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怒刷8集,本来是等浴血黑帮s5s3一直没更新来着。
哎,天生就喜欢这种霸道大佬,黑白通吃(虽然男主还没从小白兔🐰完全进化为狼🐺……但一看就real有当领头狼的潜质哈哈)。
幻想自己这种叱咤风云,蛮厉害的(os可能我来不了)。
1话说挣那么多钱干啥呢?
反正存在皆有理。
2与其说男主被forced到黑化,不如说是外因诱使激发出骨子里的藏匿的暴戾犀利的winner气质,强者。
毕竟他是曾今贫穷普通的boy“一夜暴富”,like未婚妻的话。
3后两集说实在的有点“玛丽苏”,开挂。
但瓦利登也确实江河日下,动了恻隐之心。
或kind of tired……但生活不就这样巧?
4Alex回来就彻底变了……不知道女朋友还会虐盘or不忘初心。
伪装还是真实,女友能接受么?
他性格会变么~事业变化和挑战。
挺帅5威望,不是靠舔权贵/妥协/权衡,而是用智慧和雷厉风行展示你有的、你能有的、你能让别人有或失去的…该刚就得刚。
总之,像赌博🎲,运气,底气,霸气,缺一不可。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七集挺好看的,随便说几句,算自己再过一遍瘾。
英国人对毛子骨子里的歧视真…不是一般的,女友一脸鄙视地对毛裔高端优秀青年说“你腔调是拗正确了,也干过些文明人的事,可你就是你 (you're who you're)." 想起几集之前,我家那位说过一句,一日毛终身毛(once a Russian, always a Russian). 更别提卫报长期把里头几位主要人物的名字拼错(反正蛮文,有什么要紧)这种歧视公开而毫不掩饰地用到热播剧里,对象要换成另外的民族,不是唱国歌就是抗议乳滑要求公开道歉,再要换个民族,搞不好就是甩人肉炸弹或者吉普车冲马路牙子。
第二个感叹,是那个俄罗斯演员演的爸爸真好啊,只要他一出场,立即就有戏,可惜他不是主角。
人物塑造是这片的第一弱点,所有人(除了爸爸)的生死、喜忧,观众都不在乎,但人家好演员就是好演员,明明知道拍的是快餐,人物就是拿来被射死或者拿来出轨出柜玩计谋害人,唯独不兴受伤,他不理这套,装着伏特加的矿泉水瓶子往质地细软风格低调的西装兜里一揣,眉毛眼睛一扬带出来的戏,主演诺顿小哥浑身肌肉用完也出不来他的一半。
他生生把热播快餐剧演出了一丝俄式艺术电影的味道来。
第三是以色列老汉,无论是没脸没皮的笑容,还是那山羊胡子,还是玩小鲜肉身败名裂却没有一丝羞耻立即翻身起来,都让我想起某位红二代著名微博大V美籍资本家,只是一个溜瘦一个圆胖,唯那没脸没皮劲实在太神似。
以及,继续黑毛子,向普大大“致敬”。
黑老大在莫斯科郊区农场光着膀子劈壁炉用的柴,造型基本就是普大在社交媒体上晒肌肉时的翻版。
精壮凶残,你说他身材差肯定也不对,但就是没有美感,只觉恶,凶,坏。
最后,室内布置要打100分,如果可以给加分,再加100分。
太好看了,没有一间屋子是败笔,没有一间!
(回头专门一间一间地掰开说)
居住在伦敦的俄国人口在15万到30万之间,如此大的跨度区间,虽表明了统计之不易,但起码给“伦敦格勒”、“泰晤士河上的莫斯科”这些戏称提供了数据支持:我大伦敦当得起这些名字。
一部由调查记者米夏·格伦尼(Misha Glenny )将近十年前写成的非虚构作品“McMafia”,新年第一天登上了电视屏幕,成为英美开年最受追捧的热剧。
豆瓣上这部剧的中文译名叫《黑道无国界》,与原名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国际犯罪团伙。
按照剧中的解释,黑帮(Mafia)的成功之道与做其他生意无异(我并不是想说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而麦当劳是剧中主人公说他在哈佛商学院学到的经典成功案例。
因此,要成为犯罪界的国际化精英,用到的也是麦当劳商业模式,于是:McMafia。
主人公埃里克斯·戈德曼(Alex Godman),英俊多金的俄罗斯富二代,同时也是看似已经洗白的黑二代。
他的出场,瞬间让人联想起另一位著名的“洗白”黑二代:麦克·柯里昂。
麦克顶着二战海军十字勋章英雄的光环和藤校毕业生的精英风范,领着来自新英格兰的正宗WASP女友,出现在姐姐康妮的婚礼上。
“那是我的家人,不是我。
”面对来自女友的质疑眼神,麦克撇清得特别坦荡,因为那既是他父亲(也就是教父维托·柯里昂)的期望和安排,实情也确如他说。
《黑》片中埃里克斯的亮相场景,与《教父》四十年代末战后背景下的纽约不一样。
康妮婚礼内外的纽约媒体、警察、热闹喧嚣的西西里大小家族、以及最亮眼的明星偶像弗兰克·辛纳屈的到场,铺陈了那个年代的黑帮排场。
而埃里克斯的出现场景,是洗得不能再白的“儿童慈善晚宴”。
主持拍卖的广播里,一口伦敦腔的男人正在吆喝,忽悠“女士们,先生们”继续慷慨。
埃里克斯的家人在热烈竞拍,“如果俄国人做慈善捐赠,他们就叫你寡头,而不是坏蛋了,”叔叔振振有词。
埃里克斯在伦敦长大,在哈佛上学,有一位英国女友,做的是如今最顶级的职业——对冲基金合伙人。
跟麦克最相似的一点还不是这些光环,而是,他们都是黑帮家族的局外人,他们是文明世界的优秀公民。
不过且慢。
黑帮与优秀公民之间,也许就是一根发丝的界限。
埃里克斯坐在基金公司的写字间里,MacBook上鼠标一点,没有枪窟窿,没有爆炸,几亿、几十亿美金就一路辗转了迪拜的钱庄、印度的海关、特拉维夫的夜总会、萨格勒布的黑市商人、布拉格的假货窝点血汗工厂、哥伦比亚的毒枭、内盖夫沙漠上的贝都因人口贩子。
优秀公民只需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我只是在替人打理钱财,投资。
”说的时候一脸正气,接下来继续优秀。
两集看完,我有如《动物农场》里的猪们,眼睛只在企业精英、犯罪份子、政坛领袖间来回扫荡,已无从分辨谁是谁。
格伦尼10年前为了写成这本书,跟踪到了后苏联混乱时代成就的现代国际犯罪网,与撤销管制后忽然出现的金融流动性之间的交点。
10年后,占据财富金字塔尖的那1%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大,从房产到慈善,McMafia的钱在每一个光鲜的环节里流动,从克里姆林宫到白宫,像巴拿马的川普大厦洗钱公寓这样的例子随手捻来。
这仿佛是个悖论。
人们一方面好像无所谓了,你可以在当总统的同时,也与McMafia文化沾亲带故,看上去没什么不妥;另一方面,近年来维基解密、巴拿马纸、天堂纸这类深挖、分析全球化资本主义何以这般腐败的吹哨体育运动又风起云涌并且深得人心。
这好像又说明,人们其实并非无所谓。
《黑》片所解读的渗透到伦敦上层生活的团伙犯罪,吃瓜人眼里,好似一团迷雾,遥远离奇,或许还有些性感。
那些开曼啊、离岸啊、洗钱啊,从来都是纸上写的故事,我们读来读去也无从还原,就像前段时间那句话说的,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忽然间,蒙太奇画面把伦敦金融精英电脑里的数字,与受招聘广告蒙骗,继而被拐卖强行卖淫的东欧美容师联系到了一起。
吃瓜人的想象力忽然好像插了一根小翅膀,跃跃欲试了。
美化?
没有,比起科波拉满含对故国同胞的热爱,拍出史诗一般的《教父》比较起来,《黑》的艺术感染力不在一个比较级别。
更重要的,它态度中立,几乎不带感情,描画人格或者人性的魅力、美好、邪恶、凶残都不是此片或者此书的目的。
用原著作者格伦尼的话说,他只是想真实地展现这个世界是怎样运作的:贩卖海洛因的,同时也是最华丽派对上耀眼的明星善人,这确实不假。
说起黑帮,人们的第一反应多半是西西里,或者纽约的意大利大家族;要是在中国,可能还会哈哈一笑打个地图炮,调侃几句金链子砍人省份。
俄国黑帮不常进入人们的视线。
西方人一般把后苏联时代在混乱和腐败中崛起的金融、政治寡头通通叫做oligarchs,这个形象混合了暴富暴发,有时还有暴亡。
他们是混迹在西方的俄国人中最显眼的一群,也可以说是对俄裔的刻板印象。
oligarchs在90年代初从天而降,散落在西方最诱人的几大城市,买一切可买之物,甚至传统认知里不可买之物:比皇宫还大还贵的宅子、报纸、电台、一望无尽的土地,足球俱乐部......这一奇观,前些年有本小说《果斯基》(Gorsky)有详尽描述。
该书被称作跨越到当代“切尔斯基”(Chelski)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里的“切尔斯基”当然是将伦敦西部富人区“切尔西”(Chelsea)俄化之后的一个戏称。
小说中的场景分毫不比盖茨比逊色:讲俄语的客人坐在防弹超长房车中鱼贯而至,宫殿一般的大宅门前,站着戴假发,穿丝质带刺绣图案制服,举烛台,说英语的仆人。
俄国的存在,是一个对大多数西方人陌生而神秘的野蛮东方。
从史学家描述的17世纪到访伦敦的俄国密使华丽炫耀的服饰,到二战结束时庆祝活动中一高兴了就翻筋斗踢腿跳舞的苏军将领,都透露出西方人眼中的同一个形象:尚未开化。
史学家记述的穿戴华丽的密使,自然就是日后托尔斯泰作品里那些讲法语的绅士淑女的祖先,也许,进化到今天,其中的一部分就变成了伦敦格勒、切尔斯基的McMafia。
米夏·格伦尼十年前的作品如今来看毫不过时,埃里克斯和麦克相距大半个世纪,经历的故事也几乎可以互换。
难道,眼前看似飞速旋转,日日更新的世界,也许根本没有变?
也许正如去年底获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奖项的热书书名所言:未来即历史(The Future Is History)?
麦克·柯里昂这个名字只需稍作版本更替,变成米哈依·柯里昂诺夫是不是一点也不违和?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很巧的是,《黑》片的主角埃里克斯的扮演者詹姆士·诺顿上一部大片演的也是俄国人,《战争与和平》的安德鲁王子。
这当然只是巧合,但至少证明了俄国文化中存在(至少曾经存在)的另一面。
19世纪的文学、艺术、音乐、芭蕾让多少西方人如痴如醉,《安娜卡列尼那》《战争与和平》多少次被改编上英美的大银幕,说英语的安娜卡列尼娜,从费雯丽到奈特莉,闭上眼睛一数就是四五个。
也许,有一天,McMafia的财富经历几代人,从真正的意义上被洗得白白净净,那些在20世纪付出了高昂代价而存活下来的俄罗斯文化将获得新生。
(2018/1/11)
先看一则3月最火新闻之一,俄罗斯间谍疑在英国被谋杀:http://www.bbc.com/news/uk-43315636 因为跟工作内容略有相关,加上有莫斯科取景,今年BBC出品的最有野心的电视剧《戈德曼家族》成了个人年初最需要安利的一部剧。
来讲讲我这个曾短暂生活在莫斯科的金融风险相关从业人员眼中的此剧吧....(悲叹,代入感太多)《戈德曼家族》讲的是俄罗斯黑帮家族流亡在英国,大儿子通过金融战争和扶持自己新势力等方式逐步瓦解俄国国内老大的传统国际生意路线,最终与俄罗斯官方达成默契,取而代之重新成为俄国黑帮老大的故事。
海报中Franchise,特许经营,男主将建立自己的与政府勾结的商业帝国。
国际犯罪这部剧中的国际犯罪类型比较全面。
根据国际法规,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反洗钱 (AML), 制裁(sanction), 集团犯罪(organized crime), 反对恐怖组织融资 (CFT) 以及监督 政治公众人物(PEP)。
剧中除了没有出现CFT以外,其他犯罪内容大都齐全了。
最开始的犯罪情节是政治洗钱(Political money laundering)。
政治腐败与受贿是全球性问题,以腐’败历史悠久的亚洲最为严重(无辜脸),通俗说来政治人物常常有大量的贿赂金,这种黑色资金当然需要洗白。
洗钱攻略为,在诸如瑞士这样的安全中立国或者黑钱天堂开曼群岛等地通过不断设置离岸账户,建立空壳公司,公司下面再设立层层子公司等方式,直到最后无法追溯钱的来源为止。
如果想看比本剧更接地气的洗钱记账,可以参考去年的美剧《黑钱胜地》,那部剧讲得是比较常见的给毒资洗钱,有每一笔现金流入支出做了些什么假账。
另有美剧《绝命毒师》和《风骚律师》也是这种毒资洗钱相关。
《戈德曼家族》中,一个以色列议员需要Alex给自己洗钱,这就是Alex被卷入地下犯罪世界的开端。
这位议员就属于政治公众人物(PEP),需要在反洗钱等风险系统中格外注意。
《戈德曼家族》播出后,youtube上已经出现呼声要求重视并着手解决英国政治受贿。
为了拉Alex下水,这伙人不惜放出消息说Alex可能违反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有俄方投资,导致客户紧张要求撤资。
对俄制裁要追溯回2014俄罗斯与乌克兰那码烂事,俄罗斯收复/吞并克里米亚,美国开始对俄制裁,环环升级,直到现在美国总统换成特朗普依旧有新一轮升级的倾向。
制裁(Sanction)手段包括禁运、断交、中止贷款贸易等等,说白了是国际社会上一种非常小家子气的霸凌行为,通俗解释就很像拉帮派,孤立某一人(或小群体),限制主要帮派成员与其来往,折磨其达到自己的目的。
现在国际上主要制裁发布有OFAC等。
议员接收被绑架来的年轻貌美的姑娘,用来使美人计,给自己收集情报。
这种国际协作的绑架行为就是人口拐卖(Human trafficking),属于应该努力打击的一种国际犯罪,然而很遗憾,出于许多原因这种犯罪一直很猖狂。
尤其是在香港泰国法国捷克等地。
剧中的姑娘是从俄罗斯到埃及工作,一下飞机就被人贩子集团接走,一路被运到了以色列。
看过前些年的电影《飓风营救》的人大概也对人口贩卖的高速转移流程有印象。
被贩卖的人口另外,国际贩毒要依托船运。
就像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国际上每一条被注册的船只都有一个独立的IMO号码标志,一切相关犯罪、禁运(embargo)信息都会被披露,因此运输大宗货物前应该做好相关调查,免得自己的货品随着其他风险项目一起被扣押在某港口造成损失。
当然走私的中间环节还有其他办法,可以在公海上进行船对船贸易,只是最终还是需要进入目的港口。
因此《戈德曼家族》中,拉丁裔毒贩想方设法要搭上以色列议员的合法船只运送自己的毒品。
此剧也披露了俄罗斯黑手党控制的欧洲毒品链的运输线路,即由印度进入东欧的传统东方线路与南美-以色列-东欧新线路。
捷克做为欧洲毒品流入大本营也结结实实出场了好多次。
此剧多项犯罪均比较还原事实。
要问其依据从哪来,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有位记者Misha Glenny出版了一部揭露全球地下犯罪组织运营的书: McMafia: A Journey Through the Global Criminal Underworld,受其启发, 十年后,在几则俄罗斯流亡者在英国遭到暗杀的新闻出现的背景下,BBC应运开发出了这部片子。
不需要与《教父》等美国黑帮片做比较,经典虽为经典,但戈德曼家族的时代正是我们生活的现代,犯罪的国际化已经甚嚣尘上。
而且俄罗斯黑帮的最有趣的特点(应该也最为我国观众熟悉)为必须与官方达到双方谅解与默契合作。
戈德曼的招数就是通过摧毁对手Vadim的传统线路,逐渐瓦解官方对他的信任,最终取而代之。
西方的黑帮需要民主环境,东方的黑帮上面还有官方,有玩笑称普京大帝就是全俄罗斯的黑手党大头头,就问你酷不酷。
黑帮家庭伦理狗血未能免俗,此剧与多数黑帮片一样带有常见的家庭成员的伦理狗血。
爸爸出轨,为保护妈妈,儿女联合将小三送走。
老戈德曼大悲,对女儿说,她是你的朋友,对儿子说,她是你第一个女人。
一句话的信息量过大,包含了各种狗血。
不过有意思的是,爸爸曾是俄罗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是略有点妻管炎,虽然妻子过去不过是个商店女郎,而自己曾是大佬,妻子有了一切,钱、生活、儿女,老头子却还是被妻子的耳刮子打得啪啪响。
当然我们在俄罗斯有个笑话:曾经美丽的斯拉夫大妞成为凶悍的老婆后,尤其是发福后,如果老公还敢不听话,很可能被老婆举起来晃个稀碎。
此剧由于是“精英阶层”,作为一部黑帮犯罪题材的剧,粗口过少,只有妈妈和女儿分别骂小三是сука(婊子)时稍微痛快。
只是小三比妈妈丑太多了吧。。。
犹太人接管世界片子看过,深深打了个寒颤。
虽然不知哪看到有说俄罗斯官方抗议了这部片子抹黑俄罗斯形象,可是我倒是觉得,这片子主要暗示了犹太人接管世界。
本来犹太人控制美国一说就已经不算阴谋论了。
美国商业大鳄、金融大佬、巨头企业、科研、新闻媒体,方方面面都是犹太人的帝国,犹太人再用经济和舆论操控政治,所以大家总说犹太人控制美国,而美国是世界第一话语权大国,于是人们干脆说犹太人控制着世界。
可是以上所云的世界,还仍旧算是在黑白灰色地带的偏白一带。
《戈德曼家族》讲得则是彻彻底底的黑色地带。
犹太小帽子
正宗俄罗斯的东正教葬礼开头Godman家族的葬礼与结尾Vadim家族的葬礼相呼应,挂着十字架的正经东正教俄罗斯Vadim家族被干掉了,带着小帽子的犹太Godman家族重新洗牌,这世界被犹太人全面接管了。
就问你怕不怕。
东西方人的政治思维区别Alex的背景为,英国长大,接受英国贵族教育并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因此他虽然是俄裔,但其实是个西方人。
从一开始,捷克警察就对Alex说,你不应该使用自己的护照来办事。
可惜Alex没学会这些,最后居然还是用自己的真护照去了莫斯科,才导致被Vadim的高官朋友扣押。
在押期间,Alex很可笑的说,他要见自己的律师。
俄方淡定回答,没有律师,没人知道你在这里。
如果最后没能逃脱,他就会成为在东方世界习以为常的“失踪人口”中的一员了。
所以这位新一代“教父”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此外如果想要深入探讨剧中元素,还有俄裔政治流亡英国的群体,以色列的俄裔犹太人问题,街头犯罪手段等等,比如政府首肯,对Vadim团伙下手时的摩托车党,就与我第一年到莫斯科在老城中撞见的摩托车手追轿车,击毙车里的人的情景类似(虽然我见证的那一场摩托车枪击战更热闹,导致了两辆轿车相撞),颇有代入感。
不一一介绍了。
我们生活的世界与地下犯罪的世界是重合的,当你推着行礼走出巴黎机场时,很可能接机人群中就有人贩子,当你在布拉格老城观光时,擦肩而过的卖大麻的人可能就是属于某帮派的最底层小喽喽,当你在莫斯科某处墙壁扣出子弹头时,很可能就是某次暗杀械斗残存的痕迹。
这是一个跨国集团犯罪越发高效的时代。
常用风险披露网站: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 Sanctions Programs and Informationhttps://www.treasury.gov/resource-center/sanctions/Pages/default.aspxShippinghttps://fairplay.ihs.com/
公众号:穆尔登格
不同的城市赋予了人不同的灵魂。
伦敦
伦敦是男主和家人的大本营,现代化的伦敦像是一张温情脉脉的面具,男主在这里有着温馨的公寓,家里豪华的宅院,银行家的身份,自己名下的投资基金和在商场上一路顺风顺水的优越生活。
各具风情的餐厅,放松心情的酒吧,气氛旖旎的天台景观,鳞次栉比的精品店,以及永不停歇的各种party。
伦敦的晚上尤其迷人,华灯初放,每次男主和女友回到自己的公寓,伦敦的绅士也只是繁华城市中一个普通的归人。
但是伦敦的凌厉也是无声无息。
蒸蒸日上的公司因为流言几近停摆,精致的各国料理变成了一次次不停歇的应酬和谋划,富丽的豪宅成了屠戮的刑场,和女友的感情中开始一次又一次地欺骗,家庭也在无法发泄痛苦中的摇摇欲坠。
伦敦是一个美丽得不可方物的城市, 尤其是它的夜晚,隐藏着所有不为人知的欲望、罪恶和战争。
就像那个永远喝着伏特加,永远脸红头发乱糟糟的老头说:“他们杀你是因为当你走上那条路,你就成为某人一辈子的死敌了。
两年过去,四年,十年,你的敌人迟早会对付来你。
他们也来对付我,即使我在这里。
” 这个老头贡献了全剧最富有戏剧张力的表演。
在他面前,年富力强有雄心勃勃的Alex永远是son.伦敦只是胜利者,有钱有权的胜利者的天堂。
对于流亡在外的人来说,这里从来不是故乡。
哪怕如此伦敦还是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城市,人间得意须尽欢,得意之时哪知失意。
特拉维夫
对以色列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中东、犹太人和巴以冲突上。
作为一个西方国家,英美有的特拉维夫一样不缺,白左的LGBT平权,钻营的政客,投机的商人,令人流连的赌场夜店,美人美酒。
特拉维夫的天空无比的湛蓝,这里大概是中东治安最好的地方,屹立在湖边的度假别墅纯净得好像是世界上不惹尘埃的净土。
然而所有纯净的净土撕裂后就像是污秽,就像是纯洁的爱情其实只是构陷和毁灭的序曲,就像是美丽的女士其实是从莫斯科被人口拐卖来的奴隶,就像是运输商业帝国和议会里的政治地位背地里是不法生意的保护伞。
特拉维夫像是一条叫西米恩毒蛇,在不经意处咬你一口。
但是也只是咬而已,不致命,在这个游戏中不够狠的人都留不到最后,最后的运输船只都为他人做了嫁衣。
就像是在国际舞台上虎视眈眈地以色列,还是抵不过那最大的五个掌控世界的流氓。
”他们引诱你,让你觉得你控制一切。
其实他们一直在掌控一切。
“布拉格
布拉格不是只有无人的广场,尽管这个中欧重镇经济衰落凋敝,但是这是进入中欧的重要关口,对于黑色生意而言,得之不一定得天下,失之肯定元气大伤。
布拉格的代理人和这座城市一样,必须要乖乖听话才行。
代理人战争的战火烧到了这里,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其实也是一个有着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和美丽的城堡的金色之城。
又有谁知道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前的哈布斯堡王朝的辉煌与没落。
代理人战争是最残酷的,上面的人尚可以谈判、握手言和,底下的人却必须你死我活,流尽最后一滴血。
谁让你在布拉格,一个开枪杀死警察都不会有外交纠纷的欧洲小城。
孟买
印度的英语富有咖喱味,还有喝了这杯恒河水,来生还做印度人的醒世格言。
但是这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国家,大名鼎鼎的软件超级大国,发达的高技术产业,海量的软件工程师,对教育的重视和东方巨龙如出一辙。
”如果你考上了印度理工,为什么要来麻省理工?
“孟买就是这样让人困惑的城市,一边是软件工程师,一边是文盲和乞丐,一边是摩天大楼,一边是贫民窟和垃圾场,一边是唯唯诺诺的天才黑客,一边是逞凶斗狠的毒贩头子。
我还没有去过印度,但是这个国家的矛盾让人足够好奇,足够想去了解。
莫斯科
曾有言投资不过山海关。
大概是还没有经历过莫斯科的腥风血雨。
不然肯定会总结出,投资不过乌苏里。
莫斯科有太多的故事。
巨额的财富,煊赫的权势一直都在,只是他们的主人来来去去,留下了一个有一个传说。
这个国家不仅仅面临着外部的威胁,还有内部的派系林立,斗争不止,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不知道是不是莫斯科的冰天雪地培养了战斗名族的穷凶极恶和心狠手辣。
他们有恢弘的红场克林姆林宫,有异域风情的黑面包红菜汤,还有永远热爱的伏特加的男人和越来越剽悍的女人。
这个城市的最佳打开方式是尽兴而为,喝着伏特加,享用最好的鱼子酱,和心爱的人风流快活,管它今夕何夕。
但是所有的享受后面是黑暗,漫无边际的黑暗,你的一切都可以被夺走,没有什么是属于你的,你只是帮国家保管而已,连国家的主人也不知道他还能拥有多久。
不过越是这样的城市,越是难以预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昨日被人满城追杀惶惶如丧家之犬的Alex,今日摇身一变成为了政府高层的座上宾,了结了之前难以望其项背的瓦迪姆。
这似乎印证了一句老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或许瓦的结局在冥冥中注定了,如果你动了别人的家人,就别怪别人动你的女儿。
莫斯科是深不见底的深渊,因为无尽的黑色,哪怕只透出了一星半点的光,Alex都只有抓住,才能活命。
走了这条路,干掉了曾经的老大,就没有办法再回头了。
这里是莫斯科,也没有人有机会回头。
输了是杀了全家,赢了是孤家寡人。
”做我们这个生意,注定要放弃一切。
“不知道Alex准备好了没有?
昨晚这一集(第四集)是目前为止最合我口味的一集。
主流电视剧留住观众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拽金句,这一集开始密集出现。
以色列老头Kleiman开场就来:“They dress like bankers, they speak a dozen languages, they eat in the best restaurants, they stay in the best hotels, but underneath all that sophistication is an open grave in the Mexican desert with 50-headless corpses inside.” (他们穿的人模狗样,表面上看是银行家,说十来种语言,在最高级的餐厅吃饭,在最奢华的旅店睡觉,然而在所有这些文明下面,是墨西哥沙漠的坟茔,无头死尸横七竖八。
)接着印巴边境海洛因走私这种听上去技术含量极高的活动,你发现其实是国境两侧的铁丝网间支一个铁皮管,一串一串扎得跟香肠似的玩意从铁皮管里,就从巴国到了印国。
再接着是隐喻——虽然都是套路,但是看流行剧不就是主动上套吗——香肠被装进洗衣机夹层,那是代工厂的家电产品啊,包好就可直接装集装箱了。
不选其他家电产品,不就是看重了洗衣机的laundering(洗)功能吗。
这只是序幕,这集的精彩不在这里。
在 that IT guy we fired!
that fired IT guy, 面色焦黄憔悴,有几分赫尔佐格御用演员克劳斯·金斯基(Klaus Kinski)风采。
“Fortunately for you that I know as much about financial fraud as you know about computer security." (对你而言很幸运的是,我懂得的金融犯罪知识就跟你懂得的计算机安全一样,少得可怜。
)金融帅哥看着邋遢黑客时的崇拜眼神,跟远在孟买的黑帮老大看着他抓在手里的黑客时的眼神,一模一样。
高端低端的没有区别,让你忍不住会心一笑。
伦敦和印度,正直光明和罪恶阴暗终于联合起来,还有以色列的配合,墨西哥的外围支持,目的只有一个:搞死莫斯科大坏蛋。
随着“that IT guy”的继续揭示,我们意识到,真的,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就埃里克斯做的那些事,也许他真的算得上innocent。
IT guys可以办得到的事,别人想逗想不到,安慰他“您就崩为您这点事儿内疚了”。
他认识的人,在飞机着陆前关掉机场跑道灯,在入侵婴儿室摄像头,就为了看人家妈妈哺乳......他们每天呆在网上20个小时,“we work harder than bankers.(我们比银行家工作辛苦)"他说。
“挣得一样多吗?
“这是埃里克斯关心的。
呵呵,“we have more fun." —— 黑客的世界你不懂。
恐怖之处恰恰正在这里,we have more fun。
黑帮、政客、商人还有目的,也就还有可以牵制的地方,或为利,或为名;但是这些新人类,能耐比你大,可以潜入你们干大事的人如今仰仗的电脑、互联网技术的任何环节,关键是人家还只图have fun,这是无欲则刚的境界,理论上说无敌了。
“你藏在屏幕后面不孤独吗?
" 金融帅哥根本不能想象没有豪华香槟派对的日子怎么过?
"我比你朋友多多了" "你们见面吗?""为什么要见面? " 这是我多年来听得最熟的一句话,来自我丈夫。
看到这里,俺俩同时爆发狂笑。
不用见面,that IT guy给他找到了一个班加罗尔的天才,成功地把俄国人的海洛因集装箱截了下来。
等到一切被女友发现,躲不过了,埃里克斯抛出麦克当年忽悠Kay的同一个套路:“I'll come clean." 埃里克斯说。
“The family will be legitimate in 5 years." 麦克说。
最讽刺的金句来自女友给他上课,宣传资本主义的道德正义,这个星球上还真正相信这个幻像的不知还有几人?
1.决定你是不是天鹅的唯一因素是基因,长大变成天鹅因为你本来就是天鹅。
2.成年男性的世界里,除了权力和利益,其他都不存在,或者说不该存在。
3.Alex的笑容里,你除了虚伪什么也看不到,尤其是挣扎,从始至终也没有出现过。
4.Vadim的面无表情之下,愤怒、纠结、救赎甚至温情…五彩缤纷。
刷完McMafia第一季。
又粉上一枚大叔。
叔叫Merab Ninidze,格鲁吉亚演员。
剧里演男主的头号敌人,幸亏有他、男主父母(两位俄罗斯演员)、一位基叔和捷克前警察这几个角色,让这部BBC的黑帮剧演技值hold在及格线以上。
果然姜是老的辣。
男主有颜有身材有迷人的英伦口音,就是演技欠奉。
可惜哇可惜。
最后一集的情节细思极恐,简直是代表国家机器特权的贫穷前“老大”(俄罗斯)和第三世界的种鸦片农民兄弟(墨西哥毒品cartel?
)联合起来搞GM,要干翻有钱的发达国家传统贵族(“欧洲佬”)嘛:)于是,Mafia里的old school代表——图中的大叔挂了(我叔死得惨啊),男主的前俄罗斯黑手党老爸是个废柴,年轻的、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永远西装革履的银行家/未来黑手党broker男主向我们缓缓走来,黑手党里的new school诞生了。
本来,这样一个既有英伦绅士的优雅,又有俄罗斯Mafia骨子里的骄傲和凶恨,从一个中产阶段金融才俊的“弱鸡”,一步步被血缘绑架,被环境,被自己内心的欲望驱动,最终成为McMafia大BOSS(假设这是本剧的走向),多么有发挥空间的一个角色啊啊啊啊啊男主一张面瘫脸硬是坚持了整季八集,讲真,帅归帅,这样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新瓶装旧酒,除了全球化犯罪的大背景,整部剧有时让我想起经典的《教父》一,俄罗斯人和意大利人如出一辙的血浓于水家庭观,”被迫“入行的黑二代设定,甚至里面有一个几乎一毛一样的“老大让手下关门把亲人隔绝在生意之外”的场景好么,咦这也许是对《教父》的致敬嘿嘿。
或许是因为根据纪实文学改成剧集,感觉主创很有野心地想营造一个现实到无奈的真实犯罪世界,庞大而混乱,杂草丛生又生机勃勃的“阳光下的罪恶”,大佬们彬彬有礼地谈着生意,讲起全球化来像大学经济系老师,有钱有势的幕后老板放下身段与搞赤果果武力协迫的街头打手成为合作伙伴,没有壮丽的帮派火拼,金粉世家一般的凡尔赛宫仅惊鸿一现;只有行贿、拉皮条、谈判、说服、签合同;新时代黑手党苦口婆心、亲力亲为,勤勉到像个“劳模”好么。
所以,剧中一些设定跟过往我们习惯的由纯文学创造出黑手党世界不太一样,没那么fancy,这样刻意为之的反差增加了现实感,但处理得不好也容易让人出戏。
另外,两处怀孕的设计也显得编剧有些偷懒,部分台词也有些套路。
不过,最后一集的背景音乐好棒啊。
总之,还是有点期待第二季。
“年轻人,一入黑道深似海,回不去啦”
BBC试图用这本电视剧告诉英国人俄罗斯是一个不正常的国家,但英国人却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国家才是真正的不正常,英国和加拿大,美国北方,西欧,澳洲一样都是“文化黑手党”的势力范围,你可能对这个词很陌生,但是我要告诉你文化黑手党已经成为欧美世界数一数二的巨大黑势力,从收容庇护恐怖分子的NGO,到恨不得认亚非拉做爹妈的白左文人,从专注抨击保守主义政治家的工党/民主党黑金政客(她们有可能在某个小岛上有很多儿童当性奴)黑金政客到反对日本捕鲸的极端组织,从各个产业联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逆向民族主义洗脑式教育影响到对平等主义和仇富主义的无脑宣传,都可以看出文化黑手党的影响力。
每一个人好像都在问他 你确定要这么做么 他认为这是在保护家人 但从我的角度 他是在向权力靠拢 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让他每走一步都在思考在改变,知道真的触摸到权力的边缘,他做了一个不能回头的决定,亲手杀了瓦迪姆。
在他和瑞贝卡的关系中,我看清了两个本来可以携手相伴一生的人是如何渐行渐远。
我觉得是埃里克斯配不上瑞贝卡。
一个美丽大方善良温柔的人值得更珍惜她的人来保护,愿意牺牲欲望回归平凡的人相伴。
第一遍看完每个人的演技很肯定,父亲的颓废与挣扎,母亲的失望和坚持。
埃里克斯不动声色的表象下暴风雨般的不归一切,我很喜欢瑞贝卡,在她跟埃里克斯说,你不要忘了你以前是一个没有书读没有人管的孩子,在接受了比别人优秀的教育后应该做的事情。
从最了解他的人到越来越不懂他的人,所以这才是无法继续相伴的原因。
所以埃里克斯而言,她确实不仅仅是约会的女孩,她就是埃里克斯心里永远难以忘怀的一个人,就像莫斯科那栋老房子,过去是用来怀念的。
现代商业版的教父啊,男主就是迈克柯里昂,动手之前还不被看好,认为不是道上的人。逃脱得太简单了。如有下一部可以继续看看
差强人意
#心~影#
论现代黑帮文化,不过alex的金手指开得有点大啊,一开始连个以色列老头子都搞不过,后来一夜之间就成俄罗斯高官的代言人,短短几个月完成了父辈一辈子都没达成的目标!!不过最后一幕真的是王者之姿断爱绝情啊
我讨厌男主未婚妻,又老又丑,只期望下季不要出现!!!!!
突然发现和牧师侦探一样节奏不是特别的紧凑。。。。还有女朋友那里真的是硬伤诶,怎么可能假装说分手就能骗过敌人啊,至少安排个暗卫黑衣人啥的啊。。。
真正的黑帮之战不是街头火拼两败俱伤,而是坐在办公室转转账就能击垮你的敌人。第五集机场一幕,两家族大佬照面,一席对话,气氛好压抑,紧张到整颗心都要跳出来。想要复仇不仅要靠智商更要靠情商。笑里藏刀、不露声色,让敌人永远猜不到你下一秒的想法。#1.比较讨厌丽贝卡 2.华为镜头一闪而过#
更像是一个前传,节奏过慢,俄罗斯方选角很棒。看起来下季会很棒的感觉,期待。
2.5 没有看到考验人性的恶
是我喜欢的故事类型,但几乎全体演员的表演都显得生硬,减一星。
看了一年多终于看完了。。。第二季竟然还没开始拍?
教父+哈姆雷特。剧情是我喜欢的梗:无心家业的王子被迫复仇,鲜血淋漓登上长满了刺的王座。蓝鹅,男主开头三集都没有建立起印象来,实在无感。就当新世纪黑帮金融化模式的科普剧看吧……
矫揉做作,好像是生怕你不知道世界多黑暗一样逐字逐句解释给你听,但堂堂大boss连斩草除根都不明。想讲的东西太多,又是家庭伦理,又是社会腐败,又是上流交际,但处处都是败笔,平庸得像鹦鹉学舌。男主显然不会俄语,人设更是又当又立,我本来还挺喜欢他在幸福谷里的表演来着,居然给我来这招所以说场面大没卵用,关键得故事好,像人家格莫拉,就一个那不勒斯的地区帮派剧情高潮迭起,紧凑得让人喘不过气,属于戈德曼八辈子赶不上的水平
黑帮之战也是金融战
看了前两集被吸引,但是看了后面又觉得无趣了,一度想弃坑,最后二倍速+玩手机在一天内看(听)完。不过个人对这类题材的片子本就不太感冒,为了避免主观偏见加一星吧,毕竟一边看一边想:好无聊,但是本身的剧本和拍摄方式好像也不算差。
少有的高分英剧我看了不喜欢的。故事设定很不错,但具体细节什么的有些看了觉得很没有可信度,比如堂堂一个黑帮老大要自己亲自去调查一个案子?而且参杂了太多各种不知所谓的感情戏,比如男主爸妈的戏,很无聊。另外,男主演技也不太行。
主要的色调是含蓄紧张的。虽说含蓄,但该交代的地方都交代得非常清楚,我很喜欢。但总觉得信息量太少。后面崩了,男主对权力的渴望没有丝毫展现,相反,前面展现的都是他怎么爱女友怎么想回到正常生活。为了拍下一季已经丧心病狂
阵势搞的很大 剧情实则弱鸡 banker 和 mafia都感觉离题万里 banker和accountant 还是隔了山的 你就那么点点payment就banker+accountant 还把合规姐糊弄的一愣一愣 观众都这么好糊弄?还有女朋友 实在和男主不来电 没办法引导故事发展 好希望她赶紧下线 不行 一点也不期待第二季
剧情推进很慢但观感很无聊其他东西其实都还行也是一个救赎的故事
非常的糟糕不要看,和Peaky Blinders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