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叫做“迷幻”的电影,讲的是油画和催眠的故事,眩美如画,迷幻如梦。
Elisabeth是催眠师,她代表的是梦,有对Simon的梦,也有作为黑人成为新英格兰女性的梦,她的职业就是给人带来好梦,当然也可以给人带来噩梦。
而电影的另一端是画,Simon代表着画,有他偷的画,还有他执迷的那副画,他不会作画,却创作了这个罪恶如画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讲的,Simon监守自盗帮忙打劫拍卖行名画,但是Simon被打成重伤。
出院后,Simon遇到了麻烦,画丢了,而Simon陷入了失忆,记不住画是否被自己藏了起来。
于是Frank找来Elisabeth,对Simon进行催眠记忆。
他们一开始没有告诉Elisabeth他们是在找画,Elisabeth发现了有人在监听她的治疗,于是要求Frank加入盗窃团队帮助Simon找画。
通过了好多种催眠法,Simon终于记起了什么,但是Frank不再相信Elisabeth,Simon好像失去了控制,原来Elisabeth从一开始就催眠了Simon,而Frank不知情,她是为了惩罚Simon对她造成的伤害。。。
作为女权主义的电影来讲,整部电影对于Elisabeth的塑造有些过于,而Simon显得太无力。
Memory is locked in a cage,当Elisabeth说这句话的时候,罪恶、仇恨、命中注定。
经过最后的打斗,Simon,这只愤怒的公牛,终于停下来了。
随着汽车掉落,用自己的性命完成了画作的最后一部分,整部剧的主题升华到了迷幻上,博伊尔用一连串镜头、迷幻音乐表现出电影罪恶与美的基调。
Simon是那个执迷于画作的人,他也是创作这部如画作般故事的人。
执迷不悟,自食其果。
But,it's not memory in a cage,Simon is.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没有什么期待,也没什么了解,看完之后,才发现这部片子想要懂有点困难,于是搜了搜网络,想找个现成的解释,但是发现没有一个靠谱,于是自己又看了一遍,自认为看懂了,并且多了些体会。
有人说,这部片子的风格有点像《盗梦空间》,我觉得除了现实与梦境难以分开这一契入点很像以外,整体风格绝对是大相径庭,盗梦空间整体感很强,只做一个假设,其余顺理成章,而《索命记忆》故事有些凌乱,不断穿插,精华之处全部在于细节,因为导演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所以要想解开谜题,如果有《禁闭岛》和《致命ID》的经验的话会事半功倍。
要想解开谜题,首先我们先确认一下这些人物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所有的主角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其中一个或几个是梦里虚构的(权且将催眠之后称之为梦里)。
男一号西蒙,这绝对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证据为,当他因弗兰克给他找寻记忆从而与伊丽莎白重逢之后,伊丽莎白网络谷歌了他的近况(23分35秒),共二则新闻介绍。
一是警方侦讯拍卖业者,二是空中女巫下落不明 ,其中的内容有西蒙为保护画作而头部受到打击的报道,并有他的照片,所以定义为:真实。
男二号弗兰克:贯穿片子始终,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他是真实的,每次他找西蒙的时候,都是奈特去带话,所以他从未出现在西蒙家的监控里,所以暂时定义为待定。
女一号伊丽莎白,很多时候都是游离在故事之外出现的,并且也在网页上有照片和联系电话,所以定义为:真实 三个劫匪:其中的奈特出现在西蒙家的监控录像里,所以定义为:真实。
未知死亡女:红色车辆后备箱的那个,由于她的出现,是故事最混乱的时刻,比较复杂,所以真实性有待考验,所以定义为:待定 拍卖行老板:与西蒙一起在医院里拍过照片,并且拍卖行总得有老板吧,所以定义为:真实。
下面来梳理剧情:表面剧情为,伊丽莎白曾与西蒙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是由于西蒙的多疑和暴力,伊丽莎白倍受打击,所以在和他相处的时候用催眠的方法让他忘了自己,同时交给他一个偷画的任务,作为自己的纪念和补偿,被催眠的西蒙领到任务之后,知道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于是找来了弗兰克做呼应,本来已经到手,但是弗兰克要验画,为防止暴露,于是电击了弗兰克,但是弗兰克没事,打了西蒙的头,于是西蒙失忆,忘记了画藏在哪,弗兰克为了取得画,让西蒙找了一个催眠师,由于西蒙对伊丽莎白还有印象,所以选了她,于是伊丽莎白帮她回忆了过去,于是找到了画作,也找回了爱情,愤怒的西蒙要杀死弗兰克以忘掉过去,结果被伊丽莎白所杀, 以上是表面的剧情,如果你认为你看到的是这个故事,那么恭喜你,你的智商成功的被导演给鄙视了,先看几个细节:一是3分零7秒时,弗兰克进入内厅刷的通行卡,清清楚楚写的是法兰西斯乐美特,也就是拍卖行老板。
二是当西蒙回忆是怎么找到弗兰克的时候,在33分20s的时候,第一次见弗兰克,弗兰克正在看球,画面为,射门扑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西蒙正对这弗兰克,这个时候他看不到这个画面,在64分12s时,也就是西蒙被催眠后,西蒙看到电视里的画面,也是进球扑球的画面,和开始见弗兰克时,弗兰克看的画面一模一样,由此可以推断,这个画面和弗兰克是西蒙的臆想或者西蒙为弗兰克的臆想,而我们已经先推断了西蒙的真实性,那么由此断定,弗兰克是西蒙的臆想。
三是西蒙说出画作地点之后,伊丽莎白陷入险境,通过吻了西蒙,给了他三颗子弹,有人说只能装三颗,装不下了,还有人说是伊丽莎白爱上了弗兰克,所以故意留了他一条性命,但是子弹在西蒙手里,她怎么知道她一定不打弗兰克,所以真相只有一个,一共只有三个劫匪,弗兰克是臆想的。
四是拍卖老板曾暗示西蒙,该画作在秋天的拍卖会上,能拍2500以上,而最后拍出了2750的价格。
五是不管梦境中还是貌似不是梦境中,弗兰克总是死不了,电击死不了,枪击死不了、烧火死不了等,无限循环,由此可以断定,弗兰克不是真实的。
我们重新梳理下剧情,伊丽莎白和西蒙是一对恋人,但是西蒙猜疑和暴力,伊丽莎白通过催眠让他忘了自己,同时催眠让他以为他好赌所以欠了债,通过画作来归还,从而留下空中女巫对西蒙也是一个纪念,而弗兰克是西蒙的另一面,不多疑,不那么爱伊丽莎白,也不那么追求完美,是伊丽莎白从西蒙的人格中分出来的分身,用以在精神上协助西蒙完成任务。
偷画当天,真实协助西蒙的其实是拍卖老板,这也是为何丟画后,老板不着急找,而且西蒙看见老板时,好像想起点什么但又想不起来的原因。
因为这幅画其实不值那么多钱,拍卖的价格是事先串通好的,目的是骗取巨额保险金,西蒙拿到画作之后,被一个陌生女人撞伤,他于是醒了,知道了她偷画的真实目的,并且错把陌生女当成了伊丽莎白,并杀死了她,被西蒙杀死的女人是真实的,伊丽莎白之所以那么伤心,一方面是因为西蒙真的杀了人,她很无辜,另 一方面,那个相当于自己,因为是西蒙错把她认作了自己所以才杀了她,她对西蒙的爱很绝望。
西蒙醒后,精神有些分裂,彻底把弗兰克抽出去成了个臆想的人,而且忘了画作在哪,于是绑匪和伊丽莎白介入,找寻画作的下落,同时因为还爱着西蒙而介入西蒙的治疗,治疗中,经常出现弗兰克和西蒙的打斗画面,但是伊丽莎白总是站在弗兰克一方,阻止西蒙杀死弗兰克,因为她希望通过治疗,是弗兰克战胜西蒙成为主导性格而不是相反,于是,在最后一个梦境里,他们三个同时出现,并倒出了全部的事实,最后伊丽莎白将他们两个全部撞入海里,也就是说是一个人的两种人格,西蒙在梦中死亡,弗兰克胜利了,这个人格占了主导,于是梦境醒来,是在弗兰克的梦里,如果,当时活的是西蒙,那么醒来后会在西蒙的梦境里。
对于最后弗兰克收到的pad,有一句话是:我以为我更想西蒙,但没想到更想的人是你,其实这也预示着,伊丽莎白以为爱着的是那个暴力的、猜疑的、追求完美的、全身心爱着她的西蒙,但是其实,他更爱的还是不暴力的、不猜疑的西蒙——弗兰克,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伊丽莎白和弗兰克发生关系时那么自然,并且对他敞露心扉:以前有过一段恋爱,但是他过于暴力,其实这是旁敲侧击,给予暗示。
另外伊丽莎白和弗兰克发生关系与和西蒙时姿势基本一致,因为他们确实是一个人。
结局:伊丽莎白得到了画作远走高飞,并改变了西蒙,成为了真实版的空中女巫。
前半段很吸引人,几个场景让我恍惚想起盗梦。
然后从女主开始乱搞后就有点恍惚了。
最后白虎出闸后基本确定已经沦为打酱油的片。
导演手法没什么问题,基本上剧情有点太扯淡。
像个有点小聪明的姑娘没事在意淫。
好好的悬念变成八点档。
应该找个剧本CURB改改后半段。
比如从一开始一切都是幻觉啊,来点入侵脑细胞+致命ID的混搭啊。。。
所以结论就是,此片就是苹果的IPAD巨长广告啊亲
看完之后我就知道这种带催眠的一定有多重解读,翻了重多影评主要分歧点还是在于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换句话说,偷画是虚拟还是真实的?
我这个人的理解是,找漏洞最小的那个解释,所以我还是倾向于双重人格。
我这么说不是因为双重人格的线索是多么呼应多么严谨,而是这要是真实偷画还成功了简直太片名了太扯了嘛。
警察全程除了刚开始男一医院那里就再也不出现了,被盗的那幅画是赝品嘛?
CCTV就算被黑了,也有好几个目击证人看到男二的长相吖?
男一电男二,男二打男一那里确实养眼,可是男二一点都没有伪装,难道护送男一的保镖也是自己人?
男一作为最后与画接触人,还直面犯罪者,就算后来失忆了警方也应该要排查一下男一吧?
毕竟不能排除男一监守自盗(也确实监守自盗了)的可能,那么男一在马路上被撞,看着也不是死角位置,酱油女的车应该会拍到,结果酱油女死去多时都烂了还没有被发现。
就算是男一在车里掐死酱油女监控没有拍到,之后驾酱油女车回停车场,那也会留下影像将酱油女的失踪和男一联系起来,尤其男一身上有画的线索。
就算男一一路监控死角,那不是更可疑嘛?
男一还在出院起就是“英雄”,警方之后再也没有出现。
至今不懂龙套男跟男主说男二和女一偷情的用意何在?
难道是为了演戏结果把犯罪小组玩脱了?
男二之后威信大大下降,犯罪小团体内部公开顶撞不服男二的命令,这个转折我也觉得很突兀。
男二身上有汽油,竟然没有着火。
女一最后将男一男二撞入水里,男一连个尸体的镜头都没有,直接消失了!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其他人物都是背景板,主线,甚至明显的人物就是这个大三角😓可是如果是双重人格,那么也有几点存疑1.女一用Simon名字Google男一时出现的男一的照片还配有“英雄”的正面报道,貌似男一和偷画是存在的。
2.接1,从片尾一直以男二出现来看男二才应该是真正样子,与1冲突。
PS如果男一是真正样子,最后只是表明男二人格存活也可以解释1前半部分,可是偷画报道还是存在的吖。
3.呼应关系。
酱油女的现实身份没有交代清楚,个人认为是前任吧?
所以男一爆怒人格杀了酱油女,女一最后也感同身受更坚信了最后男一会杀了自己。
男二和女一的偷情是龙套男通风告信,这里有真实发生派解说是这是为了让男一回忆起来的一个计划,结果男一黑化玩脱了。
也有人说犯罪小组和男一都是同一人的不同人格,女一借助男一的暴怒人格杀死了龙套人格。
总之我认为人格论比真偷画要更符合生活,这种犯罪策划还能偷到画逍遥法外那真是。。。
而且人格论也可以解释一下男二和女一感情迅速进展到滚床单,因为以前就有一腿。
男二最后从泳池冒出来而不是垃圾场的水里,以及敲玻璃声音代表男一的暴怒人格没有被真正毁灭等等。
就像我之前说的,我选择的不是最严谨的解释。
这篇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或几种bug很少的解释就说明它确实没有表达清楚一种解释。
只是人格论漏洞少点╮(╯▽╰)╭这部电影前半段很好,男二和女一上床我就斯巴达了,PS上床之前的催眠与现实的转换很赞的。
影片末尾男一黑化连斩多人,女一向男一解释两个人之前的关系那段还是可以的,反转了嘛。
可是跟上床前相比总感觉后半段的大三角是真的一言难尽,无法言表。
最后说一下大三角演员们,男一和男二帅得让我嫉妒女一。
女一身材还挺好的,只是碰上男一和男二,(⊙o⊙)…你懂的。
看到女一一丝不挂的走出来连毛都剃了我庆幸周围没有人😲PS这部片子pad真的没有赞助嘛
《迷幻》是一部很难找到合适的语言来来形容的电影。
丹尼·鲍尔用令人目眩的镜头角度和反差强烈的色彩考验着观众的心理和智商。
《空中的女巫》是一切的开始,也是结束。
这幅油画里,空中漂浮着的三位戴着尖角帽的女巫。
她们怀抱中的男子看上去惊恐万分痛苦挣扎着,似乎就要摔下去。
在画面下方有一个蒙着白布摆布双手摊开的人,他双手的大拇指同时篡在其他四个手指里,这个手势叫做figo,意味着躲避魔鬼与邪恶。
左下方有一位看上去很痛苦,伏在地上的抱着头的人。
在画面的右下角,有一只几乎被黑暗的背景吞没的驴子。
那么在这幅看上去痛苦不堪并且毛骨悚然的油画里,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丹尼·鲍尔?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
在电影中,他被称作是“第一位描绘人类思维的画家”。
戈雅的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的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的表现主义作品,他的一生总在改变。
戈雅的父亲是镀金匠,母亲出身没落贵族,从小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
他的晚年生活十分凄凉,在辞去了担任了宫廷首席画师多年后,妻子去世,戈雅身染重病,双耳朵彻底失去听力。
在生命中剩下的岁月里,戈雅过起了深入简出、与世隔绝的生活,终日躲在自己的“聋人屋”里作画。
在失聪后的第五年,戈雅创作了这幅《空中的女巫》。
电影里另一个重要的元素是催眠。
催眠历来是电影中最神秘、最迷人的的元素之一。
在《迷幻》里,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力量和意义。
催眠治疗师Eliza除了可以治疗各种心理疾病,还可以使主人公Simon忘记自己扭曲地爱着她的事实。
也正因如此,改变了电影中三位主角的命运。
丹尼·鲍尔使用了大量冷暖相交的色彩,意在构建一个由记忆的正面和反面,还有碎片组成的世界。
Frank的家中以黑色和棕色为基调,而Eliza的家中则用以代表热情和野心的橙色。
除此之外,片中运用了大量白、蓝、棕、绿等或冷或暖的色调。
丹尼·鲍尔同时还都运用了大量的,复杂的,造型各异的镜子、玻璃等反光镜面,用来表现Simon破碎残缺的记忆。
詹姆斯麦·卡沃伊当属在这部电影里独挑大梁的人,他是近年涌现出来的优秀的年轻演员之一。
他那种可以在平静之中突然爆发的表演风格让我想起年轻时的杰克•尼克尔森和颠峰时期的尼古拉斯•凯奇。
但是这迷幻里有些时候他的情绪转换的节奏似乎太快,有时候情感强烈到会令人出戏的地步。
而罗莎里奥·道森的表演是最让人吃惊的。
年幼成名的她之前给人最深的角色便是与昆汀塔伦蒂诺和罗德里格斯两位邪典怪才的合作。
然而在这部迷幻里她居然也可以扮演或是温柔迷人或是危险致命的蛇蝎美人。
背景:女主和男主1是患者和医生的关系,但是女主和男主发生感情并发生关系,时间长了之后女主发现男主有心理问题,并且因爱生恨要干掉自己,因此为了摆脱男主并要点生活费就开始对男主1进行设置。
男主接受了女主的设置,主动联系了毒友及艺术品贩子(男主2),开始下手偷画(这里有点问题,催眠的能力也太大了吧,还是之前女主就为男主1进行铺垫),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男主1偷了背叛男主2偷偷藏掉了画,但是由于男主1被揍,因此记忆产生紊乱,所以把路人A(美女)当做女主给干掉了(这里就有第二个问题,男主1意识到女主被干掉了,是不是应该接触催眠了呢),并把画放在路人A的车子里,并走到外面被救。
之后,剧情正常发展,女主第二次遇到记忆紊乱的男主1和男主2,女主为了自保(这是本人分析,当然不排除女主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妹子)与男主2搞上了(也有可能让男主2觉得搞上了女主),男主1随着女主的各种设置,解锁了部分记忆并根据女主的要求干掉了配角1、2、3,但为什么没有干掉男主2,本人还是认为为了自保(反正男主2已被催眠,关键时刻可以挡子弹),男主2也确实做到他门板的作用,完全吸引了男主1仇恨,当然也不排除女主对男主2有一定感情(这水性杨花的白虎妹子)。
最后,女主为了不要再伤害人命(路人A泪流满面),或者因为剧情最后需要男主2来陈述,总之男主2侥幸留下一条命(侥幸绝对是非常客气的说法,剧情需要嘛)。
本人分析认为,女主是一个有仇必报,有恩必还,未达目的不惜任何手段的女汉纸(因为正常人碰到这种事情早就买机票逃命去了),男主1是一个心理依赖严重的娘泡,男主2本人比较喜欢,有点坏但又不失男人的风度(从他这么用心的吸引男主1仇恨这点来看)
故事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可以从几个版本去解释一。
男二是男一的分裂人格,片尾活下来的是男二在被催眠,男一消失没有尸体特写,证明男一并不真实存在,之前的故事是男二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想象出来的; 男一是男二意识中的另一个自己和假想敌。
如果女主是正常的心理师,又是男一的前女友,对男一有感情基础,虽然想逃离男一的暴力,但并没有杀死男一的动机,即使为了救男二,也不一定需要撞死男一,毕竟和男二的一夜情才刚开始,不可能短时间就超越之前的感情,或者在生死关头故彼舍此。
她毫不迟疑地为了救男二撞死男一,只能证明男一是男二分裂人格中恶的那一面,她实施了最后的救赎。
这种推理就推翻了整个故事,盗画并不存在,只是借用了一幅著名黑画的主题,表达男主处于的痛苦状态,迷幻中臆想出的故事。
和《禁闭岛》中精神分裂的莱昂纳多所臆想的若干情节一样。
二。
女主是大BOSS,为了得到空中的女巫这幅画利用了前男友男一,用她的心理学特长再次利用了男二。
画的题材关于宗教神学,催眠术也是源自神学,女主是现实版的女巫,男一是画中三个女巫所托起的男人。
片头男一喜欢另一幅航海的画,作者把自己画在画上,是故事的第一个心理暗示。
男一由于治疗赌瘾寻求女主的帮助,结果爱上女主陷入痛苦中,与空中女巫的主题相符,女巫托起的男人也是寻求女巫的庇护,结果却痛苦挣扎。
女主得到画,继续利用男二,男二已被女巫催眠。
在传说中,女巫具有超自然能力,善于诱惑和利用男人,掌控欲望强,符合女主的心理辅导师身份。
三。
第三个版本,男二是男一的分裂人格,黑帮的三个喽啰也是男一的分裂人格,这个推理不太成立,毕竟活下来的是男二,男一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很喜欢心理学题材的片子, 很多时候没有标准答案,以为看懂了,其实没有。
这是一部很费脑细胞的电影,扑朔迷离、局里套局的情节,让我迷糊让我忧,欲罢又不能啊。
到最后编剧才俏皮的给出了谜底,真是让人费解又刺激的一场戏。
在回味与印证前面剧情时,才渐渐豁然明了女主角那飞檐走壁般的催眠和语言技巧,那犯罪智慧当评高智商罪犯中高手之高手。
以下有剧透请慎看,建议先看电影后看影评,否则会失去些许观影乐趣。
故事是这样的,拍卖名画现场遭劫,劫匪应拍卖师内外勾结来犯案,但抢回去的是一个空画框。
上当的劫匪找到出院后的拍卖师时,其藏匿名画的记忆已经失去,于是找到了女催眠师。
一催二眠之下,四个劫匪加拍卖师全都落在了女催眠师的手心,在所有人都暴露了一番自己的软肋之后,名画去向渐渐有了眉目。
在找到名画的过程中,又一轮轮爆发出新的更大的迷局,比起设局的催眠师来,女催眠师是更大局的操控者,也就是剧中的黄雀。
我的简述不及片中演绎的精彩,希望读者能来共同讨论和补充。
剧中女催眠师凭着智慧和嘴皮子忽悠完被告忽悠原告,不留半点犯罪证据,完美胜利、独享“大奖”,留给观众的是无尽的思考和遐想。
瀚海一粟 2014.6.14.晚
完全剧透,慎入!
分割线————————————————————————由于LZ只看过一遍电影并一口气写下来的,所以讲得颇啰嗦而且也不敢肯定记忆完全正确,有些东西是自己猜测的,所以欢迎大家指正1. 拍卖行工作的男主赌博成瘾,找到作为催眠医师的女主治疗。
2. 治疗期间,男主与女主渐渐相爱。
PS:相爱过程中女主发现男主喜欢白虎讨厌黑森林= =!
3. 相爱后女主发现男主有扭曲的控制欲,欲分手,男主不肯甚至开始对女主使暴力,后来有一次更差点掐死女主,女主决定想办法脱身。
4. 于是女主决定利用催眠让男主完全忘记女主,同时女主也利用催眠让男主继续赌博并为她偷画。
PS:女主有表明记忆只是被隐藏起来而没有消失,隐藏的记忆可在某种情况下想起,例如脑部受重击。
5. 男主忘记女主后照常生活照常赌博,并欠下巨债,此时拍卖行来了副价值连城的画,在之前女主的催眠加上欠债的压力下,男主萌生了偷画的念头。
6. 但男主凭一己之力无法偷画,于是通过一小混混配角找到了男二,男二答应帮男主还债并要男主帮忙偷画。
7. 偷画五人组开始按计划偷画,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男主之前被女主催眠了要把画偷给她,所以男主把画偷偷割了下来藏在自己身上,把只装有画框的包给了男二。
途中,男二曾欲打开包检查,男主为了不让他检查而用小电棍电了男二一下,男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拳把男主打到头撞墙上迷糊了过去,不过男二竟真的没继续检查就走了。
8. 男主只迷糊了一阵子又醒过来了并跑到街上,个人猜测跑到街上因为是潜意识中要把画拿给女主。
PS:此时男主恢复了以前与女主在一起的部分记忆。
9. 在7和8进行的同时,女主得知男主去偷画了,个人猜测是通过新闻之类的得知。
然后女主发了封邮件给男主,邮件内容是:bring it to me 拿来给我。
PS:此时女主虽然知道男主去偷画,但并不知道他是怎么偷的,也不知道男二及其他男配的存在。
10. 男主在街上晃荡时收到女主邮件,看邮件时碰巧被酱油女开车撞了一下下。
此时,由于男主脑中对于以前和女主一起的记忆恢复得不完整,再加上又撞墙又撞车的,故把酱油女当成了女主,同时控制欲爆发,把酱油女当成女主给杀掉了。
11. 杀死酱油女后,男主把车开到某停车场,把酱油女尸体和画作扔在车尾箱,把画也扔那的理由个人猜测是因为男主潜意识里要把画给女主,同时又把酱油女当成了女主。
12. 男主杀人弃尸弃画后继续晃荡,貌似还没晃出停车场就昏迷过去了,然后被人送去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又醒过来了,但此时男主已忘记了整个从割画到杀人弃尸的事了,同时把回忆起来的与女主的零星片段也给又一次忘了。
PS:对于第10到12,女主此时也是毫不知情的,所以估计她也一样疑惑怎么画没有给送到她那,但由于是偷东西再加上她不想再与男主有瓜葛所以女主也没有去调查画的事。
13. 男二及其他男配发现画不见了,便在男主昏迷时搜遍了他的房间,然后在男主醒过来后抓来严刑逼供,但由于男主确实失忆了所以一无所获。
14. 男二询问别人后决定使用催眠让男主恢复记忆,在让男主选催眠医师时,男主又阴差阳错(或潜意识、隐藏起来的记忆作祟)选择了女主。
15. 女主见到男主来找她治疗的时候内心就斯巴达了但依然表现镇定想查清楚出什么事了,而此时男主是完全不记得女主的。
由于画是偷回来不能跟别人说是画不见了,所以男主就说是车钥匙不见了,希望借此让女主来催眠他找回重要的东西(画)。
后来在女主的催眠下男主找到了酱油女的车的钥匙,但大家都不知道这已经暗示了画的所在。
PS:催眠途中女主发现了男主身上有窃听器。
16. 女主重遇男主那天晚上在自己家里谷歌了男主与偷画的事情,发现原来男主在偷画事件那天后昏迷过一段时间,再结合发现窃听器的事,女主大致推测出男人们合伙偷画、男主忘记了画放哪儿了的事实,于是女主决定把画找回来。
这里有女主哭的镜头,估计是想起和男主的往事所以哭了一下下。
17. 男主第二次去找女主催眠时,女主在确认猜测后直接戳穿了偷画五人组的小谎言,并与他们会晤,商量要一起帮男主恢复记忆找回画作,大家达成共识。
18. 刚开始催眠治疗并没有什么成果,女主表示是因为男主潜意识里害怕偷画组其他成员在找回画作后会杀了自己,而这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使得男主很难恢复记忆(细节:这点在那次使用“开开心心收快递催眠法”时可以看出来,男主在脑海里嗨皮地拆快递时偷画组其他成员压力山大的冒出来了,使治疗功亏一篑;另外镜头也经常给男主那被蹂躏的手指特写,暗示了男主潜意识中不断重复男二他们之前虐待他的事情,使得男主越发恐惧)。
因此,女主进一步表示要恢复记忆就要让男主获得安全感,方法是让男主掌握偷画组其他成员所恐惧的事物,大家在争执一下下后达成共识。
PS:此过程中女主也有表示:获取安全感最最理想的方法是让男主杀了其他成员。
19. 在得知士多啤梨克黑壮男配的事实后,男主获得了一定level的安全感,于是女主又一次进行催眠治疗。
在这次治疗过程中,男主想起了自己当时被男二打了一拳迷糊过去后醒来到街上晃荡接着被酱油女撞并认为酱油女是女主的事。
由于想到这里男主已经要打人了所以治疗结束。
PS:此时男主仍是没完全想起来以前和女主的事,而女主根据男主恢复了的这段记忆推断出男主被男二打撞墙后想起了以前和女主在一起时的部分记忆。
20. 男二对于为什么男主的记忆中会出现女主而感到疑惑,女主装傻地表示那是因为男主爱上了自己(女主掩饰了男主是“又一次”爱上自己的事实),并进一步表示自己可以成为连接男主和忘却的记忆之间的桥梁,只要自己和男主爱爱一下就好了,于是开始了新计划——让男主和女主爱爱。
21. 可是在男主和女主的重新一次交往中,男主的控制欲强到变态的本性又显现了,男主嫉妒男二,猜测男二和女主有一腿并想联合起来找回画作干掉自己,因此男主一直不肯跟女主爱爱,于是状况一时间胶着住了。
22. 在这样的胶着状态下,狗血的事情发生了,女主竟然与男二干柴烈火爱爱起来了!
更狗血的是爱爱的时候被黑壮男配发现了并且告诉了男主。
PS:在爱爱完之后,女主发现了男二的枪(真的枪),但枪里面其实没有子弹。
23. 男主听到黑壮男配的告发后便去找女主算账,女主赖死不认账,并放大招——白虎出山= =!
最终成功与男主爱爱。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女主在爱爱时(或爱爱后?
)对男主进行了一次催眠。
这次催眠中,女主让男主认为偷画组的人始终是要杀掉他,然后让男主在脑海里来到了男二家并用男二的枪把偷画组其他成员全杀光了,就是男二头剩下一半还在讲话的那一段。
此时参照第18条的PS,现实中不能杀,于是女主就催眠男主在脑海里杀,因此这次催眠使得男主的安全感爆表,终于把偷画当天的事情,包括杀人弃尸、画的所在,全想起来了,并告诉了女主。
PS:但此时男主还是没完全想起来以前和女主一起的事,所以男主自己也是疑惑中的,所以后来男主就在车里逼问女主事情的来龙去脉。
24. 女主得知当天发生的事情后便要去找画,可是却被偷画组的人逮住了,全员在女主家最后一次聚集,结局开始。
男二给男主看枪(真的枪)是没有子弹的,告诉他自己并没有要杀他,是女主在利用他找画。
众人威胁女主说出画的下落,男主挺身而出说自己知道让他们不要为难女主。
此时黑壮男配竟突然上位成偷画组老大威胁男二跟男主去找画,自己抓着女主做人质。
不黑不壮的男二唯有听命跟男主去取画,取画之前女主通过技能“吻别”把自己弄到的男二的枪型的子弹吻给了男主。
25. 不料黑又壮性欲太强,男二男主才刚进电梯就想强了女主,女主的呼叫声使男主爆发,打伤了男二,抢了男二的枪,射穿了黑又壮的丁日,并最终干掉了偷画组的三个龙套。
26. 手持枪的男主挟持着男二和女主去拿画。
在车上女主把绝大部分的真相说了出来(除了是自己催眠男主去偷画这一点)。
最后知道真相的男主眼泪掉下来,决定把画给女主带走、然后把上了自己马子又知道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男二给烧死。
女主虽然偷画但本来就不希望搞出人命(又或许真的喜欢男二?
),所以跑去开了辆大卡车来拯救世界,结果撞死了男主(男主本身也想寻死),救活了男二。
得知男二没事后女主果断跑路了。
27. 事情告一段落后,女主给男二寄了个ipad10,告诉男二其实偷画的起因是自己催眠男主去做的,并给男二提供了一个忘掉这段记忆的催眠治疗,最后故事在男二犹豫要不要忘记的过程中结束了。
欢迎各种指正!!!
之前读过几篇有关《迷幻》的专题报道和先导评论,关于这部丹尼博伊尔在筹划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忙里偷闲拍摄的作品,大多数的文章都用了“复杂、虚实难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其对心理学的涉足之深,剧本依然由医师出身、闲来无事喜欢给博伊尔写写剧本的约翰霍奇撰写,似乎也加深了立足于心理分析的《恍惚》的高端,看似几乎是又一部《记忆碎片》降临。
但是,如今看完电影,我私自的认为,《恍惚》中所谓的心理推敲仅仅是个噱头,到头来还是一部黑色惊悚片,NOIR味道更重一些,但是,这也不是在否定《恍惚》的价值,它依然做到了一部优秀电影所应该做的。
在传记奇迹和正能量中周游了一圈后,博伊尔终于回归到了早期那种英伦摇滚范儿十足的黑色题材,《恍惚》好似成年版的《浅坟》,依然是纠结的三角男女情感,依然是有关贪婪的人性,但是《恍惚》没有了《浅坟》的轻狂,它稳稳重重的讲完了故事,十分自信,也确实有理由自信。
电影的开头通过麦卡沃伊极具胡闹口吻的独白在营造强烈喜感的同时引出了文森特卡索这关键的一条线,虽然偷盗的桥段可谓毫无新意可言,但是绅士大盗看的是气场,卡索这样的表演大拿往那儿一站已经足够。
随着故事不紧不慢的推进,黑色电影中所必须存在的“蛇蝎美人”正式出现,在痞子昆的电影中演了一堆悍妞的罗莎里奥道森扮起了心理医师文静出场,殊不知这其中深埋的暗流。
博伊尔在展现心理治疗所带来的幻境与现实之间的穿插时并没有采用交替而有节奏的此起彼伏,而是采用了大段大段的轮番演绎,如此做法容易使观众忘却有关虚实的判断,沉浸在段落中,当下一个或实或虚的长段落出现时,因为落差和叙事断裂而出现的冲击力又让其追忆之前情节的可推敲性,如此以来,便成了观影的乐趣,除此之外,博伊尔还在细节上下了功夫,形如道森开头和麦卡沃伊对话时有关自己前男友的描述与中段道森生殖器的无体毛皆在最后呼应了关键性的线索,《恍惚》作为一部玩票性质的电影,提供的信息量可谓惊人。
毕竟是包裹着心理外衣的FILM NOIR,所以《恍惚》中有关心理治疗的描写略显夸张和符号化,但这也是为了照应全片颇具颓废之美的黑色基调,从《上海小姐》的千面镜子到《亡命驾驶》的霓虹灯暗景,NOIR同心理分析结合的较为成功,在风格上取胜之外还营造了虽然牵强但很充沛的精英氛围。
博伊尔玩票拍摄的作品都如此有嚼头,现在全身心回归电影的他正经起来就更不必多言,只希望不要再出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的电影,太显得刻意和去作者化了。
拍得好牛叉
这么个傻逼剧本是怎么被制作单位批准的
电影的色彩太和口味了!持续高能!
又是玩失忆和催眠的老梗,故事确实只能算凑合,但英国张艺谋的导演功力和美术功底完全掩盖了这些瑕疵。现在怎么看这些大师的作品越看越觉得狗血,原来一切都是超模版凤姐的阴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决定女人是否女神的因素还是身材,只要你拥有超模身材哪怕你长得像凤姐,也照吃一美和卡索这样的男神
处处在卖弄自己!!!女主把自己剃成白虎!!这情节是什么回事!有暗示性还是啥?拿枪爆人JB这!!!!蛋疼!
把这个其实不怎么复杂的故事讲的如此虚幻,因为被催眠,所以可以游走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几次剧情的反转都挺有趣,然后就越扯越远..没边了都!ps,真想糊女主一脸
五星! 1996年丹尼鲍尔用一部<猜火车>让嗑药党们膜拜跪舔了.2013年,编剧都没变,不过从嗑药变成了催眠,迷幻还是那个迷幻,再加入了<盗梦空间>一样的窒息感,你们就开始骂了? 估计等到2016年你们看完<猜火车2>之后要骂的更欢了吧?呵呵
结局意外啊。女的才是赢家。黑白两道都被耍了。
配乐加分
obsession引致的forgetting和transference。但终其本质其实是inception。这片要是没用Vincent男二就是个酱油般的玩笑。ps,BGM非常给力!
太酷了。丹尼·鲍尔一顿炫技。
喜欢这种看了以后就迷糊的电影
演员不错,就是剧情太破碎了,连不起来。该强的不强,弱弱
扯成这样就看个猎奇吧,到后来作为观众也跟着导演一起放弃治疗,纯看一美的美貌就好
女猪脚除了身材其他全是硬伤 McAvoy你怎么就没变老啊!! 斜视角最高!
被trailer骗了以为是惊悚悬疑大片,其实是伪高智商小成本制作。居然还是Boyle导演,廉颇老矣(﹁ ﹁ ) 只想吐槽编剧的逻辑被我吃了咩?有一句短评深得吾心:“槽点太多!能力不够就不要搞这种多线程亦幻亦真的哲学局了。你以为你是拍记忆碎片的水准其实是个拍二流恐怖片的实力”
故弄玄虚 Gù Nòng Xuán Xū词义: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用欺骗手段来欺骗别人;故意用难以捉摸的言辞,使人感到高深莫测。
炫技之作。剧情扯没边了。
丹尼鮑爾想拍一個淺墳式陰謀片和猜火車式迷幻片的結合,於是有了這個。劇情是二流的,很牽強,唯一可以的是攝影和音樂,但也總有劇情配不上的尷尬感。把麥卡沃伊拍的很帥,爲了這個就給2.5分吧。
这片子看完觉得有点装B装过头了,而且感觉导演的功力不够,三角关系三线叙事混乱不堪,导致最后不伦不类,从烧车开始完全就乱套了,台词贯穿自作聪明,其实之前我还蛮期待这片的,不过片子的场景和光影十分出色不可否定,甚至在车里那段有点王家卫的色彩,小可爱就不用多说了,卡索越来越性感!