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德伯家的苔丝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主演:杰玛·阿特登,埃迪·雷德梅恩,鲁思·琼斯,汉斯·麦瑟逊,伊恩·普莱斯顿-戴维斯,克里斯托弗·法里班克,乔·伍德考克,史蒂文·罗伯特森,休·斯金纳,朱迪·惠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德伯家的苔丝》剧照

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1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2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3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4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5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6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13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14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15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16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17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18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19德伯家的苔丝 剧照 NO.20

《德伯家的苔丝》剧情介绍

德伯家的苔丝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善良淳朴的农家姑娘苔丝(杰玛•阿特登 Gemma Arterton 饰),为了改变家人窘迫不堪的生活,在家人的劝说下去攀附有钱的亲戚德伯家族。被心性险恶的“堂哥”少爷亚历克(汉斯•麦瑟逊 Hans Matheson 饰)在密林里奸污怀孕。怀有身孕的苔丝回到父母的身边,生下的小孩却在不久后夭折,失去贞洁的苔丝在周围人的嘲笑和议论中艰难度日,心灵和肉体都遭受着巨大的伤害。南部奶牛场辛苦的劳作生活让苔丝痛苦的人生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并结识了英俊正直的安奇尔(埃迪•雷德梅恩 Eddie Redmayne 饰),与之相爱。新婚之夜苔丝向安奇尔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原本企图获得原谅。生于基督教家庭的安奇尔无法接受事实,离开了苔丝。痛苦的苔丝又陷入了被过往的回忆折磨的绝望生活中。而伪善的亚力克此时又再度纠缠上了她… 改编自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 • 哈代的同名小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怪物史瑞克416-Love少女的异想日记谋杀干预组3戴夫银行圣诞重聚61街第一季等到胜利那一天婚姻密码金茂祥缪斯太空熊猫总动员偶然闯入的世界黑金风暴弹子球游戏第二季寻根问祖欢快的鬼魂特殊使命以家人之名萨利姆鬼屋事件最游记RELOADZEROIN奇霞夺宝录火爆天王最佳前男友约翰之子黑道看护蚂蚁在燃烧精武英雄陈真亲爱的造人啦咱家

《德伯家的苔丝》长篇影评

 1 ) 每个人都有弱点和局限性,才造成了这样的一出悲剧

首先是男二。

在豆瓣影评里居然看到了有人对男二的理解,这让我很难理解。

这个人就是剧中所说的打着“爱你”的幌子,将自己的喜悦凌驾于别人痛苦上的那种男人啊。

对你有情欲了,就强奸你;对你有愧疚了,就要娶你。

真是一个典型的渣男样例。

然后是男一。

在他们一家思想观念里,虽然能够正视不同身份地位的女了,但“纯洁”和“干净的过往”却是那么重要,如果没有,那么“你就不是你了”。

这么想,男一跟男二其实很类似,他的爱也是非常表面的。

最后是女主苔丝,在她的环境里,能够做到这样已经是非常勇敢。

但是她如果能够放弃背负不该有的过多长女责任,其实才是对自己负责,才不至于总是让自己落入极为两难的境地。

不过作为一部名著,有好多经典剧情哦:为了抱你过河,主动抱其他三个人过河。

以及男女主因为隔阂分开,女主在等待期间另嫁他人,最后男主归来,男女主无法回到过去的遗憾。

 2 ) 德伯家的苔丝文学性解读

迷途羔羊——亚雷   张爱玲说:最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苔丝刚去亚雷家工作时亚雷问苔丝他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他不了解他母亲,估计从小关系就不好。

根据罗曼·波兰斯基1979年的电影推测,亚雷母亲估计年轻时痛失所爱,那可能是个会吹口哨负责照看鸡禽的年轻小伙儿。

     英国文学的古堡里似乎永远住着一个阴森的缺爱女人,譬如《简爱》阁楼上罗彻斯特先生发了疯的原配夫人。

再想想那些哥特式小说中幽灵的老房子,那些爱恨凶杀情仇还真是可怕。

所以亚雷从小就是一个极度缺爱的人,这直接导致他人性发展的不完全。

     母亲死后,亚雷一度迷茫,甚至想变卖家产去传教。

他仍是一个有感情,对人生有思考的人。

只是资产阶级纨绔子弟的劣根性由来已久,难以根除。

且他立场及不坚定,苔丝的再次出现立马把他的所谓信仰打回原形,他是一个被欲望控制的人。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奥涅金,甚至川端康成笔下被虚无主义充斥的岛村等人,他们都是没有自由的,因为他们意志中毫无理应被自我掌控的理性可言。

亚雷的欲望让他不断消灭苔丝独立存在的自由,他通过无限制掌控,拥有苔丝而满足自我需求。

他对苔丝没有基本的女性尊重,也根本谈不上爱的平等。

     但有意思的是在BBC出产的《德伯家的苔丝》里,有一个场景反复出现。

亚雷骑着高大的白马无数次接近苔丝。

想想看,一颗被欲望充斥的感性,炽热的灵魂,在高大的白马上驰骋而来,又绝尘而去。

他历经苔丝的纯真,贫穷,懵懂,悲伤和深深的厌恶,他那么趾高气扬,却又那么真实可感。

总之,这是一个对苔丝影响深刻的男人。

        自我纯真坚守——苔丝      我有时在想关于女性的审美标准多大程度上出自男性眼光。

苔丝的纯洁美在亚雷和安琪儿心中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我以为最难能可贵的在于苔丝自己认为自己是无罪的,她虽弱势,却有一种自我纯真灵魂的笃定和坚守。

在新婚之夜丈夫知道自己“不堪”往事后要愤然离开时,苔丝哭诉,追问,她如此坦荡,她那么愿意相信这个天使一样的人儿不会计较自己的过往。

这种勇气太重要了,这比安娜卡列宁娜实在高出一个精神境界。

安娜在彻底沦为沃伦斯基情妇后,她开始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有罪且不被接纳,自我精神逐渐瓦解,那么最终的毁灭也就不远了。

     然而我又觉得苔丝的这种强烈反抗意识几乎没有现实依据。

那样的社会大环境,她的出身几乎让她没有反抗的余地。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苔丝最后手刃亚雷。

她是安琪儿的妻子,她和安琪儿完全可以一起理性化解这种局面。

     这时剧情发展到最大的高潮,亚雷,这个造成她悲惨命运的人生污点,安琪儿的回归又让她意识到亚雷对她造成的无法弥补的第二次伤害,她愤怒绝望到了顶点,她孤注一掷,在命运施加给她最后一根稻草后,她彻底爆发了。

     苔丝是一个那么个性强烈和自尊的人,她绝对接受不了安琪儿父母的一丁点儿施舍。

这种性格的两面性直接造成了她孩子的早夭。

想来为孩子的成长健康着想,亚雷有权知道孩子的存在并履行其为父的义务。

然而这种权利和义务皆被苔丝剥夺,她对这个孩子的感情也可谓爱恨交织,难以言表。

        单纯抽象的天使人性——安琪儿      安琪儿和苔丝的相遇似乎有着某种必然性。

安琪儿有着苔丝对知识,天使人性,美好生活憧憬的全部寄托。

他是一个有着不同山水的阳光理想青年。

他如此尊重她,倾听她的心声,对她以礼相待,抱其她三个女工过水坑也只是为了最后能抱她。

     然而安琪儿的性格是存在争议的,他心中纯洁的苔丝形象是他理想的幻想。

一旦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他便愤怒,失望,心伤,逃避。

他的天使人性太过单纯且抽象,不能给苔丝带来可供解救的实际人生。

在他弃苔丝独往巴西后,他理想化的职业憧憬在一场黄热病中成为泡影。

他也没有考虑到苔丝作为弃妇有可能遭受的种种危机。

安琪儿是整个虚伪资产阶级大环境下一个特立独行的灵魂,但他对现世人生的诸多估计和考虑都欠妥帖。

冲破阶级和世俗藩篱的爱恋远比他想象中艰难,对此他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但倘若苔丝遇到的不是安琪儿,而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不是黑暗工业化时期的英国乡村,是“文明”的现代社会,那么苔丝是可被接受的吗,这样的悲剧还会不会发生?

其实这种假设很消极,或多或少都是对男性的道德绑架和责难。

那么何不积极一点,追本溯源解决实质问题呢?

     首先苔丝父母并没有对苔丝进行基本性教育,也没有在她受到伤害后好好保护她,一个懵懂花季少女就这么被无情践踏。

再者是强暴者亚雷,他理所当然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

然而这些关乎社会方方面面的法律,伦理,道德,在那样一个没有人权的社会都是无法保障的,所以归根结底是社会制度的问题。

     其实我理想的结局是安琪儿经历过这一切后,坚定不移投入到火热的社会变革中去。

只有思想家和革命斗士才能发掘出社会前进的道路,才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然而托马斯哈代不这么想,他的悲剧观和宿命论也不允许他这么写。

 3 ) 男人不是天使

文by张小张是一种病在错误的时间遇见错误的人,如何才能修正它,让其走上正确的道理呢?

答案是,没办法。

以为自己看过原著,似乎只记得些好的,现在来看《德伯家的苔丝》,尽是伤感了。

Tess不是第一眼美女,朴素、内敛、倔强。

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贫穷总是带来扭曲的灵魂,她的父亲懒惰酗酒,偶尔听到牧师讲他家是没落的贵族,可不得了,立马让长女Tess去认亲,说是认亲,其实就是希望得到金钱和帮助,好改善他们家贫困的环境,在一通劝说下,tess出发去找有钱的德伯家族,在德伯家里遇到了他家的少爷,也就是她的“堂哥”Alec。

遇见Alec是噩梦的开始,年轻懵懂的Tess在他的哄骗下,失去了贞洁,她愤恨不已,毅然离开德伯家。

男主Angle出场时,我有点跳戏,明明就是《鸟鸣》里的痴情男,怎么一下来到了这里,那张过目不忘的雀斑脸,记忆深刻。

Angle和Tess是真心相爱的,可是这种真爱只是建立在Tess是一个没有复杂经历的前提下,原本可以隐藏秘密,跟angle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为什么tess要在刚结婚那会告诉angle她的过去呢?

戏剧、小说、电影、电视总是充斥着这种桥段,或许“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是属于童话故事。

考验什么也不要考验一个男人,在双方搭建的幸福桥梁上,是经不起一点重量的,本来幸福也只是一时的情感充盈,更何况,在那种年代,他的新婚妻子曾经为别的男人生育过孩子,所以,angle毅然离开,不负责任的逃避,留下tess一个人苦苦的支撑和等待。

说到alec,所有人都讨厌的坏男人典范,毫不掩盖他邪恶的一面。

后来的他,我以为真的变了,他开始到处传教,那些善良的真理,他可以说的很好。

原来,他不是变好了,只是他一时迷茫了,母亲去世之后,他就失去自我了,仿佛找不到归宿,所以,他希望通过传教的方式,寻觅自我。

在看到tess的一刹那,他觉悟了,他还是那个邪恶的人,tess似乎有魔力,引诱着alec,把本来已经千疮百孔的tess逼到了绝路。

所以,angle和alec是否可以用好坏来区分,也不尽然,对tess来说,是层层递进的伤害。

特别是最后angle回来找tess,此时的她已经嫁给alec,虽然过得行尸走肉,但那也是一种生活啊,angle的出现又撩拨起她的希望。

那一场戏,我觉得tess疯了,她知道是死路,依然这么做了,一点点,哪怕只有点点顺应自己,为了这一点点付出自己的生命,她选择抓住了angle这根稻草,而这跟稻草也是勒死她的凶器。

明明写了最后一封信,跟angle已经决绝,傻傻的姑娘总是做一些傻傻的决定。

男人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就是一种不值得相信的物种,花会开,也会败,很多东西都会消失,越是美好越是飞速消亡,不懂得,每次都走错,说她是什么好呢,Tess的天真、善良、痴情、坚韧,她所有优秀的品质,都是导致她香消玉殒的原因,多么讽刺。

=======================独立影评,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两张电影票微信号:twomovietickets网易云阅读:两张电影票

 4 ) 那个贫穷又美貌的女子,从未被命运善待。

文/罗小可

知乎上曾有个帖子问:身为一个穷人家美貌的女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网友匿名回答的答案简直说尽了穷人家美貌女子所有的心酸。

无论她们是秦淮河畔的玉墨们,还是关中平原的田小娥们。

这世间,美貌对于女人有的时候是命运慷慨的馈赠,有的时候却是坠入万丈深渊的原罪。

在某个盛夏之夜重温英国作家哈代的经典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无限感慨着一个女人的命运,一个美人的命运,一个不是贵族女儿的命运。

天真的花季少女,遭遇命运致命一击

都说,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是一场灾难,可你却无法及时修正和弥补。

如果不是出生在那个贫穷的家庭,如果不是作为家里的大女儿,如果不是父亲相信牧师那句醉酒没落贵族的戏言,相信苔丝可能不会感叹人生若只初相见了。

或许,她依然可以在那片绿意盎然的草坪上翩翩起舞,任五月节的白裙飘飘,任欢声笑语回荡在耳畔。

或许,她可以在第一次与安吉尔相遇时就遇到真爱,可以去憧憬着生活那些美好的模样。

可是,人生从来就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贫穷总是会扭曲着人的灵魂,释放出数不清的罪恶。

倔强又敏感的她只能在家庭的压迫下去有钱的德伯家族亲戚家去工作来赚钱养家。

悲剧不知不觉地才刚刚开始着,而这个善良美丽的姑娘却浑然不知。

道貌岸然的堂哥埃里克偷偷觊觎着苔丝的美貌,利用千方百计去利诱她,最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施了暴行。

遇到命中真爱,却因信仰产生隔阂

天真的苔丝抱着绝望的心情回到了家里,却不曾被父母接受和理解,最后生下一个无辜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他在疾病中夭折离世。

或许,她以为远走他乡就可以重新开始,可以看远离那个是非之所伤心故地。

可是当再次与安吉尔的相遇时,仿佛开始有了重生的希望。

这个像天使一样降临在人间的男人,何尝不是暗含着原著作者的隐喻呢?

单纯,善良,帅气,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纯洁无暇的苔丝。

不得不承认,BBC新版本的小雀斑诠释得这个角色的确有一种难以描述的阴郁气质美感。

可短暂的幸福和欢愉后,却如狂风骤雨般猝不及防。

真相终于在新婚之夜坦白,信仰却让彼此的真爱灰飞烟灭。

原本以为坦白可以换来对方的理解,坦白可以得到爱人应有的原谅,却在无形之中又一次将她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经历坎坷曲折,最后悲剧收尾

安吉尔无法接受这样复杂经历的苔丝,他心中那个美好的她瞬间倒塌,于是只身一人远遁巴西去逃避,留下可怜的苔丝一人苦苦支撑和等待着。

如果她能够不那么自卑和倔强,或许在结婚周年纪念日的现场就会上前请求安吉尔父母的帮助;如果她能够放下心中的罪恶感,去写信给安吉尔,或许还有一线挽回的希望。

可是,正是自己这样的性格使然,被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束缚着,被周围的世俗嫌弃着,她不知道人生其实还有其他的路是可以选择的。

于是在最艰难的时刻,那个恶魔埃里克再次出现,彻底将苔丝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打乱。

为了家人的衣食无忧,万念俱灰的苔丝不得不接受了埃里克的条件。

当收到匿名信幡然醒悟的安吉尔再次去寻找苔丝时,他一定是深爱她的。

可是她憎恶所有的原罪都是身边那个恶魔时,一切都来得太晚了。

最后,她毅然举起手里的餐刀,一把了结了恶魔的生命,也了结了悲剧荒唐的命运。

苔丝平静地走向绞刑架,安吉尔满脸泪水痛苦不已。

全剧所有暗涌的矛盾在这里推向高峰,观众心中的悲伤也在此刻达到了极致。

但苔丝终究是解脱了,纯洁的灵魂得到了久违的呐喊!

多年来,再次重温这样的经典时,心中依然交织着万千的情绪。

仿佛看到了无数人性中的善与恶,更窥视到了一个美貌天真的女子最后的挣扎。

或许,美丽不是原罪,黑暗的人性才是那个始作俑者。

无论这伤害是来自原生家庭的悲哀,还是整个社会世俗的偏见。

希望每一个女子都得到命运的善待,遇到合适的爱情,少一些试探和磨练,多一些真诚和善意。

唯愿世间从此再无苔丝。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庶人妈妈,写关于台湾的一切,执迷于欧美剧影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5 ) 说说ALEC和ANGEL

被ALEC蛊惑的少女们醒醒吧,这明明是一个披着真诚的外衣而行伪善之事的小人。

明明是自己想要堕落,却把责任推给苔丝说是她迷惑了他。

就像古代那些说女人是红颜祸水的卫道士们一个样。

他跟ANGEL的哥哥还有那个前女友没什么两样。

而ANGEL他的可爱之处在哪里?

不是他对苔丝忠贞不渝的爱,而是在生活的磨难中终于得到省悟,从当时卫道士们的重重包围下解脱出来,解开了道德的枷锁,冲破了世俗的藩篱,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而这一点,即使是现在,恐怕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虽然有点晚了,可是终归比没有的好吧。

那些说他虚伪的观众,试试代入到他的身体里就会明白,想要潇洒的原谅一个人的过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而懂得反省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

可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里,恐怕还是不想要付出这么大代价去赢得真爱吧。

所以,真诚这个东西,有时候还真是个双刃剑啊。

 6 ) 哈代的悲观主义

哈代悲剧作品里的典型。

苔丝和安奇的爱情悲剧源于社会,而非本身。

哈代的悲观主义也体现在此,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哈代不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确悲观,但不消极。

其作品里表现出的女性主义和对宗教的抨击即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抗。

不过这样的反抗并不彻底,在他的笔下,女性依然要依附于丈夫才能生存。

对于宗教,哈代是持否定态度的。

仁慈的上帝真的存在吗?

那个名叫“Mercy”的虔诚的基督徒是真的“mercy”吗?

这是哈代的觉醒,但这种觉醒似乎没什么用,徒增痛苦罢了。

 7 ) 唠叨唠叨

看过过两个版本,这个bbc的版本看过好多遍,一直印象里以为是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原来浑淆了。

记忆里是苔丝穿白裙子田野里跳舞的美,场景人物美的无法言说,自然是故事情节也非常的真实有张力,喜欢这个最初是美丽的名字,后期是被场景人物吸引,现在觉得剧情更是百转曲折耐人寻味的。

苔丝的父母家庭很是个悲剧,无知的父母幼稚的妹妹,贫穷是一种罪恶,滋生出各种邪恶的念头,不劳而获的想法也许是导致贫穷的最终根源。

拿女儿的姿色换金钱套近乎的想法看来在贫困家庭不算少见,这导致了苔丝悲剧命运的必然。

苔丝虽然生在农家却是个傲娇的女孩子,这也是她不愿意象公子哥低头逢迎的原因,男主是神父的儿子,确是个好的善良的男人,他爱苔丝,却跟她无缘,首次见面却错过,这一错就是一辈子,哎人生就是这样错过。。

走过路过就要错过。

这也是一种美,完美虽然好却不会让人新生惋惜,所以遗憾有时候也特别美!

我觉得这个名著美却不算矫情,恰到好处,既不会庸俗又不至于做作,这个度确实不好把握,一不小心就会过犹不及,就像画画一样。

即使看了多遍还是想再看的片子才是真的好片子!

 8 ) 苔丝我一点不喜欢你

我觉得虽然阿历克有错,但是悲剧主要的造成,还是苔丝。

她不但影响了她及她的家人,还影响了安吉及家人,甚至那三个女孩。

首先,被那个后,要么就杀了阿历克当然提前受刑,但起码不会给别人带来悲剧,要么就求他和自己结婚,挽救自己及家人的名誉,要么就想办法让孩子流产当这件事没发生过,远离家乡去工作。

第二,婚前向安吉表白扯那一大堆的没用半天都说不出口,我虽然同为女性理解你因为爱一个人不忍说出来不忍分开,但是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你要让别人有选择的余地,让他有自己选择后的人生。

你简单一句,你曾生过小孩就吐出的一句话,就会让安吉了解事实,这样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安吉开头不接受,但是经过一两年他接受了苔丝,二是安吉最终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分开。

这样,为大家都好。

第三,安吉离开了,你因为家庭的贫困及种种原因,又要选择依靠别人,那你为什么不去寻求安吉父母的帮助呢,你那么渴求幸福就每每要亲手悔掉幸福,非得又和阿历克一起,这就是你的精神吗?

不得不说,发生这么多事,基本上大部分都是苔丝造成的,这是我最不喜欢的英剧女主角,有时不是为了看画面唯美和BBC优质剧,我简直不想看这部剧。

 9 ) 从宗教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

我一直有拒绝悲剧的情结。

当我知道这是一部悲剧后,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它产生抵触。

就像我的爸妈为了保护我,总是把社会的阴暗面排斥在我的目光所及之外一样,我自己也慢慢地躲避生活、人生、社会的不好的一面。

《德伯家的苔丝》就在我多年的抵触中一直没有去看的一部小说,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还是电视剧。

终于,也许,主觉得我是时候看看这样的现实时,于很偶然的机会把这部BBC拍的4集电视剧带到我的面前。

结果果然哭的稀里哗啦,在一个人的宿舍里泣不成声。

爱情,自然是感动大部分人的一部分。

但更让我揪心的是源自我的信仰。

片中多次提到我的天主,我所信仰的天主,似乎是被作者所憎恨的。

虽然片中所讲是新教,即国人所称的基督教,而我信仰的是天主教(天主教的神父不像新教的牧师,是不可以结婚的),但是我觉得除了具体信仰方式不太一样,我们都是基督徒,都是侍奉同一个主的,即我们的天主,或是新教口中的上帝。

朋友告诉我,哈代写这个小说就是要反对宗教对人的束缚,因为宗教宣扬仁慈,但在现实中却又那么多人以上帝的名义残忍地对待他人;宗教宣扬善良,但是天性善良,并且没有做任何与天主的旨意不相称的事情的Tess却度过了如此悲惨的一生。

这是事实,面对无论来自这部小说作者,还是非教徒的朋友的诘问,我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确实在宗教的统治下出现很多。

然而,我始终坚信,这些错误是因为愚昧的人类作茧自缚的。

圣经是人记载的,教义是人规定的,虽然都是以天主的名义,但是天主的意图是不可揣测的,而愚昧的人类却作了那么多。

教义上说,不可奸淫,不可杀人。

(这里的“奸淫”在天主教的教义中又被具体解释为“不可有婚前性行为,不可同性之恋”等等)但是女主角Tess似乎都触犯了,严格按这些教义来讲,她是肮脏的有罪之人,她是升不了天国的。

虽然片中那个表哥很evil很dirty,但是至少有一句话他是说对了,他说Tess是the purest and the finest girl I have ever met。

我相信在主的眼里也是这样的。

圣经中有记载,当一个妓女要去亲吻被人们簇拥的耶稣基督时,人们把她拉走,说你这种肮脏的人不配去见耶稣基督,但是耶稣严厉地训斥了那些人,说只要有信德,只要肯改过自新,都是天主的好儿女,在父的眼里都是纯洁的。

可是那些统治者们啊,只挑选耶稣基督说过的那些对他们有益处的话,并以主的名义把它们定为“教义”,并对其严格按字面来理解。

“不可奸淫”,滥交自然是要被摒弃的。

但是像Tess那样无知的少女,在禽兽的强迫下的得到这样的遭遇,是犯了不可奸淫的罪吗?

她是sinner还是victim?!

片中如果其他普通愚众从字面理解教义也就算了,毕竟人民愚昧,但是身为牧师的儿子的Angel,受过良好教育和宗教洗礼的人,怎么也会如此愚昧无知呢?!

虽然他最后想通了,明白了天主真的意图——作为Angel去拯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的Tess,但是时机已晚,撒旦表哥又一次战胜了人类,诱惑成功。

天主失望了,祂对人们失望了,那些人们建立的社会只会让祂最美好的创造物——Tess遭到不幸。

天主只好自己将祂的宝贝Tess带回自己的身边。

是的,我相信,Tess和她的儿子Sorrow会进入天国的,那里没有人会指责她不是处女,因为她的灵魂是纯洁的;也没有人指责她儿子没有经过愚昧的牧师的水的洗礼,因为主已派圣神将他洗礼。

阿门

 10 ) 含蓄的缺失——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2008 BBC

Hardy近来与我而言像是被淡忘的旧爱,但回忆被唤起的时候那份感情是很牢固的。

他的作品里最喜欢的还是Tess of the D'Urbervilles,然后是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对Tess最喜欢的时候就是看了98年Justine Waddell的版本以后,最爱其含蓄、细腻、仿佛说不尽道不明的美。

记得以前看到有谁说Justine总像是孤花一朵,她作为Tess转过来婉婉涩涩却如清风吹过草坡般地一笑,就充满了宿命感。

It was fate.要说的还是08年BBC改编的新版Tess。

前三集是连着看完的,很动情,然后隔了一个礼拜回来看第四集就觉得不对劲了。

女人间的煽情我还能感动一下,男女间的煽情就有点过了。

到后来等Angel回到英国,就越来越狗血。

那一段本应该是很有看头的!

Tess和Angel重聚的那一场,竟然如此匆匆忙忙就过了,色调太暗,Gemma光着脚啪啪地踩在地上,两人急冲冲地说完台词她就一回身又啪啪地上去了。

多么怀念98版里Justine穿着白色的晨衣、披散着头发小心翼翼走下来、仿佛好不容易从一个噩梦中挣脱出来又坠入另一个梦里的场景。

恍恍惚惚朦朦胧胧有些迷离的"too late",回到Alec身边时情感又如何被激发将仇恨化为行动。

但08版里只从那个肥脸婆从钥匙孔里窥视的角度看着Tess如何向Alec发飚然后Alec也火了然后通过声音来表示搏斗开始然后门一摔Gemma穿戴体面慌慌张张地出来。

等冲到火车站里找到Angel那一段,我又开始怀念Justine带着几近是孩子般地笑认真地告诉Angel她已经把Alec杀掉的情景。

之后就颇有惊险大逃亡的味道,那Angel只管带着Tess不断地跑。

98版里却像一场幸福的最后的旅行,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结局是什么样的。

这回在大逃亡途中的大房子里干脆上演宽衣解带激情情感大戏,然后两人互拥在床上不断一边说着煽情的话一边流泪——才发现这是个泪腺极为发达的版本,Gemma几乎每个场景都要眼里泪汪汪一次!

到了巨石阵那里已经抽得我不行了,警察叔叔们出现了以后两人还手手相牵不肯放简直就像韩剧剧情。

那么经典的一句"I'm ready."就给两人的表情和表演给毁了!

再度怀念Justine那句坦然走向命运终结的"I'm ready."和在晨曦中随他们离开渐行渐远的身影。

最后结尾还加了个死刑前的场景(Gemma又开始掉眼泪了),Tess的脑海里不断地回想起他们的初遇,他们轮舞正好四目相对的情景,还有点像05P&P里众人都消失只剩男女主人公在那里转啊转……但我觉得这个版本太过偏重“如果那个时候你选了我作舞伴就不会这样了”的假设,这也许是Tess爱上Angel以后回想自己的遭遇所作的咏叹,但为什么不让它只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如烟飘过,尽管它留下的遗憾却是如此沉重?

凡是点到为止就可以了,这是我很喜欢Hardy的原因之一,他很含蓄,他用很巧妙的手段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但他从来不会明讲或者过多地阐述。

但08版把很多不必要的地方都放得太大,却忽略了很多细腻的很美的东西。

结束的镜头,也并非是Liza-lu与Angel手拉手安静地带着对死者的爱与维系走向一个新的开始,而是Liza-lu和Angel一起对着黑旗掉眼泪然后Liza-lu把他从黑旗的景象跟前拉开,太没味道了。

当然这版也有很多很漂亮的地方。

画面很好,风景很美,作为新版是有这个优势的,但有时十分清晰的画面也并不那么重要了。

Gemma长得比Justine更Tess一些,尤其是说起话来的样子,但角色设定,看到最后,就觉得这一点都不Tess了。

到后来她回到Alec身边,为家人着想的这一点被削弱了,她显得更固执更自我,更狠,这样一来给Angel写的那封绝望的信的冲击力也同样被削弱了。

牧场的三个姑娘很不错,她们的感情倒是多了几笔刻画,让她们有更多的柔情,她们对Tess的爱是让人十分感动的,激起我内心情感最高潮的时候是在那严冬恶劣的农场上Marian、Tess、Izzy重聚的场景,几近是愤恨地想她们到底招谁惹谁了要落得如此田地。

Liza-lu也很喜欢,一个总是沉默在一边但眼神里充满了内容的小女孩,这个角色是让书最终带有希望的因素。

Angel不够美好,虽然Eddie那张小雀斑脸很可爱但想不通为什么牧场四个女孩会对他那么着迷。

牧场上的爱情交待的太不柔缓细致了,因为牧场生活太模糊了。

98版里挤奶姑娘们和Tess把头靠在奶牛上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一边不知不觉就微笑起来,还会亲切地感谢一般地拍拍牛,还有那场书里刻画的“牛边的告白”,所有都是贴着牧场上的忙碌丰富的生活而发展的。

但这版里则显得太空了,有种“因为故事里他们要好起来所以他俩好了”的感觉。

于是Tess和Angel的爱情,本来在书里是很动人的,顿然少了很多看头,如果不是Tess还心怀糟糕的过去的话差不多就没看头了。

又开始怀念了,Justine版里温煦的太阳的金光伴着草坡上绿色的拂动以及流畅的爱情的滋生,那么美好,几乎就可以挣脱掉过去了,但因为那是Tess所以挣脱不掉。

个人感觉BBC的这版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更注重对观众的情感上的冲击,以至于有些地方有些滥情嫌疑了。

Hardy不是这样的,Hardy不仅仅是优美的风景——这谁都拍得出来——还有自然与人的心性的结合,自然塑造出了怎样的一个姑娘,而非自然的东西又怎样地扭转了她的命运;以及一些含蓄的,如同画面里那些林子,一层又一层,抽丝剥茧的美。

这一版拍出的只是一个故事,但不是一件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短评

对于Angel来说,tess只是一段感情经历。这一版的苔丝虽然不够惊艳,但是有乡下姑娘红润健康的感觉。可怜的女人,你轻信了宽恕,可你不需要被宽恕。

7分钟前
  • 熊大茸
  • 推荐

很典型的悲剧 可以推原著的本意 但是女主的表演真的有点不对头还是用力过猛 总之就是令这个角色反而有点绿茶而不是原著的感觉

10分钟前
  • 红油
  • 较差

2.5星

11分钟前
  • 风从海里来
  • 还行

女猪脚,额滴神,没有美貌我能忍,一点演技都木有,还尽拖累对手戏的人,这可怎么忍。。。愣是拖完4集,也是醉了。。。

13分钟前
  • Plutovey
  • 较差

哀莫大于心死

16分钟前
  • 368
  • 力荐

Everything is as it should be.      It couldnt have lasted, Angel.      Too much happiness.   

21分钟前
  • sukida
  • 还行

女主角长相接受不了,和原著中描写的苔丝有差距

24分钟前
  • Mithrandir
  • 还行

剧情真是够气人的,同样不喜欢苔丝和性格......

29分钟前
  • 还行

这女的性格太纠结了

30分钟前
  • 眼睛长在屁股上
  • 较差

yuck

34分钟前
  • 风太大我听不见
  • 较差

长了之后果然细节更加丰满,但最后的相见和告别还欠火候(最后一集让我失望地扣了一星半)~~可怜的姑娘~~

35分钟前
  • 花样年华
  • 推荐

演員長得很好,化妝也很棒,不像某些女演員不管演什麽角色都要貼上兩三層假睫毛。結尾的部分太潦草了。而Angel是不是太瘦弱了點?明顯是個不干農活的巴宝莉男模之流的。

40分钟前
  • 席德
  • 推荐

一句话概括:惨女人苔丝的短暂一生

43分钟前
  • SlapAHoe
  • 较差

悲惨

46分钟前
  • yanita
  • 推荐

人人字幕组

49分钟前
  • 雲語荷棠樾
  • 推荐

质量好

50分钟前
  • 力荐

看电视里在放就看下去了,小说是小时候看简爱时看的了,情节也不大记得了,不过看剧的时候渐渐的回忆起来了,Gemma妹纸的Tess挺合我意,跟小时候看书时脑补的Tess很像,朴实勤劳坚韧又惹人怜爱

53分钟前
  • sherrychan
  • 推荐

我总是回忆不起Eddie的颜 托妞的脸总会出现囧。。。

55分钟前
  • 推荐

BBC~

60分钟前
  • .............
  • 推荐

就剧集而言,Tess是我看过的BBC名著改编剧中最不喜欢的女主角。而这部剧也只有风景美丽而已。

1小时前
  • Black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