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加的课程
Уроците на Блага,我不是教你诈(台),骗骗选中我(港),布拉加的教训,Blaga’s Lessons,Urotcite na Blaga
导演:斯特凡·科曼达雷夫
主演:埃利·斯科切娃,Gerasim Georgiev,Rozalia Abgarian,斯特凡·德诺利博夫,伊万·博尔内夫,伊瓦洛·克里斯托夫,Stoyan Doychev,阿森·布拉特奇基,Irini Jambonas,塔尼娅·莎禾
类型:电影地区:保加利亚,德国语言:保加利亚语年份:2023
简介:退休女教师布拉加最近丧偶,她心心念念要为刚离世的丈夫买一块墓地,但一通始料未及的冒名来电,却将她体面的生活给彻底改变。冷漠的儿子、失能的警局、嗜血的媒体、现实的社会,都让惨遭骗钱的她四处求助无门。在这个狗咬狗的残暴世界,投身罪恶的渊薮,竟成了她唯一的去路。布拉加收到了一 份诱人的工作邀约,虽然可疑,但她决定冒险出..详细 >
这老太太能成大事!
#SIFF26。后共产主义的保加利亚带来了什么?带来了“五角星是非法的标记”,带来了“这就是市场经济,一切闹剧的根源”。七旬老太太以社区治安环境遭遇诈骗(而且很多人都因此被骗),议员被认为和他们一伙且无能,老太太不得已展开自救。可工作机会渺茫,完全不如索菲亚,不仅如此,自己还被无良媒体说成“老年痴呆”,老太机巧合也卷入了诈骗。可诈骗还是赚不到钱,看好的墓地随时可能被市长的亲戚吞掉,老太最后来了一招“黑吃黑”,终于保住了体面。以前的社会可从来都不会有诈骗啊。电影三次提到了保加利亚纪念雕塑,导演是不是在怀念以前的保加利亚?最后,不得不说一下这个可怜的阿塞拜疆姑娘。成为“保加利亚人”之后,遭到了“保加利亚”的毒打,这个新加入的国家会保护她么?No,Never。非常超预期,值得五星。
秩序崩塌的时候遵守规则的人最倒霉,警察永远找不到坏人,坏人找受害者一找一个准儿,这种风气下好人变坏是早晚的事儿,有点女版《骡子》的味道,偷感极重。
虽然是看似平实的人物刻画,有很多看似无聊的类似纪录片视角的日常跟拍镜头,但一点儿也不多余,完全就是通过聚焦一个人物展现整个病态的社会秩序。布姐老当益壮,黑吃黑真的勇炸了(虽然同情受害者),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只能是适者生存自顾自了,既然良民无路可走那就毁灭吧,年度爽片,冷门场出奇迹,致敬siff让我又多对一个国家有了兴趣
文化不同不好理解呀,本科学历、德高望重的老师,后面犯罪那么镇定、看到学生被害那么冷血的老奶,前面怎么可能蠢到往窗户外面扔钱?什么都没了,非得买墓地埋已故的人?不考虑当警察的老头睡在那样的钱买来的墓地里踏不踏实?警察不教怎么防诈却清楚教会怎么应聘成为诈骗伙伴?
反电信诈骗教育片。前半段以为是讲一个固执、强自尊、可怜老太太的故事,看完全片发现,只是一个彻头彻尾混蛋老太太而已。
灰暗的色调,绝望的氛围,女主的演技很好
在清高的知识分子也会被生活所迫,而被骗子欺骗的屈辱和羞愧感,和因钱不足没办法给丈夫买墓地的无力感,到底哪一个更甚,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心疼阿塞拜疆姑娘。
HKIFF
中规中矩毫无亮点的反诈片,放到影展上看简直浪费时间。
整部片子让人揪心,无奈,痛苦,失望,荒谬
考虑到有那么多老人受骗,剧本设计了一个这样不是十分令人信服的主人公影像也宽容一下吧(这不是作吗?)
虽然我觉得节奏没有等到高潮那个点(节奏有点问题) 但是本子太好太好了 感觉是今年看到的剧本最好的本子
走至絕境的詐騙受害者不得不成為車手,而一切的源頭都僅是她要為去世的丈夫立一個墓碑。貪婪的墓園職員、咆哮疏離的缺席兒子、來自戰地的學生,社會處處都要用錢,在幾乎無音樂渲染(只在聽音樂會時才讓情緒宣洩出口)的運鏡下,這段旅程寫實得令人不忍。最洶湧的時刻當是眼睜睜看著婦人在極度惶懼中親手將錢扔出陽台。她的自尊與絕望。中間有個投罐子的橋段顯然是致敬奇士勞斯基,在現實關照上也讓人聯想肯洛區與達頓兄弟。然而片末從對小人物的悲憫共情走向人性的至寒,也顯見作者與其他導演相異之處,或許是期望餘下深邃的力道,但於我卻像是麻木的反轉,對人性的淺薄想像。女孩何辜?創作者的劍到底是指向體面人物道德淪喪的不歸路?還是社會本身的荒謬與枷鎖?還不若在匆促的腳步聲中,多做一拍停下或回頭。
#hkiff,想去那个纪念碑看看
值得一看
不得不说,同样是电诈,保加利亚的诈骗团伙无论是手段还是对赃款的转移和保护都落后国内好多个版本,但还是有效,说明只要瞄准了人性的弱点,会上当受骗的人还是多。本片是一个受害者最终成了“伥鬼”的故事,结尾她冷漠得脚步声就像一记记重锤,锤在她自己的良心上,也锤在观众心里。西亚妹子真是好惨,逃离了一个地狱,还没来得及欢呼重获新生,又陷入了地狱。最大笑点是无端被黑的法国车。
#2024SIFF No.1# 有点无聊
猎物不自觉成为狩猎者挺有意思的,学生角色的作用在最后憋了个大招也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