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不做比较,不和08年的瑞典版本相比较呢?
这个版本输了大片大片的雪白和美,而这种美和海报的白是无法比拟的。
不过有些小细节,倒是讲清楚了。
比如那张纸条原来是出自《罗密欧与朱丽叶》:I must be gone and live or stay and die. 我必须离开以求生计,留下只能坐以待毙。
记录下喜欢的片段。
ABBY教OWEN如何还击:U have to hit back, u have to hit back harder.你必须得还手,你必须狠狠地还手。
“可是他们有三个人呢”then you have to hit back even harder.那你就要更狠狠地还手。
hit them harder than you dare。
狠到连你自己都不敢想象。
and then they'll stop。
这样他们就会停手了。
OWEN成功地使用了此方法,突然会想到阿甘,他曾经也是那么的懦弱。
有时需要的只是一个异性的鼓励,他就会勇往直前,他会从男孩里毕了业。
觉得很有爱的场景是:OWEN问ABBY,will u go steady with me?
原来小男孩情窦初开时,才不会直截了当地问will u be my gf,而是这句。
steady这词,更持重,稳重,情重,意重吧。
一切都是为了女王不要以为这是一部青春勃起的爱情片,要是这样想,你就错了。
其实导演要拍的,是女王主宰众生男的故事。
虽然我没有看过原版,但可以肯定,这部片子虽然是走唯美路线,但讲的,是一个关于阴谋的故事。
吸血鬼艾比的出现,伴随着一只其貌不扬的老头吸血鬼。
根据电影中的设定,吸血鬼是不会老的,小艾比保持了12岁N载,说明了老头吸血鬼是老了后,才被变成吸血鬼的。
而某妇女被艾比吸血了,就变成了吸血鬼了,因此可以判定:老头是到老了,才被艾比吸血鬼化了——这时它已经衰老,笨拙。
同时,它经常被残暴的女王责备——当他失手,拿不回血瓶时。
在老头十多岁的时候,他和艾比就已经“表面上”相爱了。
而且他还一直帮艾比做着杀人、要血的勾当。
这是因为单向的爱。
但他仍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一开始的目标是偷车贼,后来由于艾比对血过分需索,实在没办法,才不得不对普通人下杀手。
艾比对他的,只是利用,她是自私的,她需要一把工具,来满足她嗜血的欲望。
直到她发现,这个老头真的不行了,而辱骂也改变不了这一切。
于是,她开始寻找一把新的工具。
这一把工具,就是欧文。
欧文是一个胆小内向的孩子,偶尔还有青春的骚动,偷窥人家XXOO,在学校总是被三两成群的恶俗孩子挑逗、挑衅、伤害。
艾比开始尝试与他交朋友,满足他的青春期需索,但同时,她看穿了他的怯懦,于是告诉他:当遇到迫害时,你要不顾一切地反击、反击、反击……在艾比的引导下,欧文开始成长。
并逐渐朝着她理想中的新工具发展——他将代替老头。
当老头发现了艾比在寻找新的工具时,他很痛心,一方面是爱艾比,出于地位被动摇,另一方面,是不希望又一个男人,沦为女王的工具,成为又一个杯具,于是他去证明自己还是有用的——他去杀人取血,但却出了意外,车子翻了,他只能用光来毁容自己,最终在医院绝望地让艾比吸掉自己的血、毁灭自己的生命。
他最后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阻止艾比。
死在心爱的人手上,也算是一个好的结局。
杯具的轮回,到了欧文。
经过一系列的勾引。
艾比终于收复了欧文的心,欧文的心理防线一步步崩溃,最终接受了她是吸血鬼,但还没有心甘情愿地为这份所谓的爱情卖命。
然后,艾比谎称她要走了。
在游泳池,欧文面临杀机,艾比的出现,美救脑残,终于,欧文彻底地沦陷了,并愿意死心塌地地为了女王做事——于是他们一同上了火车。
他带她离去。
而若干年后,他将会成为另一个老头。
吸血鬼女王科洛莫瑞兹终将会把他抛弃,然后找到又一把新的工具。
美貌与诱惑,都是她的武器。
为了避免这个杯具的结局,老头曾经叫艾比:以后别再去见那个男孩子了。
但很显然,作为女王的艾比做事是自有打算的,根本不会鸟他。
况且,一个工具,又怎么能命令她呢?
美版与原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这就是之所以原版的女主角很唯美,很克制自己吸血的欲望,而美版的艾比,却是狰狞的、嗜血的,完全没有克制的缘故。
为什么艾比不吸欧文的血呢?
因为她暂时还需要一把工具,而这把工具必须要是人。
人能在日光下行走,吸血鬼不能,他将会拥有强壮的身躯,并在日光完成她不能做的事情,做到老头所干不了事情,然后在六七十年后,成为又一个老头。
这是一部彻底的杯具。
强烈推荐,我给五星。
——————————————————似乎有人不认同电影24分时 前男友眼镜老伯取血失败后回家 现任男友欧文偷听到隔壁在吵架 有个男的(黑黑的背影轮廓)在对眼镜老伯凶凶抱怨‘难道要我出去自己解决么’原来这也是爱情。
我确实不认为这女主是什么好人。
————————————————————引用另一位豆友的文章还以为是个爱情故事,看到最后一幕,终于明白,那个老男人可能以前是和艾丽私奔的小情人。
艾丽永远都在12岁,可是她的爱人却不可避免的要变老。
奥斯卡是另一个轮回,可是看艾丽对老头的态度,让我觉的,她只是再不断的用自己去诱惑一个又一个孩子爱上自己,成为她的工具。
不过整个画面都挺美,挺安静。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956572/评论可没我这文章那么激烈哦,这才叫客观。
——————————————————————
小女孩艾比分析 从影片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外貌上,是一个 12 岁的人类小女孩。
- 以人类血液为食,不能食用人类食物,会强烈呕吐。
- 嗜血,对血液极度(舔舐小男孩滴落地板的血液)- 畏光,持续见光会燃烧至死。
- 有感染性,被咬会也会转换成这种形态,但似乎没有智力- 高智力吐槽一下,看见有评论说艾比是跨性别的类人生物。
这里反驳一下,关于性别,艾比前后多次提及"我不是一个女孩","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我什么都不是"。
我认为她的意思是说,她不是人类,是一个完全没有同伴的异类,从她连魔方都不认识可以看出,她的知识面很窄,更不知道"Vampire(吸血鬼)",但是又发现自己和人类不一样,所以才说“我什么都不是”。
一个点睛之笔的设定是:艾比进入其他人的房间必须房主说出“我同意你进来”,否则贸然闯入会持续渗血,甚至死亡。
所以男二老头不可能也是吸血鬼,因为没人邀请,他们就只能露宿街头。
并且我认为,艾比可能心智水平也停留在 12 岁:- 考虑到男二老头,从小男孩时期就陪伴艾比,至今大概已经四十年。
而艾比作为一个高智力角色,在四十年间毫无长进,依然行事鲁莽,肚子饿了就随意杀人,可见心智不成熟。
- 艾比不认识魔方,说明很少接触外界。
因为艾比畏光,白天只能在浴缸里沉睡,而 1983 年的夜生活不发达,艾比无法和人交流,所以心智水平保持在 12 岁。
- 即使以伤害自己为代价,艾比依然选择吃下小男孩的糖果;在闹矛盾时,小男孩不愿意说出“我同意你进来”,艾比为了安慰小男孩,仍然强行进入房子,结果渗血被折磨。
可见艾比实际上只是个孤独的 12 岁小女孩。
另一点也很有意思,艾比袭击遛狗的女人后,护士说至少输血6品脱血液。
换算过来也就是2.8升,差不多是人体50%的血液量,想要一个人放血喂养艾比基本上不可能。
多人放血理论上可行,但难点是如何在不暴露艾比的情况下,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特别是他只是一个 12 岁的小男孩。
艾比和男二 原谅我最初以为他是个虐待女儿的无良父亲......男二老头就是上一代老去的小男孩。
他和艾比的情感,初期应该和小男孩类似,朋友—>恋人—>爱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艾比还是停留在 12 岁的心智,代沟不可避免,感情也变为亲情。
很多人说艾比只是利用他,其实不是,他们的相处模式更像不会沟通的老父亲和女儿。
所以男二不让更加强大的艾比直接动手,抱着脖子吸血,而是自己杀人,取血,让艾比喝下去,是为了保持她的人性。
在计划失败后,果断选择用硫酸毁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让艾比吸干他的血液,从容赴死。
唉,为之计深远。
艾比和小男孩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恐怖故事,但对于小男孩来说,只关乎爱、孤独和救赎。
终日飘雪的北国,白昼渐短,夜色极长。
妈妈不是酗酒,就是打电话和爸爸吵架;爸爸也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关心,实则已经几个月不曾见过,连他的问题都不愿意耐心回答,只知道把一切推到妈妈身上。
在学校里,多看同学一眼,露出笑容,都会被毒打一顿,唯一的玩伴只有望远镜,可以短暂的从压抑的生活中抽离,以局外人的身份.....压抑,痛苦,究竟为什么把我生下来...被混混摁在漆黑的泳池里,水灌进耳朵,鼻子,嘴巴,仿佛下一秒就会死去,拼命地挣扎,也不能让他心软。
不,就这样死去更好,为什么还要挣扎....那个女孩,就像初见一样,再次出现,轻而易举地杀掉所有混混,把我从水中拉出来,把我从乏味压抑的生活拉出来。
嘿,老兄,当你无人可以依靠,被欺负的最惨的时候,一个小女孩飞过来,杀掉所有欺负你的人,简直帅呆了!
至于未来会怎样,去他妈的吧。
善恶之争一部分观点认为,小女孩是纯纯的坏种,对于男二是完全利用,接近小男孩也完全是伪装,他也只是一个短暂的工具罢了。
我无意争论,但希望能给你一个更美好的结局。
如我上面所说,艾比和老头之间的冷漠,只是因为艾比心智年龄停留在 12 岁而产生的代沟。
而她对小男孩,从很多细节都能看出她的真心。
明明知道会呕吐,还是吃下小男孩的糖果。
在小男孩吃醋跑走,来到他的门前。
小男孩赌气不说"我同意你进来",她宁愿伤害自己,冒着渗血的代价,依然强行进来。
我很喜欢这个寒冷彻骨,温暖人心的故事,希望你也能喜欢^_^
影片改编自瑞典小说《血色入侵》,名为《Let Me In》,这部作品此前已经在瑞典被拍成电影,我看的版本是由好莱坞在2010年翻拍的。
原著我没有读过,欧版的影片也没有看过,所以我的感受只限于好莱坞版本,与原著的思想可能有所不同。
电影网站上将本片归类为恐怖片,我觉得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通俗意义的恐怖片我一向是不看的,心理承受度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受不了里面人物变态的造型和刻意营造的环境。
《Let Me In》应该是我看过的最不“恐怖”的恐怖片了。
除了少量情节需要的血腥镜头外,电影中更多的是对Owen(男主演)性格以及他对Abby的感情变化的细腻描写,十足的文艺小清新,但是它表达的主题绝对是恐怖的,就好像中文翻译的名字一样,生人勿近。
记得有位著名作家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我觉得此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恐怖,就是把美好的事物加倍毁灭给你看。
人类世界最美好的爱情被影片中的魔鬼作为侵蚀人类灵魂的工具恣意玩弄,最恐怖的是,你明知这爱情是毒药,还心甘情愿得一点点喝下去。
男孩看似,为爱放弃灵魂的伟大,其实是魔鬼一步步精心设计的爱情陷阱。
电影中主要人物有三位,Owen(boy),Abby(vampire),Old Man(Abby’s EX)。
在Owen与Abby的第一次见面时,Abby还没有对Owen有想法,或者说在犹豫中,所以才对Owen说“Just you know, I can’t be your friend.”。
不过,从Owen拿着小刀对着树干发泄,Abby可以感受到眼前这个男孩内心深处的压抑和愤怒,使得父母离异、经常被同学欺负的Owen成为绝佳的猎物。
但是,真正促使Abby决定接近Owen的原因是,那天夜里,Old Man外出为Abby杀人取血的失败。
Owen从墙壁另一侧隐约听到的咆哮声不是他以为的Old Man,而是Abby在对着她曾经的“爱人”发脾气,最后Old Man说的“Maybe I’m getting slow; Maybe I wanna get caught; Maybe I’m just tired of this.”使得Abby意识到眼前的仆人已经失去价值,转而决定将Owen作为下一个猎物,于是才有了第二天傍晚的第二次相遇。
在第一遍看的时候,我一度被男孩和女孩之间看似纯真的爱情感动得精神恍惚,把一直默默奉献的Old Man忽略了,直到第二次回顾时突然想起,Old Man在死的那天出门前曾恳求过Abby,“Please stop seeing that boy.”,我才恍然意识到,Old Man与Abby一直都是恋人关系,之前感人的纯爱显露出本来的面目,一场无情的“三角恋”,Abby为了Owen抛弃了Old Man,使得这场爱情再也不像看起来那么纯洁,也正是从这一点暴露了Abby的魔鬼本质。
作品另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在Owen发现了Abby是吸血鬼之后的变化。
按照影片中的情节来看,在Old Man死掉后,Abby来到Owen家,从窗外进来,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并“go steady”确立了关系,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Abby冷血的一面,心爱的人刚死去,她便马上投入了新欢的怀抱。
Owen和Abby就这样在一起了,偶然的意外,让Owen发现心爱的女孩竟然是魔鬼,作为一个12岁的孩子,他本能得向父亲打电话求助,可是他的父亲还沉浸在对Owen母亲的盲目仇恨中忽略对孩子的关心,可以说,Owen最终成为魔鬼的仆人,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他的父母造成,更讽刺的是影片中,Owen半夜偷跑出去与Abby见面时,在沙发上睡着的Owen母亲面前的电视机中正播放电视台的广告,“It’s 10 o’clock, do you know where your child is.”。
在求助无门时,Owen决定独自面对魔鬼,也就是在这时,Owen发现了Old Man其实不是Abby的父亲,而是她原来的恋人。
惊慌失措的Owen从Abby家逃走了。
看到这里,我心里出现了新的困惑,似乎从始至终,Abby对于自己的身份背景都没有刻意隐瞒,在Owen发现了秘密后也没有恼羞成怒,让我一度怀疑眼前的到底是魔鬼还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在Owen逃走后的第二天,Abby来到Owen家,生气的Owen没有像往常那样说出“You can come in.”反而戏谑得调侃Abby,导致了接下来的Abby流血一幕。
看到这里,我才突然明白之前Abby的反应。
也许是对魔鬼的诅咒,也许是对人类的保护,上帝为魔鬼设置了一道无法轻易穿越的障碍,即如果得不到邀请,魔鬼无法进入到人类的房间。
此时魔鬼能做的只有用各种虚假的表象来迷惑人类,让你心甘情愿得说出那句“You can come in.”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在看到Abby流血的一幕,Owen忍不住内心的冲动,紧紧抱住了Abby,也许,此刻在他眼中,Abby并不是什么魔鬼,就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也就是在这一刻,Owen无可救药义无反顾得中了魔鬼的爱情毒药。
之后的情节也就顺理成章了,再帮助Abby杀死了前来调查的警察后,Owen已经几乎沦为了魔鬼的仆人。
但是,使我真正看清Abby魔鬼本质的是最后的情节,Owen在游泳池被同学欺负时,已经离开的Abby奇迹般得出现并杀死了Owen的同学,救了Owen一命,于是Owen下定决心跟着Abby远走高飞。
在感动之前,我想提醒各位,为什么Abby会突然出现在游泳池?
答案很简单,其实她并没有真的离开而是躲在暗处跟踪Owen,等待机会,将Owen最后一点灵魂吞噬。
影片的结尾,Owen带着Abby远走高飞,“快乐”的Owen在火车上哼唱着从始至终贯穿影片的那句歌词“Eat some now, save some for later.”,用一句话为整部影片做了最精辟的总结。
影片结束了,我的心情却一时难以平复,Owen的悲剧绝大部分源于家庭的不幸,让我纠结的是,Abby对Owen的感情是否真的是爱情。
相信大多数人像我一样不愿意去相信那美好的一个个片段全部是魔鬼编织的谎言,我们宁愿相信Abby是真的爱Owen的,可是,我们也无法判断,Abby究竟是因为爱情,所以去爱;还是因为生存,所以去爱。
所以说,最后的最后,纵使你粉身碎骨、万劫不复,那又与我何干呢?
要知道,是你,亲口邀约,我才得以走进那扇门。
从一开始,这就是个你情我愿的游戏。
动情的一刻,你就已经输了。
电影的最后停留在了Owen和Abby”私奔”的列车上,这可不是童话里两小无猜的爱情开篇,却是又一个罪恶轮回的开始。
影片里的被Owen称作是Abby 的爸爸的“老男人”一直都没有出现名字,他只是一个抽象的人物,代表了过去以及将来在某几十年内都一直死心塌地在白天里照顾Abby的男人们。
Owen也将成为“老男人”。
可以想见,Abby物色男人的方法大多大同小异,找到一个饱受欺凌不敢反抗的10来岁小男孩,在某个紧急的关头帮他解决危机,使其彻底沦为傀儡。
这其中,Abby需要鼓励男孩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因为就在Owen拿起铁杆打破欺负他的同学的耳朵的时候,也就预示了他将会在Abby的一步步教唆下去替她杀人取血。
虽然影片充斥了纯真的爱被邪恶地利用的残酷,也还是有令人感动扼腕的情感要素——这集中体现在了那张写着“I‘m sorry, Abby”的便签纸上。
尽管“老男人”的一生都在为了自己爱的人做着违背良心的事情,但是影片直接表达他对Abby爱的地方却不多。
其中,他对Abby说“不要再和那个男孩见面”,在车祸现场义无反顾的把硫酸泼到自己脸上一面牵连Abby,以及在医院里面写下“I‘m sorry, Abby”基础细节算是对这份即使畸形但却令人动容的爱情的直接表达。
这份单方面的爱情更是在“老男人”主动献出自己的血之后宣告终结。
不忍看到美好纯洁的东西被肮脏的玷污算是人类的本性吧,影片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展开了整个情节。
一切有关爱情影院里坐在我旁边的是个壮汉,吸血鬼第一次现形吸血的时候,壮汉也惊了。
我时不时的捂着眼睛唯恐惊悚镜头刺激到心脏。
所以小男孩第一次见到吸血鬼变形的时候,淡定的让我怀疑剧情太有问题了,毕竟他才12岁啊。
后来一直在说服自己,他真的不害怕,因为他知道吸血鬼不会伤害他。
这么想着,竟然觉得这片对爱情诠释的太唯美了。
有多少成年人真的了解自己的身边人,有多少成年人会怀疑自己的身边人,有多少成年人会觉得身边人陌生的好像路人,又有多少成年人会害怕自己的身边人。
哪怕对方只是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哪怕对方只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想,哪怕对方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举动。
成年人的爱情建立在一步步相处了解认知肯定之上。
而童年的爱情建立在最初的认识上。
很难说哪个真哪个假。
但可以说童年的爱情完美的一塌糊涂,让成年人也不得不羡慕。
原版和美版的差異如何?
勉強出一比喻:有似聊齋誌異和閱微草堂筆記的差異。
若美版如閱微,則原版近聊齋。
美版加了個重要的配角:上帝。
無所不在。
出現在Reagan的演說裏。
出現在假爸爸的咒罵裏(失足跌倒的那一聲God!)。
出現在Owen母親的祈禱中。
出現在Owen母親的鏡子上 -- 那張凝視著他偷錢的照片。
於是,故事便有了正邪對立的軸線。
從正邪對立逼出自由意志之說。
「Let Me In」,Abby這句懇求,正是對Owen自由意志的考驗。
為何人會擇惡棄善?
電影告訴我們:主要因為父母和學校的社會功能不彰:上帝示警「Where are your children now?」的時候,母親竟然醉倒在沙發上。
美版又告訴我們:當然也不能全怪父母老師,因為人性本來就有弱點,即所謂原罪之說,此所以Owen會偷錢討小女朋友的歡心(vanity, my favorite sin)。
偷錢的時候,基督的畫像正在鏡子邊緣凝視著他,沒有比這更明確的訓誡了。
紀曉嵐喜歡說: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情有所牽,物必抵隙。
道理差不多。
原版的瑞典片裏,上帝是缺席的,Eli的魔性也減弱。
Eli比較像個異種生物,比如蝙蝠或蚊子。
吸血純粹為了活命,這裏頭沒啥正義或邪惡。
也不特別突出Oskar的性格弱點。
更突出的是寂寞。
寂寞通於饑餓。
原版的主角,一個叫Eli,一個叫Oskar。
前者的意思是 my Lord,後者是God's Angel。
應是編劇故意起的名字。
寓意?
若不是暗示他們都是上帝懷裏的羊羔(上帝創造蚊子自有一番奇妙的用意),就是暗示這一切和上帝無關(蚊子的存在只是自然而然,毫不奇妙),而略帶一點嘲諷。
我覺得編劇的意思偏向後者。
「Let the Right One In」也一樣。
我喜歡她,就是喜歡了。
其他都不管。
她就是the right one,甚至就是the one。
聊齋裏的狐仙都有可愛的名號,有似瓊瑤筆下的美女。
聊齋比較不談正邪,而談情。
聊齋談情,背後透露著無邊的寂寞。
康熙盛世的空虛寂寞,和北歐白茫茫的大地竟然那麼相似。
我今日身處的社會,當然不是康乾盛世,更不是發明諾貝爾獎的福利國家瑞典。
倒更像美國。
所以美國版更能觸動我。
Abby:隔壁的男孩,他那么像我。
他的妈妈喜欢喝酒,任由脏碗堆满水池,对他的关心更多只是在口头上;爸爸的承诺往往成空,不懂他到底在说什么,很多时候都让他怀疑自己是否是被爱的。
他对家没有太深的感情,最起码自己还没意识到。
我常常想,我们为什么会爱上你?
他身体那么瘦弱,在学校被人欺辱,刚刚开始的青春并不美好。
他戴着面具伪装强大,内心里早有扭曲的基因他透过镜片看到欲望,又看到你,你光脚走在雪地里,脚踝纤细他的人生刚刚开始,懂得一些,不懂一些而我,手脚不再利落,心也开始倦了他第一次学会反抗凭借着我为你清理尸首时用的那根铁棍这就像是一个赤裸的隐喻Abby,从此你不再需要我我看到你给了他奖励的吻恍然间看到多年前的我们那么他也会像我一样爱你么?
会为了保护你,从一个文弱的少年,变成最利落的杀手?
你对我吼着“Move”,你一脸甜蜜地和他隔着墙对话Abby,我知道,我知道那个时刻快要来了可是我仍无法不去想,过往的岁月里,你曾爱过我么?
当我对你说“请别再见他”我也说不清自己是怎样的心情是嫉妒他拥有你现在的温柔,还是同情他即将经历的岁月?
你知道么?
在你抽开手的刹那,我已经预感到今晚将会发生的一切。
今晚你要吸血,而我,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预留的食物。
就像他常常唱的那首歌:“Eat some now,leave some for later.”当另一个人也上了车,在路灯的影子里我开始回忆。
可最后,我想我只是倦了,但却并没有后悔。
医院里,你抵着我的额头,我忽然间释然了,这一切就要结束了,很难说是噩梦还是美梦。
但如果你能因我而生,我也算能够了解被我们杀掉的人的痛苦,偿还过往的一些杀戮。
Abby,我并不是在责怪你你早告诉过我应该与你保持距离而最终是我邀请你走进我的生命是我邀请你的。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你我始终相信为了生存,即使不能原谅,起码也能理解何况你曾在我最孤单最懦弱时成为我的温暖和依靠何况你曾让我拥有过美好往昔我死去的当夜你们确定了关系Abby,我想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没办法再保护你。
影片关键之处在于那张发黄的老照片:一如今日的Abby,戴眼镜的小男孩。
而照片里的小男孩如今已经白发苍苍、行动迟钝,为Abby找血的时候甚至不小心摔倒而将血液都撒掉了,他最后一次为Abby觅食出现了失误,在车祸后被警察送到医院,Abby前来探视他,他看着这个自己童年时便深爱上的“姑娘”,伸出自己的脖颈,让Abby食用自己的血液。
不妨称这个老男人的职业为“吸血鬼傀儡”,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吸血鬼物色血液,帮助吸血鬼躲避日光,并且,他不管住在什么地方,都会对Abby说,“You can come in.”Abby喜欢智力游戏,她收藏着一个古老的魔方。
整个片子的基调是孤独寂寞的童年气氛,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Owen,经常遭受班里比他各自高大的同学的欺负,他们的欺凌甚至要至他于死地。
于是,在Owen绝望的时候,Abby出现,将那些欺负他的同学一个个杀死。
最后,Owen带着躲在箱子里的Abby,坐上火车,离开了他一直就不想再回来的故乡,成为新的“吸血鬼傀儡”。
这是多么孤独寂寞的吸血鬼啊。
Once you let her in, you will never get out.
原版已是完美至极,小男孩有点丑,而且他变成了大叔会后悔的
萝莉样儿,御姐范儿
不解释 看完有点难过
真没觉得这片好看。剧场效果也不吓人。但是看到小男孩抱着惊悚小女孩的时候,我竟然想到了男朋友,估计爱情都是这个鸟样的,不顾一切。
嗲!吸血鬼的两小无猜m(_ _)m
氛围一般,并无太多新意的吸血鬼故事。
神神叨叨,不如痛快点儿~
一星给chloe moretz。
情节老套,都是在情理之中,每个角色都很眼熟 ,男女小主角和戴眼镜的警察、老头,都是经常演恐怖片的演员....
垃圾啊~
我没看过原版的·
Totally spoiled by Hollywood. 小受看到吸血萝莉阉割疤痕的镜头呢?那个痴汉是个恋童癖不是吸血萝莉的旧情人。
亲爱的,这不是爱情,只是一个黑色童话。
除了女主胜出以外,镜头也格外的烂,尤其最后泳池那场戏的处理,瑞典版美感强很多
Chloe演的女生比瑞典版的好看些 其他就不如了 其实美国翻拍瑞典的电影总是少了一股灵气 毕竟北欧冷峻中带的那种朋克风很难模仿 是与生俱来的
来看小萝莉~
“她”是男的。。。。
阉伤镜头没出现?
翻拍没原版好 原版没小说好
比想象的要好看的多啊。不过不理解的是艾比说“我不是女孩”是指“我不是正常人类女孩”还是说“我是男孩”的意思?难道是无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