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密阳

밀양,秘阳,Milyang,Secret Sunshine

主演:全度妍,宋康昊,赵勇进,金英在,张慧珍,高瑞熙,李熙俊,李星民,李胤熙,金美卿,朴明申,鲜正烨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7

《密阳》剧照

密阳 剧照 NO.1密阳 剧照 NO.2密阳 剧照 NO.3密阳 剧照 NO.4密阳 剧照 NO.5密阳 剧照 NO.6密阳 剧照 NO.13密阳 剧照 NO.14密阳 剧照 NO.15密阳 剧照 NO.16密阳 剧照 NO.17密阳 剧照 NO.18密阳 剧照 NO.19密阳 剧照 NO.20

《密阳》剧情介绍

密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申爱(全度妍饰)带着儿子来到亡夫的故乡——小城密阳。她在那里开了一家钢琴学院,希望和儿子寻找一段崭新的人生,让儿子在亡夫小时候成长的地方成长,感受密阳的阳光和人情。然而车在半路抛锚,幸遇宗灿(宋康昊饰)前来相助,他是名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平凡的他热心地帮申爱找房子、拉拢客户,定制奖牌,然而这过分的热情让申爱感到不安,只得坦白告诉他不要打自己主意。 一天灾难不幸降临到申爱和儿子身上,她几乎丧失了继续生存的勇气,直到宗教给了她精神救助。然而,信教之后的心灵也没能平静多久。申爱很快又陷入自我矛盾的分裂中,转而不信任它并报复性地攻击。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宗灿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直到申爱重见一缕阳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侵入者摩尔庄园冰世纪魔装学园H×H致命的敌对金鱼最美的安排龙凤令寂静时刻相见恨晚金陵往事啪嗒啪嗒攀岩!发光体剑出江南安吉丽娜李祥和的婚事海关战线勇敢风暴复制魔控制锦衣卫之炼火记第四出局不要靠近我脸盲少女的未知爱情荒村阿狗半碗村传奇探险队的荣光巡回检察组铁道游击队行尸之惧:核潜艇

《密阳》长篇影评

 1 ) 你是渴望被救赎,还是想当救世主?

密阳要探讨的问题是宗教吗?

不仅仅是。

因为它并非把问题的矛头指向神。

它指向的,是人,是那些皈依宗教的芸芸众生,是人性。

它想探究的,是隐藏在那些或宽恕或温柔或善良的脸孔背后的 到底是一个卑微的崇拜者,还是高傲的自我上帝。

其实有时,这两者真的难以区分。

   申爱便是如此。

她在丈夫交通事故死去之后,便带着儿子来到丈夫的老家生活。

这是她丈夫生前的遗愿,回到乡下去过平静的日子。

可是随之影片就透露了一个线索,她的丈夫生前背叛她。

而她却依然以一种超乎常理的深情坚持了这个遗愿。

在这一过程中,她的道德地位被迅速拔高。

她来自大城市,文雅有教养,但是却寡言少语,矜持自珍。

一亮相,申爱即以一个孤清洁白的形象,在密阳这个小镇上,不动声色的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看到这里,我竟然有点刻薄的想起毛姆说过的一句话。

“女人总是喜欢在伤害她们的男人临终前表现的宽宏大量,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

有时我甚至觉得她们巴不得男人早点死掉,就是怕这出好戏演出的时间被拖得太久。

” 这看似高尚与深情的举动之后,也许隐藏着占领道德至高点的沾沾自喜。

在沉痛和坚强的背后,也许隐藏着对自己导演的这种悲剧角色的陶醉与沉迷。

   申爱始终沉迷于这样的扮演中,她的存在始终建立在对上帝的扮演之上。

从一开始来到密阳,到进入教会,探望杀死儿子的凶手。

她一直深深的沉迷于自己所扮演的宽恕者,一个有悲剧美感的坚强女性。

她在别人的眼光中坚定的塑造这一角色,一个几乎等同于上帝的角色。

所以,当凶手说,上帝已经宽恕了我,我得到了平静时。

这个突然半路杀出的上帝让她乱了阵脚,残酷的向她指出了她只是个拙劣的山寨版上帝 也没有人需要她高高在上的宽恕这一事实 她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扮演是多么漏洞百出,这让她的整个存在瞬间崩溃了。

   于是,她开始以盲目的报复来表达对这个更高上帝的反抗。

她要证明,如果我不是上帝,那么这个真正的上帝也好不到哪里去。

她开始搅乱聚会,引诱牧师,无所不用其极 她要摧毁一切看似美好和谐的表象,来证明上帝的虚幻。

如果她不能以迎合美好来证明自己,那么就要以破坏。

当她不能再扮演上帝时,她便开始扮演撒旦。

   不能做光明天使,宁可成为恶魔。

这与基督教事中,撒旦的故事惊人相似。

曾经,撒旦也正是一名把自己视为上帝的光明天使。

从头到尾,始终不变的是她扮演上帝的执念,不论那个是白上帝,还是黑上帝。

最后,在这样自导自演的悲剧情怀到达巅峰时,她划开了自己的动脉。

   那一幕拍的极其冷清,她只定定看着手腕汩汩涌出的鲜血。

幽蓝的灯光下她似乎突然醒悟,她的生命就要结束,就要在这样无声无息的黑暗中死去。

那一刻,在与死亡直面的瞬间,所有角色都被剥离,她终于清醒认识到了生的重要。

她跌跌撞撞的跑到街上,抓住每一个过路的行人,请他们救自己。

在这一刻,她才意识到原来她是那个需要被救赎的人,而不是救世主。

   影片的结尾,她静静的在镜中剪去自己的头发。

她真的就此了悟了吗,我不知道。

影片也没有解答,只是缓缓的转向冬日角落里的一缕金色阳光。

这个镜头如此宁静而诗意,阳光和悦布下,无善无恶,无喜无忧。

凝视着那缕阳光,我忽然感动的想要落泪。

或许是懂得了,什么才是上帝,什么才是真正的宽恕与救赎。

 2 )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申爱不相信丈夫不爱她。

但她知道,丈夫生前有别的女人。

申爱不相信上帝存在。

因为儿子被残忍杀害时上帝并没有现身援救。

申爱不相信恶有恶报。

因为凶手居然面色红润、心平气和地跟她说,自己率先得了道,获得了上帝的宽恕。

申爱不愿意接受事实。

她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她爱慕虚荣、到处吹嘘预备购置房产,让凶手盯上自己的钱。

申爱从未皈依上帝。

她知道每个去教会的人都有私心,有人为了躲避祭祀,有人为了接近自己。

而她信教,是指望万能的上帝熨平丧子之痛。

可她打心底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她知道上帝像遥不可及的风筝,战战兢兢地握着手中的这根细线,是如此脆弱易折。

她看见凶手信教后信誓旦旦地宣称被上帝宽恕,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失去了居高临下原谅他的资格。

她看着凶手的女儿在路边被小混混欺负,却袖手旁观。

她故意去唱片店偷CD,在庄严的教堂高声喧哗,在牧师传教现场捣乱,勾引身为牧师的药店男子。

她希望以此激怒上帝,也是为了验证心中的信仰——上帝并不存在。

或者,信仰上帝真的有用吗?

全度妍揪心的表演,收放自如、无可挑剔,当之无愧的戛纳影后。

因为对亡夫的思念,申爱带着唯一的精神支柱,他们的儿子,回到丈夫的家乡密阳。

她说“这里没人认识我,我要在这重新开始”。

“密阳”原意为“阳光密集的地方”,事实也正如此,这里是阳光强烈炙热的地方。

密阳是座平凡的小城,经济不景气,社交圈子小,居民很知足,有不少人信教。

一个如密阳城一般的平凡男子宗灿,他对申爱一见钟情,关心她照料她。

帮她介绍房产经纪,帮她装修钢琴学校,在她痛失爱子后如影随形。

他希望能成为她的阳光。

而她却不愿走进阳光。

“密阳这地方怎么样啊”——带着孩子刚来时,申爱曾经这么问宗灿。

申爱弟弟和宗灿去接准备出院的申爱时,也这么问他。

另一个善良的角色,是凶手的女儿。

她在绑架发生后,出现在申爱家门前,让她顿生疑心报警。

父亲入狱后,她早早退学,因犯事进入少管所。

出来后她在理发店打工,温柔又小心地替申爱剪发。

申爱不能接受凶手的女儿为她剪发,尽管她知道这个近乎于孤儿的女孩受尽了欺侮。

没人知道她经历过怎样的痛苦,父亲的罪孽无形地施加在她身上。

李沧东将残酷烧心的故事,暴露在明媚的阳光之下,极力呈现并不在场的上帝。

由于充盈的阳光不是随时都有的,所以,一旦等到,摄制组就急急忙忙地一个一个拍下来。

阳光普照大地,谦卑地关照万物众生,也令肆意滋生的罪孽无处遁形。

人的神性与残忍,奉献与自私,往往是一体两面。

在本片中李沧东并不宣扬母爱的伟大,或者忠贞的爱情如何至死不渝。

阳光再充足,也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

他目不转睛地正视光鲜美好的生活背面,人性的阴暗角落。

生命被突如其来的意外击中的人,好不容易步入正轨的平静生活被打乱。

他们怎样从泥潭里爬起来,继续坚韧地活着。

支撑他们的力量不是信仰,也不是遗忘,而是求生本能。

申爱割腕自杀,汨汨鲜血从伤口涌出,她惊恐地冲出门向路人求助。

凶手女儿接下来的人生如何度过呢?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人生出了什么问题。

影片的最后一个画面,将镜头对准那一抹私密的阳光,或许酝酿着一点希望。

 3 ) 句号

这一年写了太多东西,写得有点吐了。

要是过去,看完《密阳》这样一部电影,肯定会迫不及待的把感想写出来。

停了几天,觉得还是要写,因为这基本上是这几年以来最让我震撼的电影了。

当钢琴老师的女主角的丈夫车祸去世,带着儿子去老公的家乡密阳生活。

不久,儿子却被绑架杀害,承受世间最大苦难的她受到密阳的基督徒的影响,加入教会,产生了原谅杀害儿子凶手的愿望。

见到凶手后,发现凶手气色很好,心境平和,凶手告诉她:他信仰上帝,上帝告诉他,上帝已经原谅他了。

钢琴老师内心寻获拯救的道路被封死,她无法说服自己,上帝可以原谅一个十恶不赦的凶手,却无法给从善的她施以援手。

现实嘲弄了她,宗教也不过是一个骗局。

当教会在做礼拜的时候她偷偷的放上一盘CD,放到最大音量,歌词唱到:“全部都是谎言,全部都是谎言。

”电影看到这一刹那,让人傻在那里,伴着强烈的心碎。

女主角的扮演着全度妍,把角色演得深入骨髓,情绪随着她的表演崩溃,让人感到恐惧。

比起《撞车》这类人与人隔阂如山的电影,《密阳》更让人觉得窒息。

人与人无法交流,那就不交流吧,毕竟还有一个物理的方式,解决精神的问题。

但自己却无法摆脱自己,不可控的自我精神一旦陷入僵局,结局只好是彻底的孤独无助。

跟同事聊天讲到这个电影时,天启还说了一个故事,日本战败后俘虏被关在旅顺,一个年轻的管理员发现了强奸并杀害了自己姐姐的日本鬼子,复仇的心理不可遏止,所有的人都拉住他。

最后报告打到了周总理那里,问可不可杀,周总理说,不可杀。

话题逐渐从社会、宗教、现实、信仰扯到了复仇、原谅、死刑、道义、国家、个人、法律、懦弱、义气,看不到尽头,无休无止。

我们要怎样的智慧,才能在活着的时候,为一些事情划上句号呢。

 4 ) 密陽•所見之光

“無上真我即是光,我們的靈魂是由光構成的;藉由冥想這個活著的光,我們就可以重返天堂樂園。

我們來自于光,來自于光永恒存在的地方。

”--湯姆士福音十年前崔真實與全度妍在韓流第一波「星夢奇緣」里相逢,劇集播出后,崔躋身韓國一線女星,全如同劇中星途黯淡的“順愛”一角,淹沒在眾星之中。

十年後,崔遭流言中傷身死,全超越亞洲受封戛納,被譽為韓國驕傲。

這人生的吊詭,猶如「密陽」(SecretSunshine)片中那束上帝的光芒,是上帝的意旨,“充滿你看不見的東西,但是它確實是在那裡。

”「密陽」的哀傷淡婉而絕望,因之申愛所對抗的敵人是上帝。

她曾經皈依上帝,作為失夫失子的心傷止痛藥,讓她滿懷恩惠,前往監獄準備寬恕殺死兒子的罪人,卻意外得知罪人已經在上帝的感召下獲得安靜。

申愛一直隱忍的情緒崩潰,在她看來,失去心愛的兒子,唯一釋放她所忍受的無限悲傷的出口,便是以自己的手,親自赦免罪人。

但上帝已經先她而行,他給予罪人的平靜甚至于申愛。

罪人“臉色很好”,申愛卻因為失子的悲傷面色慘白倒地,她無法忍受上帝的這種安排,不禁質問“要我如何寬恕他?

在我還沒有寬恕他之前,你已經寬恕了他,我還能寬恕什麽?

”據說崔自縊前天,接到造謠者的來電,造謠女子承認自己的錯誤,祈求崔的原諒,但崔一直沒有想開,她認為自己的聲名已遭嚴重敗壞。

螢幕前作為一位明星的風光,家庭里卻收到丈夫的冷酷拳頭,崔的人生落差,也許更讓她珍惜自己作為公眾人物的聲譽,但流言讓她的聲名千瘡百孔,無數人在這千瘡百孔中尋找嚼舌根的樂趣,如同一個茶余飯後的黏軟口香糖。

崔的痛苦無法忍受,但造謠者卻祈求通過她的原諒來獲得平靜。

申愛通過對抗上帝的使者來表達對上帝不公安排的憤怒,她盜竊,是對上帝教人不可偷盜的反詰;她勾引上帝的使者牧師,直戳教人不可穢淫的上帝的臉;她打碎為她祈禱的傳教組織的窗玻璃,她朝上帝的組織扔石頭,乃是扔向“有罪的上帝”的墳墓。

她甚至通過割腕自殺,來讓上帝看見,即使她無法通過以上種種贏過上帝,但她仍可以自戕肉體,以自我的結束對抗上帝的安排,她痛苦扭曲的臉,向“上”質問:你看到了嗎?

細細密密的陽光,上帝的意旨填實人間的每一個縫隙,人與人之間互相靠近的距離就那么小,但是申愛絕望憤怒的情緒卻無人能拯救。

這日光里隱藏多少微小秘密?

應該還有宗燦(宋康昊 飾)對申愛莫名但堅持的愛情。

申愛在日光下剪頭髮,宗燦幫她拿起鏡子,頭髮一絲絲一縷縷掉在地上,鏡頭的結束處是一地沙子在燦爛溫暖的陽光里,些微晃動的陰影透露了微風的痕跡,一切不論巨大或微小的生物都生存在這“什麽都沒有”的陽光里。

崔亡逝在深夜的浴室里,混合織物升華了她的生命,光是上帝第一天的恩賜,當上帝收回一個人,一切光的消失都在黑暗里。

“凡有耳的人要聽好!

人的內在有光,這種光會照亮整個世界。

如果沒有讓內在的光散發出來,世界將變成黑暗。

”--多馬福音---原文來自 Amanda|滿眼煙花:http://chengkaiamanda.blogbus.com/logs/30127769.html

 5 ) 上帝不在阳光里,信仰在风中飘荡

李沧东的《密阳》,我觉得他表达的主题是:一个落后闭塞的小城是多么恐怖。

看《绿洲》时也隐约有这种感觉。

这一部里表达的更彻底。

但两部电影他都有意把这个表达隐藏在一个主要矛盾后面了,《绿洲》是残障人士性权力为主要矛盾,《密阳》是以基督教传教与信徒的信仰破灭为主要矛盾。

落后闭塞的小城的特点好像在社会学中颇多人研究,大致就是这里的人和人是没有秘密的,人们从小到大都在一个地方长大,没有离开过。

因此目光短浅,每日生活枯燥乏味,没有什么精神生活,聚在一起就是家长里短,总是企图干预别人的生活的同时自己的生活也被干预。

一个“外人”来到这种地方要格外小心,因为外面世界的一切规则在这里都不再适用了。

外面的人来到这里,正如一个肥美的羊羔走进一个本地人布下的天罗地网。

这个主题在《Straw dog》(稻草狗)和《杀人不分左右》里也表达过。

李申爱怀着疗伤的心情来到密阳这个地方,在她内心里,首尔是生活压力大,人情冷漠的大都会,根据后面情节可以补充出一些线索:她丈夫,一个来自密阳这个小地方的凤凰男,在首尔拼杀,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她出身首尔,不顾家人反对因为爱情嫁给了凤凰男。

后来他出车祸死了,她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于是变卖家产带着儿子离开首尔,去到丈夫的家乡密阳--一个他在首尔感到累时念念不忘的世外桃源。

带着这样的美好想象,她来到了密阳。

可是密阳并不是像她想的那样山明水秀,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刚刚相反,这里经济落后,百业凋零,大街上的招牌恶俗难忍,娱乐基本靠喝酒,八卦和吼卡拉OK。

人们毫无审美可言,生活辛苦而麻木。

鲁迅应该是第一个正视故乡的作家,其实童年的故乡,在一个人长大离开去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后,多半会变成这副场景。

(也许沈从文的故乡除外)。

但她还没有从失去丈夫的悲哀中回过神,想着总归是个安静的没有人认识的可以让自己重新开始的地方。

因为她不懂得如何在这种小地方生存,不小心露了富(投资房产),很快她的悲惨生活雪上加霜,儿子被老师绑架杀害(也许因为他看到了老师的脸)。

走投无路的她,皈依了宗教。

人们悲伤无法释怀时是最容易加入宗教组织的,因为那是人最脆弱的时刻,而宗教组织的集体生活既可以转移注意力令悲伤随时间消解又提供了集体的温暖,让脆弱的人好像找到了依靠。

宗教本身没有问题,慰藉悲伤绝望的人,是宗教存在的重要作用之一。

问题出在这是一个闭塞小城的基督教组织,李申爱用她首尔的背景入了教。

起初她对宗教的怀疑是普通人都会有的怀疑,传教的人告诉她:你看那束阳光,上帝就在那束光里。

她问:既然上帝那么全知全能,为何要让我儿子死,我儿子那么小他有什么罪?

传教人答不上来,唯有说:上帝自有他的安排。

宗教有很多作用,也不是一两句可以说清楚,我无意在此文讨论,但是在密阳这种地方,宗教的作用更多表现为“麻痹人民的鸦片”(马克思语)。

人们用宗教给自己的悲伤和不如意做了了结,在集体中得到照应和温暖,欺骗着自己在这种地方辛苦而麻木的苟活下去。

但李申爱不同,她不能满足于鸦片的作用,她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天国真的存在,上帝真的在一束阳光中),并且真心的投入了,她的宗教感是比当地任何人都高级的,所以她提出去劳教所原谅杀害他儿子的凶手--连牧师听到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大吃一惊(我靠,不是吧,你来真的?

随便信一下骗骗自己就好,干嘛这么当真呢?

当真你会痛苦的!

),但他们还是陪她去了,她去到牢房,看到杀人凶犯皮光肉滑神态自若的出现在她面前,告诉她,因为我信了上帝,每天祈祷,上帝已经原谅了我,赦免了我的罪。

她的信仰在那一刻崩塌:我都还没原谅杀人犯,为何上帝已经原谅了他!

(当然,她对宗教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上帝并没有原谅杀人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还是会下地狱的,只是他自我欺骗着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

其它人不想也不会破坏自己的“信仰”(自己建立起来的虚假的幸福和满足),只有李申爱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她要和上帝作战,先是引诱了牧师和她发生关系(结果牧师还真的觉得上帝在看他,硬不起来)后来又自残,最后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出院后她和上帝告别和命运和解了。

最后的镜头,她对着镜子自己剪头发,画面落在庭院里杂乱荒芜的一角--正如密阳的生活一般。

也许她不得不皈依这种生活,也许她会选择回到首尔开始新的生活。

这里导演并没有明示,我的理解是她会离开的,因为她在理发店见到杀人犯的女儿,她在叛逆少女时期失去父亲后生活更加糟糕,被人欺负,可能也欺负人,最后进了少管所,学了剪头发,她已经早早加入了密阳人的悲惨生活中,我觉得李申爱的哭和发怒离开,并不是基于她父亲杀了她儿子的愤怒,而是对此地人命运与人生的愤怒,替这个女孩儿感到悲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康昊演的这个人物,他是密阳人的一种代表,欺软怕硬,但内心还是比较善良的,所以,他在当地其实有点儿被边缘化。

其它人物的选角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和张艺谋早期电影里出现的中国人一样,饱经风霜,愚昧而执着。

辛苦而麻木,在宗教活动上亢奋无比,他们正是基督教本地化需要捕捉的信徒。

他们不会真正去理解教义,对他们而言,信教了首先会有一些具体的好处,加入组织更有安全感,其次教会活动是他们贫乏的日常生活的唯一精神慰藉。

李沧东曾任韩国文化部长,他的好几部电影其实都在隐晦的反应韩国的黑暗面,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他拍的非常好,无论艺术性还是批判性都极高,韩国真的因为他的批判就受伤了吗?

恰恰相反,这些年来,在这批导演和其它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拥有创作自由的韩国文化,无论在歌曲,综艺,影视剧还是电影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成就斐然。

 6 ) 可惜这集没有雪,来安慰我全度妍了

看全度妍演戏如沐春风,如饮贪泉,处涸泽而觉爽。

虽然我现在已经很爱全度妍了,但我还是要说,这座戛纳影后演得不太好,看过回家的路的我真的能高下立判。

毕竟这个时候全度妍才演了十年出头的戏,可以理解。

上帝是斯德哥尔摩,还是抖爱梦,他的意愿是去原谅你的仇人,温柔你的仇人,却又在我之前原谅我的仇人,安慰我的仇人,我本愿以温柔相欺,可被上帝无情折磨。

看前面全度妍好像很信任上帝,笑容满面的,当被犯人“虔诚”得怀疑人生后,我开玩笑说:“这下她不信任上帝了”真的把自己逗得会心一笑。

事实证明,上帝的意志远不如一个爱你的人坚定。

牧师错犯完了,害怕被惩罚了。

脸叔只是想让你不要惩罚自己。

一刀一刀刮。

还是心狠手辣。

为什么我全度妍演的角色都那么苦啊!

😭

 7 ) 宗教救赎与独特爱情——《密阳》

这是一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看完之后,第一部跳进我脑中的电影就是《蓝色》,同样是失去丈夫孩子的女人寻求心灵慰藉的电影,只不过在蓝色中,女主人公获得自由救赎的是欧洲式的人道主义自我解脱,得救的力量来自自我心灵的安慰,而在《密阳》中所涉及的关乎于宗教的信仰与怀疑,我似乎很难找到另外一部电影来进行对比,《第七封印》太抽象,《爱情的尽头》跟这部电影的主题根本背道而驰,它是如此让我震撼,这震撼来自这电影多面而深刻的主题,也来自女主角全度妍完美的表演。

电影片名叫“密阳”是一个韩国的小城镇,意思是“秘密的阳光”片子的英文名叫“secret sunshine”,这世界的阳光照在任何的一个角落,可有一些地方是阳光照不到的,或许是一处阳光被遮蔽的角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阳光,就如同我们都需要快乐一样,而这世界的悲剧与痛苦往往让我们伤痕累累,我们渴望有一束秘密的阳光可以照进我们的心灵,慢慢抚平我们的暴戾的心,愤怒的情。

然而,阳光真的可以秘密潜入吗?

宗教女主角申爱在丈夫出车祸死去后,来到丈夫出生的地方密阳生活,她说这里没有人认识她,她想重新开始生活,可生活偏偏如此残酷,身边唯一的亲人儿子俊儿竟然被人绑架勒索,并且被残忍杀害,申爱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所有寄托和爱,几乎要走向崩溃的边缘。

此时对面药店里的牧师夫妇努力向她传教,希望她能在宗教中获得安慰,而一开始申爱完全不接受,邻居说所有事情都有主的意思在里面,就象那一缕阳光,都有我们主的意思在里面,申爱伸手触摸阳光,说阳光就是阳光而已,什么都没有,假如真的存在上帝的话,那他为什么看着俊儿死去而见死不救呢?

这样的疑惑就如同《处女泉》中那位父亲对上帝的责问,这是一个理性主义者振聋发聩的天问。

后来申爱实在无法忍受精神的巨大压力,跑到一个教会中放声痛哭,并且在里面感觉到心灵的宁静,从此开始了信仰的道路,原本一切风平浪静,我们以为这一切就此结束,申爱受伤的心灵得到了宗教的救赎,可有一天,她打算去监狱探视那个杀死自己儿子的犯人并准备原谅他,却发现那个犯人告诉他,他早就已经得到上帝的原谅了,并且他每天都为申爱和他儿子祷告,申爱在瞬间对上帝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原本她在犯人面前的优越感、施与感瞬间荡然无存,作为儿子唯一的亲人,只有她才有资格施与对罪犯的原谅与宽恕,上帝凭什么原谅他,她期待的场面是犯人痛苦流涕跪倒在她面前感谢她为他指明了人生的道路,卸下了压在他心头包袱,申爱说:“我这么难过,那个人却说他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原谅和救赎。

”这无疑就等同于上帝剥夺了他对儿子的爱,剥夺了她在人世的一切权利,这让她在那一刻开始,准备与上帝为敌。

这样的转变的确是深刻而发人深思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没有上帝,我们的堕落就没有意义,可假如真的宗教剥夺了我们在人世的所有权利,让我们陷入深深的生存荒谬感中,又有几个人能忍受这样无意义的人生呢?

宗教在面对生活时常常是充满悖论的。

爱情宗灿是密阳的一个普通的修车店的老板,39岁了还没有结婚,当他第一次看见申爱就迷上了她的声音,并且对申爱在密阳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申爱却并不领这份情,认为他太过于平凡,连申爱的弟弟也告诉他,你不是我姐姐喜欢的类型,可宗灿对这一切并不在乎,只是默默得用他的方式照顾着这个没有丈夫也失去孩子的女人,这样的痴恋让人想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你,我却愿意用我的一生来爱你,让人想起《对她说》,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对四年的女人,在她醒来的时候,他却已经死了,爱情中有太多的非理性因素,实在让我们参透半生。

宗灿与申爱的感情的确非常奇怪,我们甚至可以怀疑这算不算爱情,申爱明白一个密阳小城男人的心吗?

宗灿又能明白申爱之所以哭泣的原因吗?

两个几乎无法交流的人,能产生所谓的爱情吗?

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失去爱的女人的故事,也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宗灿单恋的爱情故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各人在各自的生活里都是主角。

非常喜欢电影最后的结尾,似乎到了最后,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温情的结局,申爱在自己剪头发,宗灿进来帮她拿着镜子,他就是这么一个体贴而不能交心的男人,故事就在这里停止了,申爱尚未获得精神的解脱,宗灿也不知道能否获得申爱的爱,生活如同流水一般静静流淌,我们猜不透平静水面下流淌着怎样的暗流。

宗教与爱情都是非理性的,而慰藉我们心灵的往往都是非理性的,或许我们的心灵原本就是杂乱无章寻不到轨迹的吧,秘密的阳光究竟是来自基督教的宗教关怀还是来自宗灿那不得其门而入的隐忍的爱情?

电影没有给我们答案,看过电影之后,发现全度妍获得影后的桂冠,实至名归,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看到中国电影拍出既能让我们感同身受又能感动我们心灵的电影呢?

感谢李沧东,给了又一次沉重的思索,久违的感动。

 8 ) 在绝望处止步

我记忆里她似乎一直在哭,那种哭声让人听了窒息。

还有她那种潮水般的喘息,像一个将死的人在做一线挣扎。

而他一直傻乎乎地跟在她身边,像对待一件瓷器一样对待她。

这部电影我花了三个晚上断续地把它看完。

开始觉得它沉闷。

直到最后一天晚上,看到影片最后那一片停滞的阳光,我才觉得我彻底错了。

《密阳》太轻缓,太不动声色了。

李沧东在这部电影里对配乐极其吝啬。

但是在它的官网上,一直循环播放着片尾的那支曲子。

听得越久,那种复杂的感觉就越明显。

好象说喜说悲都是不对。

那种绝望的力量被隐藏得那么深。

尤其是当申爱发现她恨的人已经早她一步得到了上帝的宽恕,她那架空的精神世界就彻底崩溃了。

这一段尤其使人压抑。

一直到影片结束,我还在想她昏厥过去的那一幕。

原来信仰是多么不值得被探讨的一个话题。

当它被作为止痛剂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了一件廉价品。

我觉得密阳这个地方是一个讽刺。

可能她来到这座城市就是个错误。

她想逃离喧嚣的城市,去她丈夫出生的小城过平淡生活。

但是脆弱的人总把善良理解得太天真。

一个理想主义者努力想要走出悲观的阴影,就把自己放逐到一种绝对的生活状态里。

因为理想太绝对,所以后来当这种生活状态出现偏差的时候,她的整个精神世界也坍塌了。

那个男人是她在密阳遇到的第一个人。

他似乎是带着一种敬畏在靠近她。

他甚至都不太敢承认自己喜欢她。

直到最后我们也无从得知他到底有没有走进她的生活。

也许他不懂得正确的方式,但他是那个小城里,唯一真心对她的人。

尽管包括他母亲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没有出息的痞子,一个痞子的真心能有多少价值呢?

这个角色其实是非常值得回味的。

因为自始至终,导演都没有拔高他任何。

他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真实到不像是一个出现在电影里,却又不为电影背负任何角色意义的人。

很多影片都会使用戛然而止的手法来结束。

有些纯属故弄玄虚,而《密阳》是我至今看过的影片里,用得最恰倒好处的。

因为随着电影的进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脆弱和茫然了。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导演给出任何的结局都会使人沮丧。

所以他关掉了镜头。

把所有未决的命运都丢在了那片阳光里。

 9 ) 密阳:难以逢生的逃避

(写于2010-04-26)一个面容憔悴并带有一丝忧伤的女人申爱,带着儿子从首尔跑到已逝丈夫的故乡密阳重新过活。

在修车老板宗灿的帮助下申爱的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规,不料儿子却惨遭绑架,最后在警方的协助下在湖中发现了儿子的尸体。

这又一沉重的打击让申爱深陷绝望与悲痛的深渊中,渐渐地在虔诚的信仰中重拾自我,又在残酷的现实中迷失自我,最后在怨恨与伤痛中自暴自弃到自我放弃。

片名密阳,顾名思义带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与希望的意味,但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则是一个女人悲痛欲绝后的自我沦陷,与一个单纯男人的痴情爱恋与追随,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不像是部爱情片,更像是对“人生是美好的吗?

”这一问题的又一次质疑。

憨态可掬带着一股脑痴气的宗灿只是一个三十九岁的质朴单身汉。

爱上申爱后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如同天使般的小跟班,帮助她安慰她照顾她,但他默默的付出与热情的过甚让申爱无比厌烦,却让观众有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的感觉。

他可以为了申爱义无反顾的投好于宗教中,不离不弃的陪在她身边,无怨无悔为她无私的奉献。

宗灿的爱似乎可以冲淡充斥于影片中的残忍与悲情,对于申爱悲惨的人生境遇来说宗灿的存在其实无比的重要,宗灿的爱就像是影片最后的那一束温暖的阳光,温暖人心,并成为申爱劫后余生后的唯一慰藉。

不愿相信丈夫有婚外情的钢琴教师申爱,深深地思念着在车祸中丧身的丈夫,不惜离开自己所熟知的首尔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密阳,只因丈夫时常挂在嘴边想要回家乡的一席话。

加上后来申爱与弟弟的谈话由此可以看出申爱是一个不愿面对现实,逃避生活现状且无比脆弱的人,似乎这种遭遇巨大伤痛后的自我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

影片一开始申爱的身上就带有一种忧伤的气质,再加上呆滞的眼神与孤独的背影,有种徘徊在绝望边缘的感觉,更为这部影片营造出了一种悲伤的氛围。

到达密阳后申爱开始试着融入新的环境,教钢琴找投资疼孩子,申爱的脸上渐渐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但与此同时生活的劫难随之也向她伸出了魔掌。

得知儿子被撕票后,申爱无可救药的崩溃了,她声嘶力竭的宣泄着自己的情感,苍白的脸不断的抽搐,泪水无止境的流淌,失去孩子的那一刻她彻彻底底的掉入了绝望的枯井中,孤立无援痛彻心扉。

于是之前对上帝不屑一顾的申爱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宗教信仰中,只为从上帝那得到内心的安抚与慰藉。

申爱毫无保留的在教会歇斯底里的宣泄着心中难以言喻的悲痛,逐渐申爱完全听信于关于上帝的一切,极力掩盖着内心的痛楚试着走出以往的阴影。

我并非一个基督徒,但就影片而言我觉得申爱对于宗教的信奉像是在寻获一个精神的寄托与宣泄内心情感的渠道,可以治愈内心伤痕的良药,可以在精神上得到无限自我安慰的工具,更像是将自身浓缩在一个制造诸多美好意向的世界中的自我麻痹。

然而当申爱以为自己可以走向希望光明的生活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又再一次将她打回了原型。

当申爱决定敞开心扉原谅杀死自己儿子的罪犯时,却没想到罪犯却心平气和的说自己早已在上帝那得到了谅解,获得了救赎。

申爱走出监狱后立刻晕厥了过去,再次重回了悲痛的怀抱。

此时此刻的申爱自认上帝背叛了自己。

毁了自己人生的人竟然也可以如此轻易的获得上帝的原谅,不必得到被害人的原谅只要向上帝伸出援手就能心安理得的过日子,这种“人人平等”的信仰让申爱更加深陷于绝境中,难以自拔。

随后申爱开始向上帝展开“报复”,在教会奋力的拍打着桌子,表示着对上帝的抱怨与愤恨,在传道场所播放“都是假的”的歌曲,勾引牧师,向为她而祷告的家里扔石头,一直到最后的自杀。

从对生活境遇无力的痛再到对宗教信仰极端的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直都是申爱人生的悲面性。

这部电影将悲痛以叠加的形式出现,从丧夫,到丧子,再到对上帝的丧信,三丧相继叠加将“悲伤与绝望”渲染到了极致。

人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伤痛不断席卷而来,体无完肤后只好钻进宗教若有似无的信仰中寻找自我安慰,梦醒后才知道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并非因自身的宗教信仰而存在,这是申爱极为悲苦的人生写照,也就是因为她一再的逃避,才造就了她悲剧般的人生格局,为了安抚内心的丧夫之痛抛弃以往的一切远赴密阳重新过日子,为了得到丧子之痛的慰藉完全沉溺在宗教信仰的世界中,当一切的逃避点(心爱的儿子惨死在密阳,凶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上帝的谅解)都毁于一旦时,也就丧失了活着的基本意义,以至于后来才会有割腕自杀的一幕。

逃避换来的结果往往都是双倍的伤痛,以及难以识辨的迷途,也许只有面对现实才是寻获人生意义与真谛的唯一途径。

 10 ) 我们获得救赎的方法。

7月韩国教会派出的23名教会成员在阿富汗被绑架,在长达一个月左右多方斡旋的谈判以及两名人质生命的代价下,其余韩国人质被释放,回国即面临政府的罚款指令。

这是5月李沧东的影片《密阳》于嘎纳助全度妍赢回最佳女主角之后,韩国的宗教再一次暴露在世界的眼球下。

事实上,也不得不说是有些许尴尬的。

据媒体称韩国基督教团体迄今向海外派遣了16616名传教士,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并不是这些地区的人民格外需要韩国人去传教,而是韩国的相关机构需要在这些极端危险的地区保持自己的存在。

韩国的宗教发展迄今为止可见是极为成熟与完善的,已经形成了一套运作的系统与规则。

有网友称飞机飞临韩国汉城上空时见到许多尖顶建筑——教堂,约占全程建筑的十分之一。

且不说韩国教会向一些极端宗教主义的国家派出人员进行传教行为是否明智以及恰当,令我一直以来怀疑的是,是否笃信宗教就必然获得救赎?

这一点在《密阳》里李沧东的摄影镜头似乎阐述得更为深刻。

故事十分简单清晰,失去丈夫的申爱独自携带儿子来到丈夫的故乡密阳生活,起初生活平稳,性格沉静懦弱的她开了间小小的钢琴教室;儿子活泼可爱,找了个亲切和善的老师,并且在演讲比赛里表现出色;修车铺的店老板对申爱有意,处处关照,得知申爱想置购地产还为其介绍相熟的老板。

灾难却从此时开始趋近。

儿子被绑架,申爱在付出赎金后却并没有见到儿子回来,凶手很快被找到——此时影片才不到一个小时,在前一个小时的铺垫下,李沧东将焦点缓慢地向申爱的救赎靠近并且按兵不动。

于是我们看到申爱在凶手被抓之后一脸胆怯地回避;在儿子的火化仪式上面对痛哭不止的婆婆面无表情;在药剂师告诉她一缕阳光里都有主的意思时嘲弄地笑:“这里面有什么,这里面什么也没有!

”;终于她苦心按奈压抑的痛苦汹涌起来,在死亡登记处她放声大喊,在众人崇敬的颂歌以及牧师的布道里她掏心恸哭,牧师怜悯地将手轻轻抚摸她头顶,她如同婴孩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此后的几十分钟里申爱一直是满心欢喜的表情,是相信未被上帝遗弃的安宁。

安宁在看到凶手女儿被殴打时的慌不择路代替了,她差点撞上一对过马路的夫妇:“难道杀了人说句对不起就可以了吗?

”这句话让申爱开始思索如何面对教义中一直被倡导的宽容和原谅,她决定去关押凶手的教导所告诉对方她已经原谅他了,殊不知对方在牢狱中同样获得了上帝的帮助,整个人显得气色良好,心态平和,并且这个理应万恶不恕的人坦荡荡地说:“上帝已经原谅我了。

”申爱就此崩溃。

李沧东的手段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申爱是出自于自我救赎而靠近宗教,在心理上她将宗教与自己的个体趋同起来,并且创造出一种得救与未得救的等差级心理优势,获得上帝救赎的人为体现自身的宽大与仁慈对“未获拯救”的迷失的灵魂以德报怨,这是一个多么惹人落泪发人深省的故事,但李沧东却未止步于这“理所当然”的情节,申爱看着铁窗后如她一般平静安宁的人,他根本不需要申爱的原谅,因为上帝早已经原谅他,申爱对宗教的信赖仿佛成了支撑这种“善与恶的不平衡”的帮凶,信仰,霎时溃不成军。

于是在集会上她偷偷地放起偷来的“都是假的,爱是假的”的背景音乐,一脸讽刺地离开现场;她践踏自己的肉身,不顾一直对自己照顾有加爱慕不已的修车铺金老板,转而勾引一直引导她的牧师,试图让现实更清楚更疼痛一些;她拿起石头扔向教徒们为她进行祈祷会现场的窗户玻璃。

她就像一个愤世嫉俗的女斗士,兴致冲冲地挑衅一切曾将她“救赎”的权威和仪式。

但践踏一切并不能使情况更好一些,申爱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贯穿影片的是两个关键词:痛苦以及救赎。

痛苦是四海皆如此的公理,人人都痛苦,然而这里的痛苦是贴近的人伦的丧亲之痛,我并不否认苦痛能够隐忍并逐渐消磨——如果你十分坚强的话——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承受巨大的无可回复的伤痛,足以摧毁灵魂的疼痛,人们究竟如何自处才能获得拯救,感到幸福?

——这种幸福不仅仅指身体的被妥善对待,还包括精神的稳定以及平和。

很多人自然而然地给出了回答:信仰或者宗教。

然而所谓触及灵魂的宗教与信仰在面对强烈的痛苦与质疑下,对灵魂的拯救到底能否达到深层次的改善净化效果亦即获得真正的救赎还是仅仅只是一片抚慰的杜冷丁?

申爱面临着丧夫和丧子之痛,常常会做噩梦又梦到儿子被绑架,她拿起电话慌乱地恳求,请让我儿子俊儿听电话啊,求求你。

忽地会怔住,啊,儿子已被杀死。

房间里空荡荡,漆黑的没有阳光。

而教会是截然不同的,像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一起分享对主的感受和体验,在生日时一起分享度过,上帝所代表的公义与仁慈深入她心,即使再如何痛苦也不会被主遗弃。

但是在申爱的心里,广义的针对全体的拯救被她原谅的无法传递打破了,是申爱误解了主的教义,还是从一开始申爱就只把宗教当作可以遮蔽风雨的避难所,而这避难所的存在却连本身构建的端庄天国都无法保证呢?

申爱从迷惑到深信进而背弃宗教,狠狠戳向了“宗教救赎”的盲点,让某些宗教的面目立刻显得浅薄与虚伪。

而她身后一直守护着她的修车铺金老板,似乎代表着另一种意义的“救赎”——即世俗生活,它平淡,单纯,就像每天看到的阳光。

而这种救赎却从未进入申爱的心底。

片尾受申爱影响的金老板有了定期去教会的习惯,这两种“救赎”终于获得了并轨,并且对金老板这样的平凡、朴实的人群来说,效果优良。

而申爱,重遇凶手女儿时依然落荒而逃——属于这样伤痛灵魂的“救赎”之路仍旧要走很长很长……

《密阳》短评

这部应该是最抑郁的一部,丧子之痛被全度妍演绎得很到位。但无论如何还是觉得在剧情上没有《绿洲》《诗》来得精致。

7分钟前
  • freeup
  • 还行

信仰

9分钟前
  • 玻利维亚
  • 还行

收尾前一段女主角瞪著上天應該改成瞪著鏡頭才對,怪上帝不如怪導演。

14分钟前
  • alfredo
  • 还行

毁三观

18分钟前
  • 年青条大能万
  • 较差

太长了==,男女主角演技都很优秀。生活中处处要小心= =,不要露富,不要被洗脑,不要与狂热分子有牵连。宽恕什么的,最终还是为了自己好过。

22分钟前
  • 小锡兵
  • 还行

女主对儿子有部分责任,儿子一人在家,不早点回家还放心在外鬼混,之后放弃治疗还与牧师乱搞,男主真的太舔了,被女主摆臭脸放鸽子后还继续舔,故事性差,难看至极,应该看半小时就放弃,浪费两小时

24分钟前
  • 何欧点益
  • 很差

李沧东的电影总让人感觉不急不缓,但又找不出一个多余的镜头

26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27分钟前
  • 大点点
  • 还行

在时光的琴键上弹奏往昔在似睡的呼噜中沉醉爱意在仁慈的心田上种植私恨在友善的颂歌里麻醉痛苦在不伦的肉欲中呕吐灵魂在滴血的伤口上求得生存在闪耀的太阳下寻觅阴影在上帝的注视中坠入地狱在蔚蓝的天空下仰望生活在泛光的镜面里平视命运

28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一个女人,寻找平静,失去平静,又找回平静的过程。密阳,秘密的阳光。孩子是她的密阳,宗教是无法面对后选择的逃避。最后,生命中的触底反弹,没有原谅、没有救赎,只是找回了密阳。这个女人的心理历程是一个圆,内里有了东方哲学的禅意。

33分钟前
  • 畸小山
  • 推荐

在密阳中,我们无法逃避,只能独自勇敢面对.

36分钟前
  • Printf("紅")
  • 还行

不愧是个作家……从思想性上来讲,李沧东在一个非常极端的情况下对信任和信仰进行探讨,牛逼之处自不待言。但实话说,用影像展现这样一个故事,恐怕并不比小说好。

40分钟前
  • 圆首的秘书
  • 力荐

我倒觉得《今天》更好看一点。

41分钟前
  • 暴走的橘子粒
  • 还行

一部能猜到劇情走向和輪廓的電影,對信仰的反思過於淺薄。

44分钟前
  • 語氷
  • 较差

探监那场戏安排得太精彩

45分钟前
  • 泥泥
  • 推荐

这部戏是说韩国男影帝宋康昊与女影帝全度妍飚戏的故事。。。

50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一个方丈夫方孩子的女人的故事。命运急转直下,不见起色

53分钟前
  • hysteric_blue
  • 还行

与上帝决裂,与生活和解。

57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9/10 开头那样亮色的自然光真·暖阳暗示着同宗教的宿命缘分。儿子的事件击垮了一位母亲,在盲求了上帝之后同以前当面对自己言恶语之人也能因宗教得缘一起吃泡菜锅,那场戏全度妍拿捏得极为到位,笑得投入但始终带有一丝病态和疯狂,也预示着后来的内心崩溃被掏空。“神怎可能在我未宽恕他人之前就宽恕他呢”,在教堂里向上帝拷问(字面意义),而上帝沉默。一个本是无信仰者的重生、质疑和崩溃,如同往空壳里填满又被抽空一样残酷。伯格曼、施拉德后第一次看到亚洲电影探讨上帝是否存在的话题。李沧东太高级了,切口足够小,留白足够多,专注人物内心,相当克制,并不说透,镜头围绕角色,而抛给观众的疑问又相当沉重,那缕阳光是什么呢?密阳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上帝就在身边吗?阳光能照到每个角落吗?自我剪发也许预示着重生,身边有人,也是希

59分钟前
  • Pincent
  • 力荐

终于领教了第一部沧老师,作为一个韩国片几乎没有煽情就已经刮目相看了,无关宗教,这是一个无处躲藏的灵魂寻找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故事,包括现实中和精神上的,当所有的希望尽数崩塌之时,她发现给予救赎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宋康昊的角色虽然功能化,但功能得太好了,百般的殷勤却不能让心灵接近半寸

1小时前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