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一部好的电影。
情绪维持了导演其他电影的走向。
从四角恋情开始,我们渐渐随着导演的对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描写。
让我们看到资产阶级社会过度疲劳后的韩国人对于自身状况的理性反思。
以及看到尽可能避免的一些惯性社会性问题。
这些问题当然包括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一种纠缠关系。
有趣的是女主角对于三位好友其中包括了自己大学的老师,作为年轻导演的男朋友以及与两位熟知的导演前辈。
让我们看到一位性情率真的韩国女子如何在即将毕业去国外深造之前与三位男性的复杂矛盾关系。
荡妇以及花心的称谓在这位不是很好看的女子上没有任何的痕迹。
更多的是对三位男性身上的无微不至的理解能力。
表现在面对这三位“男友”上的酒精反应。
当然还有那韩国近来流行的饮食文化炸鸡啤酒等等。
其中包括导演前辈对于炸鸡啤酒的评价: 香脆酥软 油很少之类的。
加上哪首上世纪当地老音乐。
更加符合了这些食物对于韩国当代人的影响和文化消化能力。
炸鸡啤酒缺一不可的毕业推荐信让女子也认为老师有些过度解读自己。
真实没有那样的美好。
就算有老师那样的心境去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但还是需要困境在自己世界的导演前辈的另一种踏实的鼓励。
像是自己年轻导演男友说的,我们需要不断的挖掘自己的潜力。
三位都说过了挖掘,挖掘自己,寻找自己的鼓励。
连女主也混淆了谁说过这些话。
因为炸鸡啤酒就是这样清新但容易重复吧。
结尾的挂着汉子标示的古建筑物 成为了一个好的收尾地点。
善熙有多真实?
如一条鲸鱼,悄声地浮起,成为情景的中心,又悄声地潜下去。
人们一再谈起她,用主观的,不乏矛盾的词语。
水中月。
或者这就是我们感受生活的方式,粉饰不方便的事实,为自己的局促百般解释。
昌庆宫似乎是个很美的公园。
人不多,有秋意,这似乎是,但并不是,角色们纷纷来到这里的原因。
汉阳的古宫们远不如故宫磅礴,但是它们小小的,不做作,甚至有些脆弱,所以令人感到亲切。
三个姑且称其为朋友们的人尚能在并不拒绝人的汉白玉台阶上边走,若即若离地分享各自心绪。
自從上一次看完洪尚秀導演的《這時對,那時錯》之後,他的電影莫名的在我心中有了一道牆,對於牆外有著什麼會感到特別的好奇,但要翻牆而過去看看那樣的世界卻又感到有些卻步,所以看他的電影我總是需要一點衝動。
这时对,那时错 (2015)7.62015 / 韩国 / 剧情 / 洪常秀 / 郑在泳 金敏喜然而有趣的是,在《這時對,那時錯》之後我看得每一部他的作品對我來說都是好消化的,甚至觀影過程幾乎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在享受洪導建立的餐桌談話。
本片可以說是我目前看來最輕鬆的一部,相比其他洪導的作品不僅整體氣氛輕盈,就連演員之間也沒有太多的無奈,全片主要述說名叫善熙的女生周旋於三位男生之間的事。
一如往常,本片幾乎全由一場又一場的餐桌談話串連而成,稍微不同之處在於,洪導的招牌伸縮鏡頭在本片中用的極少,也許這是讓我比較沒有壓力的原因之一吧,由此可見,我是很喜歡洪導每一次自編自導的日常談話的,只是對於他慣用的伸縮鏡頭始終無法習慣。
其實本片的主旨也可以說是極其簡單,幾場餐桌談話不外乎就是談感情、談愛情,然而這樣的日常卻是我覺得最有魅力的地方;我們其實都是藉由別人來更認識自己,而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不同的人的口中有不同的我們,百變的我們其實就這麼周旋在人們的口水中,我們透露想透露的、隱藏想隱藏的,即使在每一次的談話中只有些微比例的不同,但都造就了不同的我們,那我們真正的樣貌又是如何呢?
這一次,洪尚秀導演帶著我用三種不同的角度看善熙這位女孩,每一個角度都有不同的她,她單純卻又複雜、矜持卻又撫媚,種種矛盾在她身上一覽無遺,然而我們不都是如此嗎?
在喜歡的人面前表現的害羞得體,但在朋友面前我們卻又乖張作怪,當我們看著像善熙這樣的女孩,肯定是用上了許多負面詞彙,但仔細一想,我們不也都是如此?
只是怎麼樣去利用這樣的自己罷了,使用得當那也無害,但若太猖狂那自然會有人閒話。
起初會想看這部電影,其實是幾位主演讓我非常喜歡,然而習慣了他們原先在螢光幕前的樣貌後,也就更難想像洪導會讓怎麼樣的他們呈現在他的鏡頭下。
非常有趣的是,從我一年多前開始期待看這部電影時到觀影結束,這個漫長的過程所有的情緒起伏並不大,但卻有著那種與電影接觸的感動,那樣的感覺還真是有些難以表述,總之這部電影並沒有辜負我一路以來的期待,一場又一場的餐桌談話餘韻無窮;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既像洪尚秀也不像洪尚秀,雖然一樣如生活般的平平淡淡,可是在加入了青春氣息之後所有的情緒好像也變得好咀嚼些。
不记得是二刷还是三刷了,大概是我看洪尚秀的第一部,目前,是已撸片单的倒数第二部。
把金基德和洪尚秀花插着看,绝对是种乐趣。
一个直进赤裸,一个永远遮掩,然而面对的都是人性欲望本身。
不是任何人女友的《我们善熙》,可以排进我看过的洪导作品前三。
三位男士都盖章的“单纯”特质,在女性观众眼里有着另一重解读,Exo Me,这不就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实则又多少有些羡慕嫉妒恨的“绿茶”么?
咔咔。
平素并不喜欢绿茶这个词。
个人身为女性,没有这样的玲珑手段,但亦能从中读解出厌恶和刻薄的情绪。
可是开阔一些来想,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这明明是女性在男权文化压迫下,一种对自我族群的攻击与倾轧,透着资源分配不均的失落与脆弱,一股柠檬味。
不过,看这部片,“绿茶”这个词还是很容易就窜入脑海。
只是它不再带有情绪,并让我对冠以这样称呼的女性开启了更多的理解与善意。
数度哑然失笑。
毕竟,洪导的电影已经清楚地揭示出这条食物链的由来,虽然从他的角度,满怀着对男性自我身份的嘲讽与调侃。
最大观感,所谓绿茶,简直是道貌岸然文艺男杀手。
然而,她原本就是男性知识分子小圈子催生出来的呵。
首先,要漂亮。
不具备性吸引力的女性是当不了绿茶的。
其次,要聪明。
才配得上自以为是的男人们,让他们可以向世人解释,自己并非被下半身迷惑,而是知遇、赏识乃至对难得一见的善良的珍惜。
而身在其中的女性,无论有意或无意,只需要跟从内心就好。
骨子里坚定,但野心最好不要写在脸上,外表看起来务必迷糊飘忽一些。
这样便具备了待谁都真诚,仿佛谁都拥有一线希望,但其实,大概什么都不会发生的可能性。
接下来,裙下之臣们自有一番将暧昧解读为单纯的想象力。
结尾大赞。
尴尬与讽刺呼之欲出。
当然了,务必切记。
这一套在老金那里完全行不通。
有的时候给一位导演所有的电影"XXX无条件五星",其实对于有的导演来说,这只是脑残粉的一种支持 ,但对于我深爱的QQ的(在我心中就是这样的形象)洪导演来说情况不是这样的。
因为他所有的电影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从第一次看他的电影就是五星级的喜欢,所以以后就都是五星级。
真的,什么故事不同,演员不同,深度不同,裸露度不同,水平差异我全部看不出来。
在我的眼里,每次打开一部洪尚秀导演制作的电影,就是轻松简单的标题出现,一个路上的偶遇,开始喝酒,“迷人”的文艺女主角,废柴一样的文艺男主角们,喝酒,喝酒,男人们讨论女人,喝酒。
尴尬,喝酒。
聊天。
结束。
我总是捂着嘴偷乐,看种种人模人样的男性361度无死角展示自己的猥琐。
总是默默咬牙,没有女主解们那左右逢源,看似可怜,实则可恨的本领。
至于洪导在片子里一直絮絮叨叨的什么关于我如何如何喜欢你啊,如何如何在寻找我自己,你如何如何有才化,我一直以来多么多么感谢你。
我嫩何如何不能没有你。
在我的眼里都像是讽刺。
没有一句是正经屁话。
如果每看过一部洪尚秀的电影都写一小段文字的话是不是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现在回头想想,他当时拍猪堕井的那天,是有多意气风发啊!
那时是不是有一个善熙一样的女子在他身旁对他爱不完。
后来善熙甩了他,他就再也拍不出男主角能硬起来的电影了。
看过洪尚秀电影的人应该知道,烧酒,话唠和打炮是他的三板斧,只是近两年打炮这一项明显有退位的意思,全然没了当年《生活的发现》时的生猛劲儿,想想还是有些可惜,毕竟走下床的文艺渣男在猥琐度上明显力度减半。
除了越来越小清新外,洪尚秀最近的片子都是以女性为主角,《在异国》里的伊莎贝尔•于佩尔,《惠媛》里的郑恩彩,到《我们善熙》里的郑有美,看来导演是把男性剖析了个通透后又要拿女性开刀了,这样也好,至少能让审美疲劳的影迷换个角度看他这出永不散场的戏。
算一算离《惠媛》上映也就半年多,洪尚秀就推出了这部《我们善熙》,拍片速度之快让他这一小撮影迷应接不暇。
按理来说心水导演出新片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然而对于洪尚秀这样一招鲜吃遍天的导演来说,步子迈得太快相应的惊喜度就会打折,你不能指望着影迷在一成不变的小酒馆吹水战里看出太多花样。
所以当看到游走于男人之间的善熙时,你很难不想到那个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惠媛,甚至她们连大衣都是相同的,只是导演在后者身上设置了更多细节,这让善熙看上去更像是惠媛的精简版。
跟洪尚秀之前那些大玩结构的影片相比,《我们善熙》则要显得工整许多,既没有《处女心经》里的多角度叙事,也没有《剧场前》里的戏中戏嵌套,甚至连《惠媛》里的白日梦都懒得做了,有的只剩下角色间一次次的不期而遇。
虽然观众看着简单明了,但也少了些惊喜。
故事想要表达的内容依然没变,意图剖析两性关系的同时直指人性弱点,一女“逗”三男的设计也制造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在对文艺男的揶揄上洪尚秀也是不遗余力,三个男性角色清一色学电影出身,而且全然是一副道貌岸然的做派。
当然,导演对待女性也丝毫没有手软,善熙处理男女关系时的游刃有余正是导演对此类女性的讽刺。
片子的摄影还是固定机位长镜头加洪式推拉镜,前者虽然不花哨,但拍吃饭戏很好用,能让影迷更关注演员的对话,至于那些突如其来的zoom in和zoom out则已然成为了导演的特色,有的时候可能因为情绪的变化而变焦,有的时候只是导演的习惯而已,不必琢磨出深意。
在片中长椅,酒馆和昌庆宫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场地,甚至还会重复使用,像善熙和教授两次谈论推荐信都是在长椅上发生的,而阿里郎餐馆的特写也是出现了两次。
在细节的设计上洪尚秀也很喜欢追求这种刻意的“巧合”,饭桌上不变的炸鸡和餐馆放的同一首歌曲就像冥冥中的一种暗示,原来三个男人口中的那个“她”竟是一人。
这种荒谬感也在影片最后达到高潮,导演的聪明之处是没有让善熙当场撞见三人,而是让她成了男人口中的谈资,那些用在善熙身上惊人一致的形容词就像是空洞的标签,生生地掩盖了这个人物,而且善熙的逃跑也比较符合这个人物爱玩失踪的性格,其实不撞破有不撞破的好处,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失为一种更高阶的嘲讽。
作为片中绝对主角的善熙,她的身上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她的迷茫,因为不满意现状而要出国留学,看似目标明确实则缺乏信心。
她从内心里渴望被认同,听到教授对自己的评价后还会问这是不是真实的自己,借用片子里男同学对善熙的评价“你真是我见过的最单纯的丫头”。
聪明,文艺,内向,勇敢,可爱,古怪,这些词通通是男人们为善熙定的注脚,她能杳无音讯一两年然后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她也能因为一个玩笑而让对方道歉,她甚至能喝完酒后主动拉男人的手,或许前面那些形容词都是对的,可善熙对自己始终还是一无所知。
看这个片以前我从来不知道要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给一部影片打两星,现在我终于知道了。
就是发现一部影片在口碑榜里,于是找来看,发现根本看不下去,可是又不好意思打一星显得自己好像没水平没深度但是如果完全不发表看法当没发生看片这回事又会觉得自己浪费了这个时间和精力费了这么些脑子考虑这些更加跟傻比似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两星。
ps,女主乏味的脸像一潭深深的沼泽将三位本来能撑住的男主拽了下去,缓缓地。。。
缓缓地。。。
仿佛能看到那死亡的痕迹。。。
又ps,这片居然是十八禁。
是我幻视了还是刚好看了阉割版还是韩国影业集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三个男人不容易出戏,那就加个女人吧。
而且还要这个女人和三人都有瓜葛,想必那一定是一场好戏。
无事不登三宝殿,潜水多年的善熙突然回来,多半不是为了叙旧。
很多时候,女人比男人更现实。
善熙的到来,就像扔到平静池塘的一块石头,激起美好又虚幻的涟漪,如一圈圈如真似幻的旧梦,稍纵即逝。
最后,三个男人在一种奇特的相遇中讨论起了他们共同的善熙。
都认为善熙是一个聪慧的女人。
但性格内向,搞不清她心里在想什么。
三人行,必睡其一。
生活终不能像诗歌写的那样,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洪尚秀是韩国优秀的作者性导演。
他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描写男女那点事。
知识分子的欲望和苦闷,如同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一样,展现一种丰富细腻而又滑稽有趣的色彩。
他的电影很少用技术性的镜头语言,表面上平淡无奇,看进去却趣味盎然。
1.善熙是一面镜子,不动声色地轻易照出三个男人心底的涟漪和淤泥。
她在崔教授的推荐信中,以及最后一幕三个男人的对话中,被提及最多的是善良、单纯和聪明。
这些都是去肉欲化的、精神指向的、充满躲闪的形容词。
但同时,这三个男人在单独面对善熙的时候,他们所说的最真切的评语是“漂亮”。
这才是三个男人被突然出现的善熙搅成漩涡的最根本原因。
2.崔教授的人物设定是那种自我感觉良好、内心蠢蠢欲动却又道貌岸然的中年男人。
他的白色西裤和一丝不苟的分头既是人物的标签又是对这个身份最恰如其分的反讽。
对于善熙来说,他的身份是最实际的那种需要。
一封推荐信。
但善熙需要的是崔教授的“身份”,却不是“身体”。
但她的出现却搅动了崔教授肉身的欲望,他像一个小伙子一样开始有那种搅拌着不知所措的愉悦感和憧憬。
3.善熙的前男友是个可怜巴巴的角色。
看似走在正常的轨道上,但实际上内心脆弱不堪。
善熙的出现让他看似坚固的一切瞬间崩解。
4.载学似乎是崔教授的反面,那种陷入中年危机的人物。
生活在混沌之中。
因为经历和年纪,他被善熙的前男友当做倾诉的对象,他也给出看似充满道理但实际上空洞无物的解决方案。
而当他自己与善熙面对面的时候,他所做出的举动却是三个男人中走得最远的那一个。
而善熙与他的关系似乎最接近肉欲。
在善熙这一方,崔教授是现实需要,前男友是青春记忆,而载学与自己的关系似乎更加单纯。
5.影片最初出现的善熙的学长和后来载学家附近小酒馆中的女老板其实是更值得玩味的角色。
前者与善熙从玩笑开场以口角结束,看似不睦的关系,与后面三个男人的境遇相比,那似乎才是更加合适的相处方式。
而女老板的身份暧昧而游移,她像个脑子空空的倾听者和陪伴者,又像与载学有着暧昧关系的角色,但同时又显得与发生在身旁的一切疏离。
相比于卷在一团迷雾中的三男一女,她似乎是个隐藏的旁观视角。
显露了一点点曾经沧海的味道。
6.在洪尚秀的镜头中,男人的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心思。
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隐藏,但又无法不败露。
他们的形象可爱、真实,同时也可怜与猥琐。
而女性角色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可以被轻易谅解。
7.最后一幕中,善熙的突然离开就如同开场之初这个女孩的突然降临一样。
她犹如神迹,出现然后消失。
让枯干的生活变得潮湿,但那三个男人似乎看着水迹慢慢变干,开始怀疑她是否来过。
善熙最后的离场,如同梦醒的瞬间,让三个男人恍惚间回到现实,尴尬、无措、别扭却又不知道为何。
8.洪尚秀似乎越来越喜欢那种切分明确、节奏感十足的音乐,那样的音乐中总会透露出一种装模作样的感觉,拿腔作调的声音中渗透着无法言说的幽默感。
9.这个导演举重若轻的本事愈发纯熟了。
这是个充满谎言和无奈的世界,洪尚秀看得很明白,只不过他不想沉重的表达,用看似轻快的、去戏剧化的方式写出了生活的真相。
有时候淡然才真正残酷。
(文/杨时旸)
洪尚秀的摄影机永远是稳重的,生活在他的影像里普通的真实着。
固定机位下的长镜头已然是他钟爱的手法,“我们善熙”里这种方式更是用到一发不可收拾。
去电影化是很多评价洪电影风格的一个词,而我更愿意简单的把娄烨的“我的摄影机不说谎”用来形容他。
在洪式所有影片里固定机位是多见的,而在我们善熙里则用的更为反复。
几个镜头悠闲的讲完又一起类似的男女故事。
洪尚秀擅长玩弄男女关系,他是个踏实的人,他很钟情的在自己的电影里只讲这些事,一成不变的是男人周旋女人的故事,道出的却是千万种可能。
他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站立在摄影机的背后操纵着这一切。
很多时候看他的电影总会觉得导演每次只是把摄影机往某一处一固定,然后演员背好台词演去吧,导演不在也完全有可能。
当然我只是在亵渎一下导演。
与以往不同的是,明显的段落式结构在我们善熙里弱化很多,但还是能够看出这样的特征来,我们善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玉熙的电影,同样是师生恋情,几男一女的搭配方式,写出的却是两个不同的女人,玉熙对待男性是内敛的,而善熙其实是大胆的。
玉熙对待爱情也有贪心,而善熙更多的是麻痹的,其实说到底不过都是可怜的女人。
爱情对于生活和前途来说太多时候也都成了铺路石。
喝酒聊天是我在介绍洪尚秀电影时的说法,韩国烧酒在他的每一部影片里你都能看到,坐谈会是他的钟爱,几个人喝喝酒聊聊天便成就了洪尚秀电影。
从多人组合到我们善熙里的两人组合,洪导是越来越底气十足。
以往他的电影中总有个不是嗜酒就是嗜烟的明显人物,现在我理解为被隐藏到了主角的身上,苦闷的人生境遇在烟酒的世界里总是能得以慰及的,虽然喋喋不休交谈甚欢,可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谁也给不了你回答,洪导大抵很清楚这点,正如他总在电影里调侃导演这一职业一样,有再多的潜规则,再多的不如意,也只是说说笑笑,借作品的手来报复一下,最后怎样谁又能够知晓,倒不如一醉解千愁,是麻痹还是豁然,也只有你自己能够找到答案。
原先喜欢洪尚秀纯粹是因为一个导演能把那么无聊的事情拍得那么有趣,后来不知怎么会越发的喜欢,我告诉自己,也许是因为那平常不过的生活。
开始看洪尚秀的电影时,会莫名的讨厌里面的人物,尤其明显的是男性。
他电影里的大多数男性身上都带有点小猥琐,爱耍小聪明,有点小自私。
甚至于以前发出过如果喜欢男生的,那就都来看洪尚秀的感叹。
现在慢慢的发现其实他们才是真实的。
也许是真的讨厌过,可始终不敢否认那也许有我的影子。
而在看我们善熙时,突然发现里面的男性没以往的那么讨厌的,不知是洪导弱化了这一点,将之分担点给了善熙,还是我越发的可以接受这样的男性的原因。
实然喜欢洪尚秀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不变,他能够一直只拍男女关系的事情,竟然每一次都能让人有所期待。
我喜欢钟情于做一件事的人们,也相信终有一天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个可爱的洪尚秀。
善熙的我们
干杯!!
靠对白支撑的电影。被固定机位逼疯了。素颜和镜头,差点误以为是日本片。691
洪尚秀是怎么凑齐这么一堆烦逼角色的,比同年的、且设定相似的『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还要糟心几倍。
这部太有意思了,故事有趣,台词精妙令人捧腹,哈哈哈哈哈,有几处真是笑死了。这次洪尚秀电影里的男人不再猥琐,倒是天真,被善熙妹子玩死。她内向,但很聪明而且有艺术感,她可爱,有点古怪,真诚却很勇敢,哈哈。一直挖一直挖,李善均表现很棒。
第一次觉得有些乏善可陈,看一半弃了。
颇具风格的文艺小品
阿,女观众和男观众的观感太不一样了
沉闷、没意思、不好看
几个男人周旋于善熙,就如同我们在不同的洪氏作品中找寻洪尚秀一样,你可能永远也说不清他到底是怎样的,就如同那几个男人永远也不会知道善熙究竟是怎样的一样,但这不妨碍我们心甘情愿地待在那个属于彼此的世界里沉沦,清醒地活着不如愚钝地死去,这或许是洪尚秀作品透露出来的某种特质,人生不过突然之间,能得知人生迷题的答案是幸运的,没有这种可能也一样能好好地无知下去,不清晰便是最最朦胧的诗意。
简单的,但现在没这个心情
真香。越想越觉有味,算是极其日常内容的一种凝练与简化,试图突出一些只有在旁观别人生活时才能清晰意识到的“玄机”。有着非常缜密的结构搭建,包含着略带戏谑的幽默感,还有对于现代知识阶层(在片中是艺术青年与教授)男人女人个体状态的一瞥,他们从不曾去到谁的世界,只是在自己的世界中沉浸,却以为有人到访。这些都蛮好,不过并不满足,观影过程中时常感觉欠缺更深入、准确的一击,也许可以来自每次对话时更为细致丰富的人物状态,而不仅仅只是依靠情节在心理上的连接。以及,个人感觉每每酒桌上的某些台词可以写得不至于如此无聊。
洪尚秀一贯的机智和准确。可能字幕的翻译方式所致,“囫囵话”没有他们在釜山英文字幕版的人之后感受那么深刻。这么回想一下的话就觉得《惠媛》还不错。
无趣
得赠海报
第一次看洪尚秀的东西,果然是絮叨的两性大师,还动不动就莫名的玩个推拉镜头以邪恶的体现自己的存在。在善熙这个“聪明可爱有眼光又有点内向”的女人面前,男人的脑回路都如足球般平滑。
首先,那个一上来的18禁是什么情况!其次,除了炸鸡就是炸鸡的故事内容中能看出来情感?!奇怪!
侯麦风
导演拍出这么一部不知所谓的片子也很困难啊!
这玩意儿我也能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