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历21435年,星际联盟第667舰队下属1341巡航编队终于摆脱了虫洞跳跃暗流,进入一片陌生的星系。
经四个月的亚空间航行,远程扫描发现有符合碳基生命生存的星球存在。
该小型星系由一颗恒星及九颗行星组成,编号297行星表面覆盖约71%液态H2O,有进一步勘探意义,以获取是否存在文明及开采必要,并补充舰队进一步远航物资。
目前阿尔法舰已降落于297行星伴星背恒星面,并派遣第一作战小队分为20个着陆点进入该星球。
初步考察,该星球具备原始2级文明,且行星原始土著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第一作战小队报告:1级生物兵种可与该文明目前所掌握武器强度进行对抗,经分析,该文明具有铀裂变武器,该武器对登陆艇可造成轻度损害,且对该行星各类生物有较强危害。
建议暂不使用常规级别武器,以防止该行星原始土著在巨大心理压力下使用该低级武器,造成物种消失。
拟以20艘登陆艇为基地,采样建立该行星物种库,并对该行星原始土著进行部分捕获以建立基因库。
上述行动完成后,拟应用1级行星地雷引发较强地质反应,预计行星物种将因此灭绝99.9%,待开采舰队所需矿物物资后,以登陆艇捕获之原始土著碳基生命基因库及物种库进行文明重建。
行星地雷引爆时间定于该行星历法2012年12月21日下午3点14分35秒,本次行动依据该原始文明文化拟定代号为:诺亚方舟;报请巡航舰队队长批准执行。
巡航编队队长WALL-E 令:同意执行。
当洛杉矶成为斯大林格勒,当黑鹰坠落发生在独立日,当电影融入第三人称射击游戏… 你可以用无数类似的短语来形容这个怪胎。
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它的毫无原创性,从伪纪录片式的摄影风格到美国大兵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精神,从击败外星人的战略重点所在到主角屡战屡险却逢险不死的小强俗套,甚至连结尾主角匆匆用过早餐重回战场的一幕也好象是黑鹰坠落最后的埃里克博纳附体还魂。
不过这样的电影谁还在乎什么原创性?
逼真的枪林弹雨连番爆炸加上热血的剧情足够撑起一部值回票价的娱乐片。
开头不到十分钟简单介绍了片中英雄小队个人的背景,如果你可以在这一段适应摇晃的手提摄像风格,那么一开打就可以尽情享受如同游戏通关般的快感了。
类似于使命召唤那样的游戏对于这部电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片中每几分钟一个小剧情,都可以做成游戏中的一关。
据说同名的家用机游戏已经发布,不过哪怕在大尺寸的电视上玩也总比不过电影屏幕带来的快感。
除了动作之外,动作娱乐片最重要的就是作为主角的英雄人物能不能压得住场,而从蝙蝠侠之黑暗骑士中走出来的双面登特给力地撑起了高大全的主角。
从开始的安居下位不谋其上稳定军心,到灾难时刻的个人英雄力挽狂澜,再到最后临危授命义薄云天成不世之功,如此的领导,怎能不让人舍命追随?
最让人感动的瞬间当属当他手下士兵们动摇质疑他以牺牲手下来成就自己的战功的时候,他平静地宣称那些曾经在自己指挥下牺牲士兵每时每刻都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折磨他的良知,然后一个一个报出了那些人的姓名和名牌号码,顿时震慑全场。
最后,一点杂念:片中所展示的美军战术让人印象深刻:每士兵都配备无线电,每小队都配备导弹制导激光仪,这样行动一体化且反应迅速,指哪打哪。
更重要的是对手不是人类所以这样炫耀没有道德负担。
啥时候咱国家电影人也能拍个红军大战异形,也扬我军威……
今天两个小朋友及若干友人去看了《洛杉矶之战》,怎么说呢?
这是一部很NC很欢乐的院线片。
为什么很欢乐呢?
因为它剧情很狗血,就是这样的:澎澎澎澎,鹏鹏,怦怦!
砰。
砰。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gogogo……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怦怦!
怦怦!
怦怦!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朋?
s**t,碰、怦怦、碰碰!
碰!
怦!
碰碰,碰!
鹏!
鹏!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gogogo……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朋朋朋朋朋朋朋朋,鹏!
怦怦怦!
砰!
砰!
砰!
朋朋朋朋。
———————我是外星人都很NC的分割线————————唉,美国人想象外星人的水平实在是太低了,除了高达化还是高达化,作为两个《三体》综合症患者,我们准确无误地在影片开始阶段预言了便当名单,以及咀嚼“恐怖片逃生二十定律”之类的东西,然后坐等将要便当的人士说“等打完这一仗,我就回老家结婚了”。
其实,在地球生活了这么久,我不自觉地偏袒了地球人。
看着我娘家星球(不喝水会死星)的同胞们被打得很惨,心里泛起一丝同情。
难怪最近总是看见不明飞行物,大概在召唤我回去吧。。。
其实么,重要的不是去看电影,重要的是和谁去看,比如那啥啥,我就喜欢抓着你的手一惊一咋的
刘强爱电影第122集之《洛杉矶之战》:独孤求败Q:我看你差点儿就“老板,换碟了”。
L:是啊,一看又、又、又是闪回结构,当时就想换了。
可惜最近“换碟”太多,让观后感的进度严重滞后,没办法,将就看完了。
Q:看来后面问题很多。
L:我给你沙盘推演一下这部电影的生发过程,你就能看出这部电影最大的几个问题了。
“老板,最近没骗钱了,我想了个题材。
”“啥题材啊?
”“外星人入侵咋样,2012快到了,稳赚!
”“嗯,我看行!
故事想好了吗?
”“想好了,就是外星人来了,美军抵抗,最后把外星人打败了。
”“得有个核儿啊!
”“设计了一个要退伍的家伙儿被过去的阴影笼罩,最终走出来。
”“嗯,行,一个核够不够?
”“不够,就再来个‘军爱民,民拥军’,反正军队那边是想把这个弄进去,你也知道,现在征兵不容易……”“开头是什么,这很关键!
”“我大概分了一下场,发现片长不足,就准备在开头来个主要人物小传,每个人随便勾勒几笔……”“不行,不行!
要更吸引人一些,要从外星人入侵开头!
”“那片长不足咋办……”“你SB啊,闪回一下不就得了呗!
”Q:明白了,人造感过强。
L:整个一半成品,还是不合格的,片子本身没什么多说的了,就这了。
咱还是从它开始,聊点儿别的。
Q:又有啥感触?
L:我也是今儿才意识到一个现象,你发现了没有,这种跟外星人搞军事斗争的片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美国人拍的。
说百分之九十九是因为话不能说绝,我还真想不起其它哪国谁拍过。
美国太多了,以前就不说了,就说近的,什么《天煞》、《星河战队》、《第九区》,等等,很多。
Q:美国人钱多呗,这种片子都得是大制作。
L:那你是小看其它国家资本家们追逐利润的决心和能力了,如果想拍,欧洲、日韩,几家大公司合伙,也不是天大的难事。
你说为什么只美国人热衷搞这种跟外星人干仗的片子呢?
Q:跟冷战也有关系吧,美苏争霸,西方阵营毕竟美国带头,用外星人入侵象征不可理喻、无法沟通的苏联人入侵……L:沾点儿边了,但也不是主要原因。
冷战已经结束二十多年了,再大的敌意现在也消失殆尽了,祖国还没强大到让老美发动新冷战,所以,意识形态对决不是目前世界主流观众群的关注点。
你说的“美国带头”是关键,以前苏联使出吃奶的劲儿,还能跟老美此消彼长几个回合,苏联一解体,就世界范围内来说,就一直是“美国带头”了。
老美凭什么带头,财富啊、软实力啊、民\\\主自\\\由啊都是扯淡,归根到底是军事实力第一,而且领先“第二们”不止一两个档次。
于是,想把观众骗进电影院,你整些现实中的假想敌,比如祖国啊、日本啊、朝鲜啊、哪怕是欧洲啊,没劲儿,观众没兴趣,这实力差距还用你在银幕上编,用脚后跟想想都稳赢!
最后谁赢谁输的悬念,根本建不起来!
那就只能把外星人整成假想敌了,反正谁也没见过,天马行空,说外星人多厉害就多厉害,至少能跟美军大战一把。
再去琢磨为啥其它国家不拍大战外星人的电影,也就很清楚了,天塌了高个子顶,外星人真来了,除了美国,其它国家输了赢了都没什么意思,输了,人家美国还没出手,外星人能不能占领地球还说不定,电影没法结尾;赢了,美国人更能赢,赢得肯定还要比你更轻松,这等于侧面给美国打了个软广告,谁没事儿干这儿事,不是贱嘛!
Q:你说的都对,我只是对一件事不同意,我觉得美国人打不过咱!
他们只要胆敢侵略咱们,绝对不会让他们活着回去!
L:在核武时代,两个核大国打仗,没有谁打得过谁的问题,最后肯定都是全完蛋(当然前提是咱的核武器有机会发出去,发出去人家的TMD和NMD拦不住)。
大家都不用核武器,在求胜意志相当的情况下(美国政府无法承受太大的人员损耗,不可能跟咱“相当”),如果你非说先进的打不过落后的,经常打仗的打不过只是演习的,那你可以建议军委,咱干脆落后到家,一人拿个菜刀算了,也别演习了,手越生越好!
分清宣传逻辑和现实逻辑,在祖国,无论你是当官还是老百姓,都很重要。
误了你一个事小,误国误民事情可就大了。
(笑)
1。
预告片很吸引人,背景音乐诡异 场景剪切的很宏大,导致去年我看了预告片就一直对3.11 念念不忘。
2。
遵守了大部分美国电影的两个底线:宠物不能死 小孩不能死。
外星人会耐心的等小狗跑过去再射击,小孩会幸运的错过了一升天就被炸毁的直升机。
3。
女人是水做的 外星人也是。
4。
外星人明显没玩过cs, 主角撤退时扔了个手雷 随即传来了熟悉的声音:fire in the hole。
外星人不听善意的劝告 还是好奇的拿起手雷细细端详。。。
5。
通常国内战争片中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形象被塑造的高,大,全, 并且在电影中他们不仅自己高大全,他们还有一种能力使队友也变的高大全。
对于这样一种人 人们喜欢亲切的称呼他们为--政委。
本片的男主角就是美军军队的政委,他敢为人先,硬生生的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解剖了一具外星人身体,为我军获取了第一手宝贵情报。
他身先士卒,发挥美国加油站油价低油度纯的优点,孤身一人通过对讲机吸引外星飞船来加油站引爆。
(继金日成用三八步枪打飞机后美军也终于通过加油站引爆ufo 学会了不对称作战的精髓--) 他能坦然面对上司的羡慕嫉妒恨,他能包容队友的怀疑误解笨。
他学术知识丰富 几乎每死一个人 就能即兴发挥一段爱国主义演讲。
他的醇醇善诱最终开化了他不同肤色的队友,让他们团结一致直取外星人的基地。
影片的结局主角带领他的小分队最终艰难的干掉了外星人的基地通常这个情况下导演会通过在直升机上的主角视角 给战火纷飞 满目苍夷 洛杉矶市一个俯拍 再把镜头拉回空中 让主角的飞机伴随着激昂的音乐飞过夕阳影片也就算完了。
但是鉴于这是部爱国主义主旋律电影,主角和他的队友怎么能一完成工作就深藏功于名呢于是我们的主角在炸完外星水母老巢后仅仅是会基地和领导打个招呼 脸也没擦干净 又重装上阵 带领弟兄们 宜将剩勇追穷寇,这样的结局才符合主旋律。
6。
喜欢看大场面的人会失望 (鉴于大家一再指出在天上飞的不一定是空军的家伙 所以做了个修改。
海上的 :只有一个镜头 一艘类似驱逐舰被从天而降的ufo炸毁 不用幻想航母了。
空中的 :最大的场面是一群群运输直升机。。。。。。
变形金刚:同是外星人 为什么我们的对手是f22!!!
陆地上:出现了一辆坦克 零星几辆装甲车 (我理解故事背景发生在城市里)。
卡宾枪---作为美军手里最频繁使用的武器是贯穿全剧,估计伊拉克美军的装备都比洛杉矶这群的强。
7。
好看的外星人电影有情节紧张场面激烈的《独立日》,有风格另类映射现实的《第九区》,《洛杉矶之战》在宣传的时候说本片集合了前两部电影的特点。
我以为这部电影正如宣传所说就像一个美女既有西施的端庄 又有东施的健康。
结果我理解错了 宣传语其实还可以理解为这部电影就是一个患着心脏病的东施。
8。
如果曾经在影院里看过《谍影重重》系列发生过身体不适的朋友 奉劝你们就不要再折腾你们的脑神经和胃了 这片镜头一样晃 跟海耶丝的罚球一样 能把你晃倒一次 绝对还能让你倒第二次。
9。
我的那个爱玩 使命召唤的室友 在看完电影后很欣慰 基本上美军使用的武器他都会娴熟使用了 包括最后炸基地的导弹 唯一的区别他说 我招空袭都是用笔记本的。
10。
导演:乔纳森·理贝斯曼 会接拍《诸神之战2》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电影海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11。
其实电影还是有看点的不是吗?
你能长时间近距离的看到蝙蝠侠里检察官的另半张脸,你能看到潘多拉星女飞行员被外星人颜射(豆瓣上帖子有分级制度吗),你还能看到整群的穷人版 铁血战士。
我不知道豆瓣上的一些人都喜欢看什么电影,喜欢电影的哪种体位,他们对任何电影总是可以骂得理直气壮:动作片就说你头脑简单,战争片就说你文戏武断,科幻片就说你套路俗烂。
如果你是披着科幻外衣的近似动作片的小分队战争片,恭喜你踩到雷了,大家会从各个方面开始吐口水,甚至包括政治角度,而无论你是否好看。
一天到晚传的都是些俗的不行的荤段子,干的都是些骂架八卦的小勾当,在一部电影面前就集体高尚起来,恨不得全世界都是文艺片,都是苦情剧。
这部电影,好看。
偶尔就会有一个这样的夜晚:很累,很疲倦,不断的喝水,看着电视上放着的英超集锦,发呆,但是不想睡。
心情很低落,如同外面的天气:暴风雨即将到来。
晚上刚刚去看了《Battle L.A.》。
前天是日本大地震,而昨天是日本的核电爆炸。
人会担心一些有的时候自己也会觉得莫名其妙的东西;但是,在某一个时间,就是会不可自拔的为那些事情担惊受怕。
昨天老婆还和我说,核辐射污染的云会飘过来,我还在安慰她不必为这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担心。
可是现在的我,一边在觉得荒谬的同时,一边却在担心:会不会哪天真有外星人来袭击地球?
是的,我自己已经承认荒谬了。
就算不荒谬,我也知道,这还轮不到我操心。
我不是电影中勇敢无比的美国海军,一个小分队最后解决了外星敌军的老巢;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他们自己分析敌情作出判断下定决心的基础之上。
片子一如既往的走着好莱坞传统大片的路子:好看的画面,惯用的特技,老套的剧情,英雄的人物。
这片子的预告片做的极好,商业推广也很成功,让我去年年底第一次看了预告片就记住了上映时间03-11-11这个日子。
这会是一部吸引我到电影院掏钱去看的片子,但我也知道,这肯定不会是一部会在来年奥斯卡上获得肯定的片子。
首先是这片子的人物塑造过于好莱坞主旋律风格。
人物塑造高大全,台词像极了美军的征兵广告。
在影片最后的高潮“攻击敌人老穴”到来之前,又出现了在好莱坞同类型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桥段:海军战士们掩护着普通百姓终于坐上了前来营救的直升机,可以安全撤离。
飞机升空后,埃克哈特饰演的临时小队长发现了敌人的老穴,然后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撤离的机会,从直升飞机上沿着绳索滑到地面,准备一个人勇闯敌穴。
之后他的那些队友们都一个个下来了,和他站到了一起,要并肩战斗,这里面一定有个女战士!
更为经典的一个桥段是,小队长在离开飞机之前,把之前牺牲的一个平民拜托他转交给妻子的最后遗物拜托给了另一个准备撤离的平民;这个时候还会有个特写,队长充满信任的看着对方,语气坚定的问道:Can you ......另外就是故事的整条线索其实了无新意。
人类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毫无疑问的。
外星机器人一开始会把人类逼到彻底灭绝的死角,人类发现自己毫无还手之力。
然后就当一切似乎就要无可挽回,洛杉矶已经完全毁灭,地球多处已经开始遭受袭击的时候,人类就发挥了自己会思考的本能,开始研究外星生物,终于找到了它们的命门,从而一步步扭转了形势。。。
最后敌人复杂而庞大的巢穴被美军一个导弹给彻底摧毁,而且激光制导器极其简陋。
有时在想,好莱坞要是拍足球题材的电影,一定是上半场0:4落后对手,然后中场的时候球队的教练或者阵中领袖人物站出来,发表了一番激励人心的演讲,下半场开始后球队如同全部更新过一样,发动凌厉攻势,最后在中场哨响之前攻入第五粒入球,以5:4 一球小胜对手。。。
更要命的是此类科幻战争动作灾难片的一个通病:太多细节禁不起一点点推敲。
两个士兵可以在房顶用瞄准镜看外面的外星怪物大肆杀戮,却可以安全的不受攻击。
在高架桥上,人类和外星人激烈战斗,旁边的小孩子居然可以顺着绳索从高架撤到安全的地带。
整个洛杉矶都已经被毁灭,罕有人类的踪影,美军战士居然可以在一间破损的房子里通过电脑网络收看CNN新闻:而电视里面的记者居然可以在枪林弹雨之中拍摄到外星人最珍贵的画面。。。
其实这些硬伤会使的这片子最后人类打败外星怪物的结局变的不那么可信,而对比之下,外星人把人类打个稀巴烂的场景却显得相对真实。
当然,种种的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被忽略的。
这样的一部应景的商业大片,在2012之说甚嚣尘上的时候,又碰上了日本大地震这样的事情,它本来就对获奖没有任何期待,现在则更有理由专注于票房所得。
其实这片子如果当年把背景设在了日本东京,取名为Battle Tokyo,而且又是3月11日上映的话,那估计现在的票房已经突破一亿了。
不过那样的话,发行方也许需要应景的搞些募捐的活动,或者直接捐出一些票房给灾区;当然,也搞不好,受到某些网友的反对,最后整部电影没有办法正常上映。
联想到刚刚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和其引发的核辐射威胁,这个片子的确给了我很沉重的心里感受。
片子刚开始创造出来的外星人对于洛杉矶铺天盖地的袭击画面,的确是逼真且极其震撼的。
外星人攻击力的凶猛,人类伤亡的惨重,让电影院里很多一开始还唧唧喳喳吃着爆米花吧啦吧啦喝着可乐的美国年轻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每当电影里出现死寂的时候,整个放映厅里也真的悄然无声。
几十年前外星人给人类造成灾难可能会是彻头彻尾的笑谈,但在今天,在灾难说非常流行,而人类也经历了更为频繁的自然灾害之后,恐怕很难会有多少人能够以纯娱乐的心态看待片子里所说的噩梦。
谁都会担心,万一哪一天这些会成为真的呢?
人类的心态,已经被真实发生的灾难真实的影响到了。
片子里面的一个细节说到,外星怪物对人类踪迹的寻找是借由通讯信号完成的:埃克哈特还利用此发现成功将怪物们引到了加油站将他们引爆。
这个编剧让我觉得颇有新意,当然,他也不是电影制作方自己的独立创造。
记得霍金之前就曾说过,人类应该放弃用各种办法包括通讯波所寻外星生物的尝试,因为这可能会给人类招来灾难。
电影里面没有讲的但已经很明确的暗示的一个背景,就是这些外星怪物是循着人类释放的通讯信号追寻到地球上来的。
片中的怪物是利用水作为燃料的,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什么选择了地球:因为地球是人类目前可以探索到的星球之中唯一含有水这种物质的。
尽管水在地球这种氧充满的环境之中不是燃料之选,但对于外星怪物适应它们独立的环境,甚至有他们独特的化学原理,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这片子里面的外星怪物依然是金属机械结构的,这大概和E.T.里面的那种类生物材料的外星人,是好莱坞最常见的两类外星生命形象。
其实这大概是出于电影形象化角色的需要。
如果真的有外星生命的存在,它完全可以是各种体积各种材料各种能耗方式的,它甚至未必非得是人肉眼可见的,它也未必非得满足人类关于生物“可以完成自我更新和繁殖”的定义。
记得之前有个电影讲述的外星生命就是某种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这个倒是颇有创意。
而片子里面的外星生物老巢明显是受到了《第九区》的启发,连形象都是那么相似,尤其在腾空的那一刹那。
之前的动画片《Monsters vs. Aliens》里面也是类似的设计,这说明大概在好莱坞甚至大多数美国人心中,未来外星人要是真的来攻击,大概就会乘着一个类似的玩意儿了。
总的来说,Battle L.A.是一部披着灾难片外衣的战争片,它契合了当前对于各种灾难的恐惧心理。
作为娱乐的商业大片,谁也不期待它能讲述什么深层次的含义;但是如果人类可以在对未来灾难不断的娱乐化设计之中,收获到哪怕一点应对未来一切可能的信心,甚至是一点看似荒谬的经验或者预案的话,那么,无论这种类型的电影可以拿到几颗星几个奖多少票房,它们都是值得的!
这句话几乎是贯穿整个剧情的,少尉必须不断的为整个team做出决策,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
第一次,他选择了一条路线让整个小组陷入包围圈;第二次,他选择了联络直升机为撤退战略,飞机接到了伤员就爆炸了;第三次,他选择了一辆巴士作为回到基地的交通工具……少尉自己也受了伤,他决定让老兵带着整个小组活着撤退……老兵一直勇猛无畏,穿梭于火线,给了整个队伍无限勇气和力量,也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决策,所有人只有服从……整个片子是以胜利作为结局,安排的有点荒唐,至少显得太情节化,使得电影完全成为了电影。
只是无论向左还是向右,你必须做出决定,所有人的生命都交在你的手上。
其实战场上的决策无所谓正确与否,但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前进……人生也一样,每个决定无所谓正确与否,但是你必须前进……
人类再一次战胜了外星坏蛋。
但注意到没有,外星人不远万里来到地球,居然使用云计算技术啊!!!
最后在人类发现了它们控制无人机终端的云服务器后,几枚导弹就搞定了,外星母舰居然连at力场都没有,人类居然连核弹都没用啊!
这次居然遇到了史上最弱的外星人啊!
问题在于外星人居然利用如此充满风险的云计算,如果它们肯稍微改造一下,几十个城市的私有云服务器能够互为灾备,彼此共享计算资源,就会为查找黑客行为腾出足够的时间,又怎么会被人类如此快消灭呢?
所以,云计算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是安全性。
就像很多人质疑把私有信息放在云端到底安全不安全时,吕廷杰教授拿在银行做类比,既然钱放在银行比家里都安全,那么信息放在云端怎么就会比放在客户端不安全呢?
不过这里头关键在于,云端到底有多安全。
如果像外星人那样,云端那么大只,连异星人一眼都能认出来,就没戏了。
而能把武器和肢体结合的外星人怎么会愚蠢到连个备份服务器都没有呢?
所以,外星人被击败只是烟幕弹吧,它们还有备份服务器,一定是的。
甚至所有客户端都会贡献计算资源的,互为支援的,每一个节点被消灭都不重要的,外星人控制网络会在云服务器崩溃后迅速编织起一个p2p网络的。
连飞不出太阳系的人类都能创造bt网络、电驴网络,外星人怎么不能够??
一定是人类又一次被乐观冲昏了头脑,恐怕片子还有续集吧,这次一定是个序幕吧。
你有了独立日的恢弘,有了世界大战的温情,有了第九区的虫子,有了各种战争片儿里的大兵情深,有了所有科幻片里的飞碟武器,但是你头上巨大的烂片儿蘑菇云依旧暴露了本质。
彻头彻尾的一枪战烂片儿,加进略许科幻元素。
你以为给外星人套上一护甲就可以关闭自己的想象力了不对观众的好奇心负责了啊。
别觉得有大场面就可以对得起所谓的特效,原来您的底牌只有海报上和结尾处的大boss,话说内玩意儿最后升起来的样儿还真不好看。
从始至终纯爷们儿们都在煽情,死一个算一个,没有能从头到尾串联起来给人深刻印象的人物。
别跟我说内个中卫,他念士兵编号的时候真的假逼极了。
另外我要是剧中的小男孩儿,亲爹都死了你跟我说我是海军陆战队的小战士要我勇敢,我就战你姥姥士啊,人文关怀玩儿砸了!
多种失败的科幻片元素加进来以后,洛杉矶之战彻底在烂片儿里完胜。
低智商其实是个可爱的词儿,比如有些人不拍大片儿就默默玩儿些讨喜的东西。
而傻逼在标榜自己牛逼的时候却将死在洛杉矶的警察局、海边儿和各种屋顶。
_________纯吐槽,困屎了睡觉切。
我想我是看腻了这些剧情了吧。我特别想这部电影从外星人的视角来讲述。
手雷来了!
好难看!
在影院的音响下竟然两度几乎睡着。没事儿别装逼瞎晃镜头。
情节看完就忘 留下的只有永无止境的枪击声
主旋律大片,视觉尚可。没high点,外星人死蠢
看着那嗖嗖呼啸的子弹,后来我发现担心都是多余的,脑海里只有周星星的那句话:打不着,打不着。
无言
外星人最牛逼的武器是印度抛饼和老汉推车
精良的制作被干瘪的剧情浪费了,但在影院看视听体验还是居上乘的。
这种类型的电影,好莱坞永远是王道!◎
brian tyler配樂跟進 他說這部電影赞 我覺得不可信 畢竟他接的電影以爛片居多||优:看前就知道这片出发点是士兵 所以剧情很完整统一 就是随军纪录片 劣:剧情太平 节奏也平 高潮在中间桥上的遭遇战 真的从头晃到尾 数不出几个固定镜头 这么平的电影还能写几十分钟音乐 辛苦了
维护地球和平的使命就交给美国了。
这就是美国式的主旋律。
值得了!
我觉得片子还不错啊 怎么这低的分呢
看个热闹多好啊 较什么真儿啊
满眼主旋律啊
我还以为是迈克尔贝,这砰砰砰砰,从头到尾,结局稍仓促勉强。另外这片子跟外星人没什么关系,谁来都一样,照打不误,反正对面人都没多少出场份额……最后我每当看见主角,都下意识想说:谢谢,我不抽烟
超人救美国,美国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