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十三点的包场,你敢信?
偌大的上两百人的厅,只有我自己。
不是不想支持哪吒,是我这里不上映啊,所以只能转向了对手,用完本月底要过期的电影票。
看完了才懂为什么封面都没人,因为男主是黑人!
是黑人!
是黑人!
不是混血的那种,是很纯正的黑人。
夸张的身材,过得去的长相,连我这么包容的审美,都欣赏不来。
甚至可以说是很恶心的一部作品,科学怪人就喜欢出来溜达,不知道2025年开始走九紫离火运吗?
丑东西滚开!
老总统我们都认识,外国人保养的是差,之前休格兰特已经震惊我一次了,怎么都老成这样了?
红巨人当然让人想到绿巨人,好莱坞的特效已经差我们一个世纪了,还短,可见是有多烧钱。
吃完了整桶爆米花,电影才开始收尾,拖拖拉拉特意拉时长,我衣服穿好包包背好垃圾拿好的坐着都开始骂娘。
总之,你电脑上看看就好了,不必买电影票。
比我预想的要好看,毕竟最近恶评看太多了,一些雷点(boss战talk、难绷日美关系、补拍部分特效没做好)也早被打了预防针了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山姆美队,这部电影没有对山姆美队有任何塑造,默认《猎鹰与冬兵》之后,所有人都认可了山姆美队。
问题是《猎鹰与冬兵》不是所有人都看了,就算看了,也没有太认可,因为猎冬的文戏太差了,家庭戏份非常糟糕,没有深刻探讨“美国队长”这个名字重新启用的意义。
漫画《内战》之后,史蒂夫被杀,冬兵成为美队的那段剧情,就足够让人信服。
没有足够多的黑暗,是无法体现主角的光明,猎鹰成为美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由,需要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猎冬》美剧没有做到,《美队4》更是直接略过了这一步。
《美队4》整体来说无功无过,口碑崩不是电影的问题,是整个超英电影市场的问题,个人觉得mcu如果想要重新活过来,不能再拍这种无功无过的白左电影了,必须拍点黑暗的,必须拍点漫画里的剧情
感觉就是连视觉废料都算不上的渣子,找B站博主乱剪都能比这好看。
整个片子的格局特别狭小,美国总统都摆上来了,一点政治隐喻都不放,最后就是讲了一个连套路都不完整的一个套路超级英雄电影。
让猎鹰过来演美队,总要有些继承的元素吧。
不好意思,除了个盾牌,没有。
这片子让克里斯埃文斯来演没有任何问题。
每一幕的打戏都那么难看,反派就是一个脑子上长满绿色肿瘤的嘴炮,同样也会无能狂怒,作为美国总统的智囊就会耍那么几个小心眼,真有那本事早就自成一派了,还要依附别人,说明脑子也是一坨。
在天神族身体里挖到艾德曼合金?
这是人能想出来的情节么。。。
还特意弄了个丝毫不上镜的演员给新美队配了个黑寡妇,俩人都是卧龙凤雏,这个角色不仅全剧零作用到最后甚至直接消失了,不参与战斗。。。
美国总统也是风韵犹存,裤子比浩克的都牛逼,不仅能撑大,变回正常样子还能缩小,丝毫不影响穿着🐔中间还弄了一个尴尬恶臭的冬兵客串,是兄弟,就是不帮你打,气不气?
冬兵在猎鹰身上表现出来的唯一的爱就是说了一句“爱你,兄弟”。
IMAX2D据说是4k片源,画面颗粒感十足,字幕倒是挺清晰。
《美队》拍到了4,漫威期待“新美队”能挽救江河日下局面的愿景几乎破灭。
不怪“新美队”,怪只怪时运不济。
即便是漫威,如果只是守着自己那点“资历”耍宝,依然会被“时代”抛弃。
说实在的,《美队4》前前后后打开过3次,换了几个版本,才勉强看完。
总的感觉,其实《美队4》比以往任何一部漫威都有“深度”,但不知道是不是画面的原因,还是“太不爆米花”,反正是扑了。
失去“大票仓”,大概也让漫威在家拍大腿了吧。
故事是在讲“改变”,无论是哈里森福特,还是新美队,都面临“改变”的问题,这个问题,漫威在《美队4》里头很严肃的探讨了,大概也是漫威想“转型”的试水,毕竟,爆米花看完,是无尽的空虚。
新美队在完成开场甜菜后,直接找了自己的老友,也是“黑人”。
这个老外“战无不胜”的法宝,必须保持下去,也算是美队“卸任”时“最好的安排”。
但,人家直接来了一句,你就不应该跟那帮家伙“混在一起”。
新美队直接来了一句,你以为我想啊,但是,“你看看,外面乱成什么样子了”,还在扯这些有的没的,有点“大局观”,行不行?
这到底是不是漫威也玩起了阴阳,还真的不好说。
但,其实不管“超级战士”嘴巴里怎么说,接到了哈里森福特的邀约,还是马不停蹄的上赶着来了。
这么“高光”的时刻,不拍照留念一下,实在说不过去。
人,总是会被“荣誉”感染的,你走几次红毯,你也飘。
之所以阴阳怪气,是因为你还没机会走。
这一次的“契机”,是出现了新材料。
巧不巧的,这份“外星礼物”,落在了印度洋。
哈里森福特召集会议,显然就是冲着这个去的,表面上在说“不受独裁”控制,但内心里头,如果不行,那主人必须是“我”。
老外既然敢这么黑,那就索性放开。
下一秒,哈里森福特就被“毙”了。
不过,坐到哈里森福特这个位置,都是无比怕死的,死不掉。
事后,哈里森福特极其慌张的躲进了掩体,死活不出来,可是被岛国嘲笑了一番。
美队为了救老友,必须和哈里森福特来个面对面。
既然已经“利用过了”,哈里森福特可不用再给美队什么面子,虽然躲在掩体,但依然不失“本色”,好好给美队上了一堂政治课。
请注意,此时哈里森福特身边的矮个子美女,是一副相当社会的造型,谁知道,这女人,竟然是“前任寡姐”。
这一次,老外没有带“别的国家”玩,画面里头出现的俩,再加上岛国,这就是“全部阵容”了。
内心戏是不是足了点,还真不好说。
故事的反派,相当有意思,掌握的“武器”也相当厉害,这种“精准打击”,大概会让所有“空军一号”瑟瑟发抖。
想到网上一个段子,说街头采访随机小市民,问现在敌人都这么厉害,都会精准打击,你怕不怕?
小市民说,这“越精准”,咱老百姓是“越不怕”。
所以,当反派出场时,虽然“颜值”这块差点意思,但……一点也不讨厌。
新美队,小小的闯入了一下,铩羽而归。
事后复盘,新猎鹰是弱弱的问了一句——正确的时候,都这么狼狈吗?
尼玛,瞎说什么大白话,活该最后差点挂了。
美队,是一个“符号”。
如今,他把盾牌交给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人。
新美队,也是一个“符号”。
但是,想证明自己,压力山大。
其实,新美队说出了现代牛马的心声,漫威在“定位”新美队的人设时,完全没有问题。
问题……,或许是漫威曾经几次三番的自大和“时运不济”。
新美队甚至怀疑,这是不是美队的一个错误。
对于这个疑问,故事里头有相当“精辟”的解释。
这两个不同的“代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相当符合“白黑”的“交替”。
所以,新美队身上,无疑需要背负更多。
经过几轮“特效”之后,来到了“重头戏”。
哈里森福特因为思念,“成功”被反派策反,变身红巨人。
这是让哈里森福特亲自体会一下自己当年的错误吧,不要随便评价人,你又不知道他曾经经历过什么。
但是,这次不是“绿”,而是“红”,有点意思。
老外的内心里,对“红”的恐惧,是刻进了DNA里头了么?
其实,整体看下来,感觉《美队4》还是很精彩的,新旧交替的震荡,大概给了新美队太大的压力。
但是,身为“黑人”,本身就是“需要”负重前行的,期待新美队继续。
超级英雄片本就在日益衰落,漫威公司也在糊弄观众,越来越不走心。
《美国队长4》我是走进电影院观看的,坐在巨幕厅里,期待狂烧27亿人民币的电影,到底如何毁天灭地?
毕竟我已经放弃对剧情的期待了,就图一个爆炸式的声光电特效,让观众觉得至少花这个钱值一点!
事实告诉我,一切都想多了!
这片子哪里是来让观众欣赏的?
完全是来我中华圈钱的呀!
哦,开场前,还免费发放周边小礼物,巨幕厅里还在电影播放前抽奖抽手办!
多少给观众点甜头!
开分5.3分,还是给高了!
不达标的地方几乎全是硬伤,比如剧本,超级英雄不是维护世界和平,而是总统的护卫。
换掉了桃总的美国队长,变成了黑人猎鹰,新美队居然打不过兄弟、打不过敌手、更打不过变身红浩克的总统!
太失望了!
我个人感觉,像迟暮的英雄打不动了,科技也落后多年,新美国队长穿着战衣都打不过一个雇佣兵!
肉搏的能力,美队的朋友以赛亚,臂力之大,不似寻常人。
另外一个与美队过招的雇佣兵,分分钟也能把美国队长打趴下。
还有最后变身后的总统大人,变成红浩克,战力无敌,美队发动翅膀的智能科技,也打不过,还是挨打的份儿。
当然,美国黑人护卫队是不可能战胜总统的权威的。
美国队长成为总统的安全保镖,又不能打败总统,这样的电影能好看才怪!
从剧本来说,正义一方的超级英雄要对抗的是反派,是强大的敌对力量。
但这电影里,反派是那个被总统禁锢住的智脑,手段也就是药片和精神控制,就一个反向追踪就把老巢找到,最后,还得亲自自投罗网。
很可笑不是?
这种政治正确的片子,怎么可能符合好莱坞范式结构呢?
以前的漫威电影,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钢铁侠使用高科技来升级战斗力、来自神域的雷神有雷神之锤、绿巨人浩克、黑寡妇和鹰眼,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美国队长也有强悍体魄,抗打能力一流。
但到了《美队4》,基础技能只会肉搏,却接二连三都打不过对手。
最起码,过去的桃总,能打一天?
现在的新美队,能不能挨打挨一天都成问题!
只有中间使用飞行器的翅膀,与战斗机空中过招,算是借助了科技战衣,但这个水平不应该是他本来就该做到的吗?
不拯救世界的美国队长,其实只拯救了总统一人。
该怎么形容漫威电影迷的失望呢?
这样的电影,这个水平真不敢恭维。
坐实了烂片无疑。
试问,耗资27亿人民币到底花在了哪儿?
一身振金的美队服,带小翅膀和小飞行器,花不了多少钱。
战斗机空中表演,总统舰艇里指挥,十几枚导弹发射爆炸,应该算最烧钱的部分了。
总统变身红浩克,捣毁白宫一个顶,还有几架直升飞机,然后一个腾挪,一片林子毁了,海边的樱花树和柏油路地面全毁掉,空中拍摄的镜头里,无一处完好。
就这?
花不了这些钱吧?
哦,雇了无数群演吧,总统竞选与发表演说,群演的开销巨大吧!
真的无语了。
烧了那么多钱,就拍了一个政治属性的电影,大高潮还搞内斗,还不敢赢,只能被打的黑人,着实有点惨。
这个电影到底是怎么个烂法,必然各有各的感受。
首要便烂在了剧本上。
政治正确,但剧本不正确。
对抗与拯救世界,不能用在政治上。
要站在人生死存亡的立场上发挥作用,与真正的反派作斗争!
与人类共命运!
但电影拍成了啥?
全为政治服务,美队服务总统。
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文化,角色也不仅仅是超级英雄。
《美队》系列,向来做的是美国政坛的形象工程,之前的桃总,拯救世界只占了他工作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政治服务,拍照,做访问,公开场合现身树立美国的形象。
这一回,美队交到了黑人手里,电影之外的政治正确,也是电影里主角的需要。
总统这个角色的一路转变,还有心结与欲望都很清晰。
从属的配角才是美队。
美日合作中出现的纰漏,由美队去解救。
这就是电影之外要表达出的态度,政权始终是老大,美队只有擦屁股的份儿,还得无限服从,不能出错。
总统下命令,用不用美队全在他一句话。
胡乱指挥的总统,美队不能反抗,但必须还得维护政权,维护和平,止战,拯救世界,即便总统变身成为红浩克,也得豁出一身腱子肉,当他的肉盾。
最后,也不敢打赢。
反正,总统不是坏人,坏人自有他人。
黑人成为护卫美国政权的强有力的后盾,但不能越过权力,必须服从!
好莱坞大片必然不是这个水平,烧了27亿美元的大制作,补拍了一堆镜头有啥用,剧本就不合理,既要又要,把政治掺合进来,怕观众从电影中看到政治的一面过度解读,又怕观众不买单。
真是难为了电影。
(有剧透)在当时全网对哪吒2这个大爆款狂热推崇的气氛下,带着本就不高的期待去看了美队4,但却出乎意料地让我满意。
影片一如系列前三部政治惊悚题材,这可能是因为美队作为当年初代复联6人有独立电影的角色里,最接近“普通人”的一位,没有童年悲惨经历,没法上天遁地,更不能摇花手开传送门,所以只能靠故事吸引人。
但这也是我在漫威众多系列里一直青睐美队系列的原因。
本次有着比前三集更浓厚的复古元素,不论是片头片尾的字幕设计非常直给的复古风、很多镜头中角色面部的打光都非常复古,尤其是这个反派,从剧情、到人设、乃至外形设计,都能看到古早《007》、《糊涂侦探》,甚至《虎!
虎!
虎!
》等二战电影的元素,很合我的胃口。
剧情取向上也比较复古,甚至可以说老套且简单,一句话就能讲完:反派挑拨离间让两方势力互相仇视,主角力挽狂澜阻止毁灭世界。
但传统的剧情,在这部影片的前一半时间的文戏,都被落实得很好,新一任美队在“美国队长”这个巨大的光环之下,与队友两人一起,探查事件真相和找出幕后真凶,故事是能够说服我的,看着主角环环相扣一步步接近真相,看的挺爽。
但前两幕的问题在于,动作戏和文戏非常脱节,发展故事归一码,刺激的动作戏归另外一码,两者之间感觉像必须要符合好莱坞商业片公式一般地强硬结合在一起。
这个现象最明显的莫过于地堡遭遇战:美队和战友二人探查到反派的地堡,在地堡中的实验室里发现了大量证据之后,反派带着一大堆杂兵如群体折跃一般突然出现在主角面前,杂兵们毫无战斗力,主角团打的很轻松,杂兵们被打得很惨,但唯独毫无武力值的反派Boss却光速闪现逃跑了,要不是美国总统安保负责人前来为主角团解围,让两者冰释前嫌,这段戏就毫无作用了。
这种打戏还有几场,完全就是破坏惊悚片气氛的动作戏感觉有点儿多余。
导致看到第三幕时已经有点儿疲惫了,但偏偏,第三幕塞进了两场决战。
第三幕虽然动作戏多,但也无法让我满意。
首先我得承认第一场决战我还是很喜欢的,主角团二人在空中飞行,保护日方战斗机不被反派Boss精神控制的美军战机伤害,与此同时,哈里森福特扮演的美国总统在军舰内正在经历被反派精神控制,无法下达有效指令,无法自控即将变身红浩克,眼看局势将要被反派Boss完全控制。
这一段既能体现反派可以同时进行多人控制的强大,又能让我对美队做这一切的困难有了更深体会。
但随后的峰回路转却过于强行:美国总统被精神控制刚要变身变到一半,看见了对此毫不知情的助手,就停止变身了,您要是有这自控能力,还至于被反派Boss控制大半天?
要是您助手有这么大威力,您就应该戴个美瞳,上面印着您助理形象,是不是就能无限免疫精神控制了?
这个处理很难不让我认为是为了加上下一场动作戏而改动的剧情。
在海上各个军舰之间美队和红浩克打的有来有回不也挺好的么,不比最后去樱花林里大更好么?
而且猎鹰作为一个没打超级士兵血清,只有一身科技装备的“普通人”,还能跟红浩克打的有来有回,最后还能嘴遁说服红浩克,不论剧情还是力量体系,都十分崩坏。
总的来说,如果本片能够不再落入“漫威必须有超级英雄”的窠臼,砍掉前两幕的一些动作戏,把更多时间集中于主角团的探案和二代美队的成长,第三幕的动作戏只保留一场,我觉得会更好。
漫威从08年的《钢铁侠》的石破天惊,到现在也已经17年了,经历了高峰和低谷,时间已经长到连二代复联成员都已经有退休的了,一代美队却能够一直作为复联团队里的人气担当和精神领袖。
后来《复联四》里初代复联成员们纷纷退休之后漫威电影就遭遇了低谷期,戏内戏外都遇到了字面意义上的“内忧外患”而且一直持续至《美队4》上映。
就连“复古”概念都已经被用烂,从《奇异博士》,到《银河护卫队》,再到《美国队长4》,全都是复古路线,复联4也是复自己的古,最新的《神奇四侠》从预告片看来依然还是复古。
在我看来,与其延续这些“图腾”,还不如另起炉灶,给漫威电影宇宙软重启一下。
反正从尼克福瑞局长的那句“You think you're the only superhero in the world? Mr. Stark.”的一鸣惊人到现在,都已经过了快20年了,新一代观众已经成长起来了。
树立一些新的英雄,渐渐淡化或者重启老英雄,让电影更迎合年轻人口味,少搞一些复古,多一些校园、青春期、摇滚乐、初入职场这种元素,未免不是一个破局的方法。
最后,这部电影我觉得质量是及格线以上,值得爱好者观看,作为漫威电影粉丝,我给7/10分。
007之诺博士 (1962)7.01962 / 英国 美国 / 动作 惊悚 冒险 / 特伦斯·杨 / 肖恩·康纳利 乌苏拉·安德丝
糊涂侦探 第一季 (1965)9.41965 / 美国 / 喜剧 悬疑 犯罪 / 霍华德·莫里斯 保罗·博加特 Don Richardson 理查德·唐纳 弗兰克·麦克唐纳 布鲁斯·比尔森 盖瑞·尼尔森 默里·戈尔登 大卫·亚历山大 / 唐·亚当斯 芭芭拉·费尔顿
虎!
虎!
虎!
(1970)8.41970 / 日本 美国 / 剧情 历史 战争 / 理查德·弗莱彻 深作欣二 舛田利雄 / 马丁·鲍尔萨姆 山村聪
钢铁侠 (2008)8.42008 / 美国 / 动作 科幻 惊悚 冒险 / 乔恩·费儒 / 小罗伯特·唐尼 格温妮斯·帕特洛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2019)8.52019 / 美国 / 剧情 动作 科幻 奇幻 冒险 / 安东尼·罗素 乔·罗素 / 小罗伯特·唐尼 克里斯·埃文斯
奇异博士 (2016)7.62016 / 美国 / 动作 奇幻 冒险 / 斯科特·德瑞克森 /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蒂尔达·斯文顿
银河护卫队 (2014)8.12014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詹姆斯·古恩 / 克里斯·帕拉特 佐伊·索尔达娜
首先,欢迎大家重温并批判鄙人复联4的影评《漫威已至强弩之末》。
我早就说过复联4就是漫威衰落的开端,当时还有人骂我是水军。
现在一切都已清晰,复联4的所有缺点:俗套、空洞、苍白、人物扁平化,在美队4里都被发扬光大了,造就了这样一部食之无味、弃之对不起情怀的电影。
我不想再漫威系列电影里看到长段台词!
不想!
不想!
不想!
罗里吧嗦地演琼瑶剧吗?
长台词更考验编剧功力好吗?
从宿醉开始,美帝就流行这种莫名其妙的长台词,但除了aaron sorkin,我没看到任何一个编剧能驾驭这种风格,台词越长我越想睡觉!
况且还是漫威!
我来是看你炸地球手撕鬼子的(literally,美队也开始手撕鬼子,哎,也是科幻)!
但同时,我也必须指出我看电影最想吐槽的部分,我情人节去三里屯英皇看电影,竟然情人节周五buff叠满的晚上整个英皇只有两个厅放美队!!!!!!!!!
这可是首个周末!
猜猜其他的影厅在放哪部电影?
哎,不提也罢。
所以我和我老公在情人节周末的大好晚上,前后排看完了美国队长。
爆米花都要隔排传来传去!
吐槽都要先招手打招呼!
真是科幻剧情。
总之,现在各国人民都在搞抽象搞科幻,我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世界发展的节奏。
就好像刚从大英回来的时候大家问我国内经济不好你为啥还回来,我高冷一笑,当然是因为大英更差啊!!!!
电影行业也是如此,一个赛着一个烂。
《美国队长4》——或者说《罗杰斯的遗产:继续拧巴》——是漫威政确在“超级士兵”主题上荒谬立场的最终爆发。
故事情节在这种“兔死狗烹”主题荒谬的前提下,是不可能有趣的。
它的观念继承是《猎鹰与冬兵》——即《罗杰斯的遗产:开始拧巴》。
它们都主张:毁掉超级士兵血清,拒绝超能力,成为“普通人”的榜样。
这个想法真是太荒谬了,尤其对于超能力题材来说。
它和超能力题材的基调是矛盾的。
是的,超能力是双刃剑,是有用的,也是危险的。
但是,因此完全抛弃超能力,就会让整个超能力题材的动作场面失去了合理前提,让情节失去了驱动力。
没有超能力,只靠科技装备,MCU的猎鹰够格吗?
明显不够格,别说让他去对战红浩克完全没有合理性了,让他做一下救人的行动,都显得非常离谱和不可信。
MCU猎鹰靠的是别人的科技。
但是,即便黑豹,也不是一个单纯靠科技的角色。
钢铁侠也不是只靠别人的科技。
合着超能力血清是危险的,科技就不危险吗?
到头来还是需要超能力呀。
没有能力,谈什么责任呀,胡扯嘛。
蜘蛛侠故事的主题说得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没有能力,最后只能靠“感化”。
干脆别演了嘛。
在这种对于超能力血清的错误理解下,猎鹰的存在完全多余。
超能力血清是危险的,正如之前的情节所说,它可能会放大一个人内心的黑暗。
伟光正的超级英雄,根本不怕这种“放大”,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
超能力血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考验,是一种吐真剂,是一种资格审查剂。
如果你的内心是正当的,那么超能力血清不会让你变坏。
害怕超能力血清,在某种意义上是猎鹰这个角色不够正当的表现。
一个所谓的英雄,是把能力“用好”,而不是害怕能力。
多么简单的见解,却被“罗杰斯的遗产”整得变成了二极管:要么用了变坏,要么全部毁掉。
而且,“罗杰斯的遗产”(《猎鹰与冬兵》《美国队长(猎鹰队长)》)过分神化了第一任美国队长。
这种看法本身也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不功不过是我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然后立刻查导演过往的作品,原来有我当年为了章子怡出演看过的《科洛弗悖论》,再一看我2018年看完写的影评“不功不过,清楚的交代了故事情节。
”嗯,这个导演的水平基本就是这四个字了,不功不过😂在剧情层面来说,美队4可以说相当娱乐俗套,一个亟需接过衣钵的个体,一个准备为国家开创未来的leader,当两个人相遇时,他们从微观与宏观上各自展开行动,并基于显而易见的共同对手(反派Sterns)而碰撞并最终“握手言和”。
故事展开也是毫无意外,没有任何新意。
唯一能让MCU影迷为之一振的,或许是《永恒族》中露出海面的天神化石终于被主线剧情正式讲述了,而且上面的矿石比瓦坎达的还厉害,但很可惜,只是作为5min的背景,连战机追逐这么惊心动魄的情节都没有利用一点儿地势来拍......而人物构造层面,美队作为漫威电影宇宙中的六元老之一,这个角色毫无疑问是无可替代的。
就像影片从立项开始,就有人讲“既然没有了Chris的美队就不要叫它美队电影”。
美队4从人物构造上来说不能算失败,但也只是交代了个大概。
电影中,猎鹰很坦诚地承认,没有血清的自己,在强度上是无法媲美史蒂夫的。
然后冬兵立刻给个巴掌再递个枣,“你确实比不上史蒂夫,但史蒂夫把盾牌传给你是看中了你这个人”。
那史蒂夫看中猎鹰什么呢?
看完电影后,我很难清晰的说出一个词来概括。
但影片狡猾地安排了一个新猎鹰来代入,“嘿,新猎鹰已经开始以你为榜样了,你就顺理成章的当美队吧”。
虽然 Brave New World 的副标题很唬人,但从导演到塞4个编剧的平庸配置来看,美队4只是一部简单的过渡,或许知道无论怎么拍都不会被接受,那不如把猎鹰变美队简单走下流程。
文/梦里诗书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第五阶段的重头戏,《美国队长4》本应承载着延续经典IP的使命,但无论是从故事还是从制作上来看,它都没有给人带来任何惊喜,反而成为了漫威式微的缩影。
其不仅暴露了漫威宇宙的创作疲态,更折射出观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的审美疲劳。
这是一部既无法让人记住漫威电影宇宙第五阶段,也无从开启漫威新世界的平庸之作。
就整体观感来看,《美队4》同前几部英雄烂片的问题几乎一致。
好莱坞多年沉淀加持的特效制作虽然能打造任何奇观,但将一个本该终结的故事,在没有真正想好如何为继的情况下强行续命,继续去扩充所谓的漫威宇宙,势必就造成了故事本身的空洞与割裂。
而作为导演的朱利叶斯·约拿,在这部电影中也没有拿出任何建设性的想法或是补救措施,与其说《美队4》是漫威宇宙的自然延续,不如说是为了填补“猎鹰接盾”的剧情空白而强行拼凑的产物。
在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故事中,新任美队“猎鹰”山姆·威尔逊的塑造堪称灾难。
尽管安东尼·麦凯,他作为历经漫威最辉煌岁月的配角英雄,演技打磨足够在线,但这个角色在这部新作中本质是缺乏核心魅力的。
电影看似为主人公安排了英雄成长的主线,然而新任的美队既无初代美队的悲壮英雄主义,亦无钢铁侠的桀骜不驯。
猎鹰的“凡人”身份本可成为接地气的切入点,但电影最终却将他困在了政治阴谋与老套的模板中,乏善可陈。
人物塑造的失败,造成了电影试图融合政治惊悚的构思,变成了让人如坐针毡的废戏。
《美队4》拿出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文戏去刻画政治阴谋,但这种刻画放在《美队4》实则尤为突兀,它既不够去形成一场缜密的变革,也没有突显出反派的强大,而当电影居然给出了哈里森·福特饰演的总统变身红浩克的荒诞设定,突兀的变身逻辑和降智剧情,俨然让影片从政治惊悚滑向了降智闹剧的泥沼。
漫威在今日的颓势已非一日之寒。
《蚁人3》《黑豹2》等片的滑坡,其实早已印证了观众对“套路化”超英宇宙电影的厌倦。
即便《银河护卫队3》的出现,使漫威电影宇宙的第五阶段不至于完败,保持了最后的体面,但这一IP的昙花一现其实也无法继续为漫威续写新的传奇,可以这么说,如果接下来的《雷霆特攻队》仍旧只是如《美队4》这样的流水线产品,那么漫威电影宇宙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其早已不再是昔日那个打破英雄电影间的藩篱,引领观众走进英雄宇宙的创造者,而只是一个依靠IP“为联动而联动”的奸商。
当美国队长这个昔日的凡人英雄,从精神领袖沦落为了工具人,漫威对IP的过度开发,《美队4》暴露出的是对角色价值的误判,更是宇宙叙事掌控力的全面衰退,真正的漫威宇宙早已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画上了句号,或许唯有打破这所谓的宇宙、回归故事本质,才能真正找回昔日的灵魂。
我们早就失去那个愿意为了一部电影埋十年伏笔的漫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只会消费IP角色剩余价值的资本家
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就是无聊,巨无聊,文戏无聊,打得也无聊
虽然画面拍的很牛逼,但是凡人美队实力确实不够看
怎么说呢,和哪吒连看的,甚至觉得二者差球不多而已啊。。。。虽然一个是动画一个是人演的。就流水线的漫威电影啦。为什么一定要叫美国队长4呢,这是一个传承问题。另外最近看哈里森福特演这种老迈的角色,就挺不忍心的。
总统变红巨人真的不是在明涵懂王吗?
《秘密入侵》剧场版,你能在这里看到低配的美队、猎鹰、黑寡妇,甚至浩克,MCU主创现在蠢到没边,放着泽莫男爵不继续开发,整出个八百年没人记得的陈年泔水当反派。彩蛋就硬cue《复联5》,漫威影业甚至舍不得给这片子一点新片物料当个彩蛋
虽然猎鹰是老面孔,但“升职”为美国队长总觉得有点别扭。其实剧情可以,能看下去。还西装那个点还挺戳我的。
搭配《猎鹰与冬兵》一起,其实把角色写得挺好的了
网上一顿差评,以为是烂片,没想到还可以。希望多引进美国大片,开放包容才是大国气魄。
好莱坞真正的政治正确经济学:用实物拟像的破环粉饰结构不平等的威胁,所以白宫和华盛顿纪念碑可以随便砸烂,但总统的心理机制必须要谨慎描刻,在现行的特朗普-马斯克政权下,最贴近地球的超英反而变得最虚幻:美国总统永远不可能罪己诏,日美关系永远不可能平等,美军永远不可能坐以待毙,强行塞入一个摩萨德特工*充当顾问则反映了文化政治方面根深蒂固的以色列hasbara,*演员Shira Haas在获得健康赦免的情况下自愿参加了以色列国防军,let that sink in
感觉电影已经竭尽全力想通过漫画式的手法,来呈现对当今现实世界的解读:闪烁的手机屏幕就能控制人的精神(短影音成瘾让人变蠢),红脖子白男总统台面下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下场是坐牢,但愿喔),美国与世界同盟之间的信任危在旦夕……但还是在更为癫狂、失序、坠落的现实世界面前(譬如双普会谈),显得薄弱。
也没看到哪儿去
没那么差,应该有个7分不到的水平。特效在线,美队的人物塑造也不错。但有些对话方面太冗长多余了。
黑美队大战红浩克~没有那么差啊~ 一部生生被《哪吒2》挤占排片耽误了的漫威电影!内地上映第一天全北京城区竟然难以找到一个非早场非夜场的IMAX排片!这在以前怎么可能?和《花样年华》竟有点难兄难妹之感了。可能因为口碑不好没啥期待,看了觉得还行啊!挺热闹的!尽管漫威多重宇宙各种关系我记不住,但有老哈里森福特和丽芙泰勒对我来说就足够了!一直等Liv出场,镜头太少了。小紫翅膀也不错!作为爆米花电影足够了。红巨人变回老罗斯后,还挺……难受的,老人了,想起我爷爷……结尾长字幕后有个彩蛋表示会回归。也是因为一直想等等看,凑来凑去也没和F一起看成,拖到现在才看怕再不看下线了,全北京已经没有什么正经排片,能中午来看个假C厅也不错了!中影国际影城党史馆店8号120帧CINITY厅(单激光头放映),一人包场。
前戏过长,还秒射,现阶段漫威正常发挥!
第四、五阶段以来最好的一部。镜头语言出色,剧情不胡闹,但也很平庸就是了。
出乎预料的好啊,很久没看过漫威正经拍正经写剧本了,甚至还真的把鹰队拍出点英雄气概,就是让片里让其他人吹捧他有点多余了。鹰队的塑造方向是个尽力而为、忍辱负重的凡人,导致看完以后还挺喜欢他的,人设差不多立住了。不过追着打戏来的话,就没太多看点,大部分时候鹰队战力表现都是被拿枪的人追着跑,穿上翅膀也只能对付一架飞机。剧本框架是谍战片风格,算是大家都不算坏人的故事方向,鹰队所做的也就是一直在各处阻止让事态不要扩大。不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无名队长的演绎,被压在地上时恳求不要扯坏他西装的时候有点触动。另外虽然说打戏很少,但最后红浩克登场时表现力,其实比MCU以往的浩克打砸都要强。
完全理解福伯为什么接这个本子。他或许对红巨人毫无兴趣,但绝对能嗅出沃夫冈·彼得森和安德鲁·戴维斯的味道。我怀念《复仇者先锋》和《特工卡特》那样古典又扎实的时代剧,所以私心还是很喜欢这部摒弃了MCU的螺丝钉诅咒、肯老老实实讲清楚阴谋的故事。全球主义超级警察的时代过去了,英雄也要学会跟政见不同的暴力领袖打交道;这个系列要是早些展开类似的视角,也不会沦落至将所有“电影”都拍成“八百标兵奔北坡”的丑陋面目。p.s. 海自F35大战超级塑料虫不是挺有想象力的,我们IJN终于崛起了,大家没收到通知吗?(
这不比毒液3雷神4那种低幼尬笑情节好看?看到片尾那句Captain America will return那些种族歧视的傻x不得气得跳脚?
把包正博时期的第四阶段遗毒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点边角料级别的破事降格成猎冬剧第二季都骗不动订阅。动作戏靠特效,反派雷声大雨点小,视野仅限于办公室里的三言两语,为了照顾大陆市场过度拔高了日本和印度的军事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哪怕武戏不行,新冷战时代如此多二创遐想的空间本可以大书一笔扳回一城,结果对国际社会的理解是如此幼稚。还好没用第一版副标题“世界新秩序”,不然又多一个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