苦于不知如何下笔,心中感慨,却又无从下笔化成文字。
苦苦找寻头绪,却像迷路的瞎子,置身于空旷的草原,四面八方都走得通,可是你要找寻的终点只有一个方向,恐惧于自己会迷失于荒芜的草原,反而变得不知所措,只得站在原地发呆。
正在困苦时,窥见远处隐约可见的指引路标,渐渐变得清晰,心中道,也许这样做可行。
于是这个题目就诞生了。
生活之死五年前,健一妻子久子突如其来的死亡。
伴随期间的是健一过往的生活戛然而止,但过去的惯性将他推向他所不愿置身期间的未来生活中。
一个没有人在电话那端,暖暖的劝告患有糖尿病的他,不要在偷吃布丁。
一个没有人在担心他的健康,而每天强迫他做抛接球的运动。
至此,健一生活已死。
人活着,生活却已经支离破碎,现实不费吹灰之力,将他的生活肢解,撕咬,蚕食,吐出骨头,要他苟活。
小沈阳说,人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
而本片表现了另一种人生的残酷,人活着,可生活却死了。
健一在而后五年间的生活,反复听着妻子最后的电话留言,劝告他不要在偷吃布丁。
一种错位的错觉,仿佛他的妻子,只是躲藏在世界的摸个角落,执行着秘密的任务,暂时不方便露面。
然而理性上的现实告诉他,这不过是妄想。
两者夹缝中的拉扯纠结中,健一不仅失去了妻子,也失去了生活。
影片中在小舅子为其组织的相亲中,键一起身,从裤兜的口袋中拿出死去妻子的胸罩,向介绍人和相亲对象说道:“对不起,我不是能与你结婚的人”接着转身低着身子,身体僵直的离开。
铺面而来的颓废与压抑,叫人喘不过气,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着的人,可是你并不确定他是否活着。
如果说牵线的木偶还有挣脱束缚的梦想,而键一则已经失去了作为木偶最后的自尊,活在过往云烟细线的支配下,没了想法。
在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的表现值得称奇,小舅子为了挽救上次失败的相亲,特意带着妻子的便当给相亲对象,冒充是她自己准备的,对键一来做最后的努力。
在空地上,键一独自一人玩着抛接球,距离他不远处,键一的同事就这样静静的看着。
小舅子问到,键一在做什么,同事回答,当初为了控制糖尿病,久子每天都会和键一玩儿抛接球的练习。
为了促成相亲成功的小舅子,努力撮合键一同相亲对象玩一会。
就这样镜头定格在,两人一遍又一遍的接抛投中,键一不发一语,持续不断的重复中,留下的只有相亲者尴尬的笑声。
那一刻,仿佛看到了键一的生活,活着的生活,如烟如樱,顷刻间又化为乌有。
而另一方面,五年前,打开潘多拉盒子的肇事者木岛,依旧我行我素。
表面上,活的潇洒自在。
直到,在那个武士之夜,在那个决战的夜晚。
不知几号风球如期而至。
雨磅礴而出,键一拿着他记录着木岛生活的笔记本。
说道:你的生活,你的一切全部都在这里,你的生活完全没有意义。
同键一一样,木岛的生活也已经死了。
键一也在跟踪木岛的行动中看到了自己。
就如同我们看到的键一一般。
所以在决战之夜,键一发问道:我想了解你,了解你的爱好,喜欢什么类型的姑娘。
这是我认为本片最巧妙的解构,生活已死的人,向另一个生活已死的发问。
究竟,他是在向谁发问,向另一个自己?
还是向镜子中的自己发问,一个相同的自己,一个克隆的自己。
键一借由,向木岛的发问,完成了向自己的发问,借由向木岛的斩断,完成了向自己的斩断。
借由向木岛咆哮的“你的生活完全没有意义”。
为自己五年的生活斩去致命的一击。
大雨过后,决战过后,键一独自回家。
路途中遇到吃拉面的相亲对象。
键一说道,我准备回家。
五年间无家可归的人,终于找到了家。
影片结尾,键一删除了保留五年了的妻子的电话留言。
至此,一切都结束了。
生活,死去的生活,渐渐的活了过来。
作品并不单只是想讲一个故事,而主要在表达上。
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用常理分析作品有时候会很乏味。
在作品打造的环境中:你理解了寂寞……你就理解保全妹、被浇煤油的中年社员、援交妹、男主角、逃逸驾驶员等的心理,就像结尾时男主角念出肇事者的一天:这五年,你真是活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啊……;肇事者最后的台词:卡拉OK最近的歌都不熟啊……;保全妹:有(其他)人在家真好啊……(不要用冷冰冰的斯X哥X摩综合症去定义活生生的人)。
压抑……肇事者由于受到威胁一直拉不出大大,男主角满是汗渍的衣服,同伙埋人时的爆发及渴望平凡日子的叹息。
停滞……男主角与肇事者的生活状态。
坚持……男主角在相亲上说的前妻做东西并不好吃比如咖喱但还是连续吃了一个礼拜直到吐了,小舅子在安排尴尬无比的相亲后的继续努力,钣金工在对待后进员工的做法上(虽有抱怨但没有放弃)。
有很多个体的因素组成的这部电影,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个在沉寂环境下鲜活的个体,在别人眼里怪人、不起眼的个体也有丰富的内容:就像保全妹想买的黄色沙发。
在心浮气躁的时候不适合看这部电影,这是否部丰富的电影取决于观者的内涵。
只看一遍就写观感其实不太符合我一贯的做法,记忆会倒错很多情节,漏掉很多关键,但是,本着“反正近期不会再看一遍了”的想法,那就把还能回味的点滴记下来吧,我这样跟自己说。
1、其实我一点不悲伤。
这样的开头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冷血了,可是,我确实未曾悲伤——如果悲伤的标志是流泪的话。
或者从头到尾,我都不觉得这仅仅是个悲伤的故事。
也许这源于影片带给我的深切的无力感和沉重感。
整部电影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死亡气息,死去的人固然死去,活着的人却又各有各的死法。
那个油腻颓废的男人听着录音貌似平静的吃着布丁,那个绝望的男人无声的抱紧妻子的衣服耸动着肩膀,然后在有人进屋的一瞬间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他活着,可是他对生的渴望死去了。
那个穿着花衬衫的男人对跟随他的大叔施加暴力,那个男人在外表嚣张的男人在听到人敲门的一刻紧紧的攥紧手中的菜刀,那个满脸胡子的男人在雨夜疯狂的喊叫宣泄着深藏在内心的对死亡的恐惧。
他活着,可是他生的意义死去了。
星叔即使被打的一身是伤差点变烧猪,依然对木岛不离不弃,顺从跟随。
他活着,可是他独立的人格死去了。
女保安面对陌生的木岛的施暴,一反常态的温顺听从,甚至在雨夜收留了他,好像一个柔顺的妻子一般嘘寒问暖。
她活着,可是她顽强的人性死去了。
援交女平淡说着见过的客人、健一的不行,程式化的说着加钟,讨论做这一行的原因,好像在谈论今天的天气如何,然后,用低沉的声音唱着忧伤的歌。
她活着,可是她对生活的热情死去了。
……都是因为,孤独啊。
都是因为,不想一个人。
因为孤独,所以要紧紧的拥抱住那些可以让自己不再感觉到孤独的东西:复仇后就去死的念头,不思悔改的作恶,一个哪怕是伤害过自己的人,还有,一个一个生命中的过客。
不记得谁说,人生而孤独,所以我想这应该只是一件沉重又无力挣脱的事情,本不该让人觉得悲伤。
2、布丁电影一直没有交代为什么健一那么喜欢吃布丁,即使是有糖尿病也忍不住偷吃。
我想,在和妻子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他应该是曾经在心里偷偷的吐槽过妻子的唠叨吧:平时俺什么事情都听你的,吃你做的难吃的咖喱,难吃的菜,不过是有个小小的爱好,何苦这样捏?
只是,不知道他现在会不会后悔自己的爱好——因为偷吃布丁,他没有接听妻子最后的一通电话。
从此,可口的零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那是连接他和妻子的最后的信息,在每一次听着妻子留言的时候,做着当初做的事,明明知道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他却用一种自杀式的吃法,不断的吞咽着对妻子的怀念和自责。
这样的行为好像成为了一种仪式,祭奠和赎罪的仪式,甚至,是一种令他可以维持着复仇之心活下去的仪式。
直到复仇的回家,他删掉录音,把粘腻的布丁涂在自己的身体上,将这仪式推向了高潮。
布丁粘住了他的头发,糊满了他的面颊,甚至钻进了五年来未曾除下的结婚戒指的缝隙。
是不是这样会让悲痛来的更强烈和直接一点?
然后,他捂住嘴哭泣。
——死去的妻子不会再回来,偷吃布丁的自己不会再有机会接通那个电话。
3、那夜的武士我会揣测妻子还活着的时候,健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油腻,近视,他有点内敛有点温吞有点怕老婆,他会笑,但是不会把感情表达的太多,他对仪表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工衣下是有着肥肉的身体。
布丁的英文是pudding,还有一个意思,是指肥胖而迟钝的人。
从某个意思上,他就是一个pudding。
这样的人似乎从任何角度都不会成为一个武士。
当妻子被人撞死以后,他深陷生活的绝境,激发了前所未有的求死与复仇之心。
他随时带着刀,他不断跟踪着撞死妻子的仇人,他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记录着对方的生活点滴,他甚至每日给对方寄出一封倒计时的信。
只是,他并不是一个强势的人,即使在将复仇作为人生目标的时候,他依然那么弱:面对同事朋友亲人的他总是低眉顺眼的应答,面对相亲对象的他平和的玩着投接棒球的游戏,嫖妓时打不开薯片包装而抓狂的他在看到援交女疑惑的眼神时抱歉的解释着“薯片袋子打不开”,听到援交女唱出no more cry时的他压抑的哭泣。
这样的他,与一直张狂而霸道的木岛,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以至于我明明知道会有雨夜激战的一场,却固执的认为,他那些小儿科的跟踪与恐吓,不过只是在为他自己壮胆的把戏。
因为,这样的人,似乎从任何角度都不会成为一个武士。
然后那一夜到了。
他颤抖着拿着刀走到木岛的面前。
他和木岛互道哦哈哟。
他跟木岛说,坏事儿了我吃了咖喱。
他跟木岛说,我想随便聊聊,昨晚看过的电视,你喜欢的女人什么的。
然后他拿出了刀。
然后我觉得他会把刀插进仇人的身体。
可是他却扔掉了刀。
于是我莫名其妙的笑了。
然后木岛掏出刀走到他的面前。
我已经做好了他被一刀毙命的准备。
然后他说:我好狡猾。
他说你杀了我,你就会因为杀了两个人而判死刑。
然后,我感受到了木岛眼中的恐惧,以及我内心的震撼。
我并不太理解日本的武士道,但是隐约的记得那里面有一种杀身成仁的精神。
我不太知道这个词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
但是我知道,再没有什么比用自己的生命作为复仇的工具来的彻底。
——是的,我知道我杀不了你,但是,我可以让你杀了我,这便是我的复仇。
于是,那一夜的那一刻,温吞软弱的健一成为了一个武士。
只是,武士也只存在那一夜而已。
复仇“失败”的健一回到家,删掉了妻子的录音,把自己涂满布丁——这些巩固着他复仇之心的仪式被打破了,复仇的对象还是继续着罪恶的人生,而他,应该也没有再来一次的勇气了。
但是,不管结局如何,他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过。
那一夜的武士,真实的存在过。
4、堺雅人囧堺时不时会让我有不认识他的感觉,比如这一次。
我想也许是真正热爱着演戏的人才会为角色自毁形象至此,然后演这样成本不高制作不算精良黑漆嘛乌的类似实验电影的东西。
看雨夜激战的一幕时,我脑子里不断回放着幕后花絮的片段,在人工暴雨中,直到导演喊了卡,他全身湿透,握刀的手臂依然僵硬的弯曲在身体两侧,直到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拿过他手上的刀,他才颤抖着缓慢的一点点脱去已经湿透的外套,脸上依然是健一的表情。
咦?
我囧人不是收放自如,导演一喊卡就笑裂或回神了么?
怎么这一次,那么的纠结?
入戏如此之深,会吓坏现场的工作人员吧。
心里这样带着调笑的想着,却莫名其妙的又被感动到了。
然后就突然觉得:作为一个脑残粉儿,即使不能流着口水花痴他的颜,也能被这样的一个他所吸引,那是一件多么满足的事情。
(完)
收住所有力的雅人叔和用尽全力的熊猫。
看完想来雅人叔在宣番中里说的话都很实在,这电影果然要作为推荐的作品来说有点困难,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
很难说出口,也的确没到无论如何的程度。
要说存在感,雅人叔这次总算比盗钥匙的时候强多了。
但因为角色的关系,熊猫比较显眼。
演技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我还是觉得雅人叔胜一筹。
总觉得在里面看到了很多雅人叔,拆那总也拆不开的薯片和他吃布丁的方式很有共鸣这种纠结的心情,真是辛苦了。
当内裤都湿透了之后,人果然变得不一样了(笑)大概因为是电影的关系,人物总有描写不够的部分,谷村美月和他们一起上的宣番,搞得我以为她戏份很重...除了主角,印象最深的是新井浩文,虽然爆发时的张力有点弱(要这么说的话雅人叔那实在是...)但是他是唯一在两个主角间联系的人,大概也是整部电影里最正常的人了。
“声之出演”的坂井真纪,我太在意她到底录了几次通过的(笑)“很shou”的雅人叔,明明海报看起来还是挺有肉的,结果却是“好瘦”说白了就是好弱...orz噂の男那时看的略痛苦于是对他一条パンツ的影像有抵触。
最后吃布丁的戏,真是再痛苦也没有了。
P.S.札幌唯一上映的影院里有壁男时雅人叔的签名。
お手洗いにいったほうがいい(^ω^)
沉闷但不无聊,很多细节值得玩味。
以为一个是悲哀狂暴的复仇片,错了,是讲如何释怀活下去,复仇不是目的,是想了解仇人怎么活着。节奏略显拖沓零碎。堺雅人毁容式表演,猥琐怯懦寂寞,五年来守着亡妻内衣、骨灰盒,重复收听最后的电话录音。山田孝之演恶人到位,雨中互殴精彩。情人旅馆安藤樱唱绚香的《三日月》忍不住大笑。
所谓平凡,也是用尽全力去构筑的。(几句台词巧妙、演员表演精彩,但情节设置是刻意得来...)
布丁象征着放不掉的过错、埋葬不掉的回忆和想要的救赎。大部分时间的铺垫都太乏力了,集中力量的时刻又缺乏冲击。很多人物充当了注脚的功能,完全工具似的。
印象中山田孝之演技最好的一回,堺雅人自然没的说
太压抑了,看了一半要暂停喘口气才能看下去
很沉闷的电影,有点无聊
比盗钥匙好看
不会太闷了吗⋯最后雅人叔一条条念着熊猫的日常,你的生命毫无意义,那么,纪录这些的自己是不是也毫无意义?用5年时间把自己扮演得好像是个蛰伏的武士,到头来刀子都下不去,像傻逼。恨到最后把自己都看扁了。被仇恨被自己禁锢的人生,不仅是叔也是熊猫,这是导演想表达的吗?无论如何,演技点个赞
快进看完AYMD部分,刚哥和熊猫有段家暴戏,刚哥打完熊猫就被反扇了一巴掌,攻受立现。
奇葩了,全片没一个正常人。。。
全片没一个正常人。看堺雅人和山田孝之演戏真是舒服啊
可能是我没看懂,总之很难看,很沉闷。
太闷了,能坚持不快进看完的人太有耐心了
复仇的刀没有刺向仇人,压抑的武士最终战胜了自己
撒库拉桑歌声动听~~
原以为私法正义,到头还是窝囊废,无聊
布丁是用来吃的!不要玩弄食物!!(给多一星是因为熊猫演人渣演得太好了
好想快进。但是为了雅人桑〜叔的演技〜
決鬥的場景很有武士對決的氣氛,原來不是原諒不了兇手而是無法原諒沒接電話的自己,最後砸布丁實在是太噁了,不蘇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