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挪威的电影。
电影开始和结束都是大巴带我们驶向未知。
片头,大巴载着男主来到一个理想世界:工作难度压力小,工资待遇高,老板好,甚至妻子对于出轨都完全包容,最后,甚至自己不会死去。
《超完美地狱》,描述的就是所有美好的社会形态体现,这样的社会就是一座监狱,囚禁了你,让你忘记真正的快乐。
有时候我也在想,假如我真的很有钱,我真的会很快乐吗?
假如我没有道德和伦理的束缚,我真的会快乐吗?
假如我长生不死,拥有完美的爱情,我真的会快乐吗?
有的东西会失去,才显得珍贵。
假如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替换,仿佛刺激感就会减退。
影片后段,男主打通隧道,香气四溢,连将死之人(老人)都寻味而来。
一生的无限满足的“快乐”竟然被食物的香味引诱。
男主在这个世界中,也确实获得了快乐吧。
就像是我们也总是被物质的金钱,姣好的面容所心动。
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东西,我们无法参透过程的美妙,保质期也更加简短。
试想,我们真如片中的女二那样,为了生计发愁,为了住所担忧,会不会忆苦思甜在片中的“地狱”生活至死?
片尾曲柔和叙事。
我反复听了几遍,打完这段字。
虽然不喜欢片中的世界,但不可否认,很近的未来,人类就是沿着这样的线路发展,生育率越来越低,高福利高素质之下,失去了热血和希望。
欧洲的电影总是可以令人耳目一新. 写字楼工作,热情的女友,有序的生活无不体现着一种完美社会的优越. 但是,总是有一些人会感受到完美背后的凄凉.暗地里的新欢冷静拒绝男主人公的感情,被自己割断了的手指居然被接上了.这个看似完美的生存环境不允许一点点的不和谐. 终于,他象我们一样在生活中拼命为自己寻找一个出口,以此挣救自己. 可喜的很,导演用男主角体现了一个群体的思维:我们活着,我们无奈地活在这个没有出路的完美世界里.我常常会感受到欧美人在超前经济的优越下对整个人类发展的一些超前预想.这无关人群差异,有关经济而已.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另类的片子.
这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敬酒不吃,吃罚酒'的故事,没那么多的大道理! 主人公其实就是一个很犯贱的渣人。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要去, 最后大快人心的是,成全了主人公... 你说你都死了,还能享受高福利的生活待遇,都市的生活,善解人意并宽容的娇妻,这等美事活着的大多数人都不一定能有,天堂给了你。
你还要瞎折腾,还出轨。
还不想在这环境呆了。
最后大家商量后,一致决定成全你,你的追求就是苦寒之地,哈哈,结局笑死我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片子不错,值得一看,其实就是讽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知足的家伙......
永远挂在嘴角的微笑、高收入低压力、让人踏实的社保、宽敞的住宅空间、永远对你表示理解的妻子……当这一切不止属于一个群体,而属于全体居民时,我们是否就到了和谐社会?
到了和谐社会我们又有什么新的期待?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三个全球最发达国家是高福利社会的最佳代表,就差实现按需分配了,然而那里却也是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地区,除了让人压抑的天气氛围原因外,挪威人杨斯·连恩更想把这一切归为这个和谐社会,在他看来,那是一个“超完美地狱”。
微笑只是给人看的,背后却是如蒙克画作般永远愁苦的脸、悲伤而恐惧的大眼睛。
主人公安德里亚斯是这样的,挪威民族也是这样的,孤独而敏感,甚至因为那愚不可及的骄傲,找不到地方释放蒙克画里的“吼叫”。
看着地铁里情侣那模式化般接吻时木楞的眼睛,安德里亚斯恶心不堪,跳下铁轨,去找寻地狱。
那里和人间隔了一个荒漠,即便只有你一个乘客,大巴都负责把你送到荒漠的尽头,一个简易的加油站、两架刻有标准车用汽油的油泵和迎风颤抖的横幅“Welcome”,接着就有小车来把你接到地狱。
然而,地狱竟和想象中的天堂外观一模一样,干净而高效的城市、科学的行政管理、漂亮端庄的女士、温文儒雅的绅士,等等,这里怎么没有孩子?
厕所为什么不臭?
食物为什么没有味道?
断了的手指装上后为何没有任何疼痛?
熙来攘往的路人为何对那高空坠落后肠子都留出来的可怜家伙没有丝毫恐惧?
地下深处为什么传来悠扬的大提琴?
安德里亚斯永远充满着欲望和好奇心,是这个和谐社会的不安定分子。
他一方面按这个社会的完美步调,去上班、恋爱、买楼装修、结婚、外遇,另一方面去寻找这个世界之外的空间,荒漠尽头的回程车他上不去、再跳地铁被碾成薄饼也似不掉,洗个澡又精神了,他去寻找那地下的声音从何而来,日以继夜地挖掘墙土,最终在刚听到孩子的笑声、抓到一块可口的比萨后,被完美世界的管理者扯了出来。
市长说:“我们这里的人都活得很高兴,你也应该高兴啊!
”这是命令式的,斯大林也曾这样要求过肖斯塔科维奇。
最后,他被塞进车厢,回到荒漠,行驶中跳了出来,那是更北边的冰岛,感到了寒风的刺骨和冰雪的味道。
在这样一个奇异的故事里,镜头的功能和表达竟然奇妙的相反过来。
荒漠、城市、家庭派对等大中景别让人感到窒息,反倒在泥墙里挖掘和在车厢里挣扎的小景别时,给人以期望。
越来越急促的大提琴进行也让观众跟着主人公一道期待脱离这个超完美地狱。
导演实现了自己的政治观念诉求。
“我在外面有了新恋情,我准备离开你。
”“但我们周六约了朋友吃饭。
”“那我等到周日再走吧。
”“很好。
”片中这个对白也许就是相互谅解的超完美爱情吧。
你期待吗?
想想你自己的人生!这是这部电影给你的启示吗?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是没有了所有的烦恼,忘记了所有的忧愁,但,任何事情都没有的感觉.还是要一个有着苦涩和快乐的现实!这部电影可以绝对的称的上是一部非常牛x的佳作!编剧的功力和导演的手法都让你始终感觉到一丝丝的悲凉和感叹!缓缓的叙事,讽刺的对话.呈现着最悲惨的生活!牛x的电影,牛x的的故事!
一如画面的冷色调,那是个没有爱的世界。
一个充斥礼节,礼貌,性,审美趣味和格式化的生活节律和一切人类该有的文明及这种文明下感官世界。
似乎人类文明的越来越完善的同时,却淡漠了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世界。
诸多细节,像对小孩的怀念,不败的躯体,母语般哼吟,生殖器般的洞口及阴道般的内壁,冲破母体的欲望,对美味的诱惑,洞口外的暖色调世界和这边冷色调的对比,以及车厢中如婴儿般的蜷缩,强烈诠释对最本源的生命气息的向往。
人类在进化的同时,真的过的比以往更幸福吗?
这里是超完美的,但请不要忘记,这里是地狱.极为诡异奇谲的林奇式开场:荒无人烟的戈壁,天边驶来了一辆风尘仆仆的公车,载着风尘仆仆的你,当司机示意你这里是终站而必须下车时,你才发觉自己一直如此孤零的坐在车上来到这里.而这更不是终点,而只是你进入一个世界的起点,这个世界绝非梦境.一位看上去十分睿智的老者将你载到了"家",你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发达国度里再平凡不过的中产阶级:舒适的家居,稳定体面的职业.除了有时你会不认识洗手间镜中自己那张脸,有时长久对着电脑屏幕机械的敲击键盘会烦厌.而你由戈壁到都市的过程,有那么重要吗?而地狱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悄无声息的的弑掉人的生命.正像这里会不时有从牢笼一般的大厦里坠下,刺死在铁栅栏上的尸体,被利落的迅速擦掉满淌大街的血迹,内脏.而旁人面不改色的路过,甚至发出的笑声,让你怀疑是否那句尸体只出现在了你一个人的瞳孔里.毋需怀疑,这里就是地狱.在买醉的酒吧,却换来的只有更加清醒的酒精,而周遭的一切,或是一堆呕吐污秽的便池,或是过于清醒的来自未知的觉醒式抱怨,都在勾引,撕扯你自我的判断和思想.这个地狱运转的就像那裁纸机一样精确,齐整,冰冷.千面如一的纸可以被裁剪的十分美观,如果手指放其上,换来的只有无人理会的血淋淋.而最残酷可怖的,莫过于它会不经你同意的自动为你修复好手指,让你曾经亲历过的痛苦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这里是完美的.比你想死又死不掉的地铁隧道更幽深的地下,有那个你以为不属于这个地狱的温馨之声引诱你去掘地三尺,最后你只得承认越是完美的地方,越充盈着彻底的绝望难道每个过于清醒的人,都注定是这个超完美地狱的局外人.
当一切变得没有色彩,美丽在刹那间惨白,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
没有波澜的水面也不会有自由穿梭的鱼,没有轻拂的风也不会有花的香气。
就运动和静止来说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运动的静止,每日的忙忙碌碌,终日的西西索索,到最后发现自己在一个完美的场所里停滞,天堂还是地狱,不需要什么答案,过的真实才是自我。
酷似之前看过的一部神作《巴西》(真的是神作,在下观影百部下来绝对可以排前三的作品,而且从头到尾非常扣人心弦想象力大胆构思奇特到结尾更是完全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乎意料以为要结束了结果还有以为终于这下要结束了吧结果还有如此反复实在太High了当时看完后套用《再见,绝望先生》里的台词就是“啊,我对这个世界绝望了!
”真的当时更加坚定了不想去公司上班的信念这绝对不适合正常朝九晚五理工科的25岁-30岁男性观看因为看了后会不去想上班了),当然无论从时间和内容上都要简短和直白许多。
讽刺的是剧中出现的整洁灰白的城市居然就是挪威首都奥斯陆,而最后主角被流放之地据说是冰岛,这下可能要严重打击一大片内地痴情于北欧尤其是冰岛的乐迷了,不过北欧尤其是冰岛的确是个很奇特的地方,完全不同于英法德意这些欧洲国家,希望这生有机会一定要去那看看。
而我现在觉得自己也象活在一个精神生活异常丰富的超完美地狱,表面看杂志影碟唱片游戏多如牛毛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光听不光玩不光,但实际上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活象活在一个超完美地狱,不是么,或者象一个监狱。
Eureka说是我把自己看低了,但我觉得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永远代替不了人和人之间的活动“,所以我一直很佩服能完全投入的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并且自得其乐一点都不感觉孤独无聊的人,而且这些人通常精神生活似乎都非常丰富,比如林小擒,比如Eureka,比如某个小黄,等等。
我试图服一些药品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一想到后果还是放弃了,哪怕完全没副作用还是不行,我情愿清醒的失眠也不愿意昏昏不醒,但我现在对着电脑打字时是否是真实的世界呢,这有涉及到黑客帝国探讨的问题了,不谈也罢。
我喜欢这种主题简单,一路有思考,不会太复杂的片最后部分似乎在说,即使是到了地狱,别放弃,努力争取,会“起死回生”的但最后的那几帧画面,实在无耻,呵呵是一个心理学网站推荐我看的,不错
UUU
你还想怎样呢?!!
浓郁的卡夫卡的味道
立意有意思
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适用于人和鬼。电影没问题,只是我处于贫困国家,人生观不能和电影立意苟同,地狱真的那么好,谁还想回人间
挺新颖。
在一个不会生老病死的地狱,你又有什么理由以自杀为借口逃避生活中的受挫和不快呢
贪得无厌。永不知足。活着的时候不管不顾只想死。死了以后又总贪念活着的时候的美好。
好消极低沉
生日片单☑️2024.10.21
oh dear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天堂和地狱又该是什么样子。这真是人类细思极恐却又不得不无限迷思的永恒话题。挪威的天堂是衣食无忧却食之寡味,中国的天堂是飘入仙境却高处不胜寒,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造就什么样的天堂,普世价值做的极乐梦,痛并不快乐。
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 我怎么可能抵抗的了
翻垃圾养活自己的人,最得意的就是破口大骂:饿他们三天,看他们还矫情不。喜欢喊这句话的,是一群被剪韭菜而不自知或者自知但也自知无能为力的傻逼或懦夫挣扎着意淫自己生存的意义的可怜人而已。
沉闷,冷淡,莫名,无聊,如果北欧人真的生活在如电影所影射的如此畸形的社会里,还真是悲哀啊。男主卧轨又放弃那段,是全片唯一的亮点!
没想象中的表现力,克制制造出虚伪的社会本质是冷漠和无聊。
欧洲福利社会式地狱在地狱里,又穿越,最后终于找到现实世界却被放逐寓意深刻,或许,还是活着好?
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争取你还想要拥有的,争取不到,也不必难过,因为这就是活着啊
所谓的永劫不复……
太过无病呻吟,甚至觉得这是在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