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这么快就能在cctv6上看到——没人看啊!!!
什么路数啊这,车祸了失忆了以此弥补了破碎的感情什么的最后重归于好也算是个完整路数,忽然转到《我脑海中的橡皮擦》是怎么回事?
中间还穿插了个极度恶心人的二次求婚,你一个专业搞电影的剧组,如此无耻的去山寨人家一个民间求婚的创意,结果做的还不如人家,有脸活???
啊得了接下来女主肯定要选择动手术了然后手术成功皆大欢喜也算完满了烂俗小商业片不都这样??
可是忽然瘫痪了是怎么回事我当时就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什么傻逼编剧!!!!!!!
熬到最后我一直看表想怎么还不结束啊啊啊啊啊啊啊PS:这部剧切切实实的演绎了什么叫——不作就不会死。
不作就不会离婚,不作离婚就不会车祸,不作车祸就不会手术,不作手术就不会瘫痪,最后终于把自己作死了,白百合,为何你作的时候还一副大义凛然。
再PS:张孝全你最后这么做算故意杀人吧!!!
太惨了你,造多大孽娶这么个老婆。
最后PS:白百合的表演从头到尾就是个脑残。
『被偷走的那五年』是香港導演黃真真的新作,本著對其前作『分手說愛你』的喜愛,進電影院看了『被偷走的那五年』。
然而,步出電影院後,除了狗血情節外,我竟彷彿失憶般,完全想不起印象深刻的片段?
而後,我重新看了『分手說愛你』和情節有些相似的『我腦海中的橡皮擦』,多年後,依舊被打動,感覺一如當年。
當我看到『分手說愛你』中男主角在機場用女主角最常問的那句:『我今天有什麼不一樣?
』問她,她搖頭,他回答:『我和從前一樣愛妳!
』那一刻我彷彿變成了女主角,忍不住潸然淚下。
當我看到『我腦海中的橡皮擦』裡逐漸喪失記憶的女主角在某日記憶重現之際寫下兩人滿滿的回憶自療養院寄給男主角時,心也不自覺跟著悲喜交集。
同樣是挽回所愛,同樣是女主角失憶,『被偷走的那五年』該有的情節都有,但與兩者相較,就是少了扣人心弦的細節。
【被偷走的那五年,給「現在」一次幸福的機會】失憶,是極老套卻總被樂此不疲運用的老梗,『被偷走的那五年』也不例外。
不同的是女主角車禍昏迷甦醒後,遺忘的只有近五年的回憶。
隨著女主角努力找回丟失的回憶,我們看到五年前後的她簡直判若兩人!
五年前新婚的她,與老公如膠似漆,一天到晚打打鬧鬧,完全是個幸福的小女人;但隨著她升職加薪,成為公司裡舉足輕重的人物後,她漸漸變得目中無人,眼裡只有自己。
她開始對老公頤指氣使,不時冷嘲熱諷,與閨蜜更因一次誤會不再往來。
事業如日中天的她,與身邊人的關係卻降至谷底,但她依然故我,直到出了車禍。
醒來後,瞬間忘了這五年的事,又變回原本人見人愛的她。
為何女主角遺忘的是近五年的回憶,而非其他時間?
我們看到五年前的幸福快樂仍深刻留在女主角的記憶中,她的失憶或許正是潛意識裡不喜歡五年間那個對待朋友同事苛刻、忽略和不信任愛人的自己。
因為失憶,女主角找回了久違的幸福,失憶對她而言,是不幸卻也是幸。
人都會變,五年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一定有些許不同,只是我們總以為變的是別人,要想看見自己在時光中的改變,徹底遺忘也許是喚醒記憶最好的方法。
然而,我們沒有時光機,也無法像女主角一樣瞬間忘掉遺憾的歲月,過去只能讓它過去,但至少在不斷往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提醒自己「莫忘初心」,不要讓原本美好的自己被生活磨滅殆盡。
【拼出了回憶輪廓,卻沒拼出情感細節】遊走在當下與過往之間的劇情,像是拼圖,一塊塊拼出女主角遺忘的時光。
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一張不夠完整的拼圖,東一塊,西一塊,零零散散,看得出大概的輪廓,卻總有幾塊拼圖呈現空白狀態,空白之處恰好是最重要的情感細節。
男女主角的感情看似很深,但前後的鋪陳卻不足以讓觀眾明瞭兩人之間的深情?
以至於當男女主角熱烈相擁、痛哭流涕之際,滿座的觀眾竟不約而同笑出聲,我想這肯定不是導演要的效果吧?
『分手說愛你』中,男女主角從原本的兩小無猜、如膠似漆,到出現差異,最後黯然分手,情節寫實到彷彿貼著觀眾的心,正因如此,觀眾才能深切感受到女主角的心酸與不捨。
『被偷走的那五年』雖然說明了兩人分離的原因,卻不曾在細節中牽動觀眾的心,看到後來只感覺急轉直下的劇情有些莫名其妙,無法感同身受,更沒有真正被打動。
看完整部片,發現自己依然像是局外人,記得的,不但寥寥無幾,且無關痛癢。
雖然電影想表達的我都明白,但少了最重要的靈魂,我也跟著女主角失憶了。
【披著日劇外衣,卻藏著一顆韓劇的心】本片的優點在於日式小清新的拍攝風格,畫面乾淨唯美,取景處也頗具文藝浪漫氣息:兩人每年共度結婚紀念日的西餐廳;女主角和閨蜜相聚的巷弄咖啡館;蜜月旅行時,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只有兩人親密依偎的身影,彷彿天地俱無,唯有愛情永恆定格;女主角白百何像百合般清新淡雅,演技也生動自然。
片中,外表所看到的一切皆像治癒系日劇,但實際上,劇情的走向完全向重口味的韓劇看齊,集合所有狗血元素:車禍、失憶、離別。
戲劇性的人生確實存在,如果能被打動,這些都無妨,可惜無法走進心坎裡,戲劇性,遂成為「為虐而虐」的莫名其妙之舉。
至於白百何與范瑋琪的閨蜜情,在電影中真是一點也看不出來,范瑋琪完全是來打醬油的,沒幾場戲,一點也沒刻劃出閨蜜情,唯一為電影加分的是她唱的主題曲。
雖然人世本無常,但我真的不喜歡太刻意的悲劇,不是只有「生離死別」的愛情才刻骨銘心,也不是只有「記得」愛情才無悔無憾。
既然已找回被偷走的五年,為何不能一起創造更多美好的當下?
回憶確實彌足珍貴,但再多的回憶都比不上此刻相愛的彼此。
時間之所以寶貴,是因為相愛有時,回憶可以無止無境,但兩人同在的時間卻有限,這不是更該珍惜的嗎?
最後「為虐而虐」的三十分鐘與整部電影完全格格不入,不如刪掉,會更好些。
這是一部關於「失憶」的電影,看完之後卻沒有失而復得的喜悅,只感覺我那沒被電影偷走的心,在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真的瞬間失憶了。
这电影不太好,写这个只是借它标题来用用。
因为碰巧5年前我初入桂林。
得到了人生算是最宝贵的经历,也算是最好的时光。
5年前,我初入桂林,还未到北京,甚至也从未想过要来这里。
5年前,我追了一个姑娘一年,可惜无果,其实主要原因也是我没太努力靠近。
现在人家生活照常偶尔通通电话!
蛮好!
5年前,我认识了两个大学最好的朋友(现在流行叫基友是吧!
)可惜现在一个遁入空门,再无联系,一个直接失踪,了无音讯。
剩下我一人机缘巧合混入帝都厮混至今。
5年前我得到了最好的机会释放了大脑,这是的确的,虽然中国大学教育基本无用,但是并不代表里面的学生就有借口放弃治疗了。
那是我最疯狂看书和 观影的年头。
也是我最爱问问题的年纪,那一年图书馆的副馆长都快和我成了朋友,我也找到了除了看书询问之外寻找问题答案的方式。
就连上网都是为了更方便的让自己能够寻找到同类人群。
如果说每个人都会有段最喜欢的年华,5年前刚好属于我。
那个时候,每到悠闲时刻就独自一人骑车到漓江边上,刀锋书店门口停下,叼根香烟,立足江边,看人游泳,钓鱼,谈情说爱。
偶有旅行团路过,黑丝美女带着自己的人马下车。
混入其中听她且行且说两江四湖的美景。
夕阳西下,肚子空空,随便找家小店就有桂林米粉3两。
候鸟飞多远也想念着南方,如果我回来还有没有人等待...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真的很受感动,里面的歌也特别棒,烘托出电影那种唯美浪漫的感觉,男女主角在经历了5年的空白到最后依然相爱,虽然最后悲剧收场了,不过这种爱情的美好感觉却无损。
但其实很多事情真的是不能如电影般那么美好,特别是爱情,错过的,失去的真的不容易再找回来了。
我其实也特别喜欢张孝全在这部电影里的塑造的这个角色,男主真的很让人感动。
有多少人能经得住被偷走的五年,五年能改变的事太多,太多的未知。
不能坚持到底的人只能残留遗憾却永远找不回那个你爱的人和那份爱的感觉,或许也会随时间淡忘那个在原地等待的人。
我对于失忆这种事情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大概是那种记忆中满是美好,但你却已是路人的无奈感情比较能够触动我心吧。
本片亦然。
虽然白百合失忆后近乎恬不知耻的抢人家男友的行为的确令人发指;虽然张孝全对女友不理不睬,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心猿意马,藕断丝连的感情骗子;虽然安心亚面对一个摆明了挖墙脚还理直气壮把你当小三的人都无力招架,最后还悄无声息消失。
但本片依然会牵动我某一根神经。
那种“睁开眼发现你不是我的了,我还不知道是为什么”的无力感,估计是我上辈子的原罪。
何蔓升职后应该最多是和谢宇平级,怎么会产生那种国产电视剧中集团老总和下岗职工之间的等级差距感。
何蔓是在离婚后马上车祸,并昏迷数月,从姐姐口中可以知晓谢宇常开看她,然后居然就有女友,这女友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谢宇还爱何蔓无疑,何蔓重伤昏迷,即便是离婚,这恋爱速度也实在过快。
而莉莉在得知男友前妻失忆,没安好心的死赖在男友家,居然一次温泉之旅就搞定了,完全的捡芝麻丢西瓜。
很多人诟病张孝全的哭戏,我倒觉得挺好,他的两场哭戏都挺让我触动,一个是白百合回来告诉他去见了心理医生;一个是纪念日买了诺基亚5300回来送他。
男人的难过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的。
最后的不得好死感觉有些过分煽情,黄真真似乎总是喜欢揭露现实的残酷,但爱情这种事情,无奈远比残忍来的更让人耿耿于怀。
他俩最后相忘于江湖,各自幸或不幸的生活,都比这样相濡以沫的纠结来的让我唏嘘。
最后说一点,第二次求婚挺好,不管是不是照搬国外视频,都挺让人眼前一亮,但安心亚的“这是我的新男友”百分之百的多余。
关于失忆的爱情我倒是推荐Rachel McAdams和Channing Tatum主演的《誓约》The Vow。
人家结局一个人没死,还一起结婚生子,相伴到老。
可比起本片来,倒更让人感慨万千。
首先,我不认为这部电影比《失恋33天》差。
其次,我不认同拿它和《分手合约》对比。
原本看到演员阵容和打分已经放弃了,仔细一看是黄真真的作品,瞬间决定去电影院支持一下。
我只看过她早期的三部作品,画质很渣,但是每一部都是诚意之作,至少她的每部作品中都有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甚至可以说,片子的出发点就在于此。
而当年truth or dare游戏的结局处理得也很令人刮目相看。
如果不是对导演有一点了解,我很可能会被一些影评中对于失忆梗和白百合个人标签等评论挡在影院之外。
抓住这两点狂吐槽很像是“影评人在看电影”,而作为一名普通观众,观影的感受要好得多了。
失忆确实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像大家说的那样,作为一部爱情轻喜剧,这样的带出方式并不算突兀。
况且导演也把很多细节处理得完整,甚至我一度怀疑这还是不是香港的那个黄真真。
后半部分反而让我看到了丰富的层次。
1.心理治疗的医患关系。
心理医生出现的时候身边女观众吐槽他长相让人接受不了——这是要看《小时代》?
在高压下女主变得暴躁、自我、多疑、脆弱,她对心理医生的依赖是说得通的,移情也是很正常的反应。
找一位没有外表优势的大叔来演,反而更能体现出女主彼时心理崩溃的程度。
把这个第三者塑造得猥琐,就如把新女友那个第四者塑造得矫情,都是一样的剧情需要。
我觉得让他们闪退没问题。
2.女人幸福快乐的标准。
如果可以一键ghost女主在职场上的成长和一系列副作用,没准儿她真的可以切换成天真可爱模式。
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孩身上那种阳光活力,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她变成女强人之后这些都没了,婚姻也出现了危机,究竟哪一个她更快乐点?
男主出去玩暧昧在先,女主怀疑他鬼混在后,这位多金有型的已婚男,再怎么深情也是有出轨倾向的。
软妹子和御姐哪种状态的女生更幸福呢?
她如果一直做小白兔,不够聪明伶俐,那脸蛋和身材也很快就不够看了啊,能保证老公不出轨么?
3.脑退化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
脑退化多发于老年人,女主车祸诱发,也算说得过去。
另外年轻时用脑比较频繁的人群,如果退休后一下子空闲了,不继续保持用脑频率,也会像运动狂人突然停止运动后发胖一样,脑退化的几率更高。
脑退化,给患者和家人带来的伤害,也许比肢体上的缺憾更恐怖些——未知的、越来越坏而不是越来越好的走势。
当邻座小妹妹不耐烦地说”她怎么还没死“时,我想,她也许没经历过亲人患重病的人生考验。
个人认为白百合的演技在片中这一部分有了质的飞跃。
4.最后半小时的慢节奏。
我想这不是电视剧为了拖时间,而是导演有意为之。
医院里那些患了重病的人,节奏就是这么慢的。
热恋小情侣的打情骂俏固然可口,然而有多少人能从容并肩面对生死呢?
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在《单身》中描写的丧偶之痛和探望病人那种微妙的心理过程令人印象深刻,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生的赢家、大众的精神导师,也一样难以漂亮地处理至爱之人的疾病与死亡对自己的影响。
5.如果只有喜剧没有悲剧,它就是一部玛丽苏电影。
在悲剧的调调中,导演安排了真的很有爱的“第二次求婚”。
关于安乐死的选择,片中没有给出答案。
给了就没意思了。
槽点也有不少,但是整体而言,这是今年我最喜欢的一部华语电影。
上佳的完整性和自洽性,亮点多且均匀,把被玩坏了的东西玩出了味道,以女主的高倍速走下坡经历告诫我们:感情和事业都是细水长流的好,另温馨提示:大脑也是有保质期的。
今天微博上转发中奖了,两张提前观影票,观影前还可以见到白百何和黄真真本人。
我们的座位在第一排08、09号,光很暗,脸部细节没有看清,但是白百何的声音挺温柔挺好听的。
为了这免费的两张票,(其实入场前买了爆米花和可乐,再加上来回的油钱,大概花了50元),我觉得应该写点字对得起爆发的人品。
第一排嘛,明星见面会的时候还好,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真的只想快点快点结束吧!
然后接下来是整篇的吐槽——被偷走的那五年,顾名思义,那五年发生了什么应该是重点吧?
但其实不是哦!
那五年呈现在闺蜜的口中、心理医生的口中,男主角的口中和琐琐碎碎的片段中。
嗯,观众自己会拼凑的:那五年里,前三年男女主恩恩爱爱后来女主角升职男主嫉妒在外面搞暧昧想引起女主注意结果女主同心理医生搞上床然后男女主角分手离婚。
全剧一直在讲的是五年前他们多恩爱,五年后白百何的人生有多悲催。
好吧,恩恩爱爱欢天喜地再加点带色段子搞点笑我还是看得挺开心的,但是!
两人复合后,白百何超光速病变,脑退化啦动手术啦颈部以下瘫痪啦要截肢啦求死不成啦,后来没死成后白百何顶着戴帽子的光脑袋恶狠狠盯着张孝全差点把我吓尿了好嘛!
今天是七月半啊尼玛!
我不是来看搞笑清新温馨小电影的吗?
我不是来探讨患了衰老症该吃药还是该手术,颈部下瘫痪该不该安乐死的呀好嘛!
再讲讲亲爱的配角们。
阿ken同学就是卖萌耍帅咯,中规中矩。
范范演的闺蜜也算清新可人。
不过说到闺蜜这条线我又要吐槽了。
被偷走的那五年里,原本从中学就开始是好朋友的闺蜜因为女主怀疑闺蜜与男主乱搞后绝交了。
嗯,导演你在告诉我们闺蜜多么不牢靠,我明白了。
还有安心亚。
所以真是主角命和配角命真是不同啊!
你好歹也是人家男主的正牌女友好么?
人家都离婚了的,住在你男朋友家里你怎么连还嘴都不会?
没有泡温泉不接电话最后连分手的戏码掉眼泪的戏码都没有,只是在男主同女主第二次求婚的时候当了次群演,说了句“这是我的新男友”。
导演,这不合逻辑呀是不是?
再有,女主何蔓她是失忆不是穿越被灵魂附体啊!
一下子爱吃牛肉了,爱看原来觉得低级的电影了,男主迟到她不生气了,还把屋子打扫得一根头发都没有,简直变了个人!
这合理吗?
这只是男性视角的幻想好嘛!
最后的最后,虽然按剧情发展,何蔓会安乐死的,但是按没按那个按钮我没仔细看。
等网上片源出来后我会再看下结局,如果按了就再加颗星。
如果没按,那真的只能呵呵呵了。
18点半出门,现在写完吐槽是23点半。
嗯,我被偷走了五小时。
《被偷走的那五年》:使劲爱,用力虐!
文/列文如果说葛优是国产喜剧片的标配的话,那么白百合如今已经成为国产爱情片的标配了,从《失恋33天》到《分手合约》再到这部《被偷走的那五年》,皆有上佳的票房表现,也可把说葛优的那句话套用在白百何身上了——“铁打的白百何流水的男主角”——身边的男主角从文章换到彭于晏再换到本片的张孝全,让人感觉她还真是百搭。
通过几部戏,也能看出为何白百何会成为“爱情片女王”,她那介于女孩和女人之间清纯与成熟兼备的感觉,虽非标准美女但颇为邻家的亲和力以及倍受潮流热捧的小清新气质,还有她个性气质中独具魅力的打动人心的真性情,这些都是讨好观众并达成共鸣的个人优势所在,而这些优点在本片中也都有体现。
《被偷走的那五年》从剧情套路上没有太多可说了,无非是采用了商业爱情片娱乐观众的常用模式,相当于“反《誓约》”+《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将戏剧冲突与极致煽情相结合,虽然某些情节设定难免有“洒狗血”的嫌疑,但整体节奏感舒缓而不沉闷,台词生活化而不枯燥,一些颇能让人忍俊不禁或者触动心扉的小细节更是影片的魅力所在,白百合与台湾演员张孝全的对手戏也有滋有味、深情款款,绝对强过《分手合约》里白百何与彭于晏的组合。
虽然本片的剧情模式并不新鲜,但这些经典模式吸引观众的戏剧化路数依然有效。
前半部分的“反《誓约》”模式——《誓约》是已婚女主角车祸后忘记曾经结婚,《被偷走的那五年》是已婚女主角车祸后忘记曾经离婚——兼具悬念与幽默,让人一方面通过白百何向张孝全和友人的追问,一步步发现他们离婚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在白百何对待张孝全“小清新黏人式”的同居生活中,收获种种尴尬的乐趣和甜蜜的爱意。
前半部分的剧情走向其实并不难猜,白百何和张孝全一开始就给人旧情难断的感觉,所以张孝全那个超嗲的现女友最后干脆消失一点都不让人奇怪,两人破镜重圆那是必须的。
真正在“爱情”二字上敲开观众心扉的,还是影片真诚与饱满的爱情细节,其中众人过节聚会时观看的张孝全当年向白百何求婚的DV片,把一场状况百出的求婚展现得真是既有爱又搞笑。
而白百何在了解到两人离婚的原因之后,通过电话跟张孝全尽诉衷肠,也是满满的掏心掏肺的感动,影片在此处达到的高潮感恰到好处。
不过,影片的后半部分也难免走进“爱情不够绝症凑”的俗套里,也许编剧实在也找不出什么方法让这相爱至深的两人再度掀起情感波澜,只好拿出“绝症”这个百试不爽的虐心利器了,于是剧情也就在煽情的大道上一路狂奔下去了,而白百何的上一部作品《分手合约》同样也是在玩绝症,难怪有不少观众说这两部片子比较相似了。
不过本片这种“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失忆类型的“绝症模式”,相对来说还是能创造一些动人情节的。
比如说有一场戏白百何出门,张孝全暗中跟随照顾,没想到在百货公司两人走散,张孝全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结果发现白百何居然已经安然到家,买了一个结婚纪念日蛋糕和一个手机作为礼物送给他,而手机已经是多年前的老款式了,白百何还在说“这个你一直想要的手机好难买,找了好久才买到的”,令人心动的甜蜜和令人捧腹的幽默调配得恰到好处。
而最终影片并没有给出一个大团圆结局,也没有像《分手合约》那样淡化白百何的绝症结局,而是把虐心进行到底,将白百何手术失败全身瘫痪的绝望一幕展现出来,让张孝全一次次的痛苦与一次次不放弃的坚持,制造出一波波的泪奔场景。
不过本片在此处有些用力过度,虽然会把一些观众煽得泪水涟涟,但我所在场次的观众则明显普遍无动于衷。
我有个姐们,找对象没别的要求,就是要爷们。
我们去了趟台湾,那里的男孩特别文雅,说话温吞柔软,待人和风细雨,搞得姐们莫名的不爽。
我问她,找个台湾爷们怎么样?
她说受不了,得打。
怎么打?
照三餐打,太较劲了。
白百何演台湾小清新,就有这种想让人照三餐打的感觉。
并不是说她不够美,也不是说她不够好,其实这两点都算不上是一定的标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欣赏浓眉大眼的,就有喜欢小家碧玉的。
只是演员选择角色的时候总是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大包子冒充小馄饨,没有噎不死人的事。
比如最近于正翻拍的《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扮演者陈妍希,挺可爱的babyface非要挑战清冷的小龙女,一脸痴呆相带来恶评如潮也是理所当然的。
白百何长的素,不是素雅而是素净,她五官并不出挑,演杂草永远比公主合适。
她的外形基本是按照胡同妞定制的,黄小仙时期连演技都不用,站到那儿说几句台词就是填那坑的萝卜。
那点女生的小情怀,失恋的小痛苦,搭配着她邻家女孩的外形,透着就是那么的和谐。
也可能真是因为她长得素,不化妆就和绝症晚期似的,最近白百何的电影形象都是按照这个路数塑造的,巧的是还都是和台湾团队合作,大概因为他们没接触过胡同妞,也不知道要怎么消费这一款女孩,所以就锅碗瓢盆的瞎招呼。
具体到这部《被偷走的五年》,白百何历经了失忆、失婚最后到丧命等一系列悲剧事件,脸色一点一点的惨白,表情一点一点的绝望,和剧情有没有关系不知道,与群众的观影体验倒是步调一致。
且不说这部电影剧情有多么的恶俗,剽窃了多少部经典作品甚至是网络求婚创意,也不说这两个人的情感的塑造是多么的敷衍,配角存在是多么的糊弄,对被偷走的五年的生活解释有多么的模糊不清。
就说在电影中,白百何光是车祸就出了两次,失忆一次(后面还痴呆了),如此高强度的悲剧堆砌再算上之前《分手合约》的两次绝症,白百合就像是收集龙珠一样,快集齐七颗丧龙珠召唤“搞死你”神龙了——当然,在这两部作品里,她都被搞死了。
《失恋33天》里白百何饰演的黄小仙追逐着陆然离开坐上的出租,一个人狂奔在黑夜之中,她也许有着任性,却也有着绝对的深情。
她在画外音中狂喊着“等等我吧,前路太险恶,请不要放弃我”,疯狂地渴望追回已经离开的心——这是电影最抓人的片段之一。
白百何就是为这样的情怀而生的。
她不是公主,也不是白领精英,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时间流逝间渴望邂逅世俗真爱的女孩。
明明在电视剧里的她就是普通的都市白领,人生百态,怎么到了台湾小清新电影里她就成了必须去死的悲剧女主角?
是台湾团队看错了白百何的定位,还是她传递了错误的角色信号,身为旁观者的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
只知道这些小清新电影抢夺了她的档期,为她塑造起狗血的高塔,告诉她你要去追求爱情,但追求到一半你就要死了,所以你得痛苦。
白百何的演艺之路还没踩夯实,她做不来这样的转变,尤其不能在如此虚无的剧本之下转变,所以她赌输了,她最终只能成为狗血爱情的牺牲品。
白百何所具有的快乐、坚韧的特质都被偷走了,置换成为廉价的眼泪和煎熬,感动不了任何一位观众。
像是一盘烤焦了的鸡翅,也不是不能吃,只是吃多了恶心还危险,没人愿意为了她频繁的冒险。
我期望现在的白百合面前,能有一个王小贱像在电影里甩她大嘴巴般叫醒她,告诉她什么才是适合,什么才是自己能演绎的。
不要再选错剧本,为了所谓的台湾市场而继续贱卖自己。
胡同妞不是不能死,也不是不能为爱而死,但至少不能得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病然后挂掉。
如果男主角必须去哭的话,他们需要的也不是一具尸体,而应该是一个藐视一切包括绝症的毅然决然的背影。
其实一直很期待这部片子。
五年很长也很短,被预告片里白百合一句,我不明白一觉醒来一切都变了,弄的撕心裂肺的。
专门进城看了这片子。
看完回来刷影评,就觉得现在的人很没意思,看电影看身边的人,看这个国家看社会,甚至这个世界,就是一副吐槽点很多的状态。
那些一遍遍写剧情的影评有意思么?
那些一直吐槽张孝全最后笑了,白百合绝症专业户,最后白百合绝症剧情老套,真的是用心了没有?
张孝全真心不熟悉,不评价,就觉得有点娘,但是整体感觉画面还是温馨体贴的。
白百合就TMD拍了两部这个电影,就成了专业户了,人失恋33天没死,人还拍过连续剧《浮沉》!
银不走小清新,你他妈让他画个倪妮的妆,走个风骚路线就要吐槽人家长了一张平凡的脸就不要走妖娆线。
以上吐槽讲完了,总结一句就是观众真他妈难取悦。
前半部分,把爱情和婚姻职场这些我们生活中都要遇到的联系起来了。
很国产电影风,比较喜欢,温情脉脉的讲,而不是像大部分国外片,直白又残忍。
其实真的相爱过的人,那些互相认可,那些快乐,那些甜蜜都是真的,谁又能否认每一段感情的美好开始。
其实那个现在的人,东西坏了就喜欢丢的小故事说的很对。
张孝全和白百合在里面不断的作,不断的放纵自己可怕的负面欲望,多像从前的自己。
他们一手毁掉了自己的爱情,生活,然后直接又残暴的选择离婚,内心却从未放下。
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相爱的人,在受到了伤害后开始武装自己,企图在爱人面前表现的刀枪不入。
是啊,当你刀枪不入的时候,你就没办法拥抱你的爱人了,你把最柔软的的地方裹起来,看似保护自己,其实何尝又不是把你的心和他的心隔开?
有个朋友问,为什么你会对朋友这么好,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了朋友对你的伤害,还愿意相信他们?
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敏感又多疑的时候,你已经间接的放弃了这段友谊,心里关起来门,那么后面无论他们多么努力的已经走不进你的内心,当开始相互猜忌时,那么失望,那些凭什么已经打败了你们苦心经营的友谊。
爱人同理。
昨天跟朋友开玩笑在算年份,我说我们老了,你觉得40岁还远吧?
你算算,对于我们,只有14年了,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可以做什么?
我们连自我修炼都还没有做好,这么短的时间,我们要找到爱人,要在一起,要爱的结晶,要相互磨合。
我们走的太慢了。
为什么要叫被偷走的五年,大家回到他们的五年前,即使那样拌嘴相互整蛊,都觉得密不可分,甚至范玮琪说的,前三年,都跟连体婴一样。
就这样分开离婚。
如果装逼的说,人生是一场旅行,他们这就是在开始看完一部分美丽风景后直接翻车了,无论人怎么重新活过来,经历的车祸现场的惨不忍睹,以及后期长时间的自我复原以及走出阴影,人生的一大半就过去了。
也许有人要说,不是有人离婚了也过的很好 ,你只看到他过的好,无论有没有感情,你知道那离婚的伤筋动骨是多么的痛。
张孝全说的,那是你忘了,是啊,忘了那些相互折磨的痛苦,是多么的难,轻易分开,也是他说的没那么爱。
我们人生除去校园生活,最恣意最努力成长最快,也是身边人最真心待你的也就是这5年了,我们从一开始的什么都没有,慢慢的积累相互的鼓励,不断的努力,最后成为我们相互喜欢又彼此依靠的人,而我们是工作的骨干,有着有品质的生活。
这样的五年,因为不好的磨合,他们失去了。
我不知道导演的真是意图。
我只能自我感受,至少,这个电影表达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我们需要用心去经营自己的生活,感情,还有工作。
这个世界谁没有忙乱累,繁杂如灾难现场一样的生活工作经历。
而这些,正需要我们本人以及爱人相互搀扶,一起共同去度过,调整进步的速度,适当的时候拉着对方。
我开始一直不太明白导演加死亡结尾的意图。
大脑倒带倒带到白百合出事的时候。
如果他们珍惜彼此,也许就没有这场车祸,也就没有脑神经被压迫,也就是没有手术这一说,没有生离死别。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假定的命题,我们按了另外一个键,走进的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最有意思的当属末尾对死亡的思考。
从小经历很多至亲的过世。
成为我娇惯身边人的另外一个原因了。
那么甜蜜的白百合和张孝全,好不容易和好重新相爱,最后却迎来死亡。
我们以为我们的时间很长,我们以为一辈子要经过很多事情,我们以为所有的事情都来得及。
可是光从车祸事故率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生命脆弱的不堪一击。
你以为的一辈子,很长时间,还可以后悔,还来得及。
世间上再重要的事情,都比不过对在意的人用心珍惜。
有时候,你会觉得,其实没有这个人,你也长大了,没有这个人你也一样走了很远。
可是有时候,你会发现,你自己一个人哭,那些别人可以有的宠爱,指导心疼,你没有,你拽着一口气,用力的长大,大家看着你长势喜人,不知你雷雨风电的,没有大树可以依靠。
你走了长的一段路,走着走着走歪了,没有人一开始带着你走,之后指导你走,又或者,你在这条路上摔倒了,没有人扶着你起来,拍拍你的会,擦干你的泪,告诉你,不害怕。
世界那么大,大家都忙着生,忙着死,忙着活着,顾及你的疼痛难过,希望你快乐的人,其实真的不多。
活到七十岁,才14个五年,而我,只剩9个了。
若能有酒今朝醉,不如惜取眼前人!
剧情好像林心如的微电影《遗忘》。@Home
挺惨的……就是第二次求婚那戏,确实二!
5/10
前一小时很精彩,后二十分很无奈。秀恩爱,死的快。
后半无力。。。
作死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就是这么任性!
纯是被传说中的小清新给骗了,感人在哪儿啊。
看到一半在想还以为是悲剧原来是喜剧,到后半段又发现原来真的是悲剧。张孝全从来没出过烂片,演技越来越好。白百何太美了!好看。
狗血的一逼,编剧何弃疗啊……
妈的除了有些诡异的节奏两个主演的演技都是很不错的。苦情小清新。
很好一个题材,竟然最后变成半身不遂的苦情,还不如又让女猪回复记忆算了。女主角很喜欢,男猪,不喜欢!
写了一大堆,不够写了,那就简单点吧。黄真真惯用的以DV拍摄为起点,温馨垫后,而后平淡引出悲剧,悲情色彩加重,推向高潮,时间冲淡悲剧,最后来一个懵懵懂懂的结尾,接下来,演员表。《分手再爱你》基本也是这个路线。黄真真手法很独到,失忆狗血,但内容真实,手术失败更是伏笔。还有很多篇幅有限。
不错 小清新 台湾风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点 还是前度好 和 秀恩爱死的快。始终还是不喜欢白百合以及觉得张孝全好奇怪的存在。
开头好好的。为什么要弄个烂尾呢。
感觉还不错~像色拉一样的电影...有个小泪点~谢君豪的双眼皮好宽好宽:>
很希望这片子能有个好结局,最起码也别悲伤那么久
感觉还不错。白百合真会演。结局有点不像传统的好结局。却是越来越糟。在要自我了断那里其实蛮感人。但她的斗鸡眼有点搞笑。怎么老是演各种病啊!
一点新意都没有
前1个小时轻松活泼可以打3到4星,后1个小时就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