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青面修罗

青面修罗,刺局电影,刺局,Song of the Assassins

主演:冯绍峰,胡军,金晨,王庆祥,吕良伟,曾江,高捷,吴岱融,盛鉴,徐少强,修庆,杜玉明,袁祥仁,闵政,马小茜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青面修罗》剧照

青面修罗 剧照 NO.1青面修罗 剧照 NO.2青面修罗 剧照 NO.3青面修罗 剧照 NO.4青面修罗 剧照 NO.5青面修罗 剧照 NO.6青面修罗 剧照 NO.13青面修罗 剧照 NO.14青面修罗 剧照 NO.15青面修罗 剧照 NO.16青面修罗 剧照 NO.17青面修罗 剧照 NO.18青面修罗 剧照 NO.19青面修罗 剧照 NO.20

《青面修罗》长篇影评

 1 ) 李仁港,我还是喜欢你之前桀骜不驯的样子

花了我6元巨款,耐着性子把整部电影看完。

巧合的是,我前天才重新看了一遍李仁港之前的《见龙卸甲》,两部电影一对比,真真的叫判若云泥,虽然前面那部也未必好到哪去。

资本果然是资本,就这么个水平的作品,5年愣没敢上映也算是有先见之明,估计资本家们早就圈圈诅咒李导吃方便面没有调料包了,现在再看它大荧幕转网播,倒是另有一分云淡风轻之感。

整部电影的剧情就不用说了,拍的支离破碎。

就那么个阴谋家搞死两个皇帝的故事,从头到尾我都有种看游戏过场动画的感觉,别说特效、武打设计了,导演连整部剧基本逻辑都没弄明白,完全五色拼盘式的剪辑,这一刻黑白无常出场牛逼哄哄,下一刻打不到10个杂兵还老鼻子用劲了,然后金晨花痴般的在旁边喊道:好厉害,好厉害。

我一脸懵逼,看看隔壁老谋子的《英雄》,剑客联手三千铁甲不能当,再看看你们,天天在谷里吃喝嫖赌不练功,就凭几手不知道是附魔了还是外星人监造的巧暗器,拿头去当天下无双的刺客?

我以为李导的作品,虽然胡编乱造是他的格调,平行时空的服化道是他的本色,但好歹在《见龙卸甲》,《锦衣卫》,《鸿门宴》中,我还能看到李导自以为是的桀骜不驯、轻舞飞扬般的自我感动,以及视主流观影体验为手中玩物的霸气侧漏,但这部《青面修罗》,我们看到了什么。

一个从身到心到脑的都向流量和资本低头的灵魂,拍出来一部毫无电影灵魂的过场动画。

本片唯一的亮点,17年的金晨即使得罪了造型老师而被焊上了个拉面头,依然青春可人,嫩芽般的主。

所以李仁港,即时资本给了你一个多亿做包养费,我还是喜欢你之前桀骜不驯的样子。

 2 ) 香港导演现在连武侠都拍不好了

特效见仁见智,反正我觉得乱而不精。

每个刺客出场时都要加载一段小黑屋动画,导演不会觉得这很酷而不是尬吧?

男主的台词不仅不贴那张40岁的老脸,还弱智的不行,跟白无常的小学生斗嘴笑skr人。

虽说是架空朝代,但这场景也太日式了,要是敢上线B站指定被冲烂。

还有谷里那个蒸汽机的镜头,导演重复放了有五六遍,李仁港你是多喜欢维多利亚时代啊?

四个西域高手也怕不是你塞进去的私货。

男女主早晨认识,晚上睡觉,第二天早上含情脉脉的接吻送别,好莱坞大片都不敢这么拍感情戏(笑)。

黑无常跟个鬼一样直接超脱出武侠范畴,就这最后还被外国人打得吐血,实在是想吐槽那四个外国高手好像就是在杀刺客时立了功,又突兀又工具人。

 3 ) 一会说儿说为了报仇一会儿说无愁无恨?

这编剧大概率是脑子抽抽了!

前面李易峰便秘一样的自我介绍说所有人加入离恨谷都有同样的目的:报仇!

结果5分钟不到,谷主自己辟谣:谷里遗训:无仇无恨?????

我呸我呸!!

垃圾片!

字数还不够?????

那我接着喷。

那男一号的麒麟臂,各种变形金刚不说,明明可以飞上塔,却为了凸显机械手。

非要甩爪子出去抓住建筑物再拉自己过去,脱了裤子放屁!

还有个个都在天上飞来飞去,那个主公被刺以后居然说:关闭所有城门!

我要抓活的!

抓尼玛个❌!

 4 ) 『青面修罗』稳如李仁港

『青面修罗』从阵容到制作本是能上院线的片子,最终选择了网播,有比较明显的“大改”痕迹。

影片剪辑比较凌乱,剧情略显割裂,感情戏过于跳跃,BOSS的身份基本也是从饰演的演员登场便能猜到,稍显不错还数对于武器的设计以及部分动作戏份,总体来说,导演李仁港也延续了自己近二十余年来拍武侠题材的低水平发挥,一如既往地稳。

【5或6分】

 5 ) 青面修罗!你还我一双没看过这电影的眼睛!

青面修罗 (2022)4.22022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悬疑 / 李仁港 / 冯绍峰 胡军2022年了,我不允许还有这么烂的玄幻大片你们还没看过!

是什么迫使我今天闲着没事打开了这个豆瓣评分4.2的电影[流泪]也许是超豪华阵容吧,主演冯绍峰金晨(这俩忽略不计),但是配角全是老戏骨啊,曾江,胡军,高捷(就是那个台湾大哥,我最爱他在柯受良Mv里屌屌的和任达华对戏的枭雄样)我总想着以这些老戏骨和牛逼的后期制作还有导演李仁港成熟的运镜摄影,这片子总不会差到哪去,结果开局10分钟我已经尴尬的脚趾头抓地,想跪求一双没有看过这烂片的眼睛[流泪]故事情节的幼稚程度,和古早邵氏电影每出现一个人物就要黑幕单独拉出招式来介绍的模式, 已经让我觉得本片受众群不会超过8岁。

主线情节支离破碎,大体就是一个身负加仇的少年,注意是少年,进入一个江湖刺客组织伺机报仇最后成长为天下第一剑客的故事。

请问导演对少年这个词有什么误会,找冯绍峰这样一个40➕大叔动不动捏着嗓子佯装顽皮娇俏,他面部线条已经松垮的经不住任何近景了你还一直给他设计图一图二这种表情?!

我一个干微整的都忍不住想递张名片:热玛吉线雕提升了解一下?

男主不听劝告去执行刺杀任务,眼看要得手了出现四个老外上来一锤子敲打,(注意是真的请的老外演员而且之前以后也没有对这四个人物进行介绍,谁也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可能就为了衬托男主的俏皮吧),然后老外1⃣️看来塞钱了,台词非常多,和男主边打边废话:“青面修罗?

”“好眼力!

”大哥你这不废话吗,你都不知道揍的谁也得看男主虽然带着面具但是还露着那个美少女变身都没这么离谱的机械手吧!

这不是青面修罗标配吗?

然后男主一边娇俏可爱的说着:别追我!

不听话!

一边就这么撒着娇跑了。

任务也没完成吧是对主线情节也没有什么推动,四个老外也没事儿干了,看着男主飞上天空,内心os 可能是:啊真是一个活泼有趣的少年(浮囊脸)呢……然后男主因为擅自行动被老大追杀,第一关先派他男主亲师父拦截他(对,就是图三这个经常出现在大明王朝或者一代宗师里的老戏骨)。

然后他师父是怎么追杀他的呢,就是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去打男主,一边打一边把自己的招式口述出来,完整台词如下“首先我用刀去砍你”“这时候你蹲下躲过一击”“紧接着我又要踹你啦”“而你这时候滚到我身后并出出镖伤了我的右臂”“快,出镖!

”……我能理解这是他师父不想真杀他但是又要做戏配合,但是你让这种老戏骨说着这么幼稚的台词,人家真的不会演戏笑场吗?

不会觉得从业几十年老了老了你让我演这玩意儿是一种羞耻吗?

类似情节还有男主又去刺杀,碰见同行过来抢活儿,绍氏武打经典镜头向我们交代了这个同行叫“白无常”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牛逼,结果介绍完了以后竟然和男主打赌谁武功高,然后他在屋外男主在屋里俩人比赛哆飞镖,还让女主金晨数数儿!

大哥刺杀任务还没完成你俩在这过家家真的好吗?

这么紧张的时候还在女主数到二的时候嗔怪人家:数太快啦!

慢点儿!

我看到这里已经无力吐槽了,甚至对我一个电影编导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这恰烂片儿而感到心酸。

真是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啊[流泪]家人们我真是无语,得亏这个电影可能是自觉质量不行没有上电影院圈钱,否则我要是花三十在电影院看这么一出小孩过家家我真的是要提着40米的大刀去找导演退钱的

 6 ) 精致的绝世烂片

《青面修罗》改编自圆太极的小说《刺局》,主角是刺客,故事是一环一环的“局”,原名切题也有神秘感,不知为何改成了对普通观众很不友好的《青面修罗》。

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被视为恶神,属于凶猛好斗的鬼神。

“青面修罗”是影片主人公齐君元在刺客组织的代号。

比改名更莫名其妙的是剧情。

故事背景是架空朝代,这个乱世有东桑和南陵两个朝廷。

影片开头就说了,这是一个用刺客解决问题的时代。

然而,在宏大的世界观之下,影片中的大部分角色只是背景板和工具人。

比如开头拿到铜片的边城太守,多次拒绝东桑朝廷讨回铜片的要求,本以为是个难搞的狠角色,没想到上线不过五分钟,就毫无防备地死在了美人计之下。

角色的行为逻辑缺乏说服力,都是基于“剧情需要”。

比如东桑主公偷看了赵闯写给妻子的书信,所以觉得他是值得信赖的臣子,好丈夫和忠臣有什么必然关联呢?

被离恨谷派来收拾齐君元的黑无常转头变成他的同盟,为什么反派“叛变”就像玩过家家一样随便?

说是一出PPT拼凑大戏,毫不夸张。

故事太差了,无论多么豪华的卡司、场景、道具、特效……都只能说明钱到位了,全网猛吹“网大天花板”,名不副实。

 7 ) 毫不遮掩的烂片

这都不能算圈钱之作,因为这部片几乎不用看,只需靠近,它所散发出来的烂片气质你就能感受到,进而避雷,可以说烂得毫不遮掩。

这不会是洗Q专项吧?

里面加这么多无谓的动画,是为了“走经费”更顺畅些?

还有奇葩到搞笑的配乐、剪辑、服化道、台词…都说电影是工业品,而这部片子…是残次品。

(还不到140字?

另外,为什么有的长评能打分,有的长评不能打分?

 8 ) 不知道这是个啥

不洋不中,不古不今,不虚不实,不尴不尬,从置景、造型、故事、叙事、配乐、台词、配音、表演都是,满满的网络游戏既视感,故事交代不清叙事不行就加班念大白话的现代词儿旁白来补充,看得尴尬的要死。

李仁港永远都是那个上不去也下不来那边也靠不住的李仁港。

机械臂、机械翅膀、催泪弹、曳光弹、燃烧弹、弩机、弩床、各种炸弹、流行歌曲,这都是啥跟啥。

还有主要角色的AI换脸,每个镜头脸都不一样,两个大鼻孔像在脸正中开了天窗,看着那吓人。

可惜了一众好演员——传说中的许晴,胡军,吕良伟,修庆,王庆祥,曾江、徐少强。

但冯绍峰真的没演技,女主的今晨不知道是编剧和她过不去还是造型师和她过不去,顶着个乞丐头,角色莫名其妙,表演基本找不到,既不好看也没气场,根本领不住主角的身份。

真是故事稀巴烂、表演没眼看、风格很混乱,这到底是个啥?!

 9 ) 投资2.2亿的《青面修罗》网端上线,但“院转网”的路正越走越窄

近日,由冯绍峰、胡军、金晨等主演的《青面修罗》上线后,不出意外地口碑崩盘,目前豆瓣评分落在4.2分。

据悉,该片原名《刺局》,改编自圆太极的同名小说,投资额高达2.2亿,由李仁港执导(《攀登者》《盗墓笔记》),无论投资体量还是阵容,都是院线电影的配置,如今历经5年积压,却只能在网端发行。

然而,走向网端的《青面修罗》还是凭借阵容迅速收获一波热度,在优爱腾,影片上线当日便跻身热度TOP2。

不过,影片从剧情、特效到服化道、剪辑全面崩塌,讨论声也逐渐被一片差评淹没,除了吐槽,受关注的只剩下许晴被无故“换脸”一事。

曾几何时,《青面修罗》也是乐视影业布局的重头戏之一,如今发行模式发生巨变,口碑坍塌,难免让人唏嘘。

【一步慢,全盘输】 从《青面修罗》目前上线的版本来看,影片的整体表现不尽人意。

尤其是剪辑,成为很多人的诟病所在。

根据导演李仁港的说法,目前的版本较之前确定的版本剪掉了15分钟,从这一点可以推测,无论是出于许晴被换脸的关系,还是由于“院转网”带来的变化,《青面修罗》确实经过重新剪辑,但效果并不好。

然而,即便抛开剪辑的关系,影片本身的质量也不能让人满意。

且不说梦回十年前的“复古“风格给人以粗糙感,混乱的叙事逻辑,加上机械混武侠的内容也足以劝退不少人,整体观感很难想象是一部投资超2亿的作品。

不过,目前关于影片的吐槽已经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一边倒的差评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但值得注意的是,《青面修罗》曾经从立项到投拍其实都非常被看好。

根据网络公开消息,《青面修罗》早在2016年底就已经备案。

当时正是电影市场“大IP+大明星+大制作”正盛的时候,同时期内,于2015年上映的《寻龙诀》票房近17亿,于2016年上映的《盗墓笔记》票房也达到10亿以上。

而《青面修罗》的原著《刺局》,在当时的影响力也能够媲美《寻龙诀》与《盗墓笔记》的原著。

按照乐视影业当时的布局,对《刺局》的改编是院线电影与超级网剧同步创作,且同名网剧在2017年就已经杀青,电影也在同年5月开机。

但如今来看,《青面修罗》在当时其实已经晚了一步,无论是影片坚持的创作模式,还是同类题材的内容,都逐渐开始受到流量明星与大IP魔改的口碑反噬,尤其是《盗墓笔记》,仅在豆瓣拿到4.8的评分,而该片的导演同样为李仁港。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青面修罗》布局得更早,或许还能在观众对此类影片“免疫”之前,吃到一些红利。

后来,即便影片没有积压5年,按照院线电影大多都是2年的创作周期来说,《青面修罗》最快也要等到2018年上映,当时的市场对此类影片的容忍度已经大幅降低,比如同年的《阿修罗》号称投资超7亿,但票房不足5000万;据传投资2.5亿的《武林怪兽》,票房也止步在7900万。

因此,《青面修罗》如今的表现与积压多久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在影片品质没有保证的前提下,《青面修罗》很难在院线走出好的票房曲线。

资本都是逐利的,选择转向网端发行,大概率是预估影片能够在网端拿到相对更好的回报。

同样出自乐视影业之手的《爵迹2:冷血狂宴》,在上映时走的也是网端发行的路子。

【命途多舛的“时代遗物”】李仁港曾透露,《青面修罗》是时任乐视影业CEO的张昭亲自打电话跟他谈的,当时正是乐视影业意气风发的时候,背靠整个乐视生态,身后站着孙红雷、黄晓明、刘涛等一众明星股东,单是一部《长城》,投资便达到10个亿。

也是在那个时候,张昭决定开发《刺局》,按照网上的消息,电影投资达到2.2亿、网剧投资也达到1.3亿。

当时的张昭并没有预料到后来的一系列变故,他向李仁港放出豪言:“《刺局》的电影版不仅要精彩好看,网剧也要像美剧那样精益求精,为什么中国拍不出像Netflix那样的精品剧呢?

一定要照那个标准拍摄。

”后来的事情很多人都清楚,贾跃亭的乐视生态越铺越大,即便有持续盈利的乐视影业不断输血,也难以为继。

为了维持旗下项目继续运转,乐视影业的估值从98亿降到30亿卖身融创,虽然拿到10亿资金,但卖身后的乐视影业更名乐创文娱,按照“新东家”的发展规划,公司来自电影的收入要压缩到50%以下。

显然,受制于资金和股权变动,张昭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放开手脚,此前所承诺的投资是否能够持续到位也很难说。

从公司多部影片后来积压的局面来说,资金链大概率是紧张的,这恐怕也是《青面修罗》创作不及预期的一个客观原因。

2019年,张昭从乐创文娱辞职,李仁港也在创作期间被拉去拍摄献礼片《攀登者》,该片给出的要求是在同年国庆期间上映。

《青面修罗》只能暂时搁置,之后又遇到疫情,电影行业遭到重击,至今仍在缓慢恢复。

某种程度上,《青面修罗》可以算是见证乐视影业由盛入衰的“时代遗物”。

如今面对电影市场的变化,命途多舛的《青面修罗》若真的投资超2亿,按当前呈现出的内容品质,无论在院线还是网端,大概率都很难回本,相比之下,在网端多平台单片付费甚至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在网端市场,目前单片付费的内容都未公开具体的票房数据,尤其是像《青面修罗》这样在多平台同步上线的影片,具体的商业回报也更难考。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前仍处在网络电影发展初期,若有很好的票房数字出现,平台也会选择及时公布,以吸引更多影片“转网”。

比如在此前,爱奇艺曾公布影片《征途》上线72小时后片方收入达到4262万,打破了网络首播单片付费的票房纪录,由此可以推测,《青面修罗》上线一周多,票房表现预计不会比这个更好。

【“院转网”将越走越窄】近几年,关于“院转网”的讨论一直不少,“院转网”、“院网同步”成为新的影片发行模式,但在这背后,院线、网端虽是两个市场,但争夺的是同一类内容,也面临诸多冲突。

在海外,华纳前不久宣布公司之后的影片不再“院网同步”发行,在国内,至今也没有表现不俗的“院网同步”案例,行业冲突需要两个市场找到各自的生存空间。

而今,相较于之前“院转网”的影片,《青面修罗》的片头拿的是专属于网络电影的红色“龙标”,在“绿标”之外设置“红标”,不只意味着网络电影未来所受到的审查更严格,更意味着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之间将有更清晰的划分。

未来,“院转网”的路子很可能会越走越窄。

一方面,尽管在当前,不断有影片选择“院转网”,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会有院线电影继续拥抱网端,但就目前来说,这些影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小体量影片在网端寻求更多可能性,另一类便是像《青面修罗》这样大制作的影片入局单片付费,后者往往口碑不佳,而这样“退而求其次”的方式并不是能够支撑一个产业良性发展的路径。

另一方面,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在创作思维、投资逻辑、消费场景、发行模式等方面都不相同。

就院线电影来说,之所以很多影片投资都达到大几亿,是因为当前市场的票房上限已经被推到了50多亿的高度。

基于此而产生的回报预期,让投资者愿意拿出上亿的资本布局院线电影,甚至有公司不惜花重金保底发行,此前,猫眼微影、儒意影业便以15亿保底《你好,李焕英》。

而在网端,尽管网络电影在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快速增长,但就目前来说,网络电影更主流的分账模式是基于付费会员模式而生的,而各平台会员增量空间都在减少,尤其是单平台会员规模破亿之后,甚至开始出现回落。

相对应地,走分账模式的网络电影在近三年内都没有突破5000万的上限。

那么,就网络电影自身的产业链来说,也不会有资方愿意拿出5000万甚至更高的价格来做网络电影。

而单片付费给大制作的院线电影提供了一个相对好的回报入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端缺少大体量影片的困境。

但是,单片付费面向的同样是有付费意愿的人群,大致可以与视频平台的会员用户划等号,当前的单平台票房上限也很难上亿。

因此,“院转网”在眼下更像是一个“赚吆喝”的过程。

反过来看,若网端发行能够拿到可观的票房空间,平台话语权增强,网络电影市场也会逐渐像如今的网剧市场一样,有越来越多的影片为网端发行而生。

从这样的发展趋势来说,未来,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更可能会成为两种并行的发行模式,满足不同消费场景的用户需求。

目前,视频平台同步发行的影片数量不断增多,华谊、万达、中影等头部公司也在分开布局两个市场,都能印证这一点,而从产业链上游就开始划分两种创作和发行模式,也能更好地支撑行业良性成长。

 10 ) 一部迟来的已经不合时宜的电影。

电影据说2017年就已经有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到现在才拿出来放在网络大电影回一波血。

可以说,是对这个阵容的一种贬低。

但是没办法,钱难赚,屎难吃。

你得考虑投资人回血的问题。

怎么说呢,李仁港的电影,一如既往的江湖气息,一路既往的干净镜头,一如既往的凌厉打斗。

但是同样,一如既往的不大适合现代的快速消费思维。

不过必须得说,这部剧剪完了都有两小时的片长,我觉得大概率应该并不是一集。

最后得说。

电影本身很优秀,即使明显看着是个半成品,但是放在现在一堆烂片扎堆的国产电影里。

依然算是佳作。

至于一堆90后,00后在那叽叽歪歪什么古装科幻片的,不用去理会。

毕竟,杠精脑回路里,你永远不能较真。

古龙的暴雨梨花针,孔雀翎,四大神铺里无情的轮椅,等等等等。

他们估计都没看过.........

《青面修罗》短评

还不如拍成动画电影

5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很差

岁月蹉跎,道长命窄,忧虑如何,终于上线。

7分钟前
  • 南城岚烟
  • 力荐

太岁要是给自己打造一副钛合金狗眼,那他就不会死了,可惜了可惜了!!!

12分钟前
  • 笑啥子笑
  • 推荐

布景魔幻大气、打斗场面新颖、演员阵容豪华、剧情出人意表、结局立意深刻

17分钟前
  • Hump
  • 力荐

想不到反派就是谷主,为了洗白自己当上霸主,把自己培养的杀手打死了,还把自己的妻子也逼死了。另外男主角冯绍峰就是有主角光环,被胡军打成那样了,也没挂!

19分钟前
  • 夜幕下的影子
  • 还行

架空古代列国斗争,依然是黑社会讲数感觉。李仁港的农耕机关美学和大敞领古装,雷归雷,终归还是会有几分钟煽到你。

23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剧情不咋样,但场面很不错,特效是近年少有的水平。那时的金晨真漂亮,我都认不出,现在怎么变成歪嘴歪脸呢?

27分钟前
  • 楚庭临风
  • 推荐

什么鬼????有限电视限免…

28分钟前
  • 眷西轩
  • 很差

拍摄的时候,贾老板还没跑到美丽国,融创还叫乐视,张昭还在世,院线电影在网络首映还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32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凑合看,和《征途》《图兰朵》一个水平,李仁港怎么这么钟爱机甲?至少港片的武打戏是比内地强的,许晴被AI换脸了。

33分钟前
  • 豆瓣酱
  • 还行

不清楚为什么骂声一片,我觉得挺精彩的,香港武侠不都这样玩嘛。

36分钟前
  • 安仁
  • 推荐

糟蹋了

41分钟前
  • 苔花甲乙丙
  • 还行

一星送给特效,一星送给脑洞,一星给老戏骨们。当手的特效出来的时候,感觉真是一个比钢铁侠还厉害的机械装置。里面各种机关道具,结合古装,有种匪夷所思大开眼界的效果。当胡军大鹏展金刚翅的时候,真的惊呆了!这个脑洞开的叹为观止。其实抛开乱七八糟的剧情,抛开狗血的台词以外,看看美术置景和特效吧,还是挺费心思的。花夫人出来的时候,总感觉是个很像许晴,但又哪里不像,没有酒窝,最后有一段眼神翻白眼一样我以为要中毒身亡了……

43分钟前
  • Daniel-JJ
  • 还行

奔着你的(尉迟)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来看这部电影

48分钟前
  • 风灵玉秀
  • 推荐

这拍的是个啥?

52分钟前
  • 十年一觉
  • 很差

有点子传统港味武侠,说实在的,其中的亮点是武器的制作特效吧,比演员的演绎要吸睛抢镜太多,就像当年小四的电影,特效分分钟都在烧钱,把演员衬得黯然失色,幸好里面都是老戏骨,倒也不那出戏,就觉得一比较特效逊色了,传统港味,有些情怀的大概会喜欢吧,算不上太精良的制作,也就三星的水准,不过胡军的角色,比冯的更有看点与反转。

57分钟前
  • 桐剪秋风
  • 还行

我觉得还行,可以一看,哈哈!

1小时前
  • 木马木马木马
  • 推荐

中国版 x 战警,冯绍峰金晨两个人穿着皮大衣像走在上海的街头

1小时前
  • 怀熙
  • 很差

比同类型的《北欧人》拍得好

1小时前
  • nearly
  • 还行

哈哈哈哈,太好看了,圣斗士星矢卧槽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公元2020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