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痕如诗
Inimi Cicatrizate,受伤的心,少年诗人的心疤(港),心痕如诗(台),Scarred Hearts
导演:拉杜·裘德
主演:谢尔班·帕夫卢,Alex Bogdan,加布里埃尔·斯巴修,伊凡娜·穆拉德诺维奇,亚历山德鲁·波托赛昂,伊林卡·哈特纳,索非亚·尼古拉斯库,Damian Victor Oancea,达娜·沃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德国语言:罗马尼亚语,德语年份:2016
简介:灵感来自罗马尼亚作家马克斯·布雷赫的同名自传式小说。故事发生在1937年,20岁出头的男子伊曼纽因患脊椎骨结核而终日待在黑海沿岸的一家疗养院里,全身打上石膏,动弹不得。在这期间,他与另一位病人索兰芝相爱,这里的病人们虽然身体在慢慢枯萎,但思想不肯屈服,他们谈论文学、哲学与历史,努力活出生命的意义。1939年,这本..详细 >
丑陋、枯燥、痛苦。
心会受伤,是因为你的感情真实。
开篇的人物真实图像、画作,结尾的墓地。人物传记可以这样干净简单。没《喝彩》好,但同样足够后劲
4.5
【金马53】画面古典而学院派,记得是圆角方形,配合黑场字卡,影像诗(难免闷(不过这种只能躺着还要做爱的精神才是真正的身残志坚(喂
6.0 我的热情从40分钟开始下降,在1小时45分已经荡然无存
"生存"这种东西到底有多微不足道。
#2017SIFF# 摄影简直太赞,对罗马尼亚这个逗逼民族的讲(冷)笑话能力有着极好的展示。整体比起[喝彩]稍差点意思但是美服化道表演都堪称一流(年代戏这行有了Radu Jude,Nae Caranfil可以退休了吧)。
是谁能让满是对话男主角始终躺着固定机位黑屏字卡转场的电影不无聊,可能还是诗人
好浪漫
躺着就把事给办了。6.9
3.5 一位诗人在疗养院的时光,他的痛苦与短暂的欢乐。整体比较平,结尾看的心酸
总是想起来titicut follies: institutes, old patients are like scars , death and escape, sex, nudity, doctors like butchers /中产阶级诗人与罗马尼亚毕竟和美国精神病院不同,剧情片也与纪录片不同 / 喜欢在电影院看sex,空气中似乎能闻到那味
可能是翻译不太好吧,黑屏上加的字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像第一人称又像第三人称看到是根据一个诗人的自传改编还挺期待的,有点失望,没收获到太多东西画面拍的很好看
墙面是水泥石膏塑形的硬质体表,房廊是虚无静流的蓝色脉管,再混以药水与绷带松散黏合。久卧病榻困于颅骨的负轨症候捻熄志愿远大的青年热望,生出贪食宁静与安逸之心代谢焦灼忧懑。逃逸弛懈的欲念浸淫一时快慰如固定接收痛感的脓肿,终在愈合伤疤周围聚积起疼痛失敏的紫色癣痕,冰冷麻木地归于平静「褪色的日子在沸腾的病痛、琐事与沮丧中行进」。葬礼中将肉身载于不着地的浮床安眠的逝者,平行于地面的移动与只闻其声未触其身的海洋同样具有漂浮感,某种埋于记忆深处黯淡无光的现实经验。圆角4:3大景深与固定机位人景交融联想起阿隆索« Jauja »。// 原译《受伤的心》。
3+诗篇一样的电影,文化差异的展示。
-MIFF.006-影片美得让人忘记了病痛本身。当他离开疗养院,仿佛就失去了一切。
画面很赞。圆角的画框有间离之感。
通篇固定机位每个场景都是单一镜头,两个多小时看下来感觉缺乏电影应有的调度,而演员的表演又没有话剧演员抓人,不是很能欣赏
开头一看这么诗意,不确定是不是纪录片,前几个镜头的感觉就是看不下去的感觉,诗意电影,诗人生病后还是以诗的方式感受世界,艺术家病成这样了还得性幻想,躺在床上也能撩妹的哲学家,声音到黑场的骤停其实不太舒服,同学说看构图透视色彩圆角像老胶片?图片?画?还是都像画,老照片?老拍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