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也许是所谓的一波三折,但是每一折都有无疾而终之感,或者说是虎头蛇尾让观众心里不爽的感觉。
即便是到了最后,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人指责女二林薇,因为她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女主奶奶去世了,以及男主的父母霸道鲁莽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奶奶的死亡,为什么这些人没有一句道歉?
男主从头到尾于女主都占据主动地位,凭什么他生气了女主就悲痛,他高兴了女主可以不计前嫌和他相亲相爱?
最后是女主的演技…也是有一点尴尬,不过比起男主是好很多了。
喜欢鲁诺。
夏远远的十七岁,终日沉迷于二次元(虽然我觉得编剧不太懂二次元)而不愿意融入三次元生活中,而后因为顾明耀的帮助意图走回正轨,但是又因为一个朋友的关系而欲远走他乡,但又因为奶奶的离世而回到学校……顾明耀的十七岁,被父亲的期望束缚着,渴望自由却没有冲破牢笼的勇气,唯一一件叛逆的事情就是和夏远远坐同桌……林静的十七岁,喜欢着一个少年,在乎着成绩,给老师打过小报告,但是给同学家泼油漆还栽赃他人算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十七岁,可是他们的十七岁会痛是因为什么呢?
而且真的他们的十七岁都有痛么?
PS.其实古老师应该是最常见的高三老师,因为升学率也为了同学们的未来,黎米老师的做法太过于想当然了,每个人都渴望实现梦想,可要是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实现,就不是梦想了。
最后,给这部一星的电影两星,仅仅为了感谢那些年像古老师一样苦口婆心的高三老师。
好看 很不错的一部青春电影。
我个人其实都很喜欢,很多也比较真实,因为高考是很重要 但是逼太死,只会发生更多不愉快的事,好学生怎么了?
社会哥又怎么了 电影中 他们都是有善的一面。
电影中的女孩性格很容易让人喜欢,(至少我喜欢)中国式教育就是逼太死,所以害了不少学生。
我这么比较中性所以我认为社会哥也好 学霸也好都是不错的。
错就错在为了高考逼学生逼太死 我就很喜欢女老师她的教学 很好的一个老师,女主角让我感觉特想保护她,特想给她关爱。
说实话 要是我,我不会让这女孩有太多的被人误会的地方。
她很善良也很可爱。
我其实很不喜欢 戴有色眼镜看人 坏学生 怎么了?
谁逼的 谁让他们这么颓废的,我告诉你 每个坏学生 最开始。
是想做个好孩子,可结果呢?
学习是死的人活的学习不就为了快乐 不快乐学了干嘛?
逼有什么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不对?
我先承认这是我姐给我的票兑换的……我没花钱买这票,我要是花钱买了我估计我这么抠门我还得坚持睡完……影片开始说徐娇那姑娘有失痛症——就是不能感知人体的痛疼,我的天呀,这个设定太逆天了!
所以她应该只能会有感情上的痛?
不会有身体上的痛?
这是斯巴达勇士呀,完全开虐的设定!
结果……结果你讲了个早恋的二次元烂到不能再烂的片,我觉得编剧这是给了导演多少钱让写了这个本子……佩服佩服!
鹦鹉哥说,他都没记住这俩编剧名字……是记不住, 记住估计从此业界就不能再用了吧。
这里边我家力宏哥出来真是尴尬得要疯了,呃,这是哈利波特长大的样子吗?
捶地了……拜托,能不能认真导一部戏,然后来填其他电影的档呢?
还是导演导着玩呢?
其实编剧应该更认真去想想,00后的娃们是一种什么状态,不是你想的已经一个上大学的人二次元他就二次元了。
在我们国家长大的孩子,经历了一些事,看过了一些事,也成长了一些事,而不是一个远在艾美瑞肯的童星能体会到的吧?
世间冷暖,你要体谅的是父母,是你的学习成绩,是你的朋友,是你的为人处事,是你的那年花开,是你的坠落还是你的进取,然而这个过多表达的是一场喜欢二次元的马丽苏学渣和学霸还有无数强硬二次元的设定。
王力宏是被糟蹋了,恩呢,那么喜欢过的明星呀,就这么被用得一塌糊涂。
胡夏没有特别关注过,觉得眼神有点呆,不适合走电影这种大屏幕。
那个家纺的植入特别像没有前戏的硬插,不走一点心。
是不是编剧已经回家过中秋了,然后随便就放进去了?
也或者没有给编剧发月饼就直接来了一发。
我觉得赞助方看完了,是不是心里有一种“打死你的龟孙”的心里话呢?
混混“地底人”的设定,其实是有点水花可以做的,我觉得可以往有点先天智商不足那种路子走,还会多一点自发性的笑点,特别是很多台词听得我都要翻白眼了。
爆发力过猛了,收不住。
反正吧,谁的17岁要是过成这样吧,估计痛不了,直接送回龙观精神病医院算了。
说这片消费二次元,岂止消费,简直黑爆好吗。
当奶奶临死前对着孙女说:“奶奶去二次元了”我直接笑喷了。
片里充满了青春片的各种烂梗,恶毒女配高考校园暴力小混混还有王力宏这种对剧情毫无作用的明星(我一直遗憾为什么没有打胎剧情)当然还有最喜闻乐见的失痛症和二刺螈(等我先笑一会儿)二次元彻底成为自闭症避难所,女主给全班同学的画像一个个打上❌时我笑得受不了了,编剧真的高,顺手黑一波日本冻鳗的脑残黑化。
当最后全班人穿着cos的衣服如同自闭症女主幻想的那样团聚一堂时我居然有点被感动到了。
这是今年我笑得最欢的电影了,编剧好像在讲个什么故事,有时候还有些眼前一亮的小彩蛋(垃圾的推理对冷漠的高考班的讽刺和对教育制度的小小抨击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伏笔),不过,去他妈的,这电影真有意思。
彭发自《见鬼》获得好评后,就导演了不少恐怖惊悚类片,然而口碑每况愈下!
可能他觉得在这个类型的电影上,无法再有建树,所以转而改拍青春片了?!
可惜啊,青春片的火热期已经过了,早被拍烂了!
没有特别出众的点子,没法赢得市场,更何况这部影片的剧情堪称烂俗、狗血、胡扯,于是乎,毫无意外的在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关注的情况下,就迅速被市场抛弃。
徐娇在片中频繁玩cosplay,果然是会痛的十七岁,因为你看了以后真的会头痛!。
还有蔡卓妍!
刘镇伟的烂片《仙球大战》、《越光宝盒》、《情癫大圣》里有你,彭发的烂片《风云2》、《会痛的十七岁》里也有你,再翻翻你以往的影视作品,《常在你左右》、《拍的不错》、《放手爱》......呦呵,这口碑非常稳定的长期位居烂片行列,你这是要做烂片女王么?
至于王力宏......好吧,我理解你要赚奶粉钱!
是闲暇无聊的下午随意点开的电影,本就没报太多的期待,所以看完也不觉得像豆瓣评论里面所讲的那么糟。
电影的情节是挺俗套的,是小学成堆看的言情小说剧情(除了男主挺丑还挺呆的)。
学渣女主和社会仔是很好的朋友,不爱学习却喜欢上学霸男主。
夏远远纵使成绩差,但仍旧有很多发光发亮的闪光点,除了普通高中少女所拥有的其他优点。
比如画画超级棒、心灵手巧、很开朗直白、洋溢着可人的青春气息······其中最令我惊喜的是夏远远的勇敢,不同于乖巧的外表,女主对于看不惯自己的顽固班主任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对于自己没有父母的陪伴也没有过多的纠结与在意;在受到动漫社成员语言的攻击后,一点都没有迟疑的用打火机把自己辛苦缝的衣服烧掉;就算患有失痛症也在火海中救助很讨人厌的古老师……勇敢的表达和普通人所不同的观点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包括我,很多时候都缺乏,需要和夏远远好好学习。
电影有几处感动: 夏奶奶的爱。
奶奶年纪长,不懂二次元,但因为亲爱的孙女坚定的说和孙女是一个次元的人。
奶奶不要求孙女成绩很好,她只希望孙女能再开心一些幸福一些,就算是奔波也像小事不足为提。
世间不善良,但还是有最温柔的人温暖我们。
黎米老师的开放。
很多人都说理解古老师,觉得黎米老师太自以为是,这样的想法太可笑。
古老师的本意是好的,黎米老师也不见得坏。
我们的世界不缺乏精英,但太缺乏善良热心的人。
一个班,大家都只顾自己的学习,每天都想着竞争分数。
没有朋友的陪伴与鼓励,只有老师成绩的教导,家长无尽的期望,会憋变形吧。
这样甚至不会与同班同学相处的学习机器,多可怜也多可怕。
黎米老师的教学改变正是教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同人相处。
这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必修课。
况且大家互相帮助,每个人的成绩都提高了,何乐而不为。
电影结尾前王力宏的到访。
和偶像见面是多少少女的粉红色甜甜梦呀。
电影也表现出些社会不太正面的地方:只关注学生成绩与学校声誉的老师校长;变态望女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耍心机的女同学;自私利己说话咄咄逼人的动漫社成员······是家长教育的缺失和学校错误引导所塑造的吧,可怜又可悲。
同样感谢世间所有的诸多不完美,能够让我们更快发现也更珍惜身边的美好,并不断努力,成为美好本身。
故事也是围绕这个叛逆的夏远远而展开,但夏远远又是一位得了“失痛症”的女孩,身体感受不到疼痛,可是,成长的伤楚,却让她痛彻心扉,这是青春之于她灵魂的印记。
故事的主人公夏远远是一个迷恋二次元的中学少女,她叛逆、任性,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平生所愿就是看一场王力宏的演唱会,被老师训斥罚站那是家常便饭。
但在她看似毫不在意的外表之下,隐藏的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是一个失痛症患者,所谓失痛症,就是不能像常人一般感知疼痛。
洗脸时被开水烫伤、制作cos服装时被针扎伤,经常伤痕累累,却从来都不知道痛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更被身边的人嘲笑是没有痛觉的怪物。
老班主任被夏远远气进医院,新来的黎老师却对她格外关注,在黎老师和同学顾明耀的帮助下,夏远远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但与此同时,一场场突发事件却不断将夏远远卷入危机。
身体上不会痛没错,但是心灵的创伤却如影随形,少女也在疼痛之中完成了青春的蜕变。
因为父母早年离婚,夏远远便一直与奶奶生活在一起,两人相依为命,支撑她活下去的也只有奶奶,还有二次元世界与偶像王力宏的歌曲。
夏远远因为成绩不好,被学校孤立,被老师唾弃,甚至在班级被拿来当做反面教材。
在一次考试中,夏远远又是全班最后一名,老师当着全班人的面对夏远远大声呵斥、侮辱。
甚至,将她心爱的绝版漫画当面直接撕碎,最后还想剥夺夏远远受教育的权力,在夏远远反驳的时候,老师竟然向同学询问,愿意让夏远远从这个教室离开,觉得夏远远妨碍你们学习的人请站起来。
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女班长先站了起来,随后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夏远远目睹着这一切,心也越来越凉。
她蹲在地上,看着满地的狼藉,但却又无可奈何。
这一刻,她感觉到了这个世界对她的敌意,被全班同学厌恶,被老师嫌弃。
看着这些人丑恶冷漠的嘴脸,夏远远也不顾一切,绝望伤心的跑出了教室。
班主任因为气头上,被自己给气倒而进了医院,但全班人却都把这些责任归咎于夏远远,要不是因为她,老师也不会气倒住院。
她们在夏远远的桌子上写着学渣、画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小的年纪就以尊重老师的名义下,做着不堪的行为。
在社会上,夏远远结识了一些动漫社团的人,其中领头的男生罗涛非常欣赏夏远远在漫画服装上的设计才华。
因为为漫画社团的人设计服装,夏远远也慢慢地找回了一些自信。
而在日常的接触中,领头的男生罗涛心里对于夏远远也有了一丝微妙的情感。
因为过去的疼痛而麻木了现在,而新来的老师黎米是夏远远麻木生活的一个转折点。
当新老师到来时,她打开教室的门,也打破了班级里那一扇“冷漠”的门。
新老师一来,就改变之前老班主任的所定下的规章制度。
她建议同学们不要把成绩与班级名次看得太重要,她也不会时时刻刻提名次,同时还鼓励同学们寻找自己喜欢的同桌,要把班集体变得更加温馨,并试图让夏远远融入这个班集体。
在黎米老师的协调下,学霸顾明耀与夏远远做了同桌,慢慢的,两人产生了友谊,在顾明耀的帮助下,夏远远对学习有了很大兴趣,而她的成绩也有了很大提升。
因为学习,夏远远与顾明耀的关系也逐渐亲密了起来。
而这样美好的画面却引起了两个人的嫉妒与不甘。
一个是暗恋顾明耀的女班长林薇,还有一个就是动漫社团的青年罗涛。
罗涛看着夏远远与顾明耀每天因为学习变得这么亲近,实在忍受不住就召集了自己的朋友在路上将顾明耀拦住,并损坏了顾明耀的自行车。
当顾明耀回到家里之后,顾明耀的父母将顾明耀直接训斥一顿。
过后,他们又将顾明耀拉到自己家里的墙外头,上面用喷漆写着:夏远远是我的女朋友。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很快,全班级同学的家长都知道了,为了这件事,整个班的家长和同学一起写请愿书,逼迫学校将夏远远开除。
罗涛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为了不让夏远远误会自己,便偷偷调查了喷漆的幕后人,发现是暗恋顾明耀的女班长林薇所为。
而后面不明真相的顾明耀父母还去了夏远远家,并且和她奶奶说了很多不堪的言语。
顾明耀父母的出现,恶言刺激使夏远远的奶奶住院,不久,奶奶就离世了,失痛少女夏远远在失去奶奶的那一刻感受到了心里的刺痛。
也就是在当晚,顾明耀看到了远远之前还给她的笔记本之后跑去医院陪着她。
因为答应了奶奶临终前要回去学校好好读书,所以在考前大会的那天,顾明耀陪夏远远回到学校,但是却收到了处分的通知。
而大会的另一边是校长欢迎原来班主任的归校并要调走黎米老师,让她做告别发言,但是黎米老师读到一半的时候,她选择放弃不再读那份违心的发言稿,她想把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高考之后想要做的事情都读出来,却被前班主任阻止了。
台下的同学们看到了之后,都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心愿都说了出来,他们不顾老班主任和领导的阻挠,在主席台下,大声的将自己的愿望说了出来。
但是就在这时,夏远远动漫社的一群朋友出现,罗涛找出了之前误会的证据,并将真相说了出来。
因为他们的出现,场面开始混乱,现场发生了火灾,同学们开始四处逃跑。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老班主任不幸被倒踏下来的柱子压住不得动拔。
火势越来越大,夏远远见此状况,不顾个人安危,也放下了个人恩怨,立即跑去解救老班主任。
她一个人,正在用她的双手努力的将柱子抬起来,可是柱子太重了,她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了。
眼看着火势越来越大,想帮忙的人也进不来,夏远远一鼓作气,终于将柱子推到了一边去,老班主任成功获救。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夏远远被两条着火的横幅烧到身上,受了重伤送去医院救治,因为这件事,夏远远错过了高考,但是却让所有人改变之前对她的所有看法。
最后在毕业晚会的时候,顾明耀推着此时身体还没有痊愈,还坐着轮椅的夏远远来到学校。
当蒙在眼睛的布带解下时,夏远远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同学们都在COS着不同的二次元动漫人物,也想让夏远远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更想融入夏远远的二次元世界。
班主任还邀请了王力宏来参加她们的毕业晚会,晚会上,夏远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早起赶的这场电影。
为表示尊重特意选择了较为高端的一家影院。
后来我和基友散场之后在大街上仰天大笑五分钟,都没有平复它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负面影响。
剧情基本是把所有烂俗的桥段一锅乱炖,除了没有打胎。
主线居然是女主要看王力宏演唱会(尼玛这不就是单纯的追星和二刺螈扯上毛关系啊)。
支线则是混乱不堪且有始无终。
配角根本没有存在感。
台词 摄影 剪辑 特效 配乐几乎一无是处。
尤其特效和配乐是灾难级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烧淘宝200块钱包邮的辣鸡c服居然都用假火而且那特效和只学过两天AE的别无二致。
很多硬广告,片尾花絮则几乎全是硬广告。
快动作 慢动作 闪回的使用极为频繁且意义不明。
台词棒读。
强行扣二次元。
事实上除了女主看的漫画 屋里的海报和最后全体出的cos,片子的二次元气息为0。
特别是女主奶奶强行扣题的时候,尬到极点。
反正如果让我做个总结,整场电影最优秀的部分是片头的贴片公益短片《我们的中国梦》。
豆瓣曾经的青春片底线大概是《致青春2》,现在我觉得它的挑战者来了。
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些看似是学渣垃圾之类的存在,我们从来不去想他们是否也需要朋友,需要拯救。
当我身处泥泞看着广阔天空哀伤时,也曾希望有人能伸出手来拉我一把。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朋友的温暖。
从某种角度看,这部电影没有什么爱情在里面,有的是青春期里懵懵懂懂的爱恋与骚动,你很好我很想成为你的朋友,这是林薇想的;你总是帮我我很感激你,这是夏远远想的;我很喜欢你我们是一种人,这是罗涛想的。
但是更多的是帮助,我看到的是友谊。
夏远远本来是没有痛觉的怪物,可是被同学老师排斥让她心灵刺痛,被同学老师关心又让她感动,被误解让她生气,奶奶去世让她痛苦,同学们的接纳又最终让她欣喜。
爱很难吗?
你愿意去感受别人的痛苦,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他们也有心情,也并没有像你们想的那样,只是沉沦。
会痛的十七岁,痛苦却是成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见太多人,可惜总是被误读,别人带着既定的成见看待我们,却不想知道真实的我们是怎样。
总之,成长是苦痛地,学会接纳包容他人,体会真正的心情,才能明白朋友的意义。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3.5
车子来到海边停下,我在想,你最好不是来撒骨灰的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比较闷一些,主要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略显突兀,意识流类。运镜很美,环境契合了整片的基调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