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令人惊喜的反类型片。
刑满出狱的卢西发自信满满,一心想重拾老路做笔大单,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今非昔比,“没人用现金,满街都是闭路电视,屎都没得吃(此处笑尿)”,时代变了,这不仅是黑帮的窘境,也是香港曾经辉煌一时的警匪类型片的窘境,惊喜的是刘浩良不仅自打耳光更用一种相当讨巧的手法另辟蹊径,在主题上比较到位地吃准了人心本善盗亦有道的精髓。
故事情节方面,冲锋车聪明地避开了现实的窘境以避免与现实的脱节:犯罪手段是看上去“蠢到爆”的劫运尸车,犯罪现场是服务区外的郊外,犯罪人物是两拨看上去都“蠢到爆”还点儿背的劫匪,犯罪时间是月黑风高的夜晚,没有装备精良的皇家警察飞虎队PTU,只有一个丢了警帽,不被重用,一心想做回警察而迷惘的大巴卧底。
在这样一种充满黑色幽默的背景下,各个人物各段情节围绕主题巧妙的交织,杂而不乱又惊喜连连。
节奏的把握上流畅轻快不显拖沓,几个小支线情节服务主线表现到位,开头结尾呼应的也很不错,是香港警匪片这几年难得的佳作了。
缺点是戏剧化说教味稍重了点。
一些场景细节特效个人并不是很感冒。
围绕蝗虫,保龄球,冲锋车的脉络线索,A(阿发)不再是39633的罪犯,而做回那个真正牛的没话说(two thumbs up)的发哥,B不仅兑现了对兄弟的承诺还找回了对女儿缺失的父爱,C不再是贪财贪色不重情义的花美男,D从雪糕女孩手中接过眼镜重新看清了自己的路,迷茫的徐安良找回了警帽却放弃了做39633的警员,因为他真正意识到“抓贼不是靠衣服,穿什么不重要”“英雄不是只有一个角度,是三百六十度的”。
正如一辆普通的载客小巴,当主角们开着它去伸张正义时,它便不再是反面的犯罪工具,而是一辆如假包换的冲锋车,其实人们听惯了只要一心向善穿什么在哪里都无所谓的普世社会价值观的说教,人们更愿意看到一个龟苓膏没有龟,奶茶没有奶,坏人不坏的奇怪世界,天使与魔鬼只在一念之间,这样的结局才显得真实又美好。
PS: 几处个人非常喜欢的小细节1.开始阿宝对阿发劫尸的计划充满不屑,“听上去可行,可是为什么隐隐约约觉得蠢到爆”,而当阿发要开冲锋车去阻止罪犯时,阿宝却觉得“听上去真的蠢到爆,不知道为什么,隐隐约约觉得很有型”。
2.阿发:我不知道这件事做的对不对,但我觉得至少不会太错。
3.坏蛋女友被发现:两个蠢货,打报警电话还用钱么(此处再次笑尿)。
另外阿宝阿发扮警察运尸车时吃咖喱角的桥段实在戏谑幽默的不行(无耻地笑尿+1)。
很喜欢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真的挺好看的,有种成人童话的感觉,虽然后期剪辑有点乱,说教多,但不影响它是一部优秀的影片,票房和评分都偏低了。
任达华演的了大哥,也演的了憨直男;吴镇宇中规中矩;谭耀文电影作品有点少;印象最深的是田归农这个角色;太子哥在这里演技很好,无主见的角色细节都很到位。
打个五星,鼓励鼓励
这部电影很容易就被人所忽视了,笔者也没有注意到他。
直到在本地的影院中《冲锋车》即将让出排片消失不见的时候,笔者终于因为片荒而选择了观看。
最后笔者发现,本片其实还挺有点意思,充满了黑色幽默和小聪明,能够适时让观众们会心一笑。
邓小平先生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会抓老鼠的才是好猫。
这句话和本片想要传达的主题不谋而合,完全可以直接拿过来作为本片核心的概述。
再说通俗点,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外表是好是坏,不管他是警察还是贼,如果内心腐朽了,即使制服加身,依旧成不了好人;而他如若内心纯良,就算身处最肮脏的黑道,仍然可以为善。
作为一部黑色幽默电影,为了使荒诞效果最强烈,本片在角色设置上直接采用180反转的方式——穿着警察制服的都是贼,而警察却一身便衣;干好事救人的都是贼,警察却漠不关心。
ABCD四个蠢贼,想了一出扮警察开冲锋车抢尸体的蠢计,没想到在实施过程中碰上了另一波同样手法的蠢贼。
这样一个蠢的不能再蠢的蠢计竟然也能撞桥。
笔者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滑稽荒诞的犯罪过程中,ABCD四个蠢贼,A救了差点被撞的警察,B救了人贩拐走的女孩,D救了遭劫持强奸的冰淇淋姑娘,并且他们四个竟然在能够逃出生天的时候还回过头去将另一波装备精良的蠢贼剿灭,还顺带将制造蟑螂危机的元凶给牵了出来。
警察不管不顾不干或者做不成的事情,这四个本想大赚一票的贼却一一完成,实在是讽刺。
怪不得就如贼A所说,穿警服的不一定是警察,警察看起来也不一定像好人,很有可能走在路上的吊儿郎当看着不像好人的便衣才是真正的警察,但是当你开着警车穿着警服,没人不会不把你当警察。
另一方面,着手调查这四个蠢贼的警察,却一直想要找回自己曾因为卧底而失去的身份,想要成为光明正大的英雄。
所以他才一直纠结于他丢失的警帽,却没想到在全片大部分时候,他依旧一身便衣,就如同他是卧底的时候。
并且最后,这个警察不但没抓到贼,还被贼救,当贼们要去救人的时候,他却只能做回卧底时干过的巴士司机载着化身警察的贼们去救他们的兄弟。
这样一种实际身份和外表伪装的强烈对比,更加能够凸显本片传达的主题。
只是电影过于啰嗦的说教,也颇有老港片老港剧的风采。
同样一个话题,能够反复重复反复重复,好似观众的耳朵不会长茧一样。
本片依旧是一部关于英雄的电影。
什么人能当英雄,你得是大老板,像钢铁侠那样,当了老板才能当英雄;或者你得把内裤穿在外面,像超人那样,当了变态才能当英雄。
或许,在寻常人看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们,若不是闲得蛋疼没事找事的大老板大富豪,那就一定是热衷于恶俗低级趣味的死变态。
这部电影还是比较特别的,和以往的警匪片不太一样。
可能是时代进步了,拍摄方式有了改进比如配乐不再是老一版港乐风,比较跳脱灵活;人物形象较个性,大佬的女人果然是悍妇一枚,倒不像陈浩南的阿细;画面漫画风;场景特别,包括了结尾的海和中间的露营帐篷;主题也不是正义分明,而是偏向于21世纪的模糊善恶;情节当然也紧跟时代,劫匪老老实实地报警不过拿到这个分数,也说明其却有缺陷:并不是所有演员都会演,个人以为演差人的演技有点生涩;枝节人物无厘头,小孩哪里来的?
明仔是谁?
我觉得雪糕女没必要二次现身;主题不深入---恶人做好事,然后呢?
终究要坐牢,不是?
;警察,悍匪的形象不是很明确,不足以与4个主角形成对比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电影,但是离大片尚有距离PS:新一代的港片全然脱离了那种“癫狂过火”的气氛,反而带着感伤和悲凉,也可能是我的个人感受,但是从四个人劫车不成还得自己改装车,最后听警察的话自首,当然显出法制文明,另一方面也反映古惑仔们确实不如以前潇洒了,兴许古惑仔这个词也落伍了,现在流行小团伙作案,或者说街头混战已经落伍,这几年最流行的是到境外搞电信诈骗
呢啲先係充满港味,地道香港出品嘅纯正港产片!
值得点赞啊!
胶爆头嘅吴镇宇先係吴镇宇嘛,佢会抢劫,佢会杀人放火,会踎监,会枪战,但唔应该揸飞机去英国拍拖。
好老实讲,用学院派观点去睇,呢部戏不折不扣应该被列入烂片行列,夸张嘅表演,唔专业嘅后期,粗糙嘅特效,还有充斥住嘅粗口。
但拧转头一睇,呢个唔正係上个世纪港产片大行其道嘅时候佢哋都或多或少有嘅特点么?
係彭浩翔同杜琪峰两位地方派大佬都北上搵钱,佢哋嘅电影中都出现普通话嘅时候,有一个从前专门编烂剧嘅人凭住全粤语嘅班底,拍出一部香港人自己嘅诚意作品,实在令呢个晚上充满惊喜。
电影就係讲一个《那晚半夜,我坐上了旺角开往牛潭尾的红VAN》嘅故事。
连最后生嘅谭耀文都已经45岁嘅中坑抢劫团将一部十六座小巴改成冲锋车,扮差佬抢劫,但呢次唔係讲PTU,亦唔係无间道,而係玩黑色幽默搞笑,所以心照不宣我哋都可以估倒跟住发生乜嘢。
味道就在于呢班已过不惑嘅中年人佢哋都有作为一个小市民嘅羁绊,亲情、爱情、兄弟情,所谓盗亦有道,半世人嘅经历令佢哋都稍微对人情同世界有咗更深嘅领会,唔再係杀人唔眨眼嘅悍匪,亦就因为呢种羁绊令再恶嘅人亦有咗向善嘅心,终于最后假警察做咗一轮真差佬,真正“替天行道”咗一回。
电影最大嘅亮点在于台词够地道,古巨基揸小巴嘅吐槽同爆粗,还有吴镇宇最后要去鸭脷洲将三叔公条龙舟改军舰抢返“我哋个岛”返嚟为国争光嘅彩蛋都劲搞笑,实在佩服香港人嘅思维,所谓烂编剧,怕且係因为佢编出嘅剧冇办法用正确嘅语言去表达啫。
诚意之作,精彩,充满惊喜嘅港产片味道,推荐俾讲粤语嘅小伙伴,唔收藏。
《冲锋车》,我真是小看这片了,之前以为会很烂。
没想到居然意外的好看,意外的很好笑,让我始料未及!
片中的四位主角的表演充满了诙谐和幽默,他们的精彩演绎为影片增加更多喜剧色彩。
尤其当片中四主角碰上另几个同样的帮伙对打真是太爆笑了,远远的超出了预料和预期,大家快去看吧。
总之,值得一看。
经典粤语对白:个个都系食饭屙屎的啦,食屎屙饭够劲咯,你不如去食屎?!
早死早投胎,偷车!
走郁手走享受。
米郁,锦又点样举高手呢?
真系傻。。
唔好漏嘢啊!
漏嘢系漏左先知漏左嘎~~记唔记得英雄同差人有咩分别啊?
差人要守纪律,英雄唔洗。
差人呢,有粮出既,系打工仔来既;英雄呢,无粮出既,多数都系老细,即系Iron Man个D咧。
做好老细先学人做英雄啦~~不过Super Man都唔系老细来嘎。。
Super Man呢,条底裤着系出边嘎,哎~咁筛?
里D唔系就筛,D钱掉落咸水海就筛,依家就洗做仲有得威!
阿sir,米郁有点熄匙?
文/梦里诗书贼喊捉贼的幽默在《冲锋车》里并非贬义,港韵浓厚的黑色喜剧,用一身江湖兄弟气突显而出是人性至善的光芒,奈何中肯的命题却败于执导,冗长稚嫩的导演功底令人出戏连连,虽电影难如人愿,但用黑色幽默渲染的主旋律,这仍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港风水浒汉。
电影构思未曾料是如此超出预想,《冲锋车》冲出了一沉不变的香港警匪对决,亦不涉及任何复杂绕人的烧脑悬念,而是以一个月黑风高夜里贼捉贼的黑色荒诞,令人忍俊不禁,而在此番类型港片中,离不开的就是江湖义气,这一元素在电影中也被非常契合剧情的巧融一体,不仅令张力十足,更将人性的复杂予以了韵味无穷的呈现,新颖且不失港片自身魅力,这对于已然日进枯竭的警匪题材,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四个聚兄弟情义的小贼,本想扮把警察劫富救已,抢借尸洗钱的运钞车,不料意外救了险遭茶毒的卖雪糕姑娘,抢钱时更意外遇上了跟他们想到一路的另一帮真正穷凶极恶手持重武的悍匪,又再次救下了一名小女孩,而同伴的意外被擒,金钱与义气为延伸展开的剧情,由此拉开了四人心路的转变历程,罪犯还是英雄往往一念之差,当他们救下第一个险些被害的少女时,实际电影已然为这个小贼四人组奠定了水浒好汉般的基调,而古巨基在电影中的警察辅线,串联出“英雄都是老板,警察都是打工仔”,“内裤外穿,“穿什么不重要”这些是调侃也是称道英雄的台词,亦是对主旨讨巧的升华。
处女作首秀的刘浩良或是一位颇有想法创意的编剧,却并不知该如何胜任导演,看此片不禁联想起同是黑色幽默导演首秀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后者以多线程交错手法令电影妙笔生花,而前者不恰当的过早泄底其欠缺是整体把控的叙事能力,而空间的错乱交叠更令电影看不到令人信服的逻辑所在,即便是将电影划为超现实主义作品,一个香港蟑螂灾的隐喻玩的也并不漂亮,前段难如人戏,后段收尾吃力,对电影架构把控的泛善,使《冲锋车》新意有余,经典难成。
一群真劫匪心存大义将自已当做真警察的荒诞,不以说教却道出了何为英雄的真谛,是该片最大亮点,虽在法制社会的今日难挂“替天行道”的大旗,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正义,确还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善举。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有英雄出现的时候总是能让我感动的哭出来落魄的大盗第一次抢劫 就救了个差点被强奸的女孩 卷毛的大叔为女孩系上衣服 没了眼镜啥都看不见的车手反复安慰女孩说会有同事来帮助她有时候想想 衣服不重要么?
衣服很重要干净好看的衣服可以增添人的信心 戏服可以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 有特殊含义的衣服在精神上也能影响人的行为 陈佩斯的小品能说明这点 这个电影也能说明这点 虽然是贼 是强盗 可能就是一件衣服就能让人在精神上进行一个角色的转变 感觉这个电影总体上来说 很像香港上个世纪的一些搞笑电影 很夸张 也很扯 得分不高估计也是因为时代已经不同了 但是在我看来 这种电影的种种搞笑的手法和以前的电影也没什么不同 而那个时候的电影就不停的被奉为经典 现在则觉得再有这样的电影 不够好 没意思 然而内地的大多数电影我觉得 就算比这部也差的太远太远了另外这个电影里 古巨基的角色或许有存在的意义 但是这个演员不会演戏 并不招人喜欢 而且他的戏份还拖慢了这个电影的节奏 既不搞笑 又没有让人感觉有精明强干的感觉 或许是电影安排如此 但我觉着他这个角色和所占的戏份 真的不怎么样 因为他的这些戏份让我感觉这个电影的体验被降低了呃 大概就是这样
影片开场了还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笔者条件反射的想将影片暂停,抑制不住的产生了一股冲入厨房煮一碗那种只有最简单调味包式泡面吃的冲动。
端着热气腾腾的一大碗泡面,白白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碗里还有鸡蛋和火腿肠,迫不及待的重新回到屏幕前,按下播放键,充满幸福感的就着电影吃着那碗泡面,记忆中这个场景是一生中吃泡面最香的时刻。
这也许就是香港电影的魔力。
80年代,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进入了大陆,到90年代可谓是风靡一时,当时内地开录像厅、租赁录像带想不赚钱都难。
警匪片、枪战片、功夫片、喜剧片,甚至是恐怖片无一不被全家围看、津津乐道,乃至于达到了百看不厌的程度。
许多现今的香港巨星就是在那个时期逐一浮现出来,周润发、成龙、刘德华、周星驰、梁朝伟、郑伊健、陈小春、任达华、吴镇宇等举不胜举。
93年春晚,郭达、蔡明、赵丽蓉的小品《追星族》充分证明了内地观众对香港明星的痴迷热捧程度。
究其原因,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所产生的现象,亦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
但归根结底,这实际上还是香港电影的魅力所在,它让内地观众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
的确,是有一些香港影片拍的粗制滥造,很不成熟,甚至就像快餐一样的速成品。
在笔者的记忆中,这样的影片也是完全得不到内地观众认可的。
就拿那时租录像带来说,一般客人是可以要求老板现场放片的,如果不好看那是一定要调换的,而那些经典的影片被客人租回家后往往也很难逃脱被翻录的命运。
人,有记忆,就一定会有追忆,追忆过去那些让我们难忘的人或物。
香港电影就是一种文化产物至今仍被60后、70后,乃至80初的朋友们追忆着,期待着经典的重现,期许着情感的重温。
《冲锋车》是出自香港著名编剧刘浩良之手,故事是新颖的,这是时代所赋予的,情节中的很多“梗”即使90后也会拍手叫绝。
同样也是由他导的,在香港拍摄,影片的主演恰恰是笔者提过的在90年代就已经是巨星的吴镇宇、任达华、古巨基、谭耀文和郑浩南,如今他们仍然活跃在影坛,而且其中的镇宇哥、华哥,基仔更为与日俱红。
影片类型属于黑色幽默警匪题材,这是也香港电影的典型类型。
影片开场发生在大多数此类影片必会出现的看守所中,吴镇宇饰演的发哥坐了16年的牢即将刑满释放,与狱警的对手戏中那记忆中熟悉的神韵加上时下令人忍俊的台词,瞬间引人入戏,观影欲爆满而不自知。
发哥出狱后即刻发飙,计划实施一个他整整想了16年的一个“点子”,那就是集结他的生死兄弟任达华、谭耀文、郑浩南三人,改装冲锋车,扮警察抢劫运尸车…整个影片的拍摄手法、表演风格经典的想吃泡面;桥段的构思、台词的创作新颖的妙不可言。
不得不说,香港电影确实又一次创造了奇迹,一个不需要被超越的奇迹。
感觉整部电影都是在调侃PTU那句“穿上制服就是自己人”,不用听古巨基总结你就知道故事原本很有意思,但拍残了,换杜琪峰绝对比《非常突然》好
优酷删减国语 不是黑色幽默 只是蠢 强行正能量没意思 删了黄子华戏份挺好的 但镜头不错
有些老片的味道,风格化,黑色幽默。这个世界怎么了,坏人不坏。
漫画风,黑色幽默,刚开始有点不喜欢,不过慢慢就带入进去了,故事简单但不老套,结尾非常好看,神来一笔~
到一半就脱线了。前半段多棒啊
一部让人惊喜的电影,银河映像班底,反类型设置,对昔日香港警匪片的一次调侃,处处黑色幽默的桥段,结构紧凑极具戏剧张力,导演功底一般导致后期有点混乱,但整体观看非常爽快。推荐给喜欢香港电影的朋友,近几年最值得一看的原汁原味港片
砍死何书桓啊!!!!!
在学校看了后45分钟 因为前一个小时起晚了香港导演精神状态都好颠啊但是不想看前一小时了😓
2015HKIFF. 這是兒童連環畫,睡前故事那種,扮警察的賊去抓扮警察的賊那他們還是不是賊,超人如果內褲沒穿外面警察如果沒穿制服他們還算不算英雄。四個主角又直率又笨,滿腦子落伍的熱血和情義,很簡單很可愛超好笑。不是爛片哦吳老濕,這次不冤枉你了,希望票房可以賺得返你的幾叉嘢片酬ww
老港演员唠叨着老港情怀看着就是舒服
6/10。仍是寻求身份的政治内核,香港不想完蛋要换一身行头、把黑洗白伪装自己,但在变化中香港的峥嵘岁月并未消散;过多人物线索挤压了叙事主线,兄弟情打几场保龄球了事,表现男儿温情而塞进一个被救的女孩,点明核心价值就安排一个讲鸡汤的疯老太婆,刑警一番说教使吴镇宇交枪,抒情各种啰嗦和生硬。 @2017-04-23 21:01:29
有姿势≠有风格,有想法≠有才华,但有心也很重要,值得有机会下次再做好D,致导演。
有点意思,吴镇宇就适合演这种神经兮兮的,打电话那段太逗了!
感觉太杂七杂八了,点小一点也许更好。
古巨基的线扣分扣分扣分…觉得很厉害的想了桥、结合在一起,编剧功底挺扎实的,尤其故事发展领先于观众所想,追看性强,但是却有止不住的刻意流露出来,有点可惜。镜头构图不太好看,强项是对白。
【D】看了几则影评后很是无语。就意义上说,确为一次值得称赞的尝试。就结果来看,台词低幼,笑点尴尬,剪辑混乱,黑色元素太少,节奏慢得催眠,结尾扯淡得上天。还是那句话,想学会跑之前得先学会爬,强行让自己跟上脚步只会弄巧成拙。
我勒个擦擦擦,我居然看完了。
还好吧,不过有点编剧太凑巧,话说蟑螂是什么意思。一个深更半夜在荒郊野外卖冰淇淋的小美女差点被人强奸也是奇了怪了。
故事创意很盖里奇,但节奏没掌握好,后半部不high,硬插各种感人点。摄影不错,有想法。
看不下去,诡异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