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个番是因为当时微博和贴吧上突然各种人各种安利这部番,让我知道了这番的存在,可是当我开始去追这番时却感觉非常的失望!!!
这个番并没有像论坛上吹的那么的精彩,至于萌点,抱歉,并没感有觉到。
看的时候除了昏昏欲睡没有任何感觉┐(‾᷅㉨‾᷅)┌还不如微博和贴吧上那些大触出的番外来的精彩和吸引人呢
平心而论,国家拟人是很有趣的设定。
各个国家,各有性格,互动也确实一度戳中我的腐女心。
然而,在日本出现的时候,我看不下去了。
德意的各种互动,我还能说很萌,腐眼看人基。
然而,日本的出现以及和德意的互动,让我瞬间明白一件事情,伤不在自己身上,感觉不到痛,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看戏。
我无法忘记日本犯下的罪行,无法眼睁睁看着日本被美化,看着那段已经不能用苦难来形容的历史,被化为一段笑谈。
说我分不开二三次元也好,说我愤青也罢,说我是无脑爱国我也不介意。
同为二战轴心国的三国,唯独日本是我无法原谅的,因为他的罪行何止是战争和侵略。
德国敢道歉,争取世界原谅,是因为没有太过超越人类道德底线的罪行。
日本为什么到现在,都不敢承认,是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他犯下的滔天罪行,已经越过人类道德底线,会被群起而攻之。
人体实验,慰安妇,生化武器等等,日本用这些人体实验数据,跟美帝交换战败不被惩罚,那是德意志纳粹都不敢这么做事情。
1931的九一八事变,至今76年,在今天的南方农村,你依然能找到因为炭疽而一辈子烂手烂脚的老人,我的外公就是。
更不用说当初的鼠疫,十不存一都不夸张。
然而,731部队的那些人,回去之后,不但没成战犯,还成了教授,成了大学校长,创办最大制药公司等等。
我是80后的尾巴,也是自小看着抗战雷剧和日漫长大的一代。
曾经,我也以为,日本鬼子不过就是抗战雷剧里那些歪瓜裂枣不值一提的外派而已。
傻逼一样的敌人,不值得在意。
在看漫画的时候,也不觉得日本如何如何。
然而,当我看到真实的历史,那些慰安妇,那些尚存的受害者,那些回国后人性尚存的施暴者的忏悔,我开始有了痛恨。
遗忘,就是背叛,更何况是把这种耻辱和伤痛变成笑谈,我不是圣母,我做不到。
时间,还没过去太久,真相还没被历史淹没,还有证人尚存,且让我们记得,别把自己的苦难史,化为别人的笑谈,还沾沾自喜或不以为然。
好家伙,好热的评论。
我也来参与一下,顺便支持一下我支持的观点。
本人观点:本片很多创意和出发点都不错。
但是因为种种因素(比如人家是在日本放的,为了考虑商业的需要等等,也不排除主创人员历史观倾向有热爱本国,喜欢把自己国家漂白,为自己的行动辩护的感情因素的原因),确实历史的大线条的描述上有失公平。
任举一例,比如第6集,美国参战了。
片中直接跳过美国参战的动因。
而是直接播放美国打着联合国(国联?
那个时候联合国应该还没有成立)的旗号统帅大家一致作战。
美国参战,完全是珍珠港事件所推动的。
人家本来国内关于是否参战意见纷纭,分歧严重,但是莫名的在珍珠港,地地道道的远离日本,也远离亚洲的区域,被重重轰了一下。
结果。。。
相比较之下,片中对于意大利,德国包括日本作战的心态和1500年开始的前因后果,都有描绘。
更不用说给了德国和日本很多增彩的描绘了。
其实,你仔细想想,像山本五十六那样的日本军队中坚力量都说,美国绝对打不得。
日本却一定要和美国作战,当然有被冲昏了头脑的原因,但究其动因根源,很难不说 、是野心作祟。。。
一定要独霸亚洲甚至包括太平洋不可。。。
觉得美国人妨碍了他吗。
片中把美日开战前的心态变化的心路历程这个部分都略去了,从公平公正和尊重历史的角度看,都不妥当吧。
所以片子创意不错,但是历史描述方法实在是有个问题。
顺便说一句,发现在热心写评论参加对本片讨论的仿佛还有不少是70+的,呵呵。
70+的为什么还在看动画,除了专业人事的动机意外,当然是为了找趣味。
而为什么做动漫方面的专业人士,当然也是为了更丰富的,更有趣味的生活。
个人觉得我们人类的整体发展阶段,相对于和平和谐美好大家都很对相处很会处理丰富性和差异性而且会自觉控制生育率和欲望的未来世界来说,是在还是初级阶段。
所以我们(或许偶尔)这么爱看动画片。
这个世界的某些部分,如果都那么有趣味的话,我们就都不用这样YY了。。。
本片的创意,还是盛赞。
本片在观察历史的角度和技巧上,趣味化,可爱化,这些我都喜欢和欣赏。
但是对待历史时,描述历史,描述国家心态时的某些“有选择性”,不能赞同,接受度也不强。
把这个片子当成是历史参考书,比较麻烦。
当成是有比较强的信笔灰来的野使性质的艺术创新价值大于经典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动画作品来看,比较合适。
别的就不说了。
还好没有遇到太把我雷倒的内容。
暂时不看了,何日再看?
不知。
再看的可能性有没有?
有。
什么时候会再看?
看心情。
再看会不会还喜欢?
不知道。
看当时的感受和与片子的融合度了。
最后,祝大家Happy。
春天来了,春日快乐!
明明很欢乐的吗国家拟人,这年头,还有什么不能拟?
还可以顺便复习世界史问题是耀君的形象能不能改一下不要老是提到耀耀就这个形象嘛,这都什么年代了。
嘛算了,好过长袍马褂。
严重的后遗症就是我现在看到浪川的脸就忍不住想唱圆圆的地球然后上去踢一脚。
浪川你还可以再呆一点握拳!
以下思考草纲,算是在看APH后对自己的提醒。
无意说教,如对人有启发处幸甚。
于这动漫本身,我最爱的还是这种拟人化的创意。
自此以后,城市拟人、学校拟人、地铁拟人、各种拟人层出不穷,可以说渊薮均在APH。
将某个或大或小的地点当做人来提炼性格事迹、进行整体理解,可以说给诸多创作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然而与此同时,这种拟人又因为涉及到是“国家”拟人而使问题有些复杂化。
首先,这些形象不过存在于二次元中,他们的性格大多取一般人对某国的第一印象而定,而他们的身世与所经历的故事也只是从三次元里裁取片段信息整合而成,不可能将原国、原历史尽数移植。
国家拟人化存在的合理性、将国家拟人化后的形象与国家本身形象区别开来的关键便在于,观者是先国后人,还是先人后国。
如果是先思及“这是一个国家”,然后觉得“这就是国家拟人化的形象”,于是萌的感觉还没有兴起便会被诸国间漫长历史里残酷的恩怨情仇彻底抹杀。
如果是先思及“这是一个人”,然后想起“这个人的存在是以某国拟人为基础的”,会喜欢上这种拟人化的感觉无可厚非。
说到底,纵然拟人化了国家,谁会将这些形象真正当做国家本身?
虽说如此,看到漫画设定的一些角色的形象性格与我原本印象中的大不相符,还是非常忧伤的……(比如主角意呆利……我所爱的许久以前的意大利虽然现在是废柴了点二了点,但曾经还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啊……)就我目前看到的部分(第40集),美化、戏谑、嘲讽有,有些轻描淡写或是夸张改变的地方也看得我心中有些别扭,但讲述历史的真实度也还算高,还原各国风土人情也算得贴切。
如说对历史“避重就轻”其实也不尽然,作为一部喜剧性质的动漫不可能要求它苦大仇深地上演世界各国血腥恩怨史,毕竟它不是作为讲述“世界史”或是“二战史”的存在,更多是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娱乐,或是说对世界和平的某种演绎。
本家对日本固然存在美化,但这不是历史教科书,真正的历史摆在那里明者自明,至于不明者——例如年龄太小、思想偏于简单、历史观尚未树立的人——还是别看来得好。
娱乐至死的年代,什么不能用来娱乐一番呢——然而“认真便输了”这种言论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以“萌”或“爱”为名的恣意妄为也是不可取的行为。
我一不小心就认真了一下,于是乱想出了这整篇的稀奇古怪。
我并非接受不了国家CP的人。
我的确是萌这个的,也认为这是可行且可萌的,只是有底线在先。
首先是国家拟人同人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如上文所言,我是属于先人后国的那部分人,此二次元形象纵以三次元国家为基础,它也不足以代表三次元国家,也就是认同国拟人的“人”字,拟人化本身便为爱恨的存在提供可能。
但如果先国后人,就是人拟国了,国家谈爱岂不完蛋。
然后是腐向同人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拟人则有情,有情则有爱,爱的取向不同就分了hetero和homo。
虽说APH设定了国家的性别,由此界定了腐向和正常向,然而谁能确定地说一个国家是偏男或偏女呢?
如果当初设定是英或法或德或某国是女性呢?
也就是说国拟人的腐向正常向不过人为而定。
我倒觉得有点像当初界定《驯龙高手》是腐片那种感觉,腐女一致认为Toothless乃雄性一只,然而谁知道呢。
如果将各国拟人按照历史中曾发生的关系分好性别,则又显得混乱与矫情:欧洲那一团混战该怎么分?
将某国性别定为女是将它弱化了吗?
(呃,这个问题又涉及女权了ORZ……)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像天使之类的双性人或无性人才能剔除腐的标签了……呃,其实我是开玩笑的。
以上,是因为看到关于腐向同人作者醒醒的言论,进行了一点小反驳,恕部分观点不敢苟同。
最后则是有关我对于同人的底线。
同人区别于原创,与那么多人共同喜欢上某形象就应当互相尊重且尊重所喜欢的形象,更何况这种国家拟人高度敏感话题的同人,非常容易被上纲上线。
真正喜爱此作的人必不忍也不容脑残者毁了它,那些严谨的防范措施既是无奈也是应当之举。
写手画手也应当自重一点,将那些或严重背离事实或稀奇古怪或低级下流的想法收敛些才好,相信没多少人会愿意看到不堪的场面的。
但凡牵扯到了“国家”,矛盾与纠纷当然便会存在,尤其是牵涉到耀君之时。
就我自身而言,也许算是民族情感强烈的那群人,对祖国感情根深蒂固,很自然地便有一部维护之情转移到了耀君的身上。
还是那句话,纵然耀君是中国的拟人化形象,我也不会将这形象当做国家本身——甚至也不能用来代表国家。
这份维护之情也许类似于当身在异国时自然而然会对与国家有关的一切产生责任感,有点“纵然自己千般抱怨也不容他人口中半点置疑”的蛮横。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对本田菊各种无感。
我并不能干涉别人萌日中、中日之类的,但就我本人感情而言是绝对接受不了,因为这种反感与厌恶实在是在骨子里刻着的。
与此同时,没错,我仍在看这部黑塔利亚,日本出的。
爱国情感是否爆发需要分情况讨论,这是存在于许多人身上的吊诡。
其实细想来也不算是吊诡,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暂且按下不表。
对无甚喜好的别国纵有不适,仍可一笑而过;涉及我偏好的国家,则佯怒而掀桌,终也无可奈何;而当牵涉耀君,偏颇不容。
这个“偏颇”指的是关于日中、中日、严重OOC的耀君、歪曲史实。
我在行文一开始就说黑塔利亚我最爱的还是拟人化的创意,而实则黑塔利亚的某些人物设计并不符合我原本的想象——叹气,我已经过了萌美少年双双把家还的时期了。
作为一个原本就爱好在历史里考据各种JQ的人,这种创意让我不可避免地将各国换了形象展开了很多脑补。
然而历史总是残酷的。
我就在历史中一边被萌一边被虐,一边撒花一边吐血。
入aph坑有有两年啦,真的很喜欢这部作品!虽然网络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我相信真正喜爱aph的人是会将二三次元分开的。
本人也是在真正学习过历史后才观看的,所以并不会产生对历史观的影响而是更让我感受到了和平的重要性(大约和本人性子比较有关系)我想aph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里面的人都十分平和的生活着,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世界不是吗?
虽然这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乌托邦,但aph传达了一种愿世界和平的愿望,相信在怀揣着这种愿望的人的努力下,世界也总会有一天变得这样和平!那么,愿你爱上整个世界!
矛盾, 这是对我这个萌新此时最恰当的描述。
对耀耀有不造假的喜爱,但这满心的爱意却是参杂着爱屋及乌。
喜欢露中,却又退缩于曾经丢失的大片疆土。
喜欢APH轻松的氛围,又恼恨它对战争的美化和对我国隐晦的分裂。
在看了评论的背景科普后,这种矛盾感尤甚。
很遗憾的是,这种矛盾于我来说又无法用二三次元分离解决,国设造就的APH又怎能脱离国设。
所以说喜欢国设就是喜欢国设,也不必找什么二次三次分开看等等类似的理由,至少我是无法苟同的。
黑塔利亚既有洗白美化战争的一面,却也有宣扬和平文化交流的一面。
怎样保持一个度,我认为是最大的关键,也是大家吵嚷的一个根源。
度,只有了解才能保持,因此我也认为这部番不适合中学学近代史之前看。
于我而言,在APH的世界喜欢耀耀,喜欢伊万,站红色磕露中(对不起夹带私货了),但在现实中爱国爱党努力学习建设种花家,这便是我的度。
我一直坚信,拥有力量才拥有追求和平的权利。
所以说,要对我们生长在阳光下的青年思想有信心啊,不会这么容易带跑偏的!
当然,这种人肯定还有啊,所以还是上段提到的,个人认为APH不适合中学学近代史之前的小孩子看。
PS一下,耀耀在外面热度不行啊,果然强者就是要遭人嫉妒的哈哈哈哈哈哈。
再最后PS一下几个毛爷爷语录: 1、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2、封锁吧!
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3、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啊啊啊啊啊啊啊超霸气对吧对吧)
真的好久没看这么好看的动画片了!
独特的国家拟人化视角非常赞。
对每个人物所代表的国家的特点也概括的一针见血,又非常富有人情味。
豆丁意呆和神圣罗马真萌!
《黑塔利亚》这部2012年的日本动漫,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新窗口。
画风:独树一帜的视觉体验 其画风独具特色,前几季与后续季数有所差异。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第5、6季,那淡淡的彩韵,赋予了作品一种独特的艺术质感。
这种淡彩画风,宛如为各个国家量身定制的外衣,既凸显了不同国家的独特气质,又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使得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精心雕琢的艺术小品,在展现各国风情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觉享受。
情节:交织着恩怨与趣味的故事线 动漫的情节围绕着各国之间的恩怨情仇展开,错综复杂却又妙趣横生。
不同国家被赋予了鲜明的性格特征,他们之间时而友好协作,时而针锋相对,犹如一场宏大的舞台剧,演绎着世间的悲欢离合。
在这过程中,衍生出的众多CP更是为观众增添了不少谈资与乐趣,让大家在感受国家间复杂关系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温度。
声优:声临其境的角色塑造 声优的表现堪称一绝。
浪川大辅所演绎的角色,将那种呆萌憨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禁;安元洋贵低沉且富有男子气概的声音,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他声优同样实力非凡,他们凭借精湛的配音技巧,精准地捕捉到了各个国家的神韵,通过声音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些国家化身的人物就真实地站在观众面前,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BGM:奏响文化的独特旋律 BGM也是《黑塔利亚》的一大亮点。
每个国家都拥有专属版本的ED,每一季的音乐都各具特色,还有丰富多样的角色歌。
这些音乐如同一个个文化符号,巧妙地融合了不同国家的特色元素。
从激昂豪迈的节奏中,能感受到战斗民族的热血;从悠扬婉转的旋律里,可体会到浪漫国度的柔情。
它们不仅为剧情增色不少,更成为了观众了解各国文化的一条独特途径。
意义:国家拟人背后的深度洞察 《黑塔利亚》的意义远不止于娱乐。
它以国家拟人的创新形式,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刻板印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通过轴心国、同盟国以及苏联组、北欧组等不同阵营的设定,以及诸如南北意兄弟、英米兄弟等关系的描绘,清晰地展现出国家间的地缘政治、历史渊源以及文化联系。
这种独特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对世界格局、历史地理以及国际关系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入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黑塔利亚》就像是一部融合了艺术、趣味与知识的百科全书,在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与思考。
相信每一位观看过这部作品的人,都会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感悟。
嗯。
除了做工精良,声优强大意外,最令人感动的,是里面和平和平的气氛呀。
如果大家都不打架,吵吵闹闹的像一团小朋友一样,这世界得多美好呀 不过虽说里面确实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ethnic bias,但是因为叙述甜美,所以就是觉得气氛很甜美,然后就觉得世界有爱有希望呀
现在的动画真是越来越sb
我小学会评5星,但将国家脸谱化和将历史理想化是非常蠢的事情,不过这作品是一个好的噱头营销的案例,值得称赞。
aru
意呆看多了好烦哦ww 某些政治性内容看看就好,原则不可抛
NC剧情
每话时间太短+速度有点快跟不上字幕啊啊啊 以及中国出场次数太少啊喂 为什么总要看意呆利的爱情故事啊
渐渐渐渐就弃掉了……具体是第几期已经记不得了……
卖萌卖腐
85
一星,为了政治正确。。就不吐槽戏说了,光是西方国家的出场率远远超过东方,就可以让我这个左棍浑身发痒。还有历史题材居然敢跟政治撇清关系,掩耳盗铃。
什么鬼动漫~~~我眼瞎~~
蛮可爱的~
一群傻B。。。这个是教育片吧。。。
万物皆可萌,万物皆可腐。
Dont take it seriously
动画很萌倒是不假,但是三观不正的,看了容易加剧NC
意大利是弱受~
本来极佳的素材,还行的剧情,愣是被脑残们毁了的一部哟。
若智东西
玩儿国拟人就不要怕人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