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男孩
Phantom Boy
导演:让-卢普·费利乔利,阿兰·嘎诺尔
主演:埃德瓦·贝耶,让-皮埃尔·马里埃尔,奥黛丽·塔图,杰基·贝约尔,帕克里克·雷德里蒙,弗莱德·阿米森,乔伊·卡门,文森特·多诺费奥,布莱恩·T·德莱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15
简介:一位重病多年小男孩,在灵魂出窍之后踏上抗击犯罪的冒险之旅。 《幽灵男孩》延续了《猫在巴黎》探索城市的初衷,男孩的幽灵如风一般穿过纽约的街道楼宇,窥视着城市中生活百态,以柔和的色调勾勒出纽约的阴暗与浪漫。然而,释放病痛的自由惬意瞬间被横行霸道的黑帮罪犯残忍破坏,于是他向警方伸出援手,拯救自己的城市。via.张咏轩W..详细 >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北影节英嘉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BJIFF 240425 党史馆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