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
Coma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
主演:朱莉娅·福雷,路易丝·拉贝克,Ninon François,Bonnie Banane,Adilé David,Mathilde Riu,Violette Guillon,Léa Jousset,莱蒂西娅·卡斯塔,加斯帕德·尤利尔,文森特·拉科斯特,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2
简介:电影的主人公是导演贝特朗·波尼洛的女儿,她刚满十八岁,正是想要挣脱父母的年纪,不料却遇到了全球性的疫情爆发,只能被关在家里,感受生活的迷茫。无聊的日子里,她会在 YouTube上观看各种教程,和闺蜜在Zoom上聊连环杀手的魅力,听肯和芭比在芭比小屋聊他们的爱与恨。有一天,她从网红Patricia Coma那里购买..详细 >
B. 乍一看像林奇式的梦魇,细细剖开才发现,它其实提供了明确的进入路径:不同层次的虚拟媒介如何塑造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但作为一部散文电影,情感和叙事上的困顿导致论述无法自然衔接与延伸。于是我们只能在原地打转中强行寻找出口。邪气不足,匠气有余 。2022.2.13 Berlinale
KIMI.
不同媒介里人类展现的多面性。导演很想借题发挥,但格局不够,毕竟不是谁都有能力用影像写社科论文的……
单人空间 人偶动画 梦境
疫情封城时的生活,在住所、梦境和Zoom边缘的灵薄狱中游荡。徳勒兹的话语是一则启示,而德勒兹的声音实在是太像古神的低语了。
看点儿当代电影
【4.5】是2022年最具宣言性的开头了吧。不知道套了几层叙事在里面,人偶片段确实挺像林奇的兔子。对于梦和幻想倒是没藏着掖着,从意识出发构建封闭,有模糊观者意识的能力。是书写时代的电影。
#NYFF60 理解很多尝试,但是还是没人能拍好pandemic
白日梦呓语、永远说不出什么结论性的东西,陷入最深最暗的边缘,在那一刻 我的爱会从中走出来。
两星半。贝特朗·波尼洛送给女儿的18岁成人礼,同时也是一则全球纷繁变幻下的诡异家训。波尼洛擅于动用惊愕铺陈叙事,这一方面的技巧远远高过那些放飞自我的实验爱好者。从青春期的情感拧巴,到对于生与死的探讨,再推衍到万事万物对与错的边界,概念不差,但细节潦草,深度和思考角度也游移不定,可能也正如他所说的,只适合说给刚成年的女儿一个人听听。
探索的形式是好的,观影体验不错,但属实太文青了
3.5 确实有林奇的影子
一看就是疫情期间关家里睡觉无聊胡思乱想出来的,limbo不就是林伯,林奇伯伯嘛。
睡了(
视听上依然是一流的,给女儿的成人礼物,充满了哲学思辨,比疙瘩还是平易多了。翻译做得真心赞,理解起来毫不费力。
+
“我想拍一部就像一个动作一样简短明确的电影,然而最后它却是如此庸长和复杂。”
抽象但是其实看到最后能get到导演想表达的东西
“梦首先关乎那些没有做梦的人。做梦者的梦与那些不能做梦的人有关。为什么与他们有关?因为如果做了别人的梦,就会发生危险。人们的梦总是贪婪的,以至于要吞噬我们,他人的梦都很危险。梦是一种恐怖的强力意志。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他人之梦的受害者
“混沌”不仅仅是女主人公的精神描述,它在更多时候体现于影片“业余”的质感中,就如开篇梦境般的蒙太奇剪切,镜头前近乎无一刻在清晰的视野之内,低沉的电影配乐彻底取代了画外音,使之贬值为银幕上浮现出的字幕,因为在梦境中,观者所看到的画面常常是无声无声的梦并不是无声电影的真正来源,梦的“无声”只是指一种日常生活中被一一约束起来画音关系被尽数瓦解,物的声音不再与物的触/视感相匹配,而在这种违逆中才可洞察出灵魂的真相,对pandemic时代的细腻勾勒,并非写实,却又现实当女主人公离开封控的居所时,画面总会转接至一间监视所,其上的监控器与不明来源的机械冰冷的画外音佐证着女孩逃脱的一切行径,同时又证明了行动的徒劳,直至最后一次出走,似乎永远隐身于监控之外,在控制之外获取自由与真相202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