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旗再次飘扬在加勒比海的碧波骇浪上,《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已于5月26日上映,各位有没有急着买票入场一睹电影真容?
时隔6年,我们又能看见这样的“杰克船长”……
这样的……
当然,还有银幕上这样的……
事实上,“杰克船长”作为已逾15年的“加勒比海盗”系列的最大生命力所在,正是由约翰尼·德普一手塑造的。
上世纪90年代,加勒比海盗的最初创意来自迪士尼旗下的同名主题公园。
迪士尼公司对开掘多渠道全方位产品的热衷有目共睹,《加勒比海盗》也是迪士尼继《草地英熊》后,又一部移植游乐园设施的作品。
构想最初,剧本只是个融入了些神鬼元素的俗套冒险故事,塑造一位海上英雄,历经艰难找到宝藏,宣传目的达到,皆大欢喜。
直到他们找来了德普担任主演——我想象的18世纪海盗都是摇滚明星!
烟熏妆、兰花指、摇摇晃晃的走路姿势,简直像个嗑药的娘炮。
德普为杰克·斯派罗船长所设计的角色形象,和迪士尼的初衷大相径庭,他们想要的只是好莱坞程式化的英雄,哪是这种……
从商业角度看这样过于冒险,然而事实证明德普的坚持己见是对的,这个角色为该系列带来了40亿美元的收入,也让德普赢得了生涯第一个学院派(奥斯卡)提名。
杰克船长是个不折不扣的后现代角色——其行为的意义正在于无意义,人格的魅力正在于不可理解。
这一形象多情而不薄情,贪生却不怕死,生死乱战中有闲情去找帽子或吹吹别人头上的羽毛,寻到宝藏又抛弃,抵达不老泉又放弃,“最好还是别知道何时是生命的尽头,这样在生命的每个瞬间都能感受到生命无限的奥秘。
”杰克船长怀中的罗盘从来不指南,掌舵信风乱转,目的地在哪航程有何意义早被消解,他梦寐以求的只是能一次次乘坐“黑珍珠号”出航而已,和他的扮演者德普一样——在意的只是未知的冒险状态本身。
对自由的向往,对冒险的渴望,永远在探索的路上,符合人类尤其是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价值诉求,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也是海盗作为一种亚文化的精神内核。
于是新世纪以来,我们还能看到:
《刺客信条:黑旗》
《海贼王》
《大航海时代OL》等等海盗题材的文娱产品。
某个题材/类型的大众文艺作品会格外流行,一般有两种原因:其一是在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反映了某个热点问题;其二则是技术的进步突破了瓶颈。
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系列正是搭乘了后者的东风,我们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加勒比海盗》,同样如此。
至于其流行和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则是上述的文化维面了。
类似的还有:随“大航海时代”而来的“大航天时代”,科幻题材也符合“更广阔生存疆域下的自由”“对更广袤世界的探索”这两个共同点,随着呈现技术越发高超,近年来也渐渐从小众走进了大众视域。
那么,海盗究竟从何而来呢?
寻源上溯,“从船被发明的那天起海盗就出现了”并非戏谈,这一“非法”职业的诞生与发展,有着相当久远和漫长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27世纪,腓尼基人的航海路径与商业版图,就抵达了今天的西西里、北非、西班牙以及直布罗陀海峡南北岸。
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航海民族,拥有超前的经济头脑,他们依托强大的造船业,制造出“投石战船”、“弩炮战船”,在爱琴海和地中海水域进行劫掠和贸易活动。
海盗的产生与海洋文明几乎同步。
但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于这些杀人越货的海上强盗并无太多负面评价,希腊文化认为欲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古希腊人会将去远海航行以寻求奇遇和虏获物的男人都称为“海盗”,并把海盗活动同游牧、农作、捕鱼、狩猎一起并列为五种基本谋生手段。
《荷马史诗》里奥德修斯就对自己带领手下出海劫掠埃及的经历直言不讳,这毫不妨碍他被视作英雄来赞颂。
著名的英雄奥德修斯也有类似海盗的劫掠行径比起远古时代“先行者”们,北欧海盗的出现要晚得多,主要活跃于公元8世纪至公元11世纪这300年间。
英语中的海盗是“pirate”,北欧海盗则有个专属称谓:“viking(维京)”,该词汇于18世纪被收入英语,还蕴含着“浪漫的海上英雄行为”意蕴。
语言是文化的最佳载体,这些大胡子、牛角帽、高大强壮、从北方冻土渡洋而来的“野蛮人”确有资格享受这种“特殊待遇”:他们凶猛猖獗,带有浓厚的组织化乃至国家化色彩,掀起了一阵波澜壮阔的海盗寒流。
793年6月,有组织的丹麦海盗抢占英格兰东北部的霍利岛,摧毁式地洗劫了林迪斯法恩修道院,“上帝的殿堂遭亵渎,圣徒的遗体像街上的粪土一样被践踏,至少有三个主教区消失了。
”自此,维京海盗们频繁袭击西欧和南欧,他们“借助海潮上涨迅速登岸,疯狂劫掠并肆意杀人,物质的损失,男人与妇人的屈辱,对尚未稳固确立的文明造成莫大威胁。
” 维京人大规模大范围的血与火行径,可谓真正将海盗这一职业“发扬光大”。
历史上的维京海盗船然后便是15-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了。
随着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们开辟了通向大洋彼岸的新航路,海盗们也把老巢从地中海搬到了新世界,在这个自由与荣誉共重、炮声随海风齐飘的时代里,开启了属于海盗的“黄金岁月”。
这一时期堪称“人才辈出”,譬如参与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皇家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臭名昭著的“黑胡子”,创制“海盗法典”的“黑男爵”巴塞洛缪·罗伯茨,留下宝藏传说的威廉·基德、巾帼不让须眉的安妮·波尼和玛丽·里德,嗜血如饴的魔头亨利·摩根等等,这些大海盗均因其各自的特色与传奇经历名噪一时,也给后世各类文艺文化产品留下了可塑性极强的宝贵素材。
最后,让我们说回《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好了。
(dead man tell no tales译作“死无对证”算不得高明,但既然约定俗成下文沿用)提示: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剧情上《死无对证》遵循了系列的一贯模式:即麻烦找上了杰克,解决难题的钥匙会是某个传说中的宝藏,被卷入事件的主角们在陆上海上一番冒险,最终化险为夷。
本作亦然,只是有了第4部的经验,《死无对证》大打情怀牌,它与前三部的勾连更加紧密,威尔·特纳与伊丽莎白均有短暂登场,冒险的主体实际上是威尔·特纳的儿子,以及某位大人物的女儿。
另一方面反派也回归“死人军团”,由哈维尔·巴登出演“海上屠夫”萨拉查船长。
前三部曲所构成的完整系列都采用三条线叙事:杰克与主角一条线,反派一条线,海军一条线。
本作弱化了海军,冲突更加集中,在故事的演进上也就稍显单调,中段甚至颇有公路片的格调。
戴维·琼斯或许是好莱坞电影中排得上号的经典反派之一,通过对他“和海女神相恋,后觉得被骗一怒之下剜出心脏”的过往经历挖掘,也成功让这个角色变得立体起来。
萨拉查船长同样“受到诅咒”,同样带着一只“亡灵大军”和功能恐怖的船舰,除了外在的呈现方式不同,几乎可以看成是戴维·琼斯的复刻版本。
但这次的反派更像个单纯的功能性角色,作为海军的他曾发誓屠尽“瘟疫般”的海盗,后被嫩得能挤出水(银幕上可以看到通过CG技术还原的杰克年轻容貌)的船长设计“陷害”。
解除诅咒后,萨拉查唯一的目标就是找杰克复仇,行为动机相对单薄,人物更谈不上立体。
另外两位新演员的表现算是无功无果,承载了各自担负的故事功能。
听上去套路满满不是么?
但刨去情节与人物上的深究,《死无对证》满足了一切爆米花大片的合格要素。
你依然可以看到系列的优良传统——波澜壮阔、炮火齐飞、惊心动魄的海战。
也能看到笑点满满的插科打诨,还有配合着滑稽搞怪、让人忍俊不禁的动作场面。
故而达到了叙事节奏上的张弛有度。
抢银行有《速度与激情》既视感,最后堪称亮点的巴博萨船长的结局有《银河护卫队2》既视感……如果这是第一部的话,大概平庸是个合适的评价词,但当它作为系列第五部出现,评判标准就变得暧昧了起来。
毕竟它延续了系列粉丝的海盗梦、加勒比梦。
俗套,但精彩。
十几年过去了,观众们从孩童到成人,从学生到工作,从青春年华到成家立业,从弱冠之年到奔而立而去,这个系列伴随着80后、90后的成长。
近几年我们在银幕上见证了《神奇动物在哪里》对魔法世界漫长的告别,见证了“狼叔”的悲凉落幕……幸好,杰克船长还是那个杰克船长,依然风度别具,魅力迷人,还能再次乘着“黑珍珠号”向着地平线扬帆启航。
当《加勒比海盗》的主旋律响起时,还能燃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呐喊、为之心驰神往。
寻找了两个多小时,“蕴含着一切海上正负力量”的海神三叉戟,最后被轻而易举地一剑劈碎,“所有诅咒全部解开”,是否也就意味着不会再有魔幻色彩,系列走到了尽头?
然而,彩蛋里却再次出现了戴维·琼斯的身影。
那便再度启航吧。
也许能如希冀的一般,加勒比海永无尽头。
1、杰克助攻亨卡cp也太好磕了😄话说杰克年轻时做的特效还挺逼真,虽然磨皮明显,但是一颦一笑还是很有神韵的2、片头亨利的那句“我只想要你回家”和片尾卡莉娜的那句“我的姓是巴博萨”让我泪目,话说亨利卡莉娜同年龄的话那巴博萨不是很晚才生她???
当年威尔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巴博萨就已经这么老了,谁能想到巴博萨当年帮威尔伊丽莎白主持婚礼,多年后自己的女儿会嫁给他们的儿子呢~3、这次的女主我最喜欢,聪明漂亮,又不会添乱,比之前那两个好太多,第一个跟泼妇+碧池似的,第二个是女土匪,终于来了个正常的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人,也是目前唯一不和船长搞暧昧的正经女人😏4、哦漏!
我的巴博萨船长!
能不能来个女巫把他从灵界救回来😭既然是he的结局就不该把他写死啊,明明就没必要,还是演员不想演续集了吗😂话说那个光头女巫有啥用???
还不如之前那个黑人女巫呢。
5、这次的反派面相比之前的反派都恐怖,令人不寒而栗,看到几个豆友说脸上长贝壳很恶心,我觉得萨拉查嘴里淌黑水更恶心,而且戴维琼斯和黑胡子至少还讲点道理,这萨拉查不讲武德,还军官呢,比海盗还海盗6、话说这一部he怎么老特纳没出现(参演)?
他不是一直和儿子一起在荷兰人号上引渡吗?
那现在诅咒没了,不是应该和儿子一起回家享受祖孙三代的天伦之乐?
难不成诅咒解除后回家的路上就老死了?
😂7、觉得这一部最好看,目前为止比之前的4部都好,因为很感人,扣一星祭奠巴博萨8、看彩蛋好像下一部威尔和伊丽莎白又回归了,唉,那烦人的疯婆娘又要回来了吗?
受不了,就不能继续拍儿子和媳妇吗?
或者来个人把疯婆娘绑走,然后下一部的主题就是父子踏上寻亲之路,天文学家媳妇和杰克船长神助攻,最后结局再来个大团圆,疯婆娘客串露下脸就完事了😂
Who am I to you? Treasure.
演了十四年啊,Captain Barbossa 终于死了。
连波塞冬的三叉戟都折了,所有诅咒和传说都消除,加勒比海盗你也该完结了吧,为什么不看齐魔戒在最完美的时候离场,越拖越长,非要把这个系列砸手上。
从第一部开始就是同一个主题,为了自由去当海盗,当上海盗被诅咒后折磨多年只想做正常人,结果14年之后Captain Barbossa你在金光闪闪的宫殿里穷奢极欲时想不起来当年在黑珍珠号上你的终极梦想就是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吃一口苹果吗?
Captain Jack Sparrow,第一部那句"Bring me that horizon"真是让人神往,你的形象永远自由不羁,这次结尾故技重施"I have a rendezvous beyond my beloved horizon.",我不再是豆蔻年华的无知少女了,不会再买你的账了,你哪里是自由,明明是逃避,每一次麻烦都是你找回来的,每一集都能看见你背叛自己的信仰,你的老婆到底是海洋,黑珍珠号,还是朗姆酒?
《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作为《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中的第五部,精彩的角色莫过于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饰演的杰克船长,有些幽默风趣;
杰克船长 其次,出现的新人物布兰顿·思怀兹 (Brenton Thwaites )饰演的亨利,与他所关联的是来自第二部电影中的奥兰多·布鲁姆 (Orlando Bloom )饰演的“深海阎王”威尔·特纳【遭受聚魂棺的诅咒】;
特纳船长 新的敌人是杰弗里·拉什 (Geoffrey Rush )饰演的亡灵船长里海海盗王赫克托·巴博萨船长,也是杰克的宿敌; 而布兰顿·思怀兹 (Brenton Thwaites )饰演的亨利,实际上也是特纳和伊丽莎白的儿子,同样有着冒险精神,不过在寻找远古三叉戟途中,遭遇亡灵海盗; 虽然对于《加勒比海盗》电影《死无对证》确实可以作为终章,但是约翰尼·德普所饰演的杰克船长留下的印象也是让人记住他的经典角色,在电影中的古怪角色,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昨天下班之后陪爹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恐怕我最大的错误就是为了回顾剧情把前三部重新刷了一遍,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题头选了整部电影最帅的一张图,年轻的杰克船长从老船长那里得到了罗盘,最终拯救了海盗,演员的功底还是很到位,把杰克年轻时的青涩和初见端倪的桀骜都表现了出来。
但是看到这里我还是有一些疑问....
杰克船长你的罗盘到底哪来的?
下面开始说正题:(部分剧透不过似乎也不太严重,反正这电影看个开头你就能猜到结尾)首先从故事层面:前三部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从黑珍珠的诅咒开始,到东印度公司的崛起而结束,虽然在第三部的结尾勋爵的旗舰被炸毁,单只不过是让东印度公司损失了一艘船而已。
随着以国家机器为背景的大型殖民团的出现,未知海域被不断的探索,留给海盗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衰落已成必然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勒比4选择了一个前传的背景还是很聪明的,而加勒比5中,杰克船长垂垂老矣,巴博萨耽于享乐,故事的主线靠比尔特纳的儿子和一个活死人船长撑起来,既不“海盗”也不“丰满”影片中还大量出现和前三部设定相悖的情节影片的开头,小特纳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飞翔的荷兰人号,看到比尔的脸上也长出了海藻,而第三部的剧情中指出只要荷兰人的船长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将亡人送到彼岸)就可以不变成怪物还有就是杰克船长罗盘的来源,上文已经指出然后是角色层面:杰克船长:广受喜爱的不是他的骚浪贱,或者说不只是骚浪贱,而是贱萌下面隐藏的智慧,在这部影片中都没能够体现,真的只剩下骚浪贱了。
女主:是一个被定义成女巫的科学家?
按照东印度公司的发展请款来看时间背景应该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当时伽利略已经发表了《对话》并做出了望远镜,不过联想到老先生的结果似乎一个女人被定义为女巫也说得通。
能感受的到导演想把她塑造成一个智慧女性,但是真的没能体现出来智慧,一些细节也没能交代清楚,从头到尾就被胸前的两团闪瞎眼。
男主:可以说让我非常失望了,完全继承了父母双方的缺点,没学到老特纳的身手学到了莽撞和迂腐,没学到伊丽莎白的机制学到了固执,除了泡妞的时候懂得从善如流以外基本没什么闪光点。
萨拉查:一个生活在自己小世界里的大反派,实力不俗但是脑袋不太好使,就是一个字“干”准尉:抱歉他的名字我没记住,没有詹姆士的正直也没有勋爵的手腕,活该你死得早配角:很多老角色都出现了但是戏份都不多,有没有两可,致敬的成分居多最后是拍摄层面:前三部的时候节奏明快目不暇接,一些细节总要二刷三刷才能看得懂,打斗场景出人意表又在情理之中,人物性格特点突出而不失立体这一部在电影院灯亮起的那一刻我居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导演努力想再造一个标志性打斗场景但是力有不逮。
体现人不性格的时候没能抓住表象下的本质,巴博萨忽然冒出个女儿来我也是醉。
节奏拖沓镜头切换不到位,很多细节交代的也不清楚最后:如果是某一个演员的演技导致出戏,是演员的问题,如果所有的角色都不够丰满,似乎是导演的问题,但是,如果整部影片从人物到剧情都差强人意,那么说明这部影片的制作和定位本身就有问题。
东印度公司之后,海盗的空间没了,海参三叉戟的消失,诅咒也不可凭恃,传奇已经结束,没有续写的必要了,就如同我标题写的:加勒比海盗五,加勒比海盗无别再拍了好吗?
求你了PS:女主是好看的,扮相也好看,但是不是说斯考达里奥是有名的飞机场吗?
那这两团是怎么挤出来的谁能教教我?
整部影片最帅的是年轻时的杰克船长
原文发表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7172241
#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 没想到观影最好体验竟然在泰国的清迈。
设备当面,real4DX影厅里面的光、风、雨、座椅配合剧情的晃动与椅背的锤击,和影片冒险海盗题材配合的很精彩。
观影人素质方面,前泰王虽然去年10月份已经过世,但播放影片前还是先放映了他的纪念片,观众自觉的站立肃穆观看,即使他们已经观看过无数次;影片在播放电影的最后一帧画面后,观众才陆续离开影院,而不像国内结束字幕一出现就全部跑了。
这次我跟着他们完整观影后的直接好处是看到了彩蛋部分以及有机会和邻座的美国妞合了张影。
看了《加勒比海盗》最后一部,很激动,也很欣慰。
不管还有没有下一部,德普的退出,意味着杰克斯派洛船长将永远成为传说,《加勒比海盗》也将从此在我心里画上句号。
来观影之前,没有对剧情抱过太大希望,整部影片也确实没啥太大惊喜。
贱贱的杰克船长狠狠的戏耍了英国军队一把,最终自己什么好处也没捞着。
以小强般的不死之身扛住海神波塞冬三叉戟的威能,就问你牛逼不牛逼吧。
巴博萨这个好基友关键时刻救了杰克,虽然对杰克表示了小小的蔑视和侮辱,不过我相信他内心是爱杰克的,所以才会总是在前几部的关键时刻都救了杰克,当然,除了第一部《黑珍珠号的诅咒》。
最后更是以一种求仁得仁的方式向大家告别。
这集的死灵海盗没什么特殊的,除了凌波微步帅帅的之外,其他都相当弱鸡,最后也是被一锅端,毫无悬念。
因为整体剧情没有跳出前几部的套路,甚至某些模式还重复了,所以对演技啥的就没啥可夸的,中规中矩吧,杰克船长的老态倒是显现得十足了。
这部特效更精致了些,死灵海盗的残缺之躯还挺有意思的。
该有的笑点依然有,也没有生硬做作,大家都看笑了,煽情的地方没有,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每次响起的时候都会让我小小的激动一下。
莫名的感动点有几处:小鲜肉版杰克船长出现的时候,有些鼻酸,十多年过去了,德普真的老了啊。
巴博萨最后掉到海里去的时候,我想到了甘道夫。
大帅比精灵王子解除诅咒后和凯拉奈特莉深情相拥,一起打酱油的时候,还是挺欣慰的,人到齐了,剧组也是用心啊,算是圆了影迷们一个心愿吧。
其实这部电影只要能让我看到第一部那四个人出现,就够了,我想,大部分影迷其实也就是抱着这种心态去观影的吧。
《加勒比海盗》的伟大之处,是让大家喜欢上了杰克船长这个贱贱的角色,让大家迷上了海盗这个声名狼藉的反派设定,哪怕他们在影片中根本没干过啥好事,这种类型片,很难再开一个新系列了。
这是又一个时代的谢幕,从此以后,杰克船长将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一个传说了。
再见了,我们的杰克斯派洛船长,朝着星辰的方向,航向天边吧!
《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2017年上映的加勒比海盗电影。
比起第四部外传式的不知所云,这部电影的质量稍好一些。
至少是和第2和3部的主线故事能够对接得上。
但是男主角,作为前三部男主角铁匠特纳的儿子,和一位女天文学家(她的身世也是一番故事),两个年轻的男女主角显然没法取代Orlando Bloom和Keira Knightley的地位,基本没啥化学反应。
杰克船长虽然依旧在,但是Johnny Depp显然老了太多。
影片特效做的不错,最后三叉戟大分海水还是挺震撼的。
加一段科普:片中年轻版的杰克船长,是用了两个演员融合成一个角色:德普本人,和23岁的演员、歌手Anthony De La Torre(下图右)。
两人都演了一样的年轻杰克戏份,接着用CGI电脑特效,将这场戏德普的样子做年轻化调整,融合Torre的部分外貌。
CG部分由长期与迪士尼合作的著名视觉特效工作室Lola VFX完成。
对于年轻版杰克,德普本人说看着不太习惯,不过制作人杰瑞·布鲁克海默说德普曾开玩笑说:这我就不用干活了,我喜欢(来自@守望好莱坞)
Captain Jack Sparrow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黑眼圈烟熏妆,脸上时常挂着贱兮兮的笑,嗜酒如命,走路摇摇晃晃,说话颠三倒四,贪图钱财贪图美色,紧要关头都能插科打诨,好像对什么都没多少在乎,但是离不开大海和他的黑珍珠号。
我们的小帅哥,特纳的儿子,在监狱里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非常诧异,我TM找了这么多年的杰克船长就是你?!
是呀,就是他啦。
迪士尼当年做加勒比海盗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迪士尼公园里新开的海盗区域,没想到无心插柳做成了一部卖座大片。
然后才有了系列作品。
这个系列电影的成功之处可能是在于海盗题材的独树一帜,和非典型性主角身上的邪气和痞气。
一般的系列电影主人公都有人物成长的任务,从默默无闻啥也不懂到身经百战万人之上。
但设定之初的杰克船长就是这个模样,他的性格也不会改变,所以人物成长的部分都是由配角完成的。
从特纳到特纳的儿子,巴博萨到巴博萨的女儿,换了一代人了,我们的船长还是那个船长。
每一部电影有新的敌人和新的宝藏,新的旅程新的伙伴。
这个故事好像在哪儿结束都可以,因为杰克船长一直是自由的,他一直在海上。
有很多人说海盗5是裹脚布,然而个人认为对于海盗迷来说,这一部至少在海盗系列可以排上前三。
看点一:杰克年轻的时候的样子和故事,白嫩嫩的青春模样确实蛮帅,让我想到海贼王里的路飞~掌握了海盗船的杰克,戴上船长帽掌着舵,迎着阳光看向大海,意气风发不过如此
看点二:黑珍珠号的回归,没有了黑珍珠号的加勒比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配得上杰克的海盗船只有黑珍珠。
看点三:威廉一家人团聚还加上一个儿媳妇卡琳娜,阳光下在沙滩走过来的伊丽莎白美到窒息。
看点四:前几部故事的串联,有很多以前半懂不懂的事情都串起来了,很适合怀旧。
不足的地方应该是幽灵船的故事用过了,没有太大的新鲜感。
真正的女巫就是一个酱油角色,少了精彩的打斗片段,杰克前期太颓了,虽然还是很贱。
在海盗5里,有很大的篇幅都在讲海盗的精神,执着、坚定、向往自由。
被禁锢的威廉,被禁锢的亡魂,宁可死在海上也不在陆地生活的海盗船长,要完成父亲遗愿的卡琳娜,想打破诅咒解救父亲的亨利,还有前期生活略显颓废的杰克……
杰克说我要去天边赴一个美丽的约会。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海盗的归宿只有大海。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丰富的感情流动 不管是群像还是两个老师的塑造 假期结束了 戏剧结束了 但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和你的眼睛颜色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好细腻的电影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草莓酒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夏天要结束了,假期要结束了,她也要和她分开了。为了逗她笑,一贯严肃的她把面具放在她的盘子里。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夏日戏剧节的吊桥效应。草莓酒、亚美尼亚婚礼、蛋糕上的巧克力面具、海边偷吻、“你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不要放生五千块买来的生蚝啊😭
3.0。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