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播出十集了,目前来看糊得可以。
但就前十集而言,质量不错。
既然打了“女性”的标签,先来看看本剧的女性是什么样的。
宋佳饰演的时尚杂志副主编陈开怡36岁,未婚,虽然有男朋友但目前她还不想结——这大概是国产未婚女主角里年龄最大的一个了吧。
曾几何时,记得国产剧的一个定律是女性未婚年龄的上限在33岁——这个年龄的微妙就在于此时再不结,生育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虽然不是没有)——然而这显然不是陈开怡考虑的重点。
剧中女性也撕,甚至直接把“斗”挂在嘴边,很有点宫斗剧的老套庸俗。
但实际上,她们斗争的出发点不在于个人的权力和一己得失。
陈开怡起初想和肖红雪作对,固然有对空降的不忿,更多的却还是出于对杂志发展前景的忧虑、在于工作理念的差异;陈开怡在职场上有不少盟友,比如人力总监秦敏、服装总监玛丽,个个都是“此处不留娘,自有留娘处”的职场精英,她们的友情同样不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上,而是对彼此理念的认同,对对方能力、人品的肯定,以及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而且,她们有底线,陈开怡明知肖红雪和出版人的隐婚关系也拒绝将此作为打击对方的武器——工作嘛,就拿工作说事,不掺和个人隐私。
从目前的情形看,陈、肖二人越来越惺惺相惜、互相欣赏,她们摒弃前嫌、携力共进是早晚的事,只是不知道编剧会让肖红雪在知晓丈夫的不法行径后将如何处理和丈夫的关系。
总之,剧中的女性识大体顾大局,而且她们将理想和格局都落实在专业的工作中,很有人格魅力。
据说本剧的感情线只有一条,这个任务只能落在剧里唯一的“男神”严凯身上了(总不能让陈赫来吧),而且他还是个富二代。
这条感情线的出现引入了豪门联姻等一系列和剧里的职场氛围不太一致的元素,这个安排或许有讨好观众之嫌,但也无可厚非。
而且编剧或许想借此表达新时代女性该如何正确地追求感情。
因为好巧不巧严凯的女下属也钟情于他且勇敢示爱,而女富二代同样主动表白在先,但显然女下属面对男神有些失去自我。
演到第10集这条富二代之间的感情线才刚刚出来,且看后面会如何呈现、编剧是否会通过两个主动示爱的姑娘做一对比,展现“女追男”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剧的另一个标签是“职场”。
国产职场剧挂羊头卖狗肉的多了,但这部剧对职场的刻画是认真的——行业的大环境、公司里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竞争、职员需要处理的具体工作、职场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人际关系都有所体现。
如果观众们在看剧时能看到自己或自己认识的某个人的影子,那么这些刻画就是成功的。
李娜是个职场小白,看到她刚成为流程编辑时因为不熟悉工作,脑子里一团浆糊的样子,想到自己在刚接触一份工作时也差不多如此;很多时候任务到手又不清楚该怎么做,想去问人但大家都很忙、各有各的事情;因为不了解而出错时,会面对指责也会得到包容……当这些回忆在观剧过程中出现时,这部剧的职场描写就不是悬浮的。
其他的很多角色也都形象鲜明、各有各的血肉——群像刻画成功,编导们显然用了心。
另外,玛丽的寸头我可真是太爱了,毕竟生活中能完美驾驭寸头的东亚女性可是凤毛麟角,这个角色很可爱我很喜欢。
此外,剧中也涉及些阴谋,围绕着前主编乔治的死展开。
这部分剧情的主要作用大概是增加悬疑、吊观众胃口。
总之,作为一部“女性职场剧”,《盛装》该有的都有了,希望后面的剧情可以撑住。
看了豆瓣很多短评发现大家的评语和我看第1.2集的想法一样,感觉这部剧咕咕机,办公室里的编辑群演衣服穿的很拉胯,特别是严凯的迷妹那个妞,穿的跟阿依莲一样。
以下涉及小小剧透,介意请关闭。
我是为了宋佳,袁咏仪看的这部电视剧,路人粉,加上无聊,就沉下心追了进去,中间让我最莫名的就是办公室姐妹情,作为一个不入流的国企金融白领,看到这么一大堆跨部门的白领姐妹花坐一起八卦是正常的,但是集体针对李娜那个就有点脑残了,觉得很假,假的感觉这个剧把办公室社交文化悬浮起来了,但看到12集,赵昕离职决定离职开始,谷欢跟她说林亚楠看穿了大家的虚伪以后,这部剧的真正地气和核心开始出来了,前面的悬浮一个个接回来了,例如悬念的林乔治的死因和李成儒饰演的投资人的关系,加之袁咏仪的肖红雪的三观,全部都在线,说出的话,句句敲打人心。
看到18集让我流连忘返,我不是水军,你爱看不看,写在这里是为了编剧抱打不平,优酷这两年出好剧也不做宣传是败笔,看看破站上各个UP主对爱奇艺、腾讯的自制剧的吹捧就知道优酷的疲软无力和系出名门的自恃清高。
希望结尾不要烂尾。
宋祖儿?
对,她的剧情我基本快进,到了中间段,没有任何转折,就是日系热血剧傻白甜的桥段。
这部剧的败笔吧。
嗯嗯接上,我有点失望,我以为项廷峰要完了,结果还有。
这个宫斗就没完没了了。。。。。。
抱歉,我要减两颗星了……………失望透顶。
把我家袁咏仪弄个老好人一样,前面铺垫那么多,结果感觉肖红雪就是一个花瓶摆设的工具人,无语。
烂尾了………大结局太拉跨,无语,我第一次写长评就这样打脸了。
还没看完 昨天才看到其中一个角色被男客户性侵,但是本来水火不容的两位女性对手,在面对同是女性被侵害的事情上,一致对外了。
没有其他男性角色想象中的“这是扳倒对方的大好时机”“你做这样的事情是为了让自己在这场战斗中处于胜场吧”这样一些的小人心机。
而是在面对男客户给出的大额让利以求私了之后,还坚持要对方道歉付出代价的态度。
这里很戏剧化,但联合最近的事情,还是不希望这样的结果只是发生在剧本里。
在我喷这篇《盛装》前,矢志不渝地觉得这部剧很好看的亲,辛苦点击左上角或右上角关闭网页,谢谢了。
不出意料,我又被这部国产剧狠狠“骗”到了,在第一眼看到下面这张红色的海报时,我一度以为国内也能有一部《穿着普拉达的女王》同款时装剧……我真的想多了,当宋祖儿饰演的李娜用着矫揉造作的表情,在山寨的造景里说着自我感动的台词时,我决定向那些年喷过的《小时代》道歉。
标志性红色海报,“欺诈”的开端!
《盛装》真的太难看了,比影版的《小时代》还要难看100部剧版《小时代》,其中的三宗“骗”,更是上升到了新高度。
第一宗“骗”,演员演技失控,像在演综艺2.0。
多年后,陈赫的演技还是没让我失望,他的代表作依旧是……曾小贤和“跑男”。
陈赫饰演的鲁斌斌,一位久经职场的“成熟版”曾小贤,他的工作能力差,和曾小贤一样;同事间关系差,和曾小贤一样;性格装了逼,和曾小贤一样。
与曾小贤时期唯一的不同是,陈赫的演技在没有丝毫进步的同时,甚至还失去了基本的表情管理,有一跳一跳的、有噘着嘴的、有挤眉弄眼的,唯独少了一句“大家好,我是曾小贤”的。
“鲁斌斌”令人害怕的“魅力”不来源角色本身,更在于害怕这个“曾小贤”演到一半就开始……撕名牌。
陈赫在“尽力”说台词比陈赫更让人“无语”的,是曾拿过金像奖影后的袁咏仪的演技,也是这部剧欺诈的关键点之一。
袁咏仪饰演的肖红雪,角色和她的表现一样降智,与红色海报营造出的氛围感相反,双女主斗智戏码强行变成彰显陈开怡大女主光环的暖心故事,这真的不算“欺诈”吗?
之前我还期待袁咏仪、宋佳飙戏,为她给宋佳作配惋惜,现在看来,她是“罪有应得”。
来内地捞金后,袁咏仪果断丢掉了演员的本分和灵气,真的演得太差了!
伤心时,瞪眼嘟嘴;喜悦时,瞪眼嘟嘴;平静时,还是瞪眼嘟嘴……这是在演戏,不是在做自己啊,喂!
如果塑造角色仅凭自由发挥,还是滚回综艺里秀恩爱吧,没必要换个地方“多此一举”。
袁咏仪的“正常发挥”第二宗“骗”,服道化辣眼睛,仿佛误入老百姓大舞台。
“时装类”影视作品里最重要的,是“时尚”。
安妮·海瑟薇曾靠“马路换装”搭起的“时装类”影视标杆,被这部自以为“很时尚”的《盛装》击得粉碎。
安妮·海瑟薇“马路换装”当宋佳披着“笨重”且自以为很美的“战袍”登场时,当袁咏仪穿着像青蛇蜕皮一样的绿色连衣裙亮相时,我……惊呆了!
这真的不是“欺诈”吗?
哪里看出时尚了?
时尚不是简单的奢侈品堆砌,要有审美啊!
服道化,你是没有审美,还是敷衍了事?
真是海报里有多时尚,剧里就有多丑,请问,剧组请不起贵一点的服装指导吗?
宋佳袁咏仪在剧里的第一次会面看完《盛装》,我要给那些年喷过的《小时代》,好好道个歉。
《小时代》虽然剧情拉胯、演员演技不在线、台词狗血矫情,但起码审美在线呀!
而且《小时代》再难看,也不至于让人满心欢喜地误入老百姓大舞台吧,舞台上两位“名伶”还穿着各自怪异的衣服,说着上个世纪QQ空间留言里做作的台词……土哭了。
第三宗“骗”,盲目自我感动,拜托都21世纪了!
先来看看我和《G**族》小编的对话吧:本人:你看最近热播的《盛装》了吗?
《G**族》小编:看了,好假啊!
本人:展开说说。
《G**族》小编:宋祖儿演的李娜,居然在办公室里哭,可能吗?
大家都是很忙的,没空看人演戏好吗?
我公司之前有个女生失恋,躲在厕所单间里哭,还被人敲门、骂,说别在办公区域哭,会影响工作,请她下楼哭。
她还被举报了。
《G**族》小编:还有这部剧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全体成员齐齐起立注目,举办“升旗仪式”吗?
太假了!
大家都很忙的,稿子改都改不完,催作者交稿都来不及好吗!
活干不完是要扣钱的,来赚个钱而已,上个屁价值啊!
剧里的“升旗仪式”《G**族》小编:最扯的是休刊,我领导说,大型杂志要休刊,是要提前向上头报备、递交材料的!
就一句话的事?!
本人:……果然,剧情才是这部剧最大的“骗局”。
主线,陈开怡上位记,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没“上”,不,没“骗”明白。
副线,李娜的自我感动史,从感动自己到感动陈开怡,没看到她工作能力有一丝丝提升,反倒留下了不少非主流金句,重点是她还若有其事地把这些金句宣读出来,骗观众“时尚”杂志的工作就是这样的,恕我“呸”一下。
不过这部剧也有高光之处,在对不同阶级的价值探讨上,编剧还是有些许思考的。
肖红雪、严凯,代表的是资金充裕的一方;鲁斌斌、项庭锋、赵昕、李娜属于从小生活贫瘠的一方。
因为生活背景、社会地位的重重限制,大家对自我提升的需求是不同的,最后必然产生分歧,但……剧里就浅浅一说。
综上,《盛装》又土又蠢,大家别看!
我要靠《穿普拉达的女王》洗洗眼睛了。
以前国内的职场剧都是第一集抛一点职场剧情就开始谈情说爱了,还以为这个会不一样,结果原来是宫斗悬疑破案剧,你们办的是一本时尚杂志啊,什么服装、模特都没看到,打算时尚盛典用的一堆衣服又老又土,具体哪怕只为一期杂志怎么工作的也没看到。
还有,陈开怡为什么一直压着嗓子说话?
又不是拍卧底剧。
第七集看到李娜拿着一本盛装在看,薄薄的,厚度上看也就二、三十页的样子,时装杂志啊,那可是用铜版纸印刷的啊,道具组开玩笑呢?
什么主编副主编的,即使说的对,怎么的非得高高在上的态度?!
这是鼓励职场PUA?
这剧到底怎么过审的?
即使你有导演剧本光环就能这么对下属说话啦?
现在的编剧对领导的认知就是这样吧,也确实是这样,所以影视剧带给大家的就是这样的认知,所以观众回到现实被PUA也不觉得是问题。
觉得理所应当!
这个剧应该被抵制!
剧情:争夺杂志社内主编的位置,也能牵扯到内容为王、不忘初心的价值观,有点搞笑;项出版人的目的是卖品牌,直接找贪财的安东尼谈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设高利贷的局,一定要搞定杂志北京分部的主编?
一个跟着项出版人做过5个杂志的主编,几十万的高利贷还不起吗?
还是在北京工作的主编?
项出版人这一步步走的都是什么臭棋?
开局上来,直接业务下滑,干掉陈开怡,不行吗?
陈开怡把杂志卖给互联网,包装成购物平台,这个想法竟然值几个亿?
不知在天猫京东上的时尚品牌作何感想。
乔治启发失恋的李娜,在杂志社工作就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
陈开怡对雷启泰居然有爱情?
俩夫妻合伙从公司业务上拿钱,找财务做好账,居然也能是正义的化身?
选角:杂志社工作的员工反而都像一个小广告公司的小白领,编辑有那么多的时间,下午茶+零食+八卦吗?
宋佳的气场驾驭主编的角色有点不够,陈数老师应该会好一点。
演技:毫无变化的表情和刻意压低的声音并不是老板总裁级别的标配。
滑个皮划艇,就是纸牌屋了?
都是总监,为毛陈总监单独办公室,粤语普通话自由切换的Mary呢?
是为了给陈赫空间,表演尬笑的演技吗?
香港大魔头肖红雪没有表现什么手段,编辑离职,内部无选题时,竟然还让把人再找回来?
一点也不像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角色。
总共29集的剧,已更新15集。
是因为抖音上陈处理性侵的片段决定看一下剧的,但是看到目前,真的看不下去了。
杂志社高层啊,好歹有点脑子吧!!
陈赫演的广告部老大,业务能力没看出来,就知道搅和,整天是没事干吗???
你拍马屁就拍,你敢挡你领导门不让她做自己的决定??
新官上任,你要拍马屁,在表露忠心之后,好歹要体现自己的能力吧。
肖主编不是号称很厉害吗?
业务能力在哪呢?
既然要演商战,好歹来点真本事吧。
。。
整个编辑部,那几个人离职了之后就没人了……空了……群像刻画的真的不怎么样。
就这种剧里,就必须有个隐藏富二代,很有钱很有钱的那种,但是相当热爱杂志事业。
相当老套的剧情了。
一个杂志社,这内斗程度!!!
哎……
《盛装》又名《乔治之死》,又名《男人女人们的后宫争斗》,还名《女人不为难女人》。
人设是立起来的,高如陈开怡,低到李娜。
看剧刺激:陈开怡永远心神淡定,输赢的背后犹如有定海神针,此路不通另走他路照样光芒万丈。
李娜一再被陷害,一再做错事情说错话,但永远没有谁能把她开掉,她永远也不会离开,会一步步像个开端廉价爬得慢的蜗牛一样最后长成高级餐盘里的昂贵法餐蜗牛,然后,剧的开始到剧的结尾,整个主题升华了,人物高尚了,所有都值得原谅了。
看剧的女性观众们,在剧里当完了精神上的陈开怡,生活中回到现实就要做回家务工作孩子家庭一肩抗的老母亲了。
《盛装》里有一个情节:女主人公李娜和她的朋友蔡菲在非常哲学地谈职场的人事利弊,其中有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是有关鸡蛋和墙的故事。
那时候在这样一个不断发生内部矛盾的、派别明显的公司里面,她们一直觉得自己是鸡蛋,而以陈开怡、肖红雪为代表的有权有势之人则是墙。
鸡蛋永远斗不过墙,也达不到墙的高度,更不能主动接近墙,因为很容易破碎一地。
后面,蔡菲又将鸡蛋和墙比作女人和男人,从而看起来似乎高度地点出剧情的主题,盛装为女人而活。
我的一些大学老师,非常讨厌女性文学的相关研究,以前我不懂,现在似乎是明白了,因为电视剧也好,文学也好,研究也好,其实对女性的关照都只是一部分,永远无法全面深刻。
所以我对《盛装》的女性权利主题不感兴趣,但是我对里面的“鸡蛋”感兴趣。
初入职场,我似乎有点明白蔡菲被李娜问到为什么对她好时,蔡菲回答说因为李娜的到来使得她不再是这个公司里最低能无助弱小的人。
但我觉得这里并非是鸡蛋和墙的故事,我更乐意比作为鸡和鸭的情节。
一只鸭努力地想融入鸡群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新来的、陌生不适合的,换言之格格不入。
一只鸭要融入鸡群,要么变成一只披着鸡皮的鸭,拥有绝对统领权,要么完全转化为一只“合格”平平无奇的“生鸡”。
可是这只鸭无论如何也不想抛掉自己最珍爱的羽毛,也无法去做一只走在前面领头的鸡。
【理性讨论剧情角色,无关演员。
】很想看到为女性发声的作品,但是很反感打着为女性发声的旗号扭曲、模式化女性,一部大女主剧把女主塑造得如此令人生厌也是绝了。
陈开怡在坚持理想上值得称赞,但在对待感情上自私自利、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同那些大男子主义的爹味男简直如出一辙。
身为观众,雷启泰出国前两人的每一次相处都让人感到疲累和窒息,陈开怡那番将爱情当作安慰奖的言论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肯公开这段恋情的是陈开怡,拒绝求婚的是陈开怡,不接电话的是陈开怡,被亲的时候下意识躲闪的是陈开怡,交流中永远冷冷淡淡的是陈开怡,自己主导决定一切然后理所当然认为对方会一直等着自己的是陈开怡,甚至就连那两次难得的主动——亲吻和说“我是爱你的”——都隐约给人一种带着目的性的感觉。
结果当雷启泰无法再忍受这样的相处方式决定选择一段更为轻松的恋情而提出分手,渣男、劈腿、出轨,这些标签帽子一股脑儿地扣下来,仿佛女方毫无过错一样【大大的问号脸】很想问,假如这一对性别互换,女性忍受不了这样的关系选择别的男人而提出分手,大家又会站在哪一边?
不是说身为女性就觉得同样的事情男的做有问题而女的做就OK,渣的行为是不分男女的,没有谁天然有理。
因为预先看了小说所以已经知道后面将会发生什么,也很清楚这段关系的结局。
作者一边描述雷启泰的深情和包容,一边又写他依然存在男人无法接受伴侣强过自己的普遍性思想,并将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归结为两人感情破裂的根源,而对女方的大女子主义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甚至就连官方的宣传都在传达这样的信息,就很让人无语。
难道作者和制作方以为将过错全归在男人身上女性观众就会买账?
是把女性看成没脑子、没三观、没分辨是非能力的生物吗?
为什么有事业心的女性就一定不能兼顾爱情?
为什么男人就一定不可能包容支持有事业心的伴侣?
要表现陈开怡为理想不惜牺牲一切也不一定非要连爱情也牺牲掉吧,非要这样才够伟大?
还是说就想表现陈开怡在对待感情上和那些事业为重的男人一样自私所以最后得到了报应?
无论作者是什么样的用意,反正我个人非常反感这种桥段这种设定。
越往后看陈开怡的台词越让我觉得——作者是不是对女强人有什么偏见?
——————越来越觉得,陈开怡其实是反派女主吧?
前期仿佛要塑造她多有理想多有原则,注重杂志内容质量,不肯用隐婚作威胁筹码,结果后面越来越崩,尤其是感情线,对白简直可以总结出一套渣语录,如果她和雷启泰性别互换大概早就被骂死了。
陈开怡对待自己的事业——我会付出一切地战斗。
对待雷启泰的事业——不至于,一份工作而已。
如此双标令人瞠目结舌。
——————看完最后两集彻底被制作方恶心到了。
万万没想到关于陈雷这段关系的两段关键情节被删的干干净净,关于回扣,关于一直以来陈开怡的理所当然,关于雷为了支持陈被掏空,甚至最后是雷选择了体面的结束,把雷对陈的付出抹得一点儿不剩,只保留了陈开怡的优雅理智和伟大。
这个踩一捧一,绝了。
而且关于陈雷这段关系中的问题本应交由观众自行判断,剧方宣传时却一直将雷定义为出轨的渣男,这又是另一个恶心之处,更加深了对此剧的反感。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