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是特种兵》要拍摄续集的消息大约在半年前我就从网上见到过,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是主角由吴京扮演,对此我很是期待。
在我眼里吴京一直都是很敬业的,感觉他很努力,而且吴京是动作演员,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尤其是这小子长得像我!
呵呵呵!
所以PPS上的更新我是一直留意着的,紧跟着更新一集不落的看完了。
看完了,也便泄了气,时至如今,我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这部电视剧把观众当傻X了,把观众都当成了弱智,一句话,就是侮辱了观众智商。
我并没有对吴京失望,对其他演员也是一样,我一直认为一部电影(电视)的失败跟演员没有任何关系,全是导演的问题。
在此我插几句,我国导演中的大腕首推张艺谋,但是几乎老谋子每出一部电影都会引来无尽的诟病,甚至说他变成了一个“搞装修的”了。
对此我是不能够认同的,电影的最终属性是娱乐,以此为介质,我们希望把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大家都说好莱坞的电影是世界上最棒的,我承认,美国文化借由好莱坞的有意无意的大力宣传走向了世界,至少是美国军力的一个广告。
但是我一直以为,那是因为美国的历史太短了,美国的文化太浅薄了。
把一个简单的东西变复杂容易,就像好莱坞打扮美国一样;但是中国呢!
几千年的文化,几乎任何时候都是史诗,你想把这种文化通过电影就表达清楚,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我说你把中国文化的一个细节通过电影表达清楚、表达明白就是成功。
这一点老谋子就做到了。
他把中国文化的一个个细节非常明白、非常清楚、非常细致的表达了出来。
《英雄》——帝国气象,侠士胸怀;《十面埋伏》——没有任何一部影视作品能拍出此片的飞刀画面;《满城尽带黄金甲》——帝阙的豪华和奢侈,军士用命,令行禁止的气象;《金陵十三钗》——再现了侵华日军的真实水平,让我们明白打败这样一支军队的艰难和努力……有点跑题,让我们回来再看《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 ,整部电视剧38集,看完了一呼噜脸,没明白它想表达个什么东西,说的偏执一点——真鸡巴可笑!
下面我就说说《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的七宗“罪”,想起什么就说什么:一.第一集就把我笑死了:1.有必要非得站起来用信号枪发射信号吗?
而且是在对方有一个非常牛逼的狙击手的情况下。
这让我想起了董存瑞,但此一时彼一时啊!
一句话:勇气可嘉,脑子进水,纯属找死!
2.双方都知道自己的对手的性质,就是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特种部队,都是丛林战的专家(暂且不说这所谓的丛林是我们村边的小树林啊!
)但是行军和作战的时候却完全没有任何的队形,就像是普通的巡逻队伍。
我“英勇”的特种兵战士们在面对水平丝毫不亚于自己的对手的情况下,居然一字排开和对方对射,然后再被对方狙击手点名。
他妈的就是一般野战部队也知道隐蔽,也知道迂回,也知道侧击吧!
3.最可笑的是在对方那个最厉害、对己方威胁最大的的狙击手中枪倒下后,狙击手让观察手去确认其死亡,简直可笑!
作为特种部队的狙击手(有的把军区级特种部队的狙击手叫做战略狙击手),你开枪之后弹着点在哪里居然不知道。
如果怀疑对方可能还有战斗力,那么应该立刻补枪。
即便是想要活口,那么最可笑的事情是:当敌方狙击手做出了危及观察员的举动的时候,你也应该立刻补枪,而不是哇哇大叫着跑过去,你个傻逼,是子弹跑得快还是你的腿跑得快。
对方完全在你的瞄准镜里一动不动,如果他有任何一个异常举动而你不能立刻击毙他,你还叫个鸡巴狙击手啊!
呵呵呵!
二.二牛抱着团长跳下去的悬崖和最后一集里“蝎子”跳下去的悬崖居然一模一样,一个地方!
这不奇怪,但是奇怪的是摄影师是傻逼吗?
就不会变个角度。
最后一集当我看到那个悬崖后,我就笑了,这简直就是和观众玩过家家啊!
再有那叫做悬崖吗!
充其量是个陡坡而已!
王艳兵掉进去的那个陷阱,多亏当时我没吃饭,要不非喷了不行。
我小时候做游戏时玩的陷阱也比这个深啊,这就是个坑,还把特种兵陷进去了,简直是神坑啊!
当然陷阱不一定非要多深才行,但是必须起到阻滞作用才行,那么浅的陷阱,还不如一个捕狼器更有效呢!
或者简简单单设置一个瞬发手雷岂不是更好!
在坑底竖上竹刀,请问对现代特种作战靴有多大的功效呢!
如果在坑底竖竹刀,那么陷阱必须要深、要大,这样人掉下去失衡后身体打横落下……嘿嘿嘿……三.剧集里有两次武装直升机开火时的情景:一次是在支援赴岛作战的小分队时对海盗开火,另一次是对货轮开火。
现代步兵作战,在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武装直升机的对地打击基本上可以用无敌+噩梦来形容,别说是步兵了,就是坦克碰到武装直升机也只能掉头就跑,基本上不能过招。
现代支援特种作战主要是武装直升机,一是火力猛见效快,二是顺手拉上飞机就转移了。
一般支援打击时打出去的都是无控火箭弹,这东西一开始是装到战斗机上的(比如我国的歼—8),锁定目标后一个波次的火箭弹打出去,对方阵地上就是一片火海,比炮火覆盖还厉害(另:炮火覆盖——在敌方阵地上发射炮弹,每平方米落弹两发,确保消除敌有生目标)。
可是看看剧集里的效果,呵呵!
不说了不说了!
再看“红细胞”的索降。
1.到了地方了,队员才开始戴手套,开玩笑吧,大家都知道,直升机低空悬停是非常危险的,一个火箭弹就可以把它击落,还捎带着一个精英小队,所以索降必须要快。
而且剧集里只有一条绳索,唉!
无语了!
2.护航直升机不能悬停,必须拔高巡弋监视,就是说必须要动起来,不然还不一块被报销喽啊。
四.特种部队用的静力绳居然是白色的,哦!
好扎眼啊!
真漂亮!
捕俘网也是白色的,好隐藏呗!
呵呵!
地雷绊线是钓鱼线没错,但是布雷的时候怎么不用油彩涂一下啊!
一群白痴!
五.我们再看看特种部队的战士的“健美”身材。
跟“蝎子”在一起的那个佣兵真富态,白白胖胖的,我看着像刘猛。
呵呵!
军区选训队选拔,几个战士在酒精池里洗澡,把衣服一脱,嘿!
真富态,细皮嫩肉的。
最可笑的是最后四名队员被淘汰的时候,四个人站成一排,范天雷对他们说:“其实在你们一开始选择的时候就注定要被淘汰了!
……”大家注意到没有,有一个兵(倒数第二个)居然瘦的像根竹竿一样,当时我就笑了,可能是个有什么关系的东西为了露一面临时站上去了。
呵呵呵……唉……六.作为中国陆军几乎是最精锐作战小队“红细胞”,在为数不多的实战中,居然被全体俘虏两次,呵呵,还存在干什么啊?
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人都应该知道,劝服红色中国的军人叛变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而“蝎子”这个屡次和中国打交道的老兵居然就这么做了。
最后一次任务,何晨光只身一人瞬间击毙三个匪徒,编排的不合情理。
何晨光悬索而下,这时他应该在匪徒的身后,至少应该在匪徒的视线之后,在被俘队员的视线之前,这样才有可能不被发觉。
在匪徒首领发现他而他开枪后的顺序也是一笔带过,没有精雕细琢:匪首旁边的匪徒已经抬起了枪口,而何晨光依然第一枪击毙匪首,第二枪击毙走廊上的匪徒,最后一枪才打向早就向他抬起了枪口的匪徒。
呵呵,我军战士真神人也!
七.在解救人质,剿灭海盗的战斗中。
“红细胞”+海军陆战队一个精英小队,一共约有20个人,在和海盗战斗不久却呼叫支援,这也不是很离谱,毕竟情况发生乐了变化(变化的莫名其妙),离谱的是导演可不可以哪怕用电脑特技多做上几一些人呢也好吧,双方对垒,放眼一看,对方人数比这边多不了几个,让观众看着这就要呼叫支援啊,那培养这些特种兵干什么啊,以一顶二都算不上。
这也就罢了,但是双方交火时,特种小队简直是充分发挥了我军不怕死的精神,哇哇大叫着倾泻着子弹。
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挥。
特种部队作战最忌浪费弹药,基本上开枪都是点射,双连击,弹弹咬肉。
如果是连发压制,那么紧跟着的就要有必要的战术动作,比如迂回、侧击等!
像这样两军对垒,敌众我寡,被敌人压制着互射,那只能说指挥官的指挥是狗屎。
好了,不在嶅述。
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网上看,我只是觉得要是不说说,就感觉被导演鄙视了一样,很窝火。
所以说几句,痛快痛快。
其实《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至少老演员的表演很是到位,比如高明(何副司令)和他老伴的表演,很是温馨。
何晨光探家时向何副司令庄重敬礼时我想起自己第一次探家,我哭了。
还有一个细节,何晨光受电刑时很真实,我觉得拍摄时他可能真的被电了,呵呵。
我想起来的展示我军特种部队的电视剧有三个:《士兵突击》、《垂直打击》、《我是特种兵1、2》。
感觉最成功的是《垂直打击》,至少看上去比较真实,主题比较清晰,也展示了我军战士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
《士兵突击》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电视剧,但是不是在于它的剧情,而是在于它的精神:执著——不抛弃、不放弃!
但是作为一部特战剧集,它还是太假了,最明显的:像许三多这样的一根筋+类白痴是当不了特种兵的,书中的描写倒是很真实,都被王宝强给扭曲了,呵呵。
我觉得现在的特种作战拍摄不要图大而全,要向张艺谋学习,要小而精,把我军特种部队的一个方面精致而生动的表现出来就行了,那样更会被大家记住,更会让大家浮想联翩,呵呵!
其实刘猛的书写的都特别好,但是说句过分的话,就目前的条件而言,不要再糟蹋刘猛的书了(哪怕是你本人呢?
要知欲速则不达啊)。
我特别期待有一天把《狼牙》拍出来,谁能把林锐完全表现和诠释出来,谁就是中国影视界的灵魂人物。
待条件具备,希望这几本书可以拍出来,最好是电影——刘猛的《狼牙》、漠北狼的《国之利刃》、周建良的《终身制职业》、兄弟联盟的《铁血兵魂》!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部特种作战电影:《勇闯夺命岛》、《太阳之泪》、《生死狙击》、《双狙人》……哦!
对了,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拍摄此类影视,个人认为特种部队的部队长非侯勇莫属!
看着看着,特想骂人。
如果说各种BUG我都不在乎的话,那是因为我的军事知识基本为负。
但我还是要说一句,虽然这样,我毕竟不是白痴。
当我看见何晨光要掐断女教官脖子而女教官还泣泪连连的说“对不起”时,忍不住咆哮出声来:刘胖子,你够了!
基本上我一直觉得刘猛挺不容易的,作为一个军旅体制下的导演,有些规矩他不得不遵守,有些道理他不得不唱诵。
在这种限制下,他还是部分实现了自己的武侠臆想,已经不容易了。
将自己那些暗恋的重口味叙事藏匿纳入进体制,简直用心良苦,感人肺腑。
有时看见他费心巴力的给一场场血肉横飞的肉搏戏想辙扣帽子我都快要哭了。
所谓武侠套路,其实很容易罗列,最多不到十条,从金庸到令狐庸,都得遵守。
而刘猛的小说,全符合。
猪脚一定要出身显赫但有着童年孤苦,一定要叠逢奇遇并且要得到高人青睐,一定要美女相随而且得死心塌地,对了,一个不行。
记得从前同学为了赚生活费给九流杂志编故事,一编不出来了就给人加媳妇,最后一口气加到了七个,要不是小说必须完稿,我估计猪脚媳妇至少是两位数以上。
不然,换不来稿费。
回头看看《我是特种兵》,哪点不符合。
然而武侠小说套路有种种弊端,开好几十集外挂的男猪脚往往想让读者跳进电视踹他两脚,他身边的如云美女,看的外面人口水与眼泪齐飞,心酸的不得了。
然而为了符合现代人的情感洁癖, 男猪脚仅能爱一个,剩下的只能摆柜台上用来欣赏。
在《特1》里,一片子一共5个女角,居然4个都丧心病狂的爱着庄猪脚,然后庄猪脚就从里面捡了一个最白痴的领回家去了。
所以在《特2》里,我乍看见小影同学的纤秀身影就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后来唐教员出现,我还是有些希望的,毕竟这个女子,倔强清秀,身手不凡,好像还是个有故事有内涵的女人。
越往后看,越吐血,吐啊吐啊,就贫血了。
刘猛不会写女人,大概他理想中的女人是杨函数那样的,眼睛闪亮不安,身材娇小可怜,最大的能耐便是跟在男猪脚后面连声娇叫“小庄哥哥,小庄哥哥。
哥哥……:但是杨函数的价钱不低,所以就找个了入门级的小影同学来顶替。
唐教员貌似与小影同学不一样,可是看着看着,又一样了。
刘猛声嘶力竭的吼叫‘她是女强人啊!
我很尊重女性啊!
”女强人才不会在人家演习的时候跳进去去捣乱,捣乱的顶多算泼妇。
女强人应该在人家要找茬掐死自己的时候说“你算老娘什么人?
”多年前《一个和八个》中,女卫生员就是这样被一枪送掉了性命,三十五年过去了,唐教员仍然心甘情愿服膺于这莫名其妙的价值判断——我救不了你,那我宁愿杀死你,也不愿眼睁睁看你受侮辱。
喂喂!
你算老娘什么人?总有这么一拨男人自我感觉对女人的性命去留有决定权,只因为觉得世上的女人都是自己家养的,不管是不是真跟他有关系,比如中国男人娶了外国媳妇就算为国争光光宗耀祖,可要是哪个姑娘碰巧嫁了西人——能不一直跳脚七窍生烟?
刘猛就是这么一老想找茬掐死美女还指望美女对自己感恩戴德的死胖子!
而何晨光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们领导还挺美,还说他是威武不能屈来着,那要是派他解救女人质,你也欢迎他掐死一个,又掐死一个……?
你们军法上原来是这么写的?
思绪挺乱,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这两天突然想看军旅剧优酷一点排第一的就是这个。。。
看了二十多集啊实在忍不下去了!!!
我们家也是几代从军啊虽然最高就做到中校但我也是从小在部队长大的啊你告诉我开头那个极其“专业”的祖国特种大队为啥看那个样子连普通战士都不如啊 各种挂机送人头有没有!
林晓晓跟主角的感情戏实在是生硬的想吐啊 十几年青梅竹马就是这个???
明显是对对方互相不了解啊!!
而且何晨光爷爷是谁???
那是军区司令级别啊编剧林晓晓会觉得军区司令的孙子会没前途???
漏漏手指缝就富得冒油了好吗???
好吧这些太现实了先不提说唐心怡这条线,刚开始还能接受,后来这真是WTF???
不知道背景的情况下公然跟列兵拉拉扯扯??
解放军科研高级行政人员去卧底???
你想过祖国会这么做吗???
这个级别军衔职务的人才国家会用她去卧底???
玩高科技比做卧底国家得到的好处多十倍不止吧???
抛开这些不说就算组织要搞她,范天雷知道这是何晨光女朋友了敢用她去卧底???
色诱???
全程懵逼啊编剧 我不得不吐槽电视剧要有点逻辑好吧 前军区司令员的孙子啊这种重要人物你敢让他女朋友去做这种事???
对了还有林晓晓 能跟何晨光青梅竹马说明她家里也是军队高官啊 ,这种结局太低估我党了吧???
跟毒犯接触家里可能不知道??
想当年我上高中(省数一数二最好的学校)一个军区里面的参谋的儿子那都是要牛上天了好吧 感情的先不多说了还是再说说战术上的吧。。
这训练时候这么艰苦为了啥??
打仗时非要一窝蜂往上冲???
特种兵你们不是敢死队啊 而且搞得每个人都要是狙击手才有用 别的位置的战友一样重要啊!!
配角各种念台词 碰见长的还得来个诗朗诵 各种跳戏有没有??
说不下去了 严重拉低吴京大哥形象啊要不是冲着吴京肯定看不下去 热切盼望编剧回高中不还是初中吧重新读读书,大学就不要读了,浪费时间!
刚看到19集,实在忍不了了。。。。
各种秀下限很多人都评论了我就不说了,但是一看到唐心怡上场就真心忍不住了 不明白老刘是用怎样的心态安排的这个角色,是不是他和侯MM有不公戴天之仇?
为何要把她刻画的如此惹人讨厌如此任性,不懂事的性格,这是一个正连级干部该有的吗?
如果身份换成是不懂事的大学生,特战旅旅长的女儿暑假来老爹这来玩的,也许我还能接受。
但是这。
这。。
这尼玛什么吊毛军官啊?
各种任性,各种装B,各种老爸是李刚,各种违反演习规则,各种违反军纪,各种大闹考核场地。。
还特殊身份,丢脸丢到家了我就想问问她,老爸到底是谁啊,这样都没个处分
续集在第一集就造了个非常坑爹的剧情——为了让儿子何晨光(吴京饰)能完成入伍-训练-进特种部队-训练-实战的流程——这大概也是唯一能撩拨起观众G点的剧情,于是他爹阵亡了。
坑爹的故事开头让这部剧集走向了无可挽回一次又一次炒剩饭的地步,倘若前一部里特种兵的训练生活能吸引住目光,能戳中观众未曾让人触碰的嗨点,那第二部遵循同一个套路开始雷同的故事,从一开始就表明了他并不准备展示特种兵的多面生活,只是为了赚点收视率卖个不错的价钱。
作为上一部的续集,作为原班人马的全新演绎,作为同一个编剧和导演的刘猛老师,只能说他们死得太晚了,让更多的垃圾存活于世。
如今的国产剧的粗糙程度真是不断刷新下限,在你以为再无可下之际,丫们就会以吊诡的速度告诉你还可以拉得更低。
弄得好像电影电视剧像砧板上的肥肉,谁都想分杯羹,迫不及待的扑上来,完全顾不上吃相了。
在我跟同学感叹这部剧烂的可以的时候,他跟我说理解一下,其中有些部分还是不错的——这我们足够宽容的观众的代表啊,只要给观众一点点干货都能让他们倍感满足,这大概也是烂片足以横行滋生的土壤吧。
于是我也怀着感恩的心回想了剧集里哪部分干货给的最足,想来想去大概就是每场戏里特种部队军人们的被子叠得都不错。
---华丽丽的分割线---这部剧的战争特效那真是无与伦比的惊天地泣鬼神,往前300年往后300年也不能找到与之比肩的剧集(或许轩辕剑可以)!!!!
演习那段戏,憨傻的二牛老师以为敌军来袭,背着团长准备跳崖被救。
一会远景是那遥远的海面和陡峭的悬崖辅以海涛声,一会儿就是晨光老师拉着二牛老师的手和脸的特写,就像顾城老师那首名诗一样:我一会儿看你,一会儿看云,我看你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好不容易终于出各位老师全身像的时候,他们身后的海波都他妈静止了!!!
哪咤闹海也他妈没有这个本事!!!!
还是演习,有一段不得不拎出来说说。
那真是壮哉我解放军战士啊!!!!!!!!!
显示了贵国兵力的煌煌武功啊!!!!!!!
不管哪个国家看了也得胆颤心惊肉也得抖三抖啊啊啊!!!!
敌军空中掣肘,铁拳团的老师们在地面上无可奈何。
何晨光老师灵机一动,居然想到了很多少年或者年龄更低龄儿童做过的美梦——用弹弓把飞机打下来!!!!!!!
接着何晨光老师就拿出了伪装网,拿出绳子,拉弯了一棵弱小的幼苗,放了一颗石头,把飞机打下来了!!!!!!!!
飞机就屁股冒烟的栽进海里!!!!!!!
笔者看到这里眼差点瞎了!!!!!!!!!
这个牛逼又神奇的技术大概只有步兵们解开裤带来一发才能媲美啊!!!!!!!!
那才是真正的打飞机!!
更神奇的是,电视剧的后面也照应了这一段。
这是截图的地址→→→→→→→→→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732416372/
刚开始看这部电视剧前,我也是很期待的,毕竟猛哥写的的军旅题材小说都很不错,而且主演里面还有我最喜欢的吴京。
但是看完第一集以后,真心的想吐血了,这不是瞎搞吗?
完全没有特种兵的、狙击手的范,感觉跟一群没有作战经验的士兵上战场一样。
但本着猛哥和吴京去,我坚持看完了,有些东西,必须一吐为快。
前面也看了很多人的影评,首先声明,我不是军事迷,只是一个电视剧迷,因而只从一部电视剧的角度去说说个人的看法。
在表现特种兵哥军事素质、军队战斗力上,刘导拍得没有真实展现出来的,看不到一个特种部队给观众的震撼力。
但仔细回味电视剧,里面还是有一些值得称赞的地方的。
首先,明星效应+时代潮流效应。
刘导请来了吴京,大部分80、90的偶像,顿时电视剧就提高了一个档次。
无论如何,吴京的演技是很好的,吴京的票房是很好的,我相信很多人之所以看这部电视剧,也是因为吴京的。
同时,在举国反日,国庆双节,十八大举行,军事局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很及时地推出来了,自然是适应了时代潮流,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其次,战友情、部队纪律展现到位。
无论是何晨光、王艳兵、李二牛三者之间新兵感情,还是范天雷和温总、蝎子和王亚东之间的老战友感情,都在剧里一一展现,战友就是你的后背,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强大的支撑。
看到何晨光一次次鼓励王艳兵、李二牛给王艳兵做榨菜拌面的时候,其实真的挺感动的,军队的男人情谊最难得。
还有每次旅长去到红细胞部队的时候,那一个请指示的流程,做得有板有眼,看着觉得也像一回事。
再次,把特种兵的个人爱情也加进来了。
因为多了感情这一环节,使得人物更加丰富细腻了。
范天雷和张丽娜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何晨光和林晓晓的分手、何晨光后来的感情史、李二牛在营救翠芬的表现,都是对特种兵的考验,谁说特种兵就没有感情,只不过他们要承受的是普通人不能承受之轻。
最难的选择就是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是特种兵,他们已经做出了选择。
最后,总结一下,这部电视剧出现得最多的场面,就是一群特种兵出发前,紧握拳台说做第一、做先锋、同生共死的场面。
我想,导演想要展现给大家的,就是特种兵那种不为死亡、敢于为国牺牲的贡献精神吧。
反正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脑海里都有一个深深的印象了,就是特种兵的牺牲精神。
同生共死,导演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了。
没有拍出中国军人的水准;我是特种兵系列,也就第一步还能看,后面几部,先说硬伤,就是演员脸谱化,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演员,就那么一些套路情节,军事细节就不说了,整个片子除了贩卖情怀就是贩卖情怀,恐怖分子的剧情尴尬的口要扣脚趾头缝,还有招募李二牛那段,导演不是来搞笑的嘛,征兵这么的不严肃吗
名字可以直接改成《我是特种兵之战狼前传》,里面的何晨光就是世界最牛逼的特种兵,从头开挂开到尾,不管是演习,还是实战,都是自己一个人扭转全局,自己在任何情况下的表现永远都排第一。
他没有任何人格缺陷,没有任何军事素养的短板,仿佛是那个永不被封号的挂逼,用狙击步枪打坏坦克,打下飞机,还有端腹背条例,何晨光是真牛皮啊,所有人都是兵王级别的,然后从早背到晚,所有人都累到了,你还能端腹接着背,无视人类身体极限?
逗我呢,被那个什么大小王的训练对抗,何晨光2个人对抗几十个人还赢了,把对面都当傻子,被一大堆敌人活捉两次也毫发无损还直接carry比赛。
我真不知道燕双鹰过来和何晨光切磋一下你俩谁的挂更牛逼。
唉......,说起这部剧,我真的想先仰天叹几口气,哎呀我的妈妈呀,真是毁了吴京啊,我都怀疑了,吴京接这部戏不会是被逼的吧?真是好久没有遇上一部这么让我有吐槽欲望的片子了,之前面对风评不好的剧一概抹杀,看都不会多看两眼,这部剧原本完全是冲着吴京来的,结果实在是,唉,对不住啊,吴大哥,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首先就是狗血淋头的剧情,我很不解,一堆男人的单纯血性的世界,为什么非要整俩女的进去瞎搅和呢?如果编剧是基于目前的剧场大环境压力所迫,认为这年头要不搞出个三角四角的虐恋情深就迎合不了大众,保证不了收视率,这心情我理解,可好歹要揽这瓷器活也得有颗金刚钻不是?就这编剧瞎拼瞎凑的几下子连芒果台的肥皂剧都赶不上的水准,又何必画蛇添足呢?好歹也是在军营里混的女人,写得英雄气概点行不行啊?好吧,你写个女一号的跟班,定位就是机关女性,没下过部队基层,娇弱点我也就勉强忍了,你说你这女一号,出场那个气势强大啊,还给编了个十四岁参军,空白履历的大背景,那你就好好描述吧,你还写得跟个普通柔弱女加气血上涌,内分泌失调又随时随地神经病的大妈似的,这可让我怎么忍受得下去。
不管演习规则,就脱了个外套,就唧唧歪歪抗枪要去教训何晨光,妈呀,你好歹也当了十年兵吧,你也该先是个兵,再是个女人吧,更何况,又没脱光,自个儿穿了背心短裤出来跑一圈也没见觉得多丢脸了,怎么着就这么容易失去理性呢?女人偶尔任性也就当你撒个娇算了,这女的没水准,没肚量,没思想,我敢肯定编剧肯定是个宅男,根本不了解女人,以为女人还就只是个见了男人就发春的动物?其次,这男主角不要太英雄了吧?不光英雄,所有好运都让他一个人占全了,烂桃花运我就不说了,还不如没有呢。
这常胜将军是不是太神话了点啊,真是全世界就这个人能拯救地球了是吧?好歹给点挫折吧,男人太完美也会丧失吸引力的!然后最让我纠结的莫过于台词,哎哟,这是念课本哪?你想通过这部剧对广大民众进行洗脑教育,你好歹隐晦点高明点吧,不说你要赶上士兵突击的水准,好歹也借鉴下呢。
真是,白痴到不成样子了,大段大段的引用课本上的定义和说明,好歹也用自己的话转述一下嘛,又不是科教片,这教条主义也太严重了吧。
看到现在唯一让我佩服的就是,这投资方真够有钱的,既然这么有钱,咱能请几个好点儿的特效师吗?咱跳崖能真实点吗?咱直升飞机能开得真实点吗?咱角度、取景能真实点吗?就算你要用电脑做特效,能水平高点吗?我怎么觉得连孙悟空翻筋斗那特效都比这好呢?算了,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失望透顶了,也不指望后边还能有什么惊喜能给我掰回来了,就这样吧,难得吐一回槽。
看完整部电视剧,其实说实话,前面局势演习,训练什么的那些剧情都可以接受,所以才打算看下去,但是越到后面越让人吐血。
很多剧情一点逻辑性都没有,甚至让人无法接受。
1、那个毒气号称一瓶可以让一个城市一百年寸草不生,唐心怡吸了一瓶居然没死。
2、就算那个船仓不漏气,他们把唐心怡拿出来的时候,那毒气不是泄露了?
3、最气愤的是居然隐盲王亚东的身份,因为帽子被别人拿了被误杀了。
那个帽子那么丑那个人居然就是看上了。
4、他们演习的时候一个个都很强,去实战都是失败。
5、那个温总,每次都是因为他让任务失败。
太假了吧。
6、敌人怎么都打不到他们几个。
我服了编剧了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3.5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