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人山人海

人山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主演:陈建斌,陶虹,吴秀波,李虎城,鲍振江,章宇,李彦明,王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贵州话年份:2011

《人山人海》剧照

人山人海 剧照 NO.1人山人海 剧照 NO.2人山人海 剧照 NO.3人山人海 剧照 NO.4人山人海 剧照 NO.5人山人海 剧照 NO.6人山人海 剧照 NO.13人山人海 剧照 NO.14人山人海 剧照 NO.15人山人海 剧照 NO.16人山人海 剧照 NO.17人山人海 剧照 NO.18人山人海 剧照 NO.19人山人海 剧照 NO.20

《人山人海》剧情介绍

人山人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铁老大(陈建斌 饰)几年前在外地打工回到家乡之后,就不愿再离开家乡了,他决心安于现状,在茫茫大山深处养家糊口。他与弟弟在乡村的垭口开着摩的,维持基本的生计。一个午后,摩的司机们围聚于垭口等待乘客。铁老大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与兄弟的最后一次见面。一个乘坐弟弟摩托的长发青年(吴秀波 饰)在静谧的半道上突起歹意,持刀抢车,将弟弟杀害,然后驾车逃逸。 铁老大决定千里追凶,为弟弟报仇雪恨。他骑着摩托车从南跑到北,贵州、重庆、内蒙、山西;一路追踪,历经背叛、欺诈、世态险恶与自我情感的挣扎,最后在一家黑煤矿找到凶手,自己却也一同陷入绝境……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第4防御区芳心终结者等待奇迹降临短暂的偷情纪实人人都恨克里斯第一季自称贤者弟子的贤者亚当变奏曲天堂凹专业团队五次相亲爱人·同志妖宴长安执法者:巴斯·里夫斯函馆咖啡百合与直觉神勇武工队传奇机动奥特曼第三季漠北七雄:狼王中国家庭之新渴望想死趁现在新扎师妹3林冲之风雪山神庙囧途夺宝弗兰尼-克鲁格尔恐怖故事死亡终点站太极侠名扬四海逝者之证第一季妖怪合租屋最好的婚礼

《人山人海》长篇影评

 1 ) 期待真正的《人山人海》

最后由于老铁相信政府,我公安略显神威,抓住了罪犯,挽救了老铁,没有使他走向犯罪的深渊,使他本本分分地敲石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活是这样吗?

我真的不信。

期待真正的《人山人海》,就是那个拿到银狮的《人山人海》。

 2 ) 伪现实主义的又一次胜利

看的公映版,不知道跟未删减版相差多少,发表一些看法:1.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情节虎头蛇尾,通过人物之外的力量解决贯穿整片的叙事动因,人物被削弱以致没有形象特点可言。

2.改编于现实新闻,也有一些公路片的元素,但旅途上的情节有很多是离散于应有的主题之外,情节的出现缺乏逻辑基础。

(比如前女友的出现)3.一些细节背离现实:萧强杀人时没有血,警察凑钱给铁头和铁头掏钱给小旅店老板完全是人为主旋律的拔高4.人物性格的矛盾让人目瞪口呆:可以善良到给小旅店老板钱让她留下孩子,可以邪恶到为了逃出去吞下打火机在矿井下制造瓦斯爆炸置工友的性命于不顾5.国家机器的作用被美化,主题的积极意义消解,批判力被削弱,情节的悬念被无理由的浪费6.影像风格(长镜头、景深镜头、跟拍)是现实主义的,但骨子里确实反现实的。

用捏造的情节换取廉价的同情。

7.想象力缺乏,在厕所吞刀片《神探亨特张》也出现,正如《搜索》和《神探亨特张》都吐槽公交车让座一样,似乎导演们对于现实的理解都惊人的相似8.那句“政府替你解决”是最大的败笔9定机位镜头较多,唯一喜欢的是那个在露台缆车逐渐远去表现远处空间的镜头。

10.如果这就是威尼斯版本,我要为威尼斯默哀

 3 ) 沉默

影片开头,老铁说:人各有各的命运。

都是被命运推动地人。

老铁对于世事人情都有着自己地通透和练达,在自己的生活中从容、冷静其实无奈地舍与得,作为失败地一员进城务工返乡地农民,认知自己的命运,打算在山林中安度余生。

直到二弟地死亡,把他推向了另一个命运。

他必须为了兄弟之情,千里追凶。

随着影片叙事地展开,看到一窥老铁之前的生活,高楼大厦只不过是途中地背影,驿站是聚集了底层人民地窝棚,狭小拥挤黑暗,虽然偶尔会有从缝中照耀进来地一缕阳光。

各家百态的生活,却有同样的悲哀,不可抗拒地现实,日复一日,每日每日地这样过活,这样地日子促使老铁认定命运终决定回乡,至少家里院落宽阔,还有满满地阳光。

画片一转,进入一个虽穷困但饶有生活气息地小镇上,直入画面地是老铁急迫地强迫前女友,似乎是享受,也似乎是发泄,似乎这才是想过地生活的缩影。

若老铁真能和前女友在一起,倒不失为对他非常好地生活,那饶有趣味地小镇,不大不小地麻将馆,世俗漂亮地女友。

可惜老铁对乡下老婆负责,抛弃前女友,离开小镇。

可惜老铁在沉闷窒息地生活中,还是会选择要和前女友发生一段故事,一段感情,聊以慰藉。

可惜他不留下,也没有人挽留。

可惜辜负了的孩子,努力地在夹缝中讨好大人般地生活,却只能留下一点点钱,算是尽点心意。

可惜,他由始至终只是沉默,沉默。

原本可以认命并在乡野中生活,埋没自己地余生,却因踏上另一个命运征途,看到前女友的离去,看到自己孩子的生活。

然后继续踏上征程。

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是兄弟情谊而去千里追凶,虽然曾拿啤酒瓶打破骗子的脑袋,虽然会吞下打火机然后下井毁灭煤场。

看似热血男儿,看似英雄豪迈。

哪次不是被逼地无路可退,而只好作这样地选择。

真实地老铁,妥协却会极端、认命却会追求镜花水月,懦弱却又突生勇气,重情义却又不负责,在重新踏入地生活中,进入一个极端地命运时,从前信任的朋友背叛了,老情人已然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过着辛苦地生活。

到最后老铁进入黑煤矿而不得出,那黑暗的环境连一丝阳光和幻想都没有,虽然老铁仍是由始至终一直沉默着、沉默着,可是这一点一滴地无奈和绝望却会渗透内心,在最黑暗和最绝望最赤裸裸地环境中,最终放下一切拼个轰轰烈烈,矿塌地震烟飞,才能痛快而绝美。

删减版后的情节更让人绝望,警察重复着:政府会解决,政府承诺一个都跑不了。

最后政府抓到了嫌烦,救出了大难不死地老铁和工友,摧毁了黑矿。

片中警察太过刻意,像是语重心长地告诫观众:你们抓不到嫌烦的,警察可以搞定,自己出去抓线索,只会劳心劳力,遍体鳞伤,还会不小心犯法,只有警察能够抓到他并能正法。

强加地情节太过突兀可笑,反而更可悲。

若社会真有这么给力,哪还有如此多的挣扎和绝望。

我还是希望老铁活着,虽然牵强,至少还可以对乡里妻儿负责。

或许是该相信政府的执法,还是该相信煤老板的仁慈,还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是相信好人一生平安,自己的亲人不会遭遇此事,那是电影的杜撰或是出现报纸新闻里的人物命运。

于是大多数人在人山人海中浮沉后回归自己的命运。

曾看见一位网友留言:自己都没钱还要生孩子,真是对孩子不负责。

是啊,包括我自己的很多人对自己的人生都不知所措,该怎么教育小朋友成长和过一个幸福的人生呢。

是否对影片对人生唯一希望地解释就是:我们如同老铁一样,沉默而懦弱,唯一能够地勇敢是被劫持后的爆发,我们只是被命运被动地推动着,或许曾经有过激情和幻想,却受制于现实,放下幻想,回归己认定的命运。

当局者迷,如果能真正勇敢,正视自己的能力所显现地生活,去开创和进取,是不是会有不一样地心态,不一样地风景。

周围地人事都是一样地,所要改变地只是自己,然后就能看到平和的风景?。。。。!!

 4 ) 两个遥不可及的悲哀

首先,如果其中主演没有用替身的话能演这种电影,是需要责任、与勇气的!

比起那些靠噱头、市场炒作、只知道盯着老百姓钱袋子的所谓大牌这类导演与演员,的确真正值得我们尊重!

这里还原了一个真实的 中国!!

所谓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所谓的62%“伟大复兴”?!

所谓的人均GDP达5000多美元?!

所谓的 和谐世界?

所谓的科学发展观?。。。

一切的一切,在其中离我们那么、那么的遥不可及!

我们见惯了现代城市影视作品的或灯红酒绿、或官场争斗、或小资爱情能用这种视角去审视、去揭露中国最现实、最“肮脏”、最“底层”的生活,反而冲击的张力如此之大!

试问:那些掌管生产安全的“官”、那些所谓的公检法执法者、那些代表最广大人民大众利益的“党员”、那些身系国计民生的。。。

有没有机会看这类电影?

若是看了有会做如何想法?

或者,这种遥远的 现实生活,在他们也是同样的 遥不可及吧!!

希望现在的中国,不会再出现当年晋惠帝“没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的闹剧吧?!

 5 ) 真实的生活

1. 人山人海已经看完了,这一部电影的领衔主演是陈建斌老以前就有介绍,但是一直没有看过,那看完之后聊聊我的感受这部电影给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平静很安静,整个画面的基调就是黑色的,看到后来你才知道这演员是谁呀?

吴秀波就是那个杀人犯萧强竟然看不出来呀。

他没有轰轰烈烈,就是一种平平静静的叙述。

2. 这样的一部电影其实也就是生活本身。

这样一部电影放在电影院的话,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没有几个人就会去看。

甚至很多人会觉得太过于平淡了,太无聊了,但是它贴近生活实际生活本就是如此。

3. 他通过几个片段来反映这社会现实,跑到重庆找朋友帮忙找人结果反而被朋友给出卖给骗了,然后下一个城市的话,她打工那个地方跟一个女人好了人家还帮他生儿子,但是他却跑了,不要人家为什么加入这个画面就不得而知了,但其实也就是生活本身,你为什么会去到某个地方?

肯定跟某一个地方是有一些怨言的这个咽炎就是那个地方有某个人跟你是有一点关系的,因为要找一个人是大海捞针的,没有方向,他不知道该去哪里。

4. 哪怕有一丝一毫的消息他都会奔走后来在山西是煤矿这个萧蔷,但是又被他给逃脱了,他自己虽然进去了,但是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地狱里面永远都出不来,但是他想获得自由啊,所以这样的一个画面就揭示了部分的,黑框的一些生活场景你发现这帮人的生活真的是太苦了现在井里面甚至几十米深几百米深,全身乌漆抹黑的终日不见阳光,暗无天日就是地狱的生活。

没办法啦,你为了生存你不得不如此。

后来自己也受伤,很多公牛也受伤,最终重归自由了,那为什么想出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呢,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你可以说是兵书里面经常讲的一句话,置于死地而后生。

5. 然后我还想说的是陈建斌的演技碾压现在的小鲜肉,比如黄晓明之类,黄晓明就只会耍酷,靠着颜值吃饭有眼睛吗?

我真不敢恭维神经病对话有演技不怕吃苦,不怕脏,这就是一个好演员。

6. 这就是一部安安静静的电影,有很浓厚的生活气息,他发现自己很矛盾很纠结的时候,到底要不要亲自找杀人犯就去求占卜,直接跟他讲你走南闯北,你还不知道我这一套就是糊弄人的混口饭吃吗?

对这个人的话有一门及洁具先可以让鸡马上就睡着就像给一个鸡放在冰箱里面,马上就冻僵了一样,这是一门技能,在一档节目,我看过一个小女孩,他就有这一门技术挺厉害的。

 6 ) 《人山人海》

粗放但克制的纪录影像风格加上陈建斌的表演还算不错。

只能看到影院删改版本,确实存在叙事上跳脱的问题,那些为了串联而加的自述完全就是多余的。

不过也能看到电影审查一些好的进展,慢慢来吧。

 7 ) 几年前写的,今天复制贴上

一直以来都想写写电影。

觉得有很多话想说,奈何那些话太多了。

于是就懒惰,觉得最好的文章都在腹中。

今日连续看了几本电影,当年的那种冲动随之而来。

觉得应该写下,怕年纪越来越大将来就会忘记了。

先是看了蔡尚君先生的《人山人海》,顶着威尼斯导演银狮奖的光环。

但我对它的兴趣却来自男主角陈建斌。

对这部电影来说,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导演给了他无比狭小又无比广阔的表演空间。

整部戏对白没超过10句。

(或许比这个多)但像这样的表演,我们是见识过的,比如《巫山云雨》里的男主角 《安阳婴儿》里的男主角。

好奇怪,中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男主角大多是这样演绎的。

但如果陈像‘巫山”或者“安阳” 里那样的表演你就会忘了他,忽视他。

但陈先生做到了,他也是一如那样的表演,但你会强烈感受到他无处不在。

故事梗概:陈建斌饰演五哥 千里追凶 找一个杀了他六弟的惯犯 吴秀波饰演。

先说第一个令我打起精神的地方。

五哥随着重庆的工友在贫民区猪笼寨中挨家查看打听凶手的这一大段过程。

由于电影开始就是慢节奏,长镜头居多,使你已经昏昏入睡了,但到了这里镜头开始变得像是手摇摄影机般的紧密。

镜头跟随着五哥一间一间的闯进猪笼寨的每家每户,在狭小的过道上,躲避奔跑的孩子,沸腾着蒸汽的炉子。

吵杂的背景音。

你看到千奇百怪的生活。

但你不会感到茫然,你似曾相识,那些场景现在或者从前的记忆里你都见过。

而且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贫困和没希望。

一扇门打开,里面是相拥而抱看电视的年轻打工者情侣。

一扇门打开,父亲看着艰难拿着比她自己脑袋还大的饭碗正吃饭的女儿。

一扇门虚掩,门外是切菜的妇女。

随着镜头前进,左右腾挪。

家家门里传出来的电视声音忽大忽小。

那些奢饰品的广告,在电影里门内的人们和看电影的我们都是无比熟悉的。

但此时,这些奢饰品的广告在这个场景里好奇怪,太刺耳。

最后一扇门没打开就听到里面的家暴声音,男子厉声的咒骂,和伴随着击打动作发出的女人的凄嚎。

动画片的声音,歌曲的声音,奢饰品广告的声音,再到女人哀求的声音,如果你不注意就滑过去了。

导演是有意的吗?

想要告诉我们家暴和这些背景音一样的令人忽视?

五哥到底还是推开了这扇门,里面传出好具有攻击性的川话:你看啥子!!!

”(不是应该说“你看个锤子”吗?

)好凛冽的风格!

接下来说说故事的高潮部分,就是结尾。

那现在我不得不提另一部电影,就是李扬先生的《盲井》,又一部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人山人海》的高潮部分和《盲井》一样发生在矿井里。

我还记得那是若干年前的一个下午,无意间放了一本DVD,先前看着就是一部无聊的国产片。

像默片一样很少的对白(看着眼熟吧?

)在幽深的矿井深处,一个憨厚的大哥对二弟嘘寒问暖,二弟懵懂无知感激不尽一口一个大哥的叫着,但就在转瞬间,大哥拿起榔头狠狠砸向二弟的头部,一下一下的,就像《沉默的羔羊》里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汉尼拔。

那一刻我惊了,震的我目瞪口呆。

我完全没想到有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情节。

带着强烈的好奇,一口气看完。

好舒服,一气呵成,完美无瑕的电影。

有人提到“傻根”王宝强,就觉得他是走了狗屎运,被白癜风看中,饰演《天下无贼》换个人演都能成功。

有这样想法是令人鄙视的。

在《盲井》里的后大半段,你能看到没上过学没经过正统表演培训过的王宝强那令人惊叹的表演。

那可是他第一部电影。

这也是李扬先生的导演处女座,对的,就是这部电影《盲井》。

看《人山人海》的结尾,我又生出同样的感觉。

在得知吴秀波躲藏在山西矿井时,五哥陈建斌又千里追来。

但一到地方他就发现或许这辈子都出不去了,也报不了仇了。

因为这是个黑矿。

他不但不能将“杀人犯”绳之以法为弟报仇,他自己也会在某个耗尽体力病倒之后的日子里被拉出去活埋。

吴秀波在这部电影里对白更少,只有两句,电影开头的对陈建斌做摩的哥的六弟说“去XXX地”,走到偏僻的地方说“等一下,撒尿”。

就这两句,撒完尿走到六弟身后掏出刀,开捅,一刀接一刀的。

就如盲井里的大哥。

在矿井里吴秀波看到了穷追不舍比他还变态的陈建斌,吴秀波沉默了,我觉得他更应该是崩溃了。

在这个奴隶制的独立社会,四周是如狼的看守。

他们对待抓回来的逃跑者,是用高压水枪点喷到人的胸口,只噗,噗两下,人就死了。

那么留给陈建斌和吴秀波最后对决的方式只有一种了,就是同归于尽。

观察准备了很多天后,当陈建斌在矿井里呕吐出事先吞下的打火机,引燃了瓦斯。

他本人和他的仇恨,吴秀波本人和他的罪恶,还有那几百个新中国红旗下新版的奴隶一同的灰飞烟灭了。

伴随着飘扬的灰絮,矿洞口喷薄的火焰,他们一同葬在本是死的不能再死,枯的不能再枯的原始树木经过千万年转变形成的煤石坑中。

也许漆黑的煤原本就代表着死亡吧!

几万年后陈建斌和吴秀波变成了渣粉混合了黑色也能乔装成煤炭,会不会又一次的相遇?当烈焰燃烧,爆出噼啪作响的声音,那应该是他们的仇恨还在继续吗?

噬缠啃咬了几万年,难道还是不能解脱?

 8 ) 无人的山海

《人山人海》真是一个符合它名字的电影。

这么说的意思是,对于这个电影来说,人是山,人是海,人是景色。

可是,在这有如景色的山海之中却又根本看不见真正的“人”。

一个人杀了人,死者的哥哥跑遍大半个中国追杀复仇。

对蔡尚君导演来说,这样的新闻提供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浏览中国的机会。

真正的问题在于,要浏览中国,在网易、新浪上浏览社会新闻也是可以的,谁说浏览中国非要有一个勉强具有线性关系的情节来限制和引领呢?

浏览嘛,随便看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反而更随意、更具有发现感。

让一个只有目标但性格单薄、观众难以和他感同身受的复仇者骑摩托带着大家一起看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中国,当然是人山人海的。

但是,面对着人山人海的中国,我们要做的是就仅仅是浏览?

只是展现一下人山人海的景象?

看看贵州山区村落的贫困,看看摩的,看看重庆打工者狭促的居住环境,看看山西黑煤窑的准奴隶社会样态……又如何呢?

确实,没有看见之前,有些观众也不是都知道。

也确实,中国是一个挺了不起的国家,是一个只让外国人看到最简单的表象就已经能够震撼他们的国家。

可是,电影毕竟不是只拍给威尼斯水城的观众看的。

而且说起来,我们国家到了夏天,水城似乎比意大利还要多一些吧?

但说到中国观众,他们看到这些,还足以震动他们吗?

应该不见得比打开随便哪个门户网站所能看见的更多。

表面的东西,毕竟只是表面的。

不能深入到使表象成型的原因里,电影就难以让身在这个时空之中正在经历的相同事件的观众有足够的认同感。

我虽然没有见过重庆打工者的居住环境,但自己也曾在北京帮朋友租过3平米大的房子。

对于中国个观众而言,没见过猪跑是可能的,但猪肉终归是天天在吃。

一个如此浮于表面的电影,对于中国电影而言,未见得就能具有何种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在看这个电影之时,同去的朋友就说,已经懒得看这种关于中国下层生活惨状的电影了。

结果,果然,蔡尚君先生不负众望,惨的了无新意,惨的走马观花。

不过就是一辆摩托,走遍中国龌龊地罢了,而且看见就好,点到位置。

说穿了,蔡先生所做的,就是把很表面的文字新闻按照其文字逻辑和时间顺序进行更表面的影像化搬演。

不去问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不去讨论在这个样子下,每一个个人的生活到底如何,人们到底是如何看待他们的生活的?

他们对于如此的环境和世界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感受和想法?

被展示的中国就已经是一个好的题材了?

就已经是有力量的电影了?

在这个电影的结尾,复仇者终于在山西煤窑里发现了杀人者。

为什么是在山西的煤窑里呢?

可能因为这里是一个准奴隶社会。

不问姓名、来历,来了就干活和吃饭,累死了、病死了就直接埋了。

这个情节的新闻背景,应该来自于多年前著名的山西洪洞县黑砖窑事件。

看完这个电影后不久,我从南京坐火车回山西临汾老家。

从南京到太原,看到的就是周边世界逐步变得灰蒙蒙的过程。

待从太原回临汾,路过霍州、灵石的时候,场景的震撼性已经远大于洪洞县曾经的奴隶社会所能带给我的冲击了。

漫天的灰色的土雾,弥漫在整个城镇、村落,人们在其间从容不迫的、自如的行走穿梭,而由南至北穿过山西的从大同到运城的绿皮火车就这样开着窗天天在这灰雾中行过。

是呀,即使如此,人都能活下去,可是,每一个人都是怎么活着的呢?

这些年来,中国同题材的电影,纪录片总是要好过故事片的。

因为故事片无论改编了多么极端凄惨的新闻,都不免要像《人山人海》一样浮于表面,而一旦浮于表面,就远远不如对于普通的日常生活进行记录了。

因为其实在当下中国这样的环境里,根本就没有普通生活可言了吧?

那何必还要人山人海呢?

一个人就够了。

可惜的是,连一个人都看不见。

 9 ) 真的哪么好嘛?我看未必。

如果交给好莱坞,应该是很狗血的却不失精彩的千里追凶片。

不过在这儿谈的是是艺术片,所以好莱坞似的剧情片是不讨论的。

我自己的看法,这个片子真的不怎么样。

导演他没办法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角全国各地的追凶经历,呈现地片段零散,就是一个故事大纲。

也许是导演没办法把这么多情节都熔铸在一个主角上,毕竟最初的故事是发生在五个人身上,导演的取舍剪裁显得不够成熟,导致这部电影中主角显得不哪么“主”。

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不错,就是因为在电影中“秋菊”的确是一个主角。

有人觉得中国需要这种面对现实的电影。

在一定程度上,我认同这句话,相比无聊的烧钱的片子。

但面对现实是一回事儿,表现现实是一回事儿。

如果只是一味的表现中国底层的艰辛,黑暗,哪么还不如去看纪录片,网上有的是,或者也不用太花心思,就在春天里坐下中国从南到北,或从东到西的火车即可。

这样就可以对底层有更深的了解,对本片的“见”与“不见”就有自己的判断。

在这层意义上,贾樟柯早期的电影,之所以难能可贵,不仅是少了那么多“东方主义”场景,也在于少了那么多技巧性的镜头。

这部电影唯一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在,铁老大把自己的猪给债主那一幕,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老百姓的韧劲和血性恰恰是体现在这种地方。

可惜影片中这种表现太少太少了。

 10 ) 《人山人海》:农民工“傻根”生存报告

“旭日阳刚”让人看到了中国农民工生存最美丽的童话,不过,刚刚作为惊喜片入围威尼斯的《人山人海》的导演蔡尚君不这么看。

于昨日晚上在威尼斯举行首映的《人山人海》借由一个农民工追凶的故事,却醉翁之意不在酒地透视了中国农民工生存的乱象,风格朴素写实,就像一本中国农民工生存报告,而陈建斌饰演的男主角像王宝强的经典角色“傻根”一般,在十头牛也拉不回的倔劲儿中,走向了悲怆的结局。

  《人山人海》由社会新闻改编,但是之前网络流传的“五兄弟替弟寻凶,历时一年半,擒拿凶手”的剧情,与电影本身的交待,有着很大的出处,显得过于戏剧化。

实际上,《人山人海》讲述的是陈建斌扮演的农民工老铁(音译)在弟弟被凶手杀死后,自己前往重庆追缉凶手的故事——但这只是电影的表面线索,按照这个故事,本可以拍成一个类似《老无所依》一般过瘾的电影,但是导演蔡尚君没这么做。

对于他来说,这个故事就像药引,他对于讲一个好听得故事,本身没有兴趣,于是,借由平铺直叙、没有起承转合的叙事方法,他一丝一缕地把老铁面对的社会现实拽了出来,从而勾画了一个农民工所面对生活和社会——凛冽、黑暗、凶险。

最终,以悲怆的方式,罪恶得到了终结,老铁也在经历这一切后,心灰意冷……  从影片的画面语言来说,它更像法制纪实节目和CCTV6播的电视电影的结合体,老铁在追凶过程中的遭遇一一展开,没有紧张激烈的对垒,画面不疾不徐,打工者的生存状态由此展开:“老铁去重庆找以前打工的工友,这个工友虽然没什么钱,却染上了毒瘾,最后跟无业游民设局骗走了老铁的钱财——老铁在发现后,解决方式也很‘朴实’,拎着一个啤酒瓶敲碎了无业游民的脑袋;后来,他遇到了(前)女友,以类似强奸的方式跟她上了床,两人的关系却没有得到改善;村民劝他,人各有命,你找到凶手又有什么用呢?

老铁不吭声,继续找了下去;后来他听说凶手在附近的矿井打工,他便跑去了‘卧底’,可他发现,这是一个比黑暗入地狱的地方,这里,就像一个见不到光得小王国,有自己的法律和规则,在这里,工头可以随便处置一个人的生死,没有其他人知道,也没有其他人会觉得需要反抗。

”  电影的结尾是最好的部分,升华了整个电影。

如果说之前的部分完全是社会纪实节目的话,结尾则让故事有了点英雄主义穷途末路的悲剧感。

它跟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其他三部华语片都不一样,更直接更绝望更无遮无拦也更无地自容地展现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某一个侧面。

有记者在威尼斯问蔡尚君:“电影过审了吗?

”蔡尚君顾左右言其他,并没有回答。

如果说这部电影因某种真实性,被审查体制毙掉,并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

  担任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的贾樟柯说:“中国电影现在最缺当代性。

”《人山人海》就是这种具有当代性的电影,它的存在值得鼓励,但却并不值得过多复制——因为说实话,电影终究要保留一点梦想。

《人山人海》短评

留白很耐人寻味

8分钟前
  • 只管乐呵着
  • 推荐

大陆公映版可不值这个分

11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挺喜欢有几个远景骑摩托的长镜头,带出了些地方风貌。不过自从进入黑煤窑之后就有点看得迷迷糊糊的,明明跑了的人又会出现,而且整个部分显然脱离了主线,出来讨论有人说是有修改,或者就是这个原因吧,结尾也变得无力了。不过还是文艺片的路数,不够紧张抓人

1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感情真挚 表现力不足。最后的爆发 很惊人

17分钟前
  • Bright Sun
  • 还行

从来没有见过把文艺片拍成如此不伦不类的,缺少的东西主要有三个:人物、主题、逻辑。虽说没《神探亨特张》那么散,但几乎所有的情节都看不出一个共性的主题。《神探》和《搜索》都拿让座说事儿,《人山人海》和《神探》又都拿吞刀片说事儿,这么比较着看,所有想玩的能玩的新意大家都能想到,挺悲剧

21分钟前
  • 觐威
  • 较差

很久以前看的,剧情忘差不多了。里面居然有章宇?哪儿呢,哪儿呢。

25分钟前
  • 张翔森
  • 推荐

有点贾樟柯的味道。

30分钟前
  • 你的芝士
  • 还行

结局感觉是为了过审才拍的,其实要在那个娃子看着塌方的矿浓烟滚滚那一刻戛然而止是最好不过的了,片子太过依赖主人公的画外音来向前推进剧情,显得在影像地处理上不够干净利落,节奏也有点杂乱,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红色康拜因。

33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还行

长镜头用的有些生硬,海外版还好,公映版完全成了普法教育宣传片。

38分钟前
  • 任平生
  • 推荐

故事还行,可这片为啥能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啊啊啊?

42分钟前
  • 一阐提人
  • 还行

中国最底层小人物的挣扎,在穷山恶水里辗转求生。结尾太假了,警察整部片子几乎毫无作为,最后居然冒出来让人遵纪守法,就为了过审,活生生把一头狮子阉割成了一条狗。吴秀波、小陶虹都没认出来,在黑煤窑这样的环境里,吴秀波这么斯文的人在一群黑煤球中白的发光。

44分钟前
  • Odair
  • 还行

敲无袅

48分钟前
  • Sashimi
  • 较差

就觉得口音怪怪的,大约因为算贵式川普吧。还是山西黑煤矿最黑。哦,看的是“到头还得靠政府”版, 温吞了

53分钟前
  • boks
  • 还行

大陆为了和谐,连逻辑性都不要了.老纸看的是重新剪辑版的,玛勒戈壁的广电总局.

55分钟前
  • 大令
  • 推荐

广电局,这样不好。

56分钟前
  • 垣原阵
  • 推荐

无法呼吸。

59分钟前
  • 苍苍
  • 推荐

看得是乐视网的在线播放的内地“和谐”版,顶多给2星。但是看了网上介绍的威尼斯上映版的介绍,就冲着那个残酷的结局,至少也可以给三星半。

1小时前
  • neo
  • 较差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1小时前
  • Fitzzzzzz
  • 还行

什么乱七八糟的..

1小时前
  • Insung_sun
  • 较差

又是地狱般的中国,不知道是否在电影节看到才会增强对这样题材的反感度,搞得自己像个五毛。不过,实在讨厌那种装逼不说话的主角(包括安哲电影里一贯的哈维凯特形象也如此),黑漆麻姑洞以至于让人物面孔和叙事都模糊难辨的内景。而且记得原来的真实故事非常武侠非常光明,被阴暗的弄成这么一个地域。

1小时前
  • seamous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