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山河月明

山河月明,江山纪,江山永乐,The Imperial Age

主演:冯绍峰,陈宝国,颖儿,何晟铭,陈奕丞,张丰毅,王姬,成毅,雨婷儿,姚橹,王劲松,王庆祥,王辉,张光北,王绘春,杜源,毕彦君,杨明娜,高宇航,王旭东,刘誉坤,张芷溪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山河月明》剧照

山河月明 剧照 NO.1山河月明 剧照 NO.2山河月明 剧照 NO.3山河月明 剧照 NO.4山河月明 剧照 NO.5山河月明 剧照 NO.6山河月明 剧照 NO.13山河月明 剧照 NO.14山河月明 剧照 NO.15山河月明 剧照 NO.16山河月明 剧照 NO.17山河月明 剧照 NO.18山河月明 剧照 NO.19山河月明 剧照 NO.20

《山河月明》长篇影评

 1 ) 历史剧?古装剧?古偶局?权谋剧?

藏了四年多,终于摆上了台面。

看演员,重八徐达胡惟庸李善长刘基等一圈历史人物选角都是好演员,我原以为这部讲述《大明风华》前几十年故事的电视剧很靠谱,十集看完真挺失望的。

高导怎么那么多年还是没弄懂历史题材的古装剧咋个拍?

历史剧?

古装剧?

古偶局?

权谋剧?

你的作品类型到底是啥?

说是历史剧吧,各种人物出场时间线混乱不堪,朱允文年龄之谜,朱棣年龄之谜,刘基死亡时间之谜,铁铉年龄之谜,王保保活动时间之谜,对于喜欢明史的朋友看这剧是一脸问号。

说是单纯的古装剧或者古偶剧,你历史事件与教育说教类事件占比很大。

说是权谋剧,可朱棣 徐妙云 蒙古公主 李景隆 隐约的四角恋让人不舒服。

高导啥都想沾,想拍出历史剧的浑厚感,又想借着恋爱戏吸引年轻观众流量,最后只能四不像。

我看着这作品就是一部明初背景,为了编撰剧情强行忽略时间线集中人物出场的古装电视剧。

再说剧情,这剧情真的无语。

一堆能算电视剧之王的好演员拯救不了这糟糕的剧情。

你导演是觉得现在的观众都是沙雕?

为什么导演心中对于正史浪漫的地方总喜欢加点又不讨人喜欢的私活?

只说一个问题,你朱元璋朱标在剧里并没有强行降智,还是一副掌握百官心计的权谋高手设定,为什么会允许国家对立阵营的皇室女性在自己后宫想干嘛就干嘛?

还是两个?

我隐约猜测编剧可能想把朱标的死跟这俩女人扯在一起,如果真是这样,这剧。。。

算了,也找不到形容词形容了。

最后是电视剧观影质量问题,据说是从七十多集改成四十多集的原因,导致剪辑上看着有些混乱,这个问题可以理解。

可是你打着大制作的旗子,特效属于搞笑级别的这就过分了吧?

第十集三王骑马,那一段假得没眼看,有个小问题,现在演员骑个马也都需要替身吗?

《大明风华》朱瞻基死前除了两个女主外的所有戏都挺好看的,《山河月明》里我喜欢看的只有朱元璋朱标对付朝中百官的戏。

最后,提名两个演得最好的角色,东宫总管八戒跟胡惟庸。

 2 ) 白瞎了冯绍峰那么好的中男扮相

本来只想打一星,看在冯绍峰的面子上,我再加一星,可是准备发出去的时候,还是把那一星抹掉了,真的,冯绍峰那么烂的戏份,我都要疯了;我真是受不了这一大堆的欢瑞大礼包,明明可以从太子驾崩开始拍,非要拍前面那么多一大堆又臭又长又没有用的东西,那些东西跟大家想要看的朱棣这个人有什么关系吗?

我们想看的是,朱棣如何上位打仗征服天下帝后情深相互扶持的不是来看你太子怎么样,皇帝怎么样,你的兄弟姐妹怎么样,还有他跟那个魔改的蒙古白月光怎么样好吗?

你妈的,前面那么多又臭又长的东西,跟老太太的裹脚布似的,还一大堆的人在那吹太子,那个角色演的好,大哥,他是主角吗?

花那么多的篇幅来塑造这个角色,真的很多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主角;而且里面欢瑞公司人也太多了吧,我去,隔壁长安诺直接打包过来的吧。

有我觉得有些角色,他甚至只需只需要用一句话都能带过了,非要让他出来说几句话,非要让他占几集的戏份。

说的难听一点,前面40多集,我觉得全都是浪费篇幅,当时同时追完的,现在想起来还是气的我头疼。

大家最想看的东西,你倒好,几句话,几个场景跳来跳去,这就算完了,跟赶着去投胎似的,气的我血压都高了。

高希希,我劝你,如果实在是拍不出好东西了能不能退休啊?

我真的服了,毁了冯叔一个这么好的机会。

 3 ) 可以看

感慨一件事,想当初自己也是铁血明粉,凡事只认史料,只认自己认为对的事,对于大明朝有种莫名的洁癖,对于明朝相关的历史剧和文学作品中的剧情,细节,更是锱铢必较,稍有与历史不符,必会开喷,当年也批判过《大明王朝1566》剧情魔改与史实不符。

(1566剧情确实魔改,只不过他是体现明朝政治制度最佳电视剧了。

)不过随着年岁渐长,发现自己其实对于大明朝相关作品的态度也是越来越豁达了,比如这部,剧情细节上确实改了不少,锦衣卫出现的时间也不对,但是编剧却在历史演绎中尽量给观众展现了洪武年间大明朝的军屯制度,官吏制度,勋贵集团,锦衣卫制度以及藩王制度,更可以的是对于官职称呼也比较专业,历史人物也没有化名而是真实人物,大的历史脉络也没有篡改,尽管微博b站不少人喷什么剧情魔改,我却十分坦然,电视剧嘛,能做到这样子,可以了。

明粉内心所期待的明朝电视剧,那种完全符合史实,贴合明粉想象的电视剧,是不会存在的,想明白了,也就豁达了。

 4 ) 把里面的台词替换一下

转发自知乎用户,狐狸晨曦:「对你来说,这是大明朝的北京(注1);可对我来说,此地却是我祖父大元颍川王察罕帖木儿开府驻节之所。

这里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父王与母妃不知道对我讲过多少次……」而身为大明四皇子的朱棣,听到这种奇葩言论,居然颇以为然,而不立时严辞反驳?

——这里在三百年前,本是我们汉人的京师:宋朝的汴京城!

注1:朱元璋时代,明朝以应天府为南京,以开封府为北京;朱棣登基后,才改以燕王封地北平为北京。

———————————————————————替换一下关键词:对你来说,这是中华民国的沈阳;可对我来说,此地却是我祖父,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驻节之所。

这里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父亲与母亲不知道对我讲过多少次……」对你来说,这是印度共和国的孟买;可对我来说,此地却是我祖父,英属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驻节之所(注)。

这里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父亲与母亲不知道对我讲过多少次……」这里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父亲与母亲不知道对我讲过多少次……」(蒙巴顿是印巴分治的推手)对你来说,这是韩国的汉城;可对我来说,此地却是我祖父,日属朝鲜总督小矶国昭驻节之所。

这里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父亲与母亲不知道对我讲过多少次……」毫无违和感呢!

 5 ) 内地电视剧什么时候改掉塞人乱加戏的臭毛病

我基本一年只看一个内地电视剧的普通观众,就奔着朱迪和小徐去看的,给我整个蒙古初恋啥情况!!!

徐12岁就进宫了,和朱迪青梅竹马谈恋爱三年,可以说他俩去北京前很顺利,就不能甜甜的拍一拍日常吗?

朱迪去了北京后已经去搞事业,戏剧需要冲突,不是让你捏造冲突。

😡😡😡真tm无语。

而且朱迪激烈抗婚朱迪初恋朱迪和徐先婚后爱,朱迪自己知道吗?

 6 ) 山河月明:年代难题的错误解题方式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部剧的槽点算是很密集,但史实的改编不该成为历史剧创作被攻击的点。

如果说改编出一些不符合史实的情节或者人物就是问题的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包括《大明王朝1566》今天都存在明显硬伤。

然而今天历史知识得以普及的观众依然认同这些剧是国剧的经典之作,足以说明问题不在于改了,是在于没改好。

而且在史实已经可以广泛普及的今天,应该给予历史剧更大的创作空间,因为它们要承担的传达真实历史事实的责任不必承担了,观众可以真的把戏当戏了。

但即使抛开史实的问题,《山河月明》注定只是在大势之下历史剧难以为继的一个注脚。

这个应该毋庸讳言,虽然我们推崇的国剧经典之作里,历史剧占据了相当的数量,但历史剧在影视剧市场中一直是一个边缘的门类,吸引观众的能力不理想。

之所以在过去能出那么多精品的历史剧,很大的原因是过去央视的支持,而央视的开年大戏历史剧的比重很高,给了很多历史剧大热的机会,之后央视的热度下降了,各大卫视对于历史大戏的宣发也是非常到位的。

使得历史剧在电视还“活着”的年代,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那么到了这个年代,显然看电视的寥寥无几,到了各大网络平台,新的历史剧和各个门类拼点击拼流量是注定失败的。

历史剧如何吸引观众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那么现在高希希上来解题,他的解题方式是跟随所谓的“时尚潮流”,迎合年轻口味。

然后我们就看到明明一部历史剧里,文言文几乎绝迹了,对白,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完全现代化,这些元素就是在当初被陈道明老师批判的“审美倒退”的剧里的经常出现的。

不敢代表大众,但是我个人认为,当历史正剧在可以与观众拉近现实距离的时候,就彻底失去了代入感。

(PS:本人对古装剧中完全使用现代白话文的对白深恶痛绝)不过迎合市场造成的恶果远不止此,更大的问题在于创作理念的倒退。

不知大家有没有共鸣,在以往几乎所有的历史剧中,不管是正面反面人物的塑造是非常复调的。

举例,《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可以把自己的爱妃直接从贵妃贬到扫厕所去,十几岁就知道监视自己的发小兄弟;《雍正王朝》里雍正好大喜功的一面非常的突出。

听说山西的欠银还清了直接给贪官诺敏提一个“天下第一巡抚”,包括对老功臣魏东亭毫不留情。

甚至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他都能接受。

如果从文学性上来讲,历史剧达到过极高的高度。

这一点高希希也曾经做到过,比如刘备极其想实现个人抱负,曹操满腹心机却天天嬉皮笑脸,包括选择的主题曲是《还我一个太平天下》,虽然整体不尽善尽美,但看得出来导演编剧是有自己想法的。

但是从咱们豆瓣的简介上来看,《山河月明》完全变成了简单塑造,女主就不提了,既然已经要做成现代大女主了,那目前就不可能塑造出完整复杂的人物。

重点在朱棣的塑造,如果真的要按照简介里说的,塑造成一个杰出的盛世之主的正面形象。

上纲上线的说讲叫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他做了那么多畸形皇权的事情,还要塑造成高大全吗?

不好听的说从朱棣站在树上说漠北,这剧就没办法期待了。

(这属于历史素养的缺失,至少在明代的认知里,长城以外就不是中国了,胸怀大志不该是这么展示的)知识的普及到了今天,史实的改编已经不再会误导观众了,但是史观的错误传达是更大的毒瘤,今天我们的历史剧如果还在宣扬有一个完美的皇帝,或者一个正义的官员,就可以搞出太平盛世,就要对他舞蹈再拜,那是文化的倒退。

如果有人在引导这种价值观,那就是文明的罪人。

 7 ) 只有贵族才配拥有的爱恋

其实早就想写这个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吧不吐不快仔细算算我已经有年头不看国产剧了,就是出了什么大热门,会去看看,比如《开端》我觉得就不错,《琅琊榜》相比之下就一般般,但还属于有智商的爽文级别,剩下近些年这些大男子、大女子戏真是爽的脑子都飞出去了。

我真不是怀旧,但以前拍个电视剧40集就算长了,《大宅门》《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都是40集左右就打住了,现在的电视剧绝大多数起步就是五六十集,八九十集的也屡见不鲜,不是我说,哪有那么多倾诉不完的衷肠,都是裹脚布来凑时长....长则注水,不顾雅美。

为了凑足时间这些影视工作者真是不遗余力的把各种N年前韩剧里的桥段都给塞了进去,最后你可能花费了很长时间看剧,但看完之后别人问你“讲的什么呀”“不知道呀”再者,我不知道这些年是不是观影人的年龄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导致的,现在的电视里很少出现“人”我说的这个人就是指普通人,一般我们社会上能够接触到的人,小年轻谈个恋爱,现代剧起步是个总裁的孩子,高端白领;古装剧起步至少是个大臣家的孩子,再者什么皇子皇女,包括皇上本人,地位上不封顶。

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了,在许多古装剧里主人公留着现代的发型,走着时尚的步伐,用最高端的资源谈最小资的恋爱,美其名曰“自由”不好意思,古代真的没这么多自由,不然我们就没有必要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另外只能让有钱有势的才能得到的自由也根本就不是自由!

最后说一说我对古装剧的看法,的确,电视剧不是纪录片不是教科书,没有理由不能改编不能戏说,但是借用六老师一句话就是“戏说不是胡说”什么意思,就是你既然要用真实的历史做背景,要用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为主人公,就要让他的行为逻辑大致符合真实人物的属性。

陈宝国先生是拍过《大明王朝1566》的演过嘉靖,那也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嘉靖,但是你看完电视剧就会觉得身临其境,好像那就是历史上的嘉靖,聪明、自私、任性、好面子,所以才导致了剧中的“改稻为桑”你看了就知道,这种人能干出这种事来,这就是我说的剧中逻辑符合历史背景的人物属性。

再说说刘晓庆的演的《武则天》你看完就会明白一个人是怎么从温婉的武媚娘变成心狠手辣、英明睿智的武则天,电视剧完整的展示了这个人的心路历程,但不去刻意洗白。

比如武则天、朱棣你可以说这是好皇帝,但是唯独不该让他们成为圣母和仁君,去掩盖他们作为人的缺点和局限性,这并不是对待一个历史人物应有的态度。

现在的编剧,水平真的很差,感觉都是共用的一个模版,大男主/女主,生于皇族贵胄之家,从小放荡不羁,偶遇爬树/骑马的女主,从此一见倾心非她不娶,然后突破千难万险抱得美人归,最后成就了一代伟业....具体干了什么?

不知道!

你就看见一个敢当面悔婚、见皇上不跪、别人杀自己兄弟不行,自己杀别人如麻的家伙居然还没被送进疯人院....最后浪了七八十集,告诉你,这是个好人,所以挡在他道路上的人都该死,套用B站一位UP主的话就是这一类所谓“成长性的主角”拥有“成长的特权”就是无论怎么犯浑,都有人为他一路绿灯,为了体现他的主管正确性必须去牺牲配角的人性。

再拿《大明王朝》举例,里面反面人物也不少,郑必昌、何茂材、杨金水、阁老小阁老,包括嘉靖本人都算不上好人,但是他们每个角色都熠熠生辉,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最重要的就是编剧把他们当人,去深挖他们做一件事背后的逻辑,没有任何一个被符号化的角色。

反观现在这些放在桌子上都立不起来。

在一个只有贵族才能自由谈恋爱的地方,在一个主角必须正确的地方,你看不见芸芸众生,也看不见人间冷暖,他们演绎的故事,不过是《红楼梦》中贾母所言的那样: 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

于是乎编了出来取乐那些也想要才子佳人的年轻人罢了。

 8 ) 高希希一出手,B站R9又多十年素材……

“那R9如此骁勇,我导演界小R9战他不过?

”“ 好电视剧,不过我想稍作修改——命高希希为百万粉丝,归降R9,便可攻取B站—— 我要睡了(大魏摩托)!

”“吃什么,是啊吃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

”“你是何人,我又是何人?

”“ 好啊,列位剧迷,你们要是再在这里放肆,就恕我高希希告老还乡了。

 9 ) 把朱棣拍成明朝何书桓,《山河月明》干脆叫《戏说Judy》好了

前两天,冯绍峰、陈宝国等主演的《山河月明》终于在压箱底两年多之后播出,原本的80集被删掉了31集,开播第一天买的热搜,就让人产生了非常不妙的感觉。

“《山河月明》战争场面”“《山河月明》戏骨云集”“《山河月明》陈宝国张丰毅互怼”

我之前在评价《大明风华》、《鹤唳华亭》等所谓的大制作时,提过“精致的烂剧”这一说法。

所谓精致的烂剧,就是巧克力味的屎,表面上看特精致特唬人,服化道很烧钱,特效不五毛,市面上有点名气的老戏骨划拉一大堆,然后一本正经地演一个小学生文笔的烂故事。

很不幸,《山河月明》也是其中之一。

这片在立项时是占着重大历史题材的名额的,所以那些说不能以正剧的标准去要求这部剧的粉丝和水军可以退下了。

我就不多说那些不算太影响剧情的历史细节了,比如开篇蓝玉就在北征蒙古之战中追击王保保,而且还打输了,败绩传回后朱元璋任命徐达为主帅,同时还想让朱棣娶徐达的大女儿徐妙云为正妃。

如果对历史不熟悉的话,不会觉得这部分剧情有什么问题,但是但凡看过点《明朝那些事儿》的人,都一整个无语住了。

蓝玉是什么人啊?

天纵奇才,明朝的二代将星,光芒足可比拟徐达、常遇春。

历史上他在洪武五年为徐达中路军的先锋官,在野马川打败王保保(扩廓帖木儿)游骑。

而洪武五年,朱棣才12岁,历史上他是在洪武九年,16岁时和徐达长女成婚的。

所以开篇蓝玉打的那是个什么败战?

具体是在哪年发生的?

只有编剧和导演知道了。

我明白,拍好历史正剧不是说要完全遵循史书来,《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也有很大一部分程度的虚构,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秉承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尊重历史大方向、历史人物形象的同时,合理穿插戏剧化的细节,使史书上的寥寥几行字变得有血有肉。

比如你要拍武则天,可以为了好看,增加她的宫斗戏份,体现她是如何为了在残酷的后宫中生存下去,逐渐觉醒,并且生出对权力的渴望的,刘晓庆的那版《武则天》就是这么个思路。

但你不能打着拍武则天的旗号搞玛丽苏,把她塑造成圣母白莲花玛丽苏,所有坏事都是别人干的,她最后当上皇帝完全是因为捡了个大便宜,比如贾静雯和范冰冰拍的那两版武媚娘,这就是戏说,完全不能打着历史正剧的名头去这么胡搞。

但是《山河月明》就有那么离谱,多的不用说,在第一集的人物塑造上,就完全偏离了历史。

历史上的朱元璋是什么人?

性情冷酷、多疑暴戾,诛杀功臣,导致洪武朝官员人人自危,连他的儿子们都怕他怕得要死,连太子朱标的死因都和朱元璋有关。

(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是为大臣求情被朱元璋训斥,惊惧投水而病逝。

)徐达又是什么人?

虽一生战功彪炳,但为人谨慎,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朱元璋面前毕生恭敬谦卑,从来不居功自傲,因此才难得的在朱元璋对功臣的大清洗中得以善终。

只要掌握好这两人的性格特征,才能够拍出贴合史实的人物。

但是《山河月明》中的徐达,公然抗拒朱元璋的指婚,在朱元璋面前吹胡子瞪眼,不止话里话外看不上朱棣,还扯到了朱元璋当年的名声上……

居然说“你(朱元璋)当年在村里的名声,都要比他(朱棣)好不少”,还说如果自己长女嫁给朱棣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徐达这些放肆的话还笑得跟村口的二傻子似的……

徐达,你真是嫌命长啊!

怪不得开篇第一集朱元璋就要赐你烧鹅了(野史王文龙《龙兴慈记》载,徐达因病无法吃鹅,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吃完后死。

)现在的编剧和导演为了拍点所谓的搞笑互怼戏份,真是连基本法都不讲了。

当然了,肯定还会有很多无脑党说,哎呀你们这些读过点历史的人太烦了,什么正剧戏说,我不在乎那个,娱乐嘛,好看就行。

行,我也同意,毕竟当年我也是痴迷过《戏说乾隆》、《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人,所以我就来掰扯掰扯,如果我们不管历史,单从娱乐效果上评价,《山河月明》好不好看呢?

我只能说,很难看,是那种老套的难看。

因为它的主线剧情就是明朝何书桓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要死要活的琼瑶大戏啊!

还是第一集,成毅扮演的少年朱棣就展现了自己的桀骜不驯、志向远大,具体表现为我翘课我爬树但是我背书很溜,我不服老爹的指婚,憧憬一份纯纯的爱情。

原先的《山河月明》有80集,之所以放出预告片两年多都没能播,播出前又被删了31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部打着正剧旗号的古偶剧花了很长的篇幅去描写朱棣追寻真爱的过程。

当然,历史上与朱棣鹣鲽情深的徐皇后必然不是他的真爱,为了制造戏剧效果,《山河月明》给朱棣安排了一位真爱白月光,是蒙古的公主,两人相爱相杀,想相守却不得,缠缠绵绵扯了80集。

△开播之前传把白月光戏份删完了,结果第一集开头不到五分钟她就闪亮登场了,一脸面对“侵略者”大义凛然的表情,还拿把火枪把蓝玉给崩了,这种野狗脱缰的剧情,谁喜欢谁最好去脑科看看。

为了这位蒙古白月光,朱棣是又抗婚,又逃婚,还想让她和徐皇后平起平坐当平妻……脑洞之大,剧情之琼瑶,真是连范冰冰的《武媚娘传奇》都要甘拜下风。

看现在的剧情发展,朱棣和徐妙云要走的是先婚后爱线,和蒙古白月光走的是相爱相杀线,言情剧的流量密码都被你妥妥拿捏了。

我就不明白了,每年有那么多言情小说还不够你们拍的,为什么连历史人物你们也都不放过啊?

不给每个历史人物拍部恋爱戏你们就活不了了是吗?

就像历史上喊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一生才短短20多年,结果张若昀版的《霍去病》拍了整整70集。

活得不够长那就恋爱凑,男扮女装这种梗也必然少不了,从预告片上看还有三角恋的戏份。

(这剧已经积压五年了,我寻思就埋了吧,别播了。

我完全能理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国产剧都被拍成了言情剧,因为想要写好历史戏或者职场戏对编剧的门槛要求太高了,它需要大量的阅读或者行业实践、调查做基础,没个三五年的基础功夫打底是会露怯的。

但是写恋爱戏就简单多了嘛!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看两部《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不就够抄一辈子的了嘛!

你看,这朱棣在两个女人之间左右为难的样子像极了何书桓,大庭广众之下怼自己老爹大呼我的爱情我做主,在宫里爬树,又抗旨又逃婚,还被打屁股的剧情,活脱脱就是一性转版小燕子嘛!

总之,处处都是旧梗,处处都是套路,播第一集就能让你猜到接下来十集剧情的那种。

如果实在是闲的没事干了,可以当电视背景音打发时间。

但是对我个人来说,我是听听都觉得闹心的程度,因为《山河月明》的魔改触了我的两个雷区。

1、虚构白月光才是真爱我深刻怀疑,我们影视圈的某些从业人员可能是有点绿帽癖在身上的,古代帝王和原配妻子伉俪情深的统共也没几个,其他广开后宫的你们爱怎么霍霍都行,就别瞎搞那几个有节操的了,但他们偏不。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间,他们要安排个隋朝公主当真爱;乾隆和富察皇后之间,《如懿传》非要胡编说继后那拉氏才是乾隆青梅竹马的真爱;朱棣和徐皇后之间更惨了,明明朱棣把蒙古人打的满地找牙,他们非要恶心他给他安排个蒙古公主当真爱。

要知道历史上朱棣一共9名子女,有7名都是徐皇后所生,婚后的前九年里,朱棣没有任何庶子庶女诞生,后来徐皇后不再生育,朱棣才有了两名庶子女。

徐皇后病逝之后,朱棣再未立后,永乐一朝后位空缺长达十七年。

就这还硬编个蒙古真爱给他,把徐皇后精彩的一生拍好了不比你这胡编乱造强?

2、把明军拍成侵略者这点是最恶心的,第一集开头没几分钟,蓝玉俘虏了王保保的家眷,他要审问王保保的去向。

结果这部分剧情把北元皇室拍成坚贞不屈的革命志士,个个昂首挺胸,慷慨赴死,绝不招供。

而蓝玉则被拍成了进村的鬼子,一边喊着要坑杀老弱妇孺,一边还动手打女人,在北元革命志士光辉形象的映衬下,活脱脱变成了反面人物。

我就想问,这剧其实是明黑拍的吧?

看到这种剧情是让我想给《大明风华》道歉的程度。

现在总说要注意民族团结,所以杨家将不能拍,岳飞不能拍,袁崇焕不能拍,整个宋朝历史处处是雷区,拍个《大宋宫词》都被删改的乱七八糟。

行,这我们忍了,照顾少数民族兄弟们的感情可以,但是因此就可以随意践踏汉族人民的感情了?

把保家卫国抵御外族侵略的汉族将领拍成侵略者,达成民族团结非要以贬损汉族历史、洗白游牧民族为代价吗?

说真的,我不理解。

我也永远不会接受这种历史观。

 10 ) 这剧本,失望透顶

目前看到第6集,知道主角是朱棣,所以也做了心里准备,但是实在忍不了了。

现在最大感受就是这剧本浪费这演员阵容和投资方了,前后不连贯,看弹幕说是剪了一部分,那你没剪的地方也拉胯啊。

你改历史我都忍了,但是你讲故事都讲不清楚,这剧本有些地方想呈现出幽默,看的我真尴尬,有些地方又是故作高深,真是醉了。

想幽默有一说一大明风华朱家父子呈现的效果好多了,想要高深去看看大明1566好吗,这演员阵容我还期待好久,真服看优酷还控评,我真的笑了。

演员演技还是可以,但这破剧本,,呵呵

《山河月明》短评

导演为什么这么喜欢拍生孩子,胡惟庸之死都比这个生孩子短/逻辑有时候会很乱,节奏好快/明成祖不太聪明的样子而且好丑,三个表情轮流用,不是我想像的朱棣/道具和房子不错,特别是徐辉祖的房子真是好看很想住/配音漏洞好多/老戏骨演的不错

3分钟前
  • 电子棱镜
  • 还行

真的被这剧气到了,就算为了团结也不必这样拍吧,元末民不聊生,朱元璋反元明明就是正义之举,怎么要拍得像是侵略,像是欺负孤儿寡母,为了给蒙古女一个白月光人设也真是醉了,非要把这女的一切行为弄得很有理,还打死蓝玉可把你厉害坏了,搞这么大阵仗,花这么多钱,请那么多老戏骨,别告诉我就是为了拍一部玛丽苏,还是蒙古女的玛丽苏,大明风华和尚食再烂,也没把朱棣黑成这样,舔蒙古女,你咋不写他为了这女的造反把朱元璋和大明朝一起送了

8分钟前
  • 任嘉人
  • 较差

一般吧

9分钟前
  • 陈立力
  • 还行

居然因为冯绍峰来看的剧,二叔变四叔

11分钟前
  • roja
  • 还行

其实还是挺好看的,就是有很多细节有点狗血,不像琅琊榜看起来那么无敌

15分钟前
  • e
  • 推荐

不明白这部剧为什么分这么低,至少演员演技在线而且制作很有诚意啊

18分钟前
  • Serein
  • 力荐

看了第一集,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完全不够看啊!战争场面宏大,每个演员的演技都在线,整个剧很有质感,没想到成毅演个调皮捣蛋的少年朱棣居然那么有意思,会继续追下去的

19分钟前
  • 一颗棉花糖🍬
  • 力荐

剧情整体上看是连贯的,据说删减了很多,完整的80集戏份应该人物更饱满。陈宝国、冯绍峰演的父子二代帝王都挺好的。

22分钟前
  • 玫瑰
  • 还行

为成毅的演出给四星,多用原声吧,别老配音了天啊

23分钟前
  • MaCrevette
  • 推荐

一个国家如果连自己的历史都拍不好,你指望观众给你什么反馈呢?

27分钟前
  • 李导演
  • 较差

编剧该打八十军棍。

28分钟前
  • 刀哥
  • 还行

朱棣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开始成毅的小朱棣 古灵精怪 倔强又帅气 特别是大婚那场和妙云对峙的戏冯绍峰的成年朱棣 越来越有味道 沉稳大气 豪迈有风度陈宝国的朱元璋 何晟铭的朱标 张丰毅的徐达 夏维喆 杨荣 马皇后每一个角色都很有味道好几场戏 过于感人 眼泪流干

31分钟前
  • 星期天
  • 推荐

我没看完坚持不下去了。可能是没看过明史看不懂那个快节奏的情节变换,剪辑的有点害怕😟

35分钟前
  • 喵二ღ
  • 还行

唉 国内 这些剧

38分钟前
  • 別に
  • 推荐

国内的编导对古装历史剧安排异域“白月光” 有着蜜汁 执念

43分钟前
  • William H D Lee
  • 较差

好乱的剪辑

44分钟前
  • 小可爱的后宫
  • 还行

本片应该叫《戏说永乐》,开篇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不可能”。刘基跟和尚之间高深莫测,剪得前言不搭后语,看得某豚一头雾水,也想问一句“你们究竟在干什么”……

45分钟前
  • 神豚
  • 较差

这阵容还挺好的,陈宝国+张丰毅诶。而且Judy和徐皇后历史上也是一对恩爱夫妻。

48分钟前
  • Berrymuch
  • 较差

有胡子的冯绍峰还是很帅的,可惜剧本稀烂,主次不分,重点不明,打仗PPT;白月光删得差不多了还时不时冒出来刷存在感,无语

51分钟前
  • youcat
  • 还行

一开始播的时候没看进去,当时觉得新加的女二角色完全多余,没想到后面她戏份并不多,明显看出来删减了很多。不过删的好,谁要看这么个杜撰多余的感情线,看老戏骨飙戏就足够了,如果朱棣登基后的故事线拍的更长点就好了,冯也是有演技的从十七八演到六十多,晚年部分也可以。故事线虽然删减了但也还是明了的,这么一个在马背上夺天下,马背上治天下,最后也死在马背上的帝王。唯一封狼居胥的帝王。国产剧多拍点明朝那些事儿吧。剧里唯一让人感动的是朱元璋说坚持与百姓共天下,而不是与士大夫共天下,想说古往今来无论多少朝代更迭,统治富贵永远掌握在那些名门士族大家手中,即便是那些诗歌词赋流传百世至今的大诗人也都是高高在上享受凌驾于百姓之上的优越感。可能也就只有农民苦出身的皇帝才能说出这些话吧。借古喻今还是一样的讽刺

55分钟前
  • kkkvick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