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大梦,就是一个关于千秋的很大的梦。
” 上面这种解释,就算是讲给小学生听,也一定会被鄙视的吧OTZ……但是!
我以世界著名指挥家休德列杰曼的名义发誓,这个标题和这个解释都没骗人。
Question1:那么标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野田惠,桃丘音乐大学钢琴科二年级,邋遢程度让伊谢同学心有戚戚焉的超级垃圾女,被广大读者亲切地称为“野田废”,人生理想是成为幼儿园老师,弹着钢琴教孩子们愉快地做“放屁体操”,以及……当千秋的好太太。
千秋真一,桃丘音乐大学钢琴科三年级,著名钢琴家的儿子,在校内是风靡万千少女(和个别少女心少年)的王子大人。
怀抱成为指挥家的伟大理想,却因为不敢坐飞机也不敢坐船没法出国留学,结果在正颓靡的时候被隔壁公寓的野田废捡回了家,于是千秋王子偶尔沮丧有时彷徨但好歹还像个精英的忧郁生活被各种各样的奇人异士搅得叽里咕噜稀里糊涂,从此振作精神焕然一新,在美妙的古典音乐与FANS的尖叫与野田废的各式怪叫(例句:叽呀啵!
)的多声部大合唱的伴奏下,轰轰烈烈地驶向光明的未来。
而这个抽丝剥茧地分起类来本该概括进“A对B一见钟情死缠烂打,B对A由拼命抵抗誓死不从进化到渐渐发现A的美好”套路的故事,也因为野田废独特的王子捕获方式,以及诸位角色各异的华丽个性,而显得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在星光的照耀下,在鲜花的环绕里,在对男女主角的音乐才华与他们分别具备的管家般的十项全能和动物般的野性本能的充分展现中,一切都正一步步走向不可知的彼岸…… Question2:那么这故事到底讲了些啥?
华彩抒情乐章结束,正经的简介开始:其实《交响情人梦》所讲述的,是关于坚持着“以温暖的被炉武装人、以错误的言论引导人、以独特的料理塑造人、以多彩的生活鼓舞人”四项基本原则的野田废同学,如何用自家丰盛美好的家居环境(丰盛到被大群蚂蚁环绕的不明液体会从她家的垃圾堆里一直流淌到隔壁的阳台)、放了一年放到发黑的奶油泡芙和长在没洗的衣服上的鲜艳蘑菇、味道独特的料理、具备“给谁谁犯懒”可怕魔力的神奇被炉与附带卓越的环绕立体声效果的魔音洗脑必杀技“我们是夫妇嘛!
夫妇嘛!
妇嘛!
嘛!
”一步一步将不可一世的千秋王子调教成自己的专用钟点工(或者说伟大的饲主)的励志故事。
而由于日本观众对这种感人至深的励志片一向最没抵抗力,所以这部漫画自然也就当红不让地出了(号称由千秋真一指挥的)交响乐CD又出真人版,出了真人版又出动画版(括号一:这种剧情简介你信咩?
我都不信)(括号二:“找到千秋真一那种帮你做饭帮你打扫甚至还帮你洗头的男朋友到底需要跪在佛前心无杂念地求上多少年!
”确实是个感人至深的励志题材呢)…… Question3:那么动画版到底好不好看?
《交响情人梦》的真人版电视剧甫一播放就好评如潮,这里也没必要再给它打广告了,可惜的是电视剧的表现形式和篇幅容量毕竟有限,想要完全体现原作的有趣之处,到底还是有点困难:比如那个源自七十年代少女漫画的常用KUSO表情 “满脸黑线加白眼”,一旦放在了真人的脸上,就算演员表现得再努力,给观众带来的感受只怕也还是惊悚的成分比搞笑多……而做成动画版,自然就没有了这种困扰,也更不用提“没钱去欧洲出外景!
戏比较多的外国人角色其实都是假洋鬼子!
”的状况了…… 当然,比起真人影视作品与二维动漫之间恐怕永远无法消除的差异,大部分读者想必更关心动画本身好看与否问题——有作画质量在业界有口皆碑的J.C.Staff撑腰,又有制作了《蜂蜜与四叶草》动画第一季的カサヰケンイチ担任监督(人设师也是从HC剧组拖来的原班人马岛村秀一),动画的整体水准自然无需质疑(不过监督大人,滨美之后是桃音,你的下一个目标不会是体育大学题材吧……);对“交响”这种题材的作品来说最为重要的音乐环节,则请到了东京交响乐团操刀——泪,真是辛苦诸位了,对“交响”这片子的配乐演奏者来说,最难的可不是“如何演奏得出色”,而是“如何演奏得很烂/很怪/很特别”呢…… 声优方面,虽然在日本那个弹丸之地“人生何处不相逢”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想来《草莓棉花糖》里的“姐姐+LOLI五人组”有三人(生天目仁美+川澄绫子+能登麻美子)在此胜利会师,也是一件颇有趣的事。
只不过角色从“LOLICON大姐姐+眼镜娘+别扭洋LOLI”变成了“男主角的前女友+男主角的现女友(自称)+娇小到‘背大提琴时会被当成是大提琴自己在走路’的可爱少女”,另外还有从HC里的“真·仓鼠”变成了“交响”的剧中剧动画里的“伪·机器猫”的工藤晴香小妹妹,和继相良宗介之后再次出演冷面笑将型角色的关智一同学——不过这次相良忠犬变成了千秋王子,角色TYPE也从标准的M变成了(貌似是)S。
而折扇老师江藤耕造由中井和哉配音,更是让人十分期待在原作和真人版里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放屁体操江藤版”有机会华丽重演…… 这么一看,交响动画版无论从STAFF名单还是CAST阵容上来说都相当不错,再加上有那么有趣又感人的原著,绝对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佳作。
在《蜂蜜与四叶草》的暖暖春风拂过之后,就让我们再跟着野田废柴和千秋王子一起,享受一次《交响情人梦》在这寒冷冬日里奏响的夏日青春旋律吧。
十来岁还在学琴的时候,觉得大学生活遥远又可爱,巴黎欧洲那么远又这么近。
常常读谱时偷偷讲小话,全靠耳朵浑水摸鱼。
尽管多重奏拉得烂得要死,还是会做梦或许有一天也能去欧洲,穿着漂亮的礼服成为乐团的一员。
从四岁开始到十四岁,学了十年。
从十四岁到二十五岁,又荒了十来年。
二十五岁的我成了一位艺术生活匮乏,对着电脑疲于应付996的工科女。
已经忘记了指尖摁在弦上那种轻微的钝感,弄混巴赫门德尔松贝多芬,耳朵也辨不出哪里是否升了半音。
巴黎很远,杜塞尔多夫脚下的莱茵河每一秒都比这里晚了六小时。
或许等到有一天换了行业或者退了休,能去看一眼。
只不过是作为观众,在台下远远地看着。
少年梦长,有人大梦早冷,有人梦想成真,你们真的好努力又好幸运呀❤️
剧情:60分。
演员颜值和演技:68分。
画面:65分。
服装道具:80分。
音乐和音效:80分。
综合评价:6.8分。
剧情方面:搞笑、无厘头,这些元素与交响乐反差很大,不过以动画形式体现,使违合感小了许多,从剧情上看,虽然不是太吸引人,但作品内涉及到社会主义兄弟情,而且还有我很喜欢的交响乐元素,所以它是一部很较包容、不拘一格的作品,总体看,剧情水准中等偏上一些。
演员方面:人物表情丰富,动作比较自然(但演奏时的动作呈现得不够形象,而且真实的动作很少,只有画,没有动。
呵呵),而人物的形象虽说比较一般,但在那个年代来说,应该还算是高颜值了吧,不过人设很丰富。
人物配音水准比较高。
画面:2006年的画质和对景物呈现出的细腻程度确实一般。
服装道具:人物的服装还是比较丰富的,时而华丽、别致,时而古典、庄重。
里面对各种乐器的呈现还是比较真实细腻的。
音乐与音效:音乐没得说,众多的钢琴曲、交响曲、协奏曲、独奏曲,完全体现出交响乐的魅力,OP也欢快,不过限于作品年代久远,呈现出的音效差强人意。
所以,综上所述,本剧推荐指数:四星,可以一看。
14岁参加完电子琴十级的考试后,我终于和琴童这个身份说了再见。
直到如今,我对这一段的记忆还是有很多模糊的地方。
我究竟是在十级考试时弹了《野蜂飞舞》还是在那一次“大赛”时弹了《野蜂飞舞》,已经记不清了。
唯一记得的事情是这首曲子我明明在家里练习地差不多,但在场上彻底弹砸了,上气不接下气,不得不中断了很久。
后来是怎样狼狈地下了场也是完全记不得了,只记得我因为终于过了这一关挺高兴的,甚至走在路上还快乐地跳了起来,妈妈背着我的琴一直不说话,突然间她爆发向我大吼了起来:“让你学那么多年琴你就弹成这个样子,你还有脸吗?!
”从此,再也没有人会逼我练琴了。
回到家,我坐下来把《野蜂飞舞》用120的速度从头到尾无比流利地弹了一次,甚至轮指的部分也弹的滴水不漏,然后我把琴收了起来,再也没有碰过。
弹琴在幼时对我来说一直是件恐怖的事情。
其实后来发现,舞动手指对于我来说是很正常的(以至于打字时手型很像弹琴还被夸奖过),欣赏音乐,因着音乐去想象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被逼迫着因为“音乐是种好东西”而非要接受是痛苦的,读不懂谱是极其痛苦的,而因此不明不白的要挨打是极受冤屈的,也会给人带来人格和尊严上极深创伤的。
我还记得自己是怎样开始惧怕练琴的。
八岁的我因为不晓得五线谱高音和低音谱号中do位置的差异,尝试着将左右手声部合在一起却发出了极其不和谐的声音,耳朵敏感完全无法忍受那种声响,但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开始逃避练琴,最后母亲在暴怒中疯狂地打了我一顿,还让我把琴丢了。
出于惧怕,我真的把琴放在了垃圾桶上,如此,招惹来了第二轮暴打。
从此惧怕就是我练琴的唯一动力,不敢再说不,足足扛了八年。
期间经历了不断地跳级,考级,换老师,参加乐队,参加比赛……不断地让家长失望,让自己失望,最后我合上琴盖,永远逃开。
音乐本来是很有包容度的东西,打动我们的音乐有许多都非常的简单,简单的1645, C/Am/F/G也能写出打动人的好音乐。
我们也承认古典是极其美妙,深奥,复杂而有纵深的,它要求着极高的准确度、洞察力、理解力,以及后天的勤奋。
我真的非常希望音乐教育能够被自然而不加羞辱地普及到每个人的身上,也真的期待每一位“野田妹”都能够被发掘,被尊重,被等候;总而言之,就是希望音乐不再充当某种被炫耀的“资本”,而成为滋养我们内里成长的甘霖。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接受这样严肃的,通向专业之路的音乐教育(这句话写给毫无音乐背景却打算“培养”孩子音乐素质的父母);如果你恰巧是那种喜欢音乐,耳朵很好但没长“好”脑子的人(如片中的野田妹),你的学琴之旅注定要比那些长了数学脑袋的人辛苦,更加容易走弯路。
总而言之就是,你得付出极大的耐心去学习。
那些困扰你的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只有正视它才能够找到正确的,合适你的方法去攻克。
但它不代表你没有天赋,如果坚持下去,说不定也能找到自己奇妙的突破口。
在那些突破口迟迟不来到的漫长等待中,我们真的很需要鼓励,陪伴和帮助。
一个懂方法且恒有耐心的老师,总是能慢慢浇灌出能开的花朵,而那些与你一同与乐器较劲的朋友们,总能给你的passion tank加满能量。
找到并珍惜那些定意要成就你的人,相信你也尊重并接纳你现状的人的存在是关键。
(如片中的千叶于野田妹,外国老头于野田妹)。
不过,学音乐让你如此的不快乐的话,那还是与音乐和平相处会比较重要。
应激,以及PTSD不是每个人都能扛过去,如此真是得不偿失啊。
说到PTSD,特别是琴童的PTSD,好消息就是人的心总能在时间和恩典的浇灌下慢慢愈合,让我们放手让那些过去的遗憾和痛苦离开时,我们往往会有能力迈过创伤的坎,将过去缺失的拼图重新补起来。
从去年开始,我也重新开始弹琴了。
最初,我也要去继续面对过去尚未解决的乐理,读谱,钢琴手指技巧的问题(毕竟我一直只有条件弹电子琴);但没有了惧怕,学习以“不懂就学”代替“不懂就逃”的沮丧,克服失败感和控告自己毫无天赋的谎言后,我的琴技正在快速地提高,一下子把过去一直弹不下来的曲子都攻了下来,练琴的时间也很自然地变长了,虽然想要成为野田妹那样的pro不太可能了,但这种战胜了过去的感觉真是让人愉快呢。
有时我会想这些梦魇是否是神特别选用的礼物包装袋呢,如果千叶真一没有那么多的惧怕与限制,也许他只会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傲王子,而不可能成为点燃那么多人梦想,指触人心的指挥家了。
他更不会成为野田妹的伯乐,也不会在那个夕阳中选择谦卑下来勇敢地去承认自己对野田妹是有爱的。
然而这些束缚住我们的线条,终有一天会在正确的时候迎刃而解,那一天,我们就要飞起来了,而那时,我们会讶异于这一路与我们相伴的,是这样合适的人。
我试图去回想神将我们一生最渴求的东西精心包裹起来的这个过程,他绞尽脑汁地设计了一些特别的暗号,又将拆礼物的线索放在另一个丝毫摸不着头脑的人手上。
当他完成了一切,将我们送来这个世界上时,就好像踢开了一副多米诺骨牌。
这套骨牌真大啊,我时常迷失在那些让人困惑的细节上,至今也看不清它究竟走到了哪一个位置上。
不过好在我仍然听见这幅牌不断翻倒的声音,由远及近;也许成型的那一天就要近了。
说不羡慕是假的,看着《交响》突然间有种想恋爱的冲动,整个人亦变成了粉色系。
想遇见一个人如千秋学长那般,帅的不仅仅是外表。
王子啊王子,我的王子你到底在哪里?
千秋学长与野田妹的每一次牵手,每一回拥抱,每一个吻都让我心动。
千秋学长太帅,无法抵御帅哥的诱惑,看着他躺在那,有种化身野田妹偷吻一下的冲动,心不再淡定。
他和野田妹经历了很多事,他们之间有了独属于他俩的氛围,别人再也插不进去。
当你第一眼见到野田妹,你无法想象她是千秋的女人,可是,只要你见过他俩相处的模式,你一定会叹一句天才与怪才果然是很美好的cp。
千秋说过才子父亲,富翁母亲都是上天的注定,只有那个变态女友才是我自己的选择。
野田妹喜欢千秋学长,这谁都知道,为了学长,野田妹真的有在努力。
她期待着某一天能与千秋学长并肩站在一起,最终她成功了。
发光的野田妹让千秋有了压力感,这样才真的公平,在爱情的世界里要的就是双方的互动。
爱情是一个人的事,这话没有错但对大多数情况来说显然不是如此。
野田妹赶啊赶,她终于赶上了千秋学长甚至于超越了,可是,她还是那个野田妹,那个迷糊的野田妹,那个一心想当个幼儿园老师的野田妹,那个一心想和千秋学长在一起的野田妹,所以野田妹与千秋学长在一起一定会幸福。
千秋学长没有那么好,他其实很自私,可这样的他才更真实,更迷人。
他有答应一个女孩子陪人家看房子,而后因为想混入自己要进入的乐团考察而爽约;他有答应去看野田妹的第一场沙龙弹奏,可因为遇见自己敬仰的老师而跟老师跑了。
在这场音乐的旅途中,他从没有停下脚步回头看过野田妹,在他的计划里,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这样的伙伴是美好的,可这样的男朋友显然不够合格,庆幸野田妹的神经大条,所以最后他俩能走在一起。
明明知道千秋学长没有那么好,可我却还是那么喜欢他,甚至于可以忽略他的不好。
我仰望你,你从没想到过我,没关系,我会努力赶上你,你给的每一个笑容我都会珍惜。
我喜欢你,我知道你没太放我在心上,没关系,我会耗着你,某一天你一定会多看我一眼。
喜欢野田妹,羡慕野田妹,喜欢那份真性情连带着那份迷糊样。
她是自然的,她弹的钢琴亦是如此,那么的自由富有想象力和画面感。
我不懂音乐,但我想我懂那个感觉,我的文字里亦有那份味道。
我没有她那么天才,亦不会有她那个成就,更不会遇见她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但又有什么关系?
我写我的东西,写我的感受,写我的故事,我开心,这就足够了。
她弹钢琴是享受,是感悟,是成长,我写文字亦不过如此。
我们有太多不一样的形式,但我们的本质,我们的追求是一样。
音乐,美术,文学三者本就是一体的存在,一脉相承着,五百年前绝对是一家。
《交响情人梦》是上学期末时看的动画,一直很想写点什么关于它的。
那算是我看过的动画中排名很靠前的一部,搞笑是其中一点,还有就是出色的音乐和友好的画风。
千秋和野田妹过的每一天都是那么惊心动魄,随便就是一摔七八米远,或者一扔三四层楼高。
他们故事开始一片吹醒残醉的仙乐,钢琴前丽人清新的一笑,千秋本以为置身天堂却让乱飞的苍蝇告知身处垃圾堆中。
动画中最多的镜头莫过于野田妹死皮赖脸地猫在千秋身边,然后被千秋抓狂地施以冷言与暴力地摔开。
千秋,绝对的完美主义者,跟大多数不得志的人一样愤世嫉俗;但却细心,能做一手好菜;有着强烈的指挥家梦想,却由于不敢坐飞机没法出国而终日郁郁寡欢。
而野田妹却总是一副没头没脑的样子,贪吃,爱玩,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是千秋口中的变态女;没有多少想法也没有什么方向,她就喜欢按着自己的意思弹琴不看谱子,倔强起来谁也拦不了。
他们从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类人,但却同样来自天才的国度,忧郁起来的时候一样的天崩地裂。
他们的追逐仿佛从来都是单方向,无论爱情还是音乐,或搞笑或叫人心痛。
野田妹每次总是惊艳一场然后让人找不着北,仿佛童话里留下玻璃鞋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从来没法像千秋那样每次在台上都在众人的焦点上,华丽上演。
而她的才华与灵气仿佛也只为千秋、好色大师还有折扇大叔所专有,因为钢琴从来没走进野田妹的梦想,每一次被强迫的努力都只是适得其反。
千秋在飞快地前进,而野田妹只能在一扑一倒地跟着,只是野田妹总为千秋每次的精彩演出深受触动,疯狂练习,然后憔悴消瘦,可怜巴巴地被千秋捡回来。
或者直到野田妹发现千秋已经离她越来越远的时候,她也发现了她在千秋身后一直追赶的,不仅是爱情,还是音乐。
于是第一次千秋在比赛的台下看着野田妹专注的弹奏时,他是否就想到了他一直喜欢的也不仅仅是野田妹的琴音,这个解开他恐惧心结的女孩,他何尝不也是被她从开始的消沉与自暴自弃中捡回来的。
于是他决定要把那个输掉比赛失去信心的“变态女”追回来,一个突如其来的拥抱,没有人会在乎到底谁追上了谁。
或者那本身就是一部注定喜剧的动画,记得的,是那些夹杂爱情的梦想,和那些夹杂梦想的爱情
很好看的动画片,配音也很到位,每个角色都很富有特色可是真人版真的把这部动画片给毁了,玉木宏饰演的千秋缺少那种贵族的风度和气质,虽然他还蛮帅的,但是一指挥起来那种眼神根本不符合剧情.而且指挥的时候手很僵,感觉是没有学到位,像在做扩胸运动似的.上野树里弹钢琴的感觉还不错,毕竟是有钢琴基础的,但是明明有点大舌头还要嘟着嘴巴说话声音都听不清楚混成一团了.回想一下动画片中野田妹的声音真的好可爱好好听哦.败笔啊!!总之强烈推荐动画版的,不推荐真人版.
在豆瓣里面看到一个人的头像特别搞笑就把他加在了我的好友里,结果后来他告诉我是一部日剧里面的女主角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已经十年没看日剧了,因为看了<<悠长假期>>以后,再也找不到打动我的日剧了,日本发达的动漫幻想,但是日剧却越来越难看.直到我下了这部日剧的前三集.....一打眼就看到了<<爵士女孩>>(SWING GIRL..好像是这个名字)的女主角心里面就惊了一下,俊 男"没"女的,在一看那个四不像的老外怎么看怎么就是竹中直人,爵片以后的竹中直人怎么开始搞怪路线了....一直喜欢他的<<东京日和>>看到女主角出场就知道了结局看到男主角欺负女主角就知道了结局的大概走势.不过还是忍不住一晚上看完(感谢现在跑得必BT快的驴子),看到第四集里面nodame为了和真一一起吃火锅,居然为了进个屋把自己的脑袋塞在了门缝里........笑到休克看到他们俩在大川相互相拥,原来老套的情节剧情还是依然来得凶猛刚烈.喜欢这部日剧,虽然为了达到漫画效果,里面得人物显得卡通话.还有上野的演技,虽然并不成熟,但是就是这个"生疏"让人感到满意.里面的音乐大多都选了一班人耳熟能像的经典曲目,不过喜欢听古典乐的发烧友们应该注意到了上野在里面对德彪西的诠释,和现在很多"大家"们弹得的确有那么意思不一样,因为剧情,因为我们入戏了,所以我们也觉得了,也感受了古典,在S团的演出中我们也感受了自己与乐队演出同时达到了高潮,那种浑身鸡皮疙瘩的感觉泄漏了我们的快感.希望日剧以后多一点这样半励志片让人看着开心,看着舒服期待美剧以后的日剧,依然鄙视那些绵绵的国家的连续剧
早就听闻相当不错的一部。
音乐世家并从小就努力练习钢琴和小提琴的千秋真一,目标是出色指挥家。
虽然导师是钢琴系最好的江藤却不服折扇管教,结果被折扇踢给专教吊车尾生的谷冈。
大学三年都默默无闻十分甘愿于谷冈门下,并怀着父母的不良目的进入音大,大学期间最大成就是完成乱蓬头组曲的变态少女野田惠,前期目标是幼儿园或小学老师。
其实两人住同一公寓的隔壁间,喝醉的真一被野田捡回家,倒不如说真一从此开始拯救野田的生活……王子被时而天真时而恶魔的变态少女缠上,再跟古典乐扯上关系这故事就开始不简单了呢虽然有时候感觉王子殿下越来越遥远,千秋也是凭借不断的努力和充足的准备才可以成长的如此迅速。
大家也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一直一直和他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所以,大家都有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
魔鬼千秋的魔鬼练习。
S乐团和之后Rising Star乐团一次次的成功。
乐队成员毕业留学,虽然是更换成员,可是这却是一支不断持续下去并能不断发展的乐团。
音感独特听力敏锐的野田妹,因为不擅长记谱所以经常擅自篡改乐谱,被丢给谷冈任教三年。
其实也是从小便练习钢琴技术精湛,但却一直认为只要能够快乐的弹钢琴就好。
虽然是公认的变态少女奇闻人物= =。
江藤也说,她那撼动人心的特质,是能让千秋来进贡螃蟹的特质呢就算钢琴大赛最终还是没有优胜,也没办法拿到大赛出国留学的名额,但怎么说也给评审造成第一名从缺的困扰。
呐,同样拥有独特才能的人注定是可以因着独特的情谊联系起来的吧。
峰和清良那对我也很看好哦虽然之前几集演奏的场景大多都是不动的= =,可是之后从定音鼓开始的画面都超赞,最爱野田最后一场比赛那段,真是制作精良超爱结局,虽然感觉上有那么一点老套。
不过灰姑娘22集的死缠烂打都没有白费呢一起,去欧洲吧。
让才能展现在古典乐更高的舞台上。
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但从小就非常喜欢听交响乐。
虽然我听交响乐还远远称不上欣赏,说好听了是凑热闹,说难听了就是附庸风雅,虽然我对古典音乐大师和他们作品的了解甚至不比任何一般人多,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我真的非常喜欢荡涤心灵的交响乐。
动画中以音乐为题材的作品本来就少,交响乐题材的动画就更是凤毛麟角,本作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实不管大家懂不懂交响乐,也不管大家是男是女,都不影响观看这部改编自少女漫画的片子——要不,人家怎么能又出电视剧,又拍电影,搞得不亦乐乎呢。
事实证明,只要找对了路子,曲高也未必和寡。
千秋王子和野田废,这样的组合可以配得上经典二字了,不管其中有多少沟沟坎坎,只要他们两个的肩膀每靠近一厘米,我们都能笑得很快慰。
片中其它的配角也都焕发着不容被忽视的色彩,这一点让作品增色不少。
其实想说的还有很多,可是到真要写了却不知从何说起——算了,这样的故事就是要自己去看才能感受到乐趣,在美妙的音乐和美好的人们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
爱~~这是爱……555555555555555
开头很好,但越来越松散,过于日常,一到表演音乐就开始配图,每集基本上要完整表演一到两首曲子,过程全是ppt加内心旁白,观看体验昏昏欲睡,且感情线怪怪的,讲不通的地方就用“我们天才就这么惺惺相惜”糊弄过去………难以引起共鸣,不管怎么样,拖着看完了,毕竟是老番,估计以当年的审美来看是很新鲜的吧
真人版明显比较好看
看完日剧真人版之后彻底爱上这个美丽的故事 于是才看了动画版 感觉不太喜欢这样的画风 千秋王子画的还没真人版的玉木宏好看呢 野田妹的声音我一直觉得就应该是上野树里那样慵懒咬字不清的感觉 反倒是真澄让我觉得简直是神还原了 好喜欢这个故事 希望作者还会再画下去~~~
没有真人版好看
我发现了一个悲惨的事实•••我对于动漫已经过气了!!
我心中唯一一部真人化完全成功并完全超越的原著 = =
人物很真实。第一次看到动画里面与音乐有关的和手指是相称的。音乐很赞。
虽然作为一名关少爷本命和这片再一次印证了川澄是小关的,公正起见四星过高。
古典/交响/钢琴协奏/入门教程,多少音乐名词第一次听说,多少似曾相识的交响乐…本人看过之后也自称古典爱好者了。
还是更喜欢海月姬
泪!!! 越往后越帅啊 看之前真心怕剧情太过少女言情 a完全多余 太有力了!!!太有力了!!!
真的佩服日本人拍的东西,够细致,够专业,有情趣。
好吵,虽然漫画就是这样的,但咋咋唬唬的影响到看剧情了🚬音乐蛮好听的
你一定没有忘记如何去爱吧。就算忘记也没有关系,因为它可以重新教给你,什么是哭,怎样是笑。永不止息的生命,永远蓬勃的热爱。每一集我都被深深感染,每一次交响乐奏响都让我想哭。它似乎可以随时拯救我,驱走我的惶恐与软弱。如果你热爱生活,请不要错过《交响情人梦》,如果你热爱音乐,请不要错过《交响情人梦》,如果你已想不起自己曾热爱过什么,用心感受,《交响情人梦》会重新让你学会该如何去热爱。音乐的魔力就在于,它可以让你在某个瞬间忽然惊觉,原来自己还活着。你要活着!还有这样好的作品没欣赏完。只有活着才会流泪,只有活着才能感受到爱。最后一话的最后,太美了。这一次,绝不是说谎,这一次,绝不会放开。交响情人梦,是属于他们的梦,也是属于我的梦。
喜欢真人版多点=3=
坚持到最后一刻绝对感动.
梦想啊,恋爱啊什么的最迷人了。。。因为有共鸣啊,那种感觉完全不是自己内心的享受可以取代的。。。
半集弃 画风不喜欢 声音不喜欢 果然二次元和三次元还是差别很大的
因为评分这么高,一直看到了最后,但我并不是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