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这部电视剧,就不得不评下姜大雁。
大雁,家中的老大,凡是家中的麻烦事最喜欢出头,发起飙来雷厉风行,在外善解人意,亲切温柔,遇事能忍则忍,会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姜大雁就是这样一个人,可是三十四的她,却始终找不到她爱也单纯地爱她的那个人。
姜大雁有三个好友,小文、任媛、吕薇,通过这三人的爱情观折射出大雁的爱情观的不同。
三十四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不是可以挑别人的年龄,而是让别人挑自己。
而姜大雁要的其实只是一份爱情,认为只有相爱的人才能结婚,而跟任媛的不同——在一起能过日子就行了,跟小文的不同——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并不急着想要一份爱情,一个人同样很好,跟吕薇的就更不同——爱情需要包裹金钱、权势的外衣。
姜大雁要的其实真的不多,只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以任何目的为前提,然后结婚生子。
她要的多吗?
不多,可是她却从二十四岁的时候等到三十四岁,而在她三十四岁的时候,还没看见任何爱情的影子。
任何一件正确的事情,如果长时间失败,本身持有这个正确想法的人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
所以姜大雁苦恼了,暴躁了,她不知道自己这样一直找下去到底对不对,还是干脆直接找个男人嫁了。
她先是碰到了彭坦,相貌堂堂,工作又好,大雁以为自己碰到好男人了,而最后经过他妈那一出,她看出了这个男人的真本质,丈夫得孝顺自己的父母,可是也得尊重自己的老婆,这点他都搞不清楚,他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相貌又有什么用呢,说的好听点,看着一表人才,其实是斯文败类。
大雁后来又遇上年过半百的苏如是,刘德凯的风采一去不回了啊,电视剧中的他老态尽显,让人看着苍凉,他演大雁中意的第二个男人。
电视剧也算赶了一次潮流,老夫少妻的组合,大雁不在意,因为大雁的原则性很强,婚姻是爱情的结合,并不是其他任何因素的综合判定体,大雁爱苏如是,那么她觉得自己跟苏如是在一起就没任何问题。
这段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党生激烈反对女儿跟苏如是在一起,说如果在一起了,等到苏如是七十岁的时候,别说照顾大雁,连基本的夫妻生活都不能给大雁,大雁嗤之以鼻,带着鄙夷的目光看着党生,那目光里透着浓重的不屑,党生问她是不是觉得自己太现实了,大雁拒绝回答,并激烈地告诉党生,如果她现在不选择跟苏如是在一起她将来才会后悔。
党生马上就指出,大雁之所以说出这句话就说明她现在是不理智的,是一时冲动——就算不是一时冲动也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才做下的决定。
这句话点亮了大雁的爱情观,大雁就是为爱可以一直往前冲的那种人,她觉得为爱可以奉献任何东西,她不在乎外在的任何条件,年龄、地位、金钱等等等等,而结婚也只有一个理由,有且仅有这一个理由,那就是爱情。
姜大雁碰到的第三个男人是张耀阳,这男人炽热的年轻的爱情,让任何人都可以为之冲昏头脑,他跟大雁有一点相像,跟之前大雁迷恋苏如是一样,张耀阳也不计较爱情之间的年龄和金钱关系,只要互相喜欢就行了,可是张耀阳毕竟太年轻,他还没成长成可以为对方着想的成熟男人,再加上有一个钻到钱眼里以为任何人接触他们母子的目的都是钱的妈妈,姜大雁跟张耀阳的爱情注定夭折,而最后张耀阳找到属于他自己的爱情时,对着大雁,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之前说的任何的爱、喜欢、付出都可以一抹而去,真的既让人羡慕他的年轻,可以做到如此洒脱,又愤恨他的绝情,把没心没肺做到这种程度。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了,大雁找不到爱情中她等的那个人,这时候突然而来检查出的卵巢癌,让大雁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而这个情节也让我又囧又雷,挺好的一部片子,就被这个情节给毁了,没事整什么癌症啊,所有可营造出来的悲哀气氛我都哭不出来,就感觉这一幕是生搬硬套上去的,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打铺垫,是为了表现程闯在大雁危难时机给予自己的关怀和帮助?
太俗了点吧。
不过,两人在火锅店,大雁借题发挥程闯摔筷走人那个情节倒是挺感人的。
程闯这人实诚,有话直说,不跟人玩心眼,又敢作敢为,从一出场各种好品质就注定了他成为大雁爱情道路终点站上的那个人。
而当大雁的癌症被诊断成良性,两人的感情也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程闯的意外离开,又给这部电视剧划下了第二个败笔,又一俗到极致的情节,硬被编剧编出来的大雁爱情道路上的坎坷,真是让人看了觉得囧囧有神。
一年后,两人的偶然相遇,将两人的爱情之火重新点燃了,可我始终不明白,这一年的意义何在啊?
大雁的等是值得的?
只要相爱命运就一定会安排他们最终在一起,而现实中一年会发生无数的可能吧,如果爱就一定要及时抓住,爱情珍贵,可是现实更恐怖,爱情根本斗不过现实,不然大雁也不会到了三十四岁还没嫁出去。
大雁这回想通了,决定不让爱情就这样再次轻易地在自己身边走开,她跟家人宣布,要去甘肃找程闯,全家人为之欢呼,而在甘肃的某个小站,大雁下火车买水的时候,看到了站台对面抱着同样的目的要去北京找大雁的程闯。
两人隔着站台、铁轨使劲的挥手,小宋佳演的真的很好,脸上流露出的那种大大的幸福,让人落泪,无论他们以后生活在何处,北京,甘肃,这个处在大雁爱情观之外的东西,她一定都会抱着自己的爱情一直一直幸福地生活着吧?
两三天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突然有很多想法,顺手就在这里谈谈感受了。
这部电视剧,顾名思义,是讲述关于“大女”的故事。
情节也十分的简单,就是女主角与五六个男的之间的辗转情结。
同时还涉及了很多现代的信息,如家庭亲情,夫妻之间,爱情与地位,等等。
具体的按照人物一个一个来说好了。
这雕尤比那雕好方泉是出场的第一个“型男”。
一开始他是颇能打动人的,让人以为这是个好青年,对姜大雁是真心实意的。
背后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然而他的果敢,他那种被拒绝仍不放弃的傻劲确实赢得了不少人的同情心。
包括剧中的奶奶。
然而当戏越来越深入,我们才知道这个家伙是有目的的。
他为了公派出国,为了能够去相比亚非更加优越的欧洲,发动了对大雁的追求。
一个伴侣,一份情感,一生的护持,在他而言,只是一纸婚书,甚至没有那一张证的重要,在他而言,那欧非之间的空隙,需要一个女人的幸福去填补,然而他怎能知道一个女人的幸福是什么呢?
当然,方泉对大雁还是有感觉的。
他其实是想一箭双雕的,正如他所说的,如果他仅仅为了得到出国的好机会,他完全可以在大街上随便找个人。
他还是有“品位”,然而这样的“品位”对于大雁而言是在俗气不过了,简直是侮辱。
在方泉内心,出国是最重要的,找对象只不过能够帮助他在申请表上多了个“已婚”的字而已,找对象只不过是个权宜之计。
所以说,在于他,这“双雕”中仍是有层次区别的,这雕尤比那雕好啊。
婚姻是合租房吗彭坦在戏中算是很优秀的一个人了。
他事业有成,对人也热情体贴,长得也挺好。
大雁是动心了。
你看她在那段时间的心情揣测,那段时间的翘首盼望。
对,彭坦对于她们这些人们所谓的“剩女”是求之不得的,是个绝对的“绩优股”。
然而事情的转折总是很快的。
从彭坦提到他母亲要来,开始教大雁各种礼仪,嘱咐她各种注意事项。
那神情,那语气,我们都知道,此人又和刚开始我们认为的判若两人了。
或许我们又看错了。
这是一个提到母亲,提到自己的家庭就变色的人了。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或许对于尚存的父亲或者母亲会更加的依赖,也更加的妥协。
所以彭坦在这方面栽了。
这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新时代的女性不再是过去的童养媳了。
几乎没有人能够忍受得了彭坦母亲和两个姨妈那种苛刻的要求,严格的纪律,近乎不可理喻的家规。
她们一声声“媳妇”在大雁看来就是一种地位的强迫下降了。
在她们眼里,没有“女朋友”这个概念,女朋友意味着平等,自由。
然而“媳妇”呢?
媳妇从属于丈夫,也从属于公婆。
看到大雁忙乎了好一阵子,结果四方桌围得满满的,竟没有一处她可坐的地方,四个人说说笑笑,竟忘了旁边站着一个人。
或者不能说是“忘了”,是故意,是明显的下马威,你忘了旧时代“媳妇”是不能上桌的麽?
第二,大雁本身的脾性也并非能忍之人,她骨子里的是有一份清高傲慢的,她并不会因为自己依然是“大女”而屈就自己。
你看她的言辞相对,她摔门而出,她一回一回的想要忍住,却又忍不住要反驳,夺回自己的尊严。
所以导致有些人说大雁的脾气是很怪的。
其实,只因她有些自卑了,但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自卑,大龄未嫁有错吗?
她不能理解自己的低下,别人对自己同情的眼神,所以越发的怪起来,也越发的容易发脾气,自尊心越发的强烈起来。
每一回,大雁都因为家中的压力想勉强自己,和身旁的男人结婚。
和彭坦也不例外。
大雁妈妈和医生朋友联合起来,演了一场病入膏肓的戏。
善良孝顺的大雁自然想在母亲临走前看到自己高高兴兴的嫁出去了。
因此她选择了向彭坦低头,和他结婚。
然而她是了解很多的,他的缺点。
他叫人打了张耀阳,她可以忍;他有个心机重,飞扬跋扈的母亲,她也可以忍;到后来两人商量买房过日子的时候,她终于了解更多了,这个男人骨子里是大男子主义,还是不懂得婚姻、情感是什么呢?
他以为婚姻就是两个人签合同过日子,两个人合租一个房子,关起门来还是各过各的,各付各的钱?
或许说一人付一半,那还没让人那么揪心。
但你看看他怎么说的:我打算接我妈过来,生活费我出三分之二,你出三分之一。
这样的分法不让人痛心么?
当然有人酒越老越醇苏如是已是年届六十了。
当我们听到三十三岁的大雁想和五十九岁的苏如是在一起,我们定是和她的知心朋友一样,怀疑,不赞成。
六十岁的人了,再过十年,他已是古稀之年了,那是你还只有四十几,那日子如何过呢。
这是他们最担心的事。
不过对苏如是多些了解,我们会知道,这个男人依然“风韵犹存”呐,他那么的有魅力,有种气场,吸引你往他靠拢。
大雁是动心的,她主动向他表白了。
她才不顾那些年龄问题的,她是依着自己心里的感觉。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让自己有感觉的人,为什么要放弃?
”但是年龄大的男人,过去也就多了。
他虽是单身,但不代表他是一个人的,可以和你远走高飞的。
苏如是有女儿,有个离婚的老婆。
女儿是他的命,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这个从刚开始他放弃了彼此相爱的助理师一样的。
大雁早该明白的。
然而在电波中那传来的有磁性的男子声音,那有情感,略带烈士暮年感伤的一句句终究还是打动了她,她像一个最普通的粉丝一样,喜欢了这个男子。
然而,苏如是终究不是她的,他终究会离开的。
年轻多好张耀阳是年轻的,他的阳光,青春,自信,浪漫是大雁所失去了的。
所以带着一种新奇或者说是怀旧感,她被他打动了。
张耀阳对于大雁的穷追不舍也是可以理解的,年轻人从不懂得什么是放弃,什么失败。
他总相信她会给他机会的。
她的成熟,稳重,知性使得他沉迷。
年轻的他哪能懂得年龄差距带来的问题,哪能懂得心理年龄的障碍就是一堵攀越不过的墙。
正如大雁说的,他喜欢通宵在夜店疯狂,她却喜欢窝在家里感受安静。
这本是不可磨合的。
所以张耀阳是个过客,也是必然的。
张耀阳在戏里面是唯一年轻的主角。
他的出现也引发了很多我们对于年轻的思考。
我们会想到,年轻多好,年轻可以通宵达旦,第二天依然可以没事一样的工作着;年轻可以持有好几张信用卡,今天花明天的钱;年轻可以觉得婚姻离自己很远,抱着过客的心态,或者潜意识的“试试”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异性”。
所以,他的乐观也更加的反衬出年纪大了的人的苦恼。
我们看到,大雁她们那四个“大女”里面,除了心理师小文总是冷静些外,其他人都是着急的,忧虑的,更甚者,自卑的。
小媛害怕自己到了四十岁还是处女,她渴望爱情,渴望婚姻,从小到大没有被人欣赏过,那是怎样的自卑呢?
不自卑也自卑了。
吕薇为了能够钓得如意郎,不惜成本的去整容,还主动的对程闯发起了猛烈攻击。
这些我们看起来其实是有些悲哀的。
所以啊,年轻多好。
好人卡的得主大志是个绝对的好人。
但不是适合的人。
他至始至终陪伴在大雁的身边。
看着她经历了几个男子,几段感情。
伤心难过的时候陪着她喝酒,听音乐,兜圈。
其实他心态是好的,在一开始的时候,他知道自己配不上她。
这个“配”当然是要讲前提的,从人品,收入,相貌,年龄等等方面他绝对是配得上的,然而他大概是文化程度太低了,这是可怕的。
我们并非看低学历低的人,他们有他们美好的生活,他们人也很好。
但是大志和大雁却没有共同语言的。
他跳舞不行,看歌舞剧大概也不行。
你看李问琴还能跟大志聊聊油价等,大雁呢?
不行,她只会说你吃啊,你吃饺子啊,然后就埋头吃了。
还有一点,她心里是没有他的。
她善良,她容易被感动的,然而感情不是感动。
山区来的教师用“山区里的教师”来形容程闯其实并不恰当,但戏里面他的身份地位就是这样。
大概于小伟饰演的程闯给人的印象是个彬彬有礼,伟岸才俊的中年男子。
这样跟“山区”几乎就挂不上勾了。
所以很自然而然的觉得他跟大雁是很般配的,也不觉得大雁委屈了什么。
不过看了些帖子才了解程闯的角色是有些另外作用的。
他的身份地位收入等有些都比不上前面的男的,最终大雁还得随他从北京这个大城市去一个山区里面搞教育,以此来说明“大女”看重的并非财产地位,而是“感觉”。
我对程闯这个人没什么特别想评价的。
只觉得他是个当兵,处处体现出了个“兵哥”的好品质,替人着想,公私分明,克制感情不伤害他人,负责人,热心等等。
那一家人一家子是很有情感的。
对于现在一些分崩离析的家庭,这一家子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虽然中间总有些哭哭闹闹,但出发点都是一个“情”字。
在这部剧中,我相信更多人受感动的还是家庭的这种互相关爱的牵系。
一大家子为大雁找对象这件事用了多少心思,虽然很多时候总是帮倒忙,但我们很清楚,那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声音是,这是亲人的“关爱”。
他们不是怕这个未嫁的女儿占用了家里的空间,多吃了家里的饭,或者在邻里之间名声不好,而是为了女儿的幸福,希望女儿高高兴兴的找到相伴一生的人。
还有奶奶的死,我们看到的是每个人眼里噙着的眼泪,那种无言的痛心。
到最后大雁误查的癌症也一样的,看得出他们之间情感有多深。
最近因为家里叔叔伯伯之间也发生了些事,加上之前爷爷奶奶的去世,我看到这些的时候都痛苦不已,我想,若是每个家庭的亲情都能像电视剧的那样简单,那该有多好啊。
年老的奶奶是剧中最“活”的人。
这个可爱的小老人,喜欢吃甜品,永远惦记着吃。
时不时的冒出些笑话,让这部电视剧的轻喜剧成分添加了不少。
奶奶永远是在“笑”的,她即使担忧,焦虑,生气,她依然是慈祥的,依然有种“笑”的成分在里面。
看完了电视剧,依然会记得她那滑稽的一面,她那些故作严肃却仍让人忍俊不禁的表情。
布满皱纹的脸,竟令人最难忘。
说着说着就说多了。
最后说说大雁吧。
小宋佳的演技是好的,她的矜持,欢喜,忧伤,痛苦,都表达的很到位。
我喜欢她的哭。
不是喜欢看别人忧伤,而是觉得她那像孩子一样有声音的哭是最自然的。
有些人很厉害,说哭就能哭,可他们只是无声的,眼泪顺畅的流下来。
真正的痛哭,真正最无助的时候,真正想放弃一切包袱,痛哭一场的时候,那该是怎样的声嘶力竭呢。
电视剧仍是有些鼓励人的意味。
从大雁经历的这六个男子,这部电视剧大概在告诉你,年龄不可怕的,真爱不会随着青春的逝去也随风飘逝。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也有这个机会。
大家都不喜欢“剩女”这个称呼,为什么就说是“剩”下呢?
又不是被挑来挑去别人不要,怎么能说是“剩”下呢?
只不过是没遇到,时机不对,人不对罢了。
再说了,难道非要有个伴侣么?
大雁是高傲的,也是带些自卑的。
这个很自然。
她的标准其实比谁都高,有“感觉”的人是最最不容易碰到的,然而她总在某些时候又说服了自己,勉强勉强吧,你都几岁了,不要再相信感觉了,将就将就吧。
等到真正相处时才发现真的不行,勉强不了了。
所以磕磕碰碰的,一路走来、、、不过最终还是好的。
愿天下所有人都找到有“感觉”的人。
姜大雁。
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性格,态度。
理智,不妥协,不勉强,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些事情,特别是那些和自己一生相关的,绝不要含含糊糊的结果,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当然,她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她一直在等,等待心中那个合适的。
最后生活眷顾了她,33岁这年,她终于等到了,当然在对方出现后,她也主动去争取,并且把握住了。
凑凑合合的生活,和自己想要的生活,之间的差别,相信不比天与地的差别小。
看完,最大的感触是,或许我应该改变一种观念,恋爱的观念。
感觉自己这方面和大雁有点像,总喜欢把男朋友当做未来的丈夫,总以为谈恋爱就是为了结婚。
大雁的心理医生朋友一句话点醒了她,也点醒了我——何必呢?
何必把恋爱弄得这么复杂这么沉重呢?
为什么不能放松一点处理呢?
或许是我们这类人都太在意了,太在意感情的付出。
所以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变得沉重,弄不好还成了包袱。
何必这么看重呢?
所以我想,可以慢慢改变一下了。
另外,爱情永远是一个神圣的词语,永远是一种神圣的感情。
大雁一直等,一直等,等到自己就快人老珠黄了,仍然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总说人有很多无奈,除非是古装剧中那种因为国家大业而不能追求自己幸福的皇帝的角色,普通人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追求最爱的人?
总说无奈无奈,我看是不想吧,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金钱,比如权力,都比爱情重要,所以放弃了,所以“无奈”。
其实也无可厚非,只要这种人不要一边为了钱权放弃了爱情,一边还在抱怨不相信爱情就行了。
看了大女当嫁,不是让我嫁人的心情更急切了,反而是更坚定了找到一个心相印的朋友的信念。
只是不知道,如果我也到了三十四岁还没嫁人,家里人是不是早已经整天忙得比电视剧里的还夸张了?
又或者,他们根本不会让我等到三十四岁还不结婚?
一直作息很正常,因为看这部连续剧,昨晚给打乱了……看到大雁和张耀阳黄了后才爆笑着去睡觉。
很多年前就有这种大龄相亲节目,玫瑰之约,那时候我还小,妈妈看得乐呵呵的:现在相亲再次火到地球上,我已经老了……= =这种节目是无聊的生活中重大的娱乐项目,它把人间的极品都集合在我们眼前,看得我们欢欢喜喜。
电视里大雁基本处了6个男的1:方泉一开场我还以为他和大雁已经感情深到要结婚所以才不管不顾的追着,弄了半天是为了单位政策结婚了的才能留学去欧洲,没结婚的就只能去亚非拉(有这政策吗……= =)这人也没什么,长相不说了,反正很社会大众,除了有点结巴基本一般,工作也成。
只不过要的就是一个能看能结婚的女人,有一份合同婚姻保证他能外派到欧洲某国……于是大雁不同意,分了。
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则新闻,说是大龄男女为了不再让父母操心,上网还是怎么的找一个能凑合过日的,形式上是结婚,实际是男女合租……说起来也是,现在物价高工资低,长久下来水费电费房租费找个能分摊的也不错……2:澎坦通俗意义的优质凤凰男,条件就像一般电视节目看到的众多女人听第一遍不会灭一盏灯的那种。
电视里说是长得很帅(那……为什么是周杰……= =),工作前途无量,待人又十分得体等等等等,整个一优质100分!
于是大家看上了,于是大雁看上了,于是大雁不愿意了大家依旧还是看上了。
这男的也没什么不好,不过配大雁可能就是不好。
大雁虽说大龄剩女可是依旧充满少女情怀,从必须有感情才能结婚可以看出来……他过于实际,买房贷款你家先出,家具我出,生活费以后我出三分之二(让我想到了某节目的60%……),婚前财产公证,签订律师合同……听起来电视上都这么演,好像没什么。
落到自己头上第一反应肯定是——又不是富豪有必要吗?
太现实了吧……好像弄什么都要带个计算几和你算得一清二楚,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他妈也过于难搞,真的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我以前总在想,那些所谓的优质男条件那么好,怎么就没结婚?
现在知道他们的妈妈肯定不是省油的灯……= =上次看了那60%男我又在想怎么会有这样计算清楚的男人?
后来发现原来是有这样夸张的母亲……所以嘛,婆婆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之一……婆婆不好应该属于旧社会的产物,当媳妇的时候被婆婆压着打着骂着,翻身做了主人心里咬牙切齿的都在想看我不弄死你个小蹄子!
没办法,女人总是希望别的女人的儿子对自己好,自己的儿子不要对别的女人好……3:苏如是先感叹:这名字好诗意啊好诗意!
他真的是个好男人,除了年纪有些大了。
现在不是说没有靠谱的男人,只是靠谱的不是没有长大就是长得太大……君生我未生这种陈词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他和姜母说:“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我现在60而大雁才34,你们肯定在想二十年后大雁才54而我已经80了。
一个80的老头就是快死的人了,大雁还得在晚年再找个伴……可是,我们不也是还有二十年好活吗?
人生能痛痛快快的有几个二十年?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
我真的被说服了……最后还是走了,他是一个好男人。
优雅,智慧,懂得吃饭懂得生活,但他也是一个父亲,有着一个青春期的女儿,为了女儿,放弃了爱情。
这世上,亲情永远是最重要的……因为所有的感情最后都会转化为亲情。
题外话:刘德凯是真的帅,老了一样也很帅!
不过老了就是老了,好些个特写看他前额的皱纹还有松弛的皮肤真是好心惊……当初琼瑶剧里面帅得那个天翻地覆,现在……美人迟暮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美男也一样!
4:张耀阳他真的很搞笑!
他的出现是25集连续剧里最可乐的时间。
22岁的男孩,真的是青春阳光!
费尽一切心思讨喜欢的人开心,整天蹦蹦哒哒的!
差个4.5岁也许真的可以补救一下,差了12就真是差大了。
现在4岁就有一个代沟,这一下差了3个沟……逾越是很难了。
男大女小是社会普遍可以接受的现象,女大男小现在也成为一种趋势(应该是剩女过多原因……)但12岁真的是太大了……光说爱情一切OK!
爱情嘛,想什么年龄就什么年龄都可以。
婚姻不一样,那是过日子吵架过日子吵架,哪有那样虚幻。
这段剧情很精彩,因为很荒诞,过家家一样,搞得欢天喜地。
分手是迟早的事,看他开始爱得那样激烈就知道长久不了。
不过分手也相当喜感5:耿大志忠厚老实的典型代表,另一种意义上的好男人。
这种就是认死理的对你好的那型,不过除了能对你好,也就没什么多的能给你了……他喜欢大雁我猜是因为大雁漂亮有学问待人也亲切,用李问琴的话就是大雁显得层次高。
这就好像商店里看中的那个青瓷,怎么看怎么觉得好,即使你也不怎么懂而且摆得又高又远贵得一塌糊涂,但就是好!
他是那种以后或许会被老婆指着鼻子骂窝囊的人,主要是太有这方面潜质。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也不是对老婆不好,说白了,没钱,日子不好过,女人就成为埋怨的主力军。
有钱快乐不快乐我不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这绝对是句实话。
我看着李问琴说她再也不等了觉得挺难受的,电视剧的配角总是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叹气6:程闯他们怎么就忽然喜欢了的我真不知道……不过也算好结局吧,电视剧的趋向就是HE,要不观众们那脆弱的内心是接受不了的!
大雁总的来说一是个优质剩女,漂亮工作又好,可能是挑挑拣拣年纪就大了。
却还是有着一颗少女心,一定要找个有爱情的才嫁。
周围的人都劝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年纪大了先结婚等等等等……在如今大龄女性单身就是公害的风气下,想必大家劝人都这么劝。
劝人嘛,说什么都成……事情落到自己头上,那是怎么说似乎都不成。
现在普遍这种情况,有些人是实在不行,而那些长得不错条件不错年龄相当的又总觉得有病。
男的觉得女的太现实,女的嫌男的不靠谱。
前一阵问朋友找到中意的男朋友没,她说没有,还能再找个一两年,到那时候实在找不到能相爱的就只能找个能结婚的。
哎……听着心酸……= =除了第一集的开场有内陆偶像肥皂的影子外,后面的都还挺在调上的,结局大团圆。
本人内心龌龊,还是希望看个不团圆的结局的……= =
看这部剧,也是周五的晚上闲的无聊,点开看看玩的,谁知一口气看完了25集。
其实导演和编剧就是想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剩女”的种种现象,这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
姜大雁是一个好姑娘,在现实生活里,这样的好姑娘是不太可能被剩下的。
反倒是她的闺蜜们,各有各的代表在现实里挣扎的生活。
任媛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临了发请柬的场景里请柬上老公的名字叫泰山,正好“人猿泰山”命中注定的一对。
作为最丑的闺蜜,任媛却是第一个成功把自己嫁出去的人,而据任媛自己说,这是因为自己把标准放低了,把期望放小了。
这也是很多人在面对身边的剩女朋友时最常想到的“解决方式”。
但是这不见得就是多么正确的,这种幸福感或许就是任媛说的那种踏实、舒服。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每一个剩女并不是都是因为把自己的标准定得太高而被剩下的。
姜大雁就是根本没给自己定下标准的那种人,“我只是想找一个有感觉的人结婚,这要求算高吗?
”或许这种标准太不好把握,或许这个“标准”真的太高?
我也不知道……小文最后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虽然李潇没有说小文的老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我觉得那个男人不见得能hold住小文这样的心理医生。
小文也是剩女的一类代表,聪明、有见识、经济和精神上高度独立,这也是很多人对剩女的第一想像。
但是最后导演也让这样的“白骨精”有了自己的爱情,也是对剩女们的祝福吧,这样的优秀女人不应该因为他们的优秀而被剩下。
至于吕薇,暂时得不到爱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样的剩女也有,不过见得不多,一心想找个男人中的极品的吕薇或许才是追求般配的忠实信仰者,至少在她的心里,她该找到这样的一个男人,成为自己的另一半……写着写着,都快把自己真正思考的话忘了。
姜大雁在给自己找结婚对象的过程中,一直都是被动的或者说一直在努力给自己寻找最适合的那个人,但是宋佳说的一句话很对:干啥事都必须努力,你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唯独相爱不行,没听说哪两个人相爱是靠努力得来的结果。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对待爱情,姜大雁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找一个有感觉的人。
可是对待婚姻,每个人了解的都不一样。
姜大雁为什么慌慌忙忙的给自己找对象,除了因为自己的年龄已经34了,真是等不起了,我想家庭和社会也给了这个老姑娘不少的压力。
自从小妹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姜大雁的婚事就成为了这个家的头等大事,每次合适的结婚对象登门拜访,家里人都是全家总动员,为了姜大雁的婚事忙前忙后。
爸爸因为给她上相亲节目,成为全家的众矢之的,要闹离婚离家出走;妈妈因为不想错过彭坦这个金龟婿,和医生李阿姨串通蒙骗大雁称是得了癌症,借此催促大雁赶紧结婚;弟弟弟妹因为彭坦也差点闹得离婚;小妹妹夫经过许多的小摩擦最终也离婚而散,虽然并不全怪姜大雁,但是也因为她嫁人的事起了不少矛盾;还有奶奶……所有这些都像鞭子一样,催促着大雁,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自己嫁出去。
所以大雁对每一个可能成为结婚对象的男人都付出自己的诚意,看起来好像是“母爱泛滥”(我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了)一样,清高在一个34岁的女人身上或许真的看不到太多。
从第一集到最后的25集,我看到了这个女孩在一路上的坚持和妥协,对生活的妥协。
连自己的闺蜜都觉得要放低标准,寻找“幸福”而不是感觉,在大雁的心中能不产生一些波澜?
所以她一步步地妥协着,为了抓住家人眼里的金龟婿,她试着去忍受两面三刀的彭坦母亲,试着委屈自己去背那些规章制度一样的条文,试着让自己更像一个符合彭母心意的“童养媳”……;为了在最后剩下的不多的时间里把自己嫁出去,不顾那些明显的文化差异,努力去接受“螺丝螺母对不上槽”的出租车司机耿大志,但是她心里也知道,她根本不爱他,李文琴的那一叠声的质问,让自己泪如雨下,也是在哭大志,也是在哭自己。
刚开始的方泉,带着目的结婚的男人,或许在这时候的大雁看来,也不是那么的不可接受了吧,李潇没说,我只是这样猜测。
就算是被生活步步紧逼,不断妥协,但是姜大雁还是有自己的原则,我喜欢这样的姑娘。
面对陪着她一起经历生死的程闯要离开自己,她也没有低声下气地求他留下,即便千万般的不舍都写在脸上,她还是把作为一个有尊严的女孩子该有的骄傲表现出来。
“那我不去送你了啊”背过身去的一刹那泪水夺眶而出,但是还是勇敢地对程闯说:要是你没说这些话该多好,你要是想拒绝我,可以有许多的方式,可是你偏偏选择了最残忍的一种。
或许姜大雁根本没时间去考虑到底是谁要结婚。
自己想结婚是真的自己想吗?
还是说为了家人不在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而担心操劳,为了在世人面前不受那么多的猜疑和白眼,让人家指着脊梁骨说:老姑娘,还没嫁出去呢!
剧里没有表现世人对大雁是怎样看待的,但是我们可以猜想,或许这些压力才是带给姜大雁痛苦的根源吧。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必须得结婚,我曾经问过我的父亲母亲,父亲给我的答案是:为了生孩子。
母亲给我的答案是: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结婚。
反正是糊里糊涂的结了,像是上了贼船,看起来这么多年受的苦和罪,还不如单着来的舒服呢……我的婚姻观和姜大雁差不多,我觉得要结婚的那个人,我必须是爱她的,喜欢跟她在一起的。
但是有句话不是这么说么:谁离了谁不能活啊!
现实点讲,我不敢奢求找到一个像祝英台、朱丽叶一样的离了我不能活的主儿,因为我也不是梁山伯、罗密欧,但是我也无法想象自己跟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不喜欢的人一起有了孩子,一起生活。
如果碰到姜大雁这样的女孩子,我一定要追她。
故事还是在火车站的铁轨旁边结束了,这是最好的结尾方式,铁轨蔓延的两边是互相没有错过的爱。
或许幸福就是在生活的步步紧逼下坚持底线的一路妥协。
《大女当嫁》可以算是2010年内地电视剧之最,我们得放下自以为已经看过无数好片的身段看到天朝的进步。
这个电视剧适合各种身份的观众观看,我们甚至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影子,大龄女青年可以参考女教师姜大雁,各种有钱没钱有爱无爱的男士可以参考各个男对象,迫婚迫的紧的双亲可以参考一下姜浩然校长跟党生老师,痴迷于整容而依然找不到真爱的同志还可以参考一下啊那谁,我忘了她名字。
天朝的演员都是科班出身,演技是摆在那边的,我们不需要大肆质疑,只要不是仿真偶像剧,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坐在沙发前像是看自家吵架的录像带一样看各种神奇的浮夸。
小宋佳虽然没能在早期的《赤壁》等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人家是衬托小乔(连戏里也不能逃脱这种命运),但是人家演技是板上钉钉,我对演技的要求已经低到不能再低的人了,想说没有一个人比她适合演姜大雁,就像当初跟家人看《雾里看花》,我已经开始注意到小宋佳这人的演技已然可以担大旗了。
镜头都是有呼吸有生命的,虽说这样有点装逼,但是遇到这种镜头的时候,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有的时候你会睡着在电视机前面,而有时候你睡着也在想这个片子——那是因为镜头与剧情的气氛节奏步调一致的情况下,你会产生心理上的和谐,为什么剪片那么重要,因为要考虑观众的心理。
无疑这出戏是盛宴,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我感觉做得太饱满了,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看超长大片。
奢侈的摇镜和转景是其一大特色。
从来没有看过那么紧凑的甩啊甩,切镜切恰到好处,每次家庭纠纷都是一次华丽的舞台剧,奶奶正皱眉头嘟嘴巴,镜头一转姜浩然气不打一处,再转连钱乐乐的毛孔都看到了。
又看四女每次哈根达斯的聚会,我们的导演又不甘于让大家被摇晕,来个四镜同屏,时而搞个声画对立,我有时候想每个角色都捕捉一下还不容易,其实四女是很值得深挖的角色,就连任媛急于发表看法的那一小小的紧张都演出来了。
特写用的真是够意思,不仅戏骨们卖力演出,他们的卖力演出甚至终于被暴露出来了,我突然觉得这戏还真是够有看头。
又说中近景他们也毫不逊色啊。
我最喜欢的是姜大雁与张耀阳在学校操场长凳上配乐响起默默的从背影开始演绎。
那一点点的暧昧跟逾越封闭道德防线的快感都变得尤其美好。
又看每次在空旷的广场与澎坦见面,画面总是先把姜大雁定格在靠近右端,顺着她向前走而慢慢拉到中部而未到中心,与澎坦相遇,然后展开特写的争执。
特写的成功有赖于演员的演技,而演员的演技也要靠特写传达出去,这就是我老爸常说的演员红不红极其机遇。
有学幕后制作的同学表示这出戏好看,取镜取得好的好。
我相信业余的观众也是有审美的,毕竟一个好的镜头是不分人种不分学历不分修养的,当然大女当嫁也不是完美的,他的镜头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夸张,嘛,不过没所谓了,心理防线不需要筑得那么高。
只看了苏如是那一段,严格来说,我不算看完这部剧,可是,我想我知道它在演什么。
十几年前,他是风流浪子费云帆,兜兜转转跌进紫菱的怀抱里,开始做一个一心一意的好男人;十几年后,风流依旧,没有了小小年纪的紫菱,他有一个女儿,还是个好男人,整颗心在一个人身上,不是姜大雁。
看过《洛丽塔》,也看过《窗外》,苏如是这个角色仿佛为刘德凯量身定做,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好男人,得不到的那种。
大女当嫁是一部喜剧,然而也是一部都市剧,从他们的开始我们就应当清醒,有些爱,注定没有结局。
如果我说,爱做梦的女孩没有好下场,是不是会有一群长大的女孩群起而攻之?
即使这是事实。
《大女当嫁》从来就不仅是一部关于剩女的电视。
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在自己的世界里渴望梦想成真,她没有错;女孩的亲朋好友在现实世界里为她寻找生活,她们也没有错。
梦想和现实本来就没有交集,只不过,有些人妥协了;有些人,为着脑海里儿时残留下的童话幻影,永不放弃。
我也是一个爱过并且正爱着费云帆的女孩,正在长大,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放弃这般幼稚的憧憬——蓄须的王子骑着白色独角兽凌空而降,我就是他的公主,不早不晚,比他小那么多。
遇见我之前,他云游四海,遇见我之后,他只携我的手,只望我的眼,只在我微笑的时候微笑,只为我的哭泣拂去伤痕,他是我的王子,只是我的。
当看到大女当嫁第8集的时候,彭坦和姜大雁相处到谈婚论嫁的阶段,矛盾在姜大雁和彭坦的母亲之间展开了博弈,我太稀罕姜大雁这个角色了,立体饱满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大部分的电视剧女主角或者男主角都是完美的一个人,特别真诚的一个人,都你你理想中的一个人,你想成为的一个人,这不就是你吗!
不需要掩饰自己,不卑不亢的与这个现实的社会进行斗争的。
你怎么评价我,你就是诚实、勇敢、善良、坚强这是形容姜大雁吗?
她有那么好吗?
不是,这是形容大长今的。
就像曹小强说的我是一个对人真诚,努力工作,热爱生活的人。
我只想什么什么。
可是好人总是吃亏,总是不顺的。
总是找不到真爱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的人你对他越热情,你越热脸贴着人家冷屁股,卑微到尘埃里,别人越看不起你,别人越不把你当颗菜。
姜大雁第一次见彭坦他母亲就是这个状态。
而你不表现的刻意为之的行为,不卑不亢的表现自己,发一点脾气,耍一点个性,别人对你态度反而好了,就有接下来的彭坦他母亲去给姜大雁道歉的段子。
另一种情况的另一种人反之你对他一尺他对你一丈,你对他一枪他对你一刀。
就如同弹簧的反弹,你用多大的力,它会给你同样的力而且还会越来越强。
人活着就应该是真性情的表现,真实的感情、真诚的态度。
说一个人是真性情,该哭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毫不掩饰的表达出来出自己的情绪。
爱恨分明,该愤怒的时候愤怒,该温柔的时候温柔。
多情的一面,多层次的一面。
三十岁的女人至要紧搞明白两件事:一,我到底要什么?
二,我该怎么去要?
“剩”不可怕,可怕的是剩下来之后,自处的方式。
是积极地爱自己、善待自己。
还是妄自菲薄,判自己为“败”其实,我想说的是:你是败犬,也是女王——败犬的名号,担着就担着吧。
但生活的信念和姿态,要是女王的。
看不进去太老了……
电视剧总是这样。几集就能讲完的事情可以拍到25集。两个星必须要给小宋佳,美人即使是剩女也养眼。一颗星给老实帅气的程闯以及他们美好的大结局。姜大雁等了十几年,不能将就了一个混蛋,这个人必须值得这么多年的等待。程闯就值了。呵呵呵。还满喜欢剧中的母亲的,非常好,非常像我妈。
三星半!啊那居然是小宋佳!啊看得我慌死了= =!
在广州看的。
以为爱情和婚姻就是对另一个人一生的承诺,所以才不想就这么凑合去过啊!
还没看完,看完简介,不喜欢结局。喜欢小宋佳,喜欢刘德凯。
只看了头尾两集,宋佳的演技那么搭僵,难怪红不了,很多时候只能靠垫高的胸抢戏,剧情基本是浮夸路线懒得看。
不喜欢女猪脚怎么破。
剧情还行,但是我不喜欢这个价值观,为什么大女当嫁?结不结婚是自己的选择
奶奶演的太可爱了
于小伟~赞的呀~
这剧集真的不错,跟爸妈一起看,很有感触。面对当前汹涌的剩女潮,找个人来爱我,竟变得如此奢侈。
喜欢小宋佳,什么都别说了
小宋佳真是个得着的好演员啊,演的都溢出了,看到于小伟这儿就知道到顶了,转了一圈还是在眼前儿的人,鲁园一定要长寿多演几年,是个难得高质又禁看的电视剧,就是这一家子人不着调的有点没谱儿,尤其刘星他爸,太脱臼了
找个人来爱我。。。和彭坦那段还不错后来那几个桥段就不靠谱了 没意思
。。。
小宋佳 哥稀罕你
我已经等了三十多年,为了那个对的人,我不介意等下去。感动的人多,实践的人少,终是因在这熙攘的凡人堆里,我们都需要一个真真切切的伴儿在身边,否则,我们无法抵挡漫长生命所滋生的孤单与不安。直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成就爱情的,往往也就是这两个字而已。(六年前的观剧摘录笔记)
牛小伟又一次成了拯救大女的Mr.Right 蛮感人的电视剧 有血有肉
幸福啊~天天都在吃哈根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