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些人无法想象,当史泰龙、施瓦辛格和布鲁斯威利斯并肩伫立在同一个镜头中的样子所带来的震撼,远比任何华美的特效场面都震撼人心。
我一直认为电影是一种多感官的集成艺术,在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给人一场完美经历,所以好的电影都可以给人带来一场奇异旅行——人们购票进电影院,购买的是感官体验。
尤其是商业电影,则更要把感官刺激做足。
在感官中,最直接的便是视觉冲击。
商业片制片商殚精竭虑,通过种种手段去营造视觉奇观,特别是B级片,各种奇技淫巧层出不穷,滋生出僵尸片这种奇特类型。
直到斯皮尔伯格出现,将视觉和叙事结合得出神入化,既壮美又多元:外星人、恐龙、巨型怪物各成经典。
上世纪80年代,肌肉男们在电影屏幕上轮番上阵,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正义感和波澜起伏的肌肉让我们的热血澎湃燃烧,孤胆英雄的传说似乎怎么也看不够。
中国功夫片在那时也广受欢迎,袁八爷也得以在好莱坞一展拳脚。
视觉特效的发展,令史诗魔幻电影迅速侵入了商业片,漫画英雄的各种传奇得以完美实现,他们年轻俊美,而且电影场面华美。
四肢发达胸大无脑的现实主义动作英雄远不如以往那般受欢迎了,甚至可以说,是没落了。
是的,我们有《谍影重重》系列,我们还喜欢《碟中谍》系列。
马特达蒙这样的白面小生练上一身肌肉,也可以打得迅猛凌厉。
汤姆克鲁斯这样的美大叔借助高科技,也能虎虎生威。
他们确实能文能武,但你说他们是动作明星?
呵呵。
无论洛奇还是兰博,史泰龙扮演的永远是史泰龙。
这就叫做动作明星。
提到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等人,我们脑中浮现的永远是他们自己的样子,而且在脑中已经自动组合出了电影的大致剧情,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趋之若鹜。
在那个年代里,我们不需要新鲜感,我们只需要他仍然是他。
可是,似乎再也没有出现新的动作明星了。
杰森斯坦森一直在卖车卖手表卖手机,顺便和各种不入流的女演员玩绑架游戏。
岩石更是各种打酱油。
至于文迪塞尔,《速度与激情》那也叫动作片?
什么,你说亚洲动作片?
甄子丹?
呵呵呵。
“我回来了。
”施瓦辛格从驾驶室探出头。
“这架飞机老得能进博物馆了。
”“我们也是。
”布鲁斯威利斯和史泰龙相视一笑。
这两段台词又好笑又感人,简直令我热泪盈眶。
史泰龙一直是个聪明人。
(《第一滴血》的剧本是他写的)如果说现如今的好莱坞电影是贩卖奇观的老手,那么这部电影贩卖的是巨星效应和壮丽的英雄回忆。
我一直跟朋友说我今天是去电影院用眼睛采阳补阴。
看着这帮记忆深处的老男人扎堆出来彪血卖肉,表示哥依然很能打,这是何等激动人心!
“你有什么计划?
”“找到他,抓住他,杀了他。
”史泰龙面无表情却字字凿心,这种粗狂豪迈热血沸腾的纯爷们气息,真太久违了。
还纠结什么剧情?
当你看到史泰龙和尚格云顿扭杀在一起,你究竟还有什么不满足,要啥自行车?
最后吐两个槽:利亚姆海姆斯沃斯蛮帅的,但我还是更喜欢锤哥。
余男的嘴巴和屁股触感一定很好,但是看起来就不是那么美观了。
我写这玩意儿纯粹是用来暴露年龄的,无所谓了。
如果还有下一部,会有史蒂芬席格吗?
之前这些估计连预告片都没看过的吊丝可以闭嘴了。
比敢死队1好10倍。
最坑爹的是,豆瓣的剧情没有一个字是对的.
烂透的剧情,任何人都能猜到的结果,和美国大兵们自大的对话,一无亮点;此外刚开始的营救中国富豪行动,那些被干掉的军队是说中文的,莫非导演想说明什么一样,除了让人过瘾的枪战,没有任何值得怀念的情节
李连杰打了回酱油;施瓦辛格和布鲁斯韦利斯开着Smart打了回酱油;最帅气最拉风的动作戏都给了杰森斯坦森;结局史泰龙和尚格云顿死磕了十五分钟;段子不少尤其布鲁斯拿施瓦辛格的I'll be back开涮。
用余南代替李连杰来调剂众老爷们儿的招儿没使好。
《敢死队2》比首集又多了几张熟面孔,虽然多年不见,他们脸上的褶子已经不比枪膛里的子弹少,但甫一亮相,还是能引得大批动作影迷欢呼雀跃。
观赏该系列电影只需要两样东西,一是肾上腺素,二是怀旧情结。
前者是标配,后者属于可选,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商业片的主流观众群已是90后,多半没有经历过那一波粗糙而原始的银幕暴力熏陶,但若你曾经为这群老家伙的肌肉和枪杆子倾倒过,必能在单纯的视觉轰炸外品出另一份趣味。
说到怀旧,有必要翻翻老账:史泰龙最声名卓著的《洛奇》和《第一滴血》系列横亘八十年代,阿诺凭《野蛮人柯南》和《终结者》奠定银幕形象是八十年代早期,龙格尔和尚格云顿都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走红,李大侠一鸣惊人的《少林寺》是1981年出品,老布凭《虎胆龙威》蜚声影坛是1988年,而查克•诺里斯这位大神,最为世人熟知的也是八十年代一系列突击队动作片,反倒是他在《猛龙过江》被李小龙击败的事迹知者寥寥。
因此,说本片将怀旧坐标定位在八十年代,是一场“硬汉暮年、壮心不已”的八十年代秀,应该错不了。
给斯坦森、阿特金斯、海姆斯沃斯等新千年偶像安排吃重戏份,显然是为次世代观众着想。
至于余男,看似在一群硬汉中格格不入,但别忘了八十年代动作片通常也少不了女主角,她们要么是《独闯龙潭》的花瓶,要么是《第一喋血2》中的“钢瓶”,而余男兼具两种作用,存在感也不弱,算是物超所值,虽然我对她的外貌并不感冒,但此处得按照老外的审美来评价。
和演员阵容一样,本片在各方面都做了一遍“复古元素+时髦风格”的打磨,确保既充满八十年代情怀,又能叫年轻观众看得激情涌动(敏锐者或许还能看出基情),依笔者看,比第一集做的更到位。
首当其冲的是影片的电子游戏基调,当年史泰龙的兰博系列就拍的跟魂斗罗一样,结果被查理•希恩在《反斗神鹰》里疯狂戏谑一番,此类片在今天看来当然更“假”。
在如今“子弹老打不中主角”会被人吐槽bug的年代,重拾这样的战斗设定很需要勇气,史泰龙聪明的用改变影片基调解决了这个问题:八十年代的动作英雄大都苦大仇深,战斗笼罩在严肃气氛中,而《敢死队2》摆明了是搞笑段子大串烧,还带着一股超级英雄片似的夸张味道,英雄不中弹的硬伤顿时被消解成一种超现实潜规则,再挑剔的观众也会乐呵呵的接受,不会跟它过不去。
说到幽默,阿诺的《独闯龙潭》曾经推出一种“硬汉式残忍幽默”,比如把一个人扔下悬崖后来句双关的“I let him go”,对照本片中敢死队数人把那“还剩一个”的倒霉蛋打成筛子,真是异曲同工。
但本片最好笑的地方在于对老片的剥削:阿诺做梦也想不到有人会对他说出“我要终结你”,而他没完没了的“回来”也引起老布的反感,将他“回来”的特权抢走,阿诺恼怒之下用一句“Yippee-ki-yay”回敬——这就是多个老家伙主演的好处,他们可以互换经典台词说着玩嘛。
只是很奇怪诺里斯出场时为何响起了《黄金三镖客》的音乐,难道是在预告下一集他将和老牛仔交手吗?
嗯,算起年纪来,他俩确实是一辈的。
此类无脑动作片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剧透,即使讲述的对象是个剧透恐惧症患者,他也懒得来捂你的嘴。
谁都知道敢死队一定会所向披靡,剿灭恐怖分子、罪恶大亨、外国雇佣兵等一切纸老虎。
哪怕你详述谁谁用什么手段与谁谁大战三百回合并灭了他,也丝毫夺不走他的看片乐趣,因为这压根不重要,大家就是要亲眼看到那刀口沾血、枪口喷火的一幕幕,那才是观赏本片时一切满足的来源,唯一的来源。
影片从头到尾洋溢着烟火、废墟和重装甲组成的独特风味,明显是八十年代的印记,但在此基础上,技术方面精良的多。
湖面追逐一场,迫击炮发射和落下的轨迹清晰可见,而老片里通常用水下地下埋炸药来混弄;枪支虽多,音效纹丝不乱,没有拿AK枪声给AUG配音之类的低级错误,连不同子弹在不同材质砸出的弹孔大小都相当考究,而不像以前随便弄一排炸点,或干脆冒几个火星了事。
继承八十年代遗风,影片呈现出对肉搏戏的重口爱好。
虽然短短九十分钟里炸药用掉好几吨,发射的子弹足能拍十部《黑客帝国》,但热兵器能搞死的无非是杂兵。
每逢正反派的关键角色丧命,全都死于冷兵器。
考虑到观赏口味的变迁,老老实实的一拳一脚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多种样式、多种风格的搏击术并存,最精彩的当属斯坦森的自由搏击对阵阿特金斯的嚣张踢腿,史泰龙的拳击和摔跤死扛老尚的空手道,此外李大侠的锅底神通、斯坦森的飞刀绝技和余男的以柔克刚也各有千秋,即使看多了新动作片也不会嫌闷。
比较遗憾的是诺里斯年纪太大,没能展示他闻名全球的round house kick,让老尚这个后辈抢了风头,否则两人来场腿功较量,其标志意义不亚于让泰森和阿里同台较量。
八十年代的动作片基本不涉及宏大叙事,因为这是孤胆英雄片的一个死穴:一旦真发生国家或国际级别的武力威胁,肯定是军队、情报局齐出动,搞到新闻天天关注。
只有在政府不方便或无法大张旗鼓的敏感事务,或者英雄的私人恩怨,才能进入“主角孤身涉险”的叙事模式——史泰龙流的前“三滴血”分别为了报仇、救战俘、救上司,阿诺在《独闯龙潭》是为了救女儿,龙格尔的《惩罚者》是个城市义警,而一旦碰上《入侵USA》这样大规模袭击,牛逼如诺里斯也要和军队共进退。
即使到了今天,处理恐怖袭击的鲍小强、杰克•雷恩们,也得有大部队配合才能完成使命——宏大叙事与“一人军队”本质上是抵触的。
乍看起来,《敢死队2》似乎违背了这个原则,硬汉们的对头是抢夺核能物质的恐怖分子,应该足以触动美国政府的大杀器警报,但无奈行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就被前来复仇的硬汉们一锅端掉,胎死腹中了——相当于007抢先一步挫败了挑起中英战争的阴谋,双方军队就没必要出动了——明显是冷战后时代的叙事策略。
史泰龙再一次证明他的编剧能力和他的肌肉一样好使,有大噱头,又巧妙规避了宏大叙事,快刀斩乱麻解决了麻烦。
《敢死队2》既是老硬汉们的集体狂欢,也是新打星们混个眼熟的最佳时机,在一堆皱纹密布的老脸中塞进几张嫩面孔,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献给次世代观众的八十年代秀,还肩负着提拔新人、传承硬汉精神、振兴动作片的重任。
是谁说纯动作片已经没有未来了?
吃俺老史一拳!
文/方聿南
再次经历了一番炮火密集的血雨腥风,巴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饰)、圣诞(杰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饰)、贡纳(杜夫·龙格尔 Dolph Lundgren 饰)、比利(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Liam Hemsworth 饰)、收费公路(兰迪·库卓 Randy Couture 饰)和凯撒(泰瑞·克鲁斯 Terry Crews 饰)这几个敢死队的铁哥们正享受大战之后的难得惬意。
可是好景不长,某晚教堂(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饰)找上门来,迫令他前往阿尔巴尼亚噶扎克山区找一架被击落飞机上的保险箱,并确保箱子不会落入敌人之手,教堂还委派麦琪·张(余男 饰)与这群硬汉同行。
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充满凶险,比利被对手残忍杀害。
这已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场关乎战士们友情与荣誉的战争……©豆瓣
取约数,总计700岁,重1000吨,长2000厘米,20任妻子,一万升肾上腺激素,亿亿根汗毛,分别有打玻尿酸的拳击手,开饭店的空手道冠军,会360度回旋踢的健美先生,维多利亚秘密女郎的男朋友,有1/8大切诺基血统的好男人,和老婆分居的前州长,古典摔跤手,橄榄球运动员,以及十三姨的黄飞鸿等。
肩并肩,肉碰肉,700岁的肉搏经验,喜欢开人头马,万事好运来。
1000吨的肌肉份量,喜欢乘直升飞机,称体重。
2000厘米的立身长度,喜欢挂一万颗子弹,金枪不倒。
20任妻子,美国籍、英国籍、香港籍、法国籍,万国大会。
一万升肾上腺激素,放进红牛易拉罐,一瓶一条命。
亿亿根汗毛,一毛一菩提。
有三任妻子,眼睛从来不眨的巨蟹座男人,哲学上讲究第一滴血。
从来不带手表,自己决定时间,动不动就吃掉一辆切诺基的男人,眼泪水可以治疗绝症。
有两任妻子,动不动就凹造型,摸头发双手环抱在脑后的男人,逻辑上讲究再造战士。
有公务员背景的男人,巅峰时期,上臂围57厘米,胸围144厘米,腰围 81厘米,大腿围71厘米,小腿围46厘米。
一柱擎天,一天世界,类固醇、风油精、六味地黄丸,砰、砰、砰,一以当十,一泻千里,鱼尾纹、鼻皱纹、老年斑,轰、轰、轰,打打杀杀,OOXX,老基友,一起贴着前列腺飞翔,直至天荒地老精尽人亡。
不知大家看完是否有些沧桑。
这些曾经那么辉煌的英雄,这样的party小聚,反而让人觉得心里涩涩的。
不知是否因为自己也愈发感觉到年龄的概念,看到这些“老人们”的拼打心里并不完全开心。
一直很不喜欢动作片,但不可否认,人类的本性使我们看到这样从始打到尾的电影后肾上腺素居高不下的感觉。
因为永远不变的主题,所以结局没有任何悬念,情节结构也无需深究,或许也不能深究。。
只是花费一个多小时欣赏他们以不死之身去做所谓expendable的事情。
自认为余男表现不错,虽然看她的电影不多,但从图雅的婚事开始就一直很喜欢她,表演大气。
不可否认好莱坞的大制作,开篇的画面很精彩,很多场景的布置也很好,画面制作很震撼,背景音相当大气,偶尔的幽默也可笑笑。
但是,真的尔尔。
有点遗憾看的是配音,但绝不打算为原声再去看一次。
生不逢时的我连一部史泰龙的片子都没看过就直接跟进了《敢死队2》,没赶上大叔们当年风华正茂的好时候,以后即便矫情地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忆起来的也只不过是一张张皮肉松弛的老脸。
有了心理准备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动作明星们的怀旧系列,作为一名敬业的观众,提前打好鸡血,积蓄满肾上腺素,调整成兴奋模式,随时可以跟着剧情的需要high起来。
这样百分百全身心投入的好处是可以派生出各种想象力。
比如很多情节场景在我看来分明就是三大经典游戏的综合——《魂斗罗》《坦克大战》和《街头霸王》。
拿着机关枪扫射的肌肉男、横冲直撞的坦克、猛发绝招的贴身搏斗,关键是所有敢死队里的老男人们都偷偷摸索出了多命的窍门,怎么打都不会死,不通关才怪了。
于是可怜了最年轻英俊的90后正太,秀完神枪手和飞毛腿的绝技,晒完山盟海誓的恩爱,讲完苦大仇深的身世,为了成全老不死队的复仇斗志一命呜呼了。
这就像演唱会前捧新人的暖场环节,虽说老年团才是重头戏,但吸引年轻受众也是必须的。
接下来就是全程尽兴的玩票了,既然已经知道死不了就无所顾忌了。
敌众我寡也没关系,子弹打光也没关系,因为会突然冒出来个传说中已经死掉了的神人帮忙把敌人收拾得一干二净;被倒塌的巨石封住出不去也没关系,因为曾嚷嚷着“I will be back”的人还真瞅准时机一而再再而三地回来了;眼瞅着敌人就要搭上飞机逍遥法外了也没关系,因为时间再怎么瞅着像千钧一发总能留出足够的余地笃笃定定来完成主角的个人决斗秀。
除了形态各异的猛男外,还有一名彪悍的菇凉。
挤在一堆臭老爷们中只能自始至终的翻着白眼,这种能自力更生、不需要人保护、坚强独立、知识面宽广、适应性强的雌性俗称女汉子。
可惜为了突显史爷爷的宝刀未老,愣是野百合也有春天,女汉子也暗许芳心。
结尾处当余男故作轻巧地说“如果你想我留下来我就会留下来”时真为这姑娘可惜了,果不其然史爷略作沉思就用类似跟我在一起的人会跟着危险的狗屁理由搪塞了,殊不知人家姑娘早就明说了不用你像个babysitter一样来保护她,反而能帮上你忙,最后只能故作轻巧假装无所谓地说“以后想到我的时候就电话联系吧”。
呸!
有电话来才怪呢!
这绝对是所有有着一颗爷们心的姑娘们的硬伤。
说不定人史爷转头就跟别的小姑娘互喂甜甜圈了。
所以在这种一转身就是一辈子的关键时刻,就算不能做到扑进人家怀里哭得梨花带雨喊着“欧巴!
欧巴!
失去你我就活不下去思密达!
”,也得含情脉脉面带娇羞地说:“在你离开前请答应我一个请求吧——让我做你的甜甜圈”比较欣赏的一点是时不时的插科打诨、各种自嘲、互相调侃,令人莞尔,有种我已经自我批评了把该吐的槽都吐了你们还能把我怎么样的感脚!
一帮一把年纪了还不忘卖力地使出浑身解数给大家带来欢乐的人,我们何必总带着批判的眼光,还不如开开心心地欣赏呢另:关于甜甜圈是影片中有个情节是大家在说离世前的最后一顿最希望吃的是什么,我记不得史爷说的是不是甜甜圈,反正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正好在啃着甜甜圈。
看了三遍……我就是个庸俗的动作片NC粉……一开始完全是冲着基森叔去的,果然被惊艳到了,基森叔继续在基片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老夫老妻档要不要这么瞎哦!
巴尼老大你宠基森叔宠没边了!
教堂那段在看了三遍之后直接在我脑内进化成了基森叔被撩起神袍推进告解室做奇怪的事情!
全片总受就是不一样啊!
打个架都能打出花来哦!
巴尼老大你一定是为了满足他那无耻的自恋才安排他去干这个的!
现在干完了,该你干了!
然后这一次终于没有讨厌的女人了!
能打的妹子赛高哦也!
Gunnar阴阳cp虽然只出现了几分钟不过Gunnar你真是在整个片子里都透露出来了没人可以tx的寂寞啊!
中餐爱好者祝你下一部能找回真爱另外一个要吐槽的就是锤弟了,这么能插死亡flag的角色真的很难找出第二个了,没插一面我就跟基友吐槽一次,最后发现实在吐不过来了,锤弟挂掉的那个山头在那一刻已经遍山是旗……但是锤弟你真的好萌,你们一家都这么萌真不容易嘤嘤嘤,连眼睛都看起来毛茸茸的(而且看起来比锤哥有智商呢,不容易。
说完人物说回电影本身。
对于老式动作片爱好者来说这片子绝对处处惊喜各种吐槽和致敬,Chuck Norris踏着bgm出场的时候都快哭了好吗!
大叔真心老当益壮!
而且不是客串州长自我吐槽真是……Ass terminator什么的back了又back什么的,真是一辈子能吐的槽都吐了个差不多!
似乎很多人会看到州长就出戏,不过我反而觉得很不错,大概观看角度不同?
从一开始我就是把这片子当成个动作片大总结吐槽来看的。
虽然州长的演技确实退步了很多,但是只要有他出现就足以为这个片子添上一抹缺失的色彩了。
对了还有个事情要说,虽然本片还是有着各种不科学的情节,但是似乎意外的注意的枪战的持续时间这一点。
不想之前各种靠撒弹药撑枪战的片子,如果注意的话,你会发现每次角色使用自动武器连发的时间都不会超过2秒,而且很容易就out,这真是……意外得科学了呢。
先这么多,想到什么再写。
很一般的電影 應該比我大一輪的會比較喜歡吧
1080P,一气呵成两部,感觉比在电影院爽,开始直接快进略过。挖哈哈
这得准备多少血袋啊~~~~~~~~~~
精神可嘉,阿诺德酱油打得很好,偶尔的冷幽默不错
啊哈哈哈哈,我看的时候一直想吐槽,忍的好辛苦。。。。。。。。
施瓦辛格:我会回来的。布鲁斯威利斯:这话你说了多少遍了,我也会回来的。施瓦辛格:你会死的。
我小时候你们用这种很假的要命的枪战片忽悠我我也就忍了,但是我已经从当年的一根筋成长为两头堵啦!1颗星电影,1颗星给那个长的真的不好看但是越看越觉得性感的余男。
这个剧情,简直是神一样的剧情啊。毫无逻辑,不可理喻。我就不吐槽了,反正是为了看那几个纯爷们儿。也正是因为壮汉太多,终极斗士里面那个猛男只能当酱油使。
邦邦邦,老男人就是帅
加起来几百岁的人在"bang bang bang oh shit bang bang bang i'm back bang bang bang"。整部电影充斥着Botox和类固醇,还透着一股老人风油精的味道。噢,还有睡落枕的余男。
还是情节太差
大爷们别把胳膊腿儿打折了啊喂,真心不喜欢屎太浓大爷装酷的一副骚样,年轻时至少能看看肌肉嘛,面瘫了一辈子的脸现在做了拉皮儿更特么木有表情变化了,还有州长大人那句I'm back是不是您说梦话也会说啊
面瘫2
史泰龙叔叔,不枉我在第一部给了你50块投资费
一群打不死的大叔!
片头就值得给五分啦,纯动作片
无脑枪战片,适合时间成本极其低下的无聊时间看。
一队无需动脑的不死小强,了无新意,特效及格,廉价的动作群戏,只有雷神比较亮
自以为是,无聊和蠢
还是冲着这几位猛男来的。情节神马的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