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诡异,跳跃性剪辑,剧情奇幻,内容丰富,深入解剖人性和社会,只两集,我就认定,这剧我追定了!
漂流少年图片本剧设定十分跳跃,题材也非常有实验性。
没有任何铺垫,一开场,26个高中生,便已经开始漂流。
整个学校,被传送到一片黑暗之中。
除了学校建筑,四周漆黑一片,就像是深渊一般。
这里与外界没有联系,就好像是从原本的时空中剥离了出来。
剧中头脑清晰、善于解谜的同学,称之为漂流。
图片26个高中生,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答案就是一场人性与社会的再现。
第一集,主题是规则。
高中生们都获得了不同的超能力。
荷尔蒙爆棚,中二的青少年,获得超能力后当然是肆意的开始发泄。
然而此时,议员的儿子(代表某种权力规则)站了出来,开始选举领袖,制定规则。
图片原来,不论到了什么地方,只要有人群,就有社会,有社会,就有规则。
无法无天的超能力,也要向权力和规则低头,否则就会被惩罚。
还有男女主角两个人,似乎并不关心选举和规则。
一个没有手机,另一个根本就不想看。
可惜即使不想参与,一旦领袖诞生,也就必须得被迫加入。
否则,一样会受到惩罚。
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这可真是太现实了。
图片议员的儿子,他的超能力设定也很有趣。
因为他主要是玩权力的游戏,搞煽动路线,而他的超能力,就是制造出一副虚构的画面,让所有人都可以看见。
人们会被他的演讲和制造出来的虚假预言所煽动,这简直就是政治家标准设定。
图片有规则,有权力,就会有不服者,有反抗者。
人们还没找到解救自己的方法,甚至对自己身在何处都一无所知,便开始互斗了起来。
明明学校就快要沉没进一片黑暗中了,却还在自相残杀。
这就是人的本性吗?
图片最后,人们发现,所谓规则,其实不是制定出来的。
而是原本就有的。
权力人士,只是利用原本就有的规则,摇身一变成为了规则的代言人而已。
这可能就是权力的真相吧。
当然,在第一集的最后时刻,女主觉醒了自己的超能力,她的能力就是指南针,也就是可以看见这个世界的出口。
她奋力一跃,想要逃出生天,可惜却跌入深渊。
图片男主不顾一切的拉住她,却一起开始下坠。
出乎意料的是,下坠之后,居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众人离开了学校,进入了一个荒岛。
四周不再是漆黑一片,而是蓝天大海。
这一幕场景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停留在原地的人只会腐烂,怨恨和死亡。
而抱着希望纵身一跃,整个世界都为你敞开。
图片不由的想起王小波《特立独行的猪》我所说的一切无非是提醒后到达这个路口的人你绝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四通八达的你可以做出选择希望是指南针,即使四周一片漆黑也可以远航。
图片第二集,主题是谣言和责怪养了三只猫的女同学,她的超能力很屌,可以得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
于是她直接在岛上做了一座城堡。
图片学生会的成员,拜托她弄来各种各样的东西,以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后来过了没多久,岛上火灾频发,人人自危。
有人发现,起火源,全部都是三只猫的女生送给大家的东西,于是,谣言四起,大家都觉得是这个女生,故意为之。
人们开始攻击她,排挤她,孤立她,骚扰她。
被骚扰之后,她发起怒来,直接从天而降大量的钞票贪婪的人们,纷纷去抢钞票(明明已经在荒岛上了,还是忍不住要去抢)而后这些钞票开始着火,每个人,包括整个岛都开始燃烧图片其实,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着火,很简单善于研究解谜的同学,已经得出了结论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免费索取来的东西,不属于你,就会被烧掉如果是双方交换来的,就不会被烧掉图片也就是说,火灾什么的,根本不是女生的错相反人们一直在找女生索取,却没有给过任何回报免费的东西拿多了,都忘记感恩了而一旦灾难发生,马上就反目成仇开始迁怒责怪,甚至无脑攻击不以为德,反以为仇白嫖不感恩,一出事也不仔细思考原因,就开始责怪图片说实话,不仅是很多社会现象,甚至是亲生父母子女,也经常这样父母或子女其中一方,无条件的爱却只换来另一方无脑的任性出了问题就开始责怪推诿,是人类六大手段之一这对人性的讽刺,真的太到位了图片值得一提的是男主救了这个女生的猫而且是第一个主动向女生道歉的人后来女生送了男主一顶帽子明明是送的,却没有烧掉可能因为,这才是善意的赠送而不是无节制的索取吧图片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烦恼,基本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萨特说他人即是地狱意思是说,一旦与他人的关系陷入恶化,就陷入了地狱但是我想说,要想不和别人的关系恶化,很简单。
可要想对这个世界那些阴暗的人性视而不见那可太难了。
最起码对我来说,简直不可能。
用心给大家推荐这部只出了两集的动画呀真的很不错观看平台:B站最后还是来一段我之前写的小文吧我建议人们放低期待,同时做好自己。
一个人如果不再抱有不该有的期待,同时还能坚持走下去,那么这个人才明白自己想做的是什么,或者说,才懂得什么叫爱自己。
斯人若彩虹,人间有仙境。
但你不要天天渴望遇见彩虹,也不要总想着有朝一日活在仙境。
人间大部分时候,就是炼狱。
丛林残忍,人心叵测,诡计多端,血盆大口,愚昧无知,误会揣测。
这才是常态,接受现实吧。
你的父母是烂人,你的师长是烂人,你遇到的人要么是烂人,要么是庸人;你遇到一千个人,也不一定有一个发光的人,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也只是擦肩而过;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其实只是你误会夸张了它身上的发光点,这才是常态,接受现实吧。
我曾经想写一篇很长的文章,仔仔细细的分析为什么人间总是恶比善多却又能历史进步,为什么垃圾比精华多精华却又能保存下来,为什么美好那么难,邪恶那么简单,但人们依然追求美好。
不是偏执,就是仔仔细细的,客观的讲道理,毕竟我也说过不要只盯着阴暗面,我就是想写一下阴暗面。
大纲都写好了,名字就叫《垃圾》。
但是又停笔了。
其实现实摆在眼前,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见,何必要写呢?
人性的丑恶和愚昧是不言自喻的,我想写,虽然不是偏执,但也有几分发泄,只要是个人,很难不想发泄。
但是后来,我不想写了也不想发泄了,不想分析也不想讲道理了。
我可能是接受了吧。
我几乎每个星期都接到私信,有时候好几个人,都是一些在人生低谷里,抑郁,原生家庭直接烂掉,整个人直接裂开的那种孩子,多数都是穷孩子,走投无路来找我开解。
太多这样的私信了,没办法,我只能把知乎置顶放上我的经验,但我依然帮不了他们。
他们在这种情绪和环境里,已经无法理智自救,只能越走越错。
注销账号,自杀的,我连消息都回不了。
就算能回,我也束手无策。
我看着他们在痛苦中,字里行间依然期待一个美好的世界和美好的自己。
可惜我不是神,我给不了。
理想主义者总是放不下一些狗屁期待——这句话是骂人还是夸人呢?
我只知道,理想主义的唯一出路,就是坚强起来,脚踏实地把理想变成现实。
你说,你遇到过彩虹,也踏入过仙境,所以你期待。
这很好,你要好好保护这美好,因为它肯定不长久,最终,你还是要回到人群中。
你的期待,总会被打碎。
在人群中,有一套做人的规则。
学不会伪装或者不愿意伪装都没关系,应付时间的流动应该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童年经历,在教室里,在火车上,在百无聊赖的夏天。
说是孤独也行,说是忍耐也行,总之你肯定经历过。
把它再拿出来就好了。
月寒日暖煎熬人寿,就是人生。
备受煎熬依然洒脱,就很迷人。
希望你也迷人。
希望你自己就是那个发光的人。
2020.12.24#人生态度#十个不要不要对任何人,乃至这个世界,有任何多余的期待和应该。
如果你觉得有什么应该,那就自己去做。
如果有什么喜欢,就好胆去争取。
独立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先找到自我。
不要对任何误会抱有遗憾,不要总想解释。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人性本虚伪愚昧,不配真相,只配偏见和误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误会,你以为你看清了误会,但别人也看清了你的误会。
你看清了别人的误会,就会有表达欲。
你把这个表达欲杀死,埋做花肥,待来年花开,拿去换酒,找人一起喝掉。
图片不要恐惧人生,人生是拿来享受的。
自己分配好自己的剩余时间,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真理,那就好好思考。
享受思考的过程,不要贪图结果。
真理是无穷的,你是有限的。
不要怕死,该死屌朝上。
不要被钱控制,钱只是工具,要控制钱,做钱的主人。
不要鄙视那些不如你的人,他们的张狂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无地自容。
你只需要远远的看着,或不看着,都行,他们的人生正在走向毁灭。
你看着一朵花,花会开会落,你不看它,它也逃不出规律。
不要嫉妒那些比你好的人,嫉妒这东西,绝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误会和偏见。
你想要的不是你真实需要的,你看见的也不是全部。
嫉妒没有道理,只是一种情绪,需要自我消化掉的情绪。
不要不舍那些你喜欢的人,离别才是人生的常态。
哭完就把手松开,舍不得就多哭一会儿。
父母会死,子女有自己的路要走,朋友聚少离多,爱人分分合合,这世上不会离开你的,只有连绵不绝数以亿计的俗人。
实在不行,就找一个不会离开你的婚姻搭子,但记住意外早晚会发生。
这世上太多人为了保险,宁愿把自己和一个不那么喜欢的人捆在一起,强逼着对方发誓赌咒,最后却也一样孤独。
图片不要否定努力。
人也许不一定非要努力,但要有努力和专注的能力,会用的上。
它修的是一种无我的状态,无关物质奖励和结果。
也不要低估选择,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它是一种认知能力和一种勇气的结合。
不要只会静修,却不懂克己。
和光同尘,水利万物而不争,不要害怕伪装,不要害怕社交,把任务完成就行。
上根运心之力,莫言愁苦。
人生本就没有意义,无色无智亦无得,如梦幻泡影,又何来苦和不苦。
2.21 俊我是俊俊,明天见。
开始无语后面赞叹着,看完了12集,真的很棒很舒服。
某种程度上的互相理解是可以达成的,感同身受却是痴人说梦。
还好,最后还有黑袍子被留下。
猩猩裁判。
“我是真心想拯救你们”这句话的配音变了,校长附身?
我们已经毕业了,今后该怎么办得由我们自己决定。
七集毕业。
——你们的目的究竟是哪个?
——这个嘛...两个都是。
毕业生的现状:没有决定权,没有目标,没有期待。
披头族建造巴别塔,打工人期待愿望、寻找流星、被资本的谎言吞噬殆尽。
谢谢,没办法直视流星了。
蝙蝠的杠杆翻转超能力,这个几何设定不错。
蝙蝠的造型也很酷,伞遮头,有点像身披斗篷的黑天使。
巴别塔——翻转的蚂蚁作业。
得瘟疫长出的肿瘤像红宝石。
心灵的创伤会变成宝石一样的肿瘤。
经历过很多次战争,所有困在山彦世界的人都逃不过瘟疫。
最后只剩下山彦变成了一条狗。
山彦:但我总算走出去了,花了五千年。
(哭)
双胞胎-倒转的倒转,一味责怪别人或许只是在找一个承担自己过错的对象,借以发泄。
果然,自我反省是很难的。
暗恋者的读心术。
即使和朝风说话听到他的心声总会受伤,明知他的恶劣,却还是喜欢,害,人类啊。
杀死战争,所以创造死亡,这逻辑牛啊,不愧是日本。
与拉吉塔尼重逢。
人生只是一次次记忆旅行,偶尔途径他人的记忆,时常被困在自己的记忆。
想起了《恒河女》。
在静止的世界发明死亡。
废话一句,吊打《从21...》
第一集【1】從SSSS戴拿羅伯特過來。
現在日本人真的很喜歡做一些後現代設定,比如兩眼無神癱軟無力的男主和不知道爲什麽總是看上去很有精神的女主。
關注著一些和劇情主流發展路綫毫無關係的細枝末節。
可能是觀衆各種套路都審美疲勞所以需要一點怪味豆吧。
【2】才第一集,完全摸不到脈。
(這個畫風差點讓我想起某個裏番,咳...)【3】這才第一集,討論組就已經有人開始討論人物外形和 CP 了,甚至還有人開始批判起了虛擬人物。
還有那些看了一集就開始打分的, 目前 2021 年 7 月 16 號晚,9.0分 (242人评价) 就是有這幫冒粉紅泡泡的小學生天天在那搞飯圈,豆瓣的二刺螈分數才從來都不準。
【4】個人期待值很高,但現在說什麽都太早。
【5】ED好評!
【+6】學校出現異常,而有人卻第一時間趁機爭權奪利,獨攬大權。
以組織學生為由,滿足自己野心。
最後出醜是必然。
這也算是現實生活的某種縮影。
第二集【1】看到本集一半的地方,特別是假選舉結果和少年反查匿名論壇留言板那段基本可以看出一些本片的端倪了:本片似乎是用一種相對靜止 or 與世隔絕 的設定來模擬真實社會中的情況。
(純粹的安娜其自治社區?
)有工具人,有野心家,有求知者,也有盲從的群衆。
而臉上有星星標記的少年似乎是在有意放大每個人心中隱藏的欲念。
比如第一季那個肌肉棒球男内心渴望做領袖,於是就不斷鼓勵/吹捧他,設計令他野心膨脹。
第二集則是設計讓學生會會長以威權維持秩序,本來會長無法得知匿名板上的人是誰,但少年提供了個人情報,使得她擁有了攻擊目標。
而且少年還很懂得人心的弱點,比如瑞穗和老師的關係,也很擅長煽動同學。
【2】另一邊,藍色火焰燒掉的東西都是不勞而獲得來。
而勞動/價值交換所得卻沒事。
後面鈔票更是從天而降,人人都想不勞而獲,結果都被藍火燒。
【3】瑞穗明明可以解釋自己的清白,卻不説明。
這個就是人際關係處理的問題。
【4】現在還不清楚所謂“漂流”,是否意味著設定的流動變化,還是説導演會選擇讓世界觀深入展開。
如果説不同世界内的設定是不一樣的,會變化的,那就更有意思了。
但對製作者來説也更難把握。
【5】我認爲正太少年跟元氣女主是存在設定上的對應關係的。
正太少年放大的都是積極參與集團事務的人的惡念,而元氣女主這邊則是面對著冷漠不願參與集體活動的男主,引導其善念。
【6】仔細看了片尾,音樂顧問真的是渡邊信一郎。
【7】然後現在可以返回重看下第一集,第一集開頭那隻貓就是男主在第二集救的那隻。
【8】有人説第一集搞政治,第二集搞經濟,是不是有意模擬社會發展的不同形態我覺得還要看第三集,现在不好说。
(社会形态四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接从三开始到四是不是有点怪?
)我个人倾向于第一集是自由,第二集是等价交换。
第三集【1】這番每集跟解謎一樣,但它又不跟你解釋世界觀的非合理性,很有意思。
比如搞科研那個同學做的道具都是以卡通外型呈現,但是從劇情結構上來説它的確只是道具而已,作爲指代作用還挺好用的。
頗有黑色幽默的荒誕味道。
【1.5】甚至“凍結”的同學,通常動畫怎麽表現凍結,而這部片又怎麽表現呢?
直接塗黑!
的確是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作爲標識。
【2】托上一集瑞穗的福,大家有的搞工程有的搞農業....haha,瑞穗真是招人喜歡(特別是給幾個凍結者的塗鴉)。
【3】這一集似乎開始討論起“超能力的來源”,以及對“超能力的定義”,就像戴拿則昂中對“怪獸”的定義一樣,或許跟全篇核心主旨有關。
但如果它是多意象那就真牛逼了,那是最高級的作品。
而楠木明星的能力則是“預知”。
裏面目前的幾個人物也有意思:朝風,個人能力很强但是沒有別人就什麽都做不到的人;瑞穗,討厭社交,但是不和人打交道就無法生存的人;學生會長,有强烈控制欲沒有秩序就手足無措的人;(那個雷電女居然叫上海?
)(其實從超能力、學園,之類的設定來看很像《魔禁》吧?
但是兩部番完全不一樣)【4】本集被“凍結”的人,我認爲有兩個要素:<1>自身沒有存在感、被人忽視的人;<2>只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這兩個要素一個是客觀的,一個是主觀的。
算是在説邊緣群體的成因嗎?
瑞穗倒是一句話戳破:“這不就是死宅嗎?
” —— 存在卻又不存在的人。
而男主長良屬於回避型人格,喜歡隨波逐流,這樣就不會與任何人發生衝突,也沒有任何能力。
所以他的問題是自我否定,被希肯定其價值后想通了。
有趣是的,黑幕解除后朝風居然拉上了黑幕。
換句話説,沒有存在感的人和過於有存在感的人實際上是一體兩面的,其内心都是渴望被人需要的。
【5】本集中“黑幕”的表現手法絕對是超現實主義了。
既有强烈的象徵意義,體現了其直覺的、唯心的一面,同時又在非合理性的世界觀下以一種荒謬的形態存在。
而且可讀性很强,你可以從多角度去解讀它。
但是不要糾結於具體的能力和細節,因爲它沒有邏輯可言。
(不知有沒有注意到黑幕第一個揭開的那一幕特別像《雙峰》中的紅房子)【6】現在結合前兩集來看果然不是什麽社會形態的問題,應該説第一集是講追求自由,第二集是自食其力,第三集則是社會群體性。
更像是... 對人的定義?
【7】最後學生會長撿起黑幕前後背後的背景發生變化,又是新世界?
第四集【1】這個番的視覺語言信息量真大,跟美劇一樣要經常暫停。
【2】本集的綫索是猩猩和棒球。
猩猩高度接近人類。
而棒球是一種需要合作和分工的運動。
【3】瑞穗和希這兩人居然聽信了隊長的胡扯爲了看“親愛的猩猩”而去借什麽“猩猩手電”,這已經是徹底的荒誕主義了...【4】隊長完全投入的解説著猩猩們狂熱、全身心貫注的棒球比賽,仿佛世界都已經扭曲,不知不覺間將三人完全吸引。
在隊長解説的藍色猩猩的棒球比賽中,其實講的是對世界規則的認同或反抗。
這裏面有兩種相對理解。
表層理解是裁判代表棒球規則,藍色猩猩利用觀衆對“完全比賽”的狂熱期待粉碎了規則,毆打了裁判。
而另一種理解是,藍色猩猩的出色表現帶給觀衆絕大的期待,所有人站在它這一邊,而裁判反而是對抗世界的人。
【5】我先不説,各位可以猜猜看...這集的主旨其實還可以反映在其它幾個小細節:<1>比如學生會長夸搞科研的拉吉塔尼能力便利可以做任何事。
<2>再比如吃拉麵的時候,有人夸瑞穗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代價,<3>同時瑞穗還提到一個只能“把水變好喝”的家夥加以取笑。
<4>賽後,隊長對長良説起自己沒有才能卻熱愛棒球的事,無能、升學...等社會評價體系令他從棒球中分神...那麽,假如説擁有超能力是屬於這個世界規則的一部分,那麽有的人擁有强大的超能力有的人沒有,這在“規則”上是“不公平”的。
投手評論道:“猩猩的故事中,裁判是凡人,藍猩猩是天才,凡人扼殺了天才。
”在他看來這是一種“不公平”的世道 —— 天才沒有受到公正的評價。
因此可以總結本集的主旨:是在討論現實社會對人的評價機制是否公平,以及如何面對。
前面幾集的主旨和它是有递进關係的,而且導演是以上帝視角在描寫。
【6】第四集想表達什麽?
我認爲隊長解説的藍色猩猩的棒球比賽中,其實講的是對世界規則的認同或反抗。
藍色猩猩以自身的天賦對抗規則毆打了裁判,還獲得了觀衆的支持——生成了新規則。
而裁判認同規則,對抗的是被扭曲了的新規則。
希支持裁判,認爲他很有勇氣。
而投手認爲:“猩猩的故事中,裁判是凡人,藍猩猩是天才,凡人扼殺了天才。
”在他看來這是一種“不公平”的世道 —— 即天才沒有受到公正的評價。
現實中也總有懷才不遇的人會抱怨這個世界的評判機制埋沒了自己。
所以這集應該是在討論現實社會對人的評價機制是否公平的問題。
一個側面佐證就是,有一段學生會主席感嘆拉吉塔尼(搞科研的那個)能力便利可以做任何事,而瑞穗取笑了“只會把水變得好喝”的男同學。
這世界本身是不公平的,現存的任何一種評價人才的機制都無法做到絕對公平。
而棒球隊長賽後承認自己是個空有熱愛卻無能的人,曾被同學評價沒有才能抑或是被升學等現實因素所困擾,但是看了猩猩的比賽後卻大感震撼,回憶起了自己對棒球的熱愛。
事實上也只有出現了“漂流”、“超能力”這種非現實的奇幻空間后,隊長才忘記周遭的評價,而想起了自己的愛好。
其實翻譯過來也簡單: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才評價機制,也不存在絕對公平,有的人生來就天賦異稟,所以管他呢,做自己所熱愛即可,不用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判。
我想這就是第四集編劇想要表達的東西吧,手法很超現實,臺本能力相當可以,你們看,雖然猩猩的故事在這集占了主要篇幅,但是相應描寫猩猩的畫面卻鳳毛麟角,基本用臺詞就能吸引住人。
(很多人說這片子信息量大,因爲它的臺詞跟畫面分別以兩種形式表達不同的内容,信息量當然大啦)本集主題上略有《搏擊俱樂部》的味道,手法上又類似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7】P.S.黃毛雷電女居然真的說上海話了?!
P.S.2 至於某人有什麽能力我不是很關心,我只寫和主旨有關的東西。
第五集【1】瑞穗的貓實在是太萌蠢!
【2】“某新世界”中,老鼠吃黃金,藍色方塊吃老鼠,主角一行人決定讓老鼠解脫。
創造一個“黃金”不代表一切的世界。
(這...)【3】(不要相信歐派大的女人是什麽鬼 -_-)群衆依然是愚蠢的,來路不明的亞希老師幾句話便令大家再次陷入懷疑和猜忌。
并且開始洗腦朝風,使其自我膨脹。
明星的個人威信開始崩塌,學生會三人組精心維持的秩序崩潰了。
【4】和長良的消極、自我否認不同,希一直以一種積極勇敢的姿態鼓勵對方,甚至親自示範。
然而消極的男主還是輕易地遭到了霸凌。
抓魚那個 BGM 叫 《夜釣》,好評!
【5】學生會長之前撿到的黑袍可能就是拉吉塔尼所説的能力使用後產生的“遺物”,而這個遺物就是前面第三集中“黑幕”現象的“遺物”。
【6】第五集和前面幾集全都不一樣,不存在單元集内的主旨,(因爲如果是講霸凌,群衆并沒有發生改變,等於事件未解決)而是單純地推動劇情發展,并且對之前的諸多綫索做了些關聯。
目前五集下來,出場人物基本沒有進一步擴張,所以人物的純工具屬性降低,應該會進一步深挖。
【7】説點個人猜想:(目前男主身邊的人加上他自己一共四人,男主自閉躺平,他周圍的人:永遠相信鼓勵自己的希,友好且沒有攻擊性具有探索精神的拉吉塔尼,强勢但又很關心自己的瑞穗... 再加上“救世主”毀譽參半的名號。
呃......是不是很眼熟?
碇真嗣你改名換姓去別的劇組啦?
)當然啦,我也不是説真就這樣,這個模型確實很經典,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嘛。
甚至你可以推論,片中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都是男主内心世界的“景觀”,他一個人對著自己在那精神分析。
第六集【1】電影院 旁觀者的世界,從開頭來看這集的重點還是明星。
【2】笑死,離了長良等人剩下的一群蠢貨在女老師的高壓下已經自發形成軍事體制了?
【3】亞希老師這個人物從第五集出場開始就象徵著懲罰和權威,她的邏輯是一定要有人爲此負責。
比如教室會漂流,一定是有人用超能力搞鬼。
長良找不到,一定是有共犯協助。
【4】新人物山彥(山田邦彥)“學長”不知爲何變作黑狗,而且還被瑞穗“馴化”了,瑞穗真是有一手哈哈。
👍【5】希找到明星等人,問要不要一起回去。
從兩人對話來看,一個代表先天決定論,一個代表後天努力論。
【6】第八卷島的名字:“新盡頭島” ???
第二卷:盡頭島。
人生三問?
【7】這裏拉吉塔尼做得實驗非常有意思,典型的超現實主義展開:本集的世界是長良眼中視角為攝影機的劇院,算旁觀者視角。
在長良參與放映下,膠片的變化可以影響他們所在的這個世界。
拉吉塔尼用工具對膠片剪輯,成功干涉到了他們所處的世界。
長良觀測👉生成膠片👉剪輯膠片(長良參與)👉影響當前所在世界——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閉環。
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長良作爲觀測者。
而且禁止倒帶,沒有後悔藥。
【8】朝風你居然...【9】從這集很多地方非長良不可得設定來看,長良的超能力大概就是“可能性”;(基本證實)【10】放映室内明星和長良的對話其實反應了本集開頭,明星和“神”之間對話時,“神”問他的問題,“你既然知道結局你爲何還要加入?
” (因爲做先知是很了不起的,甚至可以成爲救世主)長良回復的那句:不要擅自拯救我們。
是不是有《劍風傳奇》那味了?
到這裏可以歸集為:不要安於走在別人爲你鋪好的舒適圈中,而是要自己探索可能性,做人生的主人。
說得哲學一點就是:相信主觀能動性。
説得神學一點就是:人定勝天(此處剛好12分15秒,這時間卡得剛剛好一半,我是服了)【11】原來卡密是校長,但正如黑狗學長所言,漂流本身無意義,即虛無。
人生亦是如此。
【12】長良所煩惱的問題也明確了:進路志願書。
而希看來很可能是在現實中去世了。
【13】第六集的主題也很明顯,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裏。
這集差不多是對前半部做了個總結。
其實超現實主義手法一定是存在具體對應的現實標簽的,只要多出現幾次就會被人看穿,所以電影上的原則就是同一手法不能出現三次。
第一集是結束原始的混亂開啓個人自由;第二集是等價交換原則;第三集是社會群體性(多關愛死宅?
);第四集是不遇與公平問題;第五集暫無。
第六集,即便面對困境也要相信可能性。
主角四人的人物構成類似 EVA 四人組(男主自閉躺平,他周圍的人:永遠相信鼓勵自己的希,友好且沒有攻擊性具有探索精神的拉吉塔尼,强勢但又很關心自己的瑞穗)同時揭示全片主題的核心和主角團體的超能力有密切關係:瑞穗是無限商品,帶來了等價交換原則; 希是感受到前往原世界的光(“羅盤”),帶來了方向和希望; 印度人是科學工具的創造,帶來了探索世界的方法; 男主是無限可能性。
這幾個人的能力大概也揭示了成功的幾個必備要素:等價交換的原則(自食其力)、方向和希望、科學與探索之心、主觀能動性。
本片超現實的對應物:漂流象徵人生,人生本身無意義。
漂流教室這個大型試驗裝置只針對在校生,也就是只有帶有無限可能性的年輕人才會在此刻迷茫。
整個漂流的每集核心都是從上帝視角出發,討論的基本都是社會問題,也就是年輕人步入社會將遇到的種種問題: (把每集主題改成反問句) 比如有人威脅你你反抗嗎?
不勞而獲的好處你會要嗎?
不參與社會活動做死宅開心嗎?
身邊有天賦異稟的人你心態會崩潰嗎?
你會抱怨是這個世界不公平嗎?
明知努力很可能徒勞你還會堅持嗎?
人生有捷徑嗎?
從“神”(也就是校長)的話來反向推測主題,我個人覺得類似於哲學上的“終極三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 唯心和唯物都有對此不同的變形問題,有興趣可以自己查。
其中一種變形是“人生三問”: 1、如何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好关于宇宙的问题;2、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好关于人类的问题;3、如何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好关于人生的问题。
對應每集主題看看,是不是明白不少?
(其中“我是誰?
”這個被簡化歸并是因爲沒有意義,就像黑狗學長所説,我就是我,這個概念不會變,定義他是人還是狗取決於他自己。
再比如校長那句,你以爲只有你們是特別的?
這個就是在刨除唯心論中自我中心的問題)比如 1 就是印度同學一直在處理的問題,他説上帝在擲骰子,這個就是愛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學派的因果論和隨機論的爭論。
還説這次跳轉失敗是因爲概率,這是量子力學才有的觀點。
所以拉吉塔尼存在就是象徵科學與唯物。
而希那邊就是純唯心的一面。
瑞穗則是現實一面。
不過人生三問本身是無解的,再結合第六集揭秘了很多基礎設定,所以後面劇情可能會有超展開。
繼續期待。
第七集【1】長良開頭又被公審了哈哈哈... 周圍淨是些喜歡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他人的家夥;【2】拉吉塔尼的螞蟻引出了新事件;這回跳轉到的工地似乎遇到了往届的漂流者,體制化的規訓已經將人們塑造成完全不同的人。
工地上的人們正在努力搬磚(造“巴別塔”),以求抵達“天堂”;就像社畜日以繼夜地上班,以追求所謂“幸福”一樣;工人們非常努力地工作,卻連搬磚的方向都搞不懂,也不知道塔何時會完工,大家放棄了思考。
晚上睡大通鋪,吃的是蟲子。
在這個世界裏,工頭是披頭族,而披頭族則是各界精英的夢幻聯合,還繁忙地在世界間跑來跑去,這不就是資本家嗎?
精英們為工人畫餅説可以上天堂,裝作調查漂流,實則奴役工人。
工人們習慣了朝九晚五,發展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對媒體報道篤信不疑,把升天堂作爲人生終極目標。
爲了打發無聊,工人寧可聽信毫無根據的都市傳説。
被高度體制化所規訓的工人并非不知道天堂是謊言,只是以此填滿自己一無所有的生活。
就如同大部分工薪階層并非不明白升職加薪是資本家壓榨自己的謊言,只是以此填充自己不知所謂的人生。
就像拉吉塔尼開頭説的螞蟻一樣原地打轉。
本集往淺了說是批判窮忙族,往深了說是批判用消費主義泡沫炮製出物欲橫流飲鴆止渴的資本經濟。
最後長良選擇反抗,接觸了這個世界的真相,擺脫了這個世界。
【3】明星比起神諭,現在更願意相信希的話語了。
(雷電女一夥人似乎也加入明星這邊了)長良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后也更愿意承擔責任了。
蝙蝠末尾那番話驗證了第六集做得總結,無論在哪個世界,人們都要想辦法學會和世界及周圍的人相處,并且認識自己的人生價值。
【4】大家各自踏上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有集體出發的,也有單獨行動的。
朝風雖然個人能力出衆,看來還是渴望同伴哈。
本集主旨其實很好總結了:大家同樣是學生走出校門開始各自不同的“漂流”(人生)。
卻在不同的體制下被規訓為完全不同的人。
精英資本家通過畫餅炮製虛假的希望讓工人們變成窮忙族,工人也安然享受著資本炮製出來的消費主義泡沫來自我麻痹並以此作爲人生目標,甚至要靠都市傳説來刺激自己無聊的人生。
本质上还是在写社会问题,但编剧并没有单方面批判某一方,而是写出了双方的心理构造,资本家精心炮制陷阱,工人甘願自我欺骗。
“窮忙族”這個概念好像最早就是日本人寫的,豆瓣有相關的書籍,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
總結起來一句話,人生要自己賦予意義,做有意義的事,不要自我麻痹,拒絕窮忙。
我多説一點,窮忙族是尼特族相反的一種狀態,但也可以説是同一種狀態。
嚴格來説,窮忙族是基本不會創造真正的社會價值的,比如現實中坐辦公室的文員以後都是可以被AI或機械取代的。
片中討論的窮忙族是日本社會下用虛假的消費泡沫來刺激社畜麻木地勞作,其實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縮減供給、人爲製造短缺,惡意炮製焦慮來刺激窮忙族,這是哪個國家大家都很清楚。
“瞎忙”和“什麽都不做”其實是一樣的,它們在人生意義上都是缺失的,如果個體無法完成自我價值實現,那麽集體又怎麽可能實現偉大呢?
點到爲止。
不好意思,因为不可抗力,我的豆瓣账户被封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在 Bangumi 第一时间做更新,豆瓣仅仅做滞后性同步。
https://bgm.tv/blog/305696 第八集 【1】瑞穗和黑狗学长... 话说瑞穗这个猫奴居然跟狗一起玩了 -_-‘’ 【2】注意在黑狗学长叙述的故事中,小玉拥有的强大力量被称为 M, 这个 M 就是量子物理中的 M 理论,算是超弦理论的延申,讲得就是平行宇宙。
还可以注意,黑狗学长被小玉救起来后所在的房间内的挂画,各种暗示多维/平行宇宙。
【3】鸟这个意象再次出现,看来必定是核心线索之一了。
【4】黑狗学长跟小玉类似于上一代的长良和(希+瑞穗) 【5】从瘟疫的故事里基本可以看出为什么山彦学长会变成黑狗了。
漂流到小玉所在世界的山彦见识到了她神明般的绝大能力,再加上周围人对小玉的崇拜以及小玉无条件的善意,这使得一路漂流的山彦居然产生了留下的想法。
久而久之山彦折服于小玉的个人能力(不止超能力),所以黑狗的形象有驯化的意味。
所有人都过分仰仗和依赖小玉,甚至到了只有赞美的程度。
小玉甚至听不到一句真话。
即便瘟疫降临小玉依然是全村的希望,直到瘟疫男的出现才打破。
在现实中我们身边也总有能力出众鹤立鸡群之人,人们往往愿意崇拜、依赖这样的人,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没有人可以真正解决一切,对系统而言极其容易导致单点故障,对信者而言他们把希望假手于人,自身却停止了成长。
片中小玉是个善良且乐于助人的人,但最后的结局确是集体毁灭,更不用说如果这个人是恶,会是如何。
所以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身边的人多么优秀,也不要盲目信赖,更不要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于他人。
个人崇拜的终点只会导致走向毁灭,用宗教的说法就是反对偶像崇拜。
【6】黑狗学长的能力居然是把内心想法实体化;这么看来蓝火烧森林的是山彦?
【7】“战争”导致“瘟疫”?
(这个是给后面铺垫了) 【8】小玉埋葬鸟的时候说得则是对【5】的另一层面解读。
(这个编剧关注社会问题,可贵的地方在于从不单向批判,而是正反两面) 被人崇拜或依仗的人更应该注意到自己对他人的解救是一种毒害,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对信者而言,永远依赖别人解决问题只会对自我成长产生妨碍。
反过来想,小玉真的喜欢留在这个平庸无聊的地方吗?
应该不是。
但如果没有她,村民的生活估计就难以为继了。
所以个人崇拜害人害己,对信者和被崇拜者都是一种诅咒。
本集主旨改成反问句就是:(对校园和职场都适用) 你身边有人能力超群,你是否会万事仰仗于人?
反过来讲,帮弱者解决一切问题,对弱者真的好吗?
第九集【0】本集开始为了最后的结局(解谜)做铺垫,采取多线叙事,所以线索非常散乱,特别瑞穗的部分都是插叙,这使解读难度徒增。
双胞胎作为新的剧情载体必有单集主题存在,而另一条线则是总的剧情线索(瑞穗);所以这次我不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两条线解读。
单集主题:【1】最近人们越来越喜欢主张自己的权益,好像赶时髦一样。
(三只猫猫居然开会啦!
原来有毛动物才有情有义呀)瑞穗你好意思跟猫抢粮... 迫害猫咪实锤。
【2】原来虎和玄之外的第三只白猫叫樱花,在猫眼里瑞穗就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
尤其是白猫樱花,更像是瑞穗母亲一样过分关怀她,有强烈保护欲。
(声优听起来也是这种感觉)【3】新登场的两个双胞胎居然也能主宰一个世界,又一个极其荒诞的故事。
双胞胎竟为了谁的头发多一根这种无聊事争斗不休,还把头发数了一百万遍... -_- 而巧的是庄和诚司还都有相同的超凡力量——重置reset(倒转reverse),所以每次斗争都会让这个世界天翻地覆。
结果发现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完全相同却又不完全相同。
这集干脆翻译成一个人的战争算了。
【4】类似于人类历史/社会,人类总是为了无聊的事情(比如主张自己的权益)相互斗争,斗来斗去并没有一个明确结果,这种斗争只会带来麻烦和困扰。
正如庄和诚司两人实为一人,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以上帝视角来看不存在所谓胜负,因为任何势力都是全人类的一部分。
最后亚希老师给出了究极的武器(玩具枪),庄诚司杀死了自己。
这把玩具枪就好比核武器或类似的东西,终极的斗争结果就是自我毁灭,而毁灭之后地上只留下一个坑。
这集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人跟自己过不去,处处跟自己作对,为难自己,讨厌自己,无法跟自己和解的故事。
这个问题在于,当事人无法坦诚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所以无法接纳自己。
比如你为什么讨厌自己?
因为穷搓矮肥,但有些问题是没法解决的,所以你只能接受。
无法跟自己和解最后什么结果呢?
自我毁灭。
本集主旨改用反问句来说:你能坦诚面对自己接纳自己跟自己和解吗?
--其他剧情线索:【7】至于黑狗学长所说的 copy,应该是为了引出瑞穗线的关联——“喵马逊”。
我前面第三集的时候就说过,对于能力设定的解读关乎全片的核心或者说谜底,这里算是对瑞穗能力的再展开了。
(当然本集没有揭秘,所以不瞎猜)【8】跳到拉吉塔尼开发的荒诞游戏 ——上兆只虫子之中的寻找命中注定之虫的恋爱模拟游戏。
(极致的荒诞主义...)还有给猫做心电解读,这个太搞笑了。
目前黑狗、白猫、印度哥、明星四人应该是知道谜底的。
【9】从对朝风的刻画来看,他经常炫耀自己能力是因为他非常渴望也非常需要同伴。
朝风选择亚希老师也是因为他喜欢被人需要的感觉。
朝风说没有能力的弱者只能抱团,倒不如依赖自己,然而漂流中实际上大家都有成长,所以朝风非常急躁。
瑞穗则发现朝风复制出的童年房间居然还保留着出生时的玩具熊,可见有多缺同伴。
【10】亚希老师其实也能解决问题,但比较极端。
亚希老师告诉庄玩具枪是神的馈赠,就像人类崇拜原子能的力量一样。
所以导致庄诚司打算靠“神力”来裁决胜负。
最后自我毁灭。
亚希和长良这两伙人基本区分就是有无自我意志,亚希那边的学生没有自我意志(朝风例外),所以需要领头人来带领。
【11】另一边,成长后的长良也能够反过来安慰希了。
第十集【0】本集解套的线索越来越多(罕见地出现了前几集的短回顾),信息交互也越来越多。
又有新人物重点描写,按前一集的惯例,可预判本集必有单集主旨存在。
我虽然也对结尾感兴趣,但我还是选择不瞎猜,着重写单集主旨吧。
【1】读心术女孩翼隐瞒了自己的能力,因为她觉得没人愿意被读取想法。
【2】亚希老师的夏令营居然结束了?!
二等兵五级的证书是想说人生如战场吗?
从填鸭式教育中毕业的一些人却心有不安,不知将来如何是好。
【3】朝风喜欢希这点被读心术证实了...【4】通过读心术女孩的独白,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加贺喜欢翼,翼喜欢朝风,朝风喜欢希...朝风想让翼为自己打杂...同班同学在背后嘲笑朝风...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勇气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表露真实想法的后果。
能看清所有人内心其实是很可怕的,因为会看到人们最真实的一面,所以翼说自己经常受伤。
(注意她的手脚确实都是受伤的,我认为是象征表现)【5】朝风被校长和亚希老师赋予了阻止战争,在不会死亡的世界里创造死亡的任务。
【6】黑狗学长也讲明了三只猫的分工,喵马逊不能运送活物看来是因为瑞穗不希望有人死掉,按这么说瑞穗本身的能力可能还会再次展开解读。
(有伦理观的猫好评)【7】亚希老师说翼和自己相对,看来就是擅长蛊惑人心了。
而朝风恰恰是一个无比在意他人评价的人。
校长说的偶然诞生的能力结晶的那把枪看来是能够引出人潜意识的想法。
【8】扔手机也二次出现了,看来也是象征。
【9】最后希“意外”掉下悬崖,是不是有真嗣掐明日香的味道啦?
【【【引申】】】---【A】本集明面上是写翼,但实际上是借她的能力来写朝风。
朝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并且极其在意他人评价的人。
而这样的人最容易被人蛊惑利用。
(类似于1984中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自负和自卑是一体两面的,朝风的自卑在于无法找到自身价值,空有一身能力,希也是因为朝风没有自我价值而无法与其交往。
因此能力成了他的护身符,他必须找到某种伟大的事业并投入其中才能彰显其价值。
【B】另一方面,借翼的话来说,在静止的世界中,大家没有要做或能做的事情,失去了目标和能力,同样也不知道终点、任务和敌人。
就像被称作平成废物的宽松世代一样(原本的长良),人们不知所谓地活着。
而这时候亚希老师/校长为朝风这个有能力的人提供了目标、任务和敌人。
朝风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成为“英雄”和“神”,接受了打倒战争的任务。
为了世界和平,多么宏伟的目标!
为了世界和平所以要在没有死亡的世界中创造死亡,不觉得矛盾吗?
【C】如同1984中群众投身老大哥的主要心理。
再看看此前亚希老师是如何训练学生的?
整齐划一的集体生活与集体目标令个人的责任、 恐惧、无能得以掩埋。
他们大都自愿跟随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他们自己就做一个螺丝钉,共同实现伟大目标,至于伟大目标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充实他们空虚的内心,这样,他们就得到了一种特殊的自由——免于做决定,免于担责任的自由,以及充实自己人生的自由。
是他们主动将决定权交出去的,而领导者也利用这一点,所以——自由即奴役。
对朝风来说维护世界和平是一种神圣的事业,投身于这个事业,人生才找到意义。
再看看本集中他们在悬崖上找到的那个空壳人,是不是正符合此意?
在1984中,虽然人们得到了免于做决定的自由,但这也意味着人们失去了个性,并且必须牺牲掉一些个人的欲望。
而战争又是转移国内矛盾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所有人的愤怒,恐惧,憎恨,被压迫感,都发泄给一个虚幻的敌人。
所以——战争即和平。
前面第五集就说过,亚希老师的风格是,出了事一定要有人为此负责,一开始长良充当了这个角色,现在是“战争”充当了这个角色。
企图利用群氓的人自然知道怎样在人们心中燃起一个极不切实际的希望,比如拯救世界,成为神,成为英雄等等。
一头栽进某种变革大业里的人,都必然怀有极度不满情绪,都必然相信某种万能的教义、某个不会犯错的领袖或某种新技术已给了他们所向无敌的力量。
你们看亚希那边的学生是不是这样?
1984中群众以自己对未来的无知和期望,成为支撑老大哥力量最坚实的根基,群众会为了老大哥的目标牺牲一切,这扭曲的力量,维持着这个特殊的社会,所以——-无知即是力量。
在本集中,朝风无法判断同学的奉承是真是假,却沉浸在能力的自满中。
翼说她从没听过任何人提过战争,而朝风甚至连战争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认定消灭战争是自己的使命。
你说算不算无知?
这个象征意义太明显。
【10】所以可以看到,真正在鼓动战争的人是亚希老师,通过利用朝风可以改变世界,创造出死亡。
维护世界和平是幌子,以战止战是不可能的。
最后希掉下悬崖,而朝风却因为“战争”的能力遗留物(潜意识想法)而没有救人。
(这也反映他无法认清自己内心)【11】镜头回到瑞穗不忍杀鸡这段,瑞穗想过喵马逊不能运送活物的原因吗?
她认识自己吗?
【12】本集音乐超神。
除去引申,本集由翼的视角出发,因此仍从社会角度出发。
本季主旨:自我价值高于他人评价。
在与人交往中不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因为人都会说谎,要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否则容易被人利用。
改为一句话反问句: 你活在他人的评价中吗?
第十一集【0】这集跟之前不同,因为开始谈论“死亡”(也可以不打引号),不仅涉及哲学甚至还有宗教概念,比较玄幻,可能文笔好的人写得更有味道些。
本集主题有表里两个。
【1】瑞穗和长良像举办节日祭典一样为希举办葬礼,各种小礼物还有丰盛的晚宴,温暖的音乐下没有一丝悲伤气息。
和希有关的小物件被精巧地塞进八音盒,点着蜡烛漂流入大海。
讲离别吗?
【2】长良和瑞穗这回即便没有希(方向和罗盘)的带领也能独自前行了。
重遇后拉吉塔尼也用奇怪的仪式送别了希。
时间已经来到 4250年7月21日,大家各显神通开始返回计划。
【3】瑞穗问拉吉塔尼是否准备留在此地,由此,瑞穗和他讨论起了“思乡病”(homesick)的问题。
【4】本集由印度哥做工具人,描述了一个叫思乡病的世界。
一些线索:<1>瑞穗问家乡是指原来的世界吗?
印度哥回答是“比原来的世界更原来的世界”。
这不就是回忆中的世界吗?
<2>发狂的人不断描绘自己的家乡,但这个世界中没有描绘他以外的人。
因为“描绘”的过程是“回忆”,而回忆是个人化的。
<3>曾经恋人的肖像画比本人更漂亮。
在其它的画作中,他的故乡没有那么美,也没多大魅力。
(这不就是记忆的美化作用吗?
)(顺便吐槽下八卦望远镜是什么鬼)<4>画家无法接受现实,离开了故乡他画故乡,恋人离开了他又画恋人,一直在追求已经逝去的东西。
这个奇怪的世界显然是个反面教材,不知你们有无留意到讲这段的时候画面是一个窗户,窗框下方的英文是:watch your step所以本集表层主题过于明显:死亡不是终点,人生总会面临离别,不要总是沉浸于回忆,人应该正视眼前路。
【5】拉吉塔尼由相思病的世界引出了一个哲学思考:我们真的能保证自己是活在现实当中吗?
这个才是真正的存在主义问题。
从浅层来说:人是由记忆和经验的积累构成的,而人又会对记忆进行美化,就是说记忆并不完全真实,因此很难断定当下的自己是否是基于现实活着。
(往深了说可以引申到缸中之脑。
当然这不是纯哲学讨论)再根据后面拉吉塔尼对“死亡”的叙述,这其实是个自我怀疑的“引子”,引出后面讲的年轻人步入社会后可能会遇到的存在主义危机。
---【6】拉吉塔尼又提到了一个不杀生不吃肉如清教徒一样的世界,虽极度教条,但也有高度文明的幸福世界。
(原型你们都懂)极度的教条中诞生了极端的异教徒——一个想在没有死亡的世界发明死亡的人。
最后他解构出了另一种“死亡”的形式:即无欲无求的佛陀状态。
这个也好理解:“有的人活着却好像已经死了”,熟悉吧?
那么这个无欲无求是讲什么呢?
【6.5】多扯一句,片中那个寻死的异教徒原型就是加缪。
印度哥对抗存在主义危机的方法是积极的,但不是唯一的。
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写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
加缪认为人总是寻求存在意义,而这世界没有意义,所以非常荒谬可悲,人的追求注定无法得到满足。
终止这种荒谬的唯一手段就是自杀。
加缪本人对抗荒谬给出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肉体自杀。
第二种是精神自杀,就像片中那个异教徒最后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而“死亡”,其实就是宗教。
第三种就是西西弗斯,不过在萨特眼里西西弗斯大概属于自欺。
【7】“人积累各种经验和事物后会产生某种扭曲的东西,任其扩大,每件事物会失去意义,变成均一化存在。
自己变为无感的人,扭曲成巨大空洞...” 此处剧情转折有些生硬,比较日式的说法,给你们翻译一下:年轻人步入社会久而久之会变得麻木空洞忘记初心,会觉得好像什么都无所谓,这实际上就是产生了存在主义危机,自我怀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笃信决定论,无法与自己和解等等。
虽然人仍旧进行着社会活动生存着,但是却动摇了生活的根基,丧失了基本的信念。
这个问题讲起来比较刻板,而且中国人很难感同身受,因为刚吃饱饭,整个社会对于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
但跟西式那种根本上的关联到宗教的那种存在主义危机又相差甚远,所以我说这是非常典型非常日式的讲法。
讲得佛教一点就是“诸行无常,人世无非虚无幻灭”,宗教给的药方就是找个神拜一拜嘛,但对于没信仰的人怎么办呢?
印度哥的答案是:人生不是永无止尽的徒劳,而是毫无意义的光辉。
(其实我觉得有点诡辩,这么容易说清楚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信教了)【8】长良回忆了之前希和自己的对话,如果回去自己要做什么。
你看长良怎么回答的,他说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因为回去可能什么都不记得了。
他 质 疑 意 义,这就是典型的存在主义危机。
而希怎么回答呢?
说了一堆吃的。
虽然很无聊,但人家思考了,这就是毫无意义的光辉。
后面又提到回去会不会交朋友的问题,长良担心回去没人记得了,不愿意回到未知状态,而希认为在这里发生过,它就存在。
这就是萨特说的 “存在先于本质”,长良回答的是本质,希回答的是存在。
那么怎么维系这种存在呢?
——记忆。
这里又圆回去了...两人约定重建友谊。
所以本集的深层主题就是讲如何面对存在主义危机,即在毫无意义的人生中,我们仍可以通过各种生命活动来实现自我塑造并获取意义。
其实中国也有类似的人生哲学:不要怕,不要悔。
(人有选择地自由但也必须承担选择的后果)改成一句话反问句:我们要如何面对存在主义危机?
这个主题不单单是本集,甚至可以映照全篇很多地方。
回头看看第六集有相似之处,明星拥有预知能力,那集主题说的是破除先天决定论,相信主观能动性,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而存在主义危机的特点其中一个就是笃信决定论,按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放羊——生娃” 的死循环不禁让人质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再比如全片大量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和荒诞主义,也可以映照过来,毕竟存在主义危机的标志就是发现这个世界是荒诞的,没有逻辑可言、不讲道理的。
前面若干集什么蓝火黑幕猩猩巴别塔都通过现象来呈现这种荒诞。
但是第3、4、7、8集这种典型有世俗化主题的,没法强行归并过来。
但反过来本集的主旨可以归并在第六集总结的的人生三问中:如何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好关于人生的问题。
【9】拉吉塔尼真是科技力爆表,瑞穗和长良和希乘火箭到达了宇宙,宇宙是什么?
无限的未知。
第十二集:(这集写不写主旨无所谓了,其实前面已经总结完了) 【1】大家似乎都失去了漂流记忆。
【2】朝风无法理解二人要离开漂流世界的举动,比起自己追求些什么,朝风还是更习惯于接受别人给予之物,不过还是帮助了二人。
【3】“不可”离开和“不能”离开是不同的。
【4】二人还是选择回到那个什么都无法改变的世界,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好事发生。
注意背景一直是阴雨天。
长良还是会面对不讲理的大人,打工老板无情的责骂,进路志愿书的困惑,希也围着朝风转。
瑞穗的猫也死的死,剩下的面临被送走的问题。
虽然世界是无法改变,但是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看,夏目还是选择了加缪的做法,虽然西西弗斯无法改变自己推石头的命运,但是它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便这只是心态上的选择。
其实回顾下男主在漂流世界的能力设定也是如此,(我前面第三集就说能力设定八成跟核心主旨有关)男主拥有可能性,亦能做出选择,可他不是上帝,他并不能控制选择的结果。
所以有时他不做选择,是因为他害怕这个选择的结果,又怕为此后悔。
(我多嘴一句,其实加缪和萨特最后都把存在主义搞到死胡同,放到东亚这边其实有两个很典型的化身,一个是三岛由纪夫,一个是太宰治,两人都寻死,但态度截然相反) 【5】“现在站在这里回顾过去,也只能看到不确定的要素而已。
如果被这种想法绑住,就会变得无法分辨事物。
总有一天会连这种感情都忘记,然后继续重蹈覆辙。
” 这个又是典型的日式文法,听着真别扭,给你们翻译一下:做出了选择就不要老是回头想是否正确或如何后悔,否则只会患得患失。
你们不要看日本人讲得那么玄,其实中国世俗哲学早就发展到极致了,甚至一句话就能概括:不要怕,不要悔。
【5.5】那么漂流完的长良有什么变化吗?
其实也没什么,不过这次看到鸟至少不至于当作没看见了... 【6】现在看来第十一集相当于全篇的主旨的一个升华,上升到了存在主义的高度。
非要用存在主义做胶水把每集主题都缝合起来也是可以的。
评论区我写了点。
至于总有人纠结的什么校长是谁啦,亚希老师是谁啦这些,我觉得没必要,这些只是象征道具而已。
我事后再单独弄个简略版的总结评论吧... 这篇东西其实是个梳理而已。
大受震撼,客观来说这应该是本年度最有深度的番剧了,我在观看过程中看到了存在主义(女主)与虚无主义(男主)对于生活各方面思想的交锋,最终男主步入有限的存在,女主选择永恒的虚无。
虽然有些地方看的有些迷,但我认为不妨碍对整体的把握。
番剧讨论主题如下:第一集:舆论引导、权威建设、突破权威第二集:舆论引导第三集:生活中的隐形人第四集:规则与正义第五集:暴力机器与意识形态建造第六集:记忆与个人统一性第七集:西西弗斯神话的翻版,人生价值第八集:自我领域突破,死亡(山彦、战争)与永生(玉子)的交锋、直面死亡、反造神(信仰与信仰崩塌)第九集:独立与自我成长第十集:存在主义(存在的形式、意义与价值)、手枪与伤痕的战争隐喻第十一集:肯定存在的价值第十二集:漂流世界归于虚无,而被指引存在的世界仍然存在。
每一集都令人深思,叙事节奏偏快所以信息密度很大,在处理某些细节的时候独具匠心,特别是最后一集的ed哭腔的唱法引发人的强烈共情。
看完之后心情五味杂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致郁,但是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各种令我们难以接受的事情,与其作那个“后悔的天才”,不如看向那天空中的光点,说不定能指引最理想的方向。
二刷之后,不得不感慨,夏目真悟监督不愧是Madhouse的明日之星。
作为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动画作品,《漂流少年》的完成度之高令人咋舌,无论是从制作层面,还是作品内核层面,都非常值得玩味,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近乎完美的动画,是我将来必定会重看的作品。
漂流,是一场试炼,是一场属于少年少女们的漫长的毕业典礼。
以第六集《漫长的告别》为界,动画可以被鲜明地分成两个部分。
故事的开始,不同的世界象征着不同的社会规则,世界不同改变,所带来的是价值观与社会观念的不停改变,而不同的能力代表着每个人不同的天赋,漂流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天赋不同,来选择如何继续走下去:是选择跟随着上位者的指引,做一个听话的学员?
还是忘记过去,找到一个能够适应的世界继续生存?
抑或是像长良一样,即便真实的世界多么晦暗,也依旧坚定地迈出那一步?
《漂流少年》可以被看作一场关于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之间的辩论,以希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同长良代表的虚无主义,在漂流中探索着人生的意义。
但它也绝非仅仅是存在主义的赞歌,动画的后半部分也并未完全否定虚无,而是借拉吉塔尼之口,给出了恰恰因为人生是虚无的,时间最终会消除一切意义,所以当下的瞬间才是最宝贵的答案。
因此,长良最终选择回到现实世界,摆脱了过去逃避的自己,正视自己的人生,他开始有了情绪和思想,他可以潇洒地转身,大踏步地向前走,希的精神就像那只指南针,在指引他的方向。
就像瑞穗说的,漂流的经历改变了他,长良终于完成了这场长达两年的毕业典礼。
我特别喜欢能力遗物的设定,漂流的世界是没有死亡的,人的肉体消失之后就会化作能力遗物,它就好像一个人所有特质的浓缩,一个人在他的实体消散之后还能通过能力遗物的形式世界上继续发挥作用,能力遗物就好像这个人的灵魂,它的存在对他身边的人的影响是永恒的。
江口寿史的人设简单灵动,在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给制作留下了大量发挥的空间,在没有内心独白的情况下,《漂流少年》通过对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极好的完成了对人物弧光(主要是长良)的描绘。
《漂流少年》使用纯手绘赛璐璐风格的背景美术,使用高饱和的纯色,让这部作品处于一种明快而又忧伤的氛围之中。
同时,整部动画的风格偏复古,让背景和人物能够非常好地融合,达到夏目监督“既要突出背景,又要让人物和背景融合”的效果。
镜头上,《漂流少年》使用了大量的跳切,以及介乎于空镜与远景之间的镜头,这赋予了观众与长良一样的“观测者”视角,观众得以伴随着漂流者,完整地见证了这一场漂流的全貌。
渡边信一郎的音乐品味真好,在不刻意使用配乐的前提下,声效也更贴近真实世界的音效,背景音乐只作为烘托人物心境的催化剂,适时的出现,对配乐谨慎地使用,让观众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动画本身,也展现出了夏目监督的自信,不需要运用大量的配乐也能恰如其分地把情绪带给观众,而选取的几首配乐也都非常恰当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而让人觉得难忘。
《漂流少年》是一部不太容易看懂的动画,它蕴藏有太多的细节和充满抽象意义的符号,也许需要花上很多时间才能读懂,但是没关系,夏目监督在访谈中说:这部作品省略了很多东西,因此看上去说明比较少而留白比较多,这部作品可能会有很多理解的方式,请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希望大家随着角色一同冒险,并在其中获得一些体会,若这部动画能在你心中留下些什么那就最好不过了。
用心去感受,《漂流少年》一定会给你的内心带去些什么。
近些年来,在技术的助力下,游戏行业得到不断地发展。
人们已经不再把游戏单纯的当作是饭后娱乐,游戏主播、设计师、职业玩家等岗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影视制作者们也致力于探讨创作的新发展方向,纷纷向游戏迈出了步子,把目光聚焦在影游融合这一路径之上。
于是便出现了年初的闯关式模式的《唐人街探案》、充斥大量游戏视觉效果的《刺杀小说家》等等。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一部动画,可谓是影游结合的集大成之作。
漂流少年Sonny Boy / サニーボーイ导演: 夏目真悟编剧: 夏目真悟主演: 市井苍 / 大西沙织 / 悠木碧 / 小林千晃 / 后藤弘树首播: 2021-07-15集数: 12单集片长: 24分钟
7.15日首播,评分已经9.2,位列一周全球口碑剧集榜第二名。
(第一名是机制医生生活第二季)。
不少网友评论赞同最高留言:本季,甚至可能是年度最大黑马。
全片的镜头从躺在地上的男主角——长良与来与他互动的女主角——希出发。
在男女主角的谈话间,导演为我们介绍了所有人的处境——36位学生,无意间与整个学校一起进入了某个与世隔绝的状态,他们和外界失去联系,只能在已有的学校中摸索规则。
且大部分的人拥有着超能力,可以为自己在这一隔绝的世界中谋求一些生存方法。
而总有人想在一个世界中建立起秩序,并充当秩序的制定者。
于是,明星以“防止回到正常生活后,同学们没办法好好学习,影响升学率,受到老师怪罪为理由”,决定推出一系列规定。
即做好分工,让每个人都能够分到相应的职业,来维护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转。
为了保持正常秩序,高年级的学生中则要推出一位负责人,于是,棒球帽被推选出来作为学生会长。
而在36人被困的情况下,只有34人参与秩序的建设,剩下了长良和希。
长良以为和自己没有关系便没有进群,而希则更加离谱,甚至连手机都没有。
此时,男二——朝风出场了,他因不满学生会制定的不能使用超能力这一规则开始挑战秩序。
此时,学生会会长棒球帽因他违反规则对他进行惩罚——他的脸被划上X,身体不受控制地开始做除法。
此后,为了让所有人都服从规则,学生会成员共同决定送希一部手机,让她也加入群聊。
希直接地拒绝,并摔碎了手机:“我不想参加,太拘束了,我不喜欢。
”果不其然,在棒球帽的指责下,她也受到了责罚,绕着操场跑了100圈。
惩罚他人真的是棒球帽的超能力吗?
紧接着,朝风不满足于秩序的制定,运用自己控制重力的超能力把所有人都聚集到了一个空间。
在争执中,棒球帽也因击伤朝风而被迫蛙跳。
谜底终于揭开:受到惩罚并不是因为棒球帽的超能力,而是因为违反了这一世界的秩序。
就在所有人都在争吵时,希的目光放到了别处,她发觉,一直盘旋在此处的鸟儿留下一片羽毛后消失了。
她推测,这里必然有出口。
于是她朝着那一处黑暗狂奔。
果然,整个黑暗的环境被全部打破,所有的人“解锁”了新的关卡。
在第二集中,全新的关卡为“海边的教室”。
新的环境中,也有新的规则,这一关卡的新规则为:所有东西都必须公平交换,禁止不劳而获。
与第一关违反规则脸上便会打上X,身体会被强制性做一些行为不同,第二关的惩罚变成了燃烧。
如未经劳动获取了某些利益,这些物品便会自动燃烧。
(这位女生未经许可便私自拿了她人的口红)在这一集中,女二号——瑞穗的超能力被凸显了,她的三只猫,能够把她所有需要的东西给拿回来。
在这样超能力的驱使下,瑞穗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家的物资补给处,但这也同样为她带来了灾难。
在不清楚这一世界的规则的时候,大家很自然地认为,会燃烧的东西都是从瑞穗那里得来的。
在这里,导演也为我们上演了一场“谣言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添油加醋一步步被异化”的大戏。
最开始的时候,长良说他曾经看到瑞穗站在森林里一颗燃烧的树前。
逐渐变成了,瑞穗用眼睛一瞪,森林里的树便烧了起来。
最后又变成了,蓝色的火种就是瑞穗的诅咒。
渐渐地,这些污名化的言语暴力转变成了对瑞穗的人生攻击,众人围在她屋子的门口,砸坏她的窗户,围堵她的猫。
最终,长良在希的劝导下,不再见死不救,主动替她寻找真相。
在他们的帮助下,瑞穗最终也获得了清白。
转而动画就进展到了第三集,这一集是对上一集校园暴力的续写。
在这一集中,接二连三的有成员被冻结,成了一动不动的黑色人物。
在长良和瑞穗的探索下,他们发现被冻住的同学都有相同的特征:不起眼,没有玩伴,被孤立或遭受着同学的排斥。
在被冻住的世界中,这些同学都无一例外地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这里,只有独自一人,也不会有人关心或欺负他们,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被保护得很好。
而此时,长良也出现了疑惑,如果待在“楚门的世界”中所有人都过得很好,那么是否还有比较将他们唤醒,让他们回到残忍的现实世界中呢?
瑞穗的一番话点醒了他:“你只是在逃避,你永远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中,所以才这样觉得,对待他们这样的人就得硬碰硬才能破圈”。
长良突然醒悟过来,瞬时,困住大家的幕布也被撕碎,所有人的又回到了游戏世界中。
互相言语中伤的长良和瑞穗也实现了彼此的和解。
至此,第三集的规则已经悄然揭示:不合群的人即不符合规则。
整个闯关游戏中,每个人的超能力也都在随着故事的展开而逐渐揭开。
希能力是能够看到光,跟随着光就能够走出这一世界,打破这个世界的谜底。
瑞穗的能力是通过三只猫获得任何她想要获得的东西。
朝凤的能力是能够控制重力,无论多重的东西都能够轻易举起。
除此之外,导演想要探讨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前三集中最主要探讨的便是校园暴力的问题。
第一集中希不愿融进这一圈子而遭受到排挤,最终被罚跑100圈。
第二集中瑞穗被谣言中伤而被排挤。
第三集中不停地有同学被冻结,这些都是校园暴力的体现。
而对于校园暴力,剧中的人物也给出了一些破解之道。
希选择了脱离暴力的圈子,凭借自己独有的亲和力拥有了新的伙伴,并且冲出了原有的环境。
瑞穗选择了用强硬的态度来抵抗这一不公。
其他的人最终也在男主角的帮助下走出了自己心底的魔咒,选择了直面现实。
接下来,在这一“游戏世界”中,会有什么样的关卡等待着我们的主人公呢?
这些角色,是会像希所说的那样属于向日葵派(停留在原地),还是属于蒲公英派(会去追寻更明亮的地方)呢?
《大话西游》中最出圈的台词就是“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着这结局”。
而对这一部脑洞十足,既猜不中开头也猜不中结尾的新番,不如让我们默默躺平,跟着导演的步伐,一步步打开更多的游戏关卡*本文作者:L
棒球那一集是最晦涩难懂的,也是我重复看的最多的一集。
在最近更新的几集中,第七集也是让我感触良多。
感觉不为这部动漫写些什么,自己就有点过分吝啬了。
棒球那一集基本都是那个大高个在说话,他在讲一个运动的规则和裁判的故事。
而这个猴子裁判因为坚持和坚守了规则的严格,而被群起攻之。
而被攻击的原因却是拿着棒球这项运动来绑架它。
这一集有一个问句,你们杀死的是裁判吗?
不,你们杀死的是棒球。
太振聋发聩了。
具体描写这集的台词反而感觉过于表面,在这其中夏目真正想传达的是什么呢?
运动或者是你的一份热爱,不要被群体的情绪绑架。
你爱的是你热爱的这份感情还是你爱的是这份运动或者是爱好给你带来的那份被人追捧的虚荣呢?
很多人感觉已经混淆到找不到了初心。
不管是什么运动或者是爱好,特长,当你把这份热爱贯彻到必须一直坚持和坚守下去之后,你的那份热爱会慢慢的变成习惯,甚至会变成无形的枷锁。
你身边的人或者因为你的这份热爱而集中到你身边的人或许会因为围观这份热爱变成了习惯而把你架到一个不可后退的地步。
而你那时候,想要的,是什么?
纯粹的那份热爱嘛?
还是那份由于你的热爱为起点已经固化的团体团建呢?
你是想成为里面具有自我选择的自己,还是想成为吸引大家而来的那份热爱的工具人呢?
或者我说的过于极端。
但是,如何在一项已经规则化的运动中坚持自己的那份热爱,首先得从遵守基本规则开始,这份规则可能是你尽情享受这项运动的束缚,但是也是你一步步更加进步的热爱这项运动的阶梯。
不管是什么职业都是有相应的规则的,虽然现在的社会已经慢慢的变得模糊,规则变得可以随便跨越不顾,那些不顾规则的人们都在用不同的特权在享受那份不用被规则束缚的快感,但是,这份职业如果没有了约束,那么这项职业已经意义不再。
这种精神,不是说大家都不说就可以忽略的。
这份热爱,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为了大家请放弃坚守这么容易的。
当你为了一些私欲和一些团体的狂欢而放弃了那份坚持,那么,那份一直坚守的热爱和那个一直神圣的职业也将随着你的放弃而死去。
从此,空壳在那里被各种特权拿来利用,随意的践踏。
啊,猴子裁判虽然为了坚持自己的裁判而死,但是他其实一直都在那里。
他一直会是这项运动的裁判,而这个裁判的身份,将永远随着他的坚持,亘古加持在他的灵魂上。
这个番的确有些意识流,但是逻辑链条基本上是完整的。
首先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外太空是回去的路,因为那是希化身的罗盘指的方向,最后在电梯里(我觉得那应该是神留下的,通往外界的电梯)有给到罗盘的特写,也是指向上方,也就是电梯的方向。
而拉吉达尼的磁铁,我猜测大概是按照罗盘磁极和出口电梯相吸的原理制作出来的。
至于最后为什么给到校长的镜头,因为校长是神,也是观察者。
几万年后终于有人从他的漂流里面走出来,他自然有所反应。
我觉得看意识流的番,就要像看印象派的艺术作品一样,离远一点,不去细究每一个逻辑链条,而是把所有抽象的笔触当作一个整体来看。
对此我的感受就是:无意义感。
番里花了很大篇幅描述各个世界无意义的景象,有人几万年都在搬砖,即使他并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用,有人因为一根头发而重复了几万年的相扑对决。
我看到,永生并非意味着人会一直前进,也可能到某一点就停滞下来,活力,好奇心,渐渐地失去,最后变成空壳。
但是这并非是某个人的堕落,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没有所谓目的,并不存在驱动人一直向前的东西,很多时候人向前只是因为被周围裹挟着,或者是因为自己某些方面的贫瘠罢了,但是这些在无限和永恒面前只是一粟而已。
即使是拉吉达尼这样拥有无穷好奇心和热情,执着于追寻宇宙真理的人,在经过了千年生命之后,也感觉自己“正逐渐变成无感的人,最后变成一个扭曲的巨大空洞。
我也被时间晾在一边,总有一天会变成像希那样只有形式的存在。
”如何面对人生的无意义?
死亡。
拉吉达尼最后讲述的故事,正是用死亡对抗静止的永恒的故事。
拉吉达尼的话总结了这部番的精髓:“对,没有灵魂这种东西。
意识只会没有意义的产生,然后逝去,人生将是永无止尽的徒劳。
但我想就是因为毫无意义,因此活着这瞬间才会如此光辉宝贵,因为那是在当下只属于那个人的东西。
”无意义是永生的毒药,而死亡是无意义的一个解。
对于我来说,人生或许真的没有所谓意义,但是仅仅是因为它短暂,就值得我好好过完这一生。
当然这只是我的感受。
如果这部番真的想表达这些东西的话,我觉得还可以包装的再精美一些。
是要选择困在静止却永恒的这个世界,活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到永远,还是回去,回到那真实存在、钝痛、令人想要逃避并且无比短暂的现实世界里?
明明可以像巴别塔的颠倒世界一样,依赖着相信不可能发生的幻象,就这样永远活下去。
可漂流少年给的答案是回去。
最开始明明是为了逃避苦痛的现实才引发了漂流。
但希的意识能够看见光亮,于是变得想要回到你看到的那份光亮里。
长良和秋穗寻着希留下的意识回到现实世界里,只是希已经不存在于她看见的那份光亮中。
不是说好了回去之后要说再做一次朋友吗?
发生了一切,一切都发生。
几千年的时间流逝。
人与人接触,链接,成为彼此的救赎。
但发生的一切又像从来没有发生。
正因如此,一切才像梦境一样美。
一场令人怅然若失甚至像从未发生过的梦境。
长良与希无法再见。
但是经历带来的改变却隽永地镌刻于长良的人生。
他成为不再逃避的、会停下来拯救一只小鸟的人,成为愿意让时间继续前进的人,成为会期待人生还很漫长的人。
//////第八集我也很喜欢。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在愚信一个普通人。
于是所有人都死了。
可正是狗狗的愚信才让这个故事变得很浪漫。
神是善良软弱的普通人。
死神般的战争也只是和你擦肩而过的某同学。
甚至你本人就是死神的一部分。
可……可你只是一条被驯化的、愚信的狗啊!
狗说他为了神愿意做任何事。
但狗只是在害死这个世界的神!
……强大又软弱的,愚信且愚蠢的,永远爱着神明的狗啊。
世界寻常又荒诞,就像是我骂你好丑是因为我知道这样你会相信我和喜欢我。
《漂流少年》这部作品,可能有点难懂。
导演故意使用了大量的跳跃性剪辑去打乱叙事,并且把很多想讲的事,包含在了画面细节里去暗示观众。
同时,整个作品包含了几个重要的隐喻,没有明确告诉大家答案。
在这里,我想对几个大家容易看不懂的暗喻讲解一下。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这部作品其实非常简单易懂,同时又很深刻悠长。
必须要说在前面的是:这部剧不是讨论“人在封闭的社会里会做什么”那种社会实验或者异世界冒险的故事,更不是导演自说自话、大量留白的哲学性艺术作品。
这部作品的意向是非常具体、非常现实的,多数镜头都意有所指。
(说一下我个人的评价:《漂流少年》是一部顶级的艺术杰作,它在分镜、美术、剪辑、人物设定、剧情方面都堪称极佳。
音乐也有很多亮点,后面会专门提到。
这部作品必将成为动画史上的一座高峰,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被人们反复提及。
)第一大迷题:“漂流”是怎么发生的?
谁发动了漂流?
“漂流”是瑞穗引起,猫咪实行的。
为什么在8月16日这一天,同学们进入了漂流呢?
因为在8月16日这一天,在养老院的瑞穗外婆去世了(在第12集里,回到现实的瑞穗在8月16日去参加了外婆的火化仪式)。
外婆身体本来就很糟
8月16日进入漂流
12集中回到现实的8月
8月16日
外婆已经去世,这是火化仪式但是,瑞穗是一个很心软的人,她很害怕看到活着的人或者动物死去。
(在第11集终于揭示了瑞穗的能力:“消除死亡/生命静止”。
瑞穗和长良同时订购了活鸡,瑞穗订购的鸡被杀死后能复活,但是长良订购的那只却不行)。
瑞穗订的鸡复活了由于瑞穗在潜意识里希望外婆不要去世,为了瑞穗着想,猫咪们把整个学校,包括瑞穗的所有同学,都复制了一遍(所有人的超能力不能超过学校的范围,所以学校以外的世界没有被复制)。
因为是瑞穗要求复制/订购的同学们,所以同学们的身体不会损坏,也不会“死亡”。
猫咪把所有人都复制了
大家都是猫咪复制出来的
猫咪“樱”是负责复制的那只猫咪当长良观察到了这个猫咪制造的新世界之后,这个新的平行世界就出现了(长良的能力是观察平行世界)。
这个平行世界通过校长给予了“漂流”的许可,于是大家突然进入了这个平行世界,也就是“漂流状态”(山彦的对话中得知)。
校长同意了漂流校长对“漂流”这件事的具体时间早就知道了,“漂流”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且不能回到“漂流”之前的状态(虽然山彦说,如果时间不长的话,其实可以回去)。
校长告诉明星漂流的事情。
所以明星对漂流到底是什么很了解
漂流是一定会发生的这就引出了下面的问题:第二大谜题:“漂流”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校长会知道漂流的时间?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漂流世界的情况。
剧中表象:在学校里,一切被破坏的物品都会回复原状。
有无限的免费的水、食物和电力,也不会停电。
但是,学校也是有规则的。
唯一的规则就是人为制定的校规(明星,棒球帽和马尾辫带领大家制定的规则),违反了校规就要受罚。
所谓受罚也就是体罚(跑步,做俯卧撑),或者是做题(做除法)。
一会儿惩罚就渐渐消失了。
在尽头岛上,物品被破坏后不会回复,也没有水和食物,必须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取(比如希经常会去打鱼,大家要搭帐篷住房,拉吉塔尼自己建造了太阳能板)。
尽头岛和学校一样,也有自己的规则,不过尽头岛的规则是天然的,不是人为制定的。
如果不去调查,就不知道规则是什么。
比如,如果不交换就不能获得物品(获得了就会被烧掉),除非瑞穗送给大家。
而在尽头岛以外的其他的世界,规则又完全不同(比如在巴别塔的世界,长良的能力就消失了)。
食物要自己去捕猎
需要太阳能才有电
需要自己搭帐篷
需要寻找水源
看懂了吗?
“漂流”,实际上是导演在暗喻“一个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
甚至往大了说,是指人离开家,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的过程。
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学校里自动恢复的物品,免费的食物、水和电力,是指现实世界里,学生在学校上学的环境。
我们上学的时候,不用担心食宿问题,因为我们的父母都会为我们免费准备好。
学校也没有什么规矩,无非就是要遵守校规。
如果不遵守就要受惩罚,不过也不严重。
而尽头岛,则是暗喻学校外社会的生存法则。
离开了学校,自己就要努力生存,家长也不会提供免费的食物和水,必须要去工作换来。
社会上的规则不会写在纸上,而每一个小社会的规则都不太一样。
如果不去自己了解,就不知道这些规则是什么。
这么一想,校长提前知道漂流的事情,就很好解释了:我们渐渐长大,总有迎来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
毕业的时间显然是提前能知道的。
这是我们自身的年龄决定的,不是校长的能力,但是毕业需要校长的许可。
一旦毕业,想要回到学校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了(毕业时间不长,还是可以回到学校的。
如果过了很久之后,就不可能回去上学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只能向前走,去探索新的人生。
还有一些别的细节可以佐证:剧中表象:在学校的内部,是无法观察外界的。
外界只是一片漆黑而已。
但是,有一些现象可以说明,漆黑之中是有另外的世界的(比如希发现了黑暗中掉下来的羽毛,说明有鸟在黑暗中)。
当希和长良掉入黑暗的时候,他们发现学校其实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大海里。
看不到学校的外面
但是学校外面有其他的东西
其实学校外面有广阔的大海(暗指毕业之后的社会)实际指代: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我们其实对外面的社会是不太了解的。
但是,我们多少会得到一点外界的信息,知道外面社会的一点事情。
当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霎那间,我们发现外面有一个比学校大得多的广阔世界。
剧中表象:有一些同学获得了超能力,这种超能力有小有大,有的人干脆没有。
比如朝风可以改变重力,拉吉塔尼可以制作各种道具,瑞穗可以免费拿到任何商品;但是有的人只能点亮手指,或者移形换位。
还有很多人只能靠出卖苦力(比如巴别塔世界的二颗星)。
这些超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大家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有某种超能力。
同时,在漂流之前,已经有人在学校使用了超能力。
“超能力”是天然获得的
在学校里早已经可以使用超能力了
别人喝水,瑞穗喝星巴克。
注意长良和希的目光
明星可以听到校长的声音,所以提前拿到了试题,考了满分实际指代:现实中有很多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拥有更多东西,比如天生更有蛮力(朝风),更聪明(拉吉塔尼),更有钱(瑞穗),更有社会关系(明星)。
也有的人很有天赋(比如隼人能点亮手指头),但是这个天赋却没大作用。
还有的人没有特别的天赋。
这些没有天赋的人在社会上就比较辛苦。
在学校里,有钱人当然也可以大把花钱,聪明的同学也可以利用智商,甚至可以利用关系提前知道考试试题(明星就利用超能力提前知道试题了)。
剧中表象:尽头岛不是唯一的校外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多,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去别的世界。
如果靠超能力,很容易就可以去别的世界,但是如果不靠超能力,就非常困难(山彦说,要花几千年或者几万年都不稀奇)。
去什么世界,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
明星选择了带领大家坐上方舟离开,朝风和骨折他们选择和“亚希老师”去暑假训练营(训练营里面完全是军训,而且毕业之后亚希老师要让他们踏入“战场”),而长良他们选择留下。
不过,虽然做了一个选择,但是其实这些世界之间是互通的(拉吉塔尼可以回到尽头岛,希也可以去找骨折)。
没有超能力想换世界(工作/生活的地方)很难实际指代:同学毕业了之后就会走上不同的道路,每个人的职业和未来发展都是自己选择的。
有钱或者天赋的人很容易更换职业道路,但是普通人很困难。
这个选择属于自己。
(明星他们离开的“方舟”是一个教室,这暗指明星他们选择了升学的道路。
而亚希老师的训练营是军训,暗示着这些人不接着上学而直接去参加职业培训了)剧中表象:除了长良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同一所学校的学生进入了漂流世界,有的早些,有的晚些。
比如山彦就是长良他们的学长(就像下面评论里面的@zimablue 和 @alone______ 说的一样,实际上山彦是学弟,虽然他在漂流世界待的时间比较长)。
漂流暗指学生每年都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
漂流的学生非常多
漂流的学生们在火车站前往别的世界。
我们毕业了,就要各奔东西了实际指代:每年都有很多人离开学校进入社会,这是当然的啊。
在我们毕业进入社会之前,有无数人已经进入社会了,他们也曾经是学校的学生。
(这里导演的表现手法值得注意: 长良和拉吉塔尼进入了一个充满“胶片”的放映室。
胶片的内容是什么呢?
居然是长良视角拍摄的“回忆”;同时,放映室还在不停地记录着长良现在的视角。
这实际上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
“我的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存在。
“我”要是死了,那“我的世界”也就消失了。
所以对于“我的世界”来说,“我”就是一切的中心,其他的世界上的事物是我心中的投影。
这是个很有趣的哲学话题。
如果你对存在主义的观点感兴趣,可以去搜索一下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简介。
)剧中表象:每一个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样,留在原地的时间流逝最慢。
希在等长良和瑞穗的时候,时间过去了两个星期,但是长良和瑞穗的时间只过了一小会儿。
同样的,拉吉塔尼在漫游中度过了2000年的时间,但是长良他们在尽头岛只度过了两年。
实际指代:人的道路选择会导致人的阅历完全不同。
这里在用时间的长短暗喻现实世界经验的多寡;比如,如果一直生活在家乡的城市,就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但是如果在同样的时间里,去很多个地方旅行,时间过得就很快,好像不够用似的。
(这就是为什么导演在剧中安排了两次长良和老师谈毕业之后的打算的场景。
长良在现实生活种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这也和他在漂流世界里很迷茫对应。
他几乎没有离开过尽头岛,他也没有想去的地方。
)剧中表象:为什么是校长允许大家漂流呢?
山彦说,没有为什么,刚好是校长罢了。
学生毕业当然是校长允许的啦实际指代:走上社会有很多方式,不一定要上学然后毕业。
只不过对已经上了学的学生来说,那肯定是校长颁发许可了。
所以“刚好是校长”啊。
剧中表象:如果在尽头岛上被大家排挤了,那么可以选择进入黑幕,在黑幕里可以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担心食物、水和电力。
如果自己不想走出来,就可以不出来。
这个黑幕的环境和一开始进入漂流学校很相似(风吹起幕布的镜头,真是非常诗意)。
如果不愿意进入社会,那就家里蹲实际指代:这明显指家里蹲啊。
社会上受了排挤,忍受不了,可以选择回家封闭起来,又回到了家长负责提供水和食物的日子。
第三大谜题:漂流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设计这场漂流?
人生就是漂流,漂流没有意义
人生无意义,但是活着的一刻很美山彦说,漂流的意义是虚无。
而拉吉塔尼说,漂流毫无意义,但是当下的这一瞬间很美。
这实际上是导演在向观众传达自己的观点:人为什么要出生在世界上呢?
为什么要从学校毕业,走上成年人的道路呢?
人出生在世上,离开家和学校,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些事的开始都是没有意义的,也不需要找到意义。
但是,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是有意义、非常美丽的。
(我个人完全不能同意这种看法。
人的出生肯定是有意义的。
生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迹,它的出生和死亡都充满了价值和意义。
)既然所有人都是现实世界的复制品,为什么长良和瑞穗要“回到现实世界”?
回到现实世界有何必要?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想回到原来的世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剧中的角色里面只有长良,瑞穗和希想要回去。
当长良发短信问其他的同学是否要回到原来世界时,却没有人发来回复。
这难道不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吗?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回去呢?
这个问题是导演在剧中设置的第二个隐喻。
“回到现实世界”的含义是“接受现实,拒绝逃避,创造未来”。
漂流的世界是一个静止的世界。
当人长时间停留在这个静止的世界里,会逐渐失去原来的自己,而变成欲望的空洞。
如果想要有所改变,那么,必须要“回到原来的世界”,去接受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个静止的漂流世界,其实是最糟糕的地方,因为没有办法做任何事对于长良来说,他要面对糟糕的家庭,无休止的打工;瑞穗要面对和外婆,还有猫咪的分离;希则要面对自己可能的死亡。
但是倘若不回去,那么,在这个漂流的世界,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只有离开自己的小世界,前往残酷的大世界,才是出路。
这也是导演不断重复的一个概念。
下面讲讲剧中导演设置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很多别的影评已经解释过了,我挑一些大家可能会忽视的细节说吧。
长良长良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她和妈妈同住,而且他的妈妈完全没有跟他交流的意愿(似乎他妈妈是个家里蹲,白天也不出门)。
他家不富裕。
这件事在影片的第一幕,从长良的手机短信就已经明确告诉观众了。
他妈妈不回复他的短信,而且也没有交电费和煤气费。
长良甚至得去公共浴室洗澡。
他妈妈拒绝讨论长良初中毕业之后的进路,这就是为什么剧中反复出现他给班主任道歉的事。
家里交不起水电费,各种问题频发,妈妈完全不理会长良学校的人(包括希在内)都知道长良家里的情况,有一点欺负长良,故意不给他两人份的食物。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份食物
长良明明只得到了一份食物
但是被欺负故意不给
希质问长良。
说明希知道长良的妈妈“抛弃”了他。
所有人都知道长良的妈妈不管他故事的一开始,长良是一个很无所谓,随波逐流的人。
他什么都不想做,不想改变自己,也不想改变别人。
他总是消极地逃避着一切。
什么都不想做
完全消极的态度
什么都不想要,所以什么也不想做他在面对“王牌”的投球的时候,害怕地直发抖,说“感觉完全打不到”,也根本没有挥棒。
然而,在最后一棒的时候,长良在看猩猩裁判只有一只手之后,发生了改变。
猩猩裁判很喜欢棒球,很希望能当上职业棒球手,但是他做不到,因为只有一只手。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既然不能当棒球手,那就去当裁判,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做好。
也就是说,虽然人要面对很多困难,但是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在于自己。
所以,最后一棒,他努力挥了出去,虽然最后落空了。
这说明他面对逆境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放弃的人了。
导演对长良的进步刻画得非常细腻,很用心。
感觉打不中,所以干脆不尝试了
尝试挥棒,虽然没打中,但也是一大进步了!
加油呀,长良!
长良输掉比赛,不知道为什么,却攻略了这个“猩猩棒球世界”,得到了能力遗留物“猩猩毛球”。
他输了,反而成为了赢家。
输掉比赛,但是却成了赢家那么,“猩猩毛球”有什么用呢?
其实什么用都没有,只有好闻的味道。
猩猩毛球很好闻,闻起来像阳光
但是仅此而已拉吉塔尼说,这个阳光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就好像现在的长良。
导演是在用这个故事说,尝试去尽力做好,就是赢家。
虽然可能得不到实际的奖励,但是这次尝试会成为珍贵的回忆,可以永远地改变我们。
在第六集的时候,长良真正决定,要回到原来的世界,去面对现实而不再逃避。
在大家讨论要不要回到现实世界去的时候,明星对长良说,“结果已经注定,我已经知道结果了。
”长良却回答说,“无论结果是否注定,我都不会逃避。
”也就是说,明星的观点是,人生从一开始早已注定,挣扎也没有用,失败的家庭必定产生失败的孩子;但是导演想告诉观众,人的路是靠自己努力走下去的,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努力争取。
人生,就是靠自己啊!
故事的最后,长良彻底改变了;一开始他看到受伤的鸟,就当作没有看到。
等回到现实之后,他主动去帮助失去妈妈的小鸟。
他长大了。
长良长大了长良和希在漂流的后期开始交往了。
导演在很多地方暗示了他们两个人在谈恋爱。
他们两个人经常单独在一起,瑞穗远远看着。
希在剧中,多次出现了希的眼睛的特写,次数远比其他人多得多。
导演对希有着特别的偏爱;可以说,导演把心中完美的女孩子的形象投射到了希的身上。
类似的镜头很多希的家庭和长良一样,都不太和睦。
希的父母在她小的时候会吵架,还打碎了花瓶。
但是希比长良表现得要坚强得多。
希的父母吵架
希真的非常坚强,非常了不起希很喜欢吃草莓蛋糕。
她在电影胶片里显示的原来世界里去世了,同学们在毕业的那一天,在她的桌上放了蛋糕。
同样,她自己说,回去之后要去Grace吃草莓蛋糕,第12集里,她在Grace和朋友们吃蛋糕。
(顺便一提,OST里面有一首叫做《Soleil》,是希想去吃蛋包饭的餐馆的名字。
)
蛋糕
想吃蛋糕
吃上了蛋糕希对于回去一事非常犹豫;因为如果她选择回去,那她有可能会回到自己已经死去的世界(因为她在胶片世界看到自己在原来的世界里已经去世了)。
因为这件事,她和长良还吵了一架;这就是为什么她没有参与长良,瑞穗和山彦的考察活动。
瑞穗想让希一起回原来的世界
但是希不确定要不要回去
因为如果希回去可能会死
明显就是希跟长良因为回去的事情吵架了朝风知道她想跟长良回去,所以极力阻止她。
但是,第十一集里面,她告诉朝风,她已经决定回到原来的世界了。
就算是可能回到那个她已经死去的世界,她也要回去,因为那是她的心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朝风对希见死不救的原因,因为朝风不想让希离开他。
希已经决定要回去(真勇敢,good girl!)希在和骨折还有朝风见面的时候,捡到了巨大的海带,她一直带在行李上,准备回去炖豆腐(太节省了吧)。
海带还在背包上
明信片上说回去要和长良一起做海带汤(明信片的名字叫“哪儿都能寄 Post Card”)在漂流的世界里,并没有一般意义的死。
所谓死亡,就是变成了某种物体。
比如希变成了罗盘,小玉变成了红宝石。
拉吉塔尼认为,虽然希不能以之前的形态回来了,但是,她仍然以另外一个形式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长良要在回归计划里,加上罗盘,把罗盘带回了原来的世界。
罗盘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的证明。
当罗盘远离“光 / 希所看到的未来”的时候,罗盘一直指向“光”。
当罗盘已经“到达光”的时候,罗盘会不停旋转,提示长良“这就是希所想要的未来”。
所以当长良回到现实世界之后,罗盘不停旋转,实际上在告诉长良,那个爱着长良的希没有死,她很快乐地回到了她想要的现实中。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个happy ending。
只有在光之中罗盘才会旋转瑞穗瑞穗在现实世界的时候和一位已婚的男老师有婚外情,她在漂流的时候,用猫咪把老师的结婚戒指复制过来了,戴在了手上。
但是后来戒指被她摘了下来,说明她不再喜欢老师了。
这位男老师,被明星利用关系从学校开除了(所以瑞穗很讨厌明星和马尾辫)。
瑞穗手上的戒指和老师的一样
老师和瑞穗的对话内容很暧昧
老师被明星举报然后赶走了顺便一提,在瑞穗利用一捆一捆的钱把尽头岛烧掉的时候,刚好惊醒了沉睡中的长彦。
长彦一直就在尽头岛上面的一棵树里沉睡,直到这时候才醒来(第二集中的镜头)。
根据下面回复的@拉格大螺母 的评论,尽头岛是长彦创造的世界,因为长彦向小玉说谎了(他向小玉承诺会离开他自己的世界,但是他却没有离开),所以他沉睡的树一直在燃烧。
这个说法是对的。
有两个镜头是,长彦对小玉承诺拉钩之后,树燃烧起来了。
后来长彦从树中间跑出来,树的燃烧就停止了。
在长彦离开他的世界(也就是攻略了他的世界)之后,树里产生了能力遗留物,是一颗红宝石(很像小玉他们变成的红宝石)。
这个红宝石被王牌和明星他们拿去当作方舟的动力源了。
当长彦看到这颗红宝石的时候,他甚至悲伤地嗅了一嗅。
(这个地方导演配上了台湾的乐队【落日飞车】的曲子《Let There Be Light Again》(bilibili的链接)。
大家可以回头去看一下第六集的这个片段,品味一下。
知道了山彦和小玉的故事,这个镜头真的是感人至深。
这个片子的细节太多,太棒了!
真是了不起的杰作。
)
长彦在树中醒来
王牌在长彦睡觉的树中发现宝石
宛如心脏的宝石,被当作方舟的动力
悲伤的长彦瑞穗在第一集的时候居然在看《停手吧!!
云雀君》(《停止!!
云雀》)。
大家可以去搜一下这个漫画,很老的搞笑校园漫画。
好像这个漫画的日文版只有4卷。
我专门把这个漫画看了一遍。
不知道导演是想说什么。
瑞穗对自己的超能力(也就是暗指她有钱)的价值非常清楚。
第二集里,她在暗中观察同学偷她的口红;她对这种事情非常反感。
第三集里,同学“王牌”想要跟她交朋友,瑞穗说“你想交朋友的是我的能力”。
也就是说,“王牌”想找一个有钱的女朋友,而瑞穗很清楚自己有钱,所以王牌才想跟她交往。
真是对现实世界的讽刺啊。
“我想找一个有钱的女朋友”
“你喜欢的是钱,不是我”瑞穗在漂流开始之后喜欢过拉吉塔尼,但是后来不再喜欢了。
这件事不是秘密,拉吉塔尼,长良,还有希都知道。
她曾经为拉吉塔尼画了一幅情人形象的肖像画。
但是最后她把那幅画丢弃在沉没的学校里,又给拉吉塔尼画了一幅漫画肖像。
这说明她不再喜欢他了(有点像是,我们曾经在上学的时候喜欢过一个人,过了很久之后,对那个人的感情变成了怀念,欣赏和祝福)。
不过,她看到拉吉塔尼穿校服的样子还是会害羞。
她跟长良仅仅是朋友关系。
长良很惊讶瑞穗还会对拉吉塔尼害羞
以前的肖像
现在的肖像朝风朝风是一个欲望很多,但是内心深处是个小孩子的人。
他特别希望能做了不起的事情,结果最后是所有人都离开了他。
他在烦恼的时候只想在亚希老师的怀里待着。
他理想的空间就是他原来世界自己的房子。
他在内心深处还一直保留着出生时别人送的玩具熊;当他看到玩具熊的时候会想到亚希老师。
不过,虽然他对希见死不救,但是,我倒是不觉得他是一个“坏人”。
朝风是一个不完美的“普通人”;虽然他爱发脾气,有点虚伪,好面子,还给长良寄明信片去骂长良,不过,他在能帮助其他人的时候,还是尽力去做了;他也没有用这些能力去做特别坏的事情。
比如,在希和骨折被困在悬崖上的时候,其实朝风完全可以让他们两个永远困在那里,这样就不用面对完全了解他的阴暗面的骨折了。
但是希相信他会回去接他们,朝风也确实去了。
而且,在最后长良和瑞穗回到现实世界的时候,他其实用能力帮他们回去了。
我想他在故事的最后已经得到了他的缺陷带来的后果:孤独地一个人度过漫长的岁月。
希给朝风发短信,然后把手机扔了。
如果朝风不来,那她就会永远困在悬崖上。
她相信朝风会来的。
最后在时间隧道里,是朝风助长良一臂之力
朝风改变了时间隧道,并且放出了白鸽
长良和瑞穗知道朝风在帮他们。
他们和朝风还是朋友他去过一个鲸鱼在空中飞行的世界;这个世界,小玉(也许是山彦?
)也去过,小玉房间还有一张画。
山彦睡觉的地方(应该是小玉的房间)有鲸鱼画拉吉塔尼的船去哪儿了?
瑞穗问拉吉塔尼,他的船呢?
拉吉塔尼说,这个故事有时间再讲。
后来瑞穗到拉吉塔尼房间看拉吉塔尼画的画册,其实船是让大乌贼毁了。
拉吉塔尼真的经历太多事情了,你看那个画册多厚啊,估计全是拉吉塔尼的各种经历。
让乌贼毁了拉吉塔尼所讲的“思乡病”拉吉塔尼对瑞穗讲了一个“思乡病”的世界。
这个思乡病世界的创造者,把这个世界创造成了他家乡的样子;甚至把他家乡的样子进行了美化。
他的恋人希望他能离开那个世界,但是他拒绝离开。
在他的恋人离开他之后,他又开始描绘他恋人的样子,而且比本人的样子还要好看。
这个故事的意思应该是比较好懂的吧?
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但是有的人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不可自拔。
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总是会忘掉不好的部分,把过去想象得很美好。
但是实际并非如此。
人不能活在美化的过去,而是要去创造未知的未来。
(拉吉塔尼曾经说过,倒带是违反这个世界的规矩的。
也就是说不能时间倒流。
)
人不能活在美化的过去
因为时间不能倒流“战争”其人和“战争”所创造的世界“战争”这个人在剧中出现了3次。
第一次是在山彦的故事中,他去小玉的世界里散播瘟疫。
(战争说“瘟疫”是指人心灵收到的伤害。
治疗这个伤害的方法很简单,战争说“从自己的壳里出来就好了”)
第二次,他在悬崖中不停下坠,最后变成了一把枪。
这时候战争已经没有任何欲望了,变成了空壳。
没有了欲望的战争第三次,也是最不容易发觉的一次,是在拉吉塔尼的故事里。
拉吉塔尼所说的“发明家”,就是战争。
这三个人是同一个人。
没有欲望当然就是空壳了“战争”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同样名为“战争”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没有生命,所有的东西都是陶瓷做成的(希的明信片里写了)。
明信片上写了鸟和植物都是陶瓷做的“战争”试图通过创造死亡来打破世界的静止状态。
这是在暗指,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死亡,人活着才有意义。
如果人永远不死,那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只不过是之前的简单重复。
就好像踏上火车去旅行,如果没有终点站,永远一直坐火车向前,那途中的风景本身有什么意义呢?
亚希老师根据下面评论中@拉格大螺母 的解释,这个漂流世界的“亚希老师”是15岁时进入漂流的亚希,没有当过教师,所以跟现实的亚希老师的性格不同。
瑞穗说:“现在想想,她确实跟我们上过同一个中学。
”那指的应该就是亚希老师小时候的事情。
大家知道亚希老师不是真的老师(注意:瑞穗和马尾辫已经和好了)现实世界的亚希老师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第一集,帮助其他老师复印。
另外一次是第六集,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哭。
这个是真正的亚希老师亚希老师穿着百褶裙,说明她是个学生。
明星明星在现实世界是议员的儿子。
很厉害吧。
这个图里面还可以看到,金发姑娘上海很受欢迎(“上海今天也很可爱”)。
瑞穗揭发明星和马尾辫
明星的技能是预见未来,同时可以让别人看到他预见的未来。
这个技能非常强大,甚至可以克制朝风。
在第一集,他发动能力让所有人看到了他们可能的结局:在沉没的学校里,因为没有水和食物而死(也就是暗指,人如果一辈子都不离开学校,那只能饿死)。
当然,这个结局被希给打破了。
杯子里已经没有水了,大家也都因为没有水而干枯了。
就连朝风也被明星的能力吓住了。
因为明星能听到校长的声音,所以对漂流的事情非常清楚。
他完全知道漂流会开始,但是还是决定要跟大家一起去漂流。
为什么呢?
因为明星的愿望就是“领导众人”。
这和他作为议员的儿子的身份很符合。
不过,校长狠狠地嘲讽了他这个小官迷。
这也是对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讽刺。
议员的孩子的想法
校长一眼就看穿了明星学校和尽头岛都在缓缓下沉。
这一点拉吉塔尼是最先发现的,其实明星也早就知道了。
到故事的最后,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学校和尽头岛都下沉了很多了。
也就是说,时间不能倒流,我们也不能再回到从前的日子了。
开始时学校大部分在水上
最后学校只剩下一个角落。
我们不能永远留在学校啊
最开始,跳水的洞穴是很深的
最后洞穴也几乎填平了。
时间吞噬了一切,我们只能前进最后一集里回到现实世界,有那些细节?
长良为了回去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包括旋转的梁的长度都规定了是一光年。
还写了要做咖喱。
最后真的把咖喱带上了。
(而且他们在喝养乐多。
这个片子是养乐多赞助的,养乐多起码出现了4次。
在小摊上吃炒饭的时候,在拉吉塔尼和瑞穗在吃印度菜的时候,都出现了。
)
上面写了1 light year (1ly) 和咖喱饭的锅
真的有咖喱啊!
(长良在喝养乐多。
这个片子是养乐多赞助的。
)瑞穗,长良和希从初中毕业,然后去上了不同的高中。
瑞穗去了女校,而长良去了男校。
长良去了男校
瑞穗的学校是女校瑞穗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和长良打招呼,是因为她不能确认他们所处的世界是不是现实。
直到她去以前的初中检查了所有的世界入口之后,她才又去长良的高中找他。
瑞穗真是非常谨慎。
在漂流时长良发现其他世界的入口
回到现实后,瑞穗去检查各种世界的入口,没有发现长良回去之后,用打工的钱付了电费和水费。
漂流前,家里没有电,也不能洗澡,现在都可以了。
家里有电了
也可以洗澡了在他们回去的现实世界里,长良和希直到车站前,没有说过话。
有一个细节是,在长良回初中去找瑞穗毕业后的去向时,遇到了原来的班主任。
这个班主任态度糟糕,恰好是在胶片世界里看到的那个剧情:班主任态度糟糕,而希没有在长良去天台前就已经离开了。
这说明,他们回去的世界里,长良和希没有在学校相遇过,也没有进入过漂流。
这个希不是之前那个希,而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希。
之前善良的老师
之后不耐烦的老师(注意导演的色彩光影的变化)故事的最后,一直在下的雨停了。
长良也不再是那只没有妈妈,需要希照顾的雏鸟;他的人生开始了。
长良已经能自己飞了,所以不需要希照顾了
最后说一下这个片子的音乐。
音乐监督是渡边信一郎,就是《星际牛仔》的导演(太强了)。
因为下面的朋友@神经病的神 的评论,我又专门回去用心专门听了一遍OST专辑。
渡边监督音乐选择是非常棒的,风格多变,相当现代,有好几个很酷的Ambience曲子,也有比较传统的钢琴曲。
我强烈建议大家去听一遍OST。
有两首插曲选的非常棒,一个是希葬礼时选的《Lightship》。
歌词上来的第一句是:
希死后,长良在海边注视着夕阳光の中に いつも君が いるみたいで在光之中 好像你一直 就在那里一样僕は 目をそらせない我没有办法移开眼神这个歌词配上了长良在海边注视夕阳的光影的场景。
对爱人深深的眷恋和遗憾,导演却没有用一句台词来表达。
另外一个,是第十二集开始时(第十二集的开头简直太酷了),长良回到现实世界时的《スぺア(Spare)》。
这两个曲子简直就是为了这个动画写的,歌词都完美契合。
导演似乎很喜欢《スぺア》的乐队mitsume,这个片子还用了他们的另外一首曲子《夜釣り》,刚好是在长良和希晚上钓鱼的时候。
挑《スぺア》的歌词来看一下,我翻译得很不好,日语学得不行,勉强看一下吧:B站的视频:ミツメ - スペア
いつから降り始めた 長い雨に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的长雨中一人の帰り道を救われた 傘の中一个人回家的路上躲在救命的伞中このままどこまで就这样走向什么地方両手に持て余した 時間だけが双手持有的只剩下时间出来れば巻き戻して 同じでも構わない如果可以倒带的话 就算同一个结果也没关系出会った頃まで 何もいらない回到初遇你的时候 其他什么都不需要了強い風に かき消された 雨雲に在强风吹散的云雨里あなたを想った思念着你覗いた晴れ間に似た 心の穴心里的洞 很像云中透出的晴天大人になりそびれた 二人にもなれなくて甚至连成为失败的大人都做不到的你我二人頭の中だけ 何も言えずに 笑い声と什么都说不出口 只是在脑海中留下了笑声塗り潰した 青い地図に残した足跡和在涂抹过的蓝色地图上留下了足迹言葉にできれば如果我能用词语表达的话……
第一组对白就负一万分,跟脑瘫儿的嘟囔差不多
装神弄鬼,故弄玄虚
昨日的世界。「能再一次和我成为朋友吗?」
长良最后还是没说“我们再次成为朋友吧”
原本昏昏欲睡的下午,因为第一集结尾的豁然开朗,而整个人精神抖擞,可是后续的剧情总觉得没承接住看点。
不喜欢这种画风,也不喜欢这种叙事方式
和汤浅政明《四叠半神话大系》带给我的观感类似,确实有些意识流的东西在里面。但是还是带有日本动画独有的热血在里面,动画里永远都是恣意张狂的高中年岁,真好。《楚门的世界》,胶片,会说话的猫,女性互助,相互治愈,最后的结局也给人莞尔一笑的治愈感,ed声嘶力竭的呐喊也让人感觉到,活着,或许还是挺好的吧。#2022电视剧44,评分:A。
你的体内若还留存着那座孤岛,便足矣对抗整个世界的荒谬。
其实我没有太看明白,但每一集都目瞪口呆并时不时感到巨大的忧伤。
拖拖拉拉看完了,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倒是确实现在自己看啥都不过脑子,但还是觉得吧,作画分镜演出是意识流或者怎样都OK,主线剧情也过分意识流就难受了,看不懂。时不时又很哲学,有点絮叨。而且最后真的有点偏重恋爱了……不是很喜欢吧……也没感受到意难平之类的,算了吧。。。
形式影响叙事了那形式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一出好戏》动画版。没有了汤浅的夏目真悟剧情的把控力真的不足,什么都想说但是什么都没有说清楚,剧情太散分镜和配乐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实在很难想象这部评分为什么只比《四叠半》差0.1分,完完全全不同档次的作品。“我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在我这里已经不能算是褒义词了。这部片子的受众应该是青春迷茫期的年轻人,而年龄大的我更愿意听故事,而不愿意听说教了。
看到第10集看不下去了,没有什么连贯性的剧情,一群青少年在那里聊天,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一会儿是个体觉醒,一会儿又是虐恋剧情,不知道究竟要讲一个什么故事或者主题,太碎片化了,原谅我欣赏不来这种意识流。
我虽然只看了一集,但有点儿看不下去了。有的时候感觉很多人评分,就是:哎?这个小众,那这个就好,我就要给高分,显得我口味独特,审美出众。。。当然啦,感觉还是有潜力的,但有时候觉得,这么深奥的东西是给青春期少年看的吧。。。有工作压力的人是看不懂这么复杂的作品的。。。
最后依旧要以对学校这个空间的脱出来完成逃逸的目的,确实印证了一直以来的观点。难以为我所把握的人物,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乐观,可能不是擅长隐藏自己,恰是心灵纯净而已。也许我们无法理解死亡,可是我们必须接受逝去的某种必然。目睹了社会意义上自己的消亡,又从生存意义上被抹灭,而站在悬崖边时,谁又知她是否已预感到自己的结局?带着对她的思念,我们飘向无垠深空,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现实。致勇于直面命运的人。
每个角色都极其刻板化,中二,造作到不行
其实做了一场乌托邦式的梦,梦醒了,生活还在继续,虽然人生的道路依然是很多坎坷和不美好,但是慢慢的走着自己坚定的道路,其实就是一场勇敢的事情,音乐和画面都好棒,叙事风格也好棒,但是这种番还是太无聊了🥱,漂流教室的设定还是楳图一雄的(漂流教室)好看(到底有没有抄袭啦)观赏的乐趣和深意都好棒,四十年前的作品依然超前。
电波没对上,几集以后,叙事节奏越来越飞,以至于世界观和想象力的冲击力被严重稀释了。
一群没脑子的学生和一个好屎的故事,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音乐和如同生活一样无聊的剧情。
只看了四集,太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