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丽曾经是一个全校最漂亮的女老师,她喜欢看苏联小说,喜欢苏联小说里给人带来的希望,希望小说里的感情故事,她是一个向往浪漫的女孩子。
她本可以听家里的安排,嫁给了富贵人家,但是她还是嫁给了家境贫寒,长相普通甚至有点显老的佟子。
为什么呢,因为她纯真,爱佟子,也相信佟子。
爱情开始的时候真是浓情蜜意,甜死方圆十里的狗,佟子为了娶文丽,主动写那份可爱的保证书:一,结婚后不能冲文丽瞪眼珠子,不能大嗓门,如果吵架,不管谁的对错,佟志都要首先赔礼道歉。
二,和文丽同志恋爱后,保证不再爱其他女同志,一辈子只爱文丽同志一个。
三,和文丽同志结婚后,洗衣做饭,所以家里的脏活累活都要抢着干。
四,结婚后保证支持文丽同志的工作,下雨送文丽上班,天太黑了接文丽同志下班。
五,结婚后只要文丽喜欢的事,保证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不说文丽同志不喜欢的话,不做出文丽同志不喜欢的事。
六,保证和文丽同志共同进步,白头偕老,特此证明。
我相信他那时候也是非常爱文丽的。
给文丽做饭,对文丽照顾得无微不至,迁就文丽的习惯。
可是慢慢的,他疏忽了对文丽的照顾,他开始变得特别地自私,他爱上了别人,忘记了文丽为他的付出,文丽为他辛苦地照料家里的一大堆事情的时候,他在为李天娇心动。
他一直觉得他很遗憾,他一直都觉得他被家庭牵绊所以不能追求爱情。
可是他不知道,要不是文丽帮他照顾母亲孩子,他是没有闲心思想这些个东西的。
不过如果文丽不帮他照顾家人,他又会责怪文丽拖他的后腿,一辈子把气撒在文丽身上。
他们无论怎么选择,也没有好的结局,可悲可叹。
是,谁也控制不了另一半会爱上别人。
谁也控制不了误会的发生,谁也控制不了矛盾的碰撞。
谁也控制不了彼此的心会留下遗憾,裂痕,越走越远。
当亲眼目睹爱意消失,当初的那份甜蜜更像是讽刺,面前的这个人更像是讽刺,金婚更像是讽刺。
他爱上别人的时候,似乎把文丽为他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他甚至觉得文丽真是不可理喻。
他讨厌文丽老是提和李天娇相关的话题。
当初视若珍宝,直到最后一集,我也没有觉得他重新开始真正地珍惜文丽的感情了。
反而是文丽,一直在照顾他,明明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还因为老头绝食闹脾气,选择回到老头身边妥协过日子。
文丽的女儿说文丽不懂感情,欣赏不了小说的时候,我真是心纠成一块了。
是现实,让文丽从灿烂少女,成了只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女人。
她想浪漫,可是。
现实给她的是什么…… 讽刺,讽刺,讽刺。
最后文丽还得因为自己可能病死了,大家可怜她,她才能穿上喜欢的白婚纱,佟子才勉强愿意为了她的愿望穿上西装。
金婚时,大家开心地念着保证书,为他们的爱情表示祝贺的时候,我看着他们被蛀空的爱情,没有一条完成的保证书,感觉到难过,悲痛。。
可能人生也是这样,无法完美,好多缺憾。。
金婚在我看来是简化版的纪实悲剧。
文丽一辈子也没有自我,守着感情,最后只有感情的空壳。
看似圆满,却只有悲寂……
现实生活中1、大宝死时妻子怀孕月份不大,娘家一定会劝女儿不要把孩子生下来,此处娘家婆家应有矛盾,卢珊应有心理挣扎,才有一个艰难的结果。
2、二姐夫患睾丸癌不能生育,娘家应该劝女儿通过精子库生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领养,又不是她自己不能生育。
总之女人生育应该是权利,而不是工具。
S向我推荐“金婚”时说:太真实了,真实得不用演。
我被这句话诱惑,硬是把“金婚”看完了。
感觉作为情景剧,“金婚”是真实的;作为连续剧,却有些失败。
失败的连续剧连续剧里,主角性格当然要连续,前后是一个人,而非判若两人。
可惜,“金婚”做得不够好。
首先是妻子文丽的转变。
文丽新婚头几年是甩手掌柜似的公主,后面突然变成百事包圆的家庭主妇——因为当了家庭主妇,文丽才取得怨妇资格,才推动了后面的情节发展,所以这个转变很关键,但剧情没有给出合理解释。
举一个细节为例,常识上,夫妻俩婚后谁先做饭,谁就会一直做下去,这是路径依赖,也是很多新婚笑话的来源。
“金婚”头几集,一直是佟志做饭,由此还引发婆媳矛盾;可从某一集开始,文丽却拿起锅铲,甚至还有取笑佟志不会做家事的对话。
虽然在老年有佟志做菜的情节呼应,却不能掩盖这个转变的突然。
其次是丈夫佟志的转变。
佟志对文丽的冷淡,让文丽变得越来越不理智;文丽的无理取闹,转而让佟志更加冷淡,这种恶性循环是两人感情破裂的原因。
但是,佟志是怎么从对妻子百般疼爱变成不耐烦的呢?
剧情里是三大步:文丽生儿子冷落佟志,婆媳矛盾再加上中年事业压力,最终让佟志去了三线;遇见李天骄;李天骄事件平伏后,文丽又阻挠佟志去深圳。
应该说是合理的,但总觉得不怎么让人信服,虽然说不出具体缘由。
相形之下,两人分居后的和好演得更顺一些。
第三是夫妻两人的性格磨合。
夫妻俩吵了50年,有的性格双方可以容忍了,那么就不必再吵;有的性格,吵了50年还是不能容忍,就会继续吵下去。
可是剧情没有把握住这一点,前面解决的性格矛盾,后面还是会冒出来,甚至用来推动情节。
比如最后一集,佟志和文丽为了穿婚纱还是唐装争吵就很无稽。
佟志和李天骄一起工作时,他就喝咖啡、听交响乐、明显小资起来;10年之后,他和文丽一起听交响乐;再过10年到金婚,他的行为即使没有更小资,他的心理也应该更能理解小资情调,这样,他不可能不明白为什么文丽想穿西式婚纱。
另一方面,编剧低估了老人的智慧和包容。
70多岁的老人,并且以佟志这种一直在思考、精神追求很高的老人,怎么可能看不透、西式婚纱和唐装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呢?
如果佟志真的在乎面子、在乎站在大酒店里丢人现眼,那么他和文丽争吵的应该是到底办不办隆重的金婚庆祝仪式,而不是在同意仪式之后为了穿什么礼服吵到儿女落泪的境地。
顺带提及两个重要配角的漏洞。
一个是李天骄。
她苦恋12年,老年再见佟志时,却表现得麻木而漠然,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编剧希望表现的,是李天骄有了自己的生活,对往事不再有感觉。
但相逢后李天骄的忘性大得过了头,连沃尔塔瓦河的音乐都模糊了,这若不是编剧夸张,就是李天骄根本没有忘记佟志,在假装遗忘。
而这两种可能都不符合编剧本意。
再一个是大庄。
前面的大庄,虽然喜欢跟女人调情,但他和佟志的对话表明,程度不过限于眉来眼去和打情骂俏。
改革之后,大庄和佟志的对话,却把大庄陷入完全乱搞的境地,甚至还为此“坏了一个腰子”。
这明显是剧本编排的前后不一致。
不过,这个并不影响剧情,因为不管程度如何,表现的都是大庄嫂对大庄的忍让和宽容。
佟志夫妇性格塑造的失败,还可以从大庄夫妇的成功看出。
大庄和大庄嫂明显是作为佟志夫妇的对立面出现的。
大庄嫂是童养媳,两人结合是无爱情的封建婚姻;在佟志夫妇感情越来越平淡的同时,大庄夫妇却越来越恩爱。
这个逐渐恩爱的过程在剧情里更为可信,因为大庄夫妇是点缀,而不是镜头追踪的对象;是跳跃性的略写,所以容易出彩。
这从侧面表现出编剧功力的不足,无法写出性格渐变的过程。
当然,这些都是对剧本的高要求了,在没有名家剧本的情况下,这种跳脱很容易发生。
跟同级电视剧比较,“金婚”还是相当不错的。
成功的情景剧情景剧不看重主角性格和行为的连贯性,只要单个故事可信就行了。
“金婚”的成功就在这里。
如果割裂开来,把每个阶段的佟志和文丽当成不同的夫妻来看,“金婚”大部分的剧集都内容充实、贴近生活。
50集剧情,涵盖了夫妻间的城乡矛盾、婆媳矛盾、性格矛盾、家庭背景矛盾、教育子女的分歧等几乎所有问题。
每一集的内容,都可以作为一个镜子,照照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事实上,“金婚”在老两口更年期结束之后,更是变成了典型的美式情景剧:每一集蹦出来几个相关人物,发生一个小故事,再以故事的圆满解决告终。
剧情及其它50年婚姻,一年一集,这个容量很可观,难免出现凑数之作。
总体而言,佟志第二次和李天骄一起工作之前,剧情充实,各种家庭矛盾表现得有声有色;之后,有一半的剧情流于形式,佟志和文丽缺乏吵架的心理动机,变得为了吵闹而吵闹。
编剧大概自己也不好意思,反复通过剧中人物之口说出夫妻吵架就是恩爱之类的话,教条而生硬。
为什么会有这种虎头蛇尾的剧情?
我猜测,一方面后力不逮是任何事情的通病,很难克服;另一方面,编剧自己对婚姻的后半程缺乏体验和思考,变成纸上谈兵。
最喜欢的一集是文丽的婆婆冲进医院阻止文丽流产,扣人心弦。
其实整部电视剧,最大的亮点就是文丽的婆婆了。
从性格上讲,文丽的婆婆大事拿得定、有见地,对生活看得透;文丽的妈妈作为知识分子,牙尖嘴利,却越老越糊涂。
这个对比很有趣,分寸也拿捏得不错。
大庄和大庄嫂演得很好,可惜出现的时间太长,受编剧水平所限打了点折扣,不如短期出场的婆婆那么完美。
更年期的几场争吵是个亮点。
佟志和李天骄故事的结尾,绝对是一个败笔。
首先佟志没有反省这一段精神出轨对妻子造成的痛苦,其次李天骄的改变和对往日情怀的不在乎,成为佟志幻想破灭、彻底忠于家庭的理由,这是编剧在逃避矛盾,而不是面对和解决矛盾。
随意挑些小毛病。
老年佟志出院之后,面貌没有改变,跟老人住院一次老一截的现实不符。
七十岁的佟志和文丽,手却光滑如许,还给了一个特写,非常失败。
年轻演员的脸太嫩,夫妻俩的女儿,20岁到50岁没区别——怎么现在的电视剧全成了娃娃脸,不喜欢。
总结大的感想就是上面那些,小的感悟一集一点,可以写出无数。
感觉“金婚”属于夫妻相处技巧的电视剧,夫妻俩如果因为生活中的琐碎吵架,就可用这个作为教材共同学习,形象生动。
终于把金婚都看完了,看到后面才有感觉。
人在年轻的时候脾气爆,心高气傲,小两口基本是不懂谦让,没事找事。
等有了孩子,心气还没散去,又有了孩子,零零碎碎的生活让人倍感失望,但小小孩的需要也能让这生活多一点希望和温暖。
人到中年,基本认命,但还是想往上努力一把,孩子又大了不听话,老人开始身体不好,这段时间最糟心。
等退了休,孩子不需要他们了,激素分泌下降加上几十年的反省,脾气也好得多,再回头审视枕边人,才察觉出,原本最亲最爱的人是谁。
可这会,暮年的钟声远远的响着,幸福之余,难免生出凄凉之感——这样平静幸福的日子,能过几天?
我觉得,40岁以前的日子可以统统省略掉,就从人到中年开始写起好了。
因为这段日子,基本就是我们所经历的半生。
看书的时候就在想,30岁了,点点滴滴印象深刻的记忆总是站在自己的视角,童年时爸爸出差带回来的朱古力豆,读过的第一本小说,第一次考第一名和第一次落榜,初吻、初恋……而从来没有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三十年。
父母和我们过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交集,也从未试过去体验他们的心情…… 那么金婚,其实就是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的父母,怎样在那么动荡的岁月里度过的他们的大半生,也或许,我们就能够理解他们的种种思维和想法,再和他们相处起来,因着那一份理解,也就能够多一分平和…… 再或者,也许就该是那样的故事,从孩子离家那天起,老两口的想法和生活是怎么样的。
他们退休时那一份深刻的不舍和失落,他们对儿女的牵挂却因不能理解而固执的干涉,他们面对变化的社会其实充满恐惧却不肯认输,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解读着感叹着,…… 或许,越是强悍的父母越是虚弱,他们的固执和强硬只是想掩饰内心的脆弱。
你能嘲笑他们么?
我们或许能做的,是自己尽快坚强起来紧紧的拥着他们保护他们,去试图让他们面对疾病和苍老能够更坦然和从容,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软弱,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的修炼自己,让我们的老年不那么孤独和寂寞。
我总是在反思,可我做的总是不好,快70岁的老爸和快60的老妈在远方已经习惯了没有我和老姐的日子。
他们自己应付着各种情绪和各种事情,他们看起来依然强大,那是我们从没给过他们能依赖的感觉。
我虽然一点点的在长大,不会在有了难过事情第一时间把压力马上告知他们,可我也没做到有了什么快乐的时间第一时间和他们分享。
我的人生,和他们渐行渐远……
《金婚》中文丽由少女磨成讨人厌的妇人,验证了贾宝玉的名言红楼里,贾宝玉有句名言,“怎么这些人(婆子)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意思是,明明都是可人娇媚的少女过来的,怎么嫁了人,就变得这般不讨人喜欢,不近人情。
这句话说文丽再合适不过。
文丽是个小资情怀的文艺女青年。
作为家中幺女,文丽备受家中父母双亲的宠爱。
和佟志结婚后,油瓶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家事多是佟志再做,发了工资就看芭蕾舞,烫头发赶潮流,买时髦的布拉吉(裙子),新婚的她,在沉浸在甜蜜新婚里的佟志纵容的还像未出嫁的小姑娘,娇气又善良。
婆婆初来那次,虽然文丽百般忍让,可是在佟志的沉默下,依然被婆婆好生教训了好几次。
当着庄嫂的面大声呵斥文丽,糊的饭嘎巴单盛给文丽吃,做的菜完全按照自己儿子的口味,辣的文丽吃不进口。
而本来对文丽呵护备至的佟志呢?
端着饭碗上旁边边看书边吃饭去了。
文丽真是很善良,没有摔碗,没有顶嘴,只是默默的忍受了。
这样的文丽仍然入不了婆婆的眼,婆婆还心心念念儿子的前女友姚艾伦。
还和儿子说人家的好。
好在佟志还有理智,早早认清前女友的真做派。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贾宝玉这么一个水做的女儿,中年变成了老公和儿女都讨厌的人。
还没到更年期,就已经被厌恶。
最宠爱的女儿燕妮说文丽唠叨个没完,社会变化大,她也不关心。
佟志是什么德行呢?
一心想摆脱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直奔他心中的胜地三线。
美其名曰要升职。
结果在那里遇见他精神出轨的对象李天骄。
男孩子一样的女青年,给了佟志枯木再逢春的快感。
和佟志对唱,佟志笑的合不拢嘴,那份旁若无人毫不掩饰的快乐,佟志的死党大庄看的张口结舌。
李天骄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这种偶尔的娇羞更让人难舍。
不像姚爱伦,浑身的雌性荷尔蒙,感觉像是随时随地都在深情的娇羞。
所以佟志这种理工男是不会喜欢姚爱伦的。
反说她妖精似的。
姚爱伦主动勾引,佟志都直接拒绝。
都说肉体出轨不可原谅,可是起码还有个实锤!
要是不小心有个私生子女,那么更好办了,直接走法律程序。
即使在现代社会,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弄出私生子女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这种精神出轨最是磨人。
没有证据,可以死不认账,气死人不偿命。
文丽说佟志,你只是留给我一个臭皮囊,你的心呢?
还用问吗?
沉默代表一切。
李天骄那儿呢呗。
佟志否认出轨。
想想都不行?
那倒是。
拉手都没有。
可是心呢?
该做的都做了。
文丽问的很犀利,你是没碰过她,你碰她的心没有?
如果不是佟志母亲病危,佟志和李天骄没准也有实锤了呢!
没看李天骄都坐在床上了吗?
佟志的母亲将文丽的痛苦都看在眼里,点过文丽,闹是没用的。
也劝过她,佟志的心这么多年都在你身上,也该知足了。
在文丽自称被当成老妈子的时候,安慰她,佟志还是要家里的,他离不开这个家,同时求文丽,给佟志一条回家的路。
不怪文丽忿忿的,她还真就是老妈子。
佟志开始欣赏交响乐,喝咖啡,当年文丽新婚都没有将佟志带成小资情调,现在被一个更年轻的女子都做到了。
文丽如何不气!
文丽辛苦操持家里,家务清洁,做饭烧菜,带孩子学习,伺候老人,和老妈子有什么区别。
可是这在佟志眼里已经很习惯,甚至是负担。
是的,家里亲情成了负担。
文丽抱着孩子大闹厂领导办公室,将佟志从三线弄回来,佟志气的是什么?
因为文丽打断了他升官的路吗?
恐怕是打断了他的第二春吧!
精神出轨了吗?
我没碰过别的女人。
你有什么证据?
男人的劣根性一览无余。
婆媳关系,出轨,任何一个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离婚理由。
在这样的磋磨下,长时间的煎熬,这个女人还能像最初一样娇憨,搞什么小资情调吗?
连曾经最爱的苏联小说都不看了,被女儿嘲笑不爱看书。
文丽也不辩驳。
家里好几个孩子还有老人,干不完的家事。
哪有时间看书?
青春就这样一去不复返。
在那个吃饭都难的日子里,体面的打理自己,不饿肚子,就不错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以为李天骄和佟志是真相爱呢?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最后,李天骄看着佟志远去的佝偻的背影只剩叹息。
佟志对李天骄忘记了曾经让两人忘乎所有的的交响乐和咖啡时,就已经放下了。
是放下了,还是觉得第二春失败该离开了呢?
佟志到老了,和文丽又是美满的老年生活的时候,也是死不承认这段精神出轨的,连句道歉也没有。
的确,生活中,特别是婚姻中是不该太计较的。
有些歉意也不是非要语言才能表达。
可是死鸭子嘴硬,心里也不承认精神出轨,就很渣了。
不管怎么说,金婚不宜,回归家庭总是好的。
后记,女人多爱自己一点总是好的,经济独立的同时,心理的独立才是王炸。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风起扬帆时
电视剧很长,就像人生一样,充满了坎坷曲折。
从开始的热恋,到文丽父母反对,到结婚,到养孩子,婆媳矛盾,生孩子,孩子闹矛盾,孩子结婚,再到父子亲情等等,把人一生中的各种坎坷曲折欢乐的故事都表现了出来。
文丽是一个有些矫情又多疑的女人,不怎么喜欢她。
因为别人说闲话,直接把老公从三线叫了回来;也是因为自己不舍的老公,又一次破坏了佟志升迁希望。
佟志呢,就像普通人的一生一样,经历过结婚生子,老同学勾搭,小姑娘仰慕。
不过还算高大全,没有沦陷。
不过最感人的大约是和大宝间的父子之情,记得佟志为了避免儿子被抓,跑去给大宝求情,在人家公司外边等了一天又一天,最后还给人家下跪:说了一句特感人的话:你也是有孩子的人,孩子的事怎么可能不是我的事呢,没有父亲会不管孩子的。
大多数人的人生就像他们一样,充满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这才是我们的生活,才有人气。
整部剧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也刻画了中国过去50年的变迁,很有厚重感。
小时候这部剧,也不是很懂,最近相起,又重新看了一遍,又有很多不一样的体会。
看金婚,就像经历了一场人生风雨的洗礼,了解了上一辈人的艰辛磨难,透视到中国风雨历程五十年的巨变,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婚姻中的责任与担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亲情与友情,面对人生种种磨难应该有的胸怀与眼界。
半世纪牵手,养儿育女柴米油盐,苦也恩爱乐也恩爱,磕磕绊绊终不悔;五十年同心,事业家庭酸甜苦辣,苦也甜蜜笑也甜蜜,风风雨雨永相随。
无聊的电视剧特别讨厌蒋雯丽,作为一个教师重男轻女,婆婆妈妈,整天就知道吃饭生孩子和老公、孩子吵架
一集一年的剪辑手法很新颖,但内容显得很琐碎,总给人一种被跳过的感觉,我是看不太下去尽管说相对照的《父母爱情》美好得理想主义,但是看电视剧不该看一点让自己舒服的吗,过于写实沉重真的没什么看下去的欲望这样的金婚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前10集(年)还算彼此恩爱,但也是接二连三的生崽子;20集(年)左右开始因为生活的柴米油盐和带孩子各种问题开始有了嫌隙;30~40集(年)佟志是差一步就肉体出轨的精神出轨,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婚姻强行坚持的意义是什么;最后10集(年)都老了就开始搭伙过日子,处理儿孙的各种问题,但给人一种将就过活的感觉真实得让人压抑搁现在属实难得,放过去应该算家常便饭,直面更年期,可是多少是有一些丑化横跨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新世纪的50年,很多历史事件也有涉猎,不过还是之前说的问题,一集一年给人感觉太淡了,很多都没讲透
《金婚》这个月初突击看完的。
看的时候有流了很多眼泪:一些是夫妻之间患难与共的小细节让人没法不感动,比如困难时期的时候两个人分一个馒头时的彼此疼爱,佟志病重进医院时文丽的紧张,文丽躺在病床上白发苍苍的佟志轻轻的亲了一下白发苍苍她……我相信这部剧是对我们父辈婚姻生活的真实诠释,两个人经历了新婚燕尔,生儿育女、婆媳之争、七年之痒、中年危机、婚外诱惑、精神出轨、老来相伴,以爱开始,纵然经历风雨,也算以爱收场的婚姻,在那样的时代算是美满甚至幸福。
看到金婚典礼之后,两个老人相互搀扶着在雪地渐行渐远,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心里一动,至少为这五十年分分合合的执子之手,至少因为我们每个人心底对白头偕老的温暖向往。
虽然感动,却觉得,这样的金婚并不是我想要的。
这样的婚姻如果在当下年代可能早就解体了,想象,如果2050年还有一位导演可以拍出一对金婚的夫妻,我们能够看到的也许会有非常的不同,当然不仅仅是社会大背景的不同,更是对人性的更加宽容和尊重吧。
在剧中之所以能有这金婚的结局,爱的分量不多,容忍、习惯和“不得不”成全了这段金婚。
其他的小事勿需说,精神出轨这事件可以折射出和谐的婚下的些许摇坠。
外遇?
原因之一应该是精神的远离。
妻彻底被埋在了压力重重的生活之中,夫对精神交流怀着内心的渴望。
压力之下,自然要踏踏实实的生活,但永远不要满足于或把自己局限于琐碎的生活之中,永远要敝帚自珍自己的精神家园。
什么是真爱呢?
Maria说过是“两个人灵魂的呼唤与应答”,朋友Xiaoyu也说是两个人彼此的滋养。
在爱中,不仅要对尽量无条件的疼爱,还要要自己在成长之中,否则拿什么去爱?
凭什么得到爱?
漂浮于外的相貌之美是不可靠的,再漂亮的人总有一天也会变老,外在的吸引不可能永恒,人的内在的思想、灵魂和智慧才是最珍贵的。
人为生灵,是因为一丝灵气才相互吸引,相互爱的。
否则,尽可以只爱无灵魂之物。
原因之二是沟通的错位。
这两个人解决问题时似乎总不能在一个层面上往来沟通。
妻子就是唠叨抱怨,丈夫就只委曲求全。
是要妥协,但别心怀不甘,总觉得我对你多好啊,我才让着你,看你是女人,我才让着你,家和万事兴,我才让着你,然心中老有一处憋屈的怨气无处发泄,问题就在那儿,得过且过吧,可这问题会一次又一次的回过头来找,比如儿女怎么教的问题,在里面吵过N次了,基本模式就是,妻这样做,夫说早晚有一天你要知道这样做的坏处,以后真出问题了,妻说埋怨夫不管,然后呢唠叨着夫去解决问题。
妻唯一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不断的说、唠叨、抱怨,却从来没发现这样的方式几乎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而且还吓怕了夫再也不敢讲真话。
如果,在两个人的沟通中,改变原有的习惯式的反应,看到自己的感受,也理解到对方的感觉,妥协和解决问题也许会顺理成章一点了。
吵也行,在一个层面是Negotiate,别各说个话。
平时撒撒娇的事儿,谁都有,添点小情趣,挺好,关键是在大事情上得学会担当和真正的体谅,谁也不可能委屈的让谁一辈子,在此处缺失的一定会在别处找寻。
容忍?
"骑马射箭”之后的好多集,看得很压抑。
佟志对自己的越轨丝毫没有任何歉意,打死我也不说,一提就发火,尽管听到了女儿提醒爸爸“我妈现在装成鸵鸟,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她的心却在流血”时,好像震了一下,但是之后的很多年,他从来都没有为此真正的愧疚过。
虽然对妻子为家庭的付出而感激,但从来没有认为承认过妻子所受的伤害。
而文丽呢?听了婆婆的话给佟子留一条回家的路。
可是从此之后,在我看来两个人的亲密再也没有重建,直到佟志病危,因为心疼才不得不回到他身边,但那个待解的结似乎还在那里。
我经常设想,如果出轨的是文丽,佟志会不会伤心呢,我想是一定会的。
会容忍吗?
不知道。
传统的女性角色就是要求妻子容忍。
文丽的挣扎着跟大姐说“我就该受这些吗”?
挣扎之后选择把这结放在那里,装鸵鸟,不去碰。
这也的确那个社会背景下普遍的选择。
原因就是与男性不同,传统女性角色更是以社会角色,比如妻子、母亲来定义的,强调的是在某个角色下女人“应该”怎样做,而忽略了女性作为人对尊重和爱的基本需求渴望。
正因这样,婚姻家庭对于女性的似乎更重要,而男性和女性对于婚姻承诺程度也不同了,对于男女婚外恋情的不同社会态度就可管中窥豹。
尽管现在这个价值观对女性的影响依然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会有更多的选择,也有更多的女性选择隐忍之外的方式去寻求解决。
个人认为,以他们之间的爱来说,这件事是可以谈的,他们之间一直欠这样一次交谈,而丈夫也欠妻子一个解释。
承上,我不认为这磨叽了10几年的婚外情是佟志一个人的错,那是夫妻两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要越过这块暗礁,治愈已存在伤害却不得不经过一番道歉寻求原谅而得。
而且我相信,从容忍到宽恕,他们之间的亲密可以重建。
夫妻学家庭治疗、做Marital Study、恋爱三年多、将婚。
内心不断追问的话题就是什么是婚,婚了之后怎么继续幸福?
抛开那些丰硕的研究成果,什么恋爱三角理论、婚姻满意感曲线、五C理论、依恋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归因和沟通理论。
从最朴素的心底,我觉得,夫妻是爱人、朋友和亲人的合一,有一种感觉始终要在,那就是——温暖。
无论吵了闹了,还是烦了怨了,一想起这个人的时候,总还是温暖如初,就对了。
其实我经常“自私”的想,恋爱、婚姻都是给一个机会,得以修习自己的成长,欣赏自己,学会爱人。
好的婚姻,可以是精神上的锦瑟和鸣,情感上的依恋连结,还有越辩越明、越辩越亲的沟通。
不止是习惯和容忍,也不止是少年夫妻老来伴……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