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信奉着这么一个原则:电影,可以像《你丫闭嘴》《死侍》一样整话痨风,幽默斗嘴,虽然吵,但是看着热闹;电影,也可以像《目中无人》《九龙城寨》一样玩沉默风,从头打到尾没啥台词,虽然静,但是直截了当。
但是,电影不能又吵又爱打。
很不幸,《一雪前耻》,就是触碰了我的原则。
虽说打戏不是本片的重头戏,但是该来打戏的时候不痛快还吵嚷,这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而且既然主打东北味儿,除了叫几个东北人来演,在东北拍,拍油耗子,也感受不到什么东北气息,把这个故事迁移到别处同样成立,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这是不也是一种宣传诈骗呢?
一雪前耻 (2024)5.72024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犯罪 / 于广义 于秋石 / 乔杉 刘奕铁
全片的故事发生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地区的冬季,在室外的景几乎都是被白雪覆盖的场景,尽管环境如此寒冷冰冻,但当地人却都是格外地热情,从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东北人在冬季时的那种活力与激情。
本片饱含着东北地区特有得喜剧特色与元素,让观众能够时常被那些包袱所逗乐。
全片主要以老大为弟弟老二复仇为故事主线,并引出了包括金雁、一毛一和四梁子等人在内的主角团队,以及真正的幕后黑手。
无论人物关系有多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普遍都充满了温暖。
全片整体剧情的叙事节奏非常紧凑,各个小故事之间的衔接也非常出色。
随着剧情的推进,几个主要角色都从各自的经历中实现了蜕变,获得了成长,尤其是乔杉饰演的老大,他的性情自始至终变化最明显。
老大在不同阶段的性格状态都被乔杉把控得非常出彩。
看完了《一雪前耻》,并没有觉得是一个烂片,反而在一幕幕的雪景下被这荒诞的喜剧逗笑之下,觉得是那么的写实。
影片中的磕头虫,满天的雪景再加上几个东北喜剧演员纯正的东北话,让我恍惚这就是我老家的故事。
而在乔杉扮演的小人物身上,我似乎也看到了好多人的影子。
我在老家的农地里也看到过很多这种开采油的磕头虫,一到冬天,农地里是荒芜一片的荒凉,如果家里没有肿大棚,那一到冬天似乎就是在家里猫冬,在大炕上磕着瓜子在跟人搭茬来度过这漫漫的长冬。
农日里的男男女女和邻里邻居,总会为一些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在拌着嘴,似乎也没有人觉得这样的日子有什么不妥。
东北男人在家里的怂(其实也是爱老婆的表现)再加上东北女人的扛事,让我在多年之后才意识到论男女平等和女权主义,那我大东北是遥遥领先了不止一个20多年。
当然东北男人在外面好面子,也会跟人三言两语不合就开干。
当然这些年下来,孩子们性格可能没那么冲动了。
所有的回忆在电影里伴随着情节,似乎又回到了老家的那时人情世故,很怀念。
电影一雪前耻,就是一连串的一系列的乌龙,东北老铁们一台戏,一口的东北话,松弛感满满,满地的积雪厚冰,描绘的冰天雪地的东北生活很真实,片尾曲是摩登兄弟刘宇宁唱的,好听。
缺点:乔杉到处托人照顾老二/拿菜刀的时候不复仇,开挖掘机的时候不复仇,拿枪的时候不复仇。
坏人死于话多,而他死于磨磨唧唧,强硬凑时长吗?
好辣鸡啊!
这部电影简直让我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辣鸡烂片。
去年听说,马丽、乔杉在我老家拍戏,我还疑惑呢,大庆有啥好拍的。
没想到,这部电影就这么水灵灵上映了。
《一雪前耻》围绕着十五年前的一场车祸展开,老大因为一时的懦弱,导致弟弟残疾,而肇事者逃逸。
十五年后,老大发现肇事者就在身边,于是展开了复仇行动。
影片的拍摄地点就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而该片的导演于广义也是土生土长的大庆人,所以他在影片中将大庆的地域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庆是一片油田,几乎这里的所有人民都是油田子弟,少部分是有地的农民。
影片抓住了这一特色,在人物设置、剧情设计、环境等方面都围绕着这个特色展开。
若论影调风格,《一雪前耻》将东北的黑色幽默喜剧抓得很准,但或许是受到了一些审查的限制和束缚。
影片开头调儿起得很高,又是猎枪,又是肇事逃逸,但是最后的复仇高潮却没有延续这种爽劲儿,是比较遗憾的。
作为大庆人,这篇文章就让我从大庆人的角度来谈谈这部电影吧!
东北的冬飘着鹅毛大雪,裹着厚棉袄吃冰棍,就是东北冬天的特色。
但是,俺们那嘎达真不冬泳!
包贝尔这个角色为这部电影牺牲很大啊,他一出场就是袒胸露背冬泳,出来之后别人裹着大棉袄都哆哆嗦嗦,他说话都不带打颤儿的。
这样设置为也能理解,因为和最后的包贝尔掉进冰窟窿里形成了一个闭环。
他出场的第一句台词是“一天不下水就难受”,而最后被警察打捞上来,他也是这么说的。
影片发生在冬天,镜头很多次扫过被雪覆盖的街道,被冻成冰的门牌。
实际上,东北已经很久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了,就算是去年,也没这么大的雪。
影片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导演想拍摄哪个年代的事情没有交代,不过查了一下,2017年、2020年还有油耗子。
那就算是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吧!
乔杉饰演的老大还有青梅竹马金雁和一毛一都住在店里,金雁开饭店,老大老二开洗车行,他们都属于大庆的穷人——因为都是体制外的。
老大家里有一大片玉米地,而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玉米地里有人干偷油的行当,而搞偷油工作的正是自己的邻居一毛一。
拍摄到这里,我觉得导演就没啥生活经验了。
冬天,东北的玉米不可能这么高!
因为,收成结束了,玉米秋天就收完了,留着杆子没有用,一般都会砍了烧火。
而老大家的玉米还高高耸立着,这个就不太符合东北的逻辑,我在东北的冬天是看不到那么高的玉米杆的。
这里就是导演为了剧情而故意这么设计的,而影片里BUG还有很多,我们一会慢慢聊。
东北的人提起东北人,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豪爽,能喝!
这一点,身为东北人的导演还是抓得很准的。
东北人只要一谈事儿,就得在酒桌上,老大在和一毛一谈收回土地还是直接给50万租十年的问题,就是一边喝酒一边谈的。
另外,东北人一言不合就动手。
不管是开车撞死了别人家的驴,还是发现有人在自家玉米地里偷油,这些人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动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东北,能抗事儿的是女人。
虽然这些男人总是吆五喝六的,冲锋陷阵的好像永远都是家里的爷们儿,但是真正遇到了问题,爷们儿都回去找娘们了。
四梁子(包贝尔 饰)撞死了别人的驴,又转头撞坏了老大的门牌,这事儿几个爷们就只会动手争执不休,最后还是马丽饰演的金雁出来调停。
并且和养驴的农户说:“这一片儿提我金雁好使。
”可以说,在一群爷们儿戏里,马丽的作用非常重要,她就像是这帮人的定心丸一样。
而且就算是被反派黄天盛绑架,她也是最不慌的那一个。
再有,就是东北人性的两极分化,既有极端善良的老百姓,也有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狠人黄天盛。
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当年,黄天盛撞伤了老二,甚至想用猎枪灭口。
而车上坐在副驾驶的一毛一,因为认识老二而折返回去救老二,从此变成了这兄弟俩的救命恩人。
老大一心想要复仇,寻找仇家多年,终于锁定了黄天盛。
但是最后在用大铲车想要铲死黄天盛的时候却手下留情了,只是让黄天盛摔下来受了点伤。
而后,他拿着猎枪去追杀,也只是开了空枪吓唬他一下,没有真的动手。
这是小人物底层的善良,但也正因为导演想要保护家乡人的这种善良,而让影片的高潮牺牲了。
看到最后,虽然黄天盛被因果报应了,他也出了车祸,而没有交代车祸司机是谁,但观众看到后来总觉得有一口气释放不出来。
如果是香港黑帮片,两个人早就斗得你死我活,几乎要同归于尽了。
导演都花费大手笔制造了许多汽车被铲成废墟的画面,怎么就是不舍得动黄天盛呢!
反而包贝尔被摔了一次又一次。
导演塑造的东北人是鲜活而真实,但最后的复仇大场面确实差点意思。
影片逻辑,不能细想整体来说,影片还是爽的,尤其是黑色幽默的部分抓得很准。
但是影片的BUG也实在太多了,不知道是我对生活常识有误解,还是导演为了剧情而忽略了。
最大的BUG是金雁的饭店停电了,一毛一和四梁子发生了冲突,四梁子掉进了地窖里。
当金雁冲进来的时候,发现老公一毛一晕倒在了地上。
我当时还以为他被谁偷袭了,偷袭者跳窗逃跑了。
结果没想到金雁分析是煤气中毒。
而此时此刻,金雁的手里还拿着蜡烛。
那可是明火啊,煤气浓度过高遇到明火不会爆炸吗?
况且,为啥会突然煤气中毒呢?
他家炉灶上好像还开着火呢。
反正这一部分我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逻辑在哪儿。
还有四梁子被拖到外面透气,老二玩石头砸到了一毛一,一毛一扔回去结果打破了老二家的窗户。
兄弟俩前去查看,看到了受伤的四梁子,以为是老二打的。
结果他们送老二去医院的时候,以外被“请”入了黄天盛的秘密基地。
黄天盛一开门,四梁子掉了出来,摔在了地上,头上插入了一根钉子。
他明明摔到了雪地里,应该是柔软的,钉子哪儿来的?
导演前面也没有任何铺垫,观众看完就更是懵懂了。
所以有时候感觉,导演是为了推进剧情而设计得这些情节,自己根本没有仔细推敲过。
喜剧的梗是玩得很好,毕竟有那么多喜剧演员保驾护航。
还是很开心能够看到家乡电影的,磕头机、大片的草原和牛羊都极具大庆特色,但是剧情确实挺让人遗憾的。
豆瓣5.9,还有进步空间,导演再接再厉吧!
j
混乱,真的很混乱有很多电影的通病,镜头给线索了,非得台词再垫一句,很多余,还有反复提的慢镜头,真的不要再用了,你也用不好,然后还不好看,真的别用了你要说这个电影没有大庆官方的支持我是不信的优点也是有的,后面用车来回换人的编排还是不错的,有点公路电影的意思很明显应该是想像虎口脱险,子弹列车一样,用一件事的好几个支线来回冲撞,形成一个圈。
有一点意外,包贝尔的这个角色,很被物化,很多意外支线都是用他来造成的,一般来讲支线都是用东西,像是子弹列车里的公文包,来回传递,不同人接手造成意外,这真的第一次见用活人来造支线打圈的。
(但是啊,这个电影在大庆冬天拍的,包贝尔真的就穿个外套骑摩托真的容易出人命)主线也挺模糊的,按理来讲复仇应该是主线,但是,很明显偷油线用的演员更多,占比更重,就造成了煽情点真的变成了煽情点,因为在观众的视角你这个事根本就不重要啊。
我没有看出来这个哥有多想复仇,抓到幕后黑手之后要钱,要他给爸妈磕头,感觉与他前面造势完全不符,有种要把人整死但是我只是要钱而已。
而且弟弟结婚这个事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到开片点,结尾扣的。
而且一开始因为弟弟的残疾导致彩礼上涨,已经很让人不适了,站在男主的视角看是补偿人家女生,但是站在观众的视角看女方有一种卖女儿的感觉,再加上整个影片中间金雁作为和事佬整体地位很高,然后片尾弟弟刚和一个同样又残疾的女生见面,就敲结婚,是不是有点自己打自己脸。
剧情逻辑也很乱,复仇线开篇线索断指和枪,男主修车见到人家第一面看见断指就确定他是凶手是不是有点草率,影片最后发现兄弟一直知道凶手是谁,因为兄弟当时也在现场而且还去看了弟弟的状况,但是全程目击现场的哥哥完全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至于其他线的串联更是乱上加乱整个电影都在给男主营造一种孤胆英雄,重情重义的感觉,但是,杉子根本不适合啊,一给特写我都两眼一黑。
整体显得很冗长,很多没必要的台词,镜头和情节,连导演都被大家眼中的东北所困住了,自己都在给自己添加刻板印象,真的没必要。
忘了提马老师了,她真的,可以说她演烂片,可以说她接烂角色,但是每次她的表演都是没问题并且突出的,不说别的,你能感觉到导演前面铺了不少笑点,都没响,但是到马老师出场之后包袱响了,而且她演戏真的有一种压着人打的感觉,她也不是抢戏,但你就是很难不注意到她,她真的把角色的核心抓的很好,很准。
………………………………………………………………………………………………………………………………………………………………………………………………………………………………………………………………………………………………………………………………………………………………………………………………………………………………………………还行,合家欢类型的电影都可以看,带我妈去看的,我妈能看进去。
马丽东北大姐大的气质太浓郁了很抓眼,一出场就是那个味儿了。
展现了东北的风土人情,镜头拍的也很美有时代感,兄弟情还是很感人的。
就是所有的笑点套路太巧合了,好像舞台剧小品,下饭可以看看。
还有五十万的彩礼,特殊人群的傻子配哑巴,不知道怎么讲,有点唏嘘。
先说结论:十分推荐,特别好看。
下面说说观影感受,首先作为老豆瓣,以及东北人,这绝对是一部值得观看的东北电影,上一次因为东北影像兴奋,还是漫长的季节。
其实这个影片特别适合非东北人观看,因为他可以打破很多固有印象。
据说片子有科恩兄弟和盖里奇的影子,但其实只是这些国外导演把多线叙事玩的比较早而已,难道只是他们玩的早,国内导演搞多线叙事就是学人家吗,没必要那么自愧不如,咱中华文化底蕴厚着呢。
其实说到国产电影就对标国外电影,真的没必要,作为电影爱好者,我们是希望有自己的好看电影的。
最重要的是非常有幸,当然也是肯定的,有导演本人亲自陪我看的电影,让我没想到的是,导演本人看了无数次本片,再次看到了影片,也是热泪盈眶,悲喜交加,让我对导演的真诚和感性有了更深的感触。
说回片子,影片演员真的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作为普通观众来说,演员最重要的是演的像,马丽老师演技绝对没毛病,特别出彩,乔杉从爱笑开始本人就一直喜爱,演技亲民又真实,包贝尔提供了本片大量笑点,真是很卖力,刘弈铁演的老二真实又让人心疼,全片真的是所有演员演技在线。
看这个影片当然有个人感受,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庆人,看到这样的影片视觉,真的特别亲切,那些空镜的画面仿佛带我回到了小时候,别说大庆人,我相信所有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孩子都懂,赵小丁老师果然名不虚传。
最后说说作为影迷对于影片的感受吧,电影前段真的特别爽,特别是玉米地那段戏,加上配乐,真的有点asmr了,味道一下就上来了,但这也是我遗憾的地方,影片没有一直保持这个风格。
再一段让我兴奋的是结尾部分,有一段的配乐一出后,瞬间给我带到了西部片的感觉,很爽。
最后,强烈的推荐大家去欣赏这部东北影像,真心不亏。
影片里一毛一有一句台词,大概的意思是,咱们小老百姓能怎么办呢?
我想,这部电影的核心也就是这样了。
先说整体,不考虑结尾,我能给五星,考虑结尾,四星。
为啥,因为咱们小老百姓能怎么办呢?
最后能没场大场面的追逐戏么?
不能啊,投资人能答应了!?
老大能下手杀人么?
不能啊,文化局批不过去啊!?
黄天盛能不被戏剧化的撞死么?
不能啊,交通肇事逃逸判不了死刑啊!?
就这样,最后还得黑屏字幕交待一下各自的结局。
其实从卡拉是条狗开始,我都默认了。
黑屏字幕不算电影的真结局。
除此之外呢?
真的是一部扎扎实实的好电影,感人,有趣,贴近生活。
见包贝尔的时候他在冬泳,为后面的情节留好铺垫。
老大该怂的时候还是怂,怂了这么多年,也是应该的。
没有百万千万的大钱,都是鸡零狗碎几千块就能让人违法犯罪。
嗨,我身边还真就这样,为啥?
穷啊,一次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了。
难啊,宝贝儿的娃都要改姓了,都穷啊。
东北人的虎虎完了以后的怂,都是那么真实。
真的,没有人想杀人,就是要回自己的钱,真闹出人命来谁不慌啊爱情也真,打打闹闹,互相藏着掖着,但是真到最后了,还是得奉献出来!
前半部分,没有多余的镜头,没有多余的台词,好电影,真的好电影!
至于最后得机械降神嗨,那叫文化需要。
这导演,记住了,下次有片上映,来补您一张票。
咱小老百姓,也只能这样了。
影片的细节处理也暴露了制作上的粗糙。
场景布置缺乏用心,不少地方可以看出节约成本的痕迹,使得整体画面显得廉价。
动作戏的设计和拍摄也显得生硬,缺乏紧张感和合理性。
对白和台词的逻辑漏洞更是让影片的观影体验大打折扣。
尽管影片存在诸多问题,但也有部分观众对其表示认可。
特别是一些观众认为影片在描绘东北地域人情冷暖方面做得不错,马丽的表现也为其增色不少。
这说明影片并非一无是处,但其混乱的剧情和粗糙的制作确实难以让大多数观众满意。
好喜欢这种充斥着浓厚东北气息的喜剧片,看完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东北人是天生的喜剧家,他们真的太会“整经”了
7分,东北人看着很亲切,全员演技在线
比预想的好(尤其是包贝尔,至少没泄),但还是差意思——主要是高潮不高,笑料还好,故事马马虎虎(但讲清楚了吧),节奏(剪辑)还是乱点~过审第一吧——不容易了!
一般,名字起的不太恰当吧
挺喜歡喬杉和潘斌龍的 戲裡看見包貝爾被惡搞整慘真是引起極度舒適 班氣都少了不少
盖里奇,宁浩之属也。第二次了,还有人说包贝尔不会演戏?
看上去应该是在大庆拍的吧
挂羊头卖狗肉,明明是个悬疑片,偏要宣传成喜剧片,明明马丽只拍了几天的戏,偏要把她硬宣成女主,吃相好难看,毫无下限!国产电影快要被这帮人给玩完了!
要搞笑不搞笑,要严肃不严肃,无聊的闹剧。
混战可真够混的,看似几条线的叙事,实则是粗浅的模仿。
包贝尔全场MVP,三分给他的,哈哈哈哈哈哈
新阳 浓浓东北风味,演员表现还好,但喜剧点其实不多,斗嘴叭叭的不少,多路人马的纠葛并不出彩,感觉弄成了一出闹剧。
你看看这几个演员,包贝尔、乔杉,能出来什么好东西?
第一次看这种题材的电影,感觉还蛮不错,搞笑+犯罪也丝毫不觉得违和,推荐
一家人的感情真的好打动人心啊,即使平时有争吵和打闹,但关键时刻大家还是保护着彼此,虽然有苦难和困境,但爱是一直存在的
已经开始期待马丽x乔杉的下一部了!二人的组合真的很有笑料,值回票价了
虽然片子的主角不是马丽,但是作为灵魂人物的她真的演的很好,东北女人的侠义,沉稳与剽悍手拿把掐,喜剧因她增光添彩,看得我很开心,笑就完了!(马丽以外的人我不喜欢,不评价了)
看完电影我只想说,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老大一样尝尽生活苦楚之后仍然可以热爱生活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场幽默的复仇之旅,更是东北文化与电影艺术的精彩碰撞。展现了东北独有的方言文化和紧张与欢快的氛围,非常适合中秋节全家人一起观看。推荐!
剧情是一片混乱,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不明朗,看得出来导演很想玩一把东北油田版的黑色幽默,强行加入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但是玩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