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纳兹诉小布什
Rabiye Kurnaz gegen George W. Bush,控告小布希(台),拉比耶对战小布希,妈打对决小布殊(港),Rabiye Kurnaz vs. George W. Bush,Rabiye Kurnaz
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
主演:梅尔滕·卡普坦,亚历山大·谢尔,查理·哈纳,纳兹米·齐立克,塞夫达·坡拉特,阿卜杜拉·埃姆雷·厄图尔克,沙法克·森格尔,詹妮特·斯帕索瓦,阿巴克·萨法伊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法国语言:德语,土耳其语,英语年份:2022
简介:从关塔那摩监狱中解救儿子穆拉特的斗争,使土耳其家庭主妇拉比耶·库尔纳兹自不来梅的排屋直接进入了世界政治舞台。诉讼一直打到位于华盛顿的联邦最高法院。在她身边的是人权律师伯恩哈德·多克。这位矜持、平和的律师和脾气暴躁却富有幽默感的土耳其母亲现在正并肩作战,争取让穆拉特获释。详细 >
好像要指出些问题,但最终效果不佳。
在我们这种环境下,看到这样的反抗强权的东西是一种奢侈。
好的作品有人性,有反思
其实比我想象中要好看,有一些喜剧成分,虽然还是流水账叙事但观感并不无聊,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女主的功劳,她获柏林银熊最佳主角奖。剧情讲的是一个德国籍土耳其裔母亲,为了解救被囚禁在关塔那摩监狱的儿子,通过不断上诉等手段对抗美德两国司法不公现象,顺带揭露了美国虐囚的人权问题黑历史。
过于无聊。
一个非常严肃的议题,万万没想到居然被做成了轻佻滑稽的轻喜剧(大多数时候)。在胖胖的女主喜剧表演的带领下,整个片子被带入了一种奇异古怪的境地:又要观众能轻松一点乐呵一点,但到了要推进剧情时,又得乖乖正经地叙述压抑的原型事件。这个电影没有什么深度,没有多少批判的力道,它的意图更多的在于用轻喜剧给世人介绍一下那个事件,没有什么深层次追求。但因此我也认为它过于放松、轻浮,更适合放在非竞赛单元展映,而不是主竞赛。女主的表演看多了也习惯了,但是私以为,这种浮夸、用力过猛的表演路线实在是配不上柏林最佳主角。
给个影后打发了吧
总有无辜个体被随机选中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也总有人在历史进程中奋力搅起波澜“我是谁,我居然可以起诉美国总统?”相比于母亲,更令我感动的是伯恩哈德律师,在很多时刻,其实是这位局外人在推着母亲往前走,始终平和坚定地在各怀鬼胎的政客和焦急的母亲间不断周旋电影的喜剧化处理有点意外,但是仔细想想,如此沉重到难以下咽的故事,是什么支撑当事人一路走过来,又是什么支撑观众把它看完呢?不就是影片中那些令人发笑的点么
关塔那摩虐囚题材的,故事还行,女主的确演的不错。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没有将这个主题拍得出彩。你用喜剧色彩来拉开这个故事没有问题,将主题归结于对于政治体制的思考也没有问题,但这种看似自作聪明的方式却让全片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割裂感,人物前后的状态完全不集中,十分强行地将自己的叙述目的集中到与叙述方式完全处于对立面的另一面上,诡异而不够自然,比同类型的《酷刑报告》或是《760号犯人》做的差很多。柏林最佳主角梅尔滕·卡普坦或许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我尤其喜欢她在接近结尾处与电视上的默克尔眼神交汇的那一刻,那是一个母亲内心最后的希望再次燃烧起的释然,是一个女性护子本能的最佳呈现。但她的这个形象乍一看起来很吸引人,但深究之后也没有太多可供探讨的,类似于这样的人物毕竟也并不在少数。当然,本片还是借此用温柔的方式为此类事件再次点上了一盏灯,它足够明亮。
#2022柏林主竞赛# 个体为了自由和正义的诉求而进行不止不休的抗争,在当下某国度的话语体系里已然消失殆尽。
虽然有些stereotype,人物类型也有些设想得到,但是还是看得很沉浸
太没有波澜了,母子情没有拍出很动人的效果,民主司法的热血正义也几无显现,全片像记流水账。
两星半。用带有喜剧成分的商业片视角,还原库尔纳兹诉小布什事件,算是稍微有别于其它同类型传记片,叙事节奏也算得上流畅,但整体编排还是太过流水账,尤其到了后半程已经尽是乏味。同样是大女主母亲搭配男配寻子的故事,《菲洛梅娜》无论在情节转折和表演细节上都好很多。本片女主角Meltem Kaptan的表演只能说是完成了基本诉求。
期待了很久的一片 没有失望 极长的时间跨度看得人很是焦躁 虽然有点个体和体制抗争的模式化故事 但这个所谓的体制要大得多 也恐怖得多 能深刻感受到人在遭遇大变故之中生活中的渐进崩溃 最佳主角奖实至名归
当喜剧拍显得很奇怪,表演也因此很难让人信服,母亲也太乐观了些吧?显得很不伦不类。故事很正,标准模板制作。
那么苦的日子也是得过呢,真是不容易(大姐天天健身硬是一点不瘦)
标题党 大而无当浮于表面探讨 以及连续剧节奏拍法
原本以为是美帝的民主与法制宣传片,最后的字幕把人拉回了现实。
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