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铁娘子:坚固柔情

The Iron Lady,铁娘子,铁娘子:戴卓尔夫人传(港),铁娘子撒切尔,撒切尔夫人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吉姆·布劳德本特,苏珊·布朗,菲比·沃勒-布里奇,伊恩·格雷,亚历山德拉·罗奇,维多利亚·贝维克,奥利维娅·科尔曼,哈里·劳埃德,斯薇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铁娘子:坚固柔情》剧照

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2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3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4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5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6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3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4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5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6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7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8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9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20

《铁娘子:坚固柔情》剧情介绍

铁娘子:坚固柔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耄耋之年的撒切尔夫人(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罹患老年痴呆症,时常在幻觉和回忆中切换。她感觉深爱的丈夫一直在身边陪伴,其实后者早已亡故。她作为杂货店的女儿,因为出身贫寒,时常饱受世人的白眼。然而,在聆听了保守党的演讲后,她坚定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并以优异成绩考入牛津大学,虽然在一次议员选举中落败,但是她却收获了真挚的爱情与他相伴,坚定了自己从政的人生道路。从此,她逐渐走到了保守党魁的位置。终于,保守党在选举中大胜,而她也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组建了自己的内阁政府。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她力主的自由市场政策也饱受非议,但是她用过人的智慧和超强的忍耐力,战胜了左辅右弼众叛亲离的局面,凭一己之力拯救了英国经济,捍卫了领土主权,被世人称作铁娘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特别行动乐坛毒舌嗡嗡鸡第十一季夜归人之1号嫌疑犯阿基米德大战陀螺女孩亡命之途巨兽来袭2最爱爱在初春惊变时排球少年第四季Part.2幸存者亚细亚的天使魔法翻新后庭花搜寻死党第一季诱人果酱少年同盟终极证据无间行者之生死潜行X医生:外科医生大门未知子第3季绯弹的亚莉亚黑子的篮球第二季嘻哈英熊对手胡丽叶塔新婚公寓第三只眼2黑眼苏珊花国母宋庆龄Butlers~千年百年物语~

《铁娘子:坚固柔情》长篇影评

 1 ) 铁娘子并非撒切尔

对于影片的评价,首先得了解传记片的概念,否则误会随处可见!

传记片主要是以人物本身事选的制约,历史人物或者著名人物、具有一定影响力与意义人物的重现。

其特点必是要合情合理,略携有推理、假设、适当的想像虚拟,但这些前提是突出人物中心、事件重点,有所取舍与历史材料出入不大的情况基础上。

在传记片塑造人物过程中,演不是单单的模仿,而是更加真实还原应有发生的人物变化。

首先得是结合相应环境、人物作出人物该或许会出现的动作、语言、眼神变化等,而不是单靠某一个不变的变化来固定人物,毕竟传记片可能年纪大幅度的变化,肯定会使人物变化很大,所以也就不能单靠某一个不变的变化来塑造人物。

但在后面的变化上,必是要以前面一些变化为基础来增加不一样新的变化,丰满人物!

影片开头发生的一切,最使我兴奋不已,首先是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演技,我是彻彻底底的认不出此女是谁,这才是性格演员最好的诠释了,真的是传说中演什么似什么了!

开头,老年撒切尔拿着牛奶慢悠悠的走向柜台,接着一个女店员放了一叠报纸在老年撒切尔面前,她自然的看了过去,只见上面清晰的标题为“酒店爆炸”字样。

其脸变化是皱着眉头与嘴唇微开,其动作表现心理变化是疑惑,接着是眼神不一时的张大,其变化便是惊恐了。

『其也说明了撒切尔老年对这些社会发生的种种是有所关心』当她看着报纸的过程中,柜台的店员说了一句“49便士”,撒切尔只是停顿,嗯了一声,并没有听清,只是答允了一声。

直到拿出钱包,问了店员,当店员说了“49便士”,她眼神是惊恐的,表现为睁大着双目,右眉不一时翘起,看着面前那瓶牛奶!

『其也说明了撒切尔对生活购物价钱是有所心系,物价的上涨』撒切尔独自一人走在川流不息的旁街上,踉踉跄跄的看着这些几何高厦!

镜头一转,撒切尔与丈夫丹尼斯,吃着早餐,当丹尼斯涂了过多的黄油,撒切尔是有所言语控制。

表现为摇头、眯着双目、皱着眉头。

其控制在后面也是有所展现出来,如丹尼斯刮胡子叫他擦干净、丹尼斯出门没带围巾、帮他选择衣服等。

『说明老年的撒切尔有着政坛上控制欲的余迹,其也能看出』当聊到今天早上牛奶时,报了牛奶价钱49便士,撒切尔又一次的睁开了双目,只不过这次她是先翘着双眉,而第一次是翘着右眉,其心理是更加增强了不可思议、惊奇!

接着巡查过来的时候,坐在对面的丹尼斯凭空消失了,唯留撒切尔在那孑然一身敲打着茶杯上的鸡蛋,声响传遍了整一个房间!

『其也暗示了,丹尼斯现实是虚无的,而在撒切尔是一直存在,不愿离去。

其也能看出,撒切尔老年伴有幻想的病状』

梅丽尔斯特里普的铁娘子综上所述便是电影开头的一部分,足以看出电影的矛盾点与人物的心理变化、人物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叙述出来了!

电影在展现年轻撒切尔的时候,是以撒切尔的女儿做为引子,其是一种鲜明对比,普通女性与富有不平凡理想的女性一种对立,更为凸年轻撒切尔的不平凡与毅力。

电影中,撒切尔女儿卡洛儿对母亲的唠唠叨叨也是不少,而使撒切尔产生了厌烦,为了女儿知道自己不喜欢这方式互相沟通,说道“我年轻时,不会在我母亲旁边唠唠叨叨”。

一个不余语的女性,必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女性,她就是撒切尔铁娘子。

也其证明了里面的一句台词“我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只会挽着丈夫的手臂,保持安静和厨房刷盘子的女人。

”『其也看出撒切尔已经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不甘没意义的在家洗着碗』年轻的撒切尔放下了自己心爱的家庭,驶着车往众议院去,车盖前反射着大本钟的样子,其也说明了从一个家往外走到大家,是由撒切尔以车的方式慢慢过渡的结果。

油漆黑亮的皮鞋中,有着一双高跟鞋的存在,必定是英国又一个不平凡的开始。

随着宏大的背景音乐与那众议院吵闹的争辩声,众议院的大门打开了,一群耀眼的白光束映了出来在画面上,随之扑面而来的是众议院似疯子般议员的争辩吵闹声,其声响布满在整一个众议院里——铁娘子的政坛生涯正式开始了!

真实的铁娘子在参完一天天的众议院疯狂一般的辩说,中年的撒切尔,陪在女儿的身边与她开着车,其在这时,出现了一句台词“人要么不计后果,要么笨拙无能”『其表明了撒切尔的优柔寡断与不平凡的毅力,为所做的事不含糊、不后悔,如坚石一般的立场,也为了后面所做的一切铺好了前奏,其后面一句话,其也是说给自己不怎么会开车的女儿卡洛儿』为参选首相,撒切尔所做的一切一切,完全是为了自己,从而忽视了亲人,与丈夫丹尼斯争吵了起来。

『当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旁人的情感,撒切尔不是选择性的去做自己的理想,而是自然而然的步入自己所担职任的责任』丹尼斯因为不满撒切尔自私心的膨胀,独自一人的去了非洲南非,而撒切尔已然不晓得丈夫去哪了,22年的一个人生活,这时也能看出撒切尔已离现实生活愈来愈远。

影片第一个高潮来了。

当撒切尔放弃自己对帽子的喜爱,也就放弃了自己不再属于普通女性的那种肤浅,就开始真正的步入一个不平凡伟人的道路。

她也放弃了天生而来尖锐、高调的女高音,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富人纯厚、沉重的女中音。

其在后面也能看到,铁娘子说话时,言语后面都会习惯性的加上“嗯”、“呒”、“扪”的尾音,其也是增加自己说话声的纯厚、沉重与震慑力。

一切一切的准备好了,各种自己对自己的改变与束缚。

在1979年的首相竞选大会上,她以最高票的胜出,成为第一个英国女首相,第一个进入唐宁街的女首相。

其也表明了,近代女性的解放,在男权社会上往政治的方面倾斜,展现出女性对政治的野心,铁娘子的野心欲望,铁娘子注定是一个不平凡成功的女性例子。

年轻时,从杂货商店老板女儿,到考上牛津大学,一步步走入不再只属于男人的政坛,她所持父亲的观念“自强自立”,渐渐的在做事时,成为一个不可必少的心理暗示宣言,也渐渐的形成自己根深蒂固,永不轻易改变的个人主义观念立场。

在她没选首相前,还是一个举手半天都不会有人在乎她的教育内阁大臣,就提出一个制度。

在学校学生原不收费的牛奶,到她一出台一个制度,“牛奶不免费”,让所以学生家长是极为讨厌这个女人,但她还是固持己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改变。

到了撒切尔当上首相,她这种铁腕不轻易改变的观念愈演愈烈,渐渐的形成一种极端主义,固执的立场。

她这时出台的政策“限制工会的权利,严厉打击工人罢工”使着一群工人不止愤怒,也愈来愈讨厌、仇恨这个铁娘子。

在电影中,铁娘子悠然自得的坐在车上『其心里必是紧张、焦虑不安的』,外面一群人拿着“打倒玛琪”的牌子,几个人轰隆隆的敲打着床窗,铁娘子这时动了动身,快速的眨了几下眼睛,耸了耸鼻子,其表现是焦虑不安的。

讽刺的是,中间有着一句“你本该回家做一个母亲”,其男人确实唯恐天下不乱。

超爱这张 哇哈哈哈!!!

后面又接着出台“鼓励私有化”渐渐的向着资本倾斜,而倾斜了资方,资方必会更轻松的伤害了劳方的利益,这时不止工人,连接着穷人也渐渐的不喜欢这个铁一般的女人,这种铁腕一般的政策,使沉迷的群众更加深入沉迷,社会治安随时的崩溃,都全部的打到这个女人身上、心上。

1981年,阿根廷军政乱了套,铁娘子为了激励群众沉迷已久的趋势,鼓动群众,而为了群众彻底走出这种情绪,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爱国主义”,只有爱国主义的出现,才会使群众众心一志。

其也为了自身形象的良好品行。

1982年4月,当阿根廷突然入侵福克兰群岛时,英国人终于等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机会。

南大西洋上的福克兰群岛自1833年开始便一直由英国占领和管理。

尽管如此,其领土所有权也一直是该岛的邻居阿根廷争论不休的问题,阿根廷公开声称该岛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名为马尔维纳斯群岛。

虽然福克兰群岛与英国远隔13000公里8070英里,但岛上的居民都认为自己是英国人而不是阿根廷人。

在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开始扬言用武力收复福克兰群岛,后来当英国政府向该地区派遣了一支小型的舰队后,这种吵吵嚷嚷之声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然而到了1982年,福克兰群岛问题又再次放到了阿根廷政治议事的日程表上,这次却是利用它成功地转移了公众对军事政府现在由利奥波多·高尔提爱里将军统治即将面临的内部危机的视线。

与此同时,英国由玛格丽特·撒切尔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也同样正经历着英国公众的责难,将政治视线引向海外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案。

舞台就搭在南大西洋上,意在决一雌雄。

在当时,恐怕没有任何人,包括军界会想到英国要为这几个小岛决心打一场战争。

在这场政治危机之中,大多数英国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岛屿的存在,更不用说要去打一场战争。

铁娘子思量逾时,斩钉截铁的说明了要打击阿根廷。

其深入来说,不是领土主权问题,而是民族尊严问题。

胜利凯旋而归,撒切尔不是欣喜,而是问了对方死去的家人信息,而选择了写信深感抱歉的对不住对方失去的男人,这时她铁腕的一面便消声灭迹了,而是一个普通母亲一般,撒切尔说了与死去家人感同身受,知道离开孩子的那种伤痛。

撒切尔独自一人在桌上写着信,身心疲惫的一手支撑着额头,皱着眉头,导常伤感。

虽表面乃是一个强大的首相,但其内心依然是一个温柔的女性,这是不会改变的内心与表面的区别。

而群众这时的爱国主义情绪确实抵消了沉迷已久的趋势。

电影画面随着背景音乐,群众们手拉着手,喊着胜利的口号,在大街上欢庆,而铁娘子也自然的连任了首相。

梅丽尔斯特里普的铁娘子

真实的铁娘子当她连任首相后,她又提出一个不可思议的政策“推出个人人头税”所谓人头税就是按人头计征的税,即人头税而撒切尔夫人所征的人头税是穷人富人一样,其中目的之一是为了让穷人和富人对社会的管理有同样的责任感。

撒切尔夫人还说过: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通过摧毁富人去赈济穷人,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主张政府的干预要有度。

而其里面有着很大的不公平性,当她把政策推到了极端主义,肯定是惹人不满、超前。

其也有了福利资本主义与自由竞争主义,左与右的政策,都没有很好的平衡做出最佳的结果。

在其不平民愤的情况下,铁娘子一党的保守党里出现了一些反撒切尔势头的阁臣,其里面有一句台词“请不要挑战我们的忠诚度”已经暗示了铁娘子撒切尔要开始下台的前奏。

在快进的音乐下,铁娘子走在大臣前面,在下楼梯非常快速,其电影语言便看出,铁娘子已经愈演愈烈的远离了大臣的心,楼梯好比坡,她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其也表明了铁娘子因为固执不会改变的观念,局面的不可留回,也不得民心』本应12年的首相之路,才11年便结束了,铁娘子撒切尔自己选择了离开!

影片其实一直以两个电影镜头聚焦着人物,第一个是撒切尔的老年,第二个便是她的幻想着前生发生的一切与幻想着死去的丈夫丹尼斯。

老年的撒切尔是带有敏感、神经质的,常常以物、幻想,想起发生过的事情。

其根本幻想着丹尼斯,是为了弥补年轻时对丹尼斯缺少的那种爱,不止对丹尼斯,还是女儿卡洛儿都是一样。

在其鲜明对比就有,当影片近半时,撒切尔也逐渐接受了丹尼斯逝去的结果,也回到了在政坛上的那种孤立,自己对自己自身的折磨。

而经常习惯于一个人的撒切尔,就极不喜欢别人管制着她,念叨着她,所以自然而然的希望丹尼斯消失。

『但并非如此,当她不想丹尼斯的幻想出现,丹尼斯便出现,常常的围绕在撒切尔的身边,孜孜不倦的说着废话给撒切尔』影片最重要的泪点处,便是撒切尔梦到了丹尼斯离开了她。

撒切尔帮丹尼斯整理好的行李,送丹尼斯到走廊,发现丹尼斯并没有穿上袜子,光着脚掌,走在冰冷的地板上,撒切尔哭了,她伤心的哭了,她不想离开丹尼斯,她需要着丹尼斯,她不想一个人。

“我不想一个人”这句台词是撒切尔最真实根本的个人潜台词,她其实是不想一个人的,所以理想工作来填补自己一切的孤独,老年的孤独愈演愈烈,她是更加需要身边有人,她也需要感情的述说。

她踉跄的蹬了几下,抓紧了墙,想让丹尼斯留下,而丹尼斯还是离开了,没有穿着袜子离开了!

综上所述是我对影片的个人看法观念,其有不足之处多多包涵。

其实电影里面还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我并没有说,比如铁娘子同觉员连车爆炸、老年的撒切尔打开孩子的录像带,儿子马克从电视跑了出来、撒切尔公寓爆炸,撒切尔喊着丹尼斯,对他的关心等,但可以反应出撒切尔这个人物的心理变化与个人的变化。

电影一开始便是以矛盾开始的,相对来说,从政坛下来的余迹与人间烟火气的现实,本就是一种明显的矛盾点,一个不平凡的女首相与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女性,这也是一种明显的矛盾点,一个女政治家、一个母亲、一个妻子,总是失总是得。

各种不一名目的矛盾使撒切尔痛苦不堪,但她必然要坚强,从而她的病态也逐渐的显现出来。

在其客观与主观中,大部分观众会以碎片化的剧情、画面不时的转换,从而表明自己看不懂,这其实就是一种理由,一种习以为常但对于本片来说,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评价,但,你看的过程,并没有结合铁娘子真实情况来说,总是等待剧情来告诉你,但其实是你自己告诉你自己。

其看不懂不是碎片化的剧情,而是你并没有看懂剧情之间的关系,自然,影片存在的问题不单是碎片化的剧情,而是美化了撒切尔的一面,还有展现了撒切尔老年的各式各样的不堪。

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矫枉过正的结果,一种正常但又不正常的看法。

普通人也就记住了铁娘子是一个首相,而选择性的忘记了她也是一个女性,一个或许温柔的女性,一个或许在家做饭的母亲。

但为什么,我们就是要以她在政坛上表现,来给她贴标签,这其实是不对的,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想法。

我觉得,影片选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不怎么让人喜欢的,但也是合情理的角度,因为撒切尔确实是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病怏怏的老太,为什么,我不能展现出这种病态,凭什么一定要展现她在政坛上的威风。

自然了,电影,还是有展现铁娘子的威风凛凛的一面,那些说没有展现的豆瓣友打自己一巴掌吧,我或许看的电影会比你仔细多,或许对于这部电影,或许你是不所喜这部片子,但是由于你不喜这部电影,而写的那种评价,自然是一种傲慢与偏见,一种矫枉过正的理智与情感。

而我个人也对影片有不满的看法,比如,没有展现出撒切尔出访中国,谈关于香港主权问题,这其实与福克兰群岛是有一样性的性质。

而我对电影最最最满意的地方,自然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演技,从开头到结尾撒切尔一个人洗杯子,孑然一身走在房子里,言行举止、脸部的微表情、自然的反应都使我佩服,而很多的豆瓣友并没有说了梅姨的演技,就说了看不懂剧情,而选择了不太合情合理的评分,起码梅姨的演技是一个亮点。

就她声音模仿的十分相似,也足以给梅姨一个满分。

虽然影片是有不足之处,但不是一部烂片!

超爱这张 哇哈哈哈!!!

 2 ) 又见梅婆:评《铁娘子》

这个年头,人物传记片大约也只能这样拍了,不按时间顺序,有些意识流的。

还好我们的老年撒切尔夫人本来就有病,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由这部影片可以通过了解铁娘子进而了解更多的英国当代史。

不过剧本对于铁娘子主要贡献的选择还是有些问题,对于她的塑造还是单一了一些,过于依赖演说,不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的。

其实我希望看到更多她如何登上首相位置的段落,还有中英关系以及对北爱尔兰问题的处理。

斯特利普又一次让人感到与她生在同一时代是女演员的大不幸,因为她演什么像什么。

虽然她已然是“梅婆”了,想必大家还是会亲热地喊她"梅姨".她已然是超越凯瑟琳赫本的影坛传奇。

年轻的铁娘子扮演者表演得有点过,显得神经兮兮的。

化妆的确很赞。

我观片时的一大乐趣就是猜测哪一块肉是粘上去的,脸上的、脖子上的还是小腿肚上的。

写于2012.2.18.

 3 ) 传记不是捷径 演技才是王道

三颗星都给了梅姨 不是她的忠粉 所以不会一味夸赞 也认真看过很多对她的演技中肯的评价 总体说来就是投入度高但是稍显用力过度 不过也许是因为大家对她要求高才会进一步挑剔 这部铁娘子里面梅姨的水准保持得相当好 尤其是老年(这点大家观点都高度一致吧)眼神连同眼神光都那么精准 至于中年时期 我特意找了撒切尔的国会辩论录像来看 感觉还是哪里少了一丁点味道 可能是导演太过追求表现“女人”撒切尔而不是“首相”撒切尔,导致全篇对她的铁腕和强硬到没有什么渲染。

不熟悉她的人看过片子,可能会用独立勇敢(青年时期毅然参政)有魄力(国会辩论)事业心过重(很少照顾儿女)等等词来形容这位女首相 但是应该很少有人会用“铁娘子”来形容她吧(至少我不会,也可能是因为我是政治盲==)anyway, 最佳女主目前我还是看好梅姨的;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看过,个人觉得女主的表现其实也还好,但是跟梅姨比还是差了很多,本来这部片给女主的发挥空间也不够大;The Help大爱,但是女主的奖项也基本没戏,搞不好像去年的Precious报个女配还更有机会;梦露还没看,一开始就不看好==再说导演 穿插影片其中的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蒙太奇让人很难不联想到伊斯特伍德今年的参赛片J Edgar 两篇有几处剪辑方式简直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 J Edgar的重心太过放在政治生涯上 对胡佛的私人生活表述暧昧潦草 两部传记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编剧的问题 这样一看倒确实是跟去年的King's Speech难以比较 都说传记片容易拿奖 可也远不是那么容易的

 4 ) 【电影】14005[1.21]《铁娘子》

我自认为喺一个强权嘅崇拜者,我崇拜叶卡捷琳娜二世,崇拜伊莎贝拉,崇拜伊丽莎白一世,崇拜佢哋身为女君主嘅强权,更崇拜佢哋身为女人嘅另一面,佢哋喺君主专制下嘅女王,但今日我睇倒嘅喺一个自由制度下嘅女领导者,佢拥有远远不及前者嘅中央集权,却喺被议会纷繁交错嘅制约下显得更加真实可感,因为佢要为佐捍卫自己嘅绝对领导权不断战斗,永不妥协“我这一生,没有哪天不在战斗。

许多人之前都低估了我,这群人似乎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但他们终会后悔。

”撒切尔将不列颠作为主角带向佐二战后最大嘅战争,领导住昔日曾经统治海洋两百年,却早已没落嘅大英海军打败佐一个拥有航空母舰嘅世界级海军强国,面对阿根廷,佢从敌人登陆开始就一直冇丝毫改变过立场,促使大英帝国半个世纪以嚟史无前例咁团结喺米字旗下。

撒切尔甚至一手策划东欧剧变,如同一个几世纪前嘅叶卡捷琳娜二世一样瓦解一个国家……喺父系氏族公社,一个由男人主导嘅男权社会,一个女人要成为绝对嘅领导者,佢必须学会同一个男人一样思考,甚至于变得比男人更加坚韧,倔强。

MT领导佐保守党,领导佐不列颠帝国打佐一场又一场漂亮嘅战争,但呢个被东方称为“铁娘子”嘅女人最后要面对嘅还喺内心嘅战争,喺果一刻所有关于首相嘅光环都刹那间消失殆尽,留下一个年华耗尽嘅老女人最原始最令人心酸嘅样貌。

电影嘅最后一幕,曾经喺求婚中信誓旦旦讲自己永远唔会成为一个独自喺厨房里刷盘子嘅女人嘅撒切尔不自觉刷起杯子,我觉得此时此刻嘅玛格丽特•撒切尔终于回归返一个女人。

也许唔再喺首相嘅撒切尔终于可以卸下政治家嘅外套做返最自然最真实嘅自己,但呢个承担佐如此多重负嘅女人喺生命嘅黄昏难得喘息之际却只能够孑然一身,结局令人唏嘘又发人深省。

作为人物传记电影,效果一般,却得益于梅丽尔•斯特里普嘅神奇演出,将电影完全提升佐一个级别,确实不负17次奥斯卡提名同3尊小金人嘅威名。

精彩,推荐,尤其对渴望非凡人生嘅女性,不收藏。

 5 ) 做大事还是做大官

“以前人们渴望做大事,现在则渴望做大官。

”这是电影中老年撒切尔夫人的感叹,记者问她怎么看如今的恐怖主义,她想了想说,“我们一直与邪恶同行,只是魔鬼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耐心”。

类似的金句,就算是编出来的,也颇能乱真。

撒切尔夫人,是个真正的政治家,政治家的人生目的不是权力,权力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获得更大的权限做事,正如当年她听从同僚建议:你想改变我们的党,Lead it。

你想改变我们的国家,Lead it。

这是政治家才会有的抱负,所以她当选后,手腕强硬,作风剽悍,因为这是她一早就想做的事,她做教育大臣时,面对质疑就已经很强硬,择善固执,处变不惊。

这部电影能打动人心,也在于此,它撷取了撒切尔夫人一生的几个代表片段做代表,算是持平客观的描述,她在英国评价反差很大,支持和反对者都不少,也都很铁。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表达的撒切尔夫人,是我想象中比较认同的那种政治家--从政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受影响的人数最多,中国古人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同样是改变人的生活,良相影响的人更多。

她还是大学生时,听了希斯的演讲,备受鼓舞,觉得理念相近,加入保守党,一步步竞选,终于走进希斯影子内阁,但后来她觉得希斯过于软弱,已经不适合领导党,于是参选,击败希斯,做了党魁,继而做了第一个女首相,背后的动力都是一条,她要做事,要践行自己的理念,她的理念里,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避免英国走向社会主义。

通过电影中表现的这些事件(事实上,大部分与历史吻合,这段历史并不遥远),可以看出撒切尔夫人是个深明剃刀原理的领袖,她总是坚持简单明了的理念,并把复杂的失误简单明朗化,比如福克兰群岛战役,她看不懂海军司令的作战图,也不理会国际社会的和平斡旋,只是坚持一个简单的道理:不和流氓谈判。

后来战争胜利,英国夺回了福克兰群岛,在国会发言时,她说:我想今天这个日子,不适合用来质疑,不适合用来批判我的判断。

我们需要为死去的士兵祈祷,这是大英帝国的辉煌时刻。

美国来斡旋时她也是用简单的提问破解了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她只是问美国外长:夏威夷也离你们国家很远,离日本倒是很近,如果日本占领了夏威夷,你们会不会和它们议和?

其它的政策也是如此,她总是能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找出方案,强硬推行。

这是合格政治家的技艺。

当然,政治本身的复杂,当局者未必能够全部看清,她最后的恰好败在党内。

而不是对手政党。

11年,对她而言,做了不少事,还有不少没做完。

这部电影和其它英国电影(比如 《奇异的恩典》则是更早时期的议会),可以看到老牌民主国家的议会情形,我在BBC看过一点布莱尔去国会答问的实况,几百年过去了,其实差别不大:大家做那儿大声对骂,议长拼命的大叫:order!

Order!

,然后静下来,有人发言,一句话刚说完,下面又是反对党大叫大骂,或者执政党议员大力支持。

撒切尔夫人第一次开会时,党友对她说欢迎来到疯人院。

事实的确如此,西方国家的议会气氛都是疯人院式的(有的初学者如台湾韩国,还大打出手),可中国人一面茶余饭后嘲笑这种政治形式,一面默默的攒钱把子女送到了英美法日这些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其实也是投票的一种:用脚投票。

撒切尔夫人的人生算是成功还是失败?

英国人字典里没有成功失败,生命的意义并非如此衡量,第一次选举失败,男友丹尼斯手持一份儿英国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美食:炸鱼薯条递给她,然后开始求婚,他说,尽管你有牛津大学的学位,但你是杂货店出身的姑娘,如果你是一个富商的妻子,你的政治生涯就会顺利很多,嫁给我吧。

这样的求婚可一点儿也不浪漫。

年纪轻轻的Maggie接受丈夫求婚前,抑制住激动和喜悦,认真的说:我必须说清楚,我可不想一生在厨房洗碗细碟中度过,在照顾小孩儿中度过。

准老公回答:当然,我们会请工人的。

她干脆把话说清楚: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人生要有意义,这意义不仅仅是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她一直在追求人生的意义,片中出现两个孪生孩子追着她的汽车跑了很远,希望妈妈能看看自己画的画,她坐在车里,冷静的飞驰而去,留下一对失望的儿女。

连一直支持她的丈夫,在听到她要竞选党魁时,也表示不满,不过最后他说,“不要担心我,小玛,我没事儿的”。

电影从她失去丈夫后的老年生活开始,贯穿电影始终的,除了撒切尔夫人做的几件大事外,还有她的感情生活,她的晚年,对丈夫和子女的回忆,比那些军国大事要多得多。

直至最后被幻听幻觉困扰的她,说出自己心底话:”遇到你之前我独自一个人活了24年,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

你突然闯进我的生活,害得我不能独立只能依赖你。

“然后,她看到丹尼斯真的走了,在她幻觉中消失,不禁悲从中来。

陶杰曾经多次提到,他在英国生活的十年,正是撒切尔夫人执政的十年,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她如何重塑了英国,每次说起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在93年(撒切尔夫人下台那年)返回HK定居,希望能经历97的回归,看一看HK的变迁,现在他看到了。

上星期看《60分》采访发明Twitter的Jack Dorcrsey,他的下一个计划是参选纽约市长,他说,我喜欢纽约,我想改变它。

这是个地道的宅男,甚至除了打字,不能和人正常的沟通,他设计了twitter,是被twitter公司的股东踢走后,又创办了Square--一个电子支付系统xit系统。

因为他一位朋友在一场艺术品展会上一件作品也没成交,仅仅因为他没钱安装Visa或者银联的终端机。

记者问他,到时公开演讲,拉票你怎么办?

他说我再想办法吧,其实也可以通过twitter啊。

采访过程中,他一直都是羞涩的感觉,眼睛看着下方,从未正视记者。

希望他竞选可以成功,因为驱动他一直向前走的,是做事的冲动而不是权力的欲望。

 6 ) 台词摘录

A man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stand on his own two feet.I love you so much but I will never be one of thoes women who stay silent and pretty on the arm of her husband or remote and alone in the kitchen doing the washing uo for that matter. One's life must matter beyond all cooking and cleaning and children.One's life must mean more than that.I can not die washing up tea cupSomeone has to say the unsayable. None of those man have the guts.People dont think any more. They feel. "How are you feeling?" Do you know one of the great problems of our age is that we are governed bypeople who care more about feelings than they do about thoughts and ideas...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 Wacth your action for they become habits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your destiny. What we think we become

 7 ) 反正后人要写什么拍什么她自己反而管不了了

虽然我真的哭得眼睛又肿了。

挺煽情的不是。

我在写这篇影评之前看了其他的评轮,大约和我要说的没什么两样。

而由于我对英国的各种政治问题毫无研究,于是就只能通过一个天朝人士的眼光去看这位曾经被称作铁娘子的女人。

话说我小学的时候,香港回归了。

然后当时很多报道称赞小平同志的强硬手腕。

以及撒切尔夫人摔的一跤。

我觉得这一个事件才是最能体现她身为一个女性领导人的矛盾。

没办法呀,必须穿的高跟鞋,要是这事换男人了,一个恍惚倒还不至于要摔跤(-"-) 废话打住回到片子。

一开始真的好飙泪啊,我也是知道她和丈夫之间的感情真的不是一般的深厚,所以一开始就没忍住……可是越看越觉得不是味儿,泪点依然很足梅丽尔大妈的表演也很是老练……但是人家比较想看她怎么把那些男人杀得片甲不留啊!

片名是铁娘子!

我要看一个铁娘子!

不是一个现在已垂垂老矣的女人啊!

她并不是普通的女人啊英国人!

她是你们的前首相啊!

尼玛写她柔情就是等于把她大力把国民福利都砍掉的屠夫般的生猛形象的玷污啊!!

她怎么奋斗的啊!!

没说啊!!

只说了她要去竞选然后老公跑啦!

女儿怒啦!!

不上驾驶课啦!!

然后不知道怎么的镜头切来切去就当选啦!

马岛战役不想吐槽啊!!

明明连女王的小儿子也差点在那边挂了啊!!

这么淡定不可能啊!!

再看一遍后糟糕的感觉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想啊!!!!!

从我第一次看开头的时候就想按照顺序写好不好啊!!

尼玛出来的是倒叙啊!!

还是断断续续的倒叙啊!!

多想在本剧高潮的时候看到她在三届任期里面做的那些“下地狱”的事情啊!!

搬出唐宁街10号有那么浪漫吗!!

还玫瑰花瓣!!

人家叫撒切尔不是叫玛丽苏啊!!

看现在欧元区一片混乱啊!!

英国人偷笑啊!!

这又是谁的功劳啊!!

怎么都没说啊!!

要是她是希腊领导人,希腊根本不存在经济危机啊擦!!!!!!!!!!!

没有说她有多么讨人厌就直接说晚景凄凉,因果都失控了好吗!!

绝不原谅那些赶她下台的人也没错啊!!

反正圣人都会犯错啊!!

失业率都这么高了不是吗!!

后来的哪一个男首相不是做美国的小跟班啊??

美国是你们英国一手带大的好吗!!

而只有她老年痴呆她才变成一个女人【编剧们的自以为是】,才有了煽情的材料。

【不禁要问一句,是这样吗?

】毕竟老公去世了她还是会脆弱的。

【这个才是真的!

】所以剩下的都是编剧的错!!

只有男人【最懂她的男人已经去了】才知道她在想什么啊!!

你们两个女人在瞎搅和什么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听过没有啊!!

她老了但是心没老啊!!

而不争气的儿子似乎就是特意为了加重她的病情存在的——又有谁敢说她儿子一度变成全球通缉犯和她早年专心往上爬一点关系都没有咩!

老说住在南非住在南非!

他再婚了你也不知道啊!!

现在连自己都已经只成为一个符号而已啊!!

名字不仅代表她自己啊!!

还代表一个时代啊!!

真是又光荣又骄傲啊!!

亲爱的你看了记录自己一生传奇的片子不要觉得太陌生!!

因为那个女人是你但又不是你啊!!!!!

据说现在英国已经考虑了给她安排国葬了,即使是恨她的人也觉得她很伟大【恶魔般的伟大?

】,即使她完全不像个女人,不煽情,是个女权主义者,强得像鬼一样,被时间一点一点地蚕食着。

但是TM的她依然是那个号称铁娘子的、强硬不屈的、真实又充满智慧的撒切尔夫人!

ps.诶,不如发起个“我给撒切尔夫人写张生日卡”活动……就是不知道这算是调戏还是致敬。

==========================================过了很久再回来看看这个影评,百般滋味涌向心头。

当初写这个的时候我年轻,想法多。

现在看来,对于英国来讲,她做的其实根本没错。

如今老人家早已仙去,若她还在,看到现在的欧盟不知道要讲什么呢?

2015.10.06

 8 ) 满满的人物弧光!

《铁娘子》讲述了英国第49任首相也是第一任女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的从政生涯!

这是一部标准的人物弧光大于一切的片子,她的强势、她的偏执、她的落寞用插叙的方式,足够真实的呈现在你的眼前!

梅丽尔·斯特里普精湛的演技让这部电影完全提升一个档次!

7分!

ps:同一类型的《至暗时刻》相比这部虽然主角表演没这么突出,但剧设制作要更好,整体不分伯仲!

 9 ) Brilliant English, shameful story

Like most of the former English movies, The Iron Lady speaks excellent English in wording and phrasing, however every single person who ever see the bloody movie would have to speak out with all due execration, "WTF is the movie trying to say?"

 10 ) “The Iron Lady” 永不妥协的铁娘子

在一个疲惫的下午 终于挤出时间看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首先对于三次奥斯卡影后的 Meryl Streep 梅丽尔·斯特里普 表示敬意, 最早注意她是在2007年搭档美国新生代女演员 Anne Hathaway 安妮·海瑟薇出演的商业巨片 《穿普拉达的女王 The Devil Wears Prada》 那潇洒硬朗一副绝情女人的气派 彻底改变了我之前对其苦情女主角的印象.这一次她本色出演英国前首相,也是欧洲第一位女首相,书写了无数传奇的撒切尔夫人,对于这位奥斯卡大奖拿到手软的实力派女演员来说,也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看看她登台领奖时那霸气外露的发言: 当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再次颁发给我时,我就听到周围人都在喊 怎么又是她?!

Margaret Thatcher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这位出生于杂货店商人之家的中产阶级之女,从小就耳濡目染着政治气息.刻苦好学的她,个人生活没有被华丽的服饰和各种诱惑人的娱乐活动所占据.因此也被牛津大学录取.在政治上的独特见解以及勃勃雄心,让她逐步打破了各种传统和惯例,一步步地登上了英国政坛的最高点,这得益于她一次又一次不懈地努力,以及敢说敢做,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挑战权威.即使周围所有的家人和同僚反对,她也要为那别人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而全力准备努力,最终出人意料地把前首相拉下马, 成功入主唐宁街10号.执政后各种一刀切的政策,在引来了民众不满的同时,也降低了她的威信,使她被称作英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首相.但是她那坚定不屈的毅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决策力,无论旁人如何议论纷纷质疑反对和低估,都不会动摇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正如电影里她所说的:“我是首相,我有权决定要做什么,正因为如此我才是他们的领导者!

”“也许我这样做当下很多人都会谴责我痛恨我,但是事后他们会感激我好几世!

”在和阿根廷马岛的战争中,她那果敢的反应力,不顾国内同僚的反对以及美国政府提出的各种妥协方案,坚决开战.电影中那经典的一幕令我印象颇深,当各位大臣跟她百般劝说不要开战的时候,她用坚毅果断的眼神对着皇家海军统帅冷酷镇定地说出 “给我击沉它!

Sink it!

”这幅果敢与坚决是其他同僚所不具备的.她的座右铭就是 Never Compromise 永不妥协!

夜灯之下,她以一个母亲的身份,亲笔给每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家庭写慰问信.语气陈恳真挚感人至深.最终凭借着这次胜利,她成为了英国人民心中的宠儿,被称作英国继丘吉尔之后最伟大的首相.同时英国经济彻底走出了低迷,实现了二战后的中兴.她也成为了执政最长的英国首相之一,强势连任三届.在下榻的酒店遭受爱尔兰共和军袭击暗杀的情势下,她同样表现得坚强果敢,她唯一担心的就是失去她心爱的丈夫.以至于晚年的她时常臆想丈夫仍然时刻陪伴在自己的身旁,而不愿意承认他已经离去的现实.但是最终由于对于欧洲问题的固执表现.诸如拒绝与欧洲大陆过多来往.以及欧共体以及是否使用欧元问题上,让她饱受诟病.主动宣布辞职之后,从唐宁街走出时留下的眼泪在英国也产生了不少的震动.直至今日,英国人对于撒切尔夫人依旧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她拯救了英国,反对者认为她那不通情理的政策几乎分裂了英国.本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梅姨把这种冷酷冷血硬朗不屈的气质演绎得真是淋漓尽致,真是和普通欧美女性那种顾家温柔派截然不同,查阅资料得知梅姨是德裔美国人...瞬间了然.真是德国女人的典型代表,当然提到刚毅的德国女人不得不提到如今的欧洲乃至世界第二代铁娘子 德国女皇 默克尔.每一次那铿锵有力地发言配上刚硬的德语腔调,备显钢铁之国铁血女皇的本色,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令欧洲各邻国深深觉得,那个强大固执的德国又回来了...不过值得称赞的是 她和撒切尔夫人一样,令自己的祖国变得强大.完成了中兴的过程.当然在世界政坛上也不乏其他强势女性政治家的存在与活跃,比如08年差点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性总统的 希拉里.不过个人觉得,这位克林顿夫人,与其说刚毅果敢不如说是精明过头.和美国人讨论这点的时候 对方也深表赞同.无论如何,撒切尔夫人的成功是不可抹灭的,也是值得尊敬的,她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关系也是非常深厚.我们深刻祝愿撒切尔夫人能够继续安享晚年.有时间我会买她自己写的传记来读一下.当然要得到她的亲笔签名传记已经不大可能了.很喜欢她的这句话: “What we think, we become. 思想决定人生的高度.“所思成所言,所言成所为,所为成习,人格既然,命运不过如此而生!

《铁娘子:坚固柔情》短评

铁娘子也需要被爱的人支持

4分钟前
  • 憨大仁
  • 还行

什么叫有态度没内容,这就是典范。已然有B级片范儿了。

8分钟前
  • hbr
  • 较差

简单几点吐槽:1.Streep的老年妆比较失败,皮肤皱纹等细节上非常不自然…2.口音需要去看看撒切尔夫人的录像再作评论。3.大赞Costume & Set Design尤其后者!4.青中老三个时代转换有点乱。5.陷入臆想和回忆的老年段表演狂赞! 6.比想象的要感人很多。总体打分:Streep 90,整体片子65吧。

13分钟前
  • LyridsMC
  • 还行

剧情真的不是一般的散,虽然导演的确是在试图掌控,不必要的闪回不如换成安静的长镜头,DENIS的高频率的声音真的不能让人静下心来看诶。所以说撒切尔夫人的强硬和自信是out of no where的嘛?被导演搞的好像是她在任性和无理取闹似的。

17分钟前
  • 珍珠大爷
  • 还行

A person's life has to mean something.

20分钟前
  • 星月日
  • 力荐

四星,因为斯特里普

21分钟前
  • 王二
  • 推荐

跟维基百科没法比

25分钟前
  • island
  • 较差

完全没期待,结果看哭了。我希望可以抛开政治方面,这是部好电影,女主刻画的太精湛了!

27分钟前
  • 一然的海岛
  • 力荐

喜欢这种拍摄手法,将近结尾处的那段小提琴戳中泪点

28分钟前
  • 麦紫
  • 力荐

传奇女人的传奇一生,就是剧本不怎么样。

31分钟前
  • 小雨沙沙地下
  • 还行

我怎么觉得拍的像灰姑娘政治版

36分钟前
  • 路过的奶盖
  • 较差

在成功发行了结巴国王和老年痴呆首相的故事后,韦恩斯坦又搞到了皇室狗狗的传记片,该狗狗自从节育之后闷闷不乐,不敢和小母狗搭话~据悉这部由凯特·布兰切特出演狗狗的片子已经成为85届奥斯卡各项大奖的热门

39分钟前
  • 张小强
  • 较差

我觉得一般吧,中规中矩的……演技倒是真心不错

44分钟前
  • 离枝
  • 还行

影评: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14272901/思想决定人生的高度.我是来看撒切尔的生平回顾的,不是来看表演她的晚年琐事的.爱尔兰军,打击罢工,政绩最差,马岛战争,不公税收.thought→word→action→habit→character→destiny.

49分钟前
  • 小哒1
  • 较差

说实话相当失望!对领袖的模仿痕迹太重了,戏剧表演色彩太重,几乎象舞台剧。不过要承认,丘吉尔罗斯福等人我们从未见过其风采,但铁娘子几乎占据了中学大学时代的电视屏幕,这样的角色的确较难演绎。

53分钟前
  • 拜占庭的蓝调
  • 较差

再度说明全景式展现政治人物生平,即便再如何平易近人,也依然是传奇戏说与政治流水账的综合体。

58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还行

我也是,不知道导演想拍啥

1小时前
  • 朝闻道
  • 还行

一个人的表演作业

1小时前
  • 南坡青草
  • 还行

我一向能把特别有思想深度的电影看得特别庸俗。一边看电影,一边有两个感触。其一是做一个独立、坚定的女子,真的很难,所以特别让人敬佩。其二是,当我的母亲那么年迈的时候,我希望自己和弟弟能在她身边,我所渴求的仍然是俗气的小幸福,家庭美满,你们都在。

1小时前
  • 橞香兰一
  • 推荐

梅姨的气场好合适,但除了梅姨这部电影还有什么?!

1小时前
  • ziv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