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很久没看国产片了,特别是国产的恐怖片,没想到这部死亡派对却让我对国产恐怖片有了些期待。
昨天在百老汇看的影片,抱着试下的心情就过来看了,因为这电影基本 都是排到了晚上的时段,唯一一场排到中午的,那就当作消遣看了下。
没想到一下子就陷入了剧情当中。
(以下含剧透,请不想看的豆油不必看了)本片一开始,辛海伦从一个只有床和各种仪器的房间醒来,我心里就开始打鼓了,这不就是模仿生化危机中系列的片头吗???
看起来真的很像。
然后剧情继续,海伦从白色房间走出来,侦探珍妮在另一个房间等她,向她解释了刚才的各种梦境都是电脑模拟的虚幻测试,以此来测试海伦是否说谎。
影片就在不断的闪回当中讲述了海伦进入梦境之后的那场虚幻测试,此测试命名为“死亡派对”,也就是本片的名字。
死亡测试的内容是,梦中的女主角和其他数人,身份职业性别各不相同,莫名其妙的被抓到一座半封闭的岛上的溶洞之中,并且他们的竹筏不知何时已经不见踪影。
随着一阵类似“电锯惊魂”的解说,他们明白了现在的处境。
被困在这个溶洞里的几个人,其中有一人是凶手,但是表面上和大家没有什么区别,职业也很正当。
溶洞里每隔一段时间,会放出一阵雾气,那雾气其实是一种麻醉剂,所有人都会昏倒,但是凶手除外,因为凶手已经被打了一种类似解药的东西。
凶手就会在这一段时间内,杀掉其中的一个人,之后雾气散去;如此反复,最后的结果只有三种,第一种,凶手杀光所有的人;第二种,找到凶手,杀掉凶手;第三种,把枪丢掉。
可是从第一个人死亡开始,这里所有的人都发生了恐慌,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可疑。
这剧情简直就是“天黑请闭眼”这游戏的加速浓缩版!
(当然还有天黑请闭眼这部电影,不过我认为这部电影没什么长进,大家可以不必看天黑请闭眼这部电影,纯粹浪费时间!
)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一下“天黑请闭眼”的游戏!
与这游戏不一样的地方则是,游戏里有一天的时间可以让你放松,慢慢找凶手,可是电影里不是这样的,时间非常的紧迫。
不知道导演这么安排的用意,我只能说这影片的节奏是不是快了点。
袁咏仪慢慢的对着侦探珍妮叙述刚刚那场虚幻测试,侦探则用测试来判断海伦是否是一场谋杀的凶手(吐槽:这判断也太武断了吧!
要知道现在的测谎仪也只能作为辅助证据而已)影片闪回,海伦为什么要对她的老公进行谋杀,这里就不详细剧透了,关键是谋杀的理由还是很感人,影片的结尾出乎各位的预料,很温馨很感人的一个结尾,我只能说最后珍妮放弃了谋杀罪名的指控,海伦被宣布无罪。
总结:这部影片前半段悬疑+动作,后半段温馨感人,结尾出人意料却又非常的温馨。
我把这影片定义为PG-13,(辅导级影片)这影片特别适合带着13岁以上的孩子来观看,但是一定要有监护人陪同观看。
基本没有什么暴力血腥的镜头,陪着姐妹或者好友和家人看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选择。
看电影前没有看剧情、也没有看主演、类型,挑上这部电影,缘于站在电影院门口、手机挂上了某售票APP,看着简评,发现一条“对国产片彻底改观”如此深度的评论,顿时心动、买票进院。
真的,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片子。
从心理学入手,用脑电波游戏放空大脑,刺探记忆,寻找真相。
我还不能判断这种技术在现实中能不能实现,但是电影的这种概念我很喜欢。
尤其是这种一边讲还一边解释的心理学电影,像是《盗梦空间》之类的片子,我大都只能看一半、太复杂,脑容量太小的人实在不能理解所谓的高智商电影,难得可以看到这种简单易懂、还不落俗套的国产片,虽然我觉得不至于对国产电影彻底改观,但好片是肯定的!
《死亡派对》不是惊悚片,胆小的人可以看,从头到尾都没有一惊一乍的时刻。
电影中很长时间一直充斥着暴力血腥,封闭的溶洞、猩红的衣服、惨不忍睹的伤口、还有无处不在的死亡阴影。
但我完全没办法代入,没办法惊慌、也感觉不到紧张,这也是我对电影中女主袁咏仪的感觉,她也没有现场感,就像一个局外人在看着一场死亡游戏,很多时间她都在恍惚着,即使女儿思思死掉也没有特别的崩溃。
在所有人死亡只剩她一个,而她,仍在恍惚、仍在等,等着这个世界对她的下一个动作。
这就是电影中的袁咏仪所饰演的角色,好像一切都不存在意义,世界如果不来伤害我,我就随波逐流,在可控的范围内允许所有的事情发生,自己是安全的,女儿会一直在身边的,其他的,无所谓了。
所以看电影的时候,特别的没有情绪,思思哇哇大哭的时候,没有伤感,袁咏仪大哭的时候,也没有伤感,母女被迫分离的时候,依然产生不了伤感,即使在袁咏仪无罪释放的那一刻,我连释然的情绪都找不出来,故事即将结束,我却连高潮都没有找到。
我以为这就是结局,但其实我只猜对了一半。
所有的事情都已结束,在即将收尾的最后2分钟,看到了思思的空座位,顿时幡然醒悟,忽然的泪流不止,就像是憋了很久的情绪突然爆发,想大哭一场。
她和她的世界已经崩溃很久,而她仍坚强的活着,活在一个母亲的世界里。
母亲的爱,感动的从来不是每时每刻都想和你在一起,而是无论过了多少年,你在与不在,母爱一如既往,从未改变。
致敬母爱。
http://review.51oscar.com/detail/3513
看完了这个片子,还是蛮多感慨的。
我其实对这种题材的国产片一直不是很感冒,因为看过几个都不行,有点儿失望了。
看这个《死亡派对》之前,我特意看了预告片,感觉很有饥饿游戏和大逃杀的影子,而且画面蛮血腥的。
没想到看完之后,却发现是一个探讨情感的电影,血腥暴力只有一点点,同时也怀疑电影是不是在靠血腥暴力制造噱头,真心不是一个重口味的片子。
影片一上来还是蛮给力的,还模仿了生化危机女主突然醒来的场景,模仿地有声有色。
然后就是进入到“封闭环境杀人”的这种老套剧情中来。
节奏特别快,人物还来不及认清楚就死了。
这段拍的一般般,随后情节出现转折,突然让我觉得貌似好戏在后面。
之后类似这样的剧情转折层出不穷,而且节奏依旧很快,来不及想什么就反转了,又重新换了思路,人物刻画不是很多,似乎有意隐藏,重点则是要挖掘真相。
可是真相有似乎可以猜的到,片子又似乎故意让你猜到,但又让你担心真相究竟是不是这样,总之看起来还是蛮有悬疑感。
看到后边,真相出来了,真凶出现,可是那个熊乃瑾演的侦探员一直很努力滴调查到了真相大白,却又手下留情放了袁咏仪。
当时觉得可能是因为她看袁咏仪母女凄惨不忍心,可是最后结局又来一个反转,这下才是真正的真相,看到这里我也蛮震惊的,而且也戳中我的泪点了。
我觉得泪点低的人看到这里肯定要掉眼泪了,我旁边一姑娘就哭了。
这种结局设计和全片的构思,在国产悬疑片中不多见。
感觉蛮新颖,看完觉得还挺有满足感。
片子主要还是在探讨情感和伦理。
如果一个你深爱的人想要通过死亡换得解脱,你到底下不下手?
你下手之后,还有很多后果,是否都考虑到了呢?
孩子在父母一代留下的阴影和疑虑中长大,会变成怎样一个人?
孩子长大用抢指着妈妈时究竟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爱似乎使处于这个疯狂自虐三角区的一家三口都变得精神分裂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片子中不但袁咏仪是分裂的,熊乃瑾也是分裂的,甚至高圣远也是分裂的。
因为他在临死前对袁咏仪说:“当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我。。。
”类似这样的话,其实就说明他已经分裂了。
他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包括停车场那几个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分裂。
这个电影所有的人物都是分裂的,很有意思。
剧情其实也蛮分裂,前半部分的杀人游戏和后半部分的审问和揭秘,就是完全三个不同的分裂叙事。
但是这种分裂叙事居然能够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并且制造出一系列剧情转折的效果,并让观看者不断产生惊喜感,我觉得这在国产电影中已经非常不错了。
首先中国能排除这样的好电影让我赞叹,最后只剩下一种感动,不是唐山大地震的那种做作,类似于雨果的悲惨世界。
她放弃了对你肉体的占领,直接进攻你的心灵,不是泪流满面的感觉,而是你想哭却哭不出来。
当然了肯定没有国外那种电影的震撼,毕竟她才刚刚起步。
往大了说,是中国的肖申克的救赎也不为过。
我个人还是蛮喜欢这种主打情感的悬疑片,而且看到结尾千万别是绝望的,幸好这一部不是,结尾是个反转,蛮正能量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界定一部电影的类型时,就抱有一种习惯性的期待。
而且往往电影的名字和宣传已经在我们看电影之前就让我们确定了片子的类型。
看《死亡派对》之前,看到了海报和名字,我还以为会是一个悬疑惊悚片。
看这个片子也是因为恰好买不到空中营救的票了。
说实话看开头,我觉得蛮一般的。
一堆人被抓到洞里面,开始玩杀人游戏。
人死得很快,基本上3分钟死一个人。
而且不断闪回到审讯室,熊乃瑾不停地逼着袁咏仪回忆。
这时候我就觉得很有可能洞里得部分是虚构得,也就是想象得。
果然后面就出现了反转,在这里就不明说了。
我想说得反转之后,袁咏仪和女儿隔着玻璃用手语讲话,这时候我就觉得片子可能要往情感上走。
果然后面越来越偏向情感,丈夫遇难,夫妻二人苦苦支撑,最终妻子为了丈夫而。。。
最后得大boss站起身,向袁咏仪开枪,这是我没有想到得,虽然有模仿电锯惊魂的意思,但感觉还不错。
最精彩得部分是最后的海滩戏,情感在这一刻伴随真相得揭开而爆发了。
这一段是我觉得全片最赞得部分。
看到这里,也可以确认这其实是一个情感片,再归纳得更精确一点,就是一个情感伦理片。
所谓悬疑,也就是设置了三个反转而已。
但是我蛮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没有情感的电影是单薄的,这部电影有缺陷,但不单薄,看后有回味,强于其他的国产烂惊悚。
我和朋友们看完,都是可以感受到导演的诚意的。
在国产惊悚悬疑烂片层出不穷的今天,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确实非常惊喜。
说实话,看见这个名字,我都没有寄太大期望,最终还是难挡袁咏仪的诱惑,没有逃过被折磨的恶运。
原以为大不了是一个国产类型的血腥惊悚片而已,没想到却跑题这么多,根本是一部刑侦片。
片子架构很混乱,全片是中英文混搭,一会儿说英文,一会儿又说中文,故事场景是设定在国外,虽然是外籍华人导演,但也没必要中英文一起上阵啊,难免会让人有种贴标签的怀疑,既然打算专注国产电影的创作,那就入乡随俗,没必要标新立异。
故事情节很空洞,甚至有点莫名其妙。
弄个时尚前卫的大噱头--- 密室心理疗法,看起来很高深的样子,用脑电波游戏放空大脑,刺探记忆,寻找真相。
说白了,就是让人做一场梦,然后根据梦到的东西来判断对错,有点象《盗梦空间》,不错,在这部片子里你能看《生化危机》《催眠大师》《电锯惊魂》里的各种相似情节,七零八落的拼凑在一起,故弄玄虚的用高深表情和故事包袱来布置玄疑,一群人穿着各种精心剪裁过的的大红衣服挤在不到10平米的山洞角落里,自相残杀,然后镜头切到一个类似病房的小屋子里,熊乃瑾和袁咏仪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心理战争,熊乃瑾作为一个协助调查案件的心理医生想尽办法让谋杀了自己丈夫的袁咏仪承认罪行,其间不惜用袁咏仪的孩子作为筹码进行威胁,最终,袁咏仪通过回忆详细的述说了自己为什么要杀死丈夫。
一般,故事到这应该就收尾了,心理医生利用梦境破了谋杀亲夫案,至少可以成功算做一个玄疑片。
但是,其实不然,我不得不说另一个文不对题的设计,使一部刑侦片成功的逆转为了亲情片。
结局用时光交错的片断剪接,告诉我们袁咏仪已经是个老人了,再用父亲的主治医生和熊乃瑾对话的方式告诉我们,刚才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测试,测试一个母亲的爱,原来熊乃瑾是袁咏仪的女儿,母亲因为失去丈夫而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她在6岁时被迫送去了孤儿院,熊不能理解母亲杀死全身瘫痪的父亲的行为,无法接受母亲的做法,对母亲心存芥蒂。
主冶医生告诉她,其实她的母亲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在那个世界里,女儿永远只有6岁,在那个世界里,母亲一直对她呵护有加。
这个逆转和前面的梦有关系吗?
前面的梦和心理调查一直在强调袁咏仪杀了自己已无法自理生活的丈夫,充其量只是解释了她为什么要杀死丈夫,但是和对女儿的爱又有什么牵连?
感觉这两个点就象油和水,虽然都是液体,却怎么也不能融到一起,做什么事都需在先付出才有收获。
小成本大收获不是没有先例,但仅用一间类似手术室的房子,和无法对接的煽情桥段拼凑,的确让人有点不满。
我点评之前,首先我表示对导演和演员的尊重,拍一部电影很辛苦,很不容易,特别是在溶洞里面演员脸上都抹上了很多的血,这点化妆技巧还是值得肯定;以下吐槽:1.电影切入很牵强,就说女猪脚怀孕的时候和老公在车库地下室准备走了,遇到一起枪杀案,从开始到结束都给不到观众一个答案,只是带着观众很牵强的切入为什么会营造这个剧情,导演选择了直接告诉我们目的,过程很敷衍;2.剧情细想,其实很好,可惜导演太烂,特别是前面在溶洞里面的剧情,前几次的枪声响起之前的迷雾特效和被枪杀那瞬间的镜头拉扯的那么的遥远,艹,真的很想睡觉!
因为我知道下一个人死之前会有迷雾,镜头会扯得老远,导演,这里你真的好失败。
3.这叫悬疑片吗?
作为一部悬疑片,身为观众的我没有兴趣去发掘下面的剧情,虽然后对面的女孩是她女儿,这点让我有点吃惊,但这想想,完全就是杀马特,这剧情构思和之前的笔仙那些恐怖片有啥不一样?
女猪脚最后得了精神分裂;这完全是作为观众的感受,没有其他的;最后,我还是很尊重导演和演员的努力,让我投入了一张电影票,让我在电影声音环绕的过程中睡着,秒睡,最后还是要离场了被人叫醒;希望可以拿回成本吧。。。
影片刚开始类似于许多科幻悬疑剧,女主角一醒来,发现自己什么都记不起,然后又一个线索或人,引着故事向前发展。
不算一部血腥片,开篇的30分钟之后,慢慢理清了思路。
影片的结尾才为我们解开了谜底。
原来妈妈的爱一直都在。
尽管她精神分裂。
能肯定的是妈妈经历了太多的精神折磨和痛苦:丈夫突然出事,孩子哑巴,生活的艰辛,丈夫的厌世。。。
一切压垮了她,但没有消磨她的母爱,脑子里一直长不大的女儿(思思),可以一起吃蛋糕,看海。
Jenny也终于懂得了母亲,愿意与她偶尔喝茶吃饭。
一切缘起于爱,又在爱里结束。
贴着惊悚悬疑的标签,上演的却是亲情至上的戏码,真的是很让人出乎意料。
刚开始的一场心理测试,让整个角色混乱的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当中,随着故事的递进,才明白是一个有关于亲情的点,导演并没有用悬疑片中惯有的倒叙方式让观众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故事的发展,而让真正想表达的思想显现出来,其实这样的方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把握不好,会误导观众,让观众对影片的脉络不够清晰,这样也会影响影片所表达的中心内容。
《死亡派对》在最后辛海伦在海边,黄昏时刻,摘下帽子的那一瞬间,才揭示了所有问题的答案,而并不像有些剧情,演到一半,或者大半段的时候,就已然猜出了结尾。
看过之后,虽然从过瘾,而后到深沉,那是因为大家不免都会陷入思考中,辛海伦面对深爱的丈夫,不得已杀死他,而后疯癫,爱护女儿,却无法照料,深陷自责又愧疚中。
这一系列的问题,孰错孰对?
带来的后果,惹来的争议,让在世的人们都不得好过。
其实有时候,真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即使是重要,也不能作为判断对错是非的唯一标准,法理不外乎人情。
初初进入电影的情节中,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就绑架了,莫名的要玩死亡游戏,莫名的人物还没有看清楚,就死翘翘了。
(当时我觉得这party假的要死,后来证明确实是假的)直到越看越发觉,其实为什么那些人物会那么匆忙的介绍几个镜头就死了,为什么打斗的情节会这么模糊,其实这是因为 这只是植入女主脑中的程序,根据女主脑中这个人物的关系来发展的,正如你做梦,不可能清楚记得怎么打斗的,甚至脸也记不清,这是我看到中间才明白的。
还有一点最后才明白,就是熊乃瑾为什么一开始就超级出戏的让大家玩游戏,后来又一味的认定袁咏仪是杀手,那场爆发的戏熊演的不错,其他都麻麻了,特别是导演总是把镜头对着她的事业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剧本很简单,没有把场面铺排的很大,最后草草收场。
而且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个小的一面,而把它表述清楚。
剧中几位的演技,袁咏仪就不用说了,老演员眼神很到位,可以说袁咏仪的几场戏太赞了,所以导致完全变成了一个温情片。
我想吐槽一下熊小姐和party的几位演员 太水了一点。
高圣远在电影里没有什么发挥,所以看不出演技怎么样总结下来,我觉得么有浪费我买票的钱,这个电影还是挺值得一看的。
7分 密室 心理调查的桥段都差强人意 海滩上真想揭露的情节还是挺感人的 国产能排成这个水平实属不易2015.1@LA
5.5/10
我以为能够猜中全部的结局,然后却只猜对了一半,突然发现袁咏仪好像麻生希啊
卧槽,迅哥老公真帅!可惜也就只是帅了。。
被结尾的那句话感动到了
名字和电影不搭
不吐槽了;支持下吧 虽然有瑕疵 但是已经很完美了
国产片里算不错的啊。
袁咏仪演得不错。
袁咏仪的演技还是挺好的,故事也挺感人。但是太短啦!
一星给袁咏仪演技,一星给小女孩演技,一星给结局设定,一星给周迅老公
这片子豆瓣愤青居然能给出这高分?很意外啊!个人感觉纯属烂片!
“当你想我的时候 闭上眼睛 我就会出现”
被孤岛红裙狼人杀骗来的,整部电影全靠袁咏仪的演技在撑~
昨天在中影看了一个试映专场;袁咏仪重回大荧幕表现不俗,台词不多,几个眼神就几乎撑爆全场;熊乃瑾原来是个狠角色,迅嫂高圣远属于被虐来虐去那种,亮点在结尾,把整个片子都翻了,画面质感非常好,比较类似韩国那些类型片的感觉,整体感觉不错,年轻导演的处女作,国产电影中的诚意之作,值得鼓励。
作为一部国产悬疑惊悚电影来说,本片属于相当成功的范例,只因为与之对比的都是些不入流的烂货。影片高仿了“致命ID”与一些描摹梦境说的经典好莱坞电影,节奏紧凑,多次反转,确也出乎意料之外。只是一些逻辑上的硬伤和技术局限使的本片难以企及真正的优秀行列。
疑问是电影的名字和主旨不符啊!电影还是不错啦
袁咏仪好漂亮。国产片到了这个地步也是可以了。就是受不了有些配音啊。真是出戏。花点钱找点好的行不行。
★★☆ 如果放在04年,可能还会惊喜一些。糅杂了许多类型电影,但是反转却生硬的让人很不舒服。
别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