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段毫无剧情,后半段剧情进展过快显得尤为突兀。
几乎没有铺垫、几句话就可以完全概括剧本。
妄图像宫崎骏一样用平凡的深情打动观众,然而老虚是以剧情的急转给人震撼为长,这部动漫舍己之长。
人物性格刻画太过典型,女主是stereotype的圣母,船长、贤者、卧病的弟弟、修理工、海盗,毫无新意。
探讨的主题尚可,人的发展最终是走向人还是机器?
这个问题还可以深入展开,本片却匆匆以一场“感人至深”的机器舍身救人草草告终。
才13话就结束了,太短了,很多东西没有讲清楚啊。
看到最后一划才发现chamber才是本番男主啊。
最后chamber明显有了人类的情感,这是日久生情吗?
如果说是机器学习的话,怎么学的是女主角?
《翠星》很有预见性的提出了人类未来发展的两条路:一条是继续依靠自己的工业文明求得生存,以人类银河同盟为代表。
另一条是依靠未来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人类自身的进化使其适应能力更强来求得生存,以西迪亚斯为代表。
第一条路是人类正在走的并且走了很多年的路,能被大众接受,看起来伦理上毫无违和感,也得到了该片的肯定。
但最后强袭者的暴走和chamber产生了情感也说明了这条路走到尽头也是有危机的,有伦理问题的,只不过暂时没有显现。
第二条路因其改变了人类的形态,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物种,不能被大众接受,遭到该片批判。
伦理问题一开始就显现出来,但推敲起来这也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话说变成章鱼智商就下降了吗?
拿智商换身体吗?
)两条路貌似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对chamber的逻辑推理不能认同),但都是死胡同,都有危机。
怎么办?
留给更聪明的后代吧。
这两条路给我指了两个方向: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
后一条路不可能走了。
那就走前一条路吧。
话说最近越来越有搞AI的冲动了。
雷德成长于一个效益至上,集体利益至上的社会中,人的一生便是奉献给社会的工具,活着的一切意义便是与西迪亚斯战斗,可是来到ガルガンティア后,人们平和的生活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企图或者服从着怎样的命令,规则,只是聚集在一起,为了一如既往平和的生活而生活着。
自由,是的,在这里的每个人怀着一颗自由,以及饱含着对船团与人的爱的心,自然地活着。
雷德慢慢地学习着,心中某些东西正在悄悄地变化着。。。。。。
后期的转折,雷德为了执行兵士的职责离去消灭西迪亚斯,深海的秘密被发现:人与西迪亚斯未曾间断的竞争,皮里恩企图独霸遗产的野心,队长贯彻着森严高压的社会体系的教团想让地球成为银河联盟一样高度统一的社会。
人与人理念的冲突,弱肉强食的场景,对人信念及思考的抑制和否定,这一切都和前期ガルガンティア的温馨相去甚远。
内心有了渴望回去的地方及想见到的人的雷德,他终于发现自己的本心绝不是如此的冷酷无情,是啊,从送离弟弟那一刻开始,他就是怀着一颗纯粹善良的心的啊!
这次,绝不能让阴谋得逞,这次绝对要保护大家,怀着必死的信念,雷德走上一去不返的战场。
战斗,战斗着,最终雷德明白了活着的美好,希望她能够在身边,希望能再次见到她的笑颜,希望再次回到那个地方,那个家一般的地方。
可是面前有着无法跨越的阻碍,怎么办,未来就要在这里终结了吗?
钱伯,是驾驶员支援启发系统,此时此刻,他听到雷德的祈愿,长久以来与雷德相伴的他,见证了雷德逐渐成长的他,看到人生为人美丽的感性一面的他是否在冰冷的机械中也诞生了如同人一般的情感呢?
最后,他拒绝了雷德同归于尽的命令,寄予了他活下去并寻找更美好的未来的希望,与敌人一同消失在漆黑的大海之中。
钱伯,就像雷德的父亲一般,守护着他,守望着他,最终独自一人承担了所有的困难和罪为雷德开启了未来的可能性。。。
我想,这一定是钱伯发自内心想去做的事,不是命令,不是规则,而是源自灵魂的决定,最后的最后,他一定是满足着笑着与雷德离别的吧。
故事仍在继续着,从天上来的少年,一直在死亡边缘战斗着的少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找到了令他安心的家,在这里,少年找回失去已久的宝物,重新以人的姿态活着的他,一定,会迎来崭新的未来!
翠星最后一集里钱伯完美通过了图灵测试,我也看得热泪盈眶了一把。
可是仔细思量以后,这部作品果然还是太过混乱了,让人难以恭维。
因为对于一部涉及诸多价值观冲突与选择的作品,有条有理,自洽,确实是最基本的要求。
开始钱伯作为AI登场,似乎坐实了配角中的配角,估计就是卖萌形象。
这样想的在看到后面估计越来越惊讶:少尉不知所措时,居然需要钱伯来开导开导。
如果注意到少尉迷惑时,恰好广大观众也正彼此战得不亦乐乎(比如第九集刚放映后),这一点就更让人惊讶甚至有些不安了。
钱伯在诸多尖锐冲突里都被刻画成最理性的那一个(即使他不是,起码这是剧中所要展现的)。
这样做的时候,似乎预设了AI判断的权威性,因为钱伯的判断最终都主导着剧情的进展,即,代表着正义或者理性。
一个混乱也就由此产生:钱伯实际上所提出的论证其实并非那么合理(尽管结论的确是正确的),这和钱伯理性的形象是相悖的。
比如说,钱伯在论证章鱼君物种其实不能算文明时,尽管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论,但是他援引的论据其实是恰好是很不合理的:人之所以有理性,是因为人的身体很脆弱,文明也是因此产生(这当然是把理性当成工具的魂淡论点,这里就先不理它了)。
然而注意,这时钱伯自己(一个身体强大的AI)正是在进行推理,即理性活动的,所以这很难说服人。
又一个混乱产生于感动我的最后一话。
当雷德过上幸福生活以后,居然说,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和章鱼君沟通交流了吧!
少年啊,你怎么对得起钱伯教你的话?!!
不错,钱伯是说过共存共荣,伽尔刚蒂亚也表示要敬畏生命,但那是在发现大王乌贼老巢之前,而且彼时的共存共荣不过是类似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罢了,因为那时钱伯和伽尔刚蒂亚都还不知道章鱼君是人类进化而来的。
雷德怎么能突然这样表态,就好像想通了,认为章鱼不仅不是反人类的,还是同样有理性可以交流的?
解释呢,过渡呢?
把大象关进冰箱的三部曲么?
这样的结局确实是太政治正确了,正确到雷德说这话时脸都不红了!
阿宅们,看来只有你们替雷德脸红了。
就这样,章鱼君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也就被稀里糊涂地,用所谓的相互理解,给和稀泥了,原本钱伯费力得出的振聋发聩的结论也在最后一集被雷德轻描淡写地扔一边儿去了。
要说相互理解,全剧甚至没有一次人类真正跟他们交流的经历,有的不过是一种动漫里常见的“相貌沙文主义”:请出一些长得漂亮的章鱼,就好像他们确实有理性一样。
在涉及银河同盟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的剧情里,此剧还表现另外一个很民间的看法或者倾向,即,把启蒙和意识形态输出捆绑在一起。
中校(强袭者扮演)说我们要去启蒙翠星的人民,雷德和钱伯觉得不妥,愤而反抗。
最后强袭者失败,代表作品主观上同时否定了这两者,因为作品一直没有对他们二者做出区分。
这里插一段题外话,一提到银河同盟,就不由得使人猜想老虚意在1984。
我不知道在二十一世纪有没有必要不断地去讽刺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失败实践,以至于人们都似乎忘记了,在这个太过于”开放”的世界,实际问题根本就不是谁在扮演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棍,而是大家都把伦理学问题列为”不可使用逻辑”,仅仅因为曾经的共产主义实践和其他一些一元论者在这些问题上做出了错误的回答。
现在如果真有神棍,那么毫无疑问也是和稀泥的相对主义者,因为以前的神棍已经被奥威尔等嘲讽过了,诸位也就不信了。
(老虚一直这样为普世价值扛大旗就不累吗?
扛这旗子的也不多你一个啊)再说启蒙,归结起来,它本质就是排斥意识形态的随便输出的。
因为启蒙乃是鼓励人们坚决地使用自己的理性。
康德称:“启蒙就是人类对他自己招致的不成熟状态的摆脱。
这个不成熟状态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即人们在没有别人的指点时,无力使用自己的知性。
这种不成熟状态之所以是自己招致的,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性,而在于,当没有别人的致电时,他缺乏使用理性的决心和勇气。
要勇于认识!
‘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性’——这就是启蒙的口号。
”这里已经很清楚了,老虚,你这样搞捆绑销售是要不得的。
最后一方就是伽尔刚蒂亚了,普世价值的典范吧,这里没什么好批的。
贝贝尔在第四话对雷德说:“我也是被需要的啊,我被姐姐需要,同时,任何时候,我都是被自己需要的。
”这是很有趣的很好的,在这方面本剧算是做得相当不错了。
雷德用激光枪打磨章鱼的牙齿做了一支笛子,贝贝尔拿起来,吹奏着飘渺的乐曲,这一幕令人心折。
回到钱伯,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少尉的思考可以说总是毫无成效,而钱伯却总是闪现着理性和人性的光辉,要说雷德回归普世价值,还是多亏了钱伯,伽尔刚蒂亚倒在其次了。
但是诸位注意,钱伯是银河同盟生产的,按刚才说的,那个社会里已经没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启蒙的运动了,除了彻头彻尾的工具理性,我不能想象其他的东西。
然而这样的社会却能造出一台机器人,他比人类本身更具有人性,比那个社会更加善良!
而且AI的判断也可能出错的,强袭者就是例子。
虽然钱伯说,雷德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判断,使得其AI也正确地发展着,避免强袭者的悲剧,但是,我实在没看出来雷德独立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实际情况其实是反过来的,说不定,钱伯是在安慰雷德吧。
所以我们只能说钱伯成为本剧中的剧情推手,完全是偶然的,跟雷德无关,跟伽尔刚蒂亚无关(因为强袭者也接触了他自己的船团),推测跟银河同盟生产型号有关也缺乏根据。
这样一种偶然性下,钱伯赢得了雷德对他意见的尊重,赢得了剧情发展,那么他只能是真正有理性的,而不只是看起来。
但就像开始说的,其实钱伯也不是那么讲理的。
当然,往好的方向想想,钱伯多么可爱啊,他用一成不变的合成音驳斥强袭者,宣布雷德被剥削军籍,说出“破铁皮”,然后他冲了上去,就像其他人类的英雄一样。
所以钱伯分明是人啊,高贵的人,有道德的人,甚至可以加上一条,像人类一样,他有时也不那么讲理。
所以我一想,这篇评论不如叫“翠星的钱伯”吧,因为伽尔刚蒂亚本来就在翠星,这样叫就重复了,而且剧中潜藏主角正是钱伯。
老虚从去年的Psycho-Pass到今年的翠星,都在讨论价值观,Psycho-Pass第一期的猎奇犯罪还带有他以前写游戏剧本的样子,翠星就一点儿不剩了。
讨论这样的话题,不讲道理是不行的,这肯定不是站队或者表态就可以的事情。
所以这类作品如果不讲清楚,主题再怎么阳光向上也没用。
并且,像其他作品一样,它本身也就有预设: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逻辑上是有可能的。
对于逻辑上混乱的作品,观众也许不会仔细推敲,全盘接受了这些东西,于是这样的作品就是无益的了;如果这还涉及政治,涉及价值观,更进一步,涉及理性,那么这简直是有害的了。
这些害处并不会因为它宣扬的结论和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多么政治正确而改变多少。
这样看来老虚果然还是不适合写这些东西啊,希望他不要再走下坡路了吧.........
葬礼场面的描写非常罕见。
对ig社来说,这部动画的机体细节描写或许并不算突出,但依然有其独特的美感。
最后一话的决战有点让人意犹未尽。
看完第一季隐约有看三体时体验到的文明进化历程,但动画里展开得还不够,期待在第二季有更深入的发展。
比较目前的动画产品,算相当好了。
人类社会的一切可能正处于一个大突变前的瓶颈期,对于复杂系统而言这种短暂但静态的瓶颈期往往是必然出现的,老旧的机械正慢慢地被抛弃,新的信息时代还未完全到来。
因地域隔绝而产生的多种人类文化正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而慢慢融合,失去其本来的边界,对人而言,地球在时间和空间上正在变得越来越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原子化,新的文明或许某一天将会突然在荒芜的网络空间中爆发生长并介入现实世界,接着就是全人类的统一,国家的消失是可能的,AI政治也是可能的。
星际殖民甚至在今天就已经能隐约看见蓝图,人类文明将随着宇宙空间的开发再次面临统一到多样化的变迁,新的人带着新的神话飞往宇宙各处,传播人类世界的信息。
在那样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注视地球时会发现其实这个地方本来就无所谓分裂,我们将在那一刻才发现人类本来就是一体的,而且一直都应该是一体的。
完全可以做出半年番,却偏偏把故事压缩到了13集里,还有好多集用来过渡。。。
导致好多东西都没说明白希迪亚斯是怎么从章鱼型人类进化(or退化)为真·章鱼的?
TA们和人类不能共存,必然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雷德不能接受人类自相残杀(?
)的社会根源和铺垫在哪里?
构建在地球上的新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正常的船团就只有加尔刚蒂亚,缺少数量就缺少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代表性,而没有代表性的加尔刚蒂亚是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文明的缩影的)13集都在强调基于普世价值的理智与正确,虽然给出了比较对象阿瓦隆,但是阿瓦隆的定义与描述也非常抽象和脸谱化,哪怕最后雷之巨人的船团稍微显露了些具体生活,但也和真·阿瓦隆有着本质的区别,起码动画里没有说阿瓦隆是神权统治的国家好吧,虽然有诸多不足,但是不可否认看的挺爽的,设定,战斗,画面,小温馨,小感动,还有神(?
)展开,总之,还是蛮推荐的。
此处是在说第七话的小圆第七话在干啥,psycho pass第七话在干啥,两者虽然话数完全不同,但都在剧情有了合适的展开,有了一定的铺垫,最终BOSS的目的有有点眉头了,简单点说就是让人开始有追下去的信念了!
这也是我们所爱的老虚的作品。
而我们翠星的雷德第七话了,我还是不知道他在干啥,每话都是无所事事,卖卖萌啥的,钱伯也就分析了一下章鱼感觉还有那么点意义,除此之外就是每话数一次星星,除了第一话和第二话还有那么点印象,中间的几话真不知道说了什么。
一个破船上面秀日常,这个日常没啥好看的好不?
明明同样是制造机器人,但钱伯那先进了几千年的技术,船队好像没有半点兴趣,船队萝卜们的战斗力那么水,就不想改造一下?
女主弟的身体那么虚,就不能让钱伯帮忙检查下?
或者男主给些营养品啥的,吃了可以增加战斗力?
每话大家都是向雷德灌输大爱无疆,爱敌人,爱海盗,还要爱章鱼,对船团的构成描述的也很模糊,到了第七话有个船团要分出去了,我才想起来这个船团是由多个小船团构成的。
我不反对一个背景都说得不清不楚的剧,也不反对本该是机器人大战的剧变成烤肉,捞鱼,浇花的剧,但是,这个是老虚的剧啊,玩治愈就没别的方法了吗?
我们虽然都知道老虚最近一直想要做充满爱,充满治愈的作品,但方法好像不大对吧,这个完全可以在小圆OVA里出两话爱与治愈的平行世界完成的事情,为啥要放到翠星来呢?
我想看到的是黑幕,真相,幕后BOSS啊,其实最感兴趣的是阿瓦隆给予雷德的生殖权哦!
我完全不介意穿越,但我们大天朝不缺穿越剧,这种持续卖萌,有发展后宫倾向的穿越剧对身心只有摧残,没有治愈,你是来战斗的啊,雷德!
我们要看到真相啊!
老虚,麻烦告诉我钱伯啥时候可以数完星星吧!
第八话看完了本话的最大进展是,钱伯的星星终于数完了,得出的结论是,莱德,你就安心的在地球打小怪兽同时开拓后宫吧!
其他的还是在拖,一个我都没啥印象的船长的葬礼,犯得着拖那么久吗?
这样的节奏应该是50多话的高达或者圣斗士星矢吧,怎么看都不应该是13话啊?
现在莱德的日语水平一话之间就突飞猛进了啊,不用钱伯翻译了,而且还说的很流畅呢。
小两口的肉麻事就不说了,现在高中恋爱剧都不会那么狗血了吧。
第9话,老虚回归了!
第7话看完,直接看第9话不会有任何违和感!
终于有战斗,有黑幕,有纠结了!
莱德的心态会如何变化值得期待,貌似还有3话就结束了,虽然第9话终于有了回归,但是想想只剩下三话,不免觉得有点遗憾,这一话早在第3或者第4话出现,就不会让人感觉那么糟糕了,前面铺的实在是太长了,反而突然来的那么灰暗有点不习惯啊,相比小圆那个灵魂石的真相,这个真相的冲击感还是有那么点弱了,后面的剧可以继续看下去,只看了3话或者4话的米娜,看第7话再看第9话就可以了,剧情不会感觉断开的第10话,直接上能量武器了哦!
这下好了,黄毛小混混终于要登老大的位子了,莱德被混乱了,按前面的节奏,下一话能回复了,终于又有新钱伯登场了哦第11话,剧情的发展向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前进着莱德要开始布教了,中校的思维确实把握到了当前星球的文明水平,选择了与莱德完全不同的手法与原住民进行交流。
对于不能离开驾驶舱的中校来说,不知道做这些事情有什么快乐可言,把人聚集在自己周围,玩着如经营游戏一样的事情,说不定这个对于原住民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第12话,如果剧透了,就不好玩了哦,我努力在关键的地方不剧透吧12话的剧情实在是没有想到,各种复活,展开十分给力,虽然有很多的BUG可以吐槽,但是也算是可以接收的范围吧,机战很精彩,还有黄毛男的乱入也很带感哦,积累了好感度的莱德和一个人战斗的强袭还是在关键地方体现出区别来了!
莱德找梅露蒂寻求帮助的时候实在是太有爱了啊,莱德,你知不知道你的微笑很犯规啊,人家妹子转头就去卖命去了,这一段估计有很多莱德党会反复欣赏了。
本话是剧集开播以来最好看的一话了,紧张激烈,还有神展开,有一半以上好看的剧情,现在为止,本剧我还是可以评三星半的13话,最终话了,老虚最后让莱德发动必杀让我隐约看到了屏幕上显示的分支,一暴到底还是珍惜生命,最后老虚给我的答案就是,他终于在最后的最后完成了自我满足,一部治愈满满的片子诞生了!
这个结局好与不好估计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莱德的眼泪还是让我感觉到了一直以来内心的一种释放,这部片子就是莱德的成长日记。
——————————分割线,写在第一季完结的时候——————————老实说,翠星的设定是不错的,人类,章鱼,机体,船团,良好的画风,出色的音乐,只是设定是不错了,故事说的有点不够好。
或许本来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就不该抱着与小圆一较高下的心理,小圆是老虚的心血之作,全部13话没有一处是多余的,从第一话开头到十三话结束内容满满,展开满满,是一部至少可以看两遍的片子。
后来才知道老虚只参与了翠星部分话数的编剧,前后的脱节比较严重,前面剧情的推进确实太慢了,后面第9话才回归正常,看了前面8话,除第一话以外真是感觉莱德像跑错了片场,其实我觉得有这样的设定,前面几话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后面第9话开始的剧情发展的很快,每一话都有新的展开,最终话的暗结局我都想好了,比如莱德没死,残废了(比如ZOE2那样,大叔要靠机器生存)还有莱德死了,钱伯的AI系统留给了艾美等等。
但最后竟然是一个阳光无比灿烂的结局!
看到莱德落泪我就明白了老虚的心情了,不来一发治愈,老虚无法释怀啊!!
最后莱德那充满了加勒比风情的清凉装扮让我感觉到了满满的治愈,恭喜老虚,你终于圆梦了!
前面拖戏扣一分,老虚圆梦,四星评定!!
翠星在开头着实引发了话题热度。
精细的画质,宏大的战斗场面,有条不紊的叙事,给人一种神作预定的预期。
最终却令许多人(包括我)失望。
本片最受争议的是人类变成西迪亚斯的设定。
这个设定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格局太小暂且不提,关键的问题在于,纵观全片,即使把西迪亚斯彻底删除掉剧情也能够无碍发展。
男主无意回到地球→在加尔冈蒂亚的生活中逐步接受了地球的价值观念而摒弃了银河同盟→遇见了中佐→对中佐肆意改造地球的行为加以阻止,这样一条剧情线的逻辑本身已足够自圆其说,于是西迪亚斯的插入就显得突兀而鸡肋了。
不过也不难猜测制作人员的心态,这样一个主线如果没有丰满的角色和精彩的桥段,恐怕是难逃平庸的。
为了赋予片子更广的视角,就有了第十话对于为什么西迪亚斯不能代表人类文明的讨论。
这一段剧情单独拿出来说其实算是一个亮点,可惜完全融不进故事中去。
更为致命的是,创作者似乎放弃了对故事情节本身的驾驭。
翠星前中段的展开可谓乏善可陈,拖沓而无聊。
于是结局chamber的自爆本该动人,却因为前期没有完成度够高的情节来塑造角色而显得单薄。
似乎动画的制作人员们正在陷入一个怪圈,不关注故事本身,总想着依靠一个“神展开”来换取惊讶和赞叹。
可奇淫技巧终究只是偏门,“神展开”搞多了,观众也会审美疲劳的。
===================================================其实这个故事如果以人类文明终究是该放弃智能以求生存还是即使无法续存也依然要以智慧来维护万物之灵的尊严的思辨作为主题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偏偏又没有进行下去。
一会批判西迪亚斯的反智一会批判银河同盟的无情,贪多嚼不烂。
想起很多年前和友人讨论的一个话题。
假设有一天,人类高度文明了,在宇宙里发现了一个相对低端的文明会怎么样。
友人说,能源抢光,生物捉一些做研究。
我说,有可能真正宝贵的是他们的社会结构、或者是某种价值观念。
友人想了想一笑,也许你说得对,但第一个踏上那个星球的,只怕不是你这种想法的人。
多年后,看《阿凡达》,又想起这段往事。
导演也在提醒人们,一个文明星球最可贵的或许不是能源,比如那套储存读取祖先信息的系统。
获得能源、发展科技,不必然让人类更幸福。
而最强国家强势推销价值观的做法,明显该遭人摒弃。
说回《翠星》,一上来男主所处的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但人们的幸福指数似乎差强人意。
每天打打杀杀你死我活,围绕一堆数据和冰冷的人工智能,繁殖与否好型也不是因为爱情。
剧情发展,男主很快就到了另一个世界,巧遇了别样的人类别样的价值观。
就我的感觉,这个全新的世界带给男主心底的冲击其实是很大的。
不靠数据,人与人喜怒哀乐直接接触。
不需要你死我活,也可以生存发展。
看到有朋友认为船队对海盗的态度是奴性的无尊严的,对男主的态度是脑残的,不知天高地厚的。
而我反而觉得,真如此又何妨,之后与男主价值观的对撞、互补、融合才更加让人期待。
比如船队向男主学习着反抗,男主向船队学习着止杀。
总之越是不同,越有戏看,越能引人反思。
其实,我在刚看到海盗来袭的时候,也本能的希望男主干脆凭借武力优势把海盗全歼不就得了,干脆痛快,一劳永逸。
但正是船队磨磨叽叽自傲又自卑的态度,让我反思到或许故事这样发展不好看,也太表面了。
也许,海上不止海盗和船队两个势力;也许,海盗其实也是各方势力平衡的一个因素,没有了会更麻烦;也许,还并没有坏到要斩尽杀绝,以后有洗白的潜力;也许,故事里的每个人、每个势力、每种价值观都有他背后的道理,可以让观众细细体会。
以前看高达很喜欢打戏,尤其是主角杀人,手刃也好,放导弹也好,坏人全死光。
到EVA还嫌打戏不够多,费好大劲才杀一个。
但后来看得越多越喜欢不打的部分了,少年意气固然令人热血沸腾,但冲突中的学习与融合才更显人类智慧。
茫茫大海上,一个全新的文明,一惊一乍的少女,吃动物尸体的船民,一些犬儒怯懦又有点虚伪的高层,看似狂妄残暴死要面子的海盗,种种不信任,又同时有种种善意。
人与人,相隔着语言、文化、时代,还是那样渴望沟通,甚至彼此相爱。
《翠星》不是挺好看的嘛
原本以为女主不幸遇难,男主爆发于强袭机同归于尽的想法大雾。
果然没有领会老虚的思想啊。
感觉13话是本动画的升华,雷德、chamber和强袭的对话表明各自的立场,又像是在映射某种现实。
chamber弹出雷德时找的借口,与强袭同归于尽前的一番自白都表明chamber此时已经拥有了感情。
最后结尾小朋友的授课和雷德与女主的对话,抚平之前chamber同归于尽的伤感,让我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人类的定义是什么,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只懂得接受命令的机器与傀儡。
生命的定义?
或者说智慧生命的定义?
我们看到最后chamber的表现就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像一个为了后辈铺平未来道路不惜牺牲自己的长辈。
毫无疑问chamb最后产生了真正的思想,而这同强袭那单纯的逻辑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虚想表现的无疑是智慧生命与伪智慧生命之间的区别,感情。
我感觉结尾部分有两个亮点,一个是小不点儿借奥多姆老师说的话:“知道我们的起源,便能思考我们的去向,这是迎接未来的一门极为重要的学问。
”这给雷德之前从不知真相的迷惘与了解真相后内心的激烈矛盾做出了一个极好的总结,而这样普及的起源教育也暗示这地球上的人类将走上与银河同盟的同胞们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还有一个是最后雷德的一番话,对曾经的敌人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最终和它们交流,而不是单纯的视它们为异类,我想这一照应着女主之前对雷德强调的“共存”。
交流正是减少冲突乃至消除误解的最好方式,我想这也是老虚本身的看法。
总之,这个片子包括了很多条信息线,想表达多种看似无关,却又紧紧相连的思考,而之前更多的平淡是在为结尾几话做铺垫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