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是抱着看看帅哥美女的心思,没想到到看到一半的时候已经欲罢不能。
胜民一开始见到瑞英,真的是认不出来么?
我觉得只是不想再尴尬而已。
果然后面一坐下就开始各种问情况查户口,立刻被敏感的瑞英觉察,她说:“你是不是想了解我”。
后来电影回到大学时代,青葱的胜民一点一点在学习如何喜欢一个人。
从一开始建筑学概论上面的见面,到每天公交车上偷偷地凝眸,鬼鬼祟祟的跟踪瑞英。
这些很纯情的桥段表现的还是蛮棒的。
要是只有这些,也许这部电影只能有三颗星。
抓住我的地方有两个。
第一是瑞英生日那天晚上,两个人坐在公交车站(好像是),胜民偷偷的吻了瑞英(他还以为瑞英不知道),瑞英迷迷糊糊醒来,胜民当场被吓惨了,而我当时笑惨了哈哈,这个纯情小青年目瞪口呆一副被人抓奸在床的样子好可爱。
还有一个是胜民的死党,呃原谅我忘记了名字,在跟胜民传授追女秘籍的时候,好搞笑也很温馨。
最后的结果也好。。。
正常,看到两个人吻起来我以为胜民会逃婚,然后镜头上出现他跟未婚妻相依相偎坐在飞机上准备飞往美国,这才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应该做的。
我曾经喜欢过你,但是我现在有了新的生活。
哦 对了 我差点忘记 片尾的时候 初雪那天瑞英真的有去 只是他不在
学校网站上登出来3月电影活动是组织看这部电影。
一看这主演我就觉得肯定是一个吵吵闹闹最后温情结局的小爱情片。
但是最近实在是闲,就和学妹两个人一起申请去看了这部电影。
本来就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8点电影开场,7点55我们才到电影院,领了票,进去一看,男生超级多,心里鄙视他们一定是冲着大女神韩佳人和小女生秀智来的。
开这部电影之前瞄了一下海报和预告片,我以为韩佳人也是建筑师呢。
看到电影一开场她就穿着绝不低于10厘米的高跟鞋的时候我就想真丫的开玩笑,干建筑的就画图纸的时候人模人样,平时在工地就是一民工(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我爸就这样,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回家都把我妈吓一跳),传成狎鸥亭洞的有钱人家太太出来干毛啊。
(后来才知道是我错了)总之,电影就是这样不紧不慢得展开了,我们还是抱着愉快得心情一边吃烤鱿鱼一边讨论韩佳人侧脸真是长得艺术一边瞄着电影。
但是真正让我开始投入的就是15年前的影像出来的时候。
奔跑的秀智,青涩的李帝勋,还有他那搞笑的朋友。
建筑学概论的教授没有打开书开始念那些枯燥的论理,而是让大家用比画出来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我想那个过程一定是让人产生很多思考的,因为大家的笔划过小区,划过公园,划过博物馆,划过汉江,这不仅仅是一张地图和一条直线,而是我人生中的一段轨迹。
秀智和李帝勋的家是在一起的,李帝勋的笔认真在秀智划过的线条上重新划过,心里一定充满了惊喜。
之后就是一段过去一段现实穿插着出现。
真的不管韩佳人多漂亮,我还是很想看15年前的他们,因为年轻,所以所有的青涩、温柔、腼腆、木讷、赌气都可以接受。
秀智的表现一般般啦,在喝米酒时候画自己梦想中房子的那一段最喜欢,又可爱又自然还有点异想天开的纯真。
李帝勋的演技则是让我觉得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想前辈打听秀智时的处心积虑,一开始面对秀智时的小心翼翼,因为秀智的一些小动作而喜形于色,受到打击时的落寞和不甘。
相反是严泰雄粗糙外表下绝世好男人的那个形象看了太多了,反而没有什么新意。
韩佳人的哭戏也诠释地挺好,反正我前左右还有我自己都抹泪儿了。
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就是结局。
一开始看到韩佳人和严泰雄接吻的时候我心里就一哆嗦,拜托不要这么俗气,盖个房子回忆个过去就能让两人重续前缘。
不过好在最后严泰雄还是飞去了美国,临走前将CD和CD机寄给了韩佳人,虽然过去有很多的甜蜜和遗憾,但是房子就算我留给你最后的礼物,以后的我们还都有各自的人生。
我觉得这个才是最好的结局,严泰雄和自己的未婚妻远赴海外,韩佳人在自己的老家重新开始平淡的生活,也许前面还有更好的等着她,谁知道呢。
韩佳人的家也太漂亮了,小时候量身高的砖墙,水池,长满植物的屋顶,充满了回忆,宽敞的大落地玻璃窗,又是美好的明天,这是电影里面晟敏第一个,也应该是最好的一个作品吧。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电影里面演李帝勋朋友,成也萧何败萧何的赵正锡,他一出场我们就笑惨了,第一次是教李帝勋追秀智“你大晚上打电话给他,说你在她家门口,然后就挂掉,这样她就会好奇吧,就能出来了吧,然后你要喝一瓶酒,让她看到你满身酒气的样子,逼近她,她向后退,但是后面是是墙,一只手撑在墙上,当她说你为什么这样的时候,马上转身,你的背景,隐忍又落寞的背影还是重点”,第二次是教李帝勋什么是接吻“你们的舌头,像蛇一样,snake巴拉巴拉”之后就是一直在重复搅拌搅拌,最后一屁股坐下来说自己累死了。
第三次是说幸福,happiness,P是几个来着,一个还是两个,反正不是三个。
这个演员演得真的很有意思。
最近韩网上的影评也都在称赞这个角色是电影大卖的大功臣,这个演员有望多吸引100万人去观影。
其实对这部电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去看了之后觉得很惊喜,各个桥段都挺有意思,结尾是我希望的,演员比较靠谱,温情却不过分煽情,病重的爸爸吃饭,还有妈妈身上那件满是破洞的假GEUSS的T恤,虽然只有一个镜头扫过,但是却是最让我泪崩的地方。
我想那个让同学自己亲身体会建筑的教授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温情的电影要用这个学术的名字了。
两位主人公不仅仅是因为建筑相识,因为建筑再会,建筑,或者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房子,抑或是家,承载了最初的梦想,最终的牵挂,记录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包容着我们的疯狂,安慰了我们的失落,装满了我们的幸福,有着我们平生的回忆。
年轻时的一段拍的好看,结局两人各自走向自己的生活,虽然觉得有点意外的遗憾,细想一下又觉得这样的结局很符合现实。
初恋再美好,错过了也就回不来,即使怀念,也不过是怀念曾经年轻美好的岁月,两个人有各自的生活,重逢也只能擦肩而过
在电影的后面部分我一直在抹眼泪,真的蛮打动人的,一部打动人的电影肯定需要前期的铺垫啦Q_Q,我谈一谈我发现的打动我的小细节吧,也许正是这些小细节的积累铺垫,后面女主和男主没有在一起的时候我才会觉得那么可惜和心痛。
第一,女主问男主记不记得第一场雪的约定,男主说不记得,到后来男主给女主寄来了CD的时候可以肯定男主是记得这个约定的,男主不只十五年前去过废弃的屋子,还拿走了女主留给他的CD,并保留了十五年,你想啊,男主十五年来都保留着女主送给他的CD,怎么可能不记得这个约定,所以男主在对女主说谎。
后来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男主和女主一开始见面的时候不认识女主的时候样子也是假装的吧,看来男主对女主还没有放得很开,被女主伤害得挺深的。
第二,女主知道男主偷亲她的事,但是在当时女主并没有阻止男主,学长想亲她的时候反而二次都避开,女主应该是蛮早的时候就对男主动心了。
第三,女主给了我一个惊喜,就是下第一场雪见面的约定是女主先提出来的,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女主是不是对男主有感情了,男主终于不再单箭头暗恋,而是两人双箭头暗恋,后来女主在十五年后对男主说男主是他的初恋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暗叹了一句,果然。
第四,男主在妈妈家里的时候动摇了,有了不去美国的想法,明面上是男主妈妈老了,去美国就不能方便的照顾妈妈,我猜另一个原因是男主不能放下女主,内心很挣扎。
第五,男主在知道女主要搬家的时候跟妈妈提出也想搬家搬到女主家附近,不知道为什么这点也挺打动我的哈哈哈哈哈,可能是我觉得提搬家这点上能看出男主很重视很喜欢女主,为男主后面的暴躁有铺垫。
第六,女主在画未来自己家的设计图的时候说过想有两个孩子,十五年后的男主在去济洲岛的路上问过女主几个孩子了Q_Q,女主画画时的幸福表情和后来现实对比对我来说又是一击。
大约就是这样,有时间再看一遍,也许还会有更多发现。
看到人人影视出了《建筑学概论》的字幕版,火速下载,火速观看,火速写影评,毕竟很早前就想看了,只能说,不孚我望,演员剧本小细节都很满意,所以破四百万人次的观影记录也是情理之中。
最开始选角的时候,我就不满意男主,可能是当年那部《豪杰春香》里的坏大叔给我留下了强烈的负面印象。
但不得不说,这位大叔在韩国貌似很红,电影一部接着一部,票房竟都不错,不是他的粉,倒也看过他几部电影,早前一部《恋爱操作团》前段时间《特搜本部》,抛开个人喜恶,不错的电影。
至于佳人欧尼,对于美女一向是恶毒不起来的,细数起来,我几乎看过她所有的作品,难道我是她的粉而不自知?
相较《拥日之月》里,动不动就瞪大眼睛做惊悚表情的演技来说,在这里表现还算清新自然,毕竟佳人不是演技那卦的,你看百想大奖,金秀炫一个新人不进入围还获奖,作为绝对女主角连个入围安慰奖都没,所以说评审的眼睛是雪亮的。
因此美女的烦恼就在于无论怎样努力,耀眼的美貌仍会遮掩你的演技。
继续走女神路线吧,演技什么的不care韩佳人是国民女神的话,秀智算是国民小女神了吧。
原来看《dream high》,觉得她有些木木的,看起来特没精神,可能就是她的特色的吧,呆萌呆萌的。
再回到Miss A呢,跳起舞来又很有杀气,架势很足。
小妮子94年的,路才刚刚开始,就已一片光明。
李济勋放在最后讲,绝对是压轴,小伙子没想到还是帅气与演技并存的啊,不是因为他,《时尚王》早就弃了。
虽然长着酷似潘玮柏的脸,演技绝对甩他几条大街啊,人家潘玮柏还是金钟影帝呢,颁影帝给他,绝对是黑他的。。。
扯远了。
电影里土鳖的造型下,我竟然觉得李济勋把木讷腼腆羞赧温柔,演绎得是如此美好。
即使最后他对着喜欢的人说“从我的世界中滚开”也会为他觉得心酸,下了多大的决心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说完后,现实的还是幻想的完美世界就此崩塌,变成陌路。
哦,差点忘了本片的还有一大亮点,里面演李济勋的好朋友,竟然是《king to hearts》里的男二,忽然从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跳到了油嘴滑舌混混模样,戏份不多,却场场令人印象深刻。
我觉得韩国的电影有两种拍得最好,一个是打着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旗号的电影,参照《杀人回忆》《熔炉》《断箭》等,还有就是俊男美女上阵的纯爱电影,如《脑海中的橡皮擦》《爱有天意》《悲伤电影》《只有你》等。
《建筑学概论》里过去与现在交叉,过去的光线偏灰蒙蒙,有些阴沉,现在的则是大太阳洒落在身上,有种舒适感。
其实我不想说错去的已过去,逝去的不再来,但导演就是这样的意图,影片最后,男主还是去美国跟别人结婚,女主一个人继续生活,忽然觉得如果真的让他们在一起,大团圆结局的话,就真的俗了。
我们只是想找回初恋,不是想再续。
就是回去看看,看看当时还很挫的自己。
七岁那年抓住一只蝉,就以为能抓住整个夏天;十七岁那年吻过他的脸,就以为和他能永远。
对于过去的无力感,才是我们热衷怀旧的终极目标。
无论是那部讲述友情的《sunny》还是这部讲述初恋的《建筑学概论》。
当我们开始怀旧就是在无可救药地老去。
故事一开始我以为秀智真的仅仅只是把李济勋当普通朋友,舒服的朋友。
因为有很多漂亮女孩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好朋友,虽然最后连男孩也分不清跟她的感情是友情还是爱情。
反正他们只有一个结果,女孩找了一个比他优秀的人在一起了。
最后他们也许能当朋友,也许相忘。
而李济勋又是一个敏感的年纪和时期,在车上那一段,让我想起了曾经有个女孩喜欢一个男孩,用尽方法接近他。
慢慢两个人变成朋友,最后男孩也喜欢上了她,就在男孩表白后。
可是女孩却因为自己的死党嘲弄男孩四季穿同一双球鞋,而迟疑要不要跟他在一起。
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而车上那一段我是不喜欢秀智这个角色的,因为她虚荣伤害了真正爱她的人。
但后来发现,正是这一段,男孩甩车门而去,秀智才意识到自己也许喜欢上了男孩。
敏感的年少无知啊……但正是这样那样的敏感和被现实冲击而受伤的时刻,我们才变成后来的自己。
被踢歪的铁门,踩了脚印的水池,印有身高标记的红墙,承载着成长的快乐与悲伤,遗失在岁月里。
就像那一学期的学科一样,承载着他们那一段初恋。
而之后的秀智就变得可爱多了,但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往不同地方走去的人。
瑞英虽然喜欢胜民但是她有不时跟胜民透漏出她想要的生活,而那一切是胜民给不了的。
虽然胜民也很陶醉她那样的生活想象,但毕竟生活还是残酷的。
我假设他们就算那时候在一起了,也会因为各种现实冲突而分手的。
反而因为那样一个误会分开显得有些美好。
女孩一直没明白分手的原因,这就是男女的不同,男人对于伤害他的女人,会厌恶一生。
所以从他嘴里的初恋,没有好评。
而女人对待突然离开的男人会一辈子在意,在意到会认为那是她的最爱。
如果有人一开始厌恶瑞英会有心想跟胜民复合的心态,我认为如果换做你是瑞英,搞不好你也会有这样的心情。
因为胜民是她的初恋,初吻,并且他曾经对她那么好,但是却没有一个理由的离开了她,她就算经历了再多爱情,婚姻,她仍旧会很在意那个当年没有一个理由而离开他的初恋,而那个初恋还跟她承诺过要实现她年轻时候的梦想来着。
我可以邪恶的猜测一下,当胜民得知自己也是瑞英的初恋时,亲下去后,不会只是亲下去这么简单吧……韩剧总是有些很美好的处理……胜民那么坚持的留下重新建房子,完全在我意料之类。
瑞英想要当电台DJ,嫁有钱人,没有想过考不上,离婚;胜民想做建筑,建房子,没有想过三十好几还在苦逼的做着客户想要的设计,在生活中打滚。
虽然都回不去了,但总想为那些遗憾缺失填补一些什么,为自己为年少无知的自己。
实现那些最初最美好的梦。
但换做现实一些来猜测,胜民难道没有一点点私心?
他可是从一开始就告诉瑞英没有女朋友,最后是女人直觉察觉到微妙的女朋友说出来一切。
“在公司不是很方便”什么的理由分明在最后被真相了,他们为了重新设计房子的事情吵架,旁边的同事可是很淡定的说,我来设计,你们筹备结婚来着。
胜民你看到那个依然美丽动人的瑞英难道没有一点点私心?
我一点都不信,只是你是个务实的人,也是个有克制力的人。
面对曾经深爱的初恋,我已经分明什么都给不了了,但是仍旧忍不住想知道你的一切,想留给你最初的承诺。
初恋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傻傻忽忽生活在纯真年代里的我们没有被现实摧残过,幻想的未来没有任何障碍。
最后曲终人散,房子留着曾经的回忆与承载新的记忆,彼此都开始新的生活。
Ps:我看到后面有人留言说胜民是假装没有认出瑞英,我回过去再看了一下,确实如大家所说,谢谢指正,嘿嘿,修改一下……
看完这部电影,作为一个中年大叔,想对各位在豆瓣上小兄弟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因为你心爱的女孩和别的男生在一起,就转身离去。
每一个女孩子在决定自己下半生要和谁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有徘徊,一定会有犹豫,一定会有比较。
你应该在她身边多停留一会儿。
能为她盖出这样的房子:保留了小时候成长的记忆,兑现女孩子二层小楼的承诺。
没有爱,那是假的。
为什么不遵从自己的内心?
在一起。
在一起呢?
看了好多影评。
都说这个结尾是多么的好,一个飞往了美国,一个在济州岛海边,隔海眺望。
满足了部分观众欣赏残缺美的愿望,认为得不到的爱情那才是最好的。
艺术的高低咱且不论。
咱作为一个有故事的中年大叔,我只是知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不要给生命留下遗憾。
尤其是感情,尤其是在对一个爱你的你也爱的女生。
不要放弃。
明明是很平淡的故事,可是结尾为什么会感伤。
就像这两年很火的一切关于青春的电影一样,仔细想起来,其实《建筑学概论》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
都是成年的男女先出场,再插叙着回播年少时候的爱恋,两条线交错着推动故事的走向,然后画上一个句点。
无疾而终。
可是,不管类似的电影、书籍看了多少部多少本,再拍一遍,依旧让人惆怅且感动。
因为年少时候的爱恋,就像生命中一场美好的梦境一样,漂浮在记忆之中。
即便历尽千帆,尘满面、鬓如霜,想起那段梦的时候,还是会泛起甜吧。
想起《佳期如梦》里那最著名的一句——年少的时候,我们以为放弃的只是一段感情。
后来才发现,那原来是一生。
一生这么长,如果不能与喜欢的人一起度过,那能够永远记得,也是好的。
最近一部狗血电视剧里有这么一句,我很喜欢——就算最后不能在一起,也好过从来未曾相遇。
我很喜欢他们小时候的那一部分。
干净的少年,乖巧的少女。
一起在天台听CD,一起做课程设计,一起乘公车到终点站,趁她熟睡时偷偷低下头的亲吻,一起谈论着未来。
连空气里都弥漫着青草的香气。
其实胜民离开瑞妍的理由挺扯淡的。
只是以为她喜欢着学长,又看到学长把喝醉了酒的她带回了屋子里。
这时候他不是应该冲过去救她吗?
结果他的反应居然是逃跑。
她去找他的时候,连一句解释都没有听,就选择了不原谅。
然后,这个故事就结束了。
当时还下着雪呢。
韩佳人的颜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那一种,当初看《拥月》的时候,秀贤的古装没有惊艳到我,但韩佳人扮演的大烟雨一出场,就顿时被秒杀了。
长得好像一直小白兔啊,气质又那样温柔美好。
很多人都吐槽她的演技,那时候觉得还好,有几场戏在我看来,还是很棒的。
结果现在才发现……她的演技真的木木的。
看着她在电影里的现代装束,还能让人跳戏到烟雨……真的没有办法吐槽了。
倒是小演员演的很感人啊。
故事的结局,他还是为她盖了一座房子。
在海边,有很多扇窗户,那么大那么漂亮。
就像年少时想象的一样,实现了曾经的那个承诺。
也把曾经的CD和碟子还给她。
原来她知道他曾经偷亲过自己。
他不知道的是,她一直都把他当做自己的初恋。
并不是暗恋。
他躺在房子的草坪上,她看着他的侧脸,微微笑着。
最后,还是只剩下她一个人,寂寞的住在那座房子里。
他去了美国,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
终究还是错过啊。
曾经看《爱情雨》的时候,张根硕和允儿扮演的80年代的部分非常好看。
以至于我一想起那部剧,脑袋里面就是滂沱的大雨,和那冒着雨为爱人作画的少年。
就算过了20年,他们还是在一起了,也不算喜剧收场。
因为记忆那么美。
但私心里觉得,同样的题材,这一部,比《致青春》好看太多了。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约莫是高考结束。
当时年纪小,高考后狂放的心境之下,眼中只为电影中动人的爱情故事修了一条宽敞的道路,其他细节并没有过分注意,更加提不上从建筑的角度感受体味,当中美好亦现实的感情足以使当时的我动容。
时年已久,如今重又翻出这部电影来玩味,心中的唏嘘嗟叹已与从前大不相同。
感情戏依旧抢眼,衬上对建筑的背景了解,整部片简直是对建筑的艺术性与浪漫性的礼赞。
整个故事,拆分来说,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即将结婚的建筑师受有钱离异的初恋女友委托,对其老家进行了一次旧房改建项目,在房子从接单到完工的过程中,包括了实地考察、方案对比、客户意见咨询等阶段。
这些数都数不清的绝妙相处理由为男女主人公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独处机会。
于是乎,如同大多数爱情电影的桥段一般,对往事的回忆徐徐展开,学生时代的清纯初恋跃然幕上。
撇开爱情戏份不说,但从女主角住宅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就空间、环境、材料三个角度而言,这部电影也是很有看点的。
首先,从环境的角度来看。
这大概是整部电影最早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即使是非建筑专业的人士亦能够得到很明确的印象。
需要改造的房子位于韩国济州岛,面向大海,有着极佳的景致。
同时房子本身也带有花园,只是年久失修,荒于修整,显得有些杂乱。
人文背景方面,从女主角的口中可知,这栋略微有些年代感的房子是她从小到大成长的地方,拥有许多的童年记忆。
就连最初的音乐启蒙,也是在不远处的一个私人音乐教室中,这可谓对其一生的发展方向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在她进入大学、成为人妻后,她便一直居住在首尔的城区,这座房子就由她的父亲独居着。
直到女主角离异,拥有一大笔金钱的她希望能在父亲病愈后,回到济州岛与其同住,在有生之年多陪伴父亲,因此萌生了对残破不堪的房子进行改造的念头。
那么,建筑师同学是怎样很好地回应这些元素呢?
第一,整座房子大体上采用了白色为主色调,是一种常见却恰到好处的调和,与面向的大海很好地和谐,顿时使人感觉房子温暖且明媚。
看起来的确是好看,也对住户——一个刚结束一段婚姻的女子和一位时日无多的老人有效地起到精神振奋的作用,很好地鼓励她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在崭新的家里重现书写自己的另一段历程。
第二,整座房子很好地回应了最佳景观面——大海,因此每个房间看起来亮堂堂的,让人舒适。
建筑师同学在一层二层均采用了整面墙壁横向大开窗户的方式,同时在窗户边留下较宽敞的位置供使用者闲坐或摆置物品。
从屋内看,横向大开窗的方式十分大气,但却不失一点清新,丝毫没有完全暴露于室外行人视线中的不适感。
而且如此开窗方式,若是借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一个术语来说,我认为是借景。
建筑师同学将室外大片的海“借”入房间里来,白墙衬蓝海,仿佛一幅无际涯的现代主义油画,美轮美奂。
我很喜欢这样一处设计。
第三,为什么观众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心中都会有些许浪漫的残留,像是含着一颗甜腻的糖果?
除了爱情本身,影片中的建筑亦有不少劳功。
不是又红又专的人,但是在此处借一句科学发展观中的经典内涵来说明此理:以人为本。
为什么女主角希望男主角为她建造一栋房子?
除了想见一下初恋情人,难道就没有其他原因?
那我想,这样的金钱代价未免也太大。
如果你说,这是电影桥段需要,我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赞同。
但是我最认可的一个观点是,因为女主角知道男主角了解她,因此选择这位建筑师同学为她改造老屋。
建筑师同学倒也没让女主角失望,在新建筑中很好地结合了原有的景致,根据第一次实地调查时二人对话的结果,有选择性地保留一些对女主角有重要意义的小角落,包括量身高的墙壁、金鱼池里的小脚丫,房子原有的古朴雅致的瓦顶。
这些小角落不但因袭了建筑本身的历史,旧房改造并不是彻底从无到有,不是完全创造,而是顺着脉络发展,同时使建筑有了人情味,真正“以人为本”,能使人与建筑空间之间产生对话,房子不再是简单的结构,而是一个家。
看完这部影片多年,让我回忆最多的,并不是感情本身如何,毕竟初恋故事也就那些情节,倒是这几个小细节,每每想起,都能感觉到建筑师同学对大学时代女神心底的那一份呵护与温柔。
其次,谈谈空间组织形式。
在影片的最开始,这栋房子是一层的,很简单的空间划分。
在最初的设计中,建筑师同学也是给女主角设计了一层。
可是,设计到尾声的时候,也许是女主角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了新的想法,希望找回自己最初对音乐的热忱,因此希望在房子内部单独隔出一个房间放置钢琴。
这样子就与原先的空间分布产生了矛盾:女主角的卧室该何去何从?
不得不感慨建筑师同学的机智,临时加盖了一层二楼作为女主角的卧室(其实还蛮好奇地基等技术问题真的能够允许这么任性的行为吗?
),而且不但没有使房子本身的美观度下降。
而且突出的二层空间与本身设计的屋顶花园很好地结合,睡醒出门,皆是浅草初阳、碧海蓝天。
想来,是很好地住户体验。
而且就我个人审美而言,加高一层能够起到分散景致集中度的效果。
除了之前提到的横向长窗、量身高的砖墙、金鱼池里的小脚丫,一楼集中了很多景致。
不是说不好,只是空间不大的地方,如果摆放了太多的亮点,会产生些许的拥挤感,反而影响了这些有意义的小细节的本来用心。
但是多了一层,一下子空间就开阔了,让我觉得不那么拥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虽然在影片中没有具体的影像显示这一处,但是总体感觉倒是有的。
影片中,建筑师同学提到将空间挑高以营造更为宽敞明亮的首层。
女主角虽然听不懂,但是对效果倒是很满意。
我觉得这是一个改善空间面积的好办法,而且成本并不很高,可实现程度很高。
当用地面积有限且不能更改的时候,如果可以适当调整层高,整个房间的感觉会瞬间提升,减少了可观的压迫程度。
最后,就房屋建造的材料而言,因为并没有看到太多,因此只能写很少的一部分。
就我看见,整栋房屋的立面上有木头、砖头、玻璃以及混凝土。
屋顶部分由草坪和赭色瓦片拼接而成。
最有当地特色的材料大概是组成围墙的石块了,样式是典型的韩国民居风格。
总的来说,该房走清新路线,总体配色贴近自然,却也有几分朴雅。
说来也巧,在上个学期的咖啡厅设计中,我在屋顶样式方面选择了退台式屋顶花园,其实也是受到这部电影的启发。
不得不说,女主角韩佳人本身就很美,但最为我倾倒的一幕并不是她之前的摩登穿着,而是她一身素衣,长裙翩然,略带好奇地走出二楼的卧室,脱下鞋子步入屋顶草坪漫步,看见因疲惫而熟睡的建筑师同学。
然后躺在他的身边。
阳光下的身影,真的是让我心动。
从此,也就对屋顶花园平增喜感。
写到这里,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技术宅,对这一部本该简单被效果震撼的科幻片进行技术上的剖析。
所谓的“看电影学建筑”,大概就是这样了。
爱一个人,为她建造一栋近乎完美的房子,让她享受最好的景致和风光,也许,是建筑师最浪漫的情话了。
建筑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孕育着纯真的爱情。
平淡的情节,俗套的故事,直到男女主角躺在修建完成的新房屋顶,海风,滩涂,以及身下的草地,此时的画面与心境才真正让我有些感触。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从小就烂在嘴边的诗句此时才第一次让我有直观的体会。
拥有一所自己亲手设计的住宅,座落在海边,应该是每一名建筑师共同的梦吧。
建筑:建筑就是这么奇妙与重要。
他保留了历史,保留了感情,保留了一切在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因为人类多数活动都和建筑息息相关。
在沉迷于成堆的图纸,彷徨在烦躁的业务中的我们,该是探出头来,欣赏一下建筑带给我们最原始的力量。
很多时候,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走不通的路线,我们缺少的,是坚持,是让我们可以坚持下去的力量和激情。
从这个角度,保持激情和活力,比一味的增长技能与知识更为重要。
相关的影视作品,优秀的纪录片,访谈,趣闻,甚至一名建筑师的TED Talk,都会让我们浑身每一个毛孔重新透出清新的气息。
建筑是活的,所以,建筑师也是活的。
生活:建筑来源于生活,因为她是艺术。
生活的体验,于建筑师来说,举足轻重。
欣赏S-M.A.O.的夫妻俩,优质的生活是建筑质量的保证之一,当然,这不是绝对。
影片里说,建筑师都是高富帅,有道理么,一点点吧。
我更倾向于,优秀的建筑师,定是一个可以将生活过得饶有情趣的人。
不会太枯燥,不会太浮华,不会太艰难,也不会一帆风顺。
因为建筑设计是灵活的,扎实的,高回报的,同时更是极其复杂的。
好好生活,好好设计。
爱情:这个和建筑倒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爱情不分领域,不分时间。
为爱的人,设计一栋建筑。
最好能和她(他)住在里面。
这是每一个初涉建筑的孩子都会有的抱负吧。
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建筑是相对永恒的东西,她会伫立在那里,等着男女主角,无论是实物,模型,又或是仅仅绘于图纸上。
那都是建筑师们对于自己的爱情最深的付出与期待,虽然带有一点点自大,一点点炫耀,但却是必须的。
爱情,本就是需要这些。
影片中的爱情,是美好的初恋,那个最后被保存在纸箱中的模型,是这段感情最忠诚的见证。
突然在想,多数建筑师,也都该是忠诚的吧,因为他们的作品从不说谎。
(好吧,这是YY。
大师们几乎没一个好鸟)女主是幸福的,她拥有了初恋留给自己的那个信念,不仅仅是一盘CD,一段故事而已,是一栋为自己与父亲遮风挡雨,同时又承载了汗水与坚持,以及,爱情的建筑。
真棒。
PS:韩佳人不会老!!
除了韩佳人,没什么好看的.
主要是喜欢韩佳人,嘿嘿!
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那是童話。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這才是青春。《Sunny》之後的回憶題材韓國電影真是越拍越累贅。但就一部腦殘青春愛情偶像韓國電影來說 故事冗長拖沓、男女主角木訥呆滯、劇本煽情完全過了頭 我也表示可以理解。
典型的韩剧,结局不太喜欢。
这个结局挺好
呵呵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是童话。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才是青春。"房子建好了, CD还给你了,再见了,我的初恋,我的青春...初恋的故事不管以什么角度去拍永远都是那么清新动人,正叙倒叙的拍摄手法正是天生就适合初恋这种主题.韩佳人漂亮得让10年前的自己显得有点暗淡无光.还有房子建得是真不错.
韩佳人哭得太假了,故事太单薄了,韩剧老线路啊!!!最多就是两颗星的故事。所以我最近是全身长满泪点吗?啊!......不过酱油妈妈和酱油复读死党很萌!
不好看。。。
屎.
凭借初恋女友身份,试图撬动男主婚姻,未果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扫荡梦的黑白无常。
韩佳人真是漂亮啊 随便给个什么 韩国人就能搞出一段纯爱故事 不得不服啊
据导演说是“man crying”式的男性深夜电影,闷骚少年长成毒舌大叔,萌妹子则是女神变成女屌丝……标准韩剧及定型化人物杂糅进日系小清新,时空交织结构还有点意思。结尾略虐,颇具症候:美国还是要去的,生活的重量超过记忆和爱情。
磨叽,俗套。韩国电影的平均值。房子远不如美女好看,辱没了如此专业的片名
哎初恋什么的。。
真的是拍的比韩剧还磨叽...那些年我们没追着的韩国女孩...
好奇害死猫
韩国电影大笨钟奖。。
大家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